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全球財富報告(二):一年之內全球財富如何變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681瑞信近期發佈的2013年全球財富報告對目前全球財富分配情況做出了詳細的研究。
2013年瑞信財富報告的部分要點如下:
1)2012年中期,全球家庭財富共計223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人均4.9萬美元。這個數字相較與上一次報告中的全球總財富下降了12.3萬億美元,主要原因是歐洲家庭財富總量縮水了10.9萬億美元。
然而,2012年中的全球財富已經比2000年時的數字翻了一倍,當時的數字是113萬億美元。
其中,非洲、印度以及拉美國家的家庭財富有所減少,但北美和中國的家庭財富有所增加,予以抵消。
2)瑞信預計,此後5年內,全球家庭財富將增長近50%,到2017年將達到330萬億美元。
3)瑞信預計,此後5年內全球百萬富豪數量將會增長1800萬人次,到2017年達到4600萬人。
4)瑞信預計,到2017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有的國家。然而同期內,美國將依然保持全球最富有國家的位置,財富總額達到89萬億美元。
本篇為系列第二篇,歡迎參看瑞信2013財富報告(一):全球223萬億美元資產如何分佈?
全球成年人人均財富及其構成的變化趨勢:
下圖顯示,2000年至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全球平均家庭淨財富一直處於增長趨勢中,隨後,這一指標下降近10%,到2011年,才恢復到稍高於危機前的水平。而2012年該指標的進一步回撤,使得平均家庭淨財富又低於峰值了。
然而,2012年,匯率的變化也對財富值環比變化有很大影響。
本世紀初,金融資產佔家庭資產組合的一半以上,但到2008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2008年之後,金融資產佔比又有所回升。
家庭債務方面,2000年至2007年,家庭債務激增80%,2012年中成年人人均債務為8600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
這期間,全球家庭資產組合的構成出現了廣泛的、系統性的變化,而最持久的一個特徵便是金融資產和債務的重要性在不斷增加。
舉例說明,歐洲家庭金融資產佔比43.1%,北美這一比例為67.1%,但是印度這一比例僅15.9%。而家庭債務佔比方面,歐洲是16%,北美是18.1%,印度和非洲分別為3.7%和8.7%。
進一步細分,家庭金融資產中股票佔比情況,美國高達43.4%,而德國和日本分別是20.1%和6.5%。

2011年中至2012年中家庭財富變化情況:
艱難的全球經濟環境以及美元升值等因素,意味著這期間全球家庭財富增加超過1000億美元的國家僅有四個:
美國:增加1.3萬億美元
中國:增加5600億美元
日本:增加3700億美元
哥倫比亞:增加1000億美元
下圖顯示,歐元區成員國在家庭財富方面經歷了最為巨大的損失,由於歐元兌美元匯率的變動,這一損失用美元來表示更是顯得慘重:
法國:減少2.2萬億美元
意大利:減少2.1萬億美元
德國:減少1.9萬億美元
西班牙:減少8700億美元

(未完待續)
我是怎麼在三天之內損失45%的 自由即生命
來源: http://xueqiu.com/4705863318/33884245
從去年6.28進入股市以來,已經將近一年半,由於去年剛進來的時候正好趕上創業板牛市行情,但由於是剛開戶,沒有購買創業板權限,就買了些跟創業板指數關聯很大的股票,又由於是新入市,而且沒有接觸到雪球,少不了動來動去,一只股也拿不了幾天,但那時候的指數實在是太低了,基本怎麽玩都不會賠錢的,兩三個月也賺了些小錢。後來慢慢的變的能夠拿住股了,拿了些去年比較火的傳媒、通信相關概念,比如奧飛動漫、鵬博士、信維通信、博瑞傳播等,可是緊接著國慶節後,我拿的幾個股隨著創業板直線下滑,但也一直拿著,此時已經開始了虧損,但為了練好自己的屁股神功,依然堅決的拿著,之後的結果是這幾只整個2014年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當然是後話),最後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基本全部清掉,換了新標的。之後開始關註
@價值at風險 兄,在中石化、國投電力等股上賺了些錢,大概占總資金的10%左右,現在回頭來看,
$國投電力(SH600886)$ 在4塊幾的時候是我的重倉,6塊左右就賣了,當時是覺得太慢,非常遺憾。緊接著就是7月的風來了,但是手里沒有券商股,而手里的小盤成長股卻一直在陰跌,收益也沒有太大的起色。忍不住騰出小股資金追高換了些券商,又適時的在上周五清倉券商,收到了10%左右的收益,再加上其他個股的小收益,大概總體有了30%的收益,很是興奮了一下。其實現在看來,正是這段追券商然後收益不少的經歷為後面發生的事在鋪路,也直接導致了後面的慘案。
接下來的這周,就是陷入魔鬼的一周,操作水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我估計整個雪球上再找不出第二份了,操作過程如下:
1)12.3 小股資金進入
$新開源(SZ300109)$ 基本漲停買入
2)12.4 高開,很快就漲停。大資金基本漲停追入,還很是慶幸了一番
3)12.5 微漲1.3
4)12.8 跌停
(-10%)5)12.9 跌停全出
(-10%)6)12.9 小資金建倉
$軍工B(SZ150182)$ ,之後直線拉升,將近8%
7)12.9 新開源出來的全部資金砸進
$軍工B(SZ150182)$,漲5%點進入,當天跌停
(-15%)8)12.10
$軍工B(SZ150182)$ 跌停開盤,掛了跌停價賣出,最後全部成交賣出
(-10%),然而收盤的時候漲了2.21. 這是個完全錯誤的操作,但此時心態已經很不好,鬼使神差的就掛了出去。
反思:
1)
不懂的東西不要買。其實不懂分級基金,只是某位大V強烈推薦,開盤又那麽強勢,才決定買入
2)
買入沒有邏輯。看了些關於
$新開源(SZ300109)$ 的帖子,就覺得這個股如何如何好,但由於之前沒有關註過基因相關的標的,對相關背景不是很了解
3)
投機心理。在券商上的投機賺了些錢,就有了些自信心,還想掙一部分快錢就撤,結果損失慘重,也把之前用了半年多時間賺取的30%利潤全部還給市場。
4)
