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表示,俄羅斯正派遣一支救援小分隊前往烏克蘭東部地區。不過,俄羅斯是在無視西方國家警告的情況下派出救援隊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路透社報道,歐美警告稱,俄羅斯是以人道主義救援為借口,實際卻是入侵烏克蘭。
8月11日,烏克蘭政府發言人Andriy Lysenko稱,俄羅斯當前在俄烏邊境地區大規模囤兵45000人,並集結大批重型武器,包括160輛坦克、1360部裝甲車、390枚火炮系統、150個Grad導彈發射系統、192架戰鬥機和137架攻擊型直升機。
北約表示,俄羅斯軍事幹涉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概率很高”。目前,烏克蘭軍隊正圍攻親俄派要塞城市——位於東部的頓涅茨克。
西方國家認為,自3月克里米亞宣布並入俄羅斯以來,普京就一直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現在,他派遣武裝力量進入烏克蘭東部是為了阻止親俄派反叛行動失敗,以令其顏面無光。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周一與普京通話時直言不諱地警告:
不要以人道主義等任何借口在烏克蘭采取單邊軍事行動。
白宮援引奧巴馬的話稱,俄羅斯任何未獲得烏克蘭政府同意的介入行動都將是不可接受的,也是違反國際法的。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支持派出救援隊,但他明確表示,這項任務必須在ICRC的保護下展開,其中也包括歐盟與俄羅斯的努力。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有三千名官兵參與的空降部隊大規模演習於周一啟動。這是兩周以來的第二次軍演。
此外,烏克蘭政府軍目前已切斷叛亂分子重要補給線。親俄派節節敗退。周日,親俄派提出停戰請求,遭烏政府拒絕,並要求叛軍投降。
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如今已有數百萬民眾搬離以躲避戰亂,更有超過一萬名居民被斷電,因40座變電站被炸毀。而Luhansk也沒有電力可供使用,同時,供水和電話服務也在一周多之前就被切斷。
北約懷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言論發表後,烏克蘭本幣Hryvnia暴跌至歷史記錄最低點。
就在周五烏克蘭政府宣布擊毀俄羅斯跨境軍車之後,歐盟外長會議發布聲明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它們已經做好準備,如果烏克蘭沖突繼續升級,將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歐盟外長的聲明表示: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危機正在惡化中,對平民造成了人道主義沖擊”,會議要求俄羅斯停止包括向親俄羅斯分離主義分子提供武器在內“任何形式的邊境敵對行動”,並從邊境地區撤離。
烏克蘭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施壓歐盟擴大對俄制裁。目前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已對俄羅斯幾乎所有領域實施了制裁。
一位歐盟官員向WSJ表示一些外長在會議上推動進一步擴大制裁。
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辦公室周五發表聲明稱,首相在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電話中對相關報道表達了“嚴重關切”。英國還緊急召見俄羅斯大使要求對事態進行解釋。
荷蘭外交部長弗朗斯-蒂莫爾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布魯塞爾接受訪問時說,“俄羅斯似乎還沒有改變他們在烏克蘭的策略,仍在繼續於烏克蘭東部制造不穩定。”他說,如果俄羅斯向烏克蘭派遣車隊並遭到攻擊,“只是證明俄羅斯還在繼續造成局勢的不穩定,這至少對事態發展是沒有幫助的”。
周五早些時候,歐盟外交部長會議曾警告俄羅斯,不得使用人道主義行動作為掩護,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並對俄羅斯政府一再拒絕為沖突降溫的呼籲表示了無可奈何。
雖然歐盟在7月的時候將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擴展至金融和先進技術領域,但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的縮小制裁範圍的呼籲還是凸顯了歐盟內部存在的分歧可能造成對俄羅斯進一步施壓的困難之處。
歐盟各國政府在周五的聯合聲明中說,因為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以及造成烏克蘭的不穩定而對此實施制裁的理由“依然成立”,“有鑒於當地形勢的演變,歐盟隨時準備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
