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籠包、芒果冰與牛肉麵被稱為「永康街三寶」,但近年來,一攤「天津蔥抓餅」異軍突起,搶盡逛街客的目光,還被《紐約時報》評為亞洲最好吃的蔥抓餅;這家不到一坪大的小店,一天賣出兩千片,每年獲利破千萬元。
撰文‧梁任瑋 「九層塔的要不要辣?」鐵板清脆的聲音鏗鏘作響,下午四點,坐落台北市永康街熱鬧角落的「一坪獲利王」——天津蔥抓餅攤前,排隊的人潮綿延超過三十公尺,老闆翻轉餅皮的雙手從未停過,還是照著自己的節奏,把餅皮煎得金黃噴香才交給客人。 「蔥抓餅要做得好吃,一點也快不得。」腳踩輕便的藍白拖、穿著樸素襯衫、頭戴棒球帽的歐吉桑不疾不徐地說,他正是這家天津蔥抓餅攤的林老闆。 別小看這個不到一坪的攤位,四、五位工作人員在擁擠的空間分工合作、動作熟練地煎餅、加料、包裝,平均一分鐘賣出三到四片,換算一天賣出二一六○片,以每片三十五元計,一年營收高達兩千五百萬元,等於一坪地就創造一千三百萬元利潤,堪稱永康街商圈的一坪獲利王。 不僅如此,林老闆自己就是旁邊、也是永康街老字號「誠記越南麵館」店面的持有人,除了蔥抓餅的營收,每月還有十餘萬元房租可收,他把坪效發揮到極致的功力,在永康街恐怕找不到第二位。
致富心法一: 把工作當運動,越忙越快樂然而,這家蔥抓餅的成功,並非僅靠地利之便,背後其實有一段絕處逢生的故事。 一九九一年之前,這間店面原本是林老闆經營的「天使皮鞋店」,鞋匠出身的他,雖然擁有一身好工藝,但卻不敵當時工廠開始大量生產皮鞋的衝擊,不僅找不到師傅一起製作手工皮鞋,連帶生意也逐漸萎縮凋零。 為了養家,林老闆把皮鞋店生意交給太太照顧,另外找了泰山黎明工專校長司機工作,希望能多一份固定薪水貼補家用。「後來皮鞋店生意還是無力回天,我太太下定決心將店面轉租給誠記,並保留一點空間做生意,才有今天蔥抓餅的局面。」林老闆說,妻子總是想辦法突破困境,是很堅強的女性,他把一切成就都歸功於給妻子。 原來,隔行如隔山,收掉皮鞋店後,林太太賣過珍珠奶茶、豆花,但生意始終沒起色,「連鎖手搖茶店如雨後春筍般增加,開到最後,大家都是殺價競爭,很難經營下去。」直到二○○一年加盟天津蔥抓餅,才出現轉機。 儘管現在已六十六歲,也有穩定店面租金收入來源,兩年前才自校長司機工作退休的林老闆,依然認真經營蔥抓餅生意,他與太太幾乎全年無休,每天早上九點就開門營業,直到晚上十點才打烊,「來攤位幫忙就是我們的運動,也是樂趣。」他打趣地說。
致富心法二: 自創新口味,把握國際露臉機會皮鞋匠出身的林老闆,早年訂做皮鞋就以技術紮實獲得客戶信賴,轉賣蔥抓餅一樣抱持腳踏實地的精神,選材用料實在,每片蔥抓餅比一般厚二○%。不過,真正讓永康街蔥抓餅暴紅的關鍵,是一二年被《紐約時報》評選為「亞洲最好吃的蔥抓餅」,也讓原本在永康街就小有名氣的攤子,瞬間躍上國際舞台。 談起這段經歷,戴著口罩的林老闆臉上看得出一絲驕傲神情,「那時候《紐約時報》記者偷偷來採訪好幾次,最後一次才表明身份,我還不敢相信,直到台灣的電視台播出這條新聞,我才確認是真的。」讓《紐約時報》驚豔的蔥抓餅口味,是林太太首創的「九層塔加蛋蔥抓餅」,只見她毫不手軟地將氣味濃郁的九層塔放在煎得酥脆的餅皮上,再搭配滑嫩蛋汁,份量十足,「有一陣子九層塔產量少,一斤要價一百元還是得賣,多出來的成本只能自己吸收。」林老闆開業十三年,只有調漲過五元,因為他相當自豪自己的蔥抓餅是永康街的「庶民美食」,每個人都吃得起。 事實上,為了維持穩定的口感,幾年前,林老闆也成立中央廚房製作蔥抓餅麵團,他認為,「做生意與人生一樣,絕對不能偷工減料,要賣給客人的產品,為了賺錢降低品質,做事怎麼會成功?」林老闆的一生,正是充滿這樣的熱情與衝勁。不論年輕時替客人製作皮鞋,或是現在經營一間小小的蔥抓餅攤位,他感慨地說:「我始終相信『自助者天助之』!」 天津蔥抓餅 進駐永康街時間:2001年進駐永康商圈原因:本身為永康街房東,利用畸零地賣起蔥抓餅年營業額:估計約2500萬元特色:永康街上單價最便宜的「庶民美食」 |