投資心態問題。之前大盤未漲時,每天隨便看看盤,有收益當然高興,賠點錢也覺得無所謂,市場就是波動的,反而心態比較淡定。然而牛市開始後看著其他股都在大漲,指數一步一步飛了上去,自己的股卻不斷下跌,心理慢慢變的來時浮躁。
5)
不懂得珍惜本金及利潤。買的太隨意,應該是總資金不漲,也不冒著損失本金的高風險去投機
6)
手中股票下跌時不要太多交流。隨便看了幾個軍工B的帖子,很多人都在恐懼,便互相回帖,互相訴苦,安慰,這樣只會把恐懼情緒擴大,莫不如自己分析下失敗原因,是否還可持有,做出自己的判斷。
損失的已經失去,不惋惜不後悔不抱怨,正值牛市,希望能給看到這篇個人記錄的人一些參考,珍惜好當前的牛市機會。恐怕整個雪球在一筆資金上三天虧損45%也只有我一人吧,都是血淚的教訓。不埋怨不抱怨,只為以後的操作累積經驗,還是要感謝各位大V的分享,我知道是自己經驗不足導致。
$新開源(SZ300109)$ $軍工B(SZ150182)$ @zangyn @跟我走吧14 @金融之王 @朱勝國 @今日話題 @價值at風險
牟其中:等我出狱 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
http://www.xcf.cn/gdyw/201509/t20150928_758488.htm
你很难把牟其中和一个75岁的老者联系在一起,某种英雄气质似乎还在指引着他。牟其中穿着灰褐色的囚服,相比之前照片上的他,已经消瘦了许多。他曾经标志性的大背头早已经不在,饱满的额头更显突出,他的板寸短发已是苍白
9月24日早晨,江城武汉气
温22度,这个城市难得舒适的时光。
临近中秋,大批家属赶赴湖北洪山监狱,参加进监帮教活动,关山大道一如既往的拥堵,以至于有外地家属迟到了会面时间。经过数天的庭审,夏宗伟已是疲乏之极,她无意于赶赴此次的帮教活动,她更着急的是,尽快能将22日开庭的情况向牟其中沟通。
与在这里服刑的800多名犯人相比,牟其中已经在这所监狱里等待了太长时间。从1999年1月7日被捕至今,墙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了变化,那一年前后创立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互联网行业巨头,深刻并持续影响着中国。
身在狱中的牟其中清晰的知晓外界的变化,他每天阅读着订阅的十余份报纸杂志,把重要的消息剪下来,而且还持续不断进行写作,阐述他的商业理念。
前天晚上,他在新闻联播中看到了中国企业家跟随政要访美的消息,但令他兴奋的不是这个,而是关于深化经济改革方面的消息。夏宗伟见到牟其中,牟其中就开始
兴奋的讲述自己在新闻中的发现。
夏宗伟有些厌倦了,她更想跟牟其中说说刚刚结束的案子开庭情况。在这之前的22日,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夏宗伟作为南德集团的代理人坐在了
“原审被告”席上,代理律师是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龙翼飞。被申诉方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行、湖北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而申诉方则是交通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原中国交通银行贵阳分行)。
1999年11月1日,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上,牟其中当庭说,“那些证据是假的。”据说当年旁听席上坐满了500名旁听者。2000
年5月30日的公开宣判,成了牟其中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的亮相。南德集团及牟其中这16年间,夏宗伟作为南德集团及牟其中的代理人,一直奔走申诉,“以前
我们一直要求重审,18年了(民事审理自1997年8月18日第一次开庭),现在我们要求尽快结案(民事再审),希望尽快审理查清事实真相。”16年之
后,牟其中没有站在湖北高院的民事法庭上,他委托代理人夏宗伟宣读了一份“最后陈述”。
在这份陈述中,牟其中直接喊出“南德的名义被盗用了”。“审理清楚湖北中行信用证垫款及担保纠纷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即1996年元
旦——大量证据证明,在此之前南德集团的名义已被盗用了;在此之后,南德被挟持了。因此,信用证担保纠纷是审理清楚南德是否向贵阳交行申请过担保的问题,
还是南德的名义被盗用了的问题。”
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没有多少人再关心这起南德牟其中案件的尾声,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当下时代的弄潮儿。庭上的夏宗伟,只有前南德集团办公厅主任
刘建和和一位老者(南德多年的友人)坐在旁听席上陪同。其余各方人员寥寥。这位极具争议的风云人物已经在中国商业版图上消失了十六年,即便他充满自信:他
即将归来。
“我现在致力于将系统完善起来,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到经济学操作,到企业管理这一套东西。”牟其中说他现在早已经不在乎钱了,而是要建立自己的
一套商业体系。“因为爱国,而不是发财促使我走上了企业家的道路。”牟其中曾对《中国企业家》杂志表示。在他的描述中,因文革入狱的他第一次出狱时,是
1980年元月2日,去四川万县监狱释放他的中央办公厅组,传达了胡耀邦的批示:“希望四川那几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年青人,在新长征中再立新功。”牟其中
说,“当场我表示辞去公职,充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43天后,我建立起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形态完善的私人股份制企业。”
“人为什么活着?其实我十六七岁就开始思考了。”促使他思考的是当时他读了一本《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当时马克思就提出了什么是幸福?中央电视台天天问你幸福吗这种傻瓜问题。幸福是一种过程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你最终体验你追求的目的,就是你究竟能做什么?”
