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i黑馬 作者:李軍
單日增粉峰值57805,單日互動峰值173734,運作國色天鄉樂園官方微信一個月粉絲達到6位數,在西南圈裡算是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數據龐大的背後是我們也並沒有完全思考清楚所有問題,只是圍繞著清晰的商業目的不斷的摸爬滾打中尋找前進的方向。概要分享一些過程中的感想和經驗,不見得都對,供大家參考。
一、你的商業目的是什麼?
「我們想做微信!」
「為什麼想做啊?」
「現在大家都不玩微博跑去玩微信了啊!」
「你們企業最需要的是什麼啊?」
「呃,口碑和美譽度吧。」
「哦,微信私密性太強欠缺傳播性,做不來口碑,你還是去做微博吧。」
平時遇到太多的客戶對微信有興趣,恨不得馬上進去搗騰一番。但大前提是企業得想清楚自己的商業目的是什麼,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如果你的商業目的根本就是微信所解決不了的,折騰的再厲害都是0。在我們看來,用微信做客戶服務和二次銷售是最適合的方向。
二、目前微信營銷所處階段:圈用戶
你知道微信營銷該怎麼做麼?相信99.99%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有的時候我們也不完全確信什麼做法才是最有效的,但有一點無疑:無論怎麼做,沒有用戶一切都是空談。零星幾個粉絲,還專門去做運營和技術開發的事情相信不會有多少企業願意幹。
同時,微信一定會像微博一樣,越往後期做用戶的難度越大,畢竟用戶關注企業微博/微信的數量是有上限的。按新浪的數據,平均一個用戶會關注8個企業微博,微信的這個數值肯定更低,而且低得多。往後圈用戶的難度肯定越來越大。在當前階段能圈到用戶的企業主已經是贏家了。
三、圈用戶的兩種方式:自有用戶和微博用戶
微信的起點相比微博是高上很多,其表現之一便是獲取用戶的難度相比微博是明顯難的多,很多小企業是很難解決用戶的問題。目前獲取用戶的主流方式有兩種:
1、轉化自有用戶
一些本身具有品牌影響力和顧客群的企業具有天然優勢,對於他們,只要合理的使用其門店、POP、DM單等資源就能實現將已有用戶轉化到微信。例如廖記棒棒雞,就是利用了其近200家門店的優勢,門店發起「加微信送3元」的方式來轉化用戶。
2、從微博轉化用戶
微博用戶和微信用戶的重合率非常高,同時微博的媒體特徵造就了其具有很強的信息擴散能力而利於快速爆髮式積累用戶。比如國色天鄉樂園,便主要是通過微博來做用戶。
通過微博做用戶其實也分兩種:自有用戶(自己官方微博上的粉絲);陌生用戶(普通的微博網友)。多數企業都會關心,獲取陌生用戶的成本有多高?按我們目前的經驗,最低也得10元/個,還別嫌高,這還是有品牌知曉度的企業在策劃/執行等方面極其優秀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達到的,而且今後一定越來越高。如果哪個企業告訴我他們獲取陌生用戶的成本高達幾十塊,一點都不令人吃驚。
四、微信運營三部曲:用戶、粘性、結果
微信運營,首選需要獲取用戶,其次需要實現用戶粘性,最後達成商業目的。獲取用戶不再贅述,前兩點做好了結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主要說說「粘性」。
當粉絲達到一定量級後,最關鍵的便是粘性(你也可以理解為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深度)。微信和微博一樣都屬於社交類平台,只有當官方微信和用戶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形成了較強的粘性後,才可能更大程度上實現商業目的。邊交朋友邊做生意,這是才是社交平台區別傳統媒體或平台的本質。
微信實現粘性的核心是什麼?內容和客服。
1、內容
內容的基本原則跟微博一樣:有價值+有品牌相關性。如果你推送的內容不能給用戶創造某種價值(或娛樂/或利益/或信息),等著每天的掉粉猛增吧。如果你推送的內容長期跟品牌無關,不僅我會懷疑你是不是在浪費時間粉絲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加錯微信了。
2、客服
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反覆強調客服工作的重要性。看似簡單的工作,對用戶的粘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會直接影響到微信的成敗。關於這一點,下面將單獨詳細闡述。
五、運營的難點1:客服
1、為什麼客服如此重要?
