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对3Q问题的一些想法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1010535321509/

最近几天,网上关于3Q纷争的报道铺天盖地,QQ群里的争论更是滔滔不绝,消息图片贴得眼花缭乱。从网上的评论和投票结果来看,支持360的占了大多数,电视里播放的群众采访基本也是这样。

其实大家都知道360原先是做流氓软件起家的,发家后仍经常使用流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那为什么大家都反对QQ呢?我猜想应该有几个原因:

一是360一直是免费的,并且凡装了360的电脑,基本没有大的中毒问题了。以前像特洛依那种病毒几乎无孔不入,机子一中毒基本就只能重装,烦不胜烦。特别是对电脑水平不高的普通人,简直就没法上网。

二是360揭示QQ暗中扫描用户的资料信息,这个侵犯隐私的罪名确实很严重,360是杀毒软 件,扫描电脑文件是份内之事,而QQ扫描却怎么也说不过去。老百姓平常在生活中被压制得厉害,个人权利经常被侵害,现实生活中是弱势的群体,逃避到虚拟世 界还要被侵犯,反抗肯定就很激烈了。

三是现在贫富悬殊太厉害,并且很多人致富不是靠权钱交易就是靠投机钻营,完了还为富不仁,所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均贫富和仇富的心理很重,QQ这几年财源广进,这个费那个费的,网民都很不爽。

四是QQ自成立以来,用张朝阳的话说是一直以抄袭和垄断做为立公司之本,并且将这二者发挥到了极致。QQ这个全球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与GOOGLE对比起来,其价值观简直让人不耻。

五是QQ在应对360挑战而做出的策略和战术,十分的失败。360平日耍流氓其实原本就众人皆知,但你QQ非得自称正人君子,为用户着想。结果做出那个所谓艰难的决定,完全的昏招,自扇耳光,正中360的下怀。360有备而来,从容而退,QQ则是溃不成军。

有网友将360比喻成49年的毛,将QQ比喻成蒋,呼吁大家不要被360的假自由假民Z所欺 骗,并且支持独才QQ强力打垮流氓360,原因是360完全没有道德底线。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圣人和神圣的公司的,不是你定力够不够高的问题,是你 受的诱惑够不够大的问题;不是你的品质够不够好的问题,是你受的制约够不够强的问题。独才让我们变成奴才,丧失平等和自由;垄断让他们攫取暴利,失去公平 和效率。所以,我宁愿支持360这个小流氓长大,去制约QQ这个大流氓,让两个流氓互殴。

3Q的问题,要说骂人,我认为大家都骂错了对象。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肆无忌弹的恶性竞争,归 根结底还是政府失职,英国在400年前就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文法,并且严格执行。像发明蒸气机的瓦特,一辈子就靠着那个专利过着富足的生活,而中国呢?为 什么多哈谈判,别的国家都拿这个说事?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一直做不强,走不出?一个不注重创新,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是不会有前途的。今天被美国扇了耳 光,跑到欧洲去求安慰,送人家200亿。明天欧洲又扇我们一巴掌,我们又跑回美国去诉苦,两面讨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4

0206TSC海洋集團的一些疑問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17flr.html

知道00206TSC海洋集團這個票有一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0月跌破1.1元時,有幾個Q群正討論得厲害,淘股吧和55168也有討論貼,我因為完 全不懂這個行業,加上看206的財報數據並不咋樣,所以一直沒去研究它,後來206很快翻了一倍。近期我又不斷在別人的中集帖子裡看到海工行業的介紹,說 國家宏觀政策支持海工,聯想到目前的油價和883的業績及資本支出計劃,還有中國船舶業手持3年訂單等相關報導,我感覺海工這個行業確實有些想像力,於是把206的年報回看了一遍。

 

以前我只是簡單對比過3303和206,3303的大股東明顯有些問題,感覺公司發展方向不明確,過去的展望兌現程度小,所以直接放棄了。206雖然報表 也不好,但至少有中集這個後台在,可以放心一點。我分析206並不是想在現在這個位置買它,我只是先瞭解一下它的基本面,如果可以的話,才會再考慮它的價 位問題。

 

55168上有個股友叫「勇敢的心」,寫了206的分析貼,這位朋友對206的基本面比較熟,於是我把自己的一些疑問貼在後邊,希望得到他的指點。原貼:TSC海洋集團(0206)下個10倍股http://bbs.55168.cn/thread-235545-9-1.html


