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間兩層樓高、破舊的衛生所,搖身一變成了地上十二層、地下三層的摩登新大樓,這棟大樓就是位在新北投、即將開幕的台北國際醫旅。 它創了兩個第一:台灣第一家健檢與旅館同一棟樓的案子;國內第一個政府結合醫療、觀光的OT案(營運、移轉)。攜手創新的,是北榮康健康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北榮康)、老爺酒店和台北市政府。 三個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單位,共投資近十三億元,打造台灣第一家健檢醫美旅館,他們各自的盤算是什麼? 市府、旅館、醫療大合體切入不熟領域,靠三方互補 對台北市政府來說,活化資產的經驗不少,但要把觀光和醫療結合在一起,還是創舉。二○一○年,台北市政府準備活化前身為北投衛生所的市立聯合醫院北投門診部資產時,國內對醫療觀光認同度低,要在醫療用地上蓋旅館,「要邊突破中央法規還要創新,難度很高,」大力催生此案的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說。 依照合約,台北市政府要出資七億元興建大樓,移轉給廠商營運後,每年包括租金、權利金至少有兩千萬元收入。該案租約十五年,廠商還可續約十年,最遲二十五年後,這棟大樓的地上所有權將歸回台北市政府使用。 對得標廠商包括北榮康與中榮科公司來說,經營團隊有承包台北榮總與台中榮總高端健檢十三年的經驗,二○一○年,衛生署(現合併成衛福部)的一紙公文,規定醫院的醫療業務不得外包,榮總遂將外包的健檢業務陸續收回自營;對面臨營運可能斷炊的北榮康來說,市立醫院資產活化案,成了另一條活路。 標下OT案不是難事,從事高端健檢工作更是游刃有餘,問題是還要結合完全不熟悉的旅館業,那就頭大了。北榮康曾經找過亞都麗緻、寒舍、喜來登,都被拒絕,最後透過關係,跟老爺酒店集團總裁林清波接觸,雙方一拍即合,促成了這次合作案。 對開業三十年的老爺酒店來說,經營都會型的商務旅館、休閒為主的溫泉旅館,有豐富經驗,在台北、宜蘭、新竹、台東都有據點,獨缺在北部溫泉勝地北投插旗,藉此還可經營保健型旅館,甚感興趣。 要經營一家溫泉旅館不難,但是要跟健康檢查結合,難度很高,而且還只有五十個房間,「我們第一次做房間這麼少的飯店,但一樣請荷蘭的設計師設計。這是一家保健旅館,雖然是一個小的飯店,但什麼都要有,水療、餐廳,還有觀光飯店的執照,每一樣東西都是成本,」老爺酒店執行長、北投老爺酒店董事長沈方正說。 三方合作,除了要解決各自的問題,還要突破共同的兩大障礙。 軟硬體都捨得砸錢建材講究,人員都重新培訓 首先是硬體要求的門檻。為了打造出有質感的大樓,不少地板、牆面,使用的材料都採用進口貨,是負責興建大樓、預算上限七億元的台北市政府無法做到的,於是超出的金額,就由北榮康與老爺來補。 以飯店每個房間的房門為例,既要符合防火要求、對抗溫泉區硫磺腐蝕,還要與位在低樓層的健檢部門呼應,這扇門價格就達三十萬元。「光是硬體設備就多花了五千萬元,」北榮康財務長蔡才灣說。 其次是服務上的差異。同一棟大樓裡,要能同時服務住房與健檢需求,讓接電話的接待人員,可以同時滿足消費者兩種需求,就是難題。傳統上,懂得飯店服務的人員,可以快速解決住房客人的需求,但要回答健檢細節,可就難了。「人員都要重新訓練,不光是老爺的人員,北榮康的人員也要訓練,訓練的時間至少要多三成,」沈方正說。 共同的問題解決後,還有各自的難題要處理。 除了硬體建設投資的費用多出三成外,醫旅大樓只有五十個房間,但飯店人員與旅客配置比達二.七位:一位,比老爺酒店其他飯店約一.七位:一位還高。 因此,必須利用拉高價格來縮短損益平衡點,住宿費用一萬元起跳,且成本回收年限也從傳統的六、七年,拉長到八、九年。 專業技術須到位讓醫生入股,留住優秀人才 對北榮康來說,過去在台北與台中榮總的投資金額不多,加上平均客單價四、五萬元間,所以,台中一天只要做八、九位客人,台北做十五到二十位客人,就可以損益平衡;但因台北國際醫旅投資高,平均每日要有四十位客人才行。所以,把健檢的項目從套餐擴大成單點,檢查的費用從一萬多元到九萬多元,才能快速攤提固定成本。 設備,只要花錢投資就有,最重要的是醫生提供的專業與技術到位,才能吸引客戶上門。要搞定醫生不容易,除了提供比現在職位更優渥的薪水,還讓醫生入股,醫生轉戰於此,等於是把工作當成事業一樣,才能留住優秀人才。 比起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台灣的醫療觀光只是起步;這宗OT案的營運模式若能順利運作,吸引國際客戶,把優秀的醫療人員留在台灣,將為台灣的醫療市場,開拓另一種可能。 【延伸閱讀】3個門外漢做醫旅,背後各有賺頭—台北國際醫旅模式 ●台北國際醫旅 ˙地主、建商—台北市政府活化市立醫院資產,預估每年至少有2千萬元收入 ˙住宿服務—老爺酒店首度在溫泉一級戰區插旗,住宿費1萬元起跳 ˙醫療服務—北榮康從面臨斷炊到開創活路,健檢費用1萬~9萬多元 註:北榮康得標後,委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經營整理:吳美慧 |
