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搶救無望世代 30、40歲 就該懂的十個「覺悟」50歲不再位錢煩惱

2012-9-3   TWM



碩士生爭搶22K工作,經濟成長率今年將跌破2%,無望情緒如瘟疫般在年輕世代蔓延。

搶救無望世代,最務實的作法應從搶救自己的口袋做起,從現在開始,你至少必須具備三個「早知道」:早知道時間的威力,決定你存錢的速度;早知道知識的重要,決定你口袋的深度;早知道機會的可貴,決定你財富的厚度。

30歲如果還不覺醒,等於把責任推卸給未來的你,而奮起的力量總是在深刻覺醒後最強大!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五十歲後的你,還在煩惱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為子女的教育費用焦慮?還在擔心退休金的著落嗎?如果是,那可能代表你人生的苦戰將持續下去。

來到五十歲,人生大約已經過了三分之二,在財富追逐的競賽中,你的體力與心力漸漸出現疲態。就算五十歲的你已經擔任公司高階主管,但一次嚴重經濟不景氣,或公司經營不善,要再找到一份薪水與原本相當的工作,極不容易。

五十歲的你,如果在職場的發展不上不下,來自職場後輩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壓力,更會使你焦慮不已;更糟的是,如果五十歲的你,在職場上仍不順遂,無情的淘汰 浪潮恐將把你淹沒。簡而言之,五十歲前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財務準備,五十歲後你面對工作、健康、家庭……等人生重大劇變風險的承受度,已經在驟然衰減。

因此,五十歲,人可以不退休,但追逐財富的腳步一定要放緩,你才能活得從容,活出自在。這是每個人都該面對的課題,今年四十七歲的劉力勤(化名)的故事值得令人深思。

劉力勤在某大報社擔任美術編輯,太太在電子公司上班,夫妻兩人每月收入合計達十一萬元左右,育有一子的他們,今年終於繳清了房貸。「這棟房子買的時候總價 五八○萬元,我們裝潢又花了一百多萬元,向銀行貸了四五○萬元後,每月有結餘我們全都拿來繳房貸。辛苦還了整整十二年,連一點寬限期(期間只須繳交貸款利 息,不攤還本金)都沒動用到,買房後從未出國旅遊過,甚至不敢生第二個孩子,為的就是要盡快繳完房貸。」劉力勤面露無奈地說。

你不該理財太保守……

所得全拿去繳房貸 年近五十仍憂慮生活繳清房貸的劉力勤照理來講應該如釋重負,但現在他對未來的焦慮卻不減反增。因為他老婆最近因公司縮編人力而遭解雇,拿了近三十萬元的遣 散費,加計這筆錢,夫妻手中的現金存款僅五十萬元。「我任職十五年的報社,獲利狀況大不如前,這幾年我沒加薪,年終獎金也逐年萎縮。」他憂心地說,「一家 三口現在靠我一個月五萬元的收入勉強打平,我真不知道未來退休後要拿什麼養活自己。」雖然劉力勤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房子增值了逾一倍,目前市值約一千三百 萬元,他苦笑說:「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坐在黃金堆上的窮人,就算擁有千萬資產又怎樣?快五十歲了,照樣為生活勞碌奔波,對未來惶恐不安!」「我反而羨慕有些 同事,不急著還清房貸,精於投資理財,錢滾錢不斷地變大!」他說,「假使我現在手上有個四、五百萬元現金,即使房貸只還了一半,還剩二百萬元,我想心裡也 會踏實許多。」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說:「理財過於保守原本不是什麼缺點,但在超低利率時代,卻可能是嚴重的缺陷。」「以劉力勤的例子,如果 他不急著繳清房貸,每月至少可拿兩萬元進行投資。以年報酬率八%計算的話,十二年就可達四八四萬元,而房貸繳到只剩一六○萬元。」朱岳中說:「同樣是擁有 價值一千三百萬元房地產,一個是繳清房貸,但手上現金所剩無幾;另一個房貸餘額剩一六○萬元,但手上現金近五百萬元,兩者的財富感截然不同。」朱岳中進一 步解釋,如果再過個八年,劉力勤五十五歲時,複利效果將使財富差距加速擴大。因為,一個類似劉力勤狀況,懂得在低利率時代慢慢繳房貸,把多存下來的錢投入 每年報酬率八%投資工具的人,在五十五歲不僅完全繳清房貸,還額外擁有高達一一八五萬元現金。而急著繳清房貸的劉力勤,即使在四十七歲能每月拿出四萬元投 資,到五十五歲時也不過擁有五三九萬元,兩者財富相差一倍以上。

你不該太晚理財……

近半中年人後悔年輕時沒有受到啟蒙像劉力勤一樣,年屆半百的中年人還在為錢煩惱的並不是少數。根據今年七月《今周刊》與波仕特市調公司、聚財網,以及台北 市社區大學理財課程老師(針對其上課學生)合作的問卷調查,詢問四十歲至六十五歲的受訪者,「現在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在回收的七八○份有效問卷中,高達 四二.六%的受訪者表示是家庭財務問題,比居次的職場成就感低落及健康問題,足足高出二十六個百分點。

這份問卷同時凸顯出,台灣四十歲至六十五歲的中、壯年人口,普遍處於財富準備度不足的窘境。因為高達七一.一%的受訪者其財務自由度,意即理財性收入(指 房租、投資資本利得、投資孳息或版稅及權利金收入)占年度家庭總支出比重低於三○%;財務自由度達五○%以上的受訪者僅有一四%。

有趣的是,高達四八.二%受訪者認為,若要在五十歲後不再為錢煩惱,年輕時最應該做的事是「努力學習投資理財」;其次是「努力尋找創業機會,大膽嘗試」,比重為一三.六%。這顯示出,多數人後悔理財教育啟蒙太晚。

至於過了知天命之年,若想財務自由,該擁有多少財富?高達三三.六%的受訪者認為,扣除自住房子的價值外,至少必須擁有新台幣一千萬元的現金。

知名理財部落客、同時也是暢銷書《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作者蕭世斌指出,擁有一千萬元,以穩健的投資報酬率六%來算,每年就有六十萬元的孳息, 大約是尋常家庭一年的生活基本開銷。所以,大多數人希望能在五十歲前擁有一千萬元現金,是「不過分、很合理的期望」。

問題是,這個期望,大多數人卻都可望而不可即。問卷顯示,擁有一千萬元淨資產(包含自住房屋,扣除房貸與其他負債)的受訪者僅二一.三%。這代表,每五個人中僅一人擁有千萬元以上身價,而且其中還包括自住房屋。

你應該把時間當朋友……

王瀅少年買股賺第一桶金 累積四棟房要如何能在五十歲前,擁有至少一千萬元的資產?如果我們把這個命題視為單純的計算題,蕭世斌精算出:年報酬率六%的話,每月投入二萬一六四三元,持續二十年就可以達到一千萬元現金。

但是,人生並不是一道計算題,更多的時候,是一道又一道的選擇題。在人生每個關鍵階段,早一點覺悟,懂得做出正確選擇,比只會埋頭苦幹,在機會降臨時不知去掌握,或不敢去做選擇的人,更能翻轉你的勞碌命運。

「懂得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二十六歲就出道,現年三十三歲的藝人王瀅,幾年前曾在台北市中正區買房獲利五○%以上出場,接著在大安區置產,一度擁有高達四 筆房產。目前她還自行創業代理Barbie包包與配件品牌,在百貨公司設有專櫃,儼然是演藝圈精通投資理財與創業的小富婆。

王瀅說,她投資理財上的「早熟」主要是拜母親所賜。她十四歲那年,父母親協議離婚,「精於理財的母親,勤學股票與房地產投資,現在是位身價不菲的貴婦;而 當牙醫的父親,雖然收入頗豐,卻酷愛名車,雖然現在也過得不錯,但財富成就遠不如母親,日子也沒母親過得自在。」「媽媽一直灌輸我一個觀念,趁年輕賺錢能 力強時,趕快買進會增值的資產,如股票或房地產,會貶值的資產盡量延後買。因為早知道這個道理,讓我的財富之路走得順遂!」王瀅說。

王瀅聽媽媽的話,十六歲時就買了人生第一張股票。「媽媽不僅幫我選股,也教我操作股票的技巧。」十八歲時,靠著媽媽代為操作股票,王瀅已賺到第一桶金。她 把這一百萬元投入人生第一棟房子的頭期款,再利用租金繳房貸。這個抉擇幫她日後一度在大安區擁有四棟房子,打下了地基。

王瀅的理財經驗告訴我們,理財第一個要具備的「早知道」在於:把時間當作朋友,否則時間將成為敵人。世新大學財金系教授郭敏華進一步解釋:「年輕人理財的 起步,如果是選擇先滿足眼前欲望而過度消費,那麼時間將是導致你財富貶值的最大敵人;如果不幸落入負債,你還將遭到時間的懲罰,使得人生更加難以翻身。」

