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 Salmon:世界上有兩類人。一類人認為蘋果是一家公司,而另一類人則認為蘋果是一個品牌。前一個陣營理所當然地包括所有股票分析師,還有絕大多數科技類記者。而後一個陣營則包括了所有購買蘋果產品的買家。
這兩類人的區別可以從他們對蘋果發佈iPad Mini的反應中清楚看出。明顯偏向於「蘋果是公司」陣營的《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題為「蘋果針對競爭對手發佈iPad Mini」的新聞。在新聞開頭敘述說通過這一新產品發佈,蘋果想要「削弱對手在該領域的優勢」。他們甚至繪製了一張「平板電腦大戰」的互動圖,假設消費者 是超理性的動物,會仔細將iPad Mini 和其他同等級產品比較(包括Kindle Fire HD, Galaxy Note 10.1等),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價格和產品特性之間做出選擇。
紐約時報也做了相似的報導,標題為「面對競爭,蘋果發佈更小版本的iPad」。文章提到:
隨著平板電腦界近期所有的動作,更小的產品不可能再被忽略。蘋果最強大的對手谷歌最近發佈了7英吋的Nexus 7,售價200美元。亞馬遜最近發佈了新的kindle,7英吋售價160美元而8.9英吋售價300美元。巴諾(Barnes & Noble)的nook平板電腦從200美元起售。這些產品都賣的不錯,三家公司總共賣掉了1500萬部這類更便宜、更輕便的平板電腦。
但是如果你關注真實消費者在問些什麼,你會發現只有極少部分特別學術的人會去比較iPad Mini與Galaxy Note各自的優點。
正如紐約時報網站科技博客作者Nick Bilton所寫到:
如今iPad Mini問世了,我收到了來自朋友、家人和讀者的同樣一個問題:我該購買哪個配置的產品?
這表現出蘋果已經說服人們購買iPad Mini——通過許多年以來一直創造帶給人們愉悅使用體驗的產品。
這也就是為何我覺得關於iPad Mini價格的抱怨很奇怪。在研發新產品時,蘋果的工作並不是要和Nook HD+競爭,而是創造一個可以輕易融入現有產品線的東西,將它放在iPod Touch和iPad之間,並且和這兩種產品一樣讓顧客感到高興。Ipod Touch售價為300美元起,iPad售價為400美元起,而iPad Mini,在兩者之間,售價從330美元起。
蘋果著名的定價哲學和路易威登相同,他以高價銷售高品質的商品,而且從不打折。這種哲學讓他成為了世界上人人渴望的品牌:至少在中國你不會見到人兜 售假的谷歌Nexus 7s。有些時候,像iPhone和iPad這樣的產品人們都會爭先恐後的購買。但其餘時候,蘋果生產的無線路由器或者外置顯示設備的價格比競爭者的昂貴許 多,只有那些富有蘋果迷才有能力購買。而正是這種對於基本經營哲學不妥協的精神讓蘋果成為了這麼強大的一個國際品牌。
結果就是購買過iPad的成千上萬的人再也不會認真考慮購買任何其他替代品。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他們相信蘋果可以滿足他們。這就是蘋果品牌的 魅力。作為零售商,亞馬遜也有這樣的力量,但絕不是作為一個硬件生產商。絕大多數亞馬遜的顧客並不會花費時間去查看其它網站的價格:他們已經將自己鎖在了 和亞馬遜的關係之中。
因此,人們對於iPad Mini可能問到三個問題:我是否需要它,我是否可以買得起它和我應該購買哪個配置。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了iPad Mini的銷售量。但絕大多數媒體關注的問題——iPad Mini和蘋果競爭者們的產品相比如何——事實上不太會被提到。
「我只買我看中的藝術品中的最好的東西」,是克拉克的收藏要義。克拉克所關注的關鍵並不在於價格,而在於這些作品的質量,更不會跟風。當然,現在這些作品已經非常值錢。
