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交易“兇險”:十位客戶九個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14
法國監管機構最近公布的調查為外匯交易者敲響警鐘。調查結果顯示,面向散戶的零售外匯交易大多虧損,約九成交易客戶都在賠錢,平均損失逾1萬歐元。
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對全國零售外匯交易供應商的一項調查顯示:
2009-2012年,這些供應商將近89%的客戶虧損,平均損失接近1.09萬歐元。這四年里,調查的1.3224萬名客戶損失將近1.75億歐元,1575位客戶合計賺取1380萬歐元。
除了虧損的客戶多、損失金額很高以外,AMF調查還發現一種行為學的現象:即使做了很久交易,散戶也幾乎沒有吸取教訓。隨著時間推移,最活躍的普通投資者損失在累積增多。
英國《金融時報》博客編輯Paul Murphy指出,法國對網絡金融活動的監管力度比其他歐洲國家大。不過,上述法國外匯交易供應商提供的調查數據相對很少。以一家在倫敦上市的公司Plus500為例,該司自稱擁有逾6.7萬活躍客戶,目前每月新增1萬客戶。
Murphy認為,要判斷零售外匯交易供應商有多大的“毒性”,可以從他們向客戶提供的杠桿來看,因為客戶的交易額與存款額的倍數越大,客戶就會虧得越快。Plus500規定的最大杠桿倍數為200,這絕不是業界最高的。在英國,Alpari、FxPro、IronFX和Liquid Markets這幾家公司的最大杠桿都是500倍,美國才只有50倍。
可英國的供應商也不是最“毒”的。Murphy說,哪位客戶要真想體驗一下超級杠桿的威力,可以選擇俄羅斯的交易供應商,比如一家叫FBS的公司,他們提供的杠桿達到1000倍。
相比起來,法國的AMF算良心機構,請看以下AMF的廣告截圖,最上方淺色字體很清晰地發出警告,呼籲客戶首先認識到網絡外匯交易市場的風險。
下方明確寫道:每十位客戶就有九位賠錢(mes 9 clients sur 10 perdent leur argent)。(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國足贏了,這十位欣喜若狂的文案狗們做的不錯...(純學術探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31/154980.shtml
導讀 : 在黃博文攻入一球後,廣州地標“小蠻腰”亮出了黃博文的名字。目前這個#國足進軍十二強賽#的話題在微博排行第五名,閱讀數超過5000萬。在比賽之後,有哪些企業借勢了呢?
中國男足可以刷屏的時代又回來了,伴隨著“臭腳”的惡名,中國男人又揚眉吐了一下氣,2016年3月29日,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最後一輪比賽中國隊以2:0戰勝了卡塔爾,那一刻我們都激動了。

在黃博文攻入一球後,廣州地標“小蠻腰”亮出了黃博文的名字,真是高調示愛啊!微博、朋友圈中這張圖片傳播最廣,真是接地氣,讓人看了心潮澎湃!
目前這個#國足進軍十二強賽#的話題在微博排行第五名,閱讀數超過5000萬。
在比賽之後,有哪些企業借勢了呢?
世紀佳緣:
文案:不知道愛情會不會突然出“線”,
點評:場景感比較強,有別於使用隊員的畫面,文案結合還不錯。

金立手機:
文案:“人生能有幾回搏”、“創造奇跡,期待奇跡”
點評:金立的這次借勢速度真的不錯,不過文案稍顯平淡,此種借勢屬於淺層求快之作,文案如果可以把手機產品特點、品牌特點融合效果更好。對文案人員要求高了些。比如我建議文案就可以改為“中國男兒,從金(jin)而立!”


