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三角臨門一腳 搶到西進領先門票 中信金閃電購併信銀國際 幕後揭密

2015-06-15  TWM


中信金控以漂亮條件收購信銀國際(中國),取得炙手可熱的「全資子行執照」,終於圓了「中國大夢」。而這場購併背後最大的意義在於,未來中信金如果能與中國中信銀行策略聯盟,對於開拓中國市場將如虎添翼。

撰文•梁任瑋

中信金控做了數年之久的「中國大夢」,在五月二十六日董事會通過,由中信金控辦理私募現增,以每股二十一.七二元引資中國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銀行為策略投資 人,取得中信金三.八%股權;此外,中信金控以新台幣一一六.七億元,取得中國中信銀旗下信銀國際(中國)一○○%股權的消息公告後,終於成真!

更讓中信金控高層雀躍的是,這次收購信銀國際(中國)只花了一.六倍P╱B值(買價淨值比),比一年前雙方僵持不下的三倍足足少了快一半,也低於先前富邦金控收購華一銀行的二.六倍,價格相對合理。

信銀國際是中國中信銀行的孫公司,也是中國小型具有全國性牌照的外資銀行,目前擁有三家分行(深圳、上海、北京),二○一四年資產規模約一二六億人民幣、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一○.五%,去年獲利約一.五億人民幣,約占中信金控全行獲利的一.八%。

兩岸中信若聯盟 如虎添翼「除了子行執照之外,未來如果台灣中信金與中國中信銀行策略聯盟,將大大幫助中信金開拓中國市場,這才是這場購併背後最大的意義。」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范思為一語點出這場交易的實質意義。

這樁橫跨兩岸「中信集團」的策略聯盟案,雖然早在雙方大家長、也就是中信金控已故董事長辜濂松生前,就已與中國中信銀行歷任董事長王軍、孔丹、常振明的良好關係下,有第一步接觸,但始終卡在價格無法達成共識,一談就是快三年。

據了解,中信金控這幾年在海外市場的戰略布局上,中國當然是重要一環,但在「最美嬌娘」華一銀行一三年以二.六倍P╱B值下嫁富邦金控後,中信金控調整策 略將重心放在日本,成功在一三年購併日本東京之星銀行,緊接著又在日前宣布買下台灣人壽,接下來才是中國,「即使對信銀國際(中國)興趣頗高,但考量對方 之前開出三倍P╱B值的價格實在過高,雙方談判僵持了許久。」一名熟悉本交易案人士透露。

即使今年三月時,外資法人向中信金控詢問雙方策略聯盟最新進度,公司的回應還是相當保守,沒想到最近兩個多月卻出現戲劇性轉變。

原來,中國中信集團之前向中國銀監會核准的信銀國際處分許可,時間即將截止(逾期得重新申請);對中信金控而言,考量台灣明年若再度政黨輪替,時間拖愈久 可能愈落得「連談都沒得談」的結果,為避免變數可能更多,在雙方都各自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促使近日談判進度加速,最後終於以一.六倍P╱B值拍板成交。

子行執照到手 少奮鬥三年正所謂「三年磨一劍」,中信金控這次能以漂亮條件與對岸中信集團達成相互參股條件,由中信金控董事長童兆勤、總經理吳一揆與中信金控中國業務負 責人陳進福所構成的「鐵三角」是背後最大功臣,加上摩根士丹利台灣投資銀行業務主管粘傑評居中協助財務評估,將此樁收購案的「團體戰力」發揮到極致。

不過,開香檳的背後,其實中信金控揮軍中國市場一路波折,因為早在○九年,兩岸簽訂金融開放合作備忘錄(MOU)後,中信金控隨即就向金管會遞出子行申 請,當時幾乎是領先所有金融業,但之後偏偏遭遇環境等因素,最後只好「鼻子摸摸」、自動退回申請,只在上海、廣州設立分行,直到最近總算盼到信銀國際(中 國)這張得來不易的子行執照。

