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FM“一上午”完成大裁員,是業務轉移,還是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4/156308.shtml
考拉FM“一上午”完成大裁員,是業務轉移,還是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考拉這次大規模裁員,會是移動網絡電臺新一輪寒冬的先兆麽?
考拉FM,這個曾被譽為“音頻七雄”之一的移動電臺,幾乎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完成了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
今天,小娛偶然發現一位考拉FM的編輯在朋友圈發了離職的消息。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並不是一次主動離職,而是考拉裁員,“整個考拉音娛中心全被撤掉”。
分析這次人事變動背後的原因,其實邏輯並不難理解。一方面是音樂版權費用高,跟移動音樂APP相比,移動網絡電臺的音樂並不具備更大的優勢。

另一方面,在考拉FM營收有限的情況下,砍掉占成本比重達9%的音娛板塊,可以把更大的精力和資金,重點用在發展車載音頻的研發和實驗上。
對於考拉來說,整個車聯網上考拉算較有先發優勢的,比如其上遊端背靠的是車語傳媒,有交通電臺廣告代理、整頻運營兩項業務(據悉已是傳統廣播的前三);下遊端在車聯網中(消費場景端),又與十幾家汽車廠商達成了合作。
但是,目前車聯網的盈利前景,受制於硬件條件,仍遙遙無期。
事實上,這樣的窘境並不僅僅發生在考拉FM身上。版權混亂,盈利難,模式同質化,為商家導流困難,需要大規模燒錢做推廣……幾乎是這個行業普遍的問題。包括喜馬拉雅、蜻蜓、荔枝等在內的巨頭也未能建立起自身的“護城河”。甚至在去年,幾家音頻巨頭頻頻爆發數據疑似造假事件,也引發了資本圈的擔憂。
一位朋友戲稱,移動網絡電臺江湖最大的看點不在於誰堅持到最後,而是誰先出局。那麽,此次考拉裁員,是“棄卒保車”的高明策略?還是意味著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堅持“性價比”,考拉裁員40位左右
如果你身在文娛行業,今天的朋友圈應該看到不止一位考拉編輯離職的消息。在這次離職之前大概一個星期,考拉FM在北京的公司剛剛換了新的辦公地址,從廣渠門搬到了中關村。
一位從考拉離職的員工向娛樂資本論透露,裁員的事情非常突然,“早上剛剛通知,中午就開始排隊填寫各種離職表格。”
關於這次裁員,小圈子里的說法很多,有人說,裁員範圍包括後期、技術、產品、渠道、設計、推廣等各個部門,人數在八九十人左右;也有人說,考拉FM只解散音娛中心,已有的音樂節目保持不動,但停止所有新的音樂娛樂合作項目。
一位與考拉有版權合作的音樂公司表示,目前,新的音樂節目確實上傳不到考拉上去。另一方面,音娛中心是負責音樂娛樂方面自制的部門,此舉,是否意味著考拉FM今後大量自制節目都不做了?

娛樂資本論聯系到考拉FM,對方工作人員表示,音娛中心確實不存在了,但考拉的幾檔王牌自制節目,《二貨一籮筐》,《不亦樂乎》等仍在正常制作和更新,其他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內容和產品部門今後將統一劃歸為運營中心。“人數沒有大家傳的這麽多,大概是40多人,而且我們從來都沒有下達要停止跟任何第三方音樂和娛樂公司合作的命令。”
但能確定的一點是,這是考拉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娛樂資本論今天聯系到考拉FM CEO俞清木,他表示,這次人事調整的原因主要是考拉第一步後臺搭建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優質的內容不一定要自己做,“關鍵看效率、看性價比”。
裁撤部門占總成本9%,裁員是考拉開源節流之舉?
站在考拉的角度,這次人事調整調整其實是由重媒體轉為重平臺運營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未來移動電臺不再利用自身的人力進行內容生產,而是與第三方內容平臺合作。考拉內部人士透露,這個戰略的調整也是高層不久前才提出來的,至於裁員,是兩個星期前才做的決定。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裁員是考拉在營收有限的情況下,采取的開源節流措施:砍掉一部分花錢的板塊,集中優勢主攻重點業務。