金龍魚:
文案:國足雄起,真心加油
點評:文案上算是借上了“油”。

杜蕾斯:
文案:微博文案“沒什麽擋得住一夜兩次的男人”
點評:杜蕾斯的微博文案要好很多,圖片是為了做話題轉移。


開踢:
文案:炎黃子孫威武
點評:這個圖片做的有點太簡陋了,從朋友圈發現的,拿來點評是其中巧妙的融入了兩個進球的球員黃博文、武磊。

360手機:
文案:不放棄,沒有什麽不可能
點評:這句話還是很有力量的,不過和360手機的關系在哪里呢?是不是360做手機的夢想呢?不放棄……

華為:
文案:兩個精彩瞬間,一個值得期待的突破。
點評:這兩句真的不錯,是這次借勢海報中的經典之作了,恰巧華為也在推自家話題#OO#,這個與P9產品雙攝功能有關,恰好男足進了兩個球,你瞧這借勢真是巧妙,一句文案雙關兩個事件。要是進了3個球,這海報就不美了。

一加手機:
文案:喝彩,加油!期待國足“晉級”+1
點評:圖與文結合事件和品牌很不錯,這個借勢簡單有力。

寶寶樹孕育:
文案:出線,我們都很驚喜!一次小概率的嘗試,一場新人生的開始。
點評:文配的好,圖用的妙!“出線”說的是中國足球,也和圖中的驗孕棒匹配,“我們都很驚喜”你們都懂的。

魚生說:
文案:足球踢的好,骨骼要長好!
點評:你看看兒童食材借勢就抓住了核心關鍵點,身體好才可以上球場,男足們小時候也都吃過紫菜吧。

國足晉級12強,成為很多中國人熱血沸騰的引爆點,不過如果還有新的奇跡,那麽會更加聚焦眼球。
接下來12強大戰眼球效應更強,品牌借勢提前準備吧。
微博上還有一個千萬級的話題#2018世界杯預選賽#,未來破億是指日可待。