9月19日起,「從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藝術館藏法國繪畫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上世紀初美國暴富的「黃金一代」會把藝術史都買一遍,但那不是克拉克的收藏理念,克拉克的收藏中沒有一幅畢加索。克拉剋夫婦在45年中收藏了500幅左右的作品。從此次來上海博物館展出的73幅作品中,或可一窺這位美國東部富家子的獨特品位。
20世紀初,美國勝家公司繼承人、最富有的年輕人之一羅伯特·斯特林·克拉克來到歐洲,此後幾十年,他不為紛繁蕪雜的現當代藝術潮流所動,以敏銳而獨特的眼光收集了一批包括多種畫派代表作的歐洲19世紀繪畫,法國畫壇革命的領軍人物柯羅、米勒、盧梭等巴比松派畫家的經典作品,以及見證了印象派從新生到成熟的畢沙羅、莫奈、雷諾阿等人的風景寫生。
9月19日起至12月1日,「從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藝術館藏法國繪畫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這次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美國克拉克藝術館籌備三年,共展出73幅作品。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克拉剋夫婦的畢生收藏,1955年後由他親自籌劃建立的克拉克藝術館保管至今。
作為克拉克藝術館的創始人,羅伯特·斯特林·克拉克還有一段不為大眾熟悉的經歷:他曾在1908年至1909年間帶領科學考察隊穿越中國大西北,對中國的地理、氣象、生物、民族志等多個學科的研究作出頗多貢獻。與斯坦因、伯希和等20世紀初來到中國的外國考察隊不同,克拉克自始至終貫徹了他的考察初衷——以嚴謹的態度深入黃土高原腹地進行科學調查。他的考察隊非但沒有從中國帶走任何出土文物,還對所經地方的村民不遺餘力地提供醫療救助。考察結束後,克拉克考察隊把他們收集、製作的動物標本全數捐贈給了科學研究機構。相比斯坦因等人因引發文物所有權問題的爭議而備受大眾矚目,克拉克考察隊純粹的動機和公益的性質反而使其成為了世人關注焦點之外的一場默默無聞的旅程。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在展覽開幕前專訪了克拉克藝術中心副館長托馬斯·拉夫曼,在克拉剋夫婦去世之後,循著克拉克收藏的概念,藝術中心繼續生長著。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以下簡稱「藝術評論」):克拉克藝術中心由斯特林·克拉剋夫婦創立,它在美國私人美術館群當中佔據著一個怎樣的地位?
托馬斯·拉夫曼:克拉克藝術中心的地位非常特殊,最初由克拉剋夫婦個人創立,克拉克藝術中心獲得了公眾的信任,藝術中心不僅僅是美術館,更多地承擔了博物館的職責,致力於公眾對於藝術的教育以及藝術的研究,會有許多來自全世界的學者來到藝術中心做一些藝術教育事務。克拉克藝術中心坐落於學術氣氛非常濃厚的小鎮威廉姆斯鎮。能夠與克拉克藝術中心享有相似地位的藝術中心在美國並不多,事實上,從開館之初就致力於研究和教育,所以這一點來說在美國比較少,我們常常被人們和波士頓的伊麗莎白·斯多博物館、洛杉磯的曼尼爾收藏相提並論,比較接近,這些都是私人基金會博物館。克拉克最喜歡也最希望可以超越的博物館是弗裡克美術館,弗裡克堅持收藏16-18世紀的歐洲繪畫。
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其他一些諸如芝加哥等等大城市裡的博物館的巨量收藏相比,克拉克的收藏聚焦於巴比松到印象派繪畫這樣一個點上,所有的收藏與初創者和對博物館最初的設想都是有關聯的,收藏的質量非常之高,小而精。這樣的博物館在美國不多,有深刻的關於博物館的概念,對印象派這一部分藝術門類如果有興趣的全世界愛好者都會來這個博物館。
藝術評論:克拉克中心為什麼選址於威廉姆斯鎮,而不選擇紐約、波士頓這樣的大都市落戶,以影響力而言似乎後者更甚?