在上世纪80年代,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先后打破亚洲记录和世界记录,这是当年牟其中反复援引的例子。今年8月份,苏炳添闯进世锦赛百米飞人大战,
牟其中把这些联系起来,“这些说明什么呢?我们这个民族是能打赢的。所以我出去以后,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体系。理论写的再好,还是要实践检验。与那些经
济学家理论家不一样,我自己发现了一套理论,我还可以自己做出来证明出来。”
“我有意训练自己的反应速度。”牟其中跟夏宗伟说,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得意,探视时每当旁边有人经过,他都迅速的发现。在这十多年时间里,他没
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体育锻炼,以至于监狱里他这个岁数的人很难有他的精气神,他没有被打败,不自由的沮丧似乎也没有太多地影响过他。
你很难把牟其中和一个75岁的老者联系在一起,某种英雄气质似乎还在指引着他。牟其中穿着灰褐色的囚服,相比之前照片上的他,已经消瘦了许多。他曾经标志性的大背头早已经不在,饱满的额头更显突出,他的板寸短发已是苍白。
透过隔离的铁丝网,夏宗伟能看到牟其中脸上泛起的红润色泽。说起话来仍是中气十足,讲到兴奋处,眼神透着某种光亮,并且伴随着手势。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不需要和别的犯人一样劳动,所以他的双手看上去丝毫不显粗糙。
如今,微博上还流传着他当年的狂想,比如要在喜马拉雅山上炸出个口子,让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湿润中国干燥的大西北,根本改变气候。今年6月份,
微博上流传开“牟其中出狱”的消息,没有多少人记得牟其中现在的样子,始作俑者还配发了一张酷似牟其中的照片,引得网友纷纷转载,以至于夏宗伟不得不出面
辟谣。
探视结束的时候,牟其中起身往回走。他走路稍微有些左右摇摆,但速度并不慢。除了深陷的眼袋和松弛的皮肤皱纹,他没有显现出任何疲态。这种气定神闲的自信与滔滔不绝的口才似乎与生俱来,与曾经风光一时的牟其中并无二致。
南德集团法定代表人牟其中的最后陈述:
经过代理人在庭前会议之后与我的三次交流,现在我委托代理人代我做本庭的最后陈述:
一、审理清楚湖北中行信用证垫款及担保纠纷的关键是审理清楚南德集团是否向贵阳交行申请过担保?庭审会议上出现的大量证据已证明,南德非但没有向贵阳交行申请过担保,而是千方百计地极力阻止贵阳交行为南德集团担保。
二、审理清楚湖北中行信用证垫款及担保纠纷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即1996年元旦——大量证据证明,在此之前南德集团的名义已被盗用
了;在此之后,南德被挟持了。因此,信用证担保纠纷是审理清楚南德是否向贵阳交行申请过担保的问题,还是南德的名义被盗用了的问题。
三、审理清楚本案的关键是充分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中反映出来的立法意图,即即使在开证行接受“不符点”的条件下,担保行也应该履行担保责任。
这一安排,反映出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智慧,就如抽丝剥茧一样,首先必须找到丝头,抓住丝头,只要抓住了丝头,整个一团乱麻的丝卷就可以分丝条缕地成为丝线了。只要贵阳交行依照《规定》第十六条履行了担保责任,剩下来的本案四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南德集团法定代表人:牟其中
于湖北省洪山监狱
2015年9月21日
美聯儲3年之內要加息10次?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1/969512.html
預期了這麽久,對美聯儲來說終於有種圖窮匕見的感覺。根據外媒最新的調查顯示,市場對美聯儲本月加息預期已升至90%。但分析指出,在加息基本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更應該關註的是美聯儲的加息方式,預計其將對加息進程的信號愈發謹慎。
預期了這麽久,對美聯儲來說終於有種圖窮匕見的感覺。根據外媒最新的調查顯示,市場對美聯儲本月加息預期已升至90%。但分析指出,在加息基本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更應該關註的是美聯儲的加息方式,預計其將對加息進程的信號愈發謹慎。
實際上,市場已經不再糾結加不加息,而是在想12月加息後,耶倫下一步會做什麽呢?據美聯儲官員言論推斷,耶倫將在2016年加息四次,2017年加息5次,利率上升至2.625%。
誠然,現在行動似乎更多是完成首次加息,讓談論焦點從首次加息轉向此後料將緩慢的加息路徑,而不再討論當前經濟狀況需要收緊政策。為了確保通脹實際上在朝著美聯儲目標水平上升,以及經濟增長仍處於正軌, 因此在一段時期內進行消化和觀察是合理的。
另外,路透月度調查中,對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的預估中值半年來沒有發生很大變化,目前預期2016年升幅介於1.5-1.7%,而該指數是美聯儲密切關註的經濟指標。金融條件收緊程度,以及尤其是美元的升值幅度,也將決定美聯儲的後續加息步伐。
另外,經濟增長前景趨於溫和是加息步伐將較為緩慢的另一個原因。明年美國經濟預計將以每季環比年率增長2.4-2.5%的速度穩步擴張。另外,美國經濟實際上正處於經濟周期較為成熟的階段,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與失業率的水平都相當低,2016年出現衰退的幾率也不高。