你應該慎選理財夥伴……

把家中財務大權交給有能力處理的人這次的問卷調查也顯示出,「勤儉持家」是多數財富自由度已經達五○%以上的人,認為自己能達到這個程度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精於房地產、股票或其他投資」,占比二○.七%;「正職收入比一般人豐碩」則居第三,占比一六.七%。

懂得把時間引導成對你財富累積有利的「良友」後,接下來則必須思考如何提高投資效率,縮短財富累積時間。《今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台股投資達人,現為高職老 師的陳重銘這麼說:「我認為我人生中做最對的兩件事是:一是把存下來的錢一半以上買進台積電股票,長期持有;另一件就是,把家中財務大權從老婆手中爭取到 我手中。」陳重銘說,剛結婚時,觀念也與一般人一樣,認為錢應該交給太太管,因為女人總是比較保守穩健,被認為比較會理財。「但我太太只對影劇新聞有興 趣,對財經新聞冷感;雖不至於亂花錢,卻不見她曾充實自己的投資理財知識!」看到這種情況,陳重銘很擔心,決定把原本存在太太戶頭的錢全部轉到自己的戶 頭,讓太太很不高興。「但時間證明,我的作法是正確的,因為我最近不小心瞄到她投資快十年的基金戶頭,竟虧損六○%以上。我想,好險,是我管錢!」所以, 五十歲前存夠老本,第二個要有的早知道在於:金錢應該與知識為友,不要為了親情或愛情的牽絆,而把財務大權交給不懂金錢的人。

時間可以讓金錢積少成多,知識可以讓金錢從呆錢變活錢。然而,即使你三十歲前存到一百萬元,四十歲前懂得運用理財知識,將報酬率從三%提高到六%以上;但 一個收入普通的上班族家庭,要在五十歲前繳完房貸之餘,還存下至少一千萬元,仍很吃力。這時,你需要第三個早知道:讓活錢變成大錢,臨門一腳的關鍵力量是 ──危機入市的勇氣。

你應該勇於危機入市……

失業男趁金融海嘯投入積蓄 獲利一倍這次的調查中,有二成六的受訪者表示,在家庭財務上最大的煩惱是,距離退休已經沒幾年,仍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如何在短時間內讓退休準備金倍增?五十二歲章鈿的故事深具啟發性。

「從賺到第一桶金一百萬元開始,我就有紀律地理財。」章鈿說:「扣除生活開銷後,我把錢分三份,第一份繳房貸,第二份繳儲蓄險保費,第三份做股票或基金等 較高風險的投資。」章鈿解釋,買房與儲蓄險雖是較被動與保守的投資,卻具有強迫儲蓄的效果,這對收入不差的白領階級來說,不失是一種有紀律與穩健兼顧的理 財方式。四十歲時,他存足一筆錢,便到中國與人合夥軟體公司,但因為去得早,案子太少,三年後他又回到台灣,到上櫃公司艾群科技擔任副總經理。

百萬元以上的年薪加上公司配的股票,他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在高科技產業終老退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科技業激烈的競爭,讓艾群軟體產品節節敗退。○八年的 金融海嘯,企業凍結科技產品支出,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眼睜睜看著手上二十幾元的公司股票下市,變成一文不值。更慘的是,連最起碼的遣散費都 拿不到!」當時已四十八歲的章鈿嘗到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失業。

「公司結束前,我為我的人生做了一次清點。」驀然回首,他才發現自己從四十歲到四十八歲,雖然一直忙碌奔波,但拚事業的同時,也沒忽略理財,「我把工作收 入持續繳台北內湖一戶出租房子的貸款,以及買進股票,創造出的被動收入還不差。」當時,一位銀行理專好友建議他,趁海嘯低點買進基金與股票。他盤點一下, 手上還有一些錢,便幾乎全數投入,獲利超過一○○%出場,嘗到了在職場失意,卻在投資市場得意的人生甘苦滋味。

「這對在金融海嘯失業又拿不到遣散費的我,真的是艘寶貴的救生艇。」因為危機入市讓老本更加充實,章鈿放心了,於是決定放空一年,專心寫完之前拖很久的博 士論文,「作為人生歸零的一個新起點。」寫完論文後,章鈿緊接著考取了註冊金融理財師證照(RFS,由美國金融管理協會認可的一種理財證照)。目前在台北 市大安、松山及文山區擔任社區大學投資理財課程講師,並與企管公司合作,擔任企業員工訓練的講師。「你不要看我頭髮全白了,我現在還會寫Java程式!」 他自豪地說:「我兒子已經大三了,再一年就要進入職場,肩上負擔就減輕許多,我把這份工作當作興趣,還滿快樂的!」

你應該持續訂目標……

時間+知識+機會 累積財富不二法門多數人若中年失業,可能會把老本守得更緊,但章鈿逆向操作,卻讓他在短短一年,手上資金翻倍,成為他勇敢轉彎的後盾。「不論工作多忙或手 頭多緊,最好還是挪出一些錢投資股票或基金,它可以增加你對財經知識的興趣,以及與社會的連動感。如此,等市場非理性下跌,你才會有sense(意識)危 機入市!」章鈿強調,年輕時就培養清楚的理財觀念,工作再忙也持續關注市場,養兵千日用於一時,這些知識與經驗,助他漂亮達陣。

金錢是中性的,它沒有個性,並不會自己變多或長大。金錢要由少變多、由多變大、由大變有意義,需要靠人驅使。唯有讓金錢加上時間、知識以及機會的加持,才能成為有意義財富。早知道這三點的重要,為自己訂下人生每個階段的財富里程碑,五十歲後才可能不再為錢煩惱。

三個早知道讓人生財富格局大不同如果這樣,50歲後仍為錢煩惱……

當月光族

24歲,出社會領第一份薪水時,以滿足消費欲望為優先,買了一輛車,每月繳1.3萬元車貸,成為月光族。

只放定存

30歲,銀行戶頭幾無存款,只好每月存下2萬元。但因為疏於投資理財知識的培養,存下的錢只敢放年利率僅約1%的定存。

存錢買房

36歲,結婚後手上約有80萬元的現金,不夠繳房屋頭期款,只得與太太很努力地每月存下6萬元,作為購屋基金。

耗盡存款

40歲,終於存到300萬元,買了第一棟房(貸款500萬元),繳了頭期款與裝潢費用後,已經所剩無幾。

房貸壓身

52歲,把每月所有的結餘,全部用來還銀行錢。才不過12年的時間,已經還清了房貸,但銀行存款卻少得可憐。

退休堪慮

55歲,過去3年加緊存錢,也勤學投資。即使每月存下6萬元投資,達到年報酬率6%,但3年下來手上現金卻僅有237萬元,對未來退休生活的財務焦慮不已。

如果這樣,50歲後財富自由……第一個早知道:時間是累積財富的最好朋友,也是最大的敵人。

訂下目標

24歲,出社會領第一份薪水時,訂下每月存1.3萬元的目標,30歲存到第一個100萬元。

第二個早知道:知識能使小錢變活錢,無知則可能讓你一無所有。

開始投資

30歲,隨著薪資的增加,每月存款提高至2萬元,投入年報酬率8%的股票或基金。

計畫買房

37歲,累積到330萬元,結婚後買第一棟房,頭期款加裝潢共計支出300萬元,存款剩30萬元。

第三個早知道:懂得危機入市之道,能讓你少為錢奮鬥好幾年。

穩健投資

38歲,與妻子共同打拚,繳房貸之餘,訂下月存3萬元目標。投入更穩健的投資,追求年報酬率6%的目標。

逢低進場

45歲,投資理財經驗臻於成熟,雖然仍有房貸壓力,但將手上343萬元的資金,拿出一半約170萬元大膽逢低買進,獲利50%出場。這時已累積約428萬元現金。

房貸將盡

50歲,過去5年,每月3萬元投資的步調未變,這時已擁有780萬元現金。同時,原本500萬元的房貸,僅剩150萬元。

手握千萬

55歲,房貸終於繳清,靠著每年6%的穩健投資,手上的現金也達到1000萬元以上,每年孳息以6%計算就有60萬元,已經達到可退休狀態。

中壯年財富準備大調查

近半中壯年最煩惱家庭財務問題你現在最大的煩惱是? 單位:%

家庭財務問題 42.6

˙職場成就感低落 16.6

˙健康問題 16.3

˙兒女就學 13.1

˙兒女就業 6.3

˙夫妻感情問題 2.7

˙親子感情問題 2.4

針對家庭財務問題,你最大的煩惱是? 單位:%˙離退休已經剩沒多少年,存錢速度太慢, 仍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 26.0 ˙兒女教育費用 15.5 ˙生活開支捉襟見肘 15.4 ˙房貸及其他負債壓力仍相當沉重 12.7 ˙怕自己活太久,退休金不夠用 12.2 ˙害怕失去工作,或已經失業 9.5 ˙兒女已經完成學業,卻因薪資過低或找不到理想工作,成為啃老族 8.7 逾9成中壯年還無法達到財富自由 單位:%請問你目前擁有的家庭淨資產(含自住房屋,扣除房貸與其他負債)位於哪個區間?