托馬斯·拉夫曼:紐約以北車程4個小時,波士頓以西車程3個小時,很多東部的人其實很容易就能抵達威廉姆斯鎮,威廉姆斯鎮十分微型,風景優美,以威廉姆斯學院而聞名,威廉姆斯學院的文學藝術科目在全美排名第一,非常關注學生本身,不會給博士碩士學位,而只有學士學位,是傳統的新英格蘭學院,威廉姆斯小鎮因此學術氣氛十分濃郁。
克拉克藝術中心創始人克拉克最初也曾設想把自己的收藏放在大都市,比如紐約、巴黎,1910年秋,克拉克在巴黎第十六時尚區西馬羅薩路4號購得一處第二帝國風格、中等規模的宅邸。宅內最特別的是底樓的大客廳,寬敞的空間可同時展示12幅繪畫。克拉克稱它為「畫廊」,這裡成為他珍藏的私人展示區。但是克拉克越來越擔心與早年經歷的戰爭時期相比,現代戰爭對公民的威脅已是今非昔比。與同時代的其他美國藏家相比,克拉克對戰爭後果的瞭解更為真切。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卻能奇蹟般保全藏品的克拉克自然對未來深懷遠慮。他認為,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紐約將是主要的攻擊目標。他想要的是一個與紐約距離適中、便捷通達的新英格蘭小村落。1831年,克拉克先生的祖父就是畢業於著名的威廉姆斯學院,於是克拉克決定在威廉姆斯鎮建一個博物館,一個與大都會不一樣的博物館。
藝術評論:此番到滬展覽如此之多的印象派作品,有怎樣一個契機?
托馬斯·拉夫曼:安藤忠雄正在為克拉克藝術中心建造一個新館有利於收藏更多的藏品,所以我們有機會拿出最好的藏品如雷諾阿、莫奈、畢沙羅、埃德加·德加的作品巡展,通過這個展覽介紹19世紀的法國印象派,這是現當代西方藝術的黎明和開始,也是當初設立克拉克藝術中心的想法。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展示的機會,只有選擇最好的。
上海博物館是巡展的第九站,巡展最後一站將在休斯敦結束,之前去過馬德里、米蘭、巴黎等等,上一站是日本,展出作品基本一致,不同的僅僅是展出地點的選擇,上海博物館可能是第一次展出印象派,但是據我所知,十年前,印象派繪畫曾經到上海展出過,那是基於奧賽博物館的收藏。我們會和奧賽有很大不同。
藝術評論:克拉剋夫婦的收藏貫穿於1920-1930年代,他們是不是代表1920-1930年的美國「黃金一代」的典型收藏口味?像「了不起的蓋茨比」?
托馬斯·拉夫曼:不是的,克拉克是一個世家子弟,祖父是勝家縫紉機公司的合夥人,家族在當時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當他年僅5歲的時候,他的祖父留給他紐約城內兩個街區的產權,1000萬美元的遺產,而電影小說中的蓋茨比,是窮孩子一夜暴富急需取得富人階層的認可,是個謎一樣的人物。
斯特林·克拉克曾經是一名戰士,大學畢業後,自願參軍,並在派往中國期間目睹了當地的義和團運動風起云湧。1905年退伍後,克拉克又在1908年返回中國,率領一支探險隊騎行穿越了今北京以西的山西、陝西和甘肅山區。1912年,他為此次探險出版了一部行紀《穿越陝甘:1908-1909克拉克考察隊華北行紀》。然後他決定去巴黎,他選擇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收藏,毫不在意什麼是當時的流行與時尚,所以當代藝術中的馬蒂斯、畢加索的作品他一幅都沒有買過,德國的一些畫家他也不喜歡。與此相反,他曾經在日記中批評弟弟斯蒂芬·克拉克買了許多馬蒂斯、凡·高、塞尚、愛德華·哈珀作品。「我只買我看中的藝術品中的最好的東西」,是克拉克的收藏要義,那意味著雷諾阿、莫奈等等。一個人的口味決定了他的眼睛,克拉克對於美十分敏感,為了著名的讓-萊昂·傑羅姆作品《弄蛇人》,他花費了500美元,但同一天裡,他花了5萬美元買了一幅雷諾阿,這也意味著,克拉克所關注的關鍵並不在於價格,而在於這些作品的質量,更不會跟風。當然,現在這些作品已經非常值錢。
電影中的那些暴富的「黃金一代」們會說,好,這些我都打包帶走!把藝術史都買一遍,這不是克拉克的收藏理念。克拉克先生因為喜歡而每天都會去畫商那裡觀看這些作品,他有一本筆記本,當他看見什麼,他會記下來,精挑細選,有時候他為了一幅作品的購買與否會猶豫四五年。在克拉剋夫婦45年的收藏歷史中,他買了500幅作品。
藝術評論:維護藝術中心的費用通常有哪些構成?