令人困惑的“逐步提高”。對於美聯儲的官員來說,下周FOMC會議上決定上調短期利率已不是什麽棘手的問題,真正令人頭痛的可能是就如何釋放有關2016年及以後可能加息道路的信號達成一致。
由於外界對美聯儲加息期待很高,市場的反應可能取決於美聯儲對未來政策措施的描述。耶倫上周在國會作證時稱,對經濟前景來說,重要的是圍繞聯邦基金利率最終道路的預期。她還表示,正是這些預期影響金融狀況,進而影響支出和投資決定。
美聯儲官員希望釋出這樣的信號:在再次加息前,他們預計會緩慢而謹慎地推進。耶倫在最近多次講話中一直強調,未來幾年經濟無法承受非常高的利率。但是,關於是否以及如何在會後的政策聲明中表達這一信號,美聯儲官員仍存在分歧。他們不想被局限於預設的行動模式,希望擁有足夠的靈活性,在經濟環境允許時,能夠更迅速地調整利率或者維持利率不變。
美聯儲10月份的會議紀要顯示,大部分官員同意,“逐步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是適宜的”。類似的語句很可能會出現在美聯儲的政策聲明中。
同時,美聯儲官員希望避免重蹈2004-2006年期間的覆轍——當時他們保證,將以“慎重有序”的步伐加息。雖然那時美聯儲表示會根據需要對經濟前景的變化做出回應,但是許多官員現在認為,對“慎重有序”加息步伐的承諾讓他們走上了一條每個季度定期加息25個基點的道路,而這不符合變化的經濟形勢。
這一次,這樣的承諾可能會包含更強的警告。比如,10月份的會議紀要指出,未來利率的調整幅度可能會高於或低於美聯儲當前的預期,這要取決於經濟的表現。
1月份的會議聲明包含了類似的警告,這可能會成為一個範本。另一種選擇是,聲明可能不提及逐步上調利率的內容,而是由美聯儲官員通過其他方式來強調這一點。
承諾“逐步”上調利率的一個壞處是這個詞語義模糊,或導致市場產生新的困惑,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耶倫可能會被迫解釋這一點。
但這種承諾的一個好處是,這可能有助於耶倫爭取到那些完全不願加息的官員加入她的陣營。在這些對加息持質疑態度的官員中,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和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雙雙表示,美聯儲采取循序漸進的措施以及公眾理解這項計劃非常重要。
美聯儲官員對於加息的最新預測對於傳達他們的信息也將起到關鍵作用。這些將於會後發布的預測會顯示出每位決策者對未來幾年聯邦基金利率水平的預期。耶倫的公開言論和10月份的會議紀要均表明,這些預測信息是聯邦基金利率前景的指向標。
17位美聯儲官員9月的預期中值顯示,他們預計聯邦基金利率在2016年12月將達到1.375%,2017年年底將達到2.625%。
以此推斷,美聯儲明年有望加息四次,2017年可能加息五次。期貨市場顯示的加息步伐更為緩慢。舉例來說,期貨合約暗示,交易員預計,至2016年12月,聯邦基金利率將達到0.85%。
考慮到最近部分官員強調加息路徑應該放緩,新的預期可能會被向下修正。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加息之後,美聯儲將迎接經濟衰退,會再次降息和QE。
-
新浪財經
-
柴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如何在5分鐘之內看懂VR行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8/154745.shtml
導讀 : 本文參考高盛發布的VR行業報告等5篇權威行業研究報告,摘取如下十條內容,希望讓你更好的了解VR。
“洪十條”是洪泰幫推出的行業報告快讀欄目。我們來幫你研讀各大機構發布的行業報告,並從中選取最重要的10條內容。讀完這十條,便可一窺行業現狀。
今天是第一篇,聊一聊被炒得火熱的VR——虛擬現實技術吧。
有人說VR是本時代最適合吹泡沫的概念了,內行人口中晦澀難懂的科學術語,創業者口中天馬行空的未來生活場景,畢竟大多數人看不懂也說不明白。
市面上的VR眼鏡千奇百怪,粗糙甚至簡陋,但也讓人禁不住想要一試究竟,那場面像極了30多年前人類第一次面對家用電腦時的場景。
都說2016是VR元年,從資本到用戶都為這一年分打足了底氣,從兩個月前美國CES展上火爆的VR展廳可見一斑。Sony、HTC等國際大廠紛紛推出自己VR產品,Facebook對Oculus的收購新聞更是讓“VR”一詞在Google的搜索指數大幅飆升。
歸根到底,VR代表了人類對於未來的想象和對現代科技的野心,畢竟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科技產品,也曾是過去人眼中的美好未來。
本文參考高盛發布的VR行業報告等5篇權威行業研究報告,摘取如下十條內容,希望讓你更好的了解VR,以及隨之而來的美好生活場景。望你喜歡。
1、10年後的VR可能和筆記本一樣賺錢
標準預期:到2025年VR市場營收將達到800億美元,其中硬件占450億美元,軟件占350億美元。
樂觀預期:市場規模將達到1820億美元,其中硬件占1100億美元,軟件占720億美元。
悲觀預期: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美元,其中150億美元為硬件營收,80億美元為軟件營收。
我們不妨拿平板電腦與筆記本電腦營收作對比。預計到2025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營收將達到630億美元,筆記本電腦營收將達到1110億美元——二者相加也比不上樂觀預期中VR市場總規模。
2、智能手機用了10年時間普及,VR或許沒那麽快