事實上,信銀國際(中國)之所以受到中信金青睞,關鍵在於擁有當前炙手可熱的「全資子行執照」,而不是多數台灣金融業申設的「分行」。

在服務對象與業務的差異,分行僅能服務企業戶、境外人士與境內居民一百萬人民幣以上的定存;子行則沒有境內人士限制,可以進行相關零售業務,舉凡個人理 財、信用卡、銀行卡、基金、信託與保代等銀行熟知之個人金融業務皆可由子行申請辦理。所以子行可經營業務範圍較分行大,特別對以個人金融見長的中信銀來 說,子行更能發揮在台灣的經營優勢。

目前為止,除了中信金控之外,台灣只有富邦的華一銀行、永豐銀行的南京子行,在中國擁有子行執照,玉山銀行深圳子行剛獲准成立,但尚未開業。凱基投顧金融 產業分析師施志鴻指出,中信金這次「子行」執照到手,等於「至少可少奮鬥三年」,未來將與富邦、永豐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競爭。

金融業者認為,中信金控收購信銀國際(中國),可以視為「永豐工銀策略聯盟」與「富邦金控收購華一銀行」的綜合體,前者有中國工商銀行大集團支持,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開展業務」,後者則已有一定企金客戶基礎。

但比起富邦華一,信銀國際(中國)的規模畢竟還是小了點,論據點只有三家,華一銀行有十八家,而信銀資產、獲利、每股淨值也分別只有富邦華一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有待加速成長。

一年四大併案 考驗領導力對於信銀國際的發展性,中信金控內部倒是很有信心。中信金控內部評估,信銀國際(中國)資產將以每年一五%的速度成長,「說實在的,這樣的預估 數據真的是保守了些,中國市場其實比大家想像還要大許多!」一位對中國市場有深入了解的台資銀行行長分析。

但美銀美林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胡傳祥,對於收購信銀國際仍以「中立」視之,「因為市場大多已預期中信金控將與中國中信銀策略聯盟;此外,中信金控的軟 硬體設施建立仍需要時間驗證,預計未來二至三年很難對獲利有實質貢獻。」「中信金這一年之內併了四大案,接下來的整併工作才剛開始。」某公股行庫海外事業 主管觀察,中信金前年併了日本東京之星銀行,業務結構與作業系統都還在汰舊換新調整,獲利貢獻度仍低,至於中國市場還有很多業務亟待開發,台灣方面,台灣 人壽購併案問題一大堆,一時間,中信金控戰線拉得太長、太遠,每一個戰場都十足考驗總經理吳一揆的能耐。

中信集團海外版圖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2014年海外獲利

美洲(9億元)

東南亞(14億元)

中國(27億元)

日本(43億元)

註:

1.日本地區含東京之星銀行、東京分行;中國地區主為上海分行及香港分行;東南亞地區含印尼子行、菲律賓子行、印度分行、新加坡分行、越南分行;美洲地區含美國子行、紐約分行及加拿大子行。以上皆為local book數字,不含OBU。

2.東京之星僅計算2014年6月7日併入中信銀後之獲利,約7個月。

資料來源:中信金控

金融業錢進中國

——台資銀行成功在對岸申設子行概況銀行 據點數 去年獲利(億元)

富邦華一銀行 18

(含支行) 21.10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3 3.29 玉山銀行 1(深圳子行剛獲准成立) 1.70 永豐銀行南京子行 1 1.50 資料來源:金管會 梁任瑋╱整理

台灣金融業布局中國

富邦、中信領先

中信金控這次出手,使台資銀行西進中國市占又重新洗牌,呈現「富邦與中信並轡領先,後有永豐、兆豐、玉山等追兵」的局面。

目前台資銀行在中國布局腳步最快的,還是富邦華一銀行拔得頭籌,不但據點數最多,目前也已申請零售消金業務;至於永豐銀行雖然只有南京一家子行,但緊密與 合作夥伴工銀聯手搶企金聯貸,未來還要進軍「一帶一路」中亞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放款需求,也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

有別於富邦華一與永豐,中國信託購併信銀國際後,也另外與徽商銀行、國美控股與合肥百貨合資成立消金公司,切入小額放貸業務,未來可望將中信擅長的消金業務模式複製到對岸。

至於玉山與兆豐,前者剛獲核准深圳分行升格子行,預計下半年開業;後者還在申辦子行當中,但子行通過還要經過一年營運,才能經營台商企金業務,兩年之後才能經營境內企金業務,三年之後才能申請境內的消金業務,要真正切入零售市場,還需要時間醞釀。

