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隻疑似「爆煲」股董事大起底

高仁先生於2011年1月25日寫了一篇「四隻疑似「爆煲」股大起底」,其中提及這堆人如何玩弄注意財技,圖示如下:


另外,他提及四家上市公司,均有以下的特徵,列之如下:

「第一,這些公司的背景通常是民營企業;

第二,公司的華人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縱使是土生土長的內地人及香港人,在中文年報僅以英文列出名字,而不提供中文名字;

第三,年報對個人履歷披露少,方便「甩身」。而在四家公司之中,其中兩家的個人簡介部分,確實做到「恰如其分」,文字非常「簡潔」,全文不過50字,惜字如金;另外兩家對董事的描述則較為詳細,惟對工作經驗的概述,始終未能令人釋疑。」

他的結論及建議如下:

「據了解,「隱姓埋名」的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受到「隱形」大股東的「幕後」指使,主要是要規避上市規則中關連交易的相關規定,以達致成功「骨水」之目的。假若投資者倒楣,遇上類似的「蠱惑」上市公司,應當打醒十二分精神,「避凶」為妙。除此之外,筆者還建議本港監管當局,可參考內地上市規則的做法,規定公司的董事及高級管理層,要將法定身分證明文件所示的中文名字,同時在中文年報內載列,以堵塞現時的漏洞。」

但是這四位董事,是哪家公司及哪人? 又有甚麼方法可以找出? 

首先,港交所其實在披露易是有董事名單下載及搜尋的,大家可以善用Excel內的功能試試找找看。我已經找到這四位董事,這些董事的名稱,均在這貼,而最後那兩家公司均是China字頭,所以高仁先生忽略之,並採用第二個英文字的字頭作為該公司的代號呢。以下我給一些提示。

第一間估計是一家前身叫叫辛康海聯,向下炒完,又曾劃間尺炒上,之後爆破,又被傳和另外幾家上市公司有關,其中一間買了中福控股(922)後來收購告吹的一個墓園

第二間估計公司的主席,至少擔任兩家公司的主席,包括第一上海。

第三間估計是孫粗洪沾手的股票,前身是保利地產的旗下上市公司,後來賣給他本人。

第四家估計是曾經幾個醫生創辦的一家上市企業購入的上市公司,注入健康檢查業務,後來又引入幾個玩具大王的人,又不久退出,轉營太陽能及水電業務,這家公司被小弟指出和剛給李嘉誠前陣子購入的一家太陽能公司有關。

至於董事,你自己回覆那貼就會看到我猜的是誰。

其實他說的只是一部分,還有許多未揭露的,大家可以用那Excel找找還有甚麼公司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08

元大人事大地震 馬家推動世代交替

2014-07-17  TNM  
 

 

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杜麗莊夫婦,6月30日經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後,預估7月底、8月初,就得因結構債案入獄服刑,元大集團正式交由2個兒子馬維建、馬維辰掌理。

本刊調查,去年中馬家醞釀人事大換血,今年7月,元大金控旗下逾20位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經理人異動,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大搬風,世代接替意味濃厚。

今年五月,馬志玲次子馬維辰低調與主播林家琪結婚,這個喜訊讓馬志玲、杜麗莊樂在心頭,但隨後馬志玲夫婦心中的另件大事,卻讓二人心情跌到谷底。

父母將囚 兄弟大整頓

九年前,馬志玲及時任元京證券董事長的杜麗莊,涉嫌將旗下元大投信股票賣給上市的元京證券,轉嫁結構債損失,致元京證券股東損失四億四千萬元,二人因而吃上官司。去年馬志玲夫婦遭高等法院各判處七年四個月徒刑,二人再上訴,但今年六月三十日最高法院駁回,若申請再審等法律救濟不及,身價上百億元的馬志玲夫婦,最快將於七月底、八月初入獄服刑。馬家面對遽變愁雲慘霧,但馬維建、馬維辰兄弟早已在接班位置定位,並大動作整頓人事。本刊調查,去年六月,元大金首任董事長顏慶章下台,馬維辰上台任董事,兄弟倆就醞釀人事大換血,希望員工更年輕化、國際化。六月十一日,資產金額高達七千八百億元的元大金控,內部即傳出,即將公告集團旗下超過二十多位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經理人將在七月大調動,震驚近萬名員工,因為這是金控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異動,背後主導者就是馬維建、馬維辰兄弟。