智能手機其實是在功能機的基本語音通話和短信功能之上增加郵件、互聯網、視頻和社交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智能手機是已熟悉的產品,不過是增加了許多電腦上才有的功能並把這些功能完全做成移動化。
因此最初智能手機普及較慢,當蘋果於2007年推出iPhone之後,普及速度才開始加快。
而平板電腦則提供了與筆記本電腦不同的做事方式,即觸屏功能。平板更多的是在筆記本基礎上的進化,其應用空間仍在定義之中,而且該技術仍在進化和發展中。所以平板電腦在最初的普及速度相對較快,後期逐漸放緩。
VR也將改變我們的做事的方式,這與平板電腦類似。因此預計VR在初期普及速度也較快,但當達到大多數普及之後,普及速度就會放慢。
3、Win95因顛覆Dos一戰成名,VR或因消滅Windows載入史冊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看到Windows時手足無措的場景麽,VR即將扮演這個時代的顛覆者形象,如同當年的Windows、Android或IOS,但學習成本會大大降低。
從根本上講,VR創造了新的更直觀的互動方式,VR能為我們提供更大的視野,虛擬桌面的概念再也不用通過物理顯示器的屏幕尺寸來定義。鑒於這種易用屬性以及廣泛的應用潛力,VR技術有望從特定用途發展成為更廣泛的計算平臺。
4、島國動作片並不是VR最大市場,視頻遊戲才是
視頻遊戲一個領域就將占據超過1/4的VR軟件市場——畢竟人類已經擁有2.3億臺視頻遊戲機,還有發達國家那1.5億個PC遊戲玩家。其他8個領域是事件直播、視頻娛樂、房地產、零售、教育、醫療保健、工程、軍事。
高盛分析報告中指出,到2020年VR視頻遊戲用戶將達到700萬,軟件將獲得69億美元營收。
讓我們對VR內容(非色情)做一個大膽的預測,先重度遊戲,再二次元,體育直播跟上,VR/AR結合的輕度遊戲誕生,同時VR大電影橫空出世,終極目標是適合是全球人民喜聞樂見的各種電視劇。
5、小公司登上歷史舞臺?錯,巨頭們仍將占據VR話語權
基於PC的VR應用標準將被Facebook旗下的Oculus以及Sony、HTC定義;基於移動端的VR應用,將以Android或IOS來定義。
如果我們把VR看作一種全新的內容輸出方式,那麽相應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標準其實尚待完善。類比PC或者手機行業,最底層的芯片方案、光學方案,目前來看仍然會延續手機供應鏈的體系,無非是X86和ARM的爭奪。
中間層的操作系統,目前還沒有專門為VR交互誕生的操作系統,當VR成為一個獨立的計算平臺,脫離了目前的手機或者PC形態,相應的操作系統也一定會應運而生,這肯定也是系統性機會,不過與創業者估計關系不大。
再往上,就應該是各類應用、內容的制作工具,VR遊戲制作目前已經被Unity和UE基本覆蓋,而VR影視制作其實是一個更複雜的領域,設備、後期、音效各個方面都還處於探索階段,內容制作工具端的標準化,才能促進整體內容制作水平的飛躍,並真正誕生出偉大的虛擬現實超級IP。
6、笨重的頭盔,奇怪的眼鏡——適合人類的VR裝備還沒來到
手機的存在已經讓大家的交流經常被打斷,幾乎已經是人類所能承受的社交幹擾的極限了。很難想象未來的VR硬件是讓消費者帶著一個笨重的頭盔或者奇怪的眼鏡——那些看起來就不屬於人類的東西。
因此,找到可以突破頭顯的硬件解決方案,才是由技術紅利邁向內容紅利的節點。至於最終的VR硬件是什麽形式,雖然還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相信一定會是社交無障礙,並且可以長時間佩戴或使用,自然交互與操控的共同展現。
海內外各大巨頭紛紛布局,通過一系列的投入、並購,來構築自己在VR行業的領先地位。頭盔廠商必須擁有核心技術(輕薄、防眩暈、續航)團隊有潛力開發出突破性的技術。
7、VR內容尚遠,但已走在路上
當VR產業由硬件紅利期步入內容紅利期時,遊戲、影視、娛樂、社交、媒體等領域想象空間巨大,當前在關鍵發展路徑上。
沈浸感和互動性使得影視劇、遊戲作品的體驗發生革命性變化,每天下班都可以去海邊和草原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想象麽?
8、現在看到的酷炫交互技術只不過是1.0,先走進2.0的才是老大
每一次交互技術革命,都會引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孕育出偉大的公司。
鼠標和鍵盤使得個人電腦不再難以操控,多點觸控再一次提升了人機交互方式。目前VR的交互還停留在1.0階段,必須依賴操控感,或物理觸碰來完成人機交互的指令傳遞。
VR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相對成熟的,高度沈浸式的人機交互模式,新的巨大的藍海市場很可能在此引爆。但問題來了,想要讓老人和孩子都可以使用VR設備?必須要把交互功能打造的至少要想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簡單易用。
9、是時候扔掉你的鼠標和觸摸板了,手勢交互時代或將到來
3D手勢交互是一種更自然,更符合人性的交互方式。
期待有公司能把算法做到移動平臺上,且一定不能有任何外設,並且在臂長範圍內有足夠的識別精度,再提高性能,解決發熱,續航等問題。
當這種手勢交互技術成熟後,VR才有可能離開遊戲機的定位,成為一個大眾消費電子產品。但3D識別門檻很高,除了算法之外還需要在硬件上進行大量適配。移動平臺的使用也需要考驗算法的效率,否則難以解決功耗,散熱,續航等問題。
10、說點現實的,三大頭顯廠商今年銷量或破500萬
這三大廠商當然是我們上面提到過的Oculus、Sony和HTC,我們不妨類比Iphone第一年的銷量,Iphone2007年的銷量為540萬臺,對於處在虛擬現實元年的我們,對於VR至少可以期待的更多?
