| ||||||||||||||||||||||||
| ||||||||||||||||||||||||
| ||||||
【本報訊】東方明珠集團主席黃坤及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等商界人士昨日合共捐出100萬元給正生書院,是正生暫時獲得的最大一筆捐款。正生校長陳兆焯表示,捐款將全數用於學生身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善款全數用於學生 黃坤表示,他本來不認識正生書院,驅使他捐款的是正生女生在梅窩居民大會流下的眼淚。黃坤公開表示捐助正生後,獲得一些商界朋友響應,包括劉夢熊、 新昌國際主席葉謀遵等。黃坤昨在捐贈儀式上即時再捐15萬,令善款合共100萬元。陳兆焯表示,近期得到很多港人支持:「行街都有人主動塞錢(畀我)。」 他表示,這筆100萬元善款會全數用於學生身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例如購置雷射雕刻機、增購圖書、更新剪接及拍攝器材、安排遊學團等。他又表示, 已經參觀了鄉議局推薦的地點,但有些地方需要時間翻新、或是不接近社區,他指正生一直在大嶼山南區,因此暫時未有較梅窩更適合的地方。 感謝正生教好兒子 昨日是書院每月一次的家長日,不少家長帶來子女心愛的食物和日用品,探望子女。家長潘太表示,感謝正生教好兒子,刻苦的環境令兒子成長,真心改過。卓小姐亦表示,正生的環境給弟弟一種磨練,使弟弟學乖了,懂得關心和慰問家人。 |
|
||||||
講到睇得開,富 士康嘅員工就真係未必做到,日日由朝做到晚,搞到早排出現十連跳、打齌超渡、搬廠以至起300萬呎安全防跳網等等……血汗工廠富士康嘅員工噚日自發喺深圳 龍華廠搞咗個以「珍惜生命、關愛家人」為主題嘅萬人誓師大會,呢個應該係富士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嘅員工運動。 之不過咁大壇嘢,就唔見親自坐鎮深圳幾個月、督導防止自殺工程嘅大老闆郭台銘蒲頭……咪話華華衰衰咁諗,郭總可能係驚到時班員工唔自殺轉為追殺佢,所以寧願響幕後默默關心。 李華華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6/1542974.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郎振 发自北京
国美控制权之争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虽然黄氏家族、国美方面均未对外表示具体争取到了哪些投资者,但双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已经在争取投资者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突破。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光裕在香港的一位朋友已明确表态,愿意在9月28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动员中小投资者支持黄光裕。一位黄系核心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大股东方面近期还与一些具有资金实力的人士进行了沟通,但在对方同意和率先表态前,暂不方便透露更多。
据悉,国美方面也正在积极准备争取投资者。一位接近接近国美管理层的人士表示,“具体的投资者数量和名称现在肯定不能透露。”
陈晓的压力大于黄光裕?
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兼经营管理研究室主任胡刚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国美电器把临时股东大会的时间定在了9月底,说明陈晓在对黄光裕的投票决斗中还没有必胜的把握。
胡刚指出,虽然国美的半年报比2009年同期进步不小,但是国美的战略优势地位丧失殆尽也是事实,许多投资者并不买账。据他透露,部分机构投资者纷纷私下表示会在内部决策会上投票支持黄光裕。
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比苏宁31.9%的同比销售收入增速,国美交出同比增长21.55%的成绩单,并不能乐观。
“今年上半年家电零售行业的销售收入增幅在40%左右,在个别区域,一些小型渠道商的增长已达60%,当然苏宁和国美的盘子比较大,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低于30%,也就意味着低于行业整体水平”,该人士告诉记者。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根据国美电器的相关规则,任何一方如想获得最终胜利,只要参加临时股东大会的股东占到50%的比例即可。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光裕方面握有3成的股权,和陈晓及贝恩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也意味着参与投票的股东比例越小,黄光裕的胜算 就越大,所以现在陈晓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争取到其他机构股东,让他们去参加临时股东大会,同时给自己投票。”该人士认为,现在双方必然都很忙碌,“陈晓 的压力恐怕更大”。
国美方面则否认拖延时间一说,前述接近国美管理层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每次业绩发布以后,国美的高管团队都要在 各地进行路演,这是一个惯例。同时,该人士还强调,“我们也要给广大机构投资者一个考虑时间,让大家对双方提出的方案等有充分的考虑时间,这也是客观公正 的体现。”
人事问题暗藏玄机
“国美中小投资者并没有长期持股打算,而中短期持股唯有股价上涨方可获利了结。”胡刚认为,国美董事会局势不稳则股价难涨。