一、來佛士去年巨虧,與中集以前的計劃完全相反,請問有什麼把握它會逆轉?從目前的接單情況來看,來佛士的名聲似乎不怎麼樣啊。
二、206的應收款,幾乎要一年才能收回,而投資又不少,錢燒得厲害,不但自由現金流是負數,連經營現金流都是負數,差不多年年要再融資,像10年的年報 就只有0.2億的現金在手,為什麼您說它現金流強勁而不需要融資呢?另外,既然中集有實力,那為什麼貨款就不能回收快一點?
三、10年它的鑽機產品及服務銳減3成,這個是產品結構的主動調整,還是一個短期的波動?
四、為什麼10年中國佔收入比從41.2%大跌到28%,而北美也從25%大跌到17%?新加坡倒是從10%增長到時32%了,未來客戶的方向是怎樣的?
五、截止目前,它在手的訂單僅1億多一點,請問這些訂單的工期一般是幾年?您預計今年的接單情況如何?
六、蔣張持股比例不多,他們與中集之間的關係如何?另外,管理層很豪華,這些因素合在一塊,會不會有內耗問題?
七、您說管理層很有激情,我看到蔣60歲,張52歲,年紀不算太大,但也不年輕了,其它高管很多年紀比較大。我看到206的平均年薪是2.3萬美金每人, 但管理層合計年薪僅121萬美金,薪酬一點都不高,206過去五年授出了很多的購股權證,其中有2000萬股行權價在2.3元以上,由於長久不能行權獲 利,是不是對高管的激情已經造成了較大的打擊?
八、10年它的毛利率達到了36.4%,請問這個毛利是否能基本維持?如果毛利率能保持,206的經營槓桿是很高的,收入的增長是決定因素,所以訂單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我對206不瞭解,剛才隨便看了看年報,希望樓主和其它朋友能指點一下,謝謝!

 

勇敢的心回覆:
上述問題股東大會都有提及:
1、來佛士去年巨虧,其主要原因是章立人在08年的時候接單太多,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同時也由於客戶在後來的過程中不斷變更設計圖紙,造成來福士在建 造過程中的巨大困難,目前老麥親自坐鎮煙台,就是未來促進海工的巨大發展。如果估計不錯,明年很夠扭虧。來福士的競爭力在國內首屈一指,外高橋為中海油建 造的鑽井平台目前也有很多問題,這是發展的路上必不可少的。
2.應收賬款主要客戶是三大油和煙台來福士,回款沒有問題,而且一般在建造過程中是按工程進度回款。現在公司處於高速發展的時候,現在資金確實開始顯現比 較緊張,從股東大會瞭解的情況看,公司未來不會輕易通過發行股票來融資,會考慮其他方式,資金的問題是每個企業發展初期都會顯現的問題,還有TSC背靠中 集集團確實能夠做很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裡海的項目。對於應收賬款和未來融資問題,股大大會上老蔣也的很透徹。這裡不細細去說。
3.鑽井產品和地區分佈收入佔比下降,這些都是一些波動問題,尤其是中國的需求根本就沒有起來,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4.一般產品工期在6個月到12個月之間。關於訂單問題,有很多都在談,向上走是可以預見,多少坦率的說,我也不知道。
5、公司的團隊問題是我很看重的問題,現在的管理層我很滿意,尤其是高管,其實,很多已經很有錢了,只是為了這份事業,喜愛它。這次股東大會也談到。一般激勵是對中層,老蔣上次就把自己的股票減了一部分給中層一些沒有持股的。
6、海工的毛利率都是這麼高,美國國民石油甚至是40%左右,這麼多年。我想提及,短期的TSC也許是關注訂單,但是,我可能關注的是海洋工程在中國剛剛起步,以及未來海工向中國轉移不可阻擋,同時公司是目前做的最好、競爭力是最強的。
7、投資TSC和投資海工,讓我想到了2003年左右的投資三一重工的時候,儘管海工的行業沒有工程機械好,同時,工程機械國內的需求市場容量很大,支撐 了三一們的發展,和海工的大部分需求在國外有些不一樣,但是國內海工一旦啟動,也是讓我們的海工裝備也得到很大的發展機遇,未來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非常值 得期待,三一從03年以來漲了70倍左右,STC如此的體量,讓我還是值得期待。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之見,其實,如果樓上的參加股東大會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因為所有的,都有人在提。不過,對於我來說,公司的戰略、執行力,是否在在做正確的事情,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打字確實很累,希望大家以後多去參加這些會議,和管理層溝通最好。