˙負債 20.8

˙0~300萬元 27.3 ˙301萬~500萬元 14.4 ˙501萬~1000萬元 16.2 ˙1001萬~2000萬元 11.3 ˙2001萬~3000萬元 5.9 ˙3001萬元~5000萬元 2.8 ˙5001萬元以上 1.3 請問你每年的理財收入占家庭支出多少比重? 單位:%

˙10%以下 46.9

˙11%~30% 24.2 ˙31%~50% 14.9 ˙51%~70% 8.9 ˙71%~99% 2.8 ˙100%以上,我已經財富自由 2.3 50歲後不再為錢煩惱,過來人建議你這麼做你建議年輕人,在50歲前必須擁有多少資產(不含房子),才不會為錢煩惱? 單位:%

˙300萬元 7.0

˙500萬元 17.3

˙1000萬元 33.6 ˙1500萬元 11.4 ˙2000萬元 11.8 ˙3000萬元以上 18.9 你認為50歲後若能不必為錢煩惱,年輕時最應該做的事是什麼? 單位:%˙努力學習投資理財 48.2 ˙努力養成儲蓄習慣 14.2 ˙努力尋找創業機會,大膽嘗試 13.6 ˙培養第二專長或學好外語,開拓賺錢機會 12.2 ˙努力工作,在職場發光發熱 10.0 ˙努力教育兒女,養兒防老 1.8 如果人生能重來,請問你會在人生哪個階段就開始重視財富累積的重要,訂好自己的生涯理財計畫? 單位:%˙出社會正式踏入職場時 51.3 ˙開始有固定零用錢時 30.4

˙18歲時 9.5

˙存到第一個100萬元時 5.1

˙結婚時 2.2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 1.5

調查說明

樣本來源:針對40~65歲受訪者,波士特網路問卷650份,聚財網網路問卷80份、《今周刊》讀者40份、台北市社區大學理財課程學生110份調查方 式:網路加實體問卷調查期間:2012年7月30至8月10日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780份抽樣誤差: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3.51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60

創業前問問自己這十個問題!會加分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458.html

當你有了一個創業想法或經營理念的時候,你卻不知道它是否可行。這個時候有十個問題可以讓你評估你的創業或經營理念。你需要在創業之初不停地問自己這十個問題:

1. 我的目標客戶群是誰?

如果你有一個新的創業想法,想驗證是否抓住了顧客真正的痛點?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問自己,你是否可以用寥寥幾句就能描述出:你的公司所解決的痛點是什麼?為什麼別人需要在意這件事?同時,你是否可以用這個簡單的解釋讓你的一位潛在顧客買你的賬?

想想那些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那些已經被我們作為標竿的公司。你或許能很快地講出這些公司是做什麼的,這往往也是他們解決的顧客之痛。如果你不能闡明你正在舒緩的顧客之痛,這個事實是否致命呢?它最終可能會的,但它也可能只是意味著你的創業理念還沒有完全成形。很多優秀的創業者通過無數次的迭代更新才想清楚他們產品的最佳用途。

2. 我的產品競爭力是什麼?

我的產品到底有什麼競爭力?其實這是所有創業者在創業之前首先要考慮的事情。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著產品推廣的方向,決定著產品的市場推廣的市場定位,所以產品核心競爭力的提煉在商業策劃中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提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確實需要依具體的產品形態及市場競爭狀況等方面而定。

3. 如何向別人說明理念?

讓你的想法變得看得見。這意味著你需要一個產品原型或者一份商業策劃書來向別人展示你的想法,你的商業邏輯和盈利模式。

4. 我的團隊需要什麼人?

每個人都自己的動機,作為創業者一定要瞭解每個人,只要找到每個人的動機才能找到共鳴,才能一起奮鬥,也才能把一個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而些人之間要達到高度的戰略、思想、步伐的統一,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各司其職,各謀其政,然後統一管理、統一監督、統一執行。如果這個核心達不到高度的統一,下面的團隊建設和組織結構的設計,都有風險和隱患,或者說,都不完美。這些人如何才能達到統一,其實也簡單,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通過溝通,達成一致的想法,盡最大的可能,使大家變成真正的志同道合。

5. 我如何整合資源?

創業者能否成功地開發出機會,進而推動創業活動向前發展,通常取決於他們掌握和能整合到的資源,以及對資源的利用能力。許多創業者早期所能獲取與利用的資源都相當匱乏,而優秀的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卓越創業技能之一,就是創造性地整合和運用資源,尤其是那種能夠創造競爭優勢,並帶來持續競爭優勢的戰略資源。

儘管與已存在的進入成熟發展期的大公司相比,創業型企業資源比較匱乏,但實際上創業者所擁有的創業精神、獨特創意以及社會關係等資源,卻同樣具有戰略性。因此,對創業者而言,一方面要借助自身的創造性,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儘可能大的價值,另一方面更要設法獲取和整合各類戰略資源。

6. 我的採購週期是多久?

如果你知道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的採購週期是多久,那麼就可以估計你的預算。如果採購週期長,在你收支平衡前你會花掉很多預算。

7. 合理的預測銷售額是多少?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你也需要一個合理的銷售額預測。例如,如果你想開餐館,你不能只算餐館收支的銷售額,你還需要算上運營成本,規模成本等。

8. 理念的增長潛力有多大?

想一想你要做多大的事業,而你的理念會帶來多大的增長潛力?如果你遇見不到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在未來的日子會有怎樣的發展,會有多大的規模,那麼我的建議就是還是不要創業為好。

9. 我是否擁有必要技能?

想和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你可以講述行業,鼓勵創業創新,似乎有感覺,其實又找不著北,因為你終究不是實操的創業者。所以在創業實際操作中你最需要的技能便是強大的適應能力要強,初創階段,我們需要不斷嘗試,慢慢改進,逐步學習,適應,提高。

10. 未來兩年我能否堅持?

這個時代是一個創業的時代。媒體、政府、就業環境似乎都對創業營造了一個似乎美好的環境。人們似乎認為創業就會帶來自己希望和想要的一切,但是真正站在舞台聚光燈底下的創業成功者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卻有著很多艱辛。有的創業者由於經驗不足,遇到點困難就想要放棄,然而任何事情不是一開始就是風順的,只有堅持不懈解決問題,才能收穫圓滿的自己喜歡的結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51

大眾點評的十個未解決的問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3-4-26/4MMDQ1XzY3Mjc4MQ.html

一、信息質量問題

大眾點評是「點評類」網站,核心資產之一就是其十年來積累下來的點評信息。大眾點評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其點評數量超過2500萬條,應該說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問題在於這2500萬條點評信息裡有不少無用甚至是軟文信息。從創建起大眾點評的信息就由用戶自由添加,網站本身很難去判斷用戶對商家的點評是否是基於真實體驗。大眾點評採取的應對措施是開發誠信系統來監測虛假信息,但這顯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目前,部分團購網站採取基於真實交易來積累點評信息,比大眾點評以往的信息質量要高,這將對大眾點評構成挑戰。

二、定位問題

大眾點評自2003年成立以來就很難用一句話準確概括其定位。2005年之後的幾年大眾點評對外宣傳的形象是生活服務領域第一家Web2.0網站,憑藉此概念大眾點評成功獲得第一次投資;2007年後大眾點評開始大力推優惠券,給外界的印象是最大的優惠券網站,也因為優惠券業務發展不錯而融到第二輪投資。2010年大眾點評進入團購領域後,其主打概念變成了「Yelp + Foursquare + Groupon」,繼續融了第三輪投資;2012年後隨著團購行業遇冷,大眾點評對外宣傳又更多採用更為時髦的O2O概念。對外界來說,難以以一句話說出大眾點評的口號定位,這本身或許就是一個問題。

三、開放問題

大眾點評有大量的數據,一直以來採取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從2006年至今,大眾點評和口碑網、愛幫網、網易飯飯、食神搖搖等公司就數據問題發生過爭執,大眾點評大多情況採取的是打官司來解決問題。作為行業領先者,大眾點評不能完全制止別家使用其數據的行為,也沒有採用開放的心態去構建一個共贏的行業生態系統。2013年1月大眾點評出台的開放政策由於存在太多限制,並沒有得到各方認同。品途網認為,大眾點評在開放這個問題上應該更加大膽開放。

四、盈利問題

雖然大眾點評公開宣佈其在2008年底就實現過盈利,但之後多輪融資顯然暴露了它虧損的現實。從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僅一年多大眾點評融資二輪共1.6億美元,很顯然團購業務上的巨額投入使其入不敷出。大眾點評的困境在於一直未找到合適的盈利道路,2010年前靠優惠券和搜索排名的營收太少,公開資料宣傳其2009年收入為1000萬美元;而2010年後靠在團購業務上巨額投入換回的收入顯然又有些得不償失。目前從團購市場格局來看,大眾點評又和美團網有一定差距,要想奪取榜首位置必然要付出更大代價,也勢必影響到其盈利前景。