仿京城銀 換血拚獲利

「老臣是父親輩(馬志玲)在用的人,行事作風保守,多希望安穩過日,不如年輕人好溝通,但二位公子(馬維建、馬維辰)不想這樣下去。」知情人士透露。近年來,國際金融大環境變動快速,像是人民幣匯率一下子由升轉貶,元大金原有的經營團隊在應變速度上,常常顯露出「力不從心」。元大金高層指出:「去年一月,債券部門獲利還挺高的,但一個利率的變動,債券就吃虧,二月的獲利數字變難看。」消息人士指出,馬維建、馬維辰兄弟看到京城銀行改革成果,決定大刀闊斧進行組織重整。京城銀行原本是一家分析師眼中「呆帳多、股價低」的銀行,自二○○九年戴誠志上任董事長,在金融海嘯時重押高收益債券,危機入巿,股東權益衝高到近二○%,成了一家賺錢的小而美銀行。這番能耐令元大馬家看得咋舌。知情人士說:「元大馬家希望專業經理人,能以京城銀行為榜樣,提高資金的效益。」

請將操盤 老臣怨聲起

馬維建兄弟深諳提高效益,必須仰賴專業經理人,著手人事佈局。去年十一月,元大馬家請動前華南金董座王榮周,時任元大金董座的老臣申鼎籛旋即讓位。王榮周操盤半年多,進行組織重整,新設國際、法金、資管、電子商務等四事業處及商品審議委員會。七月,即展開人事大調動。其中,具代表性的是,原本跟隨馬志玲數十年的元大證券的老臣,包括元大金控的核心事業元大寶來證券董座申鼎籛、總經理林添富,分別調動擔任元大金控總經理、元大寶來期貨董事長。申、林二人所留職務則分別由原元大寶來期貨董事長賀鳴珩與執行副總賴宗武接任;原金控總經理王正新,則調任元大人壽董事長,專責擴大元大人壽的資產部位。至於今年二月才出任元大寶來投信董事長杜純琛,是杜麗莊的弟弟,這回,轉檯元大投顧任董座。他所留下的原職,則由年度績效達成逾一五○%的原元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林武田出任。這些都突顯元大馬家二代接班後,老臣角色轉淡,換上有戰績的新生代出頭。過去,元大金原有的人事佈局,側重在證券的經紀業務,這回人事安排予以打破,並強化銀行與人壽的專才。元大人事大地震,展現少主接班的新氣象,但也震得老臣埋怨聲起,「這些董事長、總經理,在不同的子公司如證券、期貨、投信之間調動,並非自己熟悉領域,如果交不出成績單,自然遭淘汰。有些老臣心裡不舒服,但礙於退休時間快到,也就閉緊嘴巴。」元大人私下透露。

賀董立功 高昇受矚目

三年前,元大金與開發金搶親寶來證,元大金以總價超過四八八億元勝出,穩坐龍頭券商寶座。由於,元大金對寶來員工承諾三年的工作保障,到今年十月到期,屆時原寶來員工去留,也備受關注。促成元大、寶來證券合併的幕後推手,是出身自紡織廣豐賀家,又十分熟悉國際巿場的賀鳴珩,他在這次高階人事換血中,最備受矚目。「外界傳說,賀董(賀鳴珩)明升暗降,其實,他出任元大金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元大寶來證券,絕對是高昇。他幫元大金把期貨交易所股票,賣給歐洲期貨交易所,可說大功一件。」知情人士說。由於寶來證、寶來期併入元大金旗下證券、期貨後,導致元大金合計持有台灣期交所的股權,已超過法令規定的上限五%,金管會要求,必須在二年內將超過部分售出。對此,元大人說:「會想買期交所股票的人並不多,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去年底,經由賀鳴珩的穿梭,元大金將旗下所持有期交所五%股權,以每股約一百元賣給全球排名第二大的歐洲期貨交易所,獲利新台幣十一億一千六百萬元,還創下國外期交所首度參股我期交所的首例。賀鳴珩對本刊說,元大金以證券為核心,但國內證券分點已趨飽和,最近元大金買下韓國東洋證券,淨值逾百億元,這些國外佈局都需要更年輕、國際化的人才。而他的發言多少透露馬家二位公子的思維。