 

我對他的回覆仍有很多不解,於是繼續追問:


首先,我對樓主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每個票都能做到深入的瞭解和詳細的研究,股東大會的參與也不是那麼 的方便,所以多看看別人分享的信息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並且,每個人所掌握的信息的程度以及分析思路的邏輯,也是有可能存在一些盲點的,所以同人學習交 流是很好的補充。

我對206這個公司確實是很不瞭解,也完全不懂海工這個行業,問的問題可能比較幼稚,也很可能是一些樓主早已回答過的重複問題,所以對於樓主能夠認真回覆 我,確實是非常感激的。根據樓主的這個帖子和回覆,以及自己之前看到的一些信息資料,我對206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否則我就不會去看報表問別人問題了。我 感覺這個行業,想像空間確實很大,我個人一向喜歡自上而下選股,就像樓主提到的三一重工一樣,只有朝陽的行業,才有可能在十年的時間裡產生十倍甚至百倍的 大牛股。

但是,一個有想像空間的行業未必一定會像大家預期的那樣發展。而高速增長的行業裡,最終成為佼佼者的,也未必是當初大家最看好的那些公司,所以我覺得預期非常重要,但確定性更重要,這可能需要我們不斷的觀察和驗證。

我還是想重複一下我有疑問的幾個地方:
一、從中集去年的年報來看,它的四大板塊,恰恰是海工最差,拖後腿嚴重。我們可以為來福士的巨虧找到很多理由,甚至我們還可以懷疑它是不是有意在調賬,一次釋放全部的利空,但巨虧的事實擺在那裡,如果還要說它競爭力如何如何強,那這個我認為是有點不恰當的。現在的問題是,老麥親自坐鎮煙台,我們能否找到一些事實和邏輯來證明來福士會逆轉?貌似今年來福士的接單情況與同行業的競爭者相比,並無優勢成績吧?

二、成長期的公司,資本支出肯定是很大的,所以自由現金流差可以容忍。但206的經營現金流一向非常差,並且看不出有好轉的跡象,資金顯得非常緊張,並且 過去幾年都有再融資,所以我估計今年及以後,再融資會是大概率事件,畢竟缺錢是事實,如果它是增發,那麼會攤薄老股東收益,如果是貸款,那就會增加財務費 用而減少利潤。其實企業或項目缺的並不是錢,而是賺錢的能力和確定性,如果206真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那融資就不是什麼要擔心的問題。我想問的是,既然 206的客戶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並且那些客戶很明顯都不是差錢的主,而您說206的工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並且會按工程進度結算回款,那為什麼它的應 收款就要拖這麼久?如果它應收款賬齡能縮小,那資金困難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三、我想大家看好海工的理由都是差不多的,像中國,陸地上能采能勘的油可能都差不多了,近些年我們與其它國家海界的爭議和磨擦不斷,應該也可以明顯看到石 油利益的影子。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883無疑是最優秀的,單看它的報表我就非常喜歡,明顯與兩桶油不一樣。而883與兩桶油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它的高速 成長能力。我們發現,無論是正在走出去的三一重工,還是已經走出去的華為,其軌跡都是先得到了國內產業投資建設的發展支持,在國內積累了厚實的底子,然後 才走出國門的,並且剛出去時一般都是先血拼價格。所以,我很想瞭解,206是不是也這樣在走,目前它的訂單,來自於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的比例有多少?而我 在之前問為什麼它中國的訂單大幅下降,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如果206走的不是這條軌跡,比如它在沒有國內客戶支持和做實底子的前提下直接與全球最優秀的 公司競爭,那它的勝算又在哪裡?另一個問題,三一有中聯龍工柳工徐工廈工等等一批國內競爭者,而華為亦有中興,如果海工的未來真的非常陽光的話,我相信不會只有206一家獨得的,其它的央企包括三大石油公司自己會不會也參與進來呢?這個行業,目前是否真是一片藍海?而206的優勢是否確實和可持續?