| ||||||
原本是間兩層樓高、破舊的衛生所,搖身一變成了地上十二層、地下三層的摩登新大樓,這棟大樓就是位在新北投、即將開幕的台北國際醫旅。 它創了兩個第一:台灣第一家健檢與旅館同一棟樓的案子;國內第一個政府結合醫療、觀光的OT案(營運、移轉)。攜手創新的,是北榮康健康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北榮康)、老爺酒店和台北市政府。 三個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單位,共投資近十三億元,打造台灣第一家健檢醫美旅館,他們各自的盤算是什麼? 市府、旅館、醫療大合體切入不熟領域,靠三方互補 對台北市政府來說,活化資產的經驗不少,但要把觀光和醫療結合在一起,還是創舉。二○一○年,台北市政府準備活化前身為北投衛生所的市立聯合醫院北投門診部資產時,國內對醫療觀光認同度低,要在醫療用地上蓋旅館,「要邊突破中央法規還要創新,難度很高,」大力催生此案的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說。 依照合約,台北市政府要出資七億元興建大樓,移轉給廠商營運後,每年包括租金、權利金至少有兩千萬元收入。該案租約十五年,廠商還可續約十年,最遲二十五年後,這棟大樓的地上所有權將歸回台北市政府使用。 對得標廠商包括北榮康與中榮科公司來說,經營團隊有承包台北榮總與台中榮總高端健檢十三年的經驗,二○一○年,衛生署(現合併成衛福部)的一紙公文,規定醫院的醫療業務不得外包,榮總遂將外包的健檢業務陸續收回自營;對面臨營運可能斷炊的北榮康來說,市立醫院資產活化案,成了另一條活路。 標下OT案不是難事,從事高端健檢工作更是游刃有餘,問題是還要結合完全不熟悉的旅館業,那就頭大了。北榮康曾經找過亞都麗緻、寒舍、喜來登,都被拒絕,最後透過關係,跟老爺酒店集團總裁林清波接觸,雙方一拍即合,促成了這次合作案。 對開業三十年的老爺酒店來說,經營都會型的商務旅館、休閒為主的溫泉旅館,有豐富經驗,在台北、宜蘭、新竹、台東都有據點,獨缺在北部溫泉勝地北投插旗,藉此還可經營保健型旅館,甚感興趣。 要經營一家溫泉旅館不難,但是要跟健康檢查結合,難度很高,而且還只有五十個房間,「我們第一次做房間這麼少的飯店,但一樣請荷蘭的設計師設計。這是一家保健旅館,雖然是一個小的飯店,但什麼都要有,水療、餐廳,還有觀光飯店的執照,每一樣東西都是成本,」老爺酒店執行長、北投老爺酒店董事長沈方正說。 三方合作,除了要解決各自的問題,還要突破共同的兩大障礙。 軟硬體都捨得砸錢建材講究,人員都重新培訓 首先是硬體要求的門檻。為了打造出有質感的大樓,不少地板、牆面,使用的材料都採用進口貨,是負責興建大樓、預算上限七億元的台北市政府無法做到的,於是超出的金額,就由北榮康與老爺來補。 以飯店每個房間的房門為例,既要符合防火要求、對抗溫泉區硫磺腐蝕,還要與位在低樓層的健檢部門呼應,這扇門價格就達三十萬元。「光是硬體設備就多花了五千萬元,」北榮康財務長蔡才灣說。 其次是服務上的差異。同一棟大樓裡,要能同時服務住房與健檢需求,讓接電話的接待人員,可以同時滿足消費者兩種需求,就是難題。傳統上,懂得飯店服務的人員,可以快速解決住房客人的需求,但要回答健檢細節,可就難了。「人員都要重新訓練,不光是老爺的人員,北榮康的人員也要訓練,訓練的時間至少要多三成,」沈方正說。 共同的問題解決後,還有各自的難題要處理。 除了硬體建設投資的費用多出三成外,醫旅大樓只有五十個房間,但飯店人員與旅客配置比達二.七位:一位,比老爺酒店其他飯店約一.七位:一位還高。 因此,必須利用拉高價格來縮短損益平衡點,住宿費用一萬元起跳,且成本回收年限也從傳統的六、七年,拉長到八、九年。 專業技術須到位讓醫生入股,留住優秀人才 對北榮康來說,過去在台北與台中榮總的投資金額不多,加上平均客單價四、五萬元間,所以,台中一天只要做八、九位客人,台北做十五到二十位客人,就可以損益平衡;但因台北國際醫旅投資高,平均每日要有四十位客人才行。所以,把健檢的項目從套餐擴大成單點,檢查的費用從一萬多元到九萬多元,才能快速攤提固定成本。 設備,只要花錢投資就有,最重要的是醫生提供的專業與技術到位,才能吸引客戶上門。要搞定醫生不容易,除了提供比現在職位更優渥的薪水,還讓醫生入股,醫生轉戰於此,等於是把工作當成事業一樣,才能留住優秀人才。 比起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台灣的醫療觀光只是起步;這宗OT案的營運模式若能順利運作,吸引國際客戶,把優秀的醫療人員留在台灣,將為台灣的醫療市場,開拓另一種可能。 【延伸閱讀】3個門外漢做醫旅,背後各有賺頭—台北國際醫旅模式 ●台北國際醫旅 ˙地主、建商—台北市政府活化市立醫院資產,預估每年至少有2千萬元收入 ˙住宿服務—老爺酒店首度在溫泉一級戰區插旗,住宿費1萬元起跳 ˙醫療服務—北榮康從面臨斷炊到開創活路,健檢費用1萬~9萬多元 註:北榮康得標後,委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經營整理:吳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