弟弟主政 哥哥管國貿

馬家少主佈局人事大換血,成效還待時間證明,但二老入監服刑迫在眼前,馬家人的心情很難調適。曾任元大證券董事長的杜麗莊,一路陪伴丈夫馬志玲,「面對官司,這二年來,她(杜麗莊)一直有在做心理準備,但她最擔心九十多歲的婆婆與她的先生,馬先生(馬志玲)現在根本離不開她。」馬家友人說。一九七四年,馬志玲父親以債權人身份接下元大證券,交由馬志玲經營。馬志玲擊敗老牌的新光、日盛,一九九三年拿下證券龍頭寶座,且一路併購坐大。二○○一年,各大金融家族成立金控,元大錯失機會,直到二○○五年入主復華金。然元大馬家在扁執政時代入主金控,因與扁家往來,身陷官司,先是馬志玲夫婦涉入元大投信結構債弊案,接著馬維建及馬維辰也因洗錢案被告。為此,馬維建及馬維辰請辭元大金董事及總經理、營運長職務。迄今,馬家僅馬維辰無罪,任元大金及元大銀行、人壽董事;馬維建則因洗錢案,二○一一年被判處八個月、緩刑二年,依金控法令,五年內不得擔任金融機構負責人,他現任國貿董事長、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過去,馬志玲脾氣火爆、杜麗莊個性柔和,相互搭配;現在則是換馬維建扮白臉、馬維辰唱黑臉,接下父母的棒子,帶領元大集團。

馬維辰 小檔案

出生:1970年現職:元大金控、元大銀行、元大人壽董事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商學系畢業經歷:奇唯科技執行長、元大建設執行長、復華銀行副董事長家庭:已婚

馬維建 小檔案

出生:1967年現職:國貿大樓董事長學歷: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企管所碩士經歷:元大證國際部副總經理、復華證金董事長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興趣:畫作收藏,趙無極、林風眠等作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37

VC圈人事大變動:複星昆仲董事長和總裁被免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7/155880.shtml

VC圈人事大變動:複星昆仲董事長和總裁被免職
i黑馬 i黑馬

VC圈人事大變動:複星昆仲董事長和總裁被免職

據消息人士透露,三人離職後將進行自主創業。

i黑馬訊5月17日消息,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於複星昆仲相關人員的任免通知》,宣布免去複星昆仲資本董事長王鈞、複星昆仲資本總裁鮑周佳、複星昆仲資本聯席總裁梁雋樟等三人職務。據消息人士透露,三人離職後將進行自主創業。

任免通知內容如下:

各單位、各部門:

因複星昆仲資本部分人離職,經研究決定,自發文之日起,做出以下人員任免:

免去王鈞複星昆仲資本董事長、鮑周佳複星昆仲資本總裁、梁雋樟複星昆仲資本聯席總裁職務。

任命:

潘東輝擔任複星昆仲資本董事長兼總裁,其它職務不變;

王樂敏擔任複星昆仲資本財務總監;

張婷雯擔任複星昆仲資本人力資源高級總監,其它職務不變;

翁晴擔任複星昆仲資本法務高級總監,其它職務不變。

特此通知。

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五月十六日

1463461074210253

據悉,複星昆仲資本成立於2013年4月,是複星集團旗下的產業創投基金,專註於中早期投資,聚焦於020、互聯網金融、旅遊/體育、醫療健康、車、教育等領域。2015年末,昆仲投資的和創科技、著迷網完成了新三板的掛牌;微醫集團(掛號網)估值超過15億美元,已經成為中國數字醫療領域實至名歸的獨角獸企業。面向便利店提供服務的惠民網也在新一輪融資中取得了超高估值。

複星昆仲資本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王鈞在加入昆仲前,他有著跨國公司高管、創業公司CEO和投資人的豐富履歷。2013年,他受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之邀,創立昆仲資本。

在王鈞的帶領下,昆仲資本發展迅速,擁有一支2億美金基金和一支8億人民幣基金,在中美兩地投資和支持了創科技(紅圈營銷)、隨手記、極光推送(Jpush)、惠民網、摩貝網等一大批優秀企業。