請注意,我這裡用的是「客服」的說法,而沒有用「互動」的說法,雖然本質的工作是一樣的,但「客服」的說法更能闡明它的重要性。要理解它的重要性首先要理解微信和微博的一點重要區別:微博是媒體,微信是溝通工具。
微博是媒體,是「一對多」的模式,所以你發佈一條信息後,用戶在下面可能僅是進行一個隨意的評論參與,即便官微沒有搭理他,他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微信是溝通工具,是「一對一」的模式,當他向你發送一條信息時,一定是帶著問題的或者是溝通意願的,是會期待你的回覆的,如果你不搭理他勢必引起對方的不滿(微信的留言相當於微博裡的私信)。換句話講,微博裡是有評論和私信功能區別的,評論你可以不回但私信你得回;而微信是只有私信功能的,你必須得全部回。一旦你不及時回應對方,就可能對你們之間的關係造成危機。
2、為什麼是難點
主要便是在信息量上,微信與微博的機制差異造成微信的客服量是天然大於微博,不是大一點而是大一個量級。一個典型的現象是,如果你組織的是微博活動,一些用戶不明白則回去翻查活動微博下的評論去尋求答案甚至會用戶之間相互諮詢;但如果你組織的微信活動,當用戶不明白的時候就只有向你諮詢了。
尤其在做活動的時候,信息的量級會造成客服人員完全無法處理。例如國色天鄉樂園5月7日時,互動信息量超過17萬,後台的海量數據完全是爆髮式的,一些用戶的問題諮詢基本上被淹沒在信息洪流中無法處理。當天由於一點技術問題還出現了點小插曲,20分鐘裡500個粉絲收到了錯誤的系統回覆,手忙腳亂中先是安排了六七個人來緊急應對然後專門兩個人分工合作給這500人發信息(微信系統最多能容納4萬條左右的信息,當天總信息量是17萬,處理晚了的話,這500人的信息就找不到了),而且他用戶的諮詢信息則是只能忽略了。
3、如何解決
專門的人力與流程機制是必不可缺的,同時結合技術開發也是必要的。
似乎Tim Horton’s和漢堡王的交易促使了加元的升值。(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日,加元兌美元上漲近1%,漲幅創下2012年6月來新高,並將加元推向月度新高。
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認為,漢堡王的避稅行為僅將推動加元小幅上漲,要說加拿大成為避稅天堂,有些言過其實了。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到,美國快餐巨頭漢堡王世界公司正與加拿大最大的連鎖快餐店Tim Hortons商討合並事宜。收購一旦完成,新成立的企業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快餐集團,漢堡王的總部也將從美國遷往加拿大。
此交易卻引來了不少爭議,很多人認為漢堡王的“叛逃”最大目的是為了避稅。目前其在美國享有的稅率為27%,而加拿大稅率只有15%。
這種做法也被稱為稅收倒置(tax inversion),這可以幫助企業規避海外收益流回本國時繳納的稅款,並可以將現金存放在國外,某些情況下還可以降低企業的整體稅率,實現合法避稅。
中國股市今日上演絕地反彈。兩市雙雙跳空高開之後一路拉升,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收盤全線漲超2%。滬指單日漲幅創三個月最大,為年內第四大單日漲幅。
香港恒生指數尾盤突然發力,盤中一度沖漲2.5%,收盤上漲1.6%。上證綜指收盤大漲2.07%,單日漲幅為7月28日以來最大。
上證綜指收盤上漲2.07%,報2337.87點,成交額1581.48億元;深證成指收盤上漲2.03%,報7988.34點,成交額1751.79億元。創業板指收盤上漲2.01%。
兩市早盤雙雙高開後持續拉升。地產股率先反彈,金融股止跌企穩,自貿區題材和核電概念大幅上漲。天津自貿區、港粵港自貿區、廈門自貿區概念股表現搶眼,天津海運、海泰發展漲停。
兩市股指午後進一步拉升,題材股全線活躍。所有板塊全部飄紅,核電核能、軍工航天、衛星導航、鐵路基建等板塊漲幅居前。
受南北車合並傳聞刺激,今日鐵路板塊整體走強,鐵路基建板塊午後飆升,截至發稿,中國中鐵A封漲停,北方創業漲逾7%,晉億實業、中國鐵建、寶利來漲逾6%。南車北車經過兩天的停牌,南北車正在進行合並工作,周末會有重大消息發布。
近期A股持續無量空跌,技術面上有強烈反彈的要求,短期60日線附近企穩反彈,或將延續。
《證券時報》援引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經過昨日下挫之後,修複性行情或將啟動,今日打新申購資金解凍又增添市場流動性。在資金利率繼續下行以及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的情況下,大盤中期市場方向繼續偏向樂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27日上午主持召開深改組第六次會議並發表講話時稱,要選擇若幹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取得的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
