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鎮改市”獲政策驅動,六級城市體系可破行政難題

目前,沿海發達地區一些經濟總量高達數百億上千億、人口眾多的鎮,往往存在“大腳穿小鞋”的窘況。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格局將得到明顯改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0月1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的一批意見和方案中,有《關於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在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會議強調“擴大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探索建立簡約精幹的組織架構、務實高效的用編用人制度和適應經濟發達鎮實際的財政管理模式”。

這意味著經濟發達的“超級鎮”進一步擴權在即。“鎮改市”或許很快啟動。多位專家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鎮改市”方向可往“縣級市”走,或參照現有的計劃單列市形式,采取“省轄縣管”的模式。

超級鎮將繼續擴權

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意味著,未來像龍港、容桂、盛澤等沿海超級鎮將繼續擴權的腳步。

目前江蘇、浙江、廣東的一些特大鎮,如佛山的獅山、容桂,溫州的龍港,蘇州的盛澤等鎮,人口規模動輒在50萬以上,工業產值遠超中西部很多縣甚至地級市的水平,但管理體制仍是鎮級,這些年來能下放的行政管理權限已基本下放。囿於鎮級的行政管理體制,發展受到極大限制。

例如在容桂街道,以前公務員編制不到80人,卻要負擔相當於一個縣人口的公共服務,典型的“大腳穿小鞋”,為此容桂不得不長期以聘請“社工”的方式,解決基層行政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又要為區內50萬人口和上萬家企業提供服務,但由於缺少相應的行政權限,“責任如西瓜、權限如芝麻”,公共服務很難跟上。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浙江織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在織里鎮調研時了解到,當地社會管理任務很重,但現有的工作力量遠遠無法滿足日常工作管理需要。該鎮公安分局去年以占全市4.9%的警力承擔了全市約14%的接處警量。

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廣東省體改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這幾年特大鎮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都是賦予特大鎮一些縣級管理權限,但盡管如此,特大鎮仍然存在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廣東、浙江等地曾先後提出要推進鎮改市。2014年,廣東省住建廳公布的《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征求意見稿,提出把珠三角地區符合條件的少數“巨型鎮”升格為市,在不調整行政級別下賦予相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大力推進強鎮戰略。而早在2010年2月,浙江溫州就提出要努力把5個試點強鎮建設成為鎮級市,包括下屬的樂清柳市鎮、蒼南龍港鎮等。

佛山容桂

如何“鎮改市”

鎮改市,是小城市培育的終極目標。不過,到底是改為鎮級市,還是獨立設置為一個縣級市,或者有其他方式?

對於鎮級市,不乏支持的聲音,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特大鎮改市的方向應是縣級市。比如一些30萬、40萬人口的特大鎮,符合設置縣級市的標準,就應該改成縣級市。“如果是鎮級市,本身還是個科級單位,行政管理、治安管理等方面編制還是受到很大限制,無論是管理水平、方式還是存在很大問題。”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也認為,將特大鎮改為鎮級市的意義不大。“幾十萬人口的特大鎮即便改為鎮級市,本身還是個正科級單位,只能有一個派出所,還是管理不過來。”他也認為,鎮改市的方向應當是直接升格為縣級市。

實際上,特大鎮直接升格為縣級市的現象也不乏先例。但這種做法同樣會存在很多障礙,一是獨立成縣級市會一下子增加很多行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這些特大鎮所處的縣要分出這麽大一塊,也不願意。

有鑒於此,不少專家提出,未來鎮改市可以參照現有的5個計劃單列市的形式,采取“省轄縣管”的模式,賦予其“計劃單列”的權限,給特大鎮的權限相當於縣級,其管理權限、部門設置、人員配備按照縣級市配備,但是管理還是歸所在縣管。

在行政級別上,現有的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5個計劃單列市為副省級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享有省級管理權限。照此模式,特大鎮未來計劃單列後,也有可能成為副縣級城市,不少人士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向。至於計劃單列後如何上繳財政給所在縣,可以確定一個合理的比例。

如果計劃單列的副縣級市得以設立,未來我國城市體系中,將出現6級城市體系,即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副地級市—縣級市—副縣級市的城市體系。

彭澎說,特大鎮改市目前仍沒確立依據,是根據經濟總量、人口規模、區劃板塊還是其他因素,這都需要加快頂層設計,在進行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加快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74

盧志威﹕海航加碼入股 德銀可破20歐元

1 : GS(14)@2017-05-13 01:49:11

【明報專訊】海航最近收購德銀10%的股權,超越卡塔爾皇室和全球最大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成為單一最大股東,日後如果要增加持股,將面對監管機構更多的規管,所以短期內應該不會有計劃再買。

訴訟費減少 業績即反彈

記得一年多前,市場還在大談德銀有龐大的衍生工具倉,可能會令銀行惹上麻煩,結果在監管機構多次罰款,本身業務表現又不佳之下,股價由2015年近30歐元,去年最低跌至10歐元以下,最近才反彈至17歐元附近。

筆者認為,海航入股對充實德銀資金有極佳的作用,因為眾所周知,海航現在是全球資產市場,不論股票、土地、商品的大買家,雖然在股權上不會再增持,不過有需要增資,如果是發債海航應該會舉腳贊成,所以今次等於是德銀搭上一條大水喉。

其實德銀本身已經有重組計劃,不外乎開源節流,想辦法提高收入,德銀的第一季業績顯示,當訴訟費用減少,業績便會反彈,同時最賺錢的債券業務收入增加11%,都顯示出公司的基調已回穩,只要市場信心增加,德銀雖然未致重返30歐元的高位,但是升穿20歐元應該沒有問題。