托馬斯·拉夫曼:除了克拉剋夫婦的遺產,還依靠藝術中心會員的私人或者私人基金會的捐贈,美國政府是不會給錢的。
藝術評論:在克拉剋夫婦去世之後,藝術中心繼續生長,擴展收藏是遵循他們之前的理念嗎?
托馬斯·拉夫曼:由於克拉剋夫婦沒有給藝術館設定太多的規矩和規定,但卻留下了大筆的錢,因此藝術館的歷屆館長和館員們能夠自由地詮釋、展示和擴充克拉克的收藏,在藝術中心裡並不會無時無刻看到克拉克的痕跡。在這次展覽中,有十餘幅作品是我們在克拉克先生去世之後買入的,4幅作品是捐贈人送給藝術中心的,沒錯,我們繼續買,繼續尋找好的藝術品,只要與當時克拉克先生的收藏理念相符合,或者可以做補充的,我們都會收藏。當然,印象派畫作現在已經十分昂貴。克拉克先生還收藏了一些雕塑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克拉克是在巴黎的唯一一個美國人,恰逢埃德加·德加去世,於是他就買入一件德加的芭蕾舞者的雕塑。早期的攝影作品、版畫之類他也買過,現在我們還買一些19世紀的雕塑。藝術中心每年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購買數目。
藝術評論:可貴的是,在20世紀初那樣的亂世裡,克拉克先生竟然從來沒有從中國帶走一件藝術珍藏。五年的中國之旅有沒有對克拉剋日後的收藏產生影響?
托馬斯·拉夫曼:克拉克沒有任何的中國藝術品收藏,他在陝西和甘肅邊境活動,他在行紀《穿越陝甘:1908-1909克拉克考察隊華北行紀》中有一個章節寫到,有兩週的時間裡他在西安附近,四處逛逛,去了著名的碑林,請人做過拓片,他感興趣的是當地的建築,以及摩崖石刻。之後戰爭爆發,他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到書畫、青銅器、玉器等等中國藝術品。
藝術評論:克拉克家族對斯特林·克拉克的收藏有無影響?
托馬斯·拉夫曼:斯特林·克拉克的父母就是收藏家,他和他的弟弟也進行藝術收藏,他自己曾經進入過耶魯大學學習,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接觸到藝術,藝術對他來說就是很熟悉的東西。這樣的家族在美國並不多,不是普遍現象。富有,熱愛藝術,有良好的品位,三者缺一不可的條件,能符合者甚少。
藝術評論:克拉克的收藏確實很具有個性,比如,國人熟知的莫奈的「睡蓮」系列,克拉克一幅也沒有。
托馬斯·拉夫曼:確實,克拉克擁有的莫奈作品從莫奈是個年輕畫家就開始了,當莫奈生活在諾曼底時,住在日內瓦時,從早期到成熟的50歲時,但沒有收藏中國藝術愛好者們耳熟能詳的「睡蓮」系列,莫奈於1900年之後才開始著手「睡蓮」的創作,而印象派最主要的時期就是1860-1880年代。比如莫奈創作於1860年代的《萊頓附近的鬱金香花園》,畫面下部的筆觸與色彩運用簡直有了3D的立體感——樹是紫色的,而紫色的樹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那是藝術家眼中的樹。
周一,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若歐央行購買主權債券,將鼓勵歐元區國家多發債,而這些國家債務已經很高,故不支持全面QE。此外,盡管刺激財政對德國很容易,但德國不應這麽做,這麽做也不能給它國太多幫助。
魏德曼在接受德國商業報紙采訪時表示,如果歐央行購買主權債券,將鼓勵歐元區國家多發債,刺激這些國家的主權債務進一步上升,而它們還面臨結構化改革的難題。德國認為各國負債不應過高。此外,量化寬松是否能達到期待的效果,也是不確定的事情。
魏德曼在最新采訪中還稱,盡管德國可以很容易地增加政府支出,並讓政府債務對GDP之比在3%的範圍之內,但德國不應擴大政府支出,也即擴張的財政政策不妥當。魏德曼稱,呼籲德國擴大投資,以幫助歐元區它國,只不過是為了讓各國財政政策步調一致。德國這樣做不能給歐元區邊緣國太多幫助。
此前,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多次強調,如果歐洲不進行財政改革、重整經濟結構,那麽歐央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收效甚微;改革對經濟複蘇而言是必須的,有財政空間的政府應充分利用。德拉吉暗示德國應采取更多措施支持歐洲經濟增長,如減稅、提高公共投資支出。