資本 免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88

長安福特“一把手”卸任 福特中國人事大換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188.html

福特汽車高層將迎來大調整。

福特汽車於6月6日晚間發布消息稱,長安福特總裁馬瑞麟(Marin Burela)將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退休,在這一過渡階段,馬瑞麟被任命為福特汽車亞太區特別顧問,並向蕭達偉匯報。其繼任者是現任福特汽車印度公司總裁兼總經理何駿傑(Nigel Harris),他除了將接替馬瑞麟出任長安福特汽車總裁外,還被任命為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

(馬瑞麟)

現任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禮祥(John Lawler)將返回底特律,接替Rowley出任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而後者則將被任命為新設立的福特汽車公司戰略副總裁。

(羅禮祥)

在羅禮祥卸任後,福特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將由福特汽車公司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蕭達偉(Dave Schoch)兼任,而他也將直接領導並管理福特汽車在華的所有業務(包括進口車以及兩家合資公司)。

按照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的說法,此次高層的變化是基於中國市場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所做出的決定。“隨著我們在中國業務增長計劃的不斷推進,中國市場在福特汽車公司全球營業收入和盈利貢獻方面所占據的比重不斷增加。”馬克∙菲爾茲說:“通過提升中國業務運營部門的級別,也正體現出了中國對於公司在未來持續盈利發展計劃中的重要性。”

在福特汽車2015年全球663萬輛的銷量業績中,中國市場就貢獻了超過110萬輛,在營收方面,其也憑借亞太區創紀錄的稅前利潤,刷新了集團的全年稅前利潤,成為另一個亮點。福特在華的成功得益於2012年提出的“1515計劃”,在2015年之前,在中國市場上推出15款全新車型。在當時,雖然很多人為其捏了一把汗,但在2015年底到來之前,福特不僅如願完成了上述目標,而且在產能提升以及經銷商建設上,都完成了當時的設定目標。

如果說1515計劃讓福特在傳統汽車業務領域奠定了領先的基礎。那麽,2016年是福特在華啟動又一次新征程的初始之年,在挖掘長安福特合資公司的潛能之外,福特與江鈴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新合作也拉開序幕,乘用車產品撼路者正式面世,二者後續的合作也將進一步深入。在傳統業務之外,福特又在華加速了新的出行業務的推進。

人事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是面臨新競爭和迎接新挑戰而做出的必然舉措。早在4月初,福特汽車在華的另一合作夥伴江鈴汽車也完成了高層人事調整。王錫高不再擔任江鈴股份董事長,而由邱天高任。範炘任江鈴股份總裁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陳遠清則不再擔任江鈴股份總裁及執行委員會主席職務。

福特希望通過提升中國業務運營部門在公司內的匯報級別,繼續加速推進公司業務模式向兼顧汽車與移動出行公司的方向發展。但在記者看來,激進的“1515計劃”,雖然讓福特在華保持了高速發展,但同時也伴隨著系列產品質量問題,對品牌口碑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下一個階段,在高層新一輪調整之後,如何在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保持品牌口碑的健康良性發展,對福特來說十分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82

廣汽集團謀變:密推新項目及人事大換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435.html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238.SH,下稱“廣汽集團”)在“十三五”規劃元年加足馬力,正推進新一輪變革,包括人事調整以及加快資本運營等。

日前,廣汽集團與互聯網企業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大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投資14億元,首次註冊資本金為2億元,推進互聯網生態圈項目實施。與此同時,廣汽集團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另一項重大項目。廣汽集團日前公告顯示,該企業在第四屆董事會第 25 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廣汽豐田 281B 項目的議案》,同意合營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 281B 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約 15.26億元(約 24770 萬美元),資金來源由股東增資 8257萬美元(約 5.08億元人民幣),其中廣汽集團按股比增資 4128.5萬美元(約 2.54億元人民幣),其余資金企業自籌解決。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項目與此前多個投資項目有所不同,采取以代碼來命名。廣汽豐田內部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這個項目應該是保密信息,所以用代碼來代替,具體內容,除相關項目負責人外,廣汽豐田內部其他人也了解不到有關情況。