| ||||||
坐月子,在台灣是再傳統不過的習俗,在中國卻沒有這個習慣,中年轉業的台商鍾宇富,不僅在中國推廣坐月子觀念,並打造成頂級服務,更將企業轉型為電子商務。他是如何抓住中國的缺口經濟,變成自己的舞台? 撰文‧楊卓翰 他靠四間中央廚房,每年在中國創造三億元新台幣的營業額;他的月子餐服務,送進了中國頂級坐月子中心,連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女主角孫儷也買單;在中國最大購物網站天貓,他的月子餐市占率也高達七成。 他是廣禾堂創辦人兼執行長鍾宇富,在他○五年創業之前,月子餐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的產業。如今,他抓緊中國服務業升級轉型的契機,創造了巨大商機。 隨著中國在去年逐省開放「單獨二胎政策」(只要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即可生二胎),為長達三十年的一胎化政策畫上句號,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預測,未來十年,中國每年平均將有一千八百萬名寶寶出生,與過去十年相比,增加了三成,讓原本就不小的母嬰市場,更添想像空間。 突破傳統! 廚房自建化驗室,連一粒米也要精挑細揀但要拿下這片市場,可不能靠過去比開店多、比來客量的作法,因為這塊大市場,已經出現質變。去年,鍾宇富把加盟店全部關掉,今年的業績反而成長一倍,還計畫明年回台上市。他是怎麼做到的? 走進廣禾堂坐落在上海黃浦區的中央廚房,迎面而來的不是香味,而是消毒水的味道。原來,要進到烹飪區,就像進到實驗室,全身上下得先穿鞋套、頭套,踏過消毒水,經過四道關卡,才有辦法進入廚房,「一隻蚊子都飛不進來。」處女座的鍾宇富說。因為服務的對象是特殊族群,所以廣禾堂的每一步都小心謹慎,對於細節要求極為嚴格。 走過層層關卡後,一進烹飪區,麻油的香味馬上撲鼻而來。在這裡,他們烹調的月子餐每天限量一五○套,而一套三十天的月子餐,要價二萬四千人民幣(約十二萬元新台幣)。 廣禾堂的中央廚房自己有化驗室,每天清晨送菜時都會先抽驗,半小時就能檢出瘦肉精和化學藥劑。為了確保品質,每道餐都會留樣化驗,供監管單位抽查。食材挑選也相當精密,連白米都用手工一粒一粒把顏色較黑或變形的米粒挑掉,只留下最漂亮、純白的米粒,光是這道手續,五斤米就要挑半小時。 挖出藍海! 電視人考察親子市場,變身「月子教父」不只是製餐過程做到極致,整套服務鏈也無微不至。廣禾堂中央廚房總顧問,也是鍾宇富的父親鍾萬宏說:「我們的中醫師會到府把脈,分析媽媽的體質,然後營養師依體質搭配食材,最後才是廚師依照個人喜愛的口味烹飪。每道餐從食材、鹹淡口味,全部客製化。」靠著獨一無二的細膩服務,廣禾堂打響名號,讓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四個中央廚房的月子餐訂單一直排到明年三月,都是滿單。 「好企業滿足市場,偉大的企業創造市場」,這句話是行銷學大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名言,也詮釋了鍾宇富稱霸中國月子餐市場的祕訣。廣禾堂,同時也是中國服務業升級的最佳典範。 四十二歲的鍾宇富,在台灣是電視節目製作人,二○○一年到中國,原本想製作當地的親子電視節目,不過因為兩岸媒體管制,讓他的計畫擱淺。帶了大筆資金到中國,夢想卻胎死腹中,鍾宇富開始尋找其他機會,而他在考察時發現,中國沒有坐月子的習慣,對於產後的調理也了解不深。 坐月子在台灣是最重要的產後照顧,不過,中國在經過文化大革命「反迷信」的沖洗下,坐月子剩下的習俗,只有吃雞蛋、喝紅糖水。 「這片市場,完全是空白的。」鍾宇富知道自己發現了「不穿鞋的非洲」(註:非洲窮困,人們買不起鞋,因此都不穿鞋,但也顯示這裡的鞋子市場龐大)。