對於借勢男足我有兩點建議:
1、互動性增強
借勢不僅僅做一個海報、寫一段文案,這是應季突發事件快速反應的基礎運營方法,增強互動性的做法可以是發起活動,在微信、微博中進行預測、知識問答,獎品可以與足球、球衣、運動相關產品等為好。
在12強開始前,可以準備類似加油的H5小遊戲,這種在賽事方面以助力加油方式參與的活動效果不錯。
2、海報避免球員形象
借勢要註意肖像權,尤其企業一般借勢時都會與產品結合,一般球隊都是有商業化廣告贊助合作的,所以避免侵權,所以要註意。不用形象依舊可以借勢熱點,在熱點火爆的時間周期內,文案配合有相關元素的足球,以及比分引申的“兩個”(比如華為借勢很巧妙的貼合自己產品)。
借勢營銷,選擇合適的“勢”,並且快速有效的“借”上,這方面需要做足準備,匆忙上陣只能慢半拍,文案不夠好、圖片不夠亮,或者人家玩了一個話題、活動,甚至H5都瘋傳了,所以你就變成了跟風。
總結一下:
國足喜出線,
全民嗨翻天。
借勢不蠻幹,
想好再撒歡。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魏家東,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途徑如何 數十位專家閉門兩天達成共識
大氣汙染防治的各項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秋冬季是重汙染高發季節,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年空氣質量的改善效果;汙染物排放是大氣汙染形成的內因,氣象條件是大氣汙染形成的外因……
1月17日-18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學術研討會。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防治聯合研究顧問組5名院士和總體專家組25名專家,以及全國各地大氣領域各研究方向的專家代表受邀參加研討會,交流大氣汙染防治研究成果,凝聚科學和管理共識。
環保部介紹,經過兩天的深入研討,專家代表對大氣汙染的成因與控制途徑達成多項共識。
大氣汙染防治已取得成效
在我國大氣汙染總體形勢方面,與會專家認為,《大氣十條》發布實施3年多以來,各部門、各地方緊緊圍繞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因地制宜,狠抓落實,大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的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2016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0%,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其中,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1、46、32微克/立方米,較往年明顯下降。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8%,與2013年相比下降33.0%,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與2013年相比下降18.0%,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下降幅度最大一年。
京津冀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北京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4.1%,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去年,經中國工程院評估,認為《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汙思路和方向正確,執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
從季節分布來看,秋冬季是重汙染高發季節。尤其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入采暖季後重汙染呈高發態勢。2016年,進入冬季以後全國空氣質量不升反降,11月、12月份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7.5、6.3個百分點,PM2.5濃度分別上升7.4、5.4個百分點。11-12月京津冀區域發生6次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的重汙染過程,PM2.5濃度同比上升6.4%。
特別是12月中下旬,全國出現大範圍、長時間重汙染天氣,京津冀及周邊的北京等35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石家莊等多地AQI爆表。冬季重汙染天氣頻發較大幅度拉升了全年PM2.5平均濃度,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年空氣質量的改善效果,影響了公眾對全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感受,成為現階段大氣汙染治理的焦點和難點。
在我國大氣汙染物排放狀況方面,與會專家認為,《大氣十條》的發布與實施推動我國大氣汙染控制思路從“總量控制”過渡到“質量控制”,並進一步促進我國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快速下降。2005-2010年間,我國SO2排放量下降了12.8%。2013-2015年間,據相關研究估算,主要汙染物排放除VOCs以外均呈現快速下降趨勢。其中電力部門是對SO2和NOX減排量貢獻最大的部門。
從區域排放強度來看,京津冀地區的排放強度遠高於全國其他地區。從季節變化特征看,采暖季排放強度遠高於非采暖季,以京津冀地區為例,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相比,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增加了30%左右。
工業排放是第一大排放源
專家們認為,目前,工業排放是我國SO2、NOX、一次PM2.5及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民用排放是一次PM2.5的重要排放源,交通源是NOX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
因此,在未來排放控制中,需強化非電行業(鋼鐵、水泥和玻璃行業)提標改造、燃煤鍋爐整治、民用散煤清潔利用、黃標車及老舊車輛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能源加工儲運行業)等治理措施,實現SO2、NOX、一次PM2.5和VOCs排放量同步下降。
在我國大氣汙染成因方面,與會專家認為,大氣本身具有自凈能力,在排放總量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大氣擴散作用可以使大氣汙染物稀釋和消散,大氣氧化作用可以將大氣成分有效地降解並清除。之所以大氣成分(如SO2、NOX和PM2.5)能夠累積到形成大氣汙染的程度,主要的原因是3個方面,即汙染物一次排放、二次轉化以及氣象條件。