此外,胡刚还指出,贝恩进行转股,会带来盘子变大以及每股收益摊薄等因素导致股价下跌,其他机构持股比重和表决权降低也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业内著名并购专家冀书鹏认为,截至目前,此前陈晓利用7.3亿港元的股权激励方案 “笼络”105位高管,黄光裕方面完全可以也进行类似的激励政策重新拉回除去陈晓、孙一丁之外的103位高管的选票。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陈晓还是黄光裕,最大的敌人是苏宁!”冀书鹏指出。
胡刚分析,如果陈晓在特别股东大会获胜,以黄光裕的个性,必定卷土重来,而这也意味着这场控制权纠纷难以解决,最后拖累上市公司,这也是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一位对国美管理层颇为熟悉的行业人士表示,如果大股东黄光裕获得国美的控制权,高管团队离开的可能性并不大,“对于黄光裕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管理团队的重新组建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能否吸引投资者。”
“如果陈晓获胜,国美董事会的席位也同样会出现改变。”该人士补充道。
http://hk.myblog.yahoo.com/jimmymastina/article?mid=11161
http://hk.myblog.yahoo.com/jimmymastina/article?mid=11200
股票明顯弱勢,加上有周琦這些明燈在此,小心小心。但絕對可以給你看看公司如何。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0/583288.html
黄光裕方面还初次透露了非上市门店独立经营的进展情况:包括团队组建、ERP系统、资金预备、拟定非上市业务发展规划等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国美母集团已经为接收非上市业务准备了充足的资金,为保证公司发展需要,正在与国际著名私募基金洽谈合作。
创始大股东新闻发言人关于上市公司的谈判进程及非上市业务相关情况说明:
一、关于与上市公司的谈判进程
1、创始大股东曾经提出解决国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但是,上市公司目前没有为达成“一揽子计划”与创始大股东进行积极接触,而是采取拖延的方式,继续在排挤和损害创始股东的合法权益。
2、创始大股东依然认为,公司过去一年多来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陈晓先生应对此负责。
3、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陈晓先生应该退出国美董事会;
4、创始大股东认为,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中占有太多的席位,不利于公司管治;因此,非常有调整管理层代表的董事席位的必要。
5、特别股东大会之后,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协商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进展,创始大股东将会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并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二、关于非上市门店业务:
1、目前,对于非上市业务是否继续托管还未有定论,创始股东将视事态发展作出决定。
2、在非上市门店的托管期间,国美董事局应保证公正、平等地对非上市业务进行管理。如果我们发现有任何不公平地对待非上市业务或者有任何损害创始股东利益的行为,我们将保持一切追索之法律权利。
3、创始大股东方面也做好了独立经营非上市业务的准备工作。包括团队组建、ERP系统、资金预备、拟定非上市业务发展规划等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1)在组织架构设置和团队组建方面,国美母集团计划设置业务中心、营运中心、财务中心、品牌管理中心、行政人力中心、信息中心等核心部门,同时相关部门的人员配置和谈判工作已基本完成。
(2)ERP系统、OA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转移预案已经完善,目前正在与相关软硬件提供商洽谈实施日程表和预备订单。
(3)关于资金准备:国美母集团已经为接收非上市业务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同时正在与国际著名私募基金洽谈合作,此举是为确保国美母集团零售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电器零售业务)及地产业务未来发展的资金充裕。
(4)关于非上市业务发展规划:国美非上市业务的详尽发展规划已经初步完成,未来5年,非上市部分计划在全国200个城市的门店总数达到750家,销售规模预计达450亿元。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7/yOMDAwMDIwOTYyOQ.html
12月4日早上,太子奶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株洲市体育中心(河西)羽毛球馆举行。为了确保会议顺利举行,株洲市方面把地点选择在远离市区的体育中心,还安排了上千警力、数十辆警车以及三辆消防车在场维持秩序。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天与会的债权人仅有579家。“什么时候还钱,问谁要,什么都没说!”一位来自浙江的经销商代表在会后对本报说。
而一位受上海某建筑商委托参会的律师则对记者埋怨,“我们申报了120多万欠款,现在只认定28万,说15天内可向株洲市中级法院提出起诉,我已经为这事跑来株洲4趟了,耗了很多精力和财力。”
在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缺席情况下,这场漫长太子奶拉锯战中,谁才是真正埋单者?