意大利外交部長在會議之後說,“如果後續報告確認了事態發展,這將是對於國際法明確而且嚴重的違反。”
北京時間昨晚,烏克蘭政府與親俄分裂武裝簽署停火協議。但西方擴大對俄羅斯制裁的腳步還是不可避免地到來。歐盟外交官已一致通過最新一輪制裁方案,定於9月8日交由成員國政府批準,次日公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官員向彭博社透露,最新制裁方案在上述達成停火幾小時後確定,其條款包括:
· 禁止一些俄羅斯國有的國防與能源企業在歐盟市場募資;
· 將有關俄羅斯企業在歐盟發債的最高期限由90天縮短為30天;
· 禁止歐洲銀行向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提供銀團貸款;
· 擴大對石油行業技術的限制範圍以及增加出口軍民兩用產品的限制;
· 增加凍結在歐洲資產的個人和企業,路透報道稱制裁名單上會增加24人,凍結其資產的制裁將於8日生效。
在歐洲外交官達成上述最新制裁案後,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發表聲明稱,
新制裁“將加大已生效制裁措施的威力。它也會強化歐盟制裁的原則,這類制裁旨在改變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方針。”
據路透報道,俄羅斯外長今日發布聲明稱,
如果歐盟以烏克蘭危機為由對俄施加新制裁,定要還以顏色。
“如果實行它們(新制裁),當然我方將予以回應。”
今年7月底,歐美相繼宣布迄今為止對俄最嚴厲制裁。
歐盟當時禁止五家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洲募股和發債,限制對俄出口促進石油業現代化的設備;禁止歐盟國家與俄方簽署新的軍售合約;禁止向俄軍方客戶出口機械、電子產品和其他軍民兩用產品。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根據停火協議,烏克蘭政府與烏東部的分裂勢力將從北京時間23:00開始正式停火。
可北約並未放松警惕,還在考慮增強軍事防範力量。北約副總司令布拉德肖將軍(GEN. BRADSHAW)稱,北約可以先發制人地部署快速反應部隊。
英國首相卡梅倫昨日出席北約峰會時透露,北約將建立一支人數達到35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以保證東歐地區的安全。他還說:
“沒錯,停火是好消息,和平計劃會是更好的消息,但制裁要繼續。”
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表示,如果烏沖突真正得到緩和,歐盟可能將停止對俄的新制裁。停火協議的消息傳出後,她說:
“我們不得不觀察停火是否有效,還不得不觀察俄軍是否在撤離,以及是否有緩沖地區等事項。”
上述知情的歐洲官員稱,如果出現一些嚴格意義上的里程碑式進展,可能撤銷上述制裁措施。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18 10:24 編輯 A股風險在逼近:四部門及中國證監會再次嚴厲規範融資,鼓勵融券做空 如果用“死神在一步步逼近”做標題,或許有點危言聳聽。 但在極差的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後,懷著周末降息降準的利好憧憬,並於本周五史上第二成交天量中奮勇買入的A股投資者,註定會過一個憂心忡忡的難眠周末:下周一,A股極大可能面臨一波類似“1.19”踩踏血洗的重演。 這一天遲早要來。泡沫永遠是泡沫,不是戳不破的鋼球。成交量越大,行情越瘋狂,離一地雞毛的時刻也就越近。 今日A股兩市日成交放出1.5萬億天量並創出新高。收盤後,發生兩件超級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一: 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四部委聯合發文。具體內容一共五條(簡稱協五條,見文後附件)。 其中核心內容概括4點: 1、 支持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融券交易,擴大融券券源 以上內容,最直白的解讀就是四個大字:鼓勵做空! 突發事件二: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發布證監會針對兩融業務的最新7條要求(簡稱證七條,見文後附件)。其中核心內容包括4點: 1、要求券商合理確定融資業務規模,控制經營杠桿; 2、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初始保證金比例,合理確定融資杠桿; 3、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等;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提供數據端口服務; 4、 促進融券業務發展,豐富券源渠道,滿足市場融券需求; 以上內容,最直白的解讀就是:收緊,還是收緊!堅決、嚴厲去杠桿! 相關信息出臺,新加坡A50期指應聲迅速跳水。 ![]() 如果對以上事件再做專業一點的解讀: 1、幾大部門同時出手,一邊用幾乎無微不至的幫助來鼓勵融券做空,一邊用堪稱史上最嚴厲的手段來限制融資放杠桿,一收一放,兩手抓,兩手都硬,對市場是再明白不過的暗示:前路不通,請倒車; 2、 官方用很直白的行為和語言提示市場的泡沫與風險:截至4月15日,融資余額1.72萬億,10天激增2332億,根據券商年報及今年前3個月財務數據,券商融資約束已近理論極限(截至1季度券商凈資產5825億,現在監管杠桿是5倍,如果要滿足未來融資需求,就需要大幅調高債務杠桿或騰挪其他金融資產開展兩融業務,但這兩個辦法基本都不可行)。