「現在台資銀行在中國做企金,還是只敢放款給台商。」行庫主管觀察,台資銀行都還在摸索中國市場中,其中已有國銀在中國連續踩到地雷,態度會更謹慎,至於中國信託目前在上海與廣州分行規模都不大,未來勢必得仰賴信銀國際的人才與人脈。

國內銀行業者在等待多年之後,終於自2010年陸續西進中國後成立分行,但由於初期能夠承作的業務不多,對台灣母公司創造的獲利貢獻仍相當有限。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7

高息戰持續 信銀5厘搶人幣

1 : GS(14)@2015-02-06 11:52: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6/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儘管人民幣兌美元昨日一度反彈,但內地日前宣布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後,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貶值壓力愈來愈大。然而人民幣貶值無阻港人對人民幣產品的興趣,信銀國際表示,由於客戶對人民幣存款的興趣強勁,因此調升3個月的定存息率至5.3厘,但只限私人銀行的新客戶,而起存額高達100萬元人民幣。


信銀國際的私銀新客同時有3個月港元定存息率3厘的優惠,起存額為100萬港元,不過此優惠和上述人民幣定存優惠,兩者只能擇其一。

門檻較高 私銀新客100萬起存

儘管條款較多,但以3個月計的人民幣定存期計,5.3厘則是全城最高。現時華僑永亨銀行的人民幣定存息率可高達6.8厘及5.5厘,但定存期分別只有一星期及一個月。澳新銀行及花旗的息率亦分別高達5.8厘及5厘,但定存期均只有1個月。

另一方面,信銀國際亦為CITICfirst的新客戶,推出3個月人民幣定存4厘的優,起存額為50萬元人民幣。而所有現有客戶的港元及美元定存息率,都增加0.1個百分點。

永亨超短期定存息率達6.8厘

東亞銀行亦不甘後人,調高人民幣定存息率,起存額10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3個月、6個月及2年期的定存息率,由3.4厘調升至3.6厘。而起存額20萬至100萬元人民幣的,3個月、6個月及2年期定存息率,則由3厘升至3.1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53

信銀人幣存息一年達4.1厘

1 : GS(14)@2015-02-10 01:02:02





【記者周家誠報道】人幣資金供求極度緊張,撇除印資銀行ICICI,中信銀行(國際)今日推出破4厘的一年期人幣定存計劃,創全城新高,「狙擊」早前推出高息定存的永隆銀行。銀行界估計,高息定存將會持續至農曆新年過後。信銀所有客戶以新資金開立一年期人幣定存,五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年利率高達4.1厘,屬同年期中全城最高,實收利息二十萬零五千元;一百萬元則為4.05厘,收息四萬零五百元;二十萬元則為3.95厘,收息七千九百元,適合人幣持倉較小的客戶。該行上周亦曾推出針對私銀客戶高逾5厘的人幣定存優惠,惟存期僅三個月。不計ICICI因獨特因素而提供的高息人幣定存,信銀各起存門檻以0.05厘之差超越永隆,成為全城至高。該行個人及商務銀行存貸業務執行總經理陳詩藹早前曾經解釋,雖然人幣滙價走弱以及人行降準,但離岸人幣仍受外滙操作平盤影響,流動性依然非常緊張,而需求層面上客戶對人幣存款興趣依然濃厚,故推出存息優惠。




供應緊張 港銀加息吸錢

人幣資金成本較去年底升逾0.5厘,本地銀行間人幣拆息(CNH Hibor)上周五亦一度高見13厘,雖然是「一閃即逝」,但亦反映現時人幣供求極度緊張,使銀行紛紛加息以維持資金池總量。目前,本地六個月年期以下之人幣拆息均遠較上海銀行拆息(Shibor)為高,分析指有助短期資金回流至離岸市場。創興銀行(1111)財務及資金管理處總經理陳凱傑認為,人幣資金池規模近月有機會縮小,因持人幣倉的跨國企業客及機構客在滙率貶值預期下換至其他貨幣,最終資金在沒有其他市場對手消化下,將會經由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回流內地。另外,資金緊張亦有農曆年長假的季節性因素。截至上周五人幣在岸價報每美元兌6.2447元,即每百港元兌80.57元人幣。市場人士亦有解釋多種原因,例如滬股通近日較為暢旺,促使資金淨流出。據金管局資料,去年十一月及十二月的人幣資金池(包括存款證)總量仍見增長,當中十二月規模達至1.158萬億元,市場估計一月或二月資金池可能會縮水。《新華社》上周五報道指,由於南韓及中國人幣存款息差(spread)收窄,最終使一月底資金池縮細,見六個月新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209/190348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16

