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保險員工持股計劃實施 98人持6000萬股
保監會8月2日發布公告,同意眾安保險並列第二大股東將6000萬股權轉讓給兩家合夥企業。這兩家合夥企業背後,站著的就是眾安保險的員工持股計劃。
這紙批文,意味著眾安保險從成立之初就開始探索的員工持股計劃正式成行。
保監會公告顯示,同意優孚控股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眾安保險6000萬股股份分別轉讓給上海灝觀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上海灝觀”)和上海謙果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上海謙果”)。
轉讓後,上海灝觀持有眾安保險2857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3029%;上海謙果持有3143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5334%;原與平安、騰訊並列第二大股東的優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90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7.2544%。
這兩家合夥企業背後則是眾安保險的員工持股計劃。《第一財經日報》查閱工商資料顯示,上海灝觀和上海謙果均成立於2015年12月29日,其股東除了上海融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一家法人外,均為49個自然人。
這些自然人股東中,出現了陳勁、許煒、姜興、吳逖這些熟悉的名字。眾安保險官網信息顯示,上述四人分別為眾安保險的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副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以及副總經理兼首席市場官。
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眾安保險於2016年3月向中國保監會完成了相關備案工作。8月2日保監會下發的《關於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複》所批複的,正是眾安保險為落實員工持股計劃持股來源而進行的股東股權轉讓申請。
上述負責人表示,此次計劃參加對象為具有一定工作年限公司管理人員、骨幹核心員工及經董事會批準的員工,共計98人。按照監管要求和員工持股計劃規定,該計劃將由所有持股員工組成的委員會共同管理。
而陳勁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如今眾安保險已經拓展至1200人。
同時,從工商資料來看,上海融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為此次眾安保險員工持股計劃的具體執行事務合夥人,其成立於2016年3月,兩個自然人股東也均為眾安保險員工。
此次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98個自然人共計出資9000萬元,其中陳勁、許煒、姜興出資超過千萬元,分別為1575萬元、1290萬元以及1530萬元;出資最少的員工出資也達幾萬元。
根據眾安保險之前的約500億元估值來計算,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6000萬股價值超過24億元,不過這次員工持股出資9000萬元就拿下6000萬股,可謂相對“劃算”。
2015年7月,中國保監會下發《中國保監會關於保險機構開展員工持股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為各保險公司開展員工持股提供了明確的法規支持。其中規定保險機構開展員工持股計劃必須連續經營3年以上,員工持股計劃實施最近1年公司盈利。
從眾安保險的情況來看,其2014年及2015年均依靠投資收益實現盈利,開業剛近3年,就“第一時間”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眾安保險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制定,是為了建立員工與公司長期穩定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形成良好公司治理機制。眾安保險希望能通過員工股權計劃讓員工共同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從而激勵創新,促進公司長期穩健發展。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這也預示著眾安保險上市將提速。針對此問題,上述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並未給出回應。
