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篇文其實幾好睇,但是可能時間緊急或有人無相關知識,所以就有一些細節寫錯了,列之如下。
1. 以一開頭公司原來一間都無,勉強的話,以前 139控股( 139,現為中國微電子)可作臨時拉夫。同樣情況出現在二身上, 21控股只能勉強入圍。
筆者按: 你地份報紙的控股公司,即是上市編號是282的公司,就是它的控股公司了叫甚麼名字,第一個字是甚麼? 真是仲話自己做生果日報。
2. 公司當時經營 36.com網站及《茶杯》雜誌,原本寓意「三三不盡、六六無窮」
筆者按: 現在36.com 就變成這樣,至於茶杯在2002年已以80萬轉讓給Tom集團(前編號8001,現編號2383,前Tom.com)。
3. 八佰伴香港( 292,現為泛海酒店) 88年上市,八佰伴國際( 700,現為騰訊)則於 93年上市。不過後者 2002年被取消上市地位,而大部份八佰伴分店由日資百貨公司吉之島取代。
筆者按: 公司上市地位並無取消,泛海集團只是重組這公司,把酒店業務注入,原八佰伴國際股東的100股變成泛海酒店的1股。
4. 港股開頭首個字筆劃最多的原來有 27劃,畀少少貼士大家,同動物有關,下期開估。
筆者按: 我們有個網友叫鱷不群,它第一個字是27劃的,答案是甚麼,大家應該知道,不如為了保持這個欄,下個禮拜由他開估好了。
本文來源財經網,作者王培成,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1月30日,正在風口浪尖的中國民生銀行,再度遭遇重磅人事地震,行長毛曉峰被紀檢部門帶走協助調查,公司進入緊急狀態。
據《財經》多方證實,此次被紀檢部門帶走協助調查的就是毛曉峰,多位民生銀行高層亦證實:近日確實已經聯系不上毛行長,其手機處於關閉狀態。但相關高層拒絕證實毛是否被帶走協助調查。同時,對於傳聞中其他高管也被帶走調查的傳聞,目前無法證實。
1月30日晚間,民生銀行內部下發通知:各位支行行長,明天和後天請務必到崗堅守,準備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各行營業經理和客服主任必須同時到崗。所有人員必須手機保持暢通,如遇情況第一時間向分行報告。事關重大,切勿懈怠。
另據《財經》了解,民生銀行計劃於2月1日(本周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預計將在當天傍晚發布公告,披露內容或涉及行長等人事變動,相關傳聞有望進一步證實,不排除臨時董事會決議申請公司股票臨時停牌。
1月30日3點左右,民生銀行總行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人員曾電話通知民生銀行各位董事,因公司重大緊急事項,定於1月31(本周六)召開臨時董事會,但是隨後5點左右,工作人員再次通知董事,更改臨時董事會時間為2月1日。
關於毛曉峰等人協助調查的原因,目前尚無法得到證實,有傳聞稱或涉及谷麗萍案件。據了解,毛曉峰在民生銀行頗受前任董事長賞識,交辦具體事務盡心盡力,數年間從辦公室主任一路提撥至第一副行長。
資料顯示,毛曉峰1972年出生,1999年至2002年間任共青團中央委員會辦公廳綜合處處長、團中央實業發展中心主任助理,2002年“空降”到民生銀行,出任總行行長辦公室副主任,2003成為董事會秘書。2008年任命為民生銀行副行長,直至2014年8月,正式出任民生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但在一位民生銀行內部人士看來,毛曉峰業務能力並無特別突出之處,總行和分行部分高管人員對其業務能力並不信服。但在董事會,毛曉峰獲得的認同較多,今年1月初,民生銀行一位董事對《財經》說:“毛很青年,比較穩重,大局觀很好,他和洪崎(現民生銀行董事長)是很好的搭配。
然而,這場突然來襲的重大變動,將會使正在經歷重大股權變動的民生銀行,再度遭遇變數。數據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安邦保險集團已經在二級市場累計買入民生銀行股份超過20%。安邦保險集團正在加速滲透,未來必將謀求更多的董事會席位。新一輪民生銀行控制權之爭一觸即發。
另一位民生銀行現任董事認為,此輪高層地震突然爆發後,安邦保險集團將會獲得難得的契機,民生銀行高管或將加速更叠。
與此同時,市場還有傳言稱,民生銀行前董事長、現任中民投董事會主席董文標亦被限制離境。不過,1月30日上午董文標參加了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委員會議,董神情輕松、並無異常,他對《財經》說:“安邦入駐民生銀行,對銀行未來的發展是好事。”
當日,《財經》記者亦向民生銀行宣傳部門相關人士求證,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
另據騰訊財經,中國人壽和安邦保險均在近期增持民生股份。中國人壽增持民生銀行A股至6.98%,安邦保險增持民生銀行A股至22.5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讀書劄記150320