由於本身是客家人,鍾宇富對月子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在○五年成立廣禾堂。 滿足未曾被滿足的空白,正是像廣禾堂這波新興服務業的主調。問題就在於,「不穿鞋的非洲人」,要怎麼讓他穿上鞋? 開拓市場初期,鍾宇富吃盡苦頭。他從觀念開始推廣,運用他在影視產業的人脈,親自上節目,並透過多位明星代言,發揚坐月子文化,也在當地贏得「月子教父」的美名。此外,他自己則攻讀廣州醫藥大學中醫博士,研究坐月子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歸納出一套坐月子的學問。終於,第四年開始獲利,廣禾堂的名號也越發響亮。 「我們在看,這方面(月子餐)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好的選擇其實很少。」上海禾新醫院副院長周明仁說。四星級(上海醫院評鑑最頂級)禾新醫院的坐月子中心,就是選用廣禾堂的月子餐。「因為廣禾堂有醫學背景,餐的品質又好,市場上真的是沒有第二選擇。」周明仁表示。 除了攻進高端客層,廣禾堂還有另一項利器。 過去在中國拓展市場,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透過加盟,廣禾堂卻栽得很慘。因為加盟店的品質難以控制,「有些加盟店還會自己賣瘦身產品和直銷,」鍾宇富說,「只要出一次錯,我就得打包回台灣!」為了守好品質,加上中國的店租成本飆升,一三年,他毅然決然收掉所有加盟店,僅剩下直營店。也因此,去年的營收僅剩五千萬元人民幣左右。 如今,廣禾堂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已經超越去年總和。少了實體銷售,鍾宇富是怎麼做到的?答案就是——電子商務。 搭上電商! 阿里巴巴也押寶,中醫師變網路行銷專家鍾宇富原本對電商不甚看好,後來他發現,網路的機會比起線下更有開拓空間。在取得中醫博士學歷之後,鍾宇富拿的正是「淘寶大學」的總裁班學歷,透過阿里巴巴旗下雲鋒創投和經緯風投等專投互聯網企業的資金(二輪約六百萬美元),廣禾堂積極拓展網路事業,並找上大榮生技及正和製藥等生技代工廠,將DIY的月子餐和調理產品賣到網路上。 「中國的服務業市場不斷在進化,如果照過去的模式,一定死!」鍾宇富說,網路的戰場和實體店截然不同。「第一年,我們的網路廣告就花了七百萬人民幣。」他還把中醫師訓練變成線上營銷團隊,讓他們去設計網路產品。 靠著品牌效應與大量的網路投資,廣禾堂在線上的成長,以每年一○○%的速度擴張。短短二年,廣禾堂月子餐在中國第一大電商網站天貓的市占率高達七成,業績更超越線下,讓廣禾堂今年的總業績上看八千萬人民幣(約四億元新台幣)。 「網路電商,才是未來攻城掠地的主旋律。」他舉例,配合電商的促銷活動,業績一天就可衝到六百萬人民幣。 從高端切入空白市場,並快速轉型成電商,廣禾堂成為新興服務業的領航者。目前廣禾堂已接受兆豐證券輔導,最快明年就會掛牌F生技股。不難想像,在中國,這樣的新興服務業只會越來越多,未來將成為資本市場的一股新勢力。 廣禾堂 負責人:鍾宇富 在中國年資:9年 員工人數:180名 前三年平均營業額:約3億新台幣預計上市:2015年(兆豐證券輔導,在台以生技F股上市)廣禾堂如何進化服務? 精緻化 從傳統餐飲升級, 變成到府送餐服務 客製化 中醫師先到府把脈,營養師依體質配料,廚師依口味烹飪 網路化 透過網路販售月子餐, 在天貓市占率70% |
| ||||||