憂大選風險 不如控制注碼

英國脫歐相信不會為德銀帶來太多的風險,反而意大利如決定脫歐,將為市場帶來震盪,更應密切留意,不過歐洲進入大選年,如果擔心的話基本上不用投資,所以用注碼控制風險,聚焦在公司基本因素改善上,會是更佳的策略。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54&issue=20170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38

巴菲特﹕道指100年內可破百萬點

1 : GS(14)@2017-09-25 04:13:55

【明報專訊】美國政治不確定因素增加,但無損「股神」巴菲特對美國長遠前景的樂觀態度。他在紐約出席《福布斯》創刊百周年紀念活動時表示看好美國未來100年,預計道指在100年內,將由周二收市的2.2萬點,升穿100萬點大關。他對淡友嗤之以鼻,「每當我聽到有人對美國表示悲觀,我都認為他們黐線」。

指長期投資仍是王道

他認為道指升穿100萬點不出奇,一世紀以前它就只有81點左右。他說,知自己無法見證這重要時刻,然後開始談論100這話題。「每當我聽到人說要跨進100,我都會興奮起來。我87了。」巴菲特說,他最近查到美國有53,364人至少有100歲以上,這些人瑞的女性與男性比例接近5比1,「我們應開始考慮變性」。言論引來哄堂大笑。

為紀念創刊百周年,《福布斯》最新一期以全球100大在世商業奇才為題,輯錄微軟創辦人蓋茨、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等成功故事,並由巴菲特榮登封面。巴菲特稱,長期投資仍是王道。他表示,自《福布斯》1982年編制首份美國400頂尖富豪榜單,約1500名富豪曾經上榜,他們的共通點是「沒有一人是沽空者」。他說,自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寫下獨立宣言以來的241年,「沽空美國一直是失敗者的遊戲,未來仍將如是」。

最重要投資自己 克服弱點

他認為最重要的投資,是投資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弱點痛下苦功。「我年輕時最怕演講……我於是花100美元上Dale Carnegie的演講課,這改變我的人生」。演講如今是巴菲特的強項。他為今期《福布斯》錄製採訪片段。當讀者以手機透過《福布斯》網站向巴菲特提問,網站會找相應視頻回應。

巴菲特稱,自己很幸運自7、8歲就找到投資的興趣。11歲已閱遍奧巴哈公共圖書館的投資書籍,剛巧父親從事投資,「我就在他的辨公室找書看。若他是賣鞋的售貨員,我大概也是賣鞋的」。大學時,他把Benjamin Graham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了不下6次。「它給我一個投資理念,就是找一家很好的公司、具持久競爭優勢,由有能力和誠實的人領導,且價格合理。我們需要找數十年後仍能賺進更多收益的業務」。

長遠的目光為他在一項打賭贏得200萬美元獎金。2007年,巴菲特公開押注50萬美元,打賭標普500指數基金在10年內跑贏對冲基金。當時只有基金經理Ted Seide跟他對賭。巴菲特秘書證實,巴菲特稱「絕對肯定」贏了。Seides的5個基金自2008年以來每年漲2.2%,而標普500指數每年漲7%以上。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15&issue=201709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409

劉思明﹕航空股強勢 國航料可破頂

1 : GS(14)@2017-11-04 15:33:17

【明報專訊】恒指昨高收28,500點之上,有蓄勢向上突破迹象,惟大市表現參差,短線依然炒股不炒市為主,其中內險、科技、濠賭、航空股明顯備受資金追捧,可以留意。

恒指高開142點後愈升愈有,以近全日高位收市,收報28,594點,升348點或1.23%;國指升1.12%。大市成交1102億元,高於60天平均近一成半。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57比43,為10月中以來首次連續兩日升多跌少;升逾3%佔上升股份兩成,跌逾3%佔半成多;陽燭對陰燭為49比51,反映恒指國指升逾1%,大市卻有不少股份跟不上,買盤動力強但相當集中。

國航升勢急 候回吐吸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超過三成下跌,但全部跌幅小於1%,偏軟為主,建築及材料跌0.8%,有逾九成股份下跌,表現最差。雖然上升行業多,但當中只有兩成多可以跟上或跑贏恒指的升逾1.2%。航空、科技器材、博彩及消閒升約2%,有約七成股份上升,升勢相對全面;其次家居用品、中資金融分別升2%及1.6%,但各僅約六成股份上升。

中資航空股的強勢看走了眼 ,國航(0753)、南航(1055)升穿50天線後升勢持續,尤其前者快逼近今年新高。國航升勢獲資金配合,後市料有能力破頂,並向8.5元及9元阻力推進,惟短短5日急升逾兩成,且看是否有機會出現回吐吸納,短線料於7.5元已有承接。

過往超買後續升 中芯勿估頂

科技股依然以半導體股中芯(0981)、華虹(1347)最強。中芯輕易升穿12.5元,升勢不可擋,雖然狀態已超買,惟過往超買後仍可持續一段時間,不可因而估頂。若早前在10元、11元追入,可以將止賺位推高至12元,惟現水平追貨就要有準備承受急回一成至兩成風險。

內險股全線升 中壽可追落後

濠賭股經過10月調整後轉強,當中以銀娛(0027)、新濠(0200)動力稍強,可視作首選。昨天提到績優的內險股可趁淡市收集,結果資金不等人,內險股全線急升,中壽(2628)、財險(2328)單日急升7%、8%爆發力最強。昨天提到的新華保險(1336),升勢不及中壽,但看中線依然可取。至於中壽已突破26元重要阻力,加上自今年3月以來跑輸平保(2318),直到近期才初現轉勢,仍具追落後空間,可待小回入市,並設26元止蝕,中線上望29至30元。

[劉思明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2&issue=20171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