四、我發現206的高管,雖然陣營豪華,多半來自國內外巨頭,但這批人基本都處於正常的退休年齡,這份喜愛或者激情是否也是一縷夕陽紅呢?我記得有一回看 振華重工的老總的電視採訪片,那個老頭七八十了,還在一線艱苦奮鬥,雖然這份實業報國的精神我非常欽佩,但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我並不是非常認同的。海工這個行業是不是與其它行業的年齡和資質要求不同?

以上問題,還請樓主和其他朋友方便的時候能指點一二,再次感謝!

我這條回貼,他似乎不太願意回答,或許有些問題他也沒有合適的答案,所以最終這個票的疑問仍然留在那了,不知道網上有沒有瞭解的朋友樂意解答一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7

國內汽車的保有量和未來的一些預測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15.html

上次回應fatlone兄意見時寫的《為甚麼買入並持有長城汽車(#2333)》,僅是一些粗糙的感悟,這裏嘗試找關於國內車市當下和未來的一些預估資料,再談談別的粗淺見解。

個人很想知道當下國內汽車(或說私人轎車)的保有量和未來的相關數字預測。

找到了,數據如下:

+++++++

保有量:
截至2010年年底,
國內:約7400萬輛
日本:約7500萬輛
美國:約2.85億輛

人均每千人的保有量:
世界人均每千人的保有量:128
國內人均每千人的保有量:55
美國人均每千人的保有量:950

國內保有量的極限預測:
清華大華歐陽明高教授的團隊:約2億輛
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富昌:到2020年超過2億輛
豐田汽車公司中國總代表服部悅雄:逾4億輛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資源部主任徐長明:4.5億輛

國內產銷量:
2010年:1826萬輛(當中出口54.5萬輛,佔總產量2.98%
2011年普遍預測:約2000萬輛
未來每年極限預測:意見紛紜,由2500萬輛至7000萬輛都有人信
比照過去全球多年產量:約7000萬輛

+++++++


對國內車市有頗深入探研的張毅提到:「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國內排名前30名的車企總的產能規劃已經突破4000萬輛。屆時,可能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如何消化富餘的汽車產能,一方面要未雨綢繆,提前壓縮規模;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已經開工尚未建成的汽車產能,則要眼睛向外,努力擴大出口。」

關於環保和交通堵塞問題,服部悅雄認 為:「中國保有量超過美國現在的一倍是沒有問題的,將來保有量相當大一部分是新的能源車,這樣的話,從環保角度,應該說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從交通堵塞方面 來講,交通堵塞成了麻煩的問題。我想通過道路的建設,特別是管理上,用高科技特別是智慧交通系統,中國在這方面改進和發展的潛力非常大……」

以上資料來自:


個人作粗淺消化後,結合有限常識,有幾點非常業餘的猜想:

1.      今年國內銷售量或達1600萬至1900萬輛,介乎倒退一成至增長6%之間。明年和後年未必有顯著增長,因為總體經濟很可能出現中型以上的麻煩,但與此同時,中下階層的收入仍能螺旋式上漲(與通脹和人民幣的內貶互為因果),買車和換車意欲難以遏制,導致國內車市難以蕭條。
2.      保有量極限問題,若動輒三四十年,實在太遠,變數太多(單是生育政策改為「二孩」已經「有排計」),再猜也陷於胡扯,以15年為限,或可達到2.5億輛。個人傾向於相信,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國,人均每千人的保有量應不會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3.      環保和堵塞問題,服部悅雄的說法應該靠譜。再過三五年,新的能源車將面臨極大的商機。但可能十年內,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都不會衰減。
4.      經濟放緩未必會對車市構成重大打擊(硬着陸除外),反而產能過剩這玩意兒是車企們的噩夢。就算四五年後出口量升至200萬輛,五年內主要車企合共近4000萬輛的產能更像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好理性抑制擴張衝動。買新車與換舊車合計,個人懷疑年銷量3000萬輛左右是頂峰。至於所謂7000萬輛,「搵鬼信」。
5.      回到長城汽車,若產能方面量力而為,保持性價比和國內較高的科研實力,目前看難以相信它將在未來的大浪濤沙中被淹沒;一直聽說國內目前口碑較佳的自有品牌是長城和奇瑞。估量SUV和皮卡車依然較長期能保持國內同行中的優勢,至於轎車,據說今年至今的銷售都算不錯,但總覺得外觀設計方面依然「薯仔」,若要真正「往高處走」,應該改得美觀一點、大氣一點,至少該把車頭「拉長」20厘米!主要投資風險是產能過剩,同行狂劈價去庫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1