在所有移動互聯網電臺的運營中,PGC、UGC和版權費用都是重要的內容支出。根據小娛了解,考拉音樂版權的成本是所有內容版權中支出最多的板塊,占整體版權費用的大概30%,而內容版權方面的支出又占整體成本30%左右,也就是說,音樂版權的成本占總成本接近9%。這對於考拉來說,這應該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能砍掉這部分支出,將節省下一筆客觀費用。那麽,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費用接下來要用在哪里呢?答案是車聯網。
之前,當娛樂資本論專訪俞清木時,對方表示考拉在2014年已經布局車聯網方面了,目前已與國內10幾家汽車廠商達成車載音頻合作。對方也表示融資的所得將主要用於此處。當然,這也和考拉FM脫胎於車語傳媒,以及俞清木本人在汽車領域有比較深厚的資源有關。
但在早期產品中,考拉FM主要是前裝車載移動音頻設備,這需要從汽車設計和研發階段就同步進行研發,一直到汽車出售,這期間需要至少3年的時間,甚至四五年也很正常。
在這期間,考拉的這些產品不僅沒有營收,而且還要為開發產品負擔兩到三位工程師的人力以及研發成本。按照3年的時間計算,最少需要支出1000萬。“在觀察到汽車後裝市場,尤其是智能後視鏡的發展,目前,考拉也在逐漸加大後裝市場的投入。”上述考拉內部人士稱,目前,考拉正在進行下一輪融資。
移動互聯網電臺迎來新一輪寒冬?

缺錢,難盈利,不僅僅是考拉FM這一家的困難,而是整個移動電臺江湖的縮影。在這個行業內,包括喜馬拉雅、蜻蜓、以及荔枝等這樣的巨頭也還處在燒錢的階段。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移動網絡電臺還處於圈地時代,還不到談盈利的時候。”
關於移動電臺如何賺錢,業內普遍認同兩種方式:一是植入廣告;二是VIP增值服務。
前者就是最常見的:電臺APP進入前的開屏廣告頁面,應用最下角的Banner宣傳以及音頻廣告植入等;後者指的是,用戶若想聽無廣告或更高質量的音頻便要付費增值訂閱。
但和視頻市場一樣,兩種盈利模式操作起來阻力重重。除了用戶日活基數的問題以外,“在移動臺電做廣告,究竟是互聯網廣告,還是廣播廣告?”這個問題也讓廣告商大為頭疼。移動電臺這種“混血”身份,讓廣告商在財務上難以進行精準把握。
因此,車聯網就成為了移動電臺最想突破的一個點,在小娛看來,車載第四屏,毫無疑問是一個蘊藏萬億市場的掘金點。因為出於安全因素,圖文視頻都不適用車載場景,人們最主要、核心的訴求都需要通過語音交互來實現,音頻將成為車上不可或缺的一大入口。