據新浪引述中金報告稱,10月份央行向股份制銀行投放的千億定向資金並非SLF(常備借貸便利),而是MLF(中期借貸便利),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的趨勢明顯。
明日(10月29日)將有344家公司擬披露三季報,其中36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披露盈利大幅增加。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因投資者預計中國政府將放松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中國股市上漲。
上證綜指大漲3.1%,創40個月新高, 深證成指大漲2.98%。因預期交易量放大將利好券商,今日證券板塊漲幅第一。保險、銀行也大漲。
海通證券、中國民生銀行以及中國人壽等公司都上漲超過5%。恒生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Dai Ming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目前看來市場已經一致看多,新的資本正在湧入股市。證券板塊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交易額激增。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中國央行或將降準。
上證綜指今年以來上漲近30%,或將創下2009年以來最佳年度表現。滬港通、降息等因素推高了A股。自央行11月21日降息以來,A股累計漲幅13%。
彭博經濟學家Tom Orlik表示,
中國央行可能在11月21降息後再降準。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而貨幣市場利率依然維持在高位。
瑞銀集團中國策略師Chen Li昨日表示,因央行預計將在明年兩次降息,投資者應該購買金融股。高盛首席中國策略師Kinger Lau表示,預計明年將有4000億資金從樓市湧入A股。
今日有200億元人民幣的14天期正回購到期。如央行不進行正回購操作,將釋放200億元流動性。中國證券網援引交易員透露,2日央行將在公開市場繼續不開展任何操作。這是7月份以來第二次暫停正回購操作,但市場期盼的逆回購也未重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A股今日劇烈震蕩,午盤後滬指一度創下3091點的四年新高,漲幅超過2%,但隨後大幅跳水,收跌逾5%,創五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
截至收盤,滬指跌5.43%報2856.27點,成交7934億元;深市跌4.15%報10116.5點,成交4731億元。兩市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超過1.2萬億元。滬指振幅逾8%,深指振幅逾9%,超160只股跌停。
盤面上看,銀行、保險等此前大漲的板塊跌幅居前,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等跌停,另外,石油板塊跌逾7%,煤炭板塊跌逾6%,房地產板塊跌逾5%。
此外,滬深300指數今日大跌4.5%,結束創紀錄的12連漲。創業板指數跌4%,創下近10個月最大跌幅。
今天早盤分級基金進取份額也出現集體大跌,其中,雙力B、互利B、環保B、信息B、800醫藥B、300高貝B等多只B類基金跌停。
《21世紀經濟報道》今日報道提到,隨著市場的火爆,監管層意欲借此行情提速IPO發行。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一來可以緩解目前的非理性暴漲,二來可以解決IPO發行困擾。
周一晚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還進一步收緊交易所信用債質押門檻,周二早間市場立即顯現出對於債市流動性沖擊的擔憂。雖然中登債表示,由於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相對隔離,市場屬性、投資者結構、資金偏好等相關方面有較大差異,股票市場應不會因此受到重大影響。
但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文國慶認為,目前由於銀行頭寸的緊張,導致融資融券的資金的退出。由於融資融券的規模特別龐大,導致其一旦退出,對市場的沖擊特別巨大。因此,如此巨幅的下跌是市場的正常表現。
今年以來,滬指漲幅已經接近50%,在11月21日央行降息後的兩周,滬深股指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8.13%和20.82%,券商、銀行等金融股瘋狂上漲,成交量屢創新高。融資融券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且引發了對股市突然轉向的擔憂。近期不少券商為控制風險,已經開始上調保證金比例,多地監管部門則召開會議進行風險提示。