繼續放任,券商面臨很大風險,並可能嚴重沖擊市場; 3、 官方絲毫不鼓勵這種完全沒有節制的瘋牛牛市。這幾天不少人杜撰的證監會負責人視察某某地方,並發表講話,認為市場不貴,鼓勵市場做慢牛的新聞顯出幼稚級的自欺欺人; 4、 機構獲得逃生優先通道:昨日放出最合適的做空工具——上證50與中證500期貨,今日又給機構提供相當體貼的融券便利(今日的協五條規定:公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等專業機構投資者設立的產品自產品成立之日起可從事融券交易)。有了用以對沖,鎖定風險的工具,未來的擁擠(還是踩踏?)或許與機構無關; 對當前近乎瘋狂的A股牛市而言,這兩件超級大事,不是清醒劑,而是兩記重拳! 融資成就了本輪瘋牛行情,上次嚴查兩融,限制兩融門檻50萬造成了1.19踩踏慘案,今天不單是推出了更嚴厲的限制融資2.0版本,更是非常直白地鼓勵融券做空。 這在中國證券史上都是第一次! 風險信號不是今天才出現的,只是你一直在選擇性忽視而已。 還記得趙丹陽2007年大牛市在4000點撤離嗎? 是的,後來股指確實繼續瘋漲到了6124點,4000點就出去的趙丹陽貌似很傻。但時至今日,你應該知道是誰真的傻? 溫習一下格隆老師一直提醒的那句投資警語: 狂歡吧,但記得坐在離出口近一點的地方 附一:四部委聯合發文:充分發揮融券業務的市場調節作用,適時擴大融券標的證券範圍 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 融資融券業務啟動五年來,融資業務快速發展,但融券業務發展仍然緩慢。為了促進融券業務發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融券交易,擴大融券券源。公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等專業機構投資者設立的產品自產品成立之日起可從事融券交易。支持上述專業機構投資者在風險可控、保護持有人權益的基礎上,參與融券交易和轉融券證券出借,增加市場券源的供給和需求。 二、推出市場化的轉融券約定申報方式,便利證券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開展融券業務。允許證券出借人和借入人自主協商確定轉融券的費率、期限等事項,提高成交效率,滿足市場融券業務需求。 三、優化融券賣出交易機制,提高交易效率。投資者融券賣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的申報價格,應當在交易所規定的有效競價範圍內,可以低於最新成交價。融券賣出所得價款,可以用於買入或申購證券公司現金管理產品、貨幣市場基金以及證券交易所認可的其它高流動性證券。 四、充分發揮融券業務的市場調節作用,適時擴大融券標的證券範圍。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將適合於融券賣空的股票納入融券業務和轉融券標的證券範圍,充分發揮融券賣空機制的市場調節作用。近期將融券交易和轉融券交易的標的證券增加至1100只。 五、加強融券業務風險控制,切實防範業務風險。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應當進一步加強融券交易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確保融券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證券業協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上海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2015年4月17日 附二、證監會發布規範兩融七要求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7日表示,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近日表示,高度重視兩融業務的合規和風險管理,確保持續健康運行。 具體有七方面要求。 一是要堅持依法合規穩健經營,進一步強化兩融業務的合規管理,落實合規責任,確保兩融業務在依法合規的情況下展開。 二是科學合理來確定融資業務規模,適當控制經營杠桿,有效防範流動性風險; 三是加強兩融業務風險管理,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初始保證金比例,標的證券管理等手段,合理確定融資杠桿; 四是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等;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提供數據端口服務 五是註意防範客戶風險,對高比例持倉、持續虧損群體加強規範引導,對風險較高的標的證券,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六是加強客戶管理,適當性管理要求,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客戶專業投資理性投資; 七是促進融券業務發展,豐富券源渠道,滿足市場融券需求。 2015年4月17日 |