革命的俄羅斯(二) 血腥周日
執筆人:蟬
〈大飢荒〉
1891俄羅斯經歷一連串天災:極乾旱的秋季伴隨著伏爾加河氾濫,接著異常寒冷的冬天加上極少的降雪量,氾濫的河水在農田結冰,冰霜下面的種子無法發芽。僅餘在泥土表層的種子在春季又被罕見的大風吹走,乾旱天延至夏季。 俄國東南部由烏拉山脈到烏克蘭地區出現大規模飢荒,受災人口多達3千6百萬。直至1892年末,約有50萬人因飢荒而死亡。
沙皇政府一直試圖將飢荒情況淡化,除為了穩定政局,還因為要滿足已簽訂的農作物出口合約。*** 到了1892年政府才終於因壓力暫停穀物出口。1891年俄國共出口穀物3.9億蒲式耳,次年出口量跌至1.96億,飢荒嚴重的程度可想而知。
1864年俄羅斯建立了一種類似地方政府的組織,稱為「地方自治局Zemstvo」。自治局有民選議會,和負責行政的執委會。議會成員涵括農民,但七成仍為貴族和地主。 自治局在十月革命前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地方建設如學校、醫院和農業技術投資均由它負責。
沙皇政府無法解決飢荒,於是向公眾求助。民間反應熱烈,自治局在危機中發揮極大的作用,社會上的中產和貴族也紛紛伸出援手。文學家 托爾斯泰和契訶夫Chekov等名人均有參予。這一波救災運動被認為是十月革命的重要條件:讓民眾認清沙皇政府的無能,從而促成社會中下階層的政治覺醒。****
1894年,政治地位漸高的自治局向剛登基的沙皇 尼古拉斯二世Nicholas II 要求籌組國會,以協助政府推行地方工作。*** 年僅26歲的沙皇斷然拒絕了要求,認為沙皇是神聖的存在,絕不容許國會此等損害沙皇威權的機構存在。
當時沙皇政權的滲透力度相當低,19世紀末俄國政府人員與人民的比例為4/1000,同期的英國和德國則為7.3/1000和12.6/1000;每1萬人只有88個執法人員。 農民實際上並非受法律規管,而是按地方習俗與教會指引生活。
革命發生的另一重要條件是:教育水平從1860開始呈現急速成長。 大學生人數從1860年的5,000人增長至1914年的69,000人,當中接近一半為女性。識字率也由1897年的21%增至1914年的40%。 日報由19世紀中期的13份增至20世紀初期的800多份,同期民間組織也由250個增至16,000個。
教育普及的另一個效應是加速城巿化。*** 1900年的調查指出一半在偏遠地方的學童想在城巿內尋找體面工作而不想務農,城巿生活深深吸引著他們。可是19世紀末俄國的工業雖然因鐵路和工業化而出現明顯的發展,但工廠環境非常惡劣。工會在當時是違法的,兩條重要的勞工法例:「禁止晚間僱用兒童和女性」和「設定每天工時上限為11.5小時」,都因為工廠和商舖的要求而形同虛設,工人在城巿的生活苦不堪言。
當時俄國的罷工數量為歐洲之冠,據統計1905年約有3/4工廠的工人參予罷工。
〈最後彩排〉
社會種種急速變化令保守沙皇政府難以適應,與直觀的看法不同,1905年的革命事件並非工人階層與沙皇政府的抗爭,而是中產主導的一場跨階層革命。這一波革命的構成與十月革命截然不同,及後的發展將揭露當中原因。
19世紀末俄國的民間政治組織主要提倡的並非馬克思主義,而是民粹主義 Populism和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民粹主義」推崇農村生活,認為農村能成為國家未來的組織單位。*** 「民族主義」的冒起則源於俄國國土廣濶,地區性語言、種族與習俗形成的身份認同。***
然而大飢荒卻令「馬克思主義」冒起,知識分子受馬克思主義強大的解釋力與科學化取徑所吸引。正如著名革命分子Lydia Dan所說,馬克思主義為解決貧窮提供的客觀觀點,將被接受為往後革命的合法理據。
1904年12月聖彼德堡發生連串工廠罷工,一個月內約有15萬工人在接近400間工廠響應。次年 1月,幾乎全巿停電並陷入癱瘓,所有公眾地方關閉。
22日周日早上,正教神父Gapon帶領一群工人遊行至冬宮,向沙皇遞交請願信。信中要求沙皇改善工人的待遇,為他們在工廠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提供保護,並改善他們貧苦的生活。 示威者高舉一幅沙皇頭像,並在巨型橫額上寫著「兵士不要向人民開槍!」
然而沙皇決定以強硬手段鎮壓,騎兵嘗試衝散人群,步兵向示威者開槍。據統計在這個星期日早上,約有200人死亡和上千人受傷, 史稱「血腥周日Bloody Sunday」。*** 「血腥周日」立即在當月引發全國近40萬工人罷工,直到1905年十月,俄國共派兵不少於2,700次平息暴亂。
沙皇由於局勢失控而被迫發表宣言,史稱「10月17日宣言」。宣言中提及人民享有自由,內閣政府和透過民選成立的立法機構「杜馬 Duma」,俄國正式進入君主立憲。
一如列寧所指出,血腥星期日只是十月革命的彩排,是日後革命成功的必要條件,遲來的君主立憲制未能挽回沙皇的統治。
參考:
《Revolutionary Russia: 1891-1991》(2014) Orlando Figes
《俄羅斯史A History of Russia》(2005) Riasanovsky & Steinberg
中國經濟持續調整,市場對於短期經濟數據愈發關註。