五、上市問題

早在2005年大眾點評CEO張濤向媒體表述「如果大眾點評網在未來三五年能做到四五千萬美元的年收入就會選擇上市;如果只能達到一兩千萬美元的年收入,會考慮與其他大網站合併。」;2008年1月已經完成兩輪融資的大眾點評又表達了三年後上市的目標。雖然大眾點評高層在不同場合表示公司已達到上市要求,隨時都可以上市,但至今其營收規模和盈利狀況都不太理想。無論是大眾點評公司內部還是投資方都對上市迫不及待;但鑑於後兩輪已經達到10億美元估值,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又很難以高估值上市。

六、競爭門檻問題

不可否認大眾點評在商家數和用戶POI(興趣點)上有巨大優勢,但在新形勢下其核心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大眾點評目前處在的位置有點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從外部競爭來看,暫且不論是非曲直,愛幫網和食神搖搖分別從不同的方面給大眾點評帶來了挑戰;而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的主營業務團購相比有較大優勢。另外,阿里、騰訊和百度三大巨頭大力進軍生活服務領域,無論從資金資源方面都比大眾點評強大。從大眾點評自身來看,目前其「路徑指引」(地圖)和「閉環」(支付)方面都依賴別的公司,沒有在產業鏈的各個鏈條上都佔有位置。品途網認為大眾點評的競爭門檻並不高不可攀。

七、反應速度問題

大眾點評以慢著稱,但這不應該成為一種褒獎。大眾點評較早佈局移動互聯網,使其目前在移動端保持領先;但更多的時候大眾點評行動速度偏慢。2008年底,大眾點評高層在北京碰到王興(美團CEO),對方談起團購模式,大眾點評高層的回應是自己不懂也不會去做。等2010年3月各獨立團購網站紛紛上線時,大眾點評依然未採取行動;等2010年6月大眾點評上線團購業務時,部分團購網站已經保持領先,至今大眾點評的團購業務依然離榜首有較大差距。而面對食神搖搖、布丁移動等競爭對手,大眾點評直到核心業務受到威脅時才反應過來,速度不可謂不慢。

八、國際化問題

大眾點評的美國同行Yelp於2012年3月上市後,大眾點評更加有了自信。因為從商家數量、點評數量和活躍用戶等指標對比,大眾點評並不輸於Yelp。甚至大眾點評CEO張濤認為Yelp錯失團購和移動互聯網機會,而自己卻把握住了。需要看到的是2012年Yelp營收1.376億美元,大眾點評應該還有一定差距(註:團購業務按佣金提成算營收,大眾點評2012年的團購業務營收在3億元左右)。另有一點大眾點評忽略的是,Yelp的國際化程度要遠遠高於大眾點評,其在英、法、德、澳等近20個市場佔有位置;而大眾點評也在佈局國際化,但進展要慢不少,品途網認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本市場對大眾點評估值。

九、大公司病問題

大眾點評目前依然是創業公司的體量,但十年下來多少養成了一些大公司病;特別是新業務部門和原有業務部門的利益糾結會影響到公司的效率,大眾點評原有的優惠券和搜索排名業務是盈利的,2010年6月團購業務上線後,用原有業務的利潤去補貼虧損的團購業務成為必然。對於野蠻生長的獨立團購網站來說,它們在和大眾點評競爭時,面對的只是大眾點評的團購部門,而且這個部門還多少會受到其公司的內耗影響。長期小資過慣的部分大眾點評員工,在面對一些生猛競爭對手時,單兵作戰能力不佔優勢。

十、「吃飯」標籤問題

大眾點評被深深地嵌入了「餐飲」的標籤,很多用戶只有在有吃飯問題的時候才把它想起。在其它較重決策的領域,大眾點評談不上有太明顯的優勢。客觀來講,這算不上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中國餐飲行業的規模已經足夠大。大眾點評不一定也非得深耕其它重決策的細分領域,一旦其「餐飲」標籤弱化,現階段還說不好到底是福是禍。

以上十個問題或許對大眾點評來說都算不上問題,即便存在一些問題,依然不能否認大眾點評十年來取得的不錯成績。在BAT橫行的今天,我們願意看到更多的互聯網公司崛起;所以,品途網真心地祝福大眾點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73

我屋企有十個巴斯光年 蔡東豪Tony Tsoi


2009-12-10  NM
 
 

 

把企管當作一門學問,我認為企管詞彙中最廢的廢話是Synergy(協同效應)。不幸地,這個字在會議室出現的頻率是芸芸企管廢話之冠。一加一等於二是眾所周知,若有人告訴你不等於二,你要小心此人,他懂得故作認真講廢話,在充斥廢話的企管環境裡此人非泛泛之輩。

Synergy最風光的日子是科網年代,那時一加一起碼等於三。最具代表之作,是時代華納和AOL合併,實體和虛擬媒體結合,兩個集團旗下各媒體發揮Synergy,把科網狂潮推上頂峰。謊言總是短命,AOL早已從時代華納的名字中消失,現任時代華納主席幾年前接任時,對時代華納的Synergy策略作出了簡而精的結論:「Synergy is bullshit」。

迪士尼宣布在上海興建主題公園,中港股市熱炒「迪士尼概念股」。每聽到概念股出現,我總有興趣稍作了解,因為「概念」在股市中多數是騙局。我不懷好意去了解迪士尼的情況,誰不知竟不能自拔,沉醉在迪士尼世界中,原來Synergy不完全是廢話,它是一種極難掌握的企管技巧,世上起碼有一間公司能夠把Synergy發揮得出神入化,這間公司就是迪士尼。

過去幾年迪士尼賺最多錢的主角跟動畫無關,讀者家中若果有12歲女孩就一定清楚。近年迪士尼最當紅出品是Hanna Montana 和 High School Musical兩套以年輕人為中心的電視劇,更重要的是由此衍生的舞台劇、演唱會、冰上表演、電視真人Show、遊戲機、DVD和書籍所帶來的龐大收入。

迪士尼06年收購動畫公司Pixar,這宗收購被譽為近年最成功的併購,因為Pixar管理層可在大集團的環境中天馬行空,發揮創意,繼續拍出一套又一套精彩動畫,而迪士尼可利用Pixar 動畫在不同媒體發揮Synergy。以Pixar近年票房最差的《Cars》為例,迪士尼售出逾一億輛《Cars》的玩具車,並正在美國興建《Cars》的主題公園。拍一套電影對迪士尼來說,是整體策略的一部分,即使票房稍有差池,也有機會在其他平台賺錢。

這一切關於Synergy的成功故事對迪士尼非理所當然,是現任管理層在幾年前接手後進行了一連串改革後的成果。管理層最重要的一步,是把管理思維作翻天覆地轉變,改以「搖錢樹」(Franchise)來作為公司的定位。即是說,迪士尼不再以主題公園部、有線電視部等不同業務來把公司策略分門別類,而是把管理策略環繞着不同搖錢樹,讓15萬員工在新思維擦出Synergy火花。迪士尼的搖錢樹定義,是在一段長時間內,在不同地域,在不同媒體平台上製造有價值的角色。米奇老鼠和Winnie the Pooh依舊是搖錢樹,但新管理層接任前,這些品牌已露疲態,並且出現過分曝光的危機。新管理層把搖錢樹的表現平台擴闊至新領域,今日消費者可繼續在沃爾瑪買到5美元一件的米奇老鼠T恤,也可用一千美元在Dolce & Gabbana購買米奇老鼠T恤。

今年8月迪士尼收購Marvel Entertainment,這收購被譽為另一宗天作之合的併購,因為迪士尼一下子增添Marvel 旗下的蝙蝠俠、變形俠醫等人物,有望塑造成新搖錢樹。早前迪士尼的出品被批評為娘娘腔,失掉男孩市場,管理層立即對症下藥,填補陽剛氣,反應快而準。

迪士尼過去一年在金融海嘯中受創但並不算嚴重,剛公布全年(9月底年結)盈利雖然下跌兩成,但由於下半年業績明顯好轉,相信明年業績可繼續下半年的勢頭。迪士尼業績最吸引之處,是它製造現金的能力。每年迪士尼從業務賺取現金,減去投資在主題公園和電視台等業務的資本性開支,淨現金流(Free Cash Flow)逾30億美元,這筆龐大現金可用作派發股息、回購股份,或用作併購——迪士尼是一部印現金機器。以去年盈利計算,迪士尼市盈率18倍,明年盈利預計上升一至兩成,估值吸引,我推介最值得投資的「迪士尼概念股」,就是迪士尼。

香港迪士尼是否賺錢?上海迪士尼幾時開幕?這些事情對迪士尼整體盈利的影響微不足道,迪士尼的策略是環繞着不同搖錢樹發揮Synergy,最重要是它真正做得到。我數一數家中有10個巴斯光年的迪士尼產品,這不算大鑊,最大鑊是兒子已經不再喜歡巴斯光年,新歡是小愛因斯坦,同是迪士尼出品。

蔡東豪Tony 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644

創業者需要知道的十個現代管理法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05.html

一、「海豚」法則

科學家對海豚的評價是富於智慧、和藹可親,是天生優秀的激勵者、卓越的社交者與溝通者,這正是企業新管理模式中最需要的品質。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運用「海豚」法則,堅定信念,追求公平。管理者要胸懷寬廣,樂於接受批評;要強調團隊精神,並給予下屬更多的權力與責任。