周一,德拉吉出席歐洲議會的季度聽證會,他表示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若經濟前景惡化,歐央行應采取其它非常規措施,包括購買政府債券。德拉吉多次表示歐央行資產負債表需增加1萬億歐元,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歐央行可能會實行QE,因為目前已實施的ABS購買和抵押債券購買規模都太小,無法達到預期的刺激規模。
如果歐央行推行QE,必定將面臨德國方面強烈阻撓。一些人也認為,德國方面對QE的堅定阻撓,減小了歐央行QE的可能性,因為一直以來,歐央行希望所推行的措施能夠得到央行管委會的一致同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菲律賓通訊部長安達納表示,杜特爾特即使在競選期間,也沒有收起自己粗俗的語言,而且獲得了大多數選民的支持。
據《菲律賓商報》報道,安達納說:“關於杜特爾特的語言和臟話,他說過,是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了這樣,這也是他說話的方式。我們沒有隱瞞任何事或試圖偽裝。”
安達納還指出,杜特爾特的支持者並不在乎他滿嘴臟話。
20日,杜特爾特在納卯市向地方政府官員發表談話時,為人權議題向歐洲聯盟開炮,反擊歐盟對他的批評,情緒激動時甚至罵出“F”字頭的粗話。
據悉,這已經不是杜特爾特第一次以粗言穢語反擊。此前,潘基文公開反對杜特爾特打擊犯罪的方式。對此,杜特爾特9月9日稱潘基文是“傻瓜”,並表示不在乎外界的批評。
9月5日,杜特爾特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前夕向他“開炮”,奧巴馬即刻質疑是否要跟杜特爾特會談。但雙方還是在7日的東亞系列峰會晚餐會上握手,並短暫交談了幾分鐘。
杜特爾特6月30日宣誓就職之後向毒販宣戰,至今掃毒行動已造成近2400人死亡,引發高度關註,被當地天主教會、人權組織、國會議員和聯合國批評。
藍港影業已布局影視制作、宣傳、發行,影視投資,藝人經紀等業務。
i黑馬訊 2月13日,藍港互動旗下影視公司藍港影業舉辦首部超級網劇《我與你的光年距離》開播發布會,這是藍港影業自成立以來首次面向媒體正式發布自制影視作品,該劇定檔2.14情人節(今天)上午十點在樂視視頻(獨家)開播,於每周二、三兩集連播。
這部超級網劇以愛情為主題,講述了因受外星人事件影響而具有特異功能的奇女子雪姬跨越千年尋找真愛的故事。共20集,播出日期將持續至3月15日。
發布會上,導演貓的樹,六位主演宋威龍、周雨彤、王以綸、王旭東、張南、高容方也集體登臺亮相,為該劇開播大力宣傳。同時,藍港影業與樂視視頻聯合宣告了該劇集的播放目標——破10億次。
後會王峰等人在媒體間接受采訪,提到對該劇的目標期望時,王峰表示,只要我們用心了,具體取得什麽樣的成績(市場效果)我們並不是很在乎。
《我與你的光年距離》是藍港影業泛娛樂戰略的開局之作,未來藍港影業預計還將圍繞這個IP開發大電影。早在2016年3月的藍港影業成立儀式上,王峰曾首次在業界提出了“影漫遊”三位一體戰略,力圖將影視、動漫及遊戲三個領域之內容打通,進一步打造全娛樂產業鏈。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影視市場規模約為1650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年複合增速為25%左右。這個正持續成長的產業不容小覷,而影視制作方更是上承IP、下接渠道,將成為產業鏈的核心。
目前,藍港影業已布局了影視制作、宣傳、發行,影視投資,藝人經紀等業務,並儲備了《蒼穹之劍》《中二病拯救作戰》《身為一個胖子》等一系列覆蓋泛二次元領域的精品IP,除即將上線的《我與你的光年距離》,接下來還會推出第二部超級網劇《他不喜歡超級英雄》,以及聯合出品都市喜劇電影《反轉人生》等,未來將繼續搭建更為完善的泛娛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