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滬工因高送轉遭上交所“閃電問詢”
上海滬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因擬高送轉遭上交所問詢。問詢函顯示對以下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一、要求公司股本擴張規模是否與公司近三年業績增幅相匹配。
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實施前後,股東享有的公司權益份額並不發生改變。而公司董事會認為,轉增方案有利於增加公司股票在市場上的流動性,維護了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符合公司長遠發展需要。請補充說明董事會認為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可以回饋股東的依據和理由。要求公司結合公司目前總股本、股價和成交量等情況補充說明。
三、補充說明此次現金分紅及高送轉議案的具體決策過程,在披露前是否與其他機構或人士進行過相關溝通或交流,並請根據情況提供相應的內幕知情人信息。四、要求獨立董事對本次利潤分配方案發表意見。
毛孟靜:居住環境變差因高地價政策
1 :
GS(14)@2019-04-24 09:25:46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388&issue=20190423
Share
【明報專訊】有80後年輕人租用前「鳳樓」翻新成貴價「劏房」,立法會議會毛孟靜認為,雖然香港人對「納米樓」早已見慣不怪,但港人居住環境日益變差,難免與高地價政策及香港人口「不自然地發展」有關。
對於上述事件,毛孟靜認為,整件事是「後生仔想搵快錢」,如果業主容許他把單位分租,不涉及合約問題,這是自由市場運作,亦不會從道德層面批評。此外,香港人早對「納米樓」已見慣不怪,這種「物盡其用」的情况只算是老生常談。
人口「不自然發展」令港人愈住愈細
不過,她認為,港人居住環境變差,一來與高地價政策有關,地皮以價高者得形式售出,樓價一定高;二來現時每日有150名單程證人士來港,香港的人口根本是「不自然地發展」,有人來、自然需要住所,所以居住環境變細,她認為政府可考慮循序漸進地降低每日持單程證來港人數。
另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若購入一個單位並分間作劏房,雖然風險不至於太大,但最好依正規矩入則申請,因分間房涉及消防等條例,萬一有意外發生,若有入申請,賠償亦會較少。
將單位「分劏」 回報更佳
事實上,劏房租金回報高,72不動產營運總監林美顏表示,現時太子一個約600方呎唐樓單位,賣價約580萬元,如出租整個單位,月租約1.3萬元,回報約2.7厘;若花約12萬元分間成4個實用面積約110至120方呎劏房,總租金可提高至約2.6萬元,回報達5.4厘。此外,若以短租形式租出,總月租隨時可達3.9萬元,回報提升至8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