趕在9月上旬宏觀經濟數據發布之前,國家發改委在周日(8月30日)率先披露了8月的用電和貨運快報數據。相關數據顯示經濟出現更為積極變化,有望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
預計8月、9月全國發電量數據繼續保持增長
來自發改委的數據顯示,進入8月份後,全國發用電和鐵路貨運裝車情況都有好轉,顯示經濟運行出現更加積極變化。
其中,用電量方面,據國網快報數據,8月1—28日,全國發用電463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6.54個百分點,比7月增速回升4.97個百分點。
分旬看,上、中旬,全國發用電增速分別為1.89%和5.78%;下旬21—28日增速為0.95%。分區域看,上、中旬,華北、華東、華中、西北、南方區域均保持正增長,日均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39%、6.87%、6.56%、3.55%、0.37%;東北仍舊為同比下降1.15%。華東、華中區域對全國發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81.3%,合計拉高全國發用電增速2.86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認為,從當前電力運行趨勢看,預計8月份全國發用電同比增長3%左右;9月份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全國鐵路日均裝車也出現趨穩態勢
與此同時,全國鐵路日均裝車也出現趨穩態勢。
據運行調度數據,煤炭、鋼鐵、石油等大宗貨物日均裝車基本穩定,月度之間變化也很小;而集裝箱、零散貨物運量逐步提高,7月份集裝箱日均裝車環比增長5.8%,零散貨物日均運量環比增長18%。8月1—27日,全國鐵路日均裝車數較7月份日均調度水平增加1.2%。
地方用電數據顯示工業用電大戶生產有所回升
發改委表示,根據發用電和鐵路裝車數據變化初步判斷,當前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增強。
另外,發改委也透露,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經濟大省反映的情況也支撐這一判斷。
如東部地區中,江蘇省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機械、電子、石化、醫藥、輕工、紡織、冶金、建材八大重點行業用電增速均比上月回升,8月份工業用電增速有望達到6%,表明該省8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8月1-27日全省全社會統調用電量同比增長8.43%,說明經濟將實現較快增長。廣東省8月份氣溫較去年同期偏低,但全社會用電同比增長約2%,增速比7月高出約4個百分點,表明該省整體經濟運行情況比7月份也有明顯好轉。中部地區中,安徽省用電量前20位的工業大戶,8月以來用電同比增長約3.5%,表明該省重點工業企業生產增速在提高;江西省8月份以來全社會統調用電量同比增長9.33%,預示著經濟增速也將保持較高水平。
隔夜shibor報2.0660%,與上日持平;7天shibor報2.3690%,上漲0.1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880%,下跌0.35個基點。
而14天期Shibor持續回落,今日下跌1.63個基點。至此已連續一周日跌幅超一個基點。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950億元逆回購到期。
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550億元。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1735億元,上周凈投放3100億元。
9月5日,隔夜shibor報2.0700%,漲0.40個基點;7天shibor報2.3690%,與上一個交易日持平;1個月shibor報2.6860%,跌0.4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860%,跌0.20個基點。
而隨著央行14天逆回購的持續展開,14天shibor繼續回落,報2.5440%,跌1.10個基點。
公開市場上,央行今日將進行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率2.25%;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率2.40%。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凈回籠300億元。自8月24日起,央行已經連續第9個交易日開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