除了秘密投資一些重大項目,廣汽集團以及旗下子公司正醞釀新一輪的人事大調整。第一財經記者從廣汽內部人士獲悉,其中,現任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郁俊將調往廣汽乘用車並出任總經理一職,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則將升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兼任廣汽乘用車董事長,而廣汽本田副總經理鄭衡將接替郁俊出任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現任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的袁小華調往廣汽本田,出任副總經理一職位。

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上述人事調整,目前尚未發布正式的調令,但在集團內基本已確定,按照任免流程,具體的人員調整需要先在集團內部進行公示後再發布,預計這一輪高管變動將在今年7月1日左右完成。

這輪人事變動,在今年4月北京車展期間已現端倪,當時與廣汽本田新任總經理佐藤利彥一同出現在媒體采訪環節的並非郁俊,而是鄭衡。有接近廣汽集團的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廣汽集團高層調整的消息在廣汽集團內部已傳了一陣時間,郁俊從合資企業調往自主企業很正常,廣汽集團對自主板塊格外重視,吳松帶領著自主車企廣汽乘用車總算是熬出來了,晉升在預料之中,而其騰出的位置,由同樣是具備很強市場拓展能力的郁俊來接替。目前,廣汽集團人事調整處於微妙階段,接下來不排除還有更大的調整。

就在2013年,廣汽集團進行一場堪稱中國汽車界最密集的高層換防,時任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等高層皆調回廣汽集團,廣汽本田原副總經理郁俊接替姚一鳴擔任廣汽本田執行副總,廣汽豐田原副總經理李暉接替馮興亞執掌廣汽豐田。一年後,廣汽集團再一次進行人事大調整,其中原廣汽豐田副總經理鄭衡被調任廣汽本田副總經理。目前,廣汽集團將再次發動人事調整,主要集中在旗下廣汽本田和廣汽乘用車兩家企業,崗位涉及調整的吳松、郁俊以及鄭衡等高管,皆以銷售見長。上述接近廣汽集團的業內人士稱,廣汽集團近年來一改以往相對保守的形象,要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集團,廣汽集團必須加快改革的步伐。

廣汽集團此前多次人事調整,為廣汽集團帶來活力並推動該集團前行。2015年,廣汽集團連同合營聯營公司實現汽車產銷127.39 萬輛和 129.97 萬輛,同比增長 4.54%和 10.86%; 其中自主品牌傳祺實現銷量19.51 萬輛,同比增長61.64%。該集團2015年合並營業收入約 294.18 億元,同比增長約 31.4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約 42.32 億元,同比增長約 32.48%。今年1~5月,廣汽集團銷量為59.51萬輛,同比大增29.07%,其中合資企業廣汽本田依然是廣汽集團旗下銷量最高的企業,同期銷量為22.39萬輛,同比增長14.15%,而該集團旗下自主企業廣汽乘用車則實現137.31%的高速增長,銷量達12.86萬輛。

目前,作為國內第六大汽車集團的廣汽集團,正推進“十三五”規劃的“1513”( 即1個目標、5大板塊、1個重點、3大突破)戰略實施,力爭“十三五”期末完成汽車產銷量達240萬輛,鞏固和提升自主品牌實力,加快落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動整車和零部件研發、制造升級、商貿和金融服務業結構優化,培育和布局大交通領域等戰略新興產業,欲全方位提升綜合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08

神龍汽車人事大調整 蘇維彬將出任掌門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308.html

6月20日,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竺延風以及PSA集團亞洲運營首席執行官奧立維,出現在合資公司神龍公司召開的幹部大會上,兩位重量級人物出現,見證了神龍公司重大人事調整。

上圖從左至右,蘇維彬、邱現東、劉衛東、竺延風、奧立維、何偉、穆浩然、麥柯然

鑒於東風汽車公司和PSA集團股東雙方幹部調整安排,及神龍公司現任總經理及執行副總經理任期將滿,股東雙方協商一致決定:神龍公司現任總經理邱現東將調回東風公司總部任職,由蘇維彬接替邱現東到神龍公司任職。

邱現東

具體調整是:8月1日前,現任執行副總經理穆浩然(Jean MOURO)任神龍公司總經理,蘇維彬任神龍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任神龍汽車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書記;8月1日起,穆浩然任期屆滿,將回PSA集團另有任用,由蘇維彬轉任神龍公司總經理,麥柯然(Jean Christophe MARCHAL)任神龍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東風汽車公司內部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這是該企業基於事業發展需要,按照公司幹部管理的有關規定,有計劃地對公司內部幹部進行的正常交流。