二、「魚缸」法則

魚缸是玻璃 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裡面的情況都一清二礎。「魚缸」法則運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須增加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力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只要各項工作有了透明度,管理者的行為就會置於全體下屬的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濫用權力,從而強化管理者的自我約束機制。

三、「刺蝟」法則

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因為各自的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再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管理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這樣就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同時,又要與下屬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避免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四、「木桶」法則

「木桶」法則認為:一隻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決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體效應,不應去增加最長的那塊木板的高度,而應下功夫補齊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法則告訴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要下功夫狠抓單位的薄弱環節;否則,單位的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即取長的目的是為了補短,只取長而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

五、「抽屜」法則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它也叫「職務分析」。當今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對此非常重視,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職位分類制度。「抽屜」法則是一種通俗形象的管理術語,它形容在每個管理人員辦公桌的抽屜裡,都有一個明確的職務工作規則。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職無權,也不能有責無權,更不能有權無責,而必須職、責、權、利相互結合。

六、「鯰魚」法則

挪威一家遠洋捕撈公司為了保持沙丁魚在運輸途中的鮮活,在每一個水槽裡放入數條鯰魚。原本懶洋洋的沙丁魚立即迅速地游動起來,避免被鯰魚擄掠。這樣,整個魚槽被搞「活」了,沙丁魚到港後仍然十分鮮活。「鯰魚」法則的啟示是:在組織體制中應當引入競爭機制,變壓力為動力,使之永遠充滿活力。

七、「熱爐」法則

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單位中的任何人觸犯了都要受到懲罰。「熱爐」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懲處原則:(1)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警告性原則。管理者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勸誡其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2)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嚴肅性原則。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說到就一定要做到。(3)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即時性原則。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4)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公平性原則。在規章制度面前,必須做到人人平等。

八、「馬蠅」法則

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也就是說,要想讓馬跑得快,必須給它足夠的刺激。實踐證明,適時恰當的激勵好似一台永動機。管理者要善於運用自己的智慧,把那些很難管理而又十分關鍵的人團結在一起,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為組織創造出更高的績效。

九、「和攏」法則

「和攏」是希臘語「整體」和「個體合成」的詞,表示管理必須強調個人和整體的配合,創造整體和個體的高度和諧性。其具體特點是:(1)自我組織性。管理者放手讓下屬做決策,自己管理自己。(2)相輔相成。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學識水平各不相同,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管理者的職責之一,就是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補充交流。(3)個體分散與整體協調性。在一個組織中,小組、個人都是整體中的個體。個體都有分散性、獨創性,應當通過協調構建整體的形象。(4)韻律性。管理者應促使整個組織與個人之間達成一種融洽和諧、充滿活力的氣氛,充分激發人們的內趨力和自豪感。

十、「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稱為「溫暖」法則,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感覺溫暖如春,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於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管理者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下屬,少點官僚氣,多點人情味。這樣一來,下屬就能真正感覺到管理者給予的溫暖,就能去掉思想包袱,充分發揮工作的積極性。

符合現代要求的管理者早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老闆,他們是練成了將管理手段行使於無形中的普通人,讓下屬感覺不到管理,但是卻有效的受到約束,這也是智慧的管理者才能具備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67

創業失敗的十個思維誤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674.html

思維誤區一:過度自信

這類創業者很多產品出身,對於自己的產品,都有著極高的自信。談到競爭對手不屑一顧,從來不把同類的產品放在眼裡,問到優勢在哪的時候,認為最大的優勢在於自己團隊,在於人,在於價值觀這些比較務需的東西。從來不去追蹤對手產品,也認為對手永遠追趕不上自己,盲目對技術自信。黑馬哥見過一些這樣的創業者,更有甚者,對於產品的批評質疑聽不進去,認為產品就是最好的,不需要調整。還有詆毀同類產品。如果以及有了以上的思維誤區,請最快修正,真正的創業者好的思維態度是要自信,但不盲目自信。要在戰略上藐視對手,但在戰術上重視對手。能夠聽得見旁觀者對產品的批評與吐槽,能善於學習同類其他產品優秀的地方,而不是一味的對對手的產品吐槽。

思維誤區二: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這可以表現在一些創業者對項目的選擇上。在項目的選擇不是從需求和自己的資源出發,而是看美國創業者在做什麼,其他創業者在做什麼。跟隨著別人也做什麼。雖然創業要學會借大勢,但是並不意味著就要從眾隨大流。經常見到很多創業者嘴裡面不是用戶需要什麼,而是移動互聯網,O2O,3D打印。看著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並且不斷轉向,創業的目的就是跟隨別人,什麼熱門做什麼。我曾經認識一個創業者,最初做團購,團購倒了他又轉向做電商,電商泡沫破滅又做O2O,結果幾年下來依然處於一個很小的規模。從當年的分類信息大戰,到視頻大戰,再到團購血戰,再到新一波即將出現的硬件盒子大戰,無不是因為創業者所犯的從眾的思維錯誤。

思維誤區三:拖延思維

這是我見到的最為常見的一個思維。就是所有戰略制定的事情無限期的拖延。曾經很長的時間呆在某個創業公司,然後給老闆提出了一系列他認為很好的意見,並且很鄭重的記錄在自己的手冊之。然後信誓旦旦的說要立刻尋求改變,並且反覆的強調我們就要推進一系列讓公司脫胎換骨的計劃。然後一個月過去了,這個創始人再次拿起了本本,很認真的對黑馬哥說我立刻就要行動,然後三個月後他又有了一個新主意,說我們馬上實行新計劃,然後,直到那個公司進入小敗局案例庫,也沒見到他去做他寫進他的小本本的故事。很多創業公司負責人每天都會很忙,於是有無數的事情讓他去拖延,於是久而久之,每個戰略的討論,都見不到落實,所有的戰略都成了精神上的一次快感。所以,當確定了一個計劃,立刻去做。

思維誤區四:團隊和氣思維

最失敗的團隊不是每天都會有爭吵的團隊,而是每天都完全沒有爭吵和不同意見的團隊。很多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太過於信奉少數服從多數原理,而不是信奉自己的判斷和直覺。他們依賴於其他人來跟他們拿主意,然後用大多數都覺得好的方法來決策,但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思維慣性,每個人決策都是依靠對自己最有利最方便的方式去提意見,很少有從最有利公司的角度提問題。如果有一天某一個創業公司發現,整個公司保持著高度一致的慣性,大家都一致同意創始人的意見,達成很好的共識,那麼你就要小心了,你已經可能陷入創業的思維誤區了。

思維誤區五:懈怠思維

創業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很多創業者只是取得了一點點成功就出現了思維上的懈怠。很多創業者在初期還很能吃苦耐勞,每天可以保持6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但是一旦有一天,獲得一個階段性成功以後就發現很多最後失敗的創業者陷入了懈怠思維之中,慢慢發現在辦公室見不到人影了,經常出入各種演講場所,講授著成功的法則,參加著各種的會議,然後公司的業務卻在這個期間出現各種問題,而創業者卻沒有察覺。最終就像溫水裡的青蛙,在這種懈怠與麻醉之中將自己的公司的前程給葬送了。

思維誤區六:忽視基本概率的思維

每個創業者都認為自己會成為下一個騰訊或者百度或者阿里巴巴。基本每個創業者都認為能成為這樣的巨頭,但是只要仔細算算概率,能夠成功,或者能夠做到上市的公司的概率還不如買彩票的概率,所以,當很多的創業者開始開口閉口的談論成功的定義和未來的目的就是要上市的時候,你就已經可能進入失敗的思維困境之中了,因為上市實在是一件太過於幸運的事情了,而忽視概率論思維,而是一味的去放大公司的理想,反而有很大的幾率會導致公司夭折。所以,每個創業者都要計算一下成功的概率到底會有多大,不要太期望成為下一個谷歌或者百度。畢竟現實一點會離成功更近。

思維誤區七:過度相信經驗的思維

在決策之中除了依靠別人決策的思維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相信經驗的思維。在證明這種思維之前先分享一個經典的故事:曾經一個小島上土著的居民在二戰依靠空投的物資而生存,每當他們看到有戴著無線電的空軍到來,就知道有食物吃了。當二戰結束沒有了空投之後,他們依然想要免費的食物,所以,就戴著一個無線電坐在一個很高的地方,等著食物到來,可是,一直沒有食物來了。這個故事說明了人們喜歡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現在發生的事情,而很多創業者痴迷於過去的經驗,喜歡研究其他創業成功者的經歷,習慣於用以前的錯誤的思維來武裝指導自己,學習自己,結果過去的思維習慣已經不再適用了,就像前面故事裡面的土著居民一樣,外部的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了,但是沒有發現環境的變革。最後只能遭遇失敗了。