樂陞許金龍賣遊戲又賣咖啡的盤算 一天之內 購併怡客、入股日本AltPlus
2016-05-02 TWM
|
從遊戲產業跨足投資一之鄉與怡客,兩個案子都有好品牌及好價位,讓許金龍意外介入。 但面對「不務正業」的質疑,他說,「我都當作一種祝福,沒有人能阻止樂陞的前進!」四月二十四日下午,樂陞科技宣布旗下一之鄉以一.三億元收購怡客咖啡;二十五日一早,又與日本手遊上市公司AltPlus簽約,以約新台幣二.五一億元認購該公司可轉債。不到一天之內,樂陞接連宣布兩個投資案,連同過去幾年不斷擴展的投資與購併,讓外界相當好奇,到底樂陞董事長許金龍想幹什麼? 「AltPlus這個案子,是華人企業取得日本上市遊戲公司第一大股東的首例。」簽約隔天,接受《今周刊》採訪的許金龍,還是難掩內心的興奮。 站在許金龍旁邊、正準備回日本的AltPlus社長石井武也說,除了樂陞外,還有很多日本和中國的遊戲公司都有意投資AltPlus,「最後選定樂陞,是因為樂陞和旗下負責美術製作的樂陞美術館,與日本遊戲業者有良好的合作經驗,未來有利洽談日本遊戲的IP(版權)授權和合作開發。」積極擴版圖 從廈門到日本近幾年來積極展開收購與策略聯盟的樂陞,除了Altplus與怡客,今年三月初,也宣布完成收購廈門同步網路集團的募資案,總金額達五十三.四億元,去年初也以一.三九億元買下一之鄉,若再加上遊戲產業中的真好玩及遊戲橘子等入股案,樂陞顯然是近年來最積極擴張的遊戲業者。 若統計樂陞從二○○○年成立至今,公司已透過各種方式募資一一○億元,這些資金都用來作為營運資金與收購企業所需,若再計算一一年股票上櫃至今,樂陞的市值也從十五億元左右,大幅擴增至一五○億元,五年市值擴大十倍,也讓許金龍贏得「遊戲產業拚命三郎」的稱號。 不過,在案子一件件陸續完成後,質疑的聲音也冒出來了,一方面不了解樂陞做了那麼多收購案,效益為何?另外,樂陞為何口袋那麼深,一直源源不斷地有資金投入? 尤其在去年第二季,許金龍個人的股票質押比一度攀高到九四%,樂陞因此成為空方鎖定放空的標的,股價從最高一九○元以上,至去年八月底大幅崩落至七十元以下。 對於質疑,許金龍回應,去年是因除權三六%,必須增提股票擔保,成為空頭打壓標的,但他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所有的詛咒都是一種祝福,沒有人能阻止我的前進。」而且他自己一直相信,「人是英雄,錢是膽,這句話沒錯,但膽識又比只有膽重要,人才有膽識,錢要支持有膽識的人。」許金龍坦言,去年股價急跌之際,他正忙於募資、收購談判,對於市場耳語的確感到心力交瘁。這段期間他頻繁飛往美國、日本、中國等地,「有時甚至一天就來回。」如今私募案募資完成,也敲定連串購併案,許金龍形容自己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意外跨糕餅 為了延續品牌對於去年初才開始的一之鄉投資案,許金龍承認,「這不是做好產業分析才去投資的,其實是意外。」一年多前,一之鄉創辦人想退休,當時他的孩子不願接班,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他認真評估後發現,公司完全沒有負債,還有現金八千萬元,又是四十年老品牌,只要花一.三九億元就可全部買下來,「很便宜!」因此便在去年一月直接收購。 在樂陞介入經營後,一之鄉已由前一年度虧損千萬元轉為盈利。許金龍也認為,既然已跨入糕餅行業,就不能抱持玩票心態,發現若與怡客合作,一之鄉只要供給怡客全台六十個據點的蛋糕,一年就可增加三千萬元營收;加上怡客二十二年來,只有去年首度因轉投資而虧損五百萬元,營收仍達三.六億元,卻只賣一.三億元,因此談了半年後,終於又敲定這個案子。 許金龍說,很多投資要看出發點,怡客的創辦人生重病,也沒有小孩接班,透過朋友來找他,「台灣很缺品牌,把好品牌延續下去很重要。品牌延續不見得要一代傳一代,而是要一棒接一棒。」他說,讓樂陞專業團隊接下這一棒,也能為集團創造更新的價值。 據去年合併財報,以一之鄉為主的「餐飲部門」對樂陞貢獻約二.五億元營收,占全年整體營收約一一%,若加計怡客,這兩個被許金龍稱為「療癒系」的投資案,預估一年總計營收可達六億元以上,樂陞花了二.六九億元取得幾乎全部股權,可以直接把營收計入樂陞集團事業體中,似是一樁划算交易,但市場對這個無心插柳之下的新事業如何評價,還得繼續看下去。 |
國資委:央企戶數年內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
國資委14日對外表示,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集團層面重組步伐不斷加快。
國資委表示,5組10家中央企業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還有幾組重組工作正在醞釀之中,中央企業戶數年內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
同時,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5月底,中央企業粗鋼產量、玻璃產量、電解鋁產量分別同比下降5.9%、17%和24.1%,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5、17.4和22.4個百分點。組建中央企業煤炭資產平臺公司,深入推進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處理低效無效資產深入推進,指導中央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處置低效無效資產、盤活存量,獲得轉讓收入321.68億元。
壓減企業管理層級系統推動,對中央企業所屬法人單位和管理層級進行全面摸底清查,明確了5家企業作為壓減工作的重點企業,對面上企業也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國家電網目前已經取消所有區域公司管理層級,將電網主業的法人層級減少到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公司兩級。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駐黑龍江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二供一業”試點工作基本完成,河南等九省市試點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全面開展分離移交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天之內兩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國務院安委辦通報
關於近日發生的兩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今日進行通報,並提出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嚴密落實暑期和汛期安全防範措施,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事故。
8月11日8時23分,一輛號牌為山東N90876號的變型拖拉機(核載1.08噸,實載7.74噸),沿山東省淄博市北山路由西向東行駛,行至北山路與博沂路交叉路口時失控沖入路口,先後與由北向南方向正常行駛的魯CG1836號公交車、魯CB9518號大客車等車輛發生碰撞,共造成11人死亡、21人受傷。