就在數個月前,神龍公司剛剛進行完一輪大規模的中高層人事調整,涉及雪鐵龍和標致兩大品牌。而這輪調整涉及到神龍公司更核心人物。邱現東於2011年1月任神龍公司執行副總經理,2012年10月1日正式出任神龍公司總經理一職,在他的領導下,神龍公司在過去五年的產銷量翻一番,銷量年均增長速度為13.9%,高於市場平均增長率3個百分點,2015年銷量為71萬輛。

蘇維彬

將於今年8月出任神龍公司掌門人的蘇維彬是位70後,出現於1970年的他,比邱現東小一歲,1991年華中理工大學鑄造專業畢業,2003年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畢業。他在2001年任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公室副主任,隨後擔任過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位。2015年3月至今任東風汽車公司國際事業部部長、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部總經理等,是位複合型人才。業內有人士認為,蘇維彬接管神龍公司之後,預計將加快國際化步伐,不過,當務之急要解決此前高速增長之後如何持續發展的壓力。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乘聯會”)最新數據,在今年5月中國車企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排行榜中,大部分車企均增長,但部分車企下跌明顯。原先十強里的常客長安福特和神龍汽車在5月均遭遇挫折而跌出前十,其中長安福特5月銷量下滑17.3%,排在第11位,神龍汽車5月降了22.1%,排名第14。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長安福特銷量下滑,主要是長安福特為減輕經銷商庫存壓力主動減產,而神龍銷量下滑,則是因為市場壓力太大,德系以及日系走強,對神龍的市場份額進行蠶食。

今年5月,神龍公司正式發布新中期事業計劃 “5A+計劃”,加快未來發展步伐。根據“5A+計劃”,神龍公司正式確立了未來五年的三大戰略目標:即質量水平在2018年進入行業前三、2020年追求第一;銷售收入在2020年超過1000億;更加註重效率提升,截至2020年累計提升30%,追求可持續的盈利性發展。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神龍公司未來五年將在產品方面將共計投放34款新車型,其中包括5款新能源產品;每個品牌每年至少投放1至2款全新車型,進一步鞏固完善轎車+SUV產品系列,加速進入MPV細分市場,擴展產品布局等。此前,在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方面也加快布局。

從目前的人事調整看,蘇維彬將成為“5A+計劃”的主要操刀者。

目前,車市增長放緩成為新常態,多家車企進行人事換防,為企業註入新鮮血液。除了神龍汽車在6月20日人事調整外,東風汽車公司旗下另一合資企業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在當天也進行多位高管大調整,其中,楊青當任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而黃剛不再擔任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另有任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30

小事大驚喜



小時候,一點小事,尤其是好事竟然在自己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之下發生,總可以讓自己驚喜好半天.  你可以說開心的代價竟如此便宜,簡單?也許是,但,對比起今天非常豐富的物質生活,小朋友們暑假去日本旅行都覺得只是不外如是,我認為,我們這一代在某個層面來說是比較幸福,因為罕有,才會覺得真正的愉快,才懂得珍惜。


坐雙層巴士竟可以坐到上層第一行的前座,除了可以飽覽沿途風景外,也可幻想自己是巴士司機,正在駕駛着這輛馳電掣的巴士


* 放學回家午飯,發覺桌上的餸菜竟然不是平日的豆角炒豬肉或者蒸水蛋,而是自己喜歡的罐頭食物如香煎午餐肉或豆豉鯪魚


* 測驗本來準備不足, 走進班房的時候仍是忐忑不安的,此時訓導主任忽然走入班房,宣布老師因為身體不適而告假,這一堂不用測驗,哈哈, 心情之愉快,便恍如放下一塊心頭大石


* 暑假的節目通常是剝蝦和穿膠花,忽然有一天老爸宣佈下午借了輛貨車,讓夥計載我們去深水灣游水(不去淺水灣的原因我想是因為深水灣泊車比較容易,把貨車泊在海灘對面馬路的停車場即可).  回程的時候可在漁市場後面沖身,再吃一碗輭滑可口的冰凍涼粉才回家