2016年8月9日,英國主流大報《金融時報》紙質版和網絡版以及中文網同時刊登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題為《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的基礎——欣克利角考驗中英互信》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來,在英國政府宣布將對英格蘭西南部新建核電站項目重新進行評估之後,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再次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澄清三個基本事實。
一是發展核電是英國自身能源規劃的實際需求。英國長期以來在民用核能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清潔高效的核電站一度是英國人的驕傲。近20年來,英國的核電發展有所停滯,現有的15個核電站大多數已達到設計壽命,正漸次退役。英國《能源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全英將只有一個核電站仍在運行,英國電力供應將面臨重大短缺。核電相較於其他的現代清潔能源,有著運行成本低、維護技術成熟及發電穩定等優點,自然成為英解決電力需求的重要選項。
二是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不是臨時起意、倉促上陣的,而是英、法、中三方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精神,經過深思熟慮達成的重要成果。在英、法、中達成合作協議前,英法兩國有關部門和歐洲委員會均對欣克利角項目進行了研究論證和審批,相關企業和媒體也就項目的投入產出成本、施工工期和技術安全性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討論。歷經十年磨礪,該項目只待順利啟動實施,早日為英國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
三是中國企業是英國核電建設最好的合作夥伴。參與欣克利角項目的中國廣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占全球核電在建裝機容量的近1/5。從全球範圍看,這是一個有技術、有資金,同時也有豐富的核電站管理和運營經驗的優質夥伴。
圍繞欣克利角項目,媒體炒得最兇的還有一個安全問題。我也想就此談談我的看法。
英國的核能監管體系和法律制度是世界一流的,英國政府監管部門有豐富的經驗,也有充分的能力保證核電站的安全。中國發展核電3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運行業績和安全水準,在核電發展和監管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同時,英、法、中三國都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成員。因此,法、中兩國在英投資的核電項目,必將遵守國際通行標準和英國當地標準。
建設核電站投資巨大,風險亦大。核電領域的多國合作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的許多核電站都是通過國際合作建成的,其中有美國公司、加拿大公司、法國公司、俄羅斯公司。有國際規範的監督管理制度作為保障,我們從不擔心外國公司會控制中國的核電站。事實證明,正是這些國際合作成就了中國核電產業的快速發展。
英國素以對外資開放著稱,並引以為自豪。我也認可這一點。正是由於英國的開放,中國已成為英國在歐洲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英國亦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過去5年里,中國對英投資超過其在德、法、意的投資總和。這些成績的取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英雙方堅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果說英國的開放是中英合作的條件,那麽相互信任則是中英合作的基礎。
當前中英關系正處在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相互尊重和信任更顯彌足珍貴。我希望英國繼續對中國開放,希望英國政府繼續支持欣克利角核電項目,盡早做出決定,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我深信,只要我們都珍惜中英關系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斷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合作,中英關系就能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繼續造福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