只是,即便現在幾家電臺都把車載市場作為新的掘金點,但各家電臺內容同質化嚴重,大多數移動電臺企業只是將現有的APP載入車載系統,而節目內容並未重新打磨加工。
一位業內的朋友這樣分析當下的移動網絡電臺局勢:在缺乏盈利的情況下,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先後完成融資排隊上市,“不過證監會那里排隊上市的公司估計已經排到2018年了”、“在移動網絡電臺江湖,最大的看點不在於誰能堅持到最後,而是誰先出局。”
那麽,考拉這次大規模裁員,會是移動網絡電臺新一輪寒冬的先兆麽?
[本文作者娛樂資本論,轉自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考拉FM
裁員
資本寒冬
贊(...)
分享到:
期貨上午收盤:澱粉領跌四連陰
期貨內盤上午收市,錳矽領漲,漲幅達3.70%,澱粉領跌,四連陰,跌幅達1.36%。
棕櫚油漲1.89%,玻璃漲1.34%,PP、滬鋅、滬鋁、菜粕、焦煤、鄭棉、鄭油、豆油、白糖、橡膠上漲;大豆、熱卷、玉米、鄭煤、螺紋鋼、雞蛋、鐵礦石、焦炭下跌。
消息面上,昨日國家糧食局在吉林長春召開全國秋糧收購工作會議。會議認為,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預計收購量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收儲任務艱巨繁重。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在糧食“十二連增”、供求壓力減小、國內外農產品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國家提高糧價的空間收窄、支持的力度可能減弱。明年種植業結構調整,重點作物還是玉米,重點區域還是“鐮刀彎”等玉米非優勢區,力爭明年再調減玉米面積1000萬畝以上。
西南期貨認為,自2016年9月1日起,將玉米澱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恢複至13%。雖然短期該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有限,但從長期來看該政策對澱粉利多。雖然近期有消息稱,國家將給予東北的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玉米加工補貼,金額是深加工企業每加工1噸玉米國家補貼100—130元,省政府配套補貼200—260元,補貼時間是半年潮糧期。這也是近期玉米澱粉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們認為下跌幅度過大,價格已經部分體現了該預期,如果在繼續大幅做空的風險比較大。
期貨上午收市:鄭煤領漲三連陽
期貨內盤上午收市,鄭煤領漲,三連陽,漲幅達3.26%;澱粉領跌,跌幅達1%。
白糖、橡膠漲逾2%,滬鋁、雞蛋、焦炭、棕櫚油、焦煤、PP、PVC、鐵礦石、大豆、鄭油、玉米漲逾1%,瀝青、豆粕、滬銅、菜粕、塑料、玻璃、螺紋鋼上漲。鄭棉、滬鋅、熱卷、滬銀下跌。
消息面上,近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有關會議透露,隨著煤炭去庫存階段的結束,特別是進入冬季後,采暖負荷逐步加大,煤炭消耗將有所增加,同時增加的產能釋放將有序到位,大部分地區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少數地區平衡偏緊,將針對少數供應偏緊地區定向增加部分產能投放,保障居民取暖、發電等用煤需求。因此,煤炭產能過剩的局面還未實現根本改變。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中國秦皇島煤炭庫存升至421萬噸,價格漲至每噸640-650元人民幣。
多位煤炭行業人士表示,受制於運力緊張、釋放產量不如預期,目前產能釋放增加對煤價還未構成影響。而從發電量、基建開工等方面的數據來看,宏觀經濟正在回暖,這將拉動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市場對煤炭的需求或超預期。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專家分析認為,終端需求回升拉動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四季度發電量有望繼續維持6%至8%左右的增長率,在基建和房地產業的支撐下,鋼鐵和建材行業耗煤以穩為主,相應的煤炭需求有望出現4%至5%的增速。
韓憲法法院10日上午宣判彈劾案 樸槿惠命運揭曉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韓媒報道,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11時,對總統彈劾案進行宣判,決定樸槿惠命運的一天即將到來。
此前,韓國憲法裁判所已批準宣判當天在審判庭進行現場直播。憲法裁判所有關人士透露,憲法裁判所考慮到總統彈劾案審理的重要性和國民的高度關註等因素做出了上述決定。
據悉,在現場直播獲得批準的情況下,最終宣判的全過程都將被公開。
憲法裁判所之前僅針對四起案件批準進行現場直播,分別是2004年已故前總統盧武鉉彈劾案、遷移行政首都案、BBK特檢法權限爭議案以及統合進步黨解散案。
韓國國會2016年12月9日通過針對樸槿惠的彈劾動議案,憲法法院按相關程序應在180天內作出最終裁決。
韓國親信門獨檢組3月6日公布最終調查結果,去年12月前後,韓國檢方曾認定樸槿惠涉嫌濫用職權、強迫、強迫未遂、泄露公務機密等8大嫌疑。此次最終調查結果顯示,獨檢組在這一基礎上追加了收受賄賂、濫用職權(三項)和違反醫療法等5項嫌疑,樸槿惠共涉嫌13項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