「侶行」,在中文辭典中是個不存在的詞,但自從去年優酷網推出《侶行》這檔自製節目,其背後「相伴而行」的概念,正在中國各地擴散,影響更多人,改變人生態度,勇敢踏上心中掛懷多時的旅程。 撰文‧鄭淳予 「互聯網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我們都成了可恥的低頭族,朋友越多的時候,越是孤單,難得朋友見到面,見了面點完餐,就各自泡在手機上招呼各自的朋友。真正面對面的感受被遺忘了,我們也忘記這個世界長什麼樣子。」發出以上感性慨嘆的人,不是趕不上新時代的老企業家,也不是批判社會風氣的老教授,而是年僅四十歲的優酷總裁魏明。他能坐擁「全中國最大視頻網站」,全賴每天一.二億名網路重度使用者的「愛戴」,但他卻帶著這番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懷造訪台灣。 魏明來台短短三天行程,國內影視圈重量級人物都和他見面,外界也期待他能讓兩岸影視合作有更寬廣的未來。但是,九月二十六日政大一場魏明與知名製作人王偉忠的對談,魏明沒談視頻網站的未來,開口卻先講起一對中國夫妻的故事。 無敵伴侶 平凡卻動人,打敗《星星》原來,這對外表看來平庸的素人夫妻,是近來在中國暴紅的一對無敵伴侶,他們兩人在二○○八年發願,要用十年完成他們的另類「壯遊」。結果,計畫才走一半,他們自拍上傳的旅行紀實就被優酷網相中,並主動提出合作,將他們的旅程拍成戶外實境秀節目,名為《侶行》,這也是優酷網的第一檔自製節目。 「很高興能帶著優酷最重量級的節目來到台北。」魏明自信地說道。說是「重量級」節目,的確不誇張,《侶行》自去年六月在優酷網播出第一季就轟動,目前進行到第二季尾聲,觀看人次已達四億。 在中國知名社群網站「豆瓣」搜尋關於《侶行》節目的評價,網民給了九.四分的高分。雖然沒有縝密的「劇本」,但扣人心弦的程度,還略勝精雕細琢的《後宮甄嬛傳》(八.八分),及風靡亞洲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八.五分);雖然沒有俊男美女,《侶行》的受歡迎度,卻高過同樣也是實境節目,但有偶像明星加持的《爸爸去哪兒》(九.二分)。 互聯網顛覆產業的遊戲規則,影視節目也不例外。王偉忠說,視頻的出現讓有創意的節目出頭,素人也能當節目製作人。而優酷魏明相中這對夫妻當作自製節目的處女作,令人好奇這對素人的魅力何在? 故事的男主角張昕宇,綽號「二百七」,因為他是位體重達二百七十斤(約一三五公斤)的大塊頭,他在六歲那年,就認識女主角梁紅。兩人從小住在北京市二環外同一條街,一個街頭,一個街尾,古詩〈長干行〉所描述「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用來形容他們再貼切不過。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梁紅笑吟吟說:「老張從小就是我的偶像。」為什麼呢?因為張昕宇真的非常與眾不同。 年輕土豪 什麼生意都做,賺好幾桶金「我爸是經商的,我從小就有個觀念,做生意就是賣別人想要、但不容易買到的東西。」張昕宇在就讀初中時,有天騎單車發現一處批發市場,便買了一批便宜的「太空杯」,再賣給學校,作為送給全校老師的教師節禮物,一口氣賺了六百元人民幣(以下幣值同),當時老師的月薪只有兩百元。 初中就展現靈活的生意頭腦,張昕宇甚至是全校第一個擁有「大哥大」的人(這支罕有的「大哥大」後來當然送給梁紅)。 出社會後,小兩口一起做過各種生意,開過小吃鋪、擺過冷飲攤、賣過羊肉串、承包過公共廁所、打掃過街道,經營過的「事業」不勝枚舉,他們甚至在二十歲出頭,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百萬。 「那時我看到崇文門市場外排隊買豆腐的長長人龍,就想:不如我來賣做豆腐的機器?」張昕宇回憶,他每天躲在人潮中,伺機觀察豆腐攤使用的製豆腐機,有機械天分的他,最後只花四萬元就做出要價十七萬元的「製豆腐機」,成功大賺一票。 兩人發了財後,開心地跑了幾家銀行,把賺到的一百萬元全領出來,在家裡對空撒鈔票慶祝,但樂極生悲的事馬上來了。有人檢舉他們使用的鍋爐未經登記,是非法使用,一夕間,賺來的錢全被重罰回國庫。 走過這遭暴起暴落,梁紅豁達地振奮張昕宇:「我們從零開始吧,以前也是這麼走過來的!」接著,他們繼續做首飾加盟、機械貿易,不到三十歲,已稱得上所謂的「土豪」。 