面对质询,太子奶破产管理人、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建宏表示,债权人可有两种选择,“要不成为股东,要不拿现金走人”,但基于目前太子奶债务庞大,陈建宏认为,没有新资金注入,引进战略投资者,太子奶很难救活。
欠债12亿
陈 建宏表示,截至11月17日,除劳动债权外,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的单位或个人共有1682家,包括税收债权2家,其他债权1664家,金融机构债权16家。 而经初步审核,确认属于湖南太子奶等公司的债权1315家,已确定债权金额的有1279家,审核确认金额总额约为12.14亿。
记者查阅 《债权清册》发现,金融机构是太子奶最大债权人,除了招行长沙分行1.87亿、建行北京密云支行1.09亿、黄冈开发区支行1亿等之外,花旗银行上海分行 申报的5.52亿、苏格兰皇家银行上海分行申报1.99亿等为待定状态。此外,记者留意到,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也申报了1.89亿元,审定金额同样是待 定。按陈建宏的说法,高科奶业替太子奶还债,自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就成为债权人。
陈建宏对本报解释,由于部分债权人与太子奶还在诉讼过程 中,或者是建筑商地下基建工程还有待专业机构的鉴定和评估,因此最终完整的审计报告还没出来。在目前的债权申报中,金额待定的共36家,其中包括根据目前 资料暂无法发表审查意见的债权12家,设计诉讼未决的24家。初步确认不属于湖南太子奶等3公司的普通债权共计367家。
有熟悉破产法的法律界人士分析,管理人对于花旗等大型债务暂时不予认定,除了诉讼等原因外,还为了降低风险。“管理人最终还是为了挣钱,债务越大就意味着重整难度越大,从而让它结案收钱的风险就更高。”
在太子奶的重整程序中,北京德恒将采取分段收费,而上述法律界人士告诉本报,以此推算,北京德恒的管理费可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而 对于高科奶业申报1.89亿元,陈建宏表示高科奶业是“活雷锋”,“从我们的专项审计来看,高科替北京太子奶还了5200多万,替黄冈太子奶还了4700 多万,但高科为了维持太子奶这个民族品牌替北京太子奶和黄冈太子奶还的这个钱,我还没办法认它,因为法律只给予了我株洲这三家公司管理人的职权,所以我现 在认它的是8600多万,它确确实实是替原来的太子奶还了这么多钱。”陈建宏说。
但太子奶方面则提出了质疑,“高科奶业的还债没有得到太子奶签字认同,合同中也没约定高科奶业还债,高科奶业把本来要给经销商的返利加大,用返利经销商部分算做还债是杀鸡取卵。”
据一位还在与高科合作的安徽经销商透露,高科刚接手太子奶最初,曾经以1:1.1打款比例拉拢经销商,目前还在实行1:1.05打款比例。
谁在埋单?