汙染物排放是大氣汙染形成的內因,這已是國際國內大氣汙染成因的一個共識。專家們認為,我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大氣汙染問題,是以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為代表的大氣複合汙染問題,大氣中多種汙染物都以很高的濃度水平存在,這一特征也與發達國家曾經經歷的大氣汙染顯著不同。
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驅動力,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快速的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中,顆粒物(PM)、SO2、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氨等的排放大幅增加,而且高密度地集中在城市為中心的區域,這是我國重點城市群大氣汙染頻發的根源。每到冬季,由於居民采暖的剛需,京津冀地區大氣汙染物排放平均增加約30%。
近年來,我國投入很大的力量實施汙染減排,SO2、NOX和PM2.5等汙染物排放量出現下降,但總體上排放在全球仍居於高位,仍須較大幅度實施減排。同時,VOCs、氨等排放尚需要加大力度實施高效減排。
PM2.5來源複雜,其化學成分既來自於直接排放,也來自於二次轉化。最新的研究顯示,除了SO2轉化為硫酸鹽,NOX轉化為硝酸鹽,VOCs轉化為二次有機氣溶膠,氨轉化為銨鹽等過程外,還存在這些化學成分之間的相互影響,如NO2促進SO2加快轉化為硫酸鹽,產生“1+1>2”的大氣汙染生成效果。
這些新的機制在大氣重汙染形成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對於重汙染的預報預警、多汙染物協同控制方案的制定都是十分關鍵的。另外,我國大氣觀測能力不斷增強,顆粒物和臭氧雷達等垂直觀測手段可以更加精確地給出大氣汙染物輸送的關鍵信息,為區域大氣汙染的研判和防控提供支撐。
氣象條件是大氣汙染形成的外因
專家們認為,不利的氣象條件,比如靜穩、小風、高濕以及逆溫等,會在排放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導致更加嚴重的大氣汙染。
研究顯示,2013年以來京津冀區域的汙染氣象條件整體不利,2014年比2013年轉差17%,2015年比2013年轉差12%,2016年氣象條件總體不利,特別12月是我國1951年以來最暖的12月,全國平均氣溫比多年平均情況偏高2.6℃。
同時,重汙染形成還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使大氣層結更加穩定,這是國際上已形成的共識。受全球普遍異常氣候的影響,2016年冬天,英、法、韓等國也遭遇了空氣汙染現象。
專家們認為,要真正實現科學治汙、精準治霾,就必須在準確預判氣象條件變化的基礎上,規劃和設計大氣汙染防控的方案,包括精細準確的重汙染應對措施。
在大氣汙染防治控制途徑方面,與會專家認為應加強四個方面的工作:
構建清潔煤供應體系,進一步推動煤炭高效清潔集中利用。有效控制煤炭消費規模,從調整終端能源結構入手,加強散煤治理,嚴格市場準入標準;有序淘汰民用散燒煤和10噸以下燃煤工業鍋爐,進一步提高終端用能的燃氣化、電力化等非煤化比例,並建議實施冬季替代散煤的電價補助;促進煤炭更多采取大規模集中發電、供熱和化工轉化等集約化利用方式。2030年,京津冀煤炭用於集約化利用提高到90%以上,力爭京津冀2030年煤炭比重降至40%以下,農村散煤削減50%以上。解決京津冀秋冬季農村供暖煤炭散燒汙染高強度排放的問題。
結構減排和工程減排結合,推進工業煙氣汙染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控制。進一步優化主要耗能行業能源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集中度,淘汰落後產能,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提高產品深加工能力、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2020年基本淘汰鋼鐵、電力、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的落後產能;全面實施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控制工程,加強動態監測和評估,推動低成本、全負荷超低排放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非電行業全面實現汙染達標排放,擇機提出特殊排放限值,有序推進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技術的試點和示範;推動鋼鐵、平板玻璃、水泥等行業全過程節能和煙氣治理工程,發展多汙染物協同控制新技術和超低排放控制技術。石化化工行業VOCs控制技術普及率大幅度提高,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削減50%以上。
全面實施軌道和公交都市戰略,重塑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城市化進程中重塑節能減排、安全快捷的公共交通體系,鼓勵綠色可持續的出行模式。積極推進區域內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的“四網融合”;加快推進區域交通網絡由“單中心、放射狀”轉為“多中心、網絡狀”。構建“車-油-路”一體化的移動源排放汙染綜合控制體系,建立區域協同、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融合的全覆蓋和全鏈條的移動源機動車汙染防治和監管體系,強化道路和非道路移動源排放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控制和監管。重點開展道路柴油車、工程機械、船舶等關鍵柴油機領域的清潔化專項工程,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率先實施“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行動計劃”,構建“超低-零行駛排放”的新能源交通系統。
加強大氣汙染防治相關科學研究,建立大氣汙染防治的系統科技支撐體系。將大氣汙染防治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盡快率先啟動京津冀環境綜合整治重大工程的大氣防治部分,深入推進大氣汙染聯防聯控。重點研發趨勢預判、精細化防治方案、治理措施成本效益評估等關鍵技術,構建區域空氣質量精準調控的一體化技術體系,建立一個區域大氣複合汙染應對的科學支撐平臺,組建一支重汙染過程防控和空氣質量保障服務的團隊,形成研判-決策-實施-評估-優化的決策支持體系。加強區域一體化的大氣汙染監測網絡,動態汙染源清單和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我國大氣汙染防治進入到精準管理新階段。
此外,與會專家還提出堅持以PM2.5汙染防治為首要目標和重點工作、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制、科學選擇重點控制對象實施精確打擊、重點解決冬季大氣重汙染問題、加強大氣汙染防治的區域聯防聯控等工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