* 某個星期天,老媽皇恩大赦,我們可以不用去西豪買兩毫三個的麵包,而係去平香買即煎即賣的牛肉包和豆漿做早餐


* 晚上往斜路仔(即加惠民道)乘涼,回程時經過卑路街尾的蘭香室,被在哪裏做侍應的表哥拉入去,享用我童年的至愛 - 紅豆冰


* 跟老媽去中環逛,其實是陪她去花布街買布做長衫,經過幾個鐘頭漫長的苦等,買到心水的布料後,她偶爾會"良心發現", 帶我去干諾道中和域多利皇后街交界的三興粥麵(原址現已成為翠華餐廳)吃下午茶.  她喜歡吃及第粥,我則會點當時只有三興才供應的小欖炸鯪魚球


* 老爸晚上忽然覺得有點餓,著我們去為他買碗雲吞麵做消夜,剩下的找續則可據為己有(我反應比較遲鈍,這樣的優差通常會被我弟弟搶去)


* 颱風忽然來襲,無端端多了一天假期(額外假期雖然好,但我們都不敢把高興掛在臉上,因為打風期間漁船不能出海,老爸被迫停工,漁欄的生意額受損,他的心情自然不佳,我們亦要識做,不敢喜形於色)


* 在街邊檔玩潛籌抽奬遊戲,竟意外贏了五大元,這筆巨款足夠我做兩天大爺,請同學們食雪糕雪條(當然年中進貢的零用錢遠遠超逾此數)


* 測驗竟然合格,而且分數不差,被老師點名稱讚(所謂稱讚者,不是成績好,只是有進步而已)


* 跟父母去飲宴,因為座位安排出錯,要與他們分席而座,如此即可狂飲汽水而不被制止/?罵


* 放學回家,赫然發覺有親戚到訪,除了會叫下午茶到會外,偶爾可收取其"私人醒"的零用錢,這筆意外之財老媽一般都不用收歸國有,如此又食又拎,端的是人生一大樂事


* 老媽子明明誓神劈願的說不會買電視機,怕我們沉迷看電視不做功課,轉身便宣布已買了個電視,下星期便會送扺家中,其喜悅程度,直如中了頭奬馬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55

樂視網人事大換血:融創系進入高管層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15/1138765.html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宗旭

樂視網迎來了一場人事變動。8月15日,樂視網CEO梁軍連發四封內部郵件,任命袁斌、張昭、劉淑青等數位高管。其中張昭被任命為樂視網上市體系首席內容官(CCO);袁斌被任命為樂視網及上市體系首席技術官(CTO),同時擔任樂視雲計算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劉淑青被任命為樂視網高級副總裁,負責全面統籌樂視網及上市公司體系人力資源、法務、財務及行政管理工作。

張昭為樂視影業董事長兼CEO,此次任命後,其原職務不變。

資料顯示,劉淑青現任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風險管控中心高級總經理。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任天津融創置地有限公司財務經理;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任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中心內控總監,2010年11月起至今,任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風險管控中心高級總經理。

官網資料顯示,袁斌2012年10月加入樂視網,任樂視網聯席CTO,樂視創新與用戶體驗研究院院長。在加入樂視前,袁斌曾任愛奇藝技術產品副總裁。

以上安排顯示了樂視網對雲服務的重視。視頻雲不僅能夠支撐樂視網的視頻業務,還能給樂視網帶來寶貴的穩定收入。不過對於樂視雲的未來,此前互聯網分析人士王利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並不看好。王利陽認為,樂視雲生態也是樂視講故事的一部分,過去賈躍亭顯然希望通過雲計算的“宏圖”來吸引資本市場,但雲計算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巨頭入場太多,投入資金和資源都遠大於樂視,在視頻和電視都出現欠款的當下,恐怕難以有心再救。

自今年5月份梁軍接替賈躍亭任總經理一職後,短短兩個月,樂視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據證券日報報道,梁軍表示,樂視網將對組織架構重新進行調整,將電視端的運營團隊與樂視網的團隊做整合,未來整個上市公司的業務全部以電視大屏為主。梁軍坦言,目前市場對樂視產生的質疑大多源於樂視的資金問題,造成樂視資金不足的主因是,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在業務上拓展太快,同時公司擴張戰略和節奏出現問題。“在6個月-12個月以後,我們得讓公司業績有明顯改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