2009年初,株洲市成立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以租赁的形式,托管经营正深陷资金危机的太子奶集团。但随后,双方交恶,从唇枪舌剑最终演变成对簿公堂。
高科奶业新闻发言人王琳当日透露,为了稳定太子奶生产,除了以股东贷款形式以外,高科还投入了375.5万元用于太子奶生产设备改造。
陈建宏表示,委托高科继续经营太子奶是因为“没有更好选择”,但他并未透露委托协议具体内容,仅表示是采用“委托经营,自负盈亏”原则。而王琳更表示,高科受委托继续经营太子奶以来,基本没有盈利,而最近两个月更是由于是乳酸奶的销售淡季,还出现了亏损。
对于陈建宏认为高科是“活雷锋”,太子奶方面驳斥,太子奶在高科奶业的维护下,从2008年销售接近20亿,到2009年销售5亿,到2010年到1亿,“这样维护很雷人。”
太子奶方面还表示,李途纯曾经委托律师向管理人和株洲市中级法院申请继续经营太子奶,还提出了“半个月安定债权人、一个月恢复生产、一年之内销售10亿”的承诺,但最终无果。
而在上述法律界人士看来,高科充当“活雷锋”是为了最终控股太子奶,“战略投资人要进来投资,最简单方式就是与高科合资,这样高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奶股东。”他认为,随着太子奶破产重整程序逐渐推进,最终的埋单者将是债权人。
太 子奶若要引进投资者,首先则需要对资产作出估值。根据管理人清产核资的初步结果,湖南太子奶等三家公司的核心资产主要为栗雨工业园39.80万平方米土地 使用权、20.8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物所有权;422个有效 商标(其中包括2个驰名商标);31个 有效专利;2155台(套)机器设备;4625(套)办公设备以及50台运输设备。
对于太子奶最值钱的土地以及商标估值问题,陈建宏强调 “太子奶无形资产不会视为零”,但经历了资金链断裂以后,太子奶品牌急剧地贬值。“去年黄冈中院评估太子奶的2个商标,每个6000万,最后卖不掉。我们 某些品牌的创始人如果愿意用破产法来保护这个品牌的话,这个问题可以获得很好的解决。”陈建宏说。
对此,李途纯已无法多作回应,管理人在发给每一个债权人的《债权人会议须知》中明确,“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不得参会。
11月30日,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对外发布消息:湖南太子奶及李途纯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挪用资金案,目前已批准逮捕4人,取保候审9人。
取 而代之的是太子奶集团党委书记韩月平。据众多债权人确认,当日韩月平作为债权人会议第二个发言人出现,“没说啥,就说由于管理层的混乱,三大机构的逼债, 对广大债权人表示歉意。”一位来自安徽的经销商胡先生对本报表示,太子奶在整个安徽欠债将近3000万,此行18个安徽经销商联合请了律师向太子奶讨债, 但最终却无果而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mywl.html
在超市里看到 12月20日出版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封面文章是《王传福,比亚迪过坎》,买了回来读,对下面这两段话颇有感触:
有经销商透露,比亚迪近年来不敢开销售大会,怕他们彼此串联起来和厂家做对。某次在青岛开小会,座位安排也是两个区域经理夹一个经销商。还有经销商直接给夏治冰(比亚迪负责汽车营销的副总裁)和王传福写信,但如同泥牛入海。
事实上,夏治冰收到过抱怨区域经理的邮件,他选择了不回应。“我不能向下越权,否则刚建立起来的团队会全部废掉。”
回复生意伙伴的邮件难道不是人之常情么?更何况,比亚迪的区域经理们远谈不上成熟,为什么不能多听听经销商的意见呢?
“怎么跟经销商打交道,怎么做网络而已规划,渠道管理管控,员工培养培训,都是一片空白。”夏治冰坦承。
既然招不到有经验的区域经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校园招聘,甚至与整个班级签订协议。
《商界》上的文章有更雷人的描述:
王传福在一次股东大会上说:“我们要实现销量目标,就必须增加销售网络,只有增加网络才能提升销量。比如,在深圳A1网有5个店,你要把它扩成10个店,现有经销商肯定不干,肯定跟你急。我们的做法就是把F3这个车改一下,看得见的地方都不一样,看不见的地方都一样,变成G3或L3了,在A2或A3网销售,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扩大网络……这样,我们的店数就很轻松地从200家扩充到1000家。我们通过增加车型数量扩充网络,通过扩充网络实现我们‘两个第一’的目标。”
显然,比亚迪扩张的指导思想,就是不断建店,让经销商拼命卖车。
由此来看,夏治冰和王传福对经销商抱怨区域经理的邮件不予回复,有可能是因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王传福本人。如果没有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的这些话,回复邮件与否还只是个管理中的授权方面的问题,而如果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的话是真,则问题演变到哪种性质的问题就难说了。
以我肤浅的认识,比亚迪3季度净利润下滑99%,根源在那次股东大会时就产生了。不知道王传福是否跟巴菲特说过类似的话,如果巴菲特参加了那次股东大会,他会有什么样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