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學生活追懷(一)救世軍光裕小學上午校1977年 6A 班同學合照

小學生活追懷(一)
救世軍光裕小學上午校1977年 6A 班同學合照

  人年紀越大,便越喜歡懷舊。這種心情,年青人是很難體會的。看著自己三十多年前舊同學的相片,不禁會追問,他們今天怎樣呢?男的已經變成「中坑」了,脫髮、老花、中央肥胖之類的退化現象,恐怕是免不了的;女的相信也早是一副「師奶」模樣。


以下不妨先由女同學說起吧。前排由左至右,分別是:

1. 李麗然:很斯文,乖乖女,成績很好。

2. 趙婉華:跟李麗然屬同一類型,成績年年名列前茅,但更加溫婉和沉默寡言。我一年級便跟她同班,六年來聽她開口說話的次數,肯定不夠十次。誰人娶了她,一定會十分幸福的,至少是耳根清靜。

3. 梁玉英:跟我是同鄉,因此我母親跟她母親頗有交往,彼此經常在上市場買菜時碰到面,總會閒談幾句。我也有幾次跟隨母親到她家中串門聊天,她跟同班的梁伯安俱住在京都戲院上面的華都樓。印象最深的是,她小小的年紀,已經穿耳戴金耳環。那年代的女孩,很多都是沉默內向,梁玉英也是如此。此外,她有一個哥哥,在母校旁邊的賽馬會官立學校唸書,後來還當了牙醫,這是我後來從母親口中得知的。

4. 譚潔儀:沒有太深印象。唯一記得的是,她住在茂蘿街的舊樓(即今天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綠屋」),家中沒有抽水馬桶,要靠工人每朝「倒夜香」,這是上社會課時她自己說的,當時我聽了也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5. 袁慧玲:不知何故,我每次回想她,總會同時想起另外一位舊同學杜錦榮(大概是留級的緣故,已不在相片中),可能他們住在附近吧。

6. 鍾佩儀:鄭嘉年的Blog稱她為「鍾倩兒」,我可以十分肯定他記錯了。副校長時常簡稱她為「鍾佩」的。六年級時,我們一起做社會科報告,有過合作的經驗。印象中,她是班中最有「師奶」feel的,但人品卻相當不錯。

7. 譚家燕:沒有太深的印象,很沉靜內向,多年來,我沒有跟她交談過一句說話。

8. 陳美嫦:比較成熟,跟陳麗馨要好。她們也是班中女同學中,跟我比較投契的兩位。因此,鄭嘉年的Blog已經記不起她們的名字,我仍然記得,而且自信準確無誤。

9. 岑詠詩:記憶中,她是五六年級時才由外校轉來的。那個年頭,同學們大部份是普通家庭的子弟,生活十分清淡。但她卻可以經常遊埠,到美國、鹿兒島去,由此可以推想她的家境應該相當富裕。

10. 陳麗馨:Olivia,為人比較開朗健談。當年灣仔道街市有兩間賣豆腐花和豆漿的店舖,名叫陳義興,我們也時常取笑她。可能由於這點原因,她特別喜歡用英文名。小六時,教英文的Miss Fung要我們每人想一個英文名,我那個英文名就是她替我改的。

11. 鄺雅儀:很多年的同學,但沒有深刻印象。

12. 曾翠翠:女班長,具備著很多模範學生的優點,例如成績優異,尊敬師長,做事有責任心,因此深受老師的器重,當了多年的班長。記憶中,她有著很亮麗的披肩長髮。學校旁邊是摩利臣山救護站,有消防車和救護車駐守,她的爸爸是當消防員(也許是救護員)的,住在救護站的宿舍,因此返家很方便。

13. 孔敏儀:住在軒尼詩道的廣生行大廈,這在當時是很新的大樓。她坐過我的旁邊,其餘的記不清了。升讀中一後,我還有一兩次在街上碰到過她,彼此有打招呼。

14. 李惠清:六年級做社會科報告時,她跟我是同一小組的,因此我到過她的家(好像是住在譚臣道)。她也坐過我的旁邊,為人十分和靄友善,樂於助人。大家看她在照片中的笑容,也是特別開朗和誠懇的。直覺中,她一定會是位賢妻良母。我謹祝願她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15. 彭淑芬:沒有太深的印象。

16. 袁慕娟:唯一記得的是,她有一個姊姊,也是讀這所小學的。當年饞嘴的秦副校長,在學校旅行時吃過她姊姊帶的「鵝掌」,以後經常掛在口邊,因而也特別疼愛她了。

  此外,班中尚有一位女同學,不在照片之中,她的名字叫岑淑潔,姊姊名岑淑貞,也是我們的師姐來的。記憶中,她是班中比較成熟,並帶有幾分冷傲和反叛性格的同學。有位喜歡攪針對的教師,在女同學中便專門針對她(不幸地,男同學中便是我)。記得有次上社會課時,梁湛文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在電車或巴士上,對傷殘人士讓座,或許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大家能否指出來呢?」岑淑潔的回答是:「我一定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因為我每次坐巴士或電車,都一定會坐上層,如果他是傷殘人士,絕對不會走到上層來的。」連消帶打,回答也相當巧妙。


[後記]:2013年夏偶然在網上碰到杜錦榮同學,原來他並不有留班,只是在小四時全家搬到了沙田。他最近新婚,還當了電影公司老板。據他所稱,袁慧玲有個女兒,已十多歲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