思維誤區八:自利思維

這是往往發生在創始人身上的錯誤。一個創業企業的創業者往往把所有的成功都歸功於自己身上,產品好是自己有判斷力,團隊好是自己領導有方,業績好是自己銷售能力強。能成功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忽略了團隊的功勞。在所有的地方都只是想著自己的好處,當思考的思維都是在這些方面的時候,一個創業者也離自己的失敗的錯誤已經不太遙遠了,整個團隊會離心離德。形成不了凝聚力,因為,不公平是團隊所有失敗的最大的阻礙,而自利是導致不公平的根源。

思維誤區九:固執的思維

對於自己的創業方向,明知道不正確了也不轉向。即使這個項目已經無力維持還是固執的堅持一個項目方向,而不是利用精益創業的思維實現小步快跑,不斷的試錯。對於自己的方向的錯誤和產品的錯誤不願意修正,,並且不聽下屬的意見,持續的按照自己的思維。很多創業者由於其過度的自信而陷入自我的固執環境之中,最終導致失敗。

思維誤區十:無法預見黑天鵝的思維困境

黑天鵝事件是創業者市場會遭遇到的問題,就是在一切條件都很滿足的情況之下,依然還是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創業者在思維之中要時刻的保持對黑天鵝可能出現的警惕與應對。當黑天鵝出現之後,創業者要想好一切應對的方法與方式。

當然創業失敗遠遠不只有這10個思維的困境,還有更多其他的失敗的因素,但在小敗局之中這些因素是最為典型的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37

【乾貨】 王利傑:十個問題重新認識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293.html

1什麼是移動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將我們連接在一起,讓信息的流動更加實時和智能。

- 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將合適的信息以合適的方式傳送給合適的人!

2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 身份:個性、精準的信息

- 聯接:雙向實時信息交換

- 位置:信息也有位置屬性

- 感應:感知周邊一切信息

未來,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概念將會融合,移動互聯網會演進為「新一代泛互聯網」!

3互聯網是什麼?

互聯網如同空氣、水和電一般,無處不在,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思想,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 互聯網思維

極致思維:超越用戶想像

粉絲思維:讓粉絲做貢獻

眾包思維:借助大眾力量

迭代思維:允許有所不足

免費思維:降低使用門檻

入口思維:入口就是流量

流量思維:流量就是金錢

開放思維:分享風險利益

屌絲思維:人人都是屌絲

……

- 互聯網工具

溝通工具: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文字語音多媒體

協作工具:信息共享、工作協同、任務管理

融資工具:股權眾籌、網絡貸款、產品預售

營銷工具:社交媒體、預售式營銷、粉絲口碑

銷售工具:平台電商、網絡直銷、社會化電商

產品、運營、招聘、管理、財務……

基於互聯網思維而設計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傳統的極限,發現一片新的廣闊天地!

4信息流動的革命

互聯網本質上是一個由比特字節所承載的信息流動的網!

計算機實現了「信息的數字化」(比特化);

互聯網實現了「信息的網絡化」(比特流)!

過去的信息由「原子」承載,原子的流動就是「物流」,「物流」效率暫時還無法超越「比特流」!

基於互聯網,比特流承載著「信息/數據」實現了全球範圍內「信息/數據」的實時流動,這是一場信息革命!

當信息可以自由且實時地流動的時候,基於「眾包」和「P2P」理念的各種產品便誕生了。

本質上眾包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一件原本需要自己或者公司團隊要完成的工作,借助互聯網讓全球範圍內有相關能力的人分工協作完成。大部分眾包是有償的,當然也有類似於公益組織基於互聯網做免費的眾包協作。

最完美的眾包是把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環節有規律地拆散並通過眾包的方式讓產品的「粉絲」免費完成!

本質上P2P的核心理念就是借助互聯網讓全球範圍內「供」和「需」個體之間建立連接,實現資源的重新分配,比如:

基於P2P的金融借貸,就是讓A用戶把閒置的金錢借給陌生的B用戶;

基於P2P的旅遊短租,就是讓A用戶把閒置的房間租給陌生的B用戶;

基於P2P的旅行代購,就是讓出國旅行的A用戶把閒置的購物配額和旅行箱空間有償出讓給沒有出國旅行的B用戶;

基於P2P的阿姨廚房,就是讓A用戶把閒置的廚房能力和廚藝技能有償提供給喜歡家常菜美食或者不喜歡去餐廳排隊的白領B用戶;

基於P2P的汽車租賃,就是讓A用戶把停在車庫或者停車場短時間不用的私家車出租給臨時需要開車的B用戶;

基於P2P的產品可以成出不窮,但是在每個細分的供需領域運營好P2P的互聯網業務都不容易,也會有一定的法規灰色地帶,不過機會和風險永遠是並存的!

5互聯網和大數據

大數據可以說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結合的產物,計算機實現了信息/數據的「數字化」;互聯網實現了信息/數據的「網絡化」;兩者結合才賦予了「大數據」生命力,演化出了「數據思維、數據資產和數據變現」等實用的新概念!

- 數據思維

大數據時代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改變在下一代成為社會生產中流砥柱的時候就會帶來產業的顛覆性變革!

+ 分析全面的數據而非隨機抽樣;

+ 重視數據的複雜性,弱化精確性;

+ 關注數據的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

- 數據資產

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更加全面的數據來提高分析(預測)的準確度,因此我們就需要更多廉價、便捷、自動的數據生產工具。除了我們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使用瀏覽器、軟件有意或者無意留下的各種「個人信息數據」之外,我們正在用手機、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項鏈等各種可穿戴數碼產品生產數據;我們家裡的路由器、電視機、空調、冰箱、飲水機、吸塵器、智能玩具等也開始越來越智能並且具備了聯網功能,這些家用電器在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同時,也在生產大量的數據;甚至我們出去逛街,商戶的路由器,運營商的WLAN和3G,無處不在的攝像頭電子眼,百貨大樓的自助屏幕,銀行的ATM,加油站以及遍佈各個便利店的刷卡機都在收集和生產數據。

- 數據變現

有了「數據資產」,就要通過「分析」來挖掘「資產」的價值,然後「變現」為用戶價值、股東價值甚至社會價值。

大數據分析的核心目的就是「預測」,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機器學習」相關的各種技術和數學建模來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並採取相應措施。預測股價、預測機票價格、預測流感等等。

「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繼續往下延伸,就可以通過適當的「干預」,來引導事情向著期望的方向發展。

6量變衍生質變

你打飛機了嗎?如果不是微信,你還會打飛機嗎?

互聯網的「入口思維」和「流量思維」背後對應的就是「量變衍生質變」這樣一個簡單的哲學!

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質變,這種質變往往會給該公司或者產品帶來新的「商機」或者「價值」,這是互聯網獨有的「奇蹟」和「魅力」。

- 比如Google這樣的網絡搜索,其核心商業價值的基礎就是「海量用戶搜索」這個前提。如果沒有海量用戶搜索,也不會有廣告主願意主動登陸Google的後台預付費購買各種「關鍵詞」的「點擊量」。

- 比如Twitter這樣的產品,其核心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急劇增加也從最初的「閒言碎語」演變成了今天的「社交媒體」,結合「大數據時代的分析工具」就可以「預測」品牌的走勢,「大選」的結果,「潮流」的趨勢,甚至「民眾」的「情緒發展趨勢」!

- 比如QQ這樣的產品,其核心價值隨著用戶數的急劇增加而從最初的即時通訊變成了今天的「社交娛樂平台」,也讓其公司騰訊變成了網絡媒體、娛樂和社交巨頭!

量變引起質變,質變不僅可以完成量,而且可以鞏固量變成果,並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

7大象的腳鏈和全球化

互聯網將全世界連接了起來,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小事,都可以在一瞬間傳遍整個世界。過去不可想像的事情,在今天看起來已經司空見慣。

最近十幾年,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就定位是一家」為全球用戶服務的公司」,因為互聯網本身並沒有邊界。

中國的互聯網草根創業者,也正在立足國內,放眼全球。在傳統領域,一家初創的企業放眼全球,這是不可想像的,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國內很多優秀的傳統民營企業在全球化上走了很多彎路,失敗率大大高於成功率。而在互聯網時代,新的「創客」和「極客」將會開創國際化之路!

基於互聯網的思想和工具,在國際化過程中需要的法律、人才、品牌、營銷、生產、銷售、售後、客服等一切,都有了新的顛覆式的、低成本的、高效的方式。

現在的全球化門檻早已不是「技術」層面的,而是多年「思想」禁錮而造成的!想想「拴在大象腳上的細腳鏈」吧!

互聯網的思維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8品牌和粉絲

品牌是一種識別標誌、一種精神像征、一種價值理念,是品質優異的核心體現。培育和創造品牌的過程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自身有了創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繼而鞏固原有品牌資產,多層次、多角度、多領域地參與競爭。

這是網上查到的對於品牌的定義。這個定義也是在互聯網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就已經成型了。在互聯網一代成長起來的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品牌」,是否有所改變?