但根據上述《通知》,對於上市前後員工持股計劃的推出也有嚴格的規定。《通知》規定,保險機構每期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3年,自標的股權過戶至本期持股計劃名下或標的股權登記於股東名冊之日起算。在員工持股計劃實施期間,保險機構實現上市的,自上市之日起,員工所持股權鎖定期不少於3年。鎖定期滿後,每年度減持股權比例原則上不得超過持股總量的25%。
根據眾安保險近日發布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今年第二季度扭轉了第一季度的虧損,實現1924萬元利潤,但由於第一季度凈虧損高達3.8億元,今年上半年眾安保險整體將呈現虧損局面。
創板新股失控 25人持98%貨 3股昨掛牌茘至少7倍 港交所﹕正留意市變化
1 :
GS(14)@2015-10-10 01:29: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9/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創業板創立近16年,在市場對「殼股」需求增加下,近年不但漸漸變成「啤殼樂園」,更因為容易被少數投資者「圍飛」,近日不斷出現掛牌狂升數十倍的奇景。其中昨日上市3隻創板新股,麥迪森(8057)升幅最少亦逾7倍,亞勢備份(8290)更抽高21倍,股評人David Webb指,3股單是首25名投資者已佔街貨94.2%至97.6%,股民一旦追買,是賭博而非投資。
明報記者 陳偉燊、陳潔瑜
昨日上市的3隻創業板「股仔」中,經營紅酒零售批發的麥迪森收報6.2元,較招股價0.75元高出7倍,而全日升逾21倍的的亞勢,最大單一認購人單日帳面賺逾3億,是亞勢上市集資金額的3倍,但散戶追入的風險卻非常巨大,其中應力控股(8141)昨日亦升15倍,但以開市初段已攀升至高位6.65元計,收市價卻是跌近三成。
股份首日掛牌 先大幅抽高後急跌
除David Webb點名3隻新股外,今年上市27隻創業板股份中,有25隻均出現招股配售時首25大投資者持街貨九成以上情(見表),將於今日掛牌的德萊(8122)及泰邦(8327)亦同屬「貨乾」新股,而其中不少股份在大幅抽高後急跌,令高追投資者「接火棒」。
David Webb稱,他發文點名3創板新股,用意是提醒公眾該等股份貨源歸邊,股價非反映基本因素,投資者要明白追入暴升股如同賭博,並非投資。他明言不贊成監管機構以主板招股機制處理創業板招股,但若以現行創業板配售的招股機制行事,監管機構可做的事不多。他較關注是否有上市公司濫用投資者資金用於炒股,而沒有作披露。
對於是否會檢討或重新審視創業板的上市規例,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港交所一直留意市場變化,也會因應市場變化而修訂上市規則。證監會發言人稱,暫時沒有評論。
Webb:公眾追入如同賭博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則表示,即使現階段的確股權過度集中的風險,但現有制度沒有辦法解決。故建議監管機構可考慮,會否在原有制度下,加入一些限制,如集資額超過某個金額,便加入公開發售部分,好讓股權更為分散等。
財經專欄作家周顯則建議,若投資者發現創業板新股上市後爆升,發覺昂貴時便不要買,高追固然危險但又不一定輸,宜自求多福。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事務總監郭思治亦提醒,參與創業板新股炒賣,唯有小心風險,要有想走貨離場也走不到的心理準備。
2 :
GS(14)@2015-10-10 01:29:4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9/news/ea_eaa2.htm
港創板股權集中 因北水推高殼價
2015年10月9日
【明報專訊】近期創業板進行配售招股時,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有市場人士稱,這與近年內地對「殼股」需求增加,推高創業板殼價,甚至與轉主板制度放寬大有關係。由於創業板殼價有價有市,叫價高達2億元者大有人在,致不少企業老闆「密食當三番」,連在影業打滾多年的黃聣鳴,亦加入賣殼潮,於早年將主板殼脫手後,安排天馬影視(1326)在創業板上市,再於今年初轉身成主板公司賣殼,加入賣殼洪流。
轉板機制放寬 引來賣殼洪流
根據安永會計事務所的資料顯示,今年至今共有12間公司由創業板轉往主板上市,平了2010年及2011年全年錄得12間轉板的紀錄。由於距離年底尚有2個多月,因此極有機會刷新轉板公司數目紀錄。影業中人黃聣鳴善用創業板機制,自08年底起將主板公司東方娛樂(0009,已改名長和國際)脫手後,於2012年10月重新組建天馬娛樂在創業板上市集資,今年初轉往主板上市,近日發出公告稱與第三者就洽售股權作獨家洽商。以黃聣鳴家族持股57.4%計,手上天馬市值達10億元。
事實上,自2008年港交所放鬆轉板機制後,不單吸引到創業板上市數目增加,連帶製造了一個一個轉板後殼價大幅增值的神話。據安永的資料顯示,2012年到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數目已增至23間,今年至今更達27間。最近市場內更有消息傳出,有近年崛起的中資行,亦覑手涉足創業板新股招股市場,圖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