同一天15時20分,湖北省宜昌當陽市馬店矸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50MW熱電聯產項目在生產調試過程中,高壓蒸汽管道突然破裂,致使540℃的蒸汽大量外泄,擊碎中控室玻璃窗,造成中控室內21人死亡、5人燙傷。
事故發生後,李克強總理,馬凱副總理和楊晶、王勇國務委員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搶救傷員,盡最大努力減少傷亡,妥為做好善後處置;盡快查明事故原因,嚴肅追責,吸取教訓,嚴防類似事故發生。強調安全生產切不可麻痹大意,要進一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安全防範措施。
青蒿之內還有寶藏!屠呦呦團隊透露青蒿素研究新進展
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員廖福龍5日透露,近期針對青蒿素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研究發現,青蒿中仍有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瘧成分。
在當天於廣東省惠州市羅浮山舉行的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上,廖福龍介紹說,屠呦呦及其團隊仍在進行青蒿素的相關科學研究工作,近期成果顯示,青蒿中還存在著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瘧成分,有可能為瘧疾治療提供新的方法。同時,屠呦呦團隊加強了對青蒿素藥效的研究,發現青蒿素中無抗瘧活性的天然組分能夠增強青蒿素的實驗抗瘧藥效。青蒿內源多組分可以改變青蒿素的體內過程,提高生物利用度。
同時,青蒿素的應用領域也得到了拓展,在抗瘧之外,屠呦呦團隊正在探索青蒿素類化合物對其他疾病的治療。今年,雙氫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的新藥研發已經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臨床研究批件,將為紅斑狼瘡的治療提供新的可能性。
廖福龍表示,青蒿素的功效不僅僅是治療瘧疾,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腫瘤、抗黴菌作用等。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也時常表示,感覺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完,還有繼續發展的可能性。目前,依然還有很多研究工作值得我們深入進行。
作為全球流行的重大傳染病之一,瘧疾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上世紀60年代,瘧原蟲產生了抗藥性,疾病治療更是陷入了困境。1969年,當時還是中醫研究院初級研究員的屠呦呦接受任務,被任命為“523項目”研究組組長,負責尋找治療瘧疾的“良方”。
屠呦呦還稱青蒿素現在還面臨著耐藥性問題。一旦青蒿素產生了耐藥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時間研究新藥。屠呦呦說:“我為這個藥的前景感到擔心。我希望關心瘧疾的各位能夠共同努力,延緩這種可能性的出現。”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上可以查到查到:“惡性瘧原蟲出現對青蒿素的耐藥性,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威脅著減少所有瘧疾流行區負擔全球工作的可持續性”。
正是基於惡性瘧原蟲出現對青蒿素的耐藥性情況,屠呦呦呼籲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規定下使用青蒿素,盡可能延緩抗藥性的出現。有資料顯示:過去幾十年來,在發生寄生蟲耐藥性蔓延後,多種抗瘧藥不得不退市。
一年之內市值增加1100億美元,亞馬遜即將超越蘋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20/158818.shtml
一年之內市值增加1100億美元,亞馬遜即將超越蘋果?
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亞馬遜其內涵與價值已經遠遠不止於電商。
如果要評選過去一年里,全球資本市場上表現最為勁爆的企業,那麽亞馬遜毫無疑問的可以上榜,即使被排到第一位也很難引起爭議。
在整個2015年,亞馬遜公司的市值增加了1100億美元以上,總體規模達到3500億美元左右,這一龐大的數字讓其超過了美股中的兩大老牌牛股——埃克森美孚和股神巴菲特的希爾伯特·哈撒韋,位列美國第五大市值企業。開始逼近蘋果、谷歌、微軟三大科技巨頭,與Facebook不相上下。
不久之前,亞馬遜剛剛發布了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這份最新的報告顯示,亞馬遜2016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為8.5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利潤9200萬美元相比,實現了非常大幅度的增長;凈銷售額為3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32億美元增長31%。亞馬遜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和凈銷售額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
不同於美國科技型企業相對較低的估值,亞馬遜幾乎達到了中國與A股市場“市夢率”不相上下的級別,2015年年底達到190倍,相比之下,Facebook的市盈率是60倍,而蘋果的市盈率僅僅只有12.3倍。這充分的顯示出了市場投資者對其極大的信心,認為其可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保持很強的盈利提升能力。
目前華爾街對亞馬遜目標股價的普遍預期超過800美元,摩根大通對亞馬遜股票的目標股價為915美元,甚至有一位分析師直接將亞馬遜的股價目標定在了1000美元。這名分析師的觀點跟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一樣:“我們看好短期、中期以及長期,其未來兩年的利潤率上升速度,可能遠遠超越之前兩年。”
盈利能力的提升
互聯網企業總是和“燒錢”被聯系在一起,燒得越多,就越有機會在規模、業務上形成深厚的護城河,最終形成更加強勁的盈利能力。
在此前很長的時間里,亞馬遜都是科技企業中最“擅長虧損”的企業之一,網絡零售業務雖然一直為亞馬遜帶來著龐大的現金流,然而由於大量的物流基建投入和新業務投入,亞馬遜一直都沒能實現盈利。
隨著AWS(亞馬遜雲服務)和Prime(亞馬遜會員體系)兩大盈利中樞的日趨成熟,曾經的虧損局面得到了質的改觀,這些建立在海量商戶、用戶基礎之上的附加服務,為亞馬遜開拓了寬闊的盈利渠道。