上周五,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回應股市大漲時警告股民,不要被賣房炒股等說法誤導。新華社近來也發文警示A股“瘋牛”行情,稱“如果沒有基本面的支撐,股價越上漲,風險越積聚,暴跌隨時可能觸發”。
那麽,今天的走勢是意味著這波行情已經見頂,還是大牛市途中的一段插曲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股災重現 滬指暴跌超6% 創4個月單日最大跌幅 作者:張韜 滬指一日連續下破整數關口,本周漲幅失去殆盡。 上證指數收盤下跌6.5%,報4620.27點,創4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深成指下跌6.19%;創業板下跌5.39%。 兩市今日開盤跳水,隨即小幅拉升。早盤尾盤,兩市二次跳水,滬指跌破4900點。 午後兩市跌幅擴大,滬指連續下破兩個整數關口,尾盤跌破4700點。 兩市成交額連續四天超過2萬億元。上證A股今日成交12,367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 板塊方面,券商、航空、石油跌幅居前。兩市超2000只股票下跌。 次新股早盤領漲,但尾盤翻綠。 ![]() ![]() 萬聯證券分析師沈赟認為,下周二中國核電網上申購,估計單只股票凍結資金超過1.5萬億元,為提高中簽率,頂格申購配市值會占用大量資金,這也是今日獲利盤紛紛離場為打新做準備的原因。不過他表示,牛市暴跌不可怕,這為新基金建倉以及希望以相對價格低位入場的投資者提供了入市機會。 不過,興業證券張憶東團隊認為,管理層可能會出手降溫股市,並強調5月下旬是一個關鍵時點,投資者須密切註意政策走向,一旦政策面出現像96年“十二道金牌”般的轉向,上證指數可能會迎來一輪至少10%的大波動。 港股方面,香港恒生指數擴大跌幅至1.7%。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擴大跌幅至2.7%。 ![]() 消息面上: 【匯金年內首次減持四大行 減持工行、建行逾35億】 根據港交所披露的公開信息,匯金於5月26日在A股場內減持工行和建行,金額分別為16.29億和19.06億元。匯金減持工行、建行前後的股份占比分別由46%降至45.89%、5.05%降至2.14%。在一位券商分析師看來:“工行A股市值大約為1.5萬億,本輪減持力度不算大。但是如果後續還有減持動作,就要謹慎考慮了。” 【一帶一路六大重磅規劃曝光 國開行投資近萬億美元】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李吉平透露,該行已建立涉及60個國家總量超過900個的項目“一帶一路”的項目儲備庫,涉及投資資金超過8900億美元。而在已簽署的近50份協議中,涵蓋的領域包括煤氣、礦產、電力、電信、基礎設施、農業等。已實施的項目數為22個,累計貸款余額超過100億美元。 【再收杠桿 多家券商跟進調高兩融保證金比例】 長江證券昨日公告表示,將上一年度虧損股票折算率調整為0,涉及證券191只;靜態市盈率300倍以上股票折算率調整為不超過10%,涉及證券359只。國信證券昨日公告稱,將908只上市公司標的股票參與融資買入和融券賣出的保證金比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幅度幾乎都在10個百分點。西南證券對該公司兩融業務標的擔保折算率幾乎全部進行了調整,擔保折算率最高的為70%,不少個股被調整為0。而對於諸多停牌中的個股,西南證券也將折算率不同程度進行了調低,最低的達到了10%。 【發改委第三批“工程包”將申報】 《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發改委新一批“工程包”項目擬向國務院申報。這是繼發改委公布“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後,第三批投資儲備工程,涉及軌道交通等基建和新興產業。報道還稱,接近官方的知情人士表示,為配合“工程包”快速落地,中央和有關部門將陸續推出有助於拓寬融資渠道的多項政策。這些政策既包括動員社會資本加入建設,也包括從宏觀層面給予這些工程以政策和資金的定向支持。 【高層頻吹暖風 大數據產業將納入“十三五”規劃】 連日來,從國務院到部委頻頻向“大數據”吹暖風。工信部部長苗圩今日表示,將編制實施軟件和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馬凱亦於昨日表示,力推大數據產業融合。上周日,中國首家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在貴陽落地。 (來源:華爾街見聞)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