「平日騎馬、打高爾夫,出國旅遊也買名牌包奢侈品,有年Audi(奧迪)出了新款車,我們一人買了一輛。」張昕宇說,常有人問他們是不是「富二代」,他總自豪地否認:「我還沒出世的孩子,才是富二代。」 盤點夢想 川震救難,體悟「做自己」○八年,汶川大地震改變了他們。當時張昕宇與朋友們組成一支救援隊深入災區。「我的營救據點在一間國小,操場堆滿了孩子的屍體,一位爸爸看我手上拿著鑿岩機,請我幫忙挖出他女兒,我一面挖,他一面跟我說著女兒生平所有的事,終於挖出來,人已經死了。」從沒掉過眼淚的張昕宇在那時當場號啕大哭。 「他從汶川回來後,陷入一段長時間的低潮,脾氣暴躁、靜不下心、難以入睡。」梁紅回憶道。「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是張昕宇回到北京後一直放在心裡的一句話。「後來,我們決定不做生意了,要做自己!」他說。 兩人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重新思考小時候的夢想——「我記得我說過要在南極跟你結婚。」「我一直想去離家很遠的地方。」兩人把從小到大天馬行空的念頭,全攤開來想了一輪,這才發現,曾經富裕並未讓他們擁有行動力,小時候的「幻想」,全被成年後追逐金錢的「痴想」給取代。 ○八年,他們規畫一段長達十年的「旅行」,「我想親眼看看這個世界,更多我所沒看過的角落。」張昕宇先把自己手上的兩個事業獲利了結,陸續回收一千五百萬元,作為這趟「壯遊」的準備金。 第一階段,他們挑了四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旅遊地點——「世上最冷村莊」奧伊米亞康、「仍活躍的活火山」馬魯姆火山、「槍林彈雨的海盜故鄉」索馬利亞、「一片死寂的核災之城」車諾比,「這些都不是常規旅行,很多是探險行程,要達到某些目的。」梁紅解釋。 比如,張昕宇垂降至馬魯姆火山口下,不僅拍攝熔岩湖的熊熊烈焰,也測量各項物理數據、採集火山樣本,捐贈給國家火山研究中心做研究。 「探險和冒險的不同,就在於準備。」張昕宇說:「我非常怕死,所以我做萬全的準備,身為一個處女座,我腦子裡隨時有四、五個配套方案。」他們第二階段的旅程自去年七月開始,駕駛帆船從上海出發,航行地球大半圈,完成在南極結婚的目標。張昕宇自豪地說:「我可以在航行途中任何一點辨別頭上有哪幾顆衛星,遇到緊急狀況,哪幾顆可以救我們。要是梁紅肋骨斷了穿刺肺部造成氣胸,我也知道怎麼急救處理。」今年二月,他們歷經七個月的航行,終於抵達南極,也實現了小時候的「幻想」,四億名網友共同見證他們的婚禮,德國總理梅克爾甚至捎來祝福:「愛情不是終日相視彼此,而是共同瞭望遠方、相伴而行(引自《小王子》)。」張昕宇有感而發,一位「錢太多」的朋友成天嚷嚷不知要買哪一輛名車,看了他們的旅遊紀實後,竟放下物質雜念,到肯亞為落後地區蓋房子。「很多人因為我們而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就覺得,哇,天啊!」梁紅接腔說:「我們不知生命的長度會有多長,但生命的寬度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侶行》節目製作人、優酷網副總裁李黎略顯激動地說:「我即使已經與他們合作,每次聽到他們講旅程中的故事,還是會掉眼淚。」這對相伴而行的伴侶或許平凡無奇,但正是這種與常人無異,卻充滿無限可能的「平凡」,感動了無數網友。「我們倆,一加一等於一。」專訪尾聲,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魏 明 出生:1974年 現職:優酷網總裁 經歷:優酷營運副總裁、 搜狐總裁特別助理 梁 紅 出生:1979年 現職:素人探險家 張昕宇 出生:1977年 現職:素人探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