信銀人幣存息4.5厘 全城最高

1 : GS(14)@2015-03-13 18:20: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3/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繼日前有3家銀行同日調升人民幣定存年息後,昨日再有4家銀行加入存息大戰,與早前只有中資行「搶錢」不同,昨日參戰的包括匯豐與恒生(0011),但兩家大行上調存息後,仍不及4厘。相反,信銀國際延續一貫積極作風,推出4.5厘全城最高優惠。

  匯豐恒生加人幣存息

事實上,信銀國際早前已有年息5.75厘的驚人優惠,但只限私人銀行新客戶,而且起存額高達100萬元人民幣,故未能引起廣泛關注。但昨日的優惠適用所有客戶,存款額1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無論3個月、6個月、9個月或12個月,年息「一口價」為4.5厘,較永隆的4.4厘及南洋商業銀行的4.38厘更高。

工銀亞洲亦加入4厘行列,存款1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的6個月定存年息為4厘,5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則有4.1厘。

中資行齊齊加,匯豐及恒生亦不甘後人,匯豐把3個月及6個月、起存額2萬元人民幣的定存年息由3.2厘加至3.5厘,是繼2月中後再次調升。恒生則把6個月及12個月、起存額1萬元人民幣的定存年息加至3.7厘,但只限優越及優進理財戶口,普通綜合戶口年息只加至3.5厘。

澳新:中資行帶頭 反映內地水緊

兩日內共有7家銀行調升定存息,現時共有8家主要銀行的人民幣定存年息達到4厘或以上。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表示,是次存息戰由中資行帶動,反映內地銀行「水緊」,即使人行宣布減息,但市場上實際的企業貸款年利率,估計仍高達7至8厘。

除了反映流動性緊絀,亦因為信用風險高,估計即使人行再減息,情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446

信銀稅貸息低至1.99厘

1 : GS(14)@2015-10-22 02:24:1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1/news/ww_ww3.htm
【明報專訊】信銀國際推出稅貸優惠,最低年息為1.99厘,高於去年的1.92厘。該行的稅貸貸款額最高可達200萬元或月薪的12倍,以較低者為準,最長還款期為24個月。不過,客戶要享有最低年息,要同時是已開立出糧戶口或使用按揭服務等的特選客戶,且必須借款150萬元或以上,並選擇12個月還款期。若是普通客戶,便要「二人同行」,即兩人同時申請稅貸才可享有該行最低年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23

開工利市大比併 信銀豪派2000元

1 : GS(14)@2017-02-03 01:59:24

【明報專訊】放咗4日新年假,相信好多打工仔同小琴一樣,噚日已經開工大吉喇!開市首日梗係要盤點吓各大金融機構嘅開工利市啦!匯豐銀行(0005)早年傳出只向員工派朱古力金幣嘅鬧劇,上年更加係連利市都唔派;今年唔知係咪因為高層繼續凍薪,幫公司慳番啲錢嘅關係,竟然同阿仔恒生(0011)一樣派20蚊開工利市。無人工加但有開工利市收,都叫有番啲安慰啦!

中信里昂同系唔同命 派50元

除咗匯豐同恒生,其實好多大行今年係派廿蚊,包括渣打(2888)、星展、東亞(0023)等。最闊綽嘅繼續係中資銀行,雖然今年市道麻麻,信銀國際依然同上年一樣豪派2000蚊開工利市,小琴真係好葡萄!至於畀中信收購咗嘅中信里昂(CLSA),雖然已經加入咗中資大家庭,但同人唔同命,只係得50蚊利市。

中資就好happy,但市場傳聞,有啲外資公司繼續我行我素唔派開工利市。不過,小琴就覺得應該要入鄉隨俗,就算跟大市派廿蚊等員工開心吓,士氣都會好啲啦!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10&issue=20170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