說到品牌,就一定要提到「用戶」,沒有用戶的認知和認可就沒有「品牌」。而「用戶」這個詞,也已經沿用了千百年,本質上也沒有改變過。

而在互聯網一代成長起來的今天,我們有了新的名詞,這個詞叫「粉絲」。雖然最早,從英文Fans英譯過來的「粉絲」這個詞是用於歌星、影星等藝人崇拜的。曾幾何時,我們將「粉絲」這個詞用來代表「品牌的瘋狂愛好者」?

最早擁有粉絲的產品品牌是什麼?我無從考證。不過,我知道,目前規模最廣的品牌粉絲應該是「果粉」——或者說:瘋狂地喜歡蘋果產品的用戶!

果粉為代表的品牌用戶這意味著什麼?其他品牌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和抉擇?

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互聯網的存在,將「品牌粉絲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因為有了互聯網,全球的粉絲們參與到了品牌文化的創建、傳播和演進過程中。。。粉絲們已經通過互聯網相互緊緊連接起來,同時又被他們共同創建的品牌文化牢牢地吸附在一起!

「粉絲」是品牌的一部分,牢不可分;而「用戶」只是過客!

互聯網時代,創建品牌和經營粉絲的過程高度融為一體了,你意識到了嗎?接下來該怎麼做?這方面誰做的最好?

你心中自有答案!

9創客和極客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是指不以贏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極客」就是一群瘋狂地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的「行動派」,他們懂得學以致用、追求極致卓越、提倡化繁為簡、推崇跨界創新!

不論是創客還是極客,稱呼的背後是一種「信仰」,一種在「互聯網思維」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信仰」。正是這幫自稱為「創客」或者「極客」的互聯網信徒在用行動證明著他們的顛覆性思想,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在品牌文化初步形成的早期,創始人/產品經理/品牌經理多個角色是融為一體的,也正是這種「極客精神」吸引了最早的一批「天使用戶」,創始人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和恰到好處的互動是這批「天使用戶」能否轉變為「品牌粉絲」的關鍵。

如果創始人不是「極客」,沒有獨樹一幟的思想和特立獨行的態度,那麼他/她的產品就無法承載「強有力的語言」去「感動感化」早期「用戶」轉變為「粉絲」,那麼未來產品被競爭對手超越,用戶被競爭對手「策反」的幾率就非常高了!

10互聯網和比特幣

最後再提一下互聯網上最有特色的一個產品「比特幣」!

-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件產生的電子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網絡虛擬貨幣。

- 概括來說,比特幣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複雜算法產生,這一規則不受任何個人或組織干擾,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客戶端而參與製造比特幣;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通過P2P分佈式網絡來核查重複消費。每一塊比特幣的產生、消費都會通過P2P分佈式網絡記錄並告知全網,不存在偽造的可能。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佈式數據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內!

「比特幣」的創造將互聯網的諸多「特點」應用發揮到了極致,給國際貨幣金融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創新。所謂的「顛覆性」就是顛覆各國政權對貨幣的直接和間接控制,這在過去是絕對無法想像並實施的,而今天,在互聯網的思維和工具的支持下,比特幣不僅僅成為了現實,而且其價值也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並且可以通過各種在線交易平台兌換真實貨幣。

在剛剛出現的時候,1美元平均能夠買到1309.03個比特幣,但此刻1比特幣的價值相當於752人民幣(2013年9月12日凌晨1點)。另外,國外已經有專門的比特幣第三方支付公司,類似國內的支付寶,可以提供API接口服務。

未來,比特幣會何去何從,這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互聯網的思想和工具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性!

@王利傑LEO

PreAngel Fund 創始人

最勤奮的移動互聯網天使投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84

創業不是找死:十個經典創富案例教你引來2億風投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669.html

【導讀】對於很多人來講,「不創業是等死,創業是找死」。確實,很多人在創業初期的探索中,面臨著很多的壓力、挑戰、困惑和風險,然而有一部分人不僅能夠通過將點子化為產品或服務,更是獲得了豐厚的收益,甚至得到上億元投資。黑馬哥為你呈上來自商界招商網的十大創富案例,用事實教你如何引來2億風投。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

1、「數碼試衣」引來2億多風投

創富者:陳富云    創富地:重慶

重慶的陳富云為服裝業想到一個名為「數碼試衣」的智能互聯化營銷模式,幫助其實現「以銷定產」,大大降低庫存積壓,由此引來一家英國風投公司的2000萬英鎊(相當於人民幣2.22億元)先期投資。

在陳富云的試衣店裡,智能終端機兩秒鐘後即可完成對客戶人體四千八百個坐標點的精確測量,並按客戶要求合成個性化服裝。下單前,通過寬六米、高三米的高清晰仿真視頻系統,客戶試穿的效果可像照鏡子一樣顯示出來。

2、南京小夥向老外「零售知識」

創富者:黃鵬創富地:江蘇南京

南京小夥黃鵬通過網絡向外國企業及個人提供遠程服務,開闢出一片財富天空。他把自己的商業模式叫做「向外國人零售知識」。

二○○七年,從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畢業的黃鵬回國創業。他發現國外的公司人力成本很高,很多辦公室的雜活已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包,但轉包的大多數是大公司,而很多歐美的小企業也想降低成本。於是,他創建了一個專為國外中小企業服務的網站,訂單大到軟件設計、網站設計維護、CAD圖紙設計、財務、銷售等數據分析,小到電話訂房訂車。現在,黃鵬的客戶已有1萬多個,接的單子大都是上萬美元的。

3、專業「家教」網站答疑賺大錢

創富者:尼克熙爾史云勒斯和西恩麥克勒斯創富地:美國

二○○六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尼克熙爾史云勒斯和西恩麥克勒斯創辦「學生富翁」網站。在這個網站註冊後,你可以把問題貼到網站上,並標註願意支付的價格,然後等待「專家」為你解答,或者由網站負責尋找可以答疑的家教。當問題解決後,「學生富翁」網站從中提取18%的交易額作為佣金。

現在,網站上平均每次輔導價格為15美元,網站年營業收入高達數百萬美元。

4、「超級討債人」年掙700萬美元

創富者:肯凱奇金創富地:美國

在過去幾年中,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肯凱奇金幫助銀行從那些由「富翁」淪為「負翁」的美國闊人手中收回了上百架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名牌轎車甚至頂級賽馬,肯名下的「國際追討和買賣公司」的討債業務量已超過10億美元,他的年收入高達700萬美元。肯的每次「沒收」行動都像軍事計劃一樣精確,並且每次都有至少六人參與。他每次派人強行「沒收」一架私人飛機或豪華遊艇前,都很少和它們的主人見面或交談,肯說:「出其不意是我們最好的武器。」

5、杭州姑娘「混搭」創意一夜致富

創富者:朱炎創富地:浙江杭州

二○○九年的七月,只要搭上日全食這根線,商家似乎只要坐著數錢就可以了,而家住杭州的二十七歲姑娘朱炎更是「忙得連數錢的時間都沒有」。

五月時,店裡的日全食觀測用具開始賣得俏起來了,但朱炎心裡很清楚,賣十幾元錢一副的護目鏡,銷量跑得再大,銷售額也難以有什麼突破。她想到了混搭銷售,開始主推價格數百元的天文望遠鏡,然後建議客戶配上兩塊觀測日全食的小鏡片。當然,這些小鏡片可免費贈送。

正是這個小小的創意,讓朱炎的小店在淘寶網上三百多家同行中脫穎而出。半個月時間,她進賬50萬元。

6、加拿大華裔寫博月入3萬美元

創富者:周嘉良創富地:加拿大

祖籍中國廣東番禺的周嘉良(JohnChow),於二○○五年十二月推出個人博客。早期博客內容以IT評論和個人生活為主,二○○六年他開始將博客主題轉移為如何在網絡上賺錢,簡稱為「網賺」,結果大獲成功,逐步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博客主之一。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周嘉良為自己的博客設立了一個很好的主題。

周嘉良每晚花大約2小時更新博客。打響知名度後,周嘉良開始通過出售文字鏈接以及收費評論等途徑賺取廣告費。隨著流量的攀升及賺錢方式的不斷「拓寬」,最終成就了如今每月超過3萬美元的穩定收入。

7、浪漫女孩憑「吻印」致富

創富者:趙建君創富地:吉林長春

二○○五年的一天,正與男友熱戀的趙建君擦掉口紅時,無意中看到紙上的吻印特別漂亮。於是突發奇想,找來白紙,很認真地印了一個「吻」,還寫了一些戀人之間的浪漫文字,過塑後送給男友。這個簡單而充滿創意的禮物讓男友特別開心,還開玩笑說「這個很有創意,還不如開個小店專門為情侶們服務呢」。

那時還沒工作的趙建君對男友的這句玩笑動心了。二○○五年中,「以吻定情」個性小店在東莞正式開張了。半年之後,結婚並懷有身孕的趙建君回到家鄉長春休養,又在當地開了「愛的吻唇」實體旗艦店,乘勢推出親情吻唇、天使吻印(寶寶的吻印)、週年吻印、新婚吻印等等。這些吻印不但可以做成卡片,還可以做成T恤、項鏈、手機鏈等相關產品。現在,趙建君月收入已近萬元。