沒有亞馬遜規模龐大且影響力巨大的電商業務,這兩大王牌業務很難真正建立起來。十年前,AWS只是亞馬遜的一個服務部門,以供在Amazon.com上的獨立商戶擁有自己的網絡儲存空間,但隨後貝佐斯驚喜的發現這個產品不僅在平臺內部有很大的需求,外部的各類企業,特別是創業企業對此都有很大的需求。
捷足先登意味著更大的市場主動權。在成立至今的十年之中,AWS在雲基礎設施領域上一路領先,“碾壓”了一系列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包括微軟、IBM、谷歌在內的“三巨頭”。
在2016年度美國雲服務市場份額中,亞馬遜AWS以31%的市場占有率高居榜首,而微軟、谷歌、IBM三者之和共計占有22%,其余5到24位的雲服務提供商共計占領27%的市場份額。在這片新興、廣袤的市場中,AWS已經一騎絕塵。
雲服務是一個曾經被質疑的“21世界三大互聯網泡沫之一”市場,但如今這個市場在美國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長,中國、印度這樣龐大的市場也已處於起步階段。
如今AWS是所有美國互聯網創業企業的首選,並且這項服務已經進入了中國和印度市場,利用雲端優勢開拓更大範圍內的市場,2016年,這項業務的全球收入已經超過100億美元。
AWS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說,“2003年秋天,公司得出一個結論:(雲服務)是一片尚未開發出來的綠地,運行互聯網操作系統所需的所有組件,都還尚未建立,這使我們眼前一亮。”但他同時也坦承,整個亞馬遜集團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預料到AWS將會發展到今天這麽壯大。
Prime:深度綁定用戶價值
相比中國如火如荼的電商市場,美國由於其更好的線下商品流通渠道和較低的商品價格,電子商務發展一直談不上迅猛,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數據顯示,在2016年,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僅占零售總額的7.4%。而在2006年,這個比例僅為2.8%。
線上零售總額雖然從目前來看仍不是非常高,但顯然在過去的十年中處於較快的增長過程。而這個增長的過程中,亞馬遜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在年複一年的虧損當中,貝佐斯和他的企業構建了全美甚至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最為完備的互聯網化商品流通網絡體系,理論上只要任何一件商品接入進這個網絡,都可以以最迅捷、最安全穩妥的方式送到最終消費者的手里。
從互聯網化的銷售和物流渠道,到終端海量的消費者,這種龐大的互聯網化渠道網絡,對商品供應者來說有著龐大的吸引力。在商品的供給端,亞馬遜已經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自我強化機制。
但是在消費端,用戶的增長卻並未像供給端一樣快速豐富且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本土的線下商品渠道已經非常完善,給予用戶非常好的消費體驗。反觀線上銷售,如果使用美國郵政等傳統快遞渠道,往往會等待很久,體驗較差。
而UPS、亞馬遜自營等物流體系雖然用戶體驗更好,但往往需要更高的運費,這部分費用在美國並不便宜。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貝佐斯決定設立Prime會員體系,用戶如果每年支付79美元(後期上漲至99美元),就可以在一年之內無限制使用更加高效的物流體系。
這種通過打包收費提升用戶體驗的方式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今日美國報》援引調查機構CIRP的報告稱,亞馬遜美國消費者中Prime會員比例已經超過半數。
根據CIRP預計,截至6月底,亞馬遜在美國擁有的Prime會員人數達到了6300萬,占到該公司美國總消費者人數的52%。按照此數據計算,亞馬遜在美國擁有的Prime會員人數較一年前增長了1900萬。
會員數量的增長對於亞馬遜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僅意味著更多的會員收入,更意味著在更便捷的購物體驗之下,亞馬遜可以收獲更多的用戶訂單,大幅度提升銷售規模。
全球最大市值的成長型企業
亞馬遜依靠電商奠定了企業基礎,不僅擁有被電商零售業務所匯聚而來的海量用戶,也擁有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多項業務所組成的生態體系。
這些業務所處在的市場,都是對社會原有產業格局的一種顛覆。通過破壞性的創新,打通相關業務的全產業鏈,並以最終產品的形式,呈現在消費者和客戶的面前。
在這種全產業鏈+終端產品的模式之下,用戶不必操心體系之內的運作模式、操作細節,包括閱讀服務、雲存儲服務、流媒體服務、物流體系服務等等,都可以交給亞馬遜進行全面的掌控,用戶需要做的,只是付出相關的費用,而這個費用也具備非常高的性價比。
亞馬遜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對傳統模式進行了“穿透式”的破解重構,創造了全新的、相對獨立的市場空間,在這些空間之內,亞馬遜具備很強的壟斷效應,既是商品與服務的提供者,也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
這些業務由於業態新穎,大多具備極高的市場空間。如電子商務在美國的零售占比尚不足10%,使用智能電視和流媒體業務的家庭不足4%,美國郵政等低效率物流體系在美國仍占據巨大的市場空間,雲服務更是一個足以再造一個人類社會的龐大市場,整個市場仍處於洪荒階段。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亞馬遜都很難被界定成一個成熟型的企業,它的各條業務線,都處於高速成長進程當中的新型市場。而即便在這樣的狀態下,亞馬遜也已經收獲了超過3500億美元的市值。
換言之,一個剛剛搭建完成、面向未來的商業基礎框架,就已經被定價到3500億美元,而如果這個框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註入全新的營養與機體,那麽一個可能超越所有人認知的、從未有過的未來型商業機構,將很有可能誕生在貝佐斯的妙手之中。
如果到現在,人們仍然在拿亞馬遜當做一個電商企業,並與沃爾瑪等傳統零售機構進行對標,津津有味的比較兩者的市值變化,那顯然是對亞馬遜整個生態體系的價值與威力的忽視。
雖然距離蘋果、谷歌、微軟三大科技巨頭的市值尚有一段距離,但亞馬遜有著遠超前三者的成長速度與商業潛力。
貝佐斯是有史以來最具雄心的的企業家之一。最終超越蘋果,實現萬億美元市值,或許這才是其為亞馬遜設定的大未來。
[本文由礪石商業評論授權i黑馬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推薦關註i黑馬微信公號(ID:iheima)。]
亞馬遜
贊(...)
分享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