8、賣火柴的大男孩賺得百萬身家

創富者:沈子凱創富地:浙江杭州

在賣火柴之前,80後杭州人沈子凱擁有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再往前,他是一個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夢想著用創意和設計將生活中很普通的東西變成有趣好玩的產品。

二○○七年,一個做創意的朋友送給沈子凱一盒酒店用火柴。黑色的外盒上壓著細碎的花紋,火柴又長又粗,與平時看到的火柴完全兩樣。朋友說這叫送財,既漂亮又討口彩的禮物讓沈子凱很高興,無聊時常常反覆把玩,他想起了曾經的創意產品計劃。

二○○七年七月,沈子凱正式註冊了純真年代藝術火柴商標,三個月後開始銷售,並在二○○九年四月份正式開始加盟連鎖。目前純真年代的近百個經銷商遍佈除西藏、新疆外的中國大半地區。藝術火柴已為沈子凱賺得百萬身家。

9、80後給寵物當「月老」

創富者:蘭勝東創富地:福建福州

蘭勝東於二○○五年十一月創立「寵物婚介網」。

當時他在福州一家台資企業上班,老闆養了3只名犬。狗狗繁殖季節,老闆四處張羅著找「親家」,可就是沒遇上血統純正的。老闆的「不將就」,讓蘭勝東萌生了淘金寵物婚介的想法。

「月老」本可收取中介費,市場行情價從幾十到數百元不等。雖然目前會員已近千,但蘭勝東一直沒收費。他的想法是,在多個二級城市,以網站為依託,建立類似狗狗會所概念的遊樂場,吸引玩家特別是在週末來遛狗,建立起同城寵物主人之間的關係網。當聚集了足夠數量的消費者時,可以為商家帶來更多的客戶,收費則水到渠成。眼下,二十五歲的蘭勝東認為該是做大的時候了,正積極尋求外援。

10、一口氣開七十多家淘寶商舖

創富者:臨安大亨食品公司創富地:浙江臨安

為了宣傳自己家的山核桃,浙江省臨安市浙皖農貿城的商家們最近都在忙著做一件事:開網店。最牛的要數臨安大亨食品有限公司,他們聘請了大批林學院的學生,在二○○九年九月下旬到十月之間的二十多天裡,開出了七十多家淘寶商舖。營銷部經理楊林說:「可以設想一下,你在淘寶裡搜索臨安山核桃,出來的百來個賣家中有七十多個是大亨的,你覺得,我們被選中的幾率會低嗎?」

回看以上十個創富案例,無不是基於特定的消費需求而展開的產品設計和營銷。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之下,只要你的創意夠獨特或者你有成套的營銷策略,就能夠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實現創富目標。只是,黑馬哥在這裡要提醒走上創業道路的小夥伴們,創業艱苦,面臨壓力和困惑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創業成功的堅定信念和對自己事業的高度熱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44

十個瞬間:閃電打下來的時候,你必須在場!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
碼哥在 A 股市場十多年經歷了太多的閃電,不管是上漲的閃電還是下跌的閃電,都是一次寶貴的經歷,我很珍惜那一剎那時的感覺,那種黑天鵝來臨的感覺,那個瞬間對你投資經驗的積累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喜歡交易的朋友們,即使你是作長線投資的朋友,那個瞬間對你心態的震撼應該也是比較難忘的。

記得《黑天鵝》一書的作者 Taleb 說過:「生活只是少數重大事件的累積結果"。此話一語中的,沒有那個瞬間的積累,你不足以說你瞭解市場,甚至瞭解生活。

Taleb 也說過:「歷史和社會不會爬行,它們會跳躍。它們從一個斷層躍上另一個斷層,之間只有很少的搖擺」。從這個意義講,閃電打下來的時候即使不能對趨勢起到馬上的變化,但是也是要讓我們引起足夠重視的,它們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市場正在或者將要發生化學反應。正所謂一個閃電可以把人打醒。

碼哥從這麼多年的市場經歷來看,選擇了十個比較重大事件的瞬間來回顧我自己的感受,有幾個瞬間可能並不是所謂的暴漲暴跌的那一天,但卻是比較重要的歷史轉折關口,這些關鍵點位讓碼哥記憶猶新,因此也一併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同時碼哥也很好奇,那個瞬間你在哪裡,你在做什麼,你當時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如果感興趣,可以一起交流。當然很多年輕的碼友們可能沒經歷那麼多的瞬間,那也沒有關係,談談自己僅有的經歷也是好事,回顧過去,記下自己當時的感受,或許就會對未來的市場變化留下寶貴的財富。直接微信回覆我就好了。

好吧,讓我們再次進入時間隧道,重溫那十個瞬間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53

十個瞬間之一:1994年8月1日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
那年暑假,碼哥還沒出茅廬就開始接觸股市。起因是一位同學當年在大戶室裡面做報單員。

估計現在的碼友們都不知道啥叫報單員,這可不是海關報單,要說起來這已經是現如今消失的一個職業了。當時報單員的活很簡單,就是幫大戶下單。我那同學交易時間就坐在大戶室裡,手邊配一部專線電話,大戶要交易了,就跟他下單,他看了單子就拿起電話給交易所場內本公司的紅馬甲告知交易指令。

別小看這報單員,要知道當時散戶是怎麼交易的你們就知道這是多好的活兒了。當時的散戶沒電腦看,更別提看 K 線了,只能在散戶大廳的大屏幕上看報價,一看價格合適就要趕緊填單,搶時間把單子交到櫃檯去交易,是不是成交不知道,一般就看報價憑經驗猜自己是否會成交,準確的成交回報要等到第二天在散戶大廳貼出來才知道,或者是自己去查詢,但老查詢就要看別人的臉色。(再次證明,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就是一件小事也是挺苦逼的。)

就這幾點,你們就知道報單員這活兒的重要了,而且還有很多好處。首先在大戶室裡沒外面那麼嘈雜,環境好,還能跟大戶一起有電腦看,碼哥第一次看到錢龍的  K 線圖時那個激動啊,都沒法形容;其次認識的都是有錢人,如果交易做得又好又快,那大戶還有打賞。

我那同學是我鐵哥們,經常跟碼哥聊起股市,一來二去,加上碼哥本來就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於是便混進了大戶室。大戶室裡什麼行當的人都有,但多是當時所謂的個體戶,談不上投資理念,就是賭的思維,還有就是特愛打聽消息,這個股誰做的啦,這個公司要干啥啦——想想現在,過去那麼多年了,其實啥都沒變,這都是人性啊。

那年股市其實特爛,按現在的說法是經濟下行,朱老闆治理整頓中,通脹又高,股市能好嗎?我清晰地記得,在 8 月 1 日三大利好宣佈之前,證券公司的營業部真的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大戶室裡也一樣,原來有六個大戶基本都不來了,只有一個哥們還咬牙撐著。我那同學臉色也不好,說公司業務十分慘淡,自己天天就剩下剝手指甲,再這樣下去怕是要換工作了,長嘆一聲說這 TM 什麼市場,再跌下去上海指數都要兩位數了。

7 月 29 日是個週五,上證指數最低到過 325 點,是上證指數開設以來第一個重要的底部點位。

嘭!週末居然推出了三大利好!當時碼哥還處於懵懂階段,對利好的概念也不強,就知道星期天接到同學電話,說話中那個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音調也提升了八度,信誓旦旦地跟我說,趕緊抄底,週一會大漲!

——週一哪還擠得進去啊,營業部全是人,好容易在開市前擠進大戶室,裡面已經煙霧繚繞,大戶們張牙舞爪,一個哥們大叫道,我就知道黨是不會不管我們的!另一個哥們馬上說,別馬後砲了,上禮拜你怎麼不買?那個大叫的哥們不好意思了,說,這不全套住了嘛。

我同學根本沒時間理我,我看見他手邊是一大疊的交易單,他正緊張地在聯繫場內的紅馬甲,每個人都想第一時間搶進去買股票。隨著開市的到來,大戶室裡面也爆炸了,股票一片翻紅,許多人都在追著我同學問,我的單呢,我的單呢,成交沒?同學根本沒法搭理他們,過一會兒說,不行啦,單子太多,專線堵塞了!

有些大戶就開始不干了,那感覺隨時都要過來揍我同學,那一瞬間每個人因為興奮而變得極度地扭曲!好不容易線路通暢了,大戶們一通猛買,有膽小的剛解套想出貨,還被別人一頓奚落,搞得那個想出貨的人都不好意思出。

我同學一上午忙下來全身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全部濕透,看見我第一句話就說,你買了沒有,趕緊買啊!

這就是股市,人性在這裡放大,我第一次體會到市場竟是這般地變幻,人的情緒可以如此地錯亂,若干年後,當碼哥看到《大時代》裡的場景時,比任何人都感同身受,尤其是方展博在交易所裡的場景真是似曾相識。在碼哥看來,市場情緒永遠是最不可忽視的因素,哪怕你是一個所謂的價值投資者。

1994 年 8 月 1 日,最終市場上漲了 111 點,漲幅 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