fatlone’s view: 太陽能業內人士的一些啟示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6/18/fatlones-view-%E5%A4%AA%E9%99%BD%E8%83%BD%E6%A5%AD%E5%85%A7%E4%BA%BA%E5%A3%AB%E7%9A%84%E4%B8%80%E4%BA%9B%E5%95%9F%E7%A4%BA/

我在山頂洞人兄的博客裡(原文), 見他轉載了另一位博客和一位業內人仕交流之後的總結(PV 行业的未来), 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 想跟大家分享, 以及分享一下對此的小小看法

quote:

PV 行业的未来

2011-06-07 23:48

   太阳能股从去年下半年被资金追逐,到现在墙倒众人推, 到底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 周期性这么短吗?到底太阳能行业在中国未来的趋势如何?
   刚刚和一个太阳能行业资深技术专家 X先生 聊天,X先生曾供职于 无锡高佳主管生产,后高佳被保利协鑫收购后 去协鑫总部作为技术顾问, 2年后 又被德国太阳能光伏设计商 IFE 聘为中国高级顾问。
    X对于PV 行业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作了以下总结
一、如果未来三到五年内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或者国家税收没有重大变化,晶硅电池组件出口合同价格的极限将在1美金/瓦附近,距离现在的平均销售成本就是30%的降幅。
二、特别是在欧洲,组件价格在PV电站建设总成本中的比例已经下降到30%以下了,所以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不能成倍地扩大需求市场,而只有通过降低其他成本(比如:安装成本)来实现PV电价的下降。
三、德国2011年PV上网电价是0.21欧元/千瓦时,低于零售电价0.22欧元/千瓦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和传统电力竞争还是任重 道远的。欧洲电力市场传统电力每兆瓦时上网电价是55欧元,折合每千瓦时是0.055欧元,PV上网电价是0.21欧元/千瓦时,还有高于传统电力四倍的 差距,所以晶硅电池的PV电站遭遇发展瓶颈。
 四、PV的发展,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提高单位面积转换效率来降低后道电站建设成本。等待传统能源的价格上涨。解决储能问题,建立离线系统。
五、由于供求关系的转变,PV行业将很快地转入普通薄利制造业,企业比拼的是内功,既是精细化管理+先进的工艺技术,行业的兼并潮和倒闭潮即将开始。
       当被问及,哪家公司是目前你认为将成为中国PV 业真正的龙头领军企业? 尚德, 协鑫,英利 还是LDK 赛维, 他非常肯定的摇着头说,目前他没有看到,也许未来会出现。不过如果那个时候出现,可能也就和台湾的富士康这样做代工的企业差不多的命运了吧。
      我还是不死心,问,难道协鑫有这么大的产能和最廉价的生产成本,他足够能控制上游的价格,他难道没有行业整合的潜能么? 他笑着说,凭他对于朱老总的了解,投资于协鑫很可能是下赌注在一个本身赌性很强的赌徒身上, 对于不是很了解企业真正发展规划和财务状况的中小投资者,你愿意赌吗?

unquote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1) 技術突破方面(以下所有內容只圍繞crystalline-based PV module), 最新發展是n-type module, 當中首個宣佈可以量產作商業用途的廠商是Sunpower, 近日出了新聞稿說旗下的模組再次在轉換率上破了紀錄(SunPower Sets New World Record for Efficiency), 達到20%以上(新聞稿中提及過22.4%這個數字), 這就是光伏模組在2011年下半年可達到的最高水平, 而其他一線廠商可望在其後的一至兩季內達成, 衝擊傳統晶硅技術的門檻又再提高了. 這個技術換代, 可以將整體轉換率提升一成, 計及此因素, 售價有機會不用下降30%就能達到該行內人土的目標, 而且, 在6月8日的報價評論顯示(http://www.energytrend.com.tw/node/1824), 模組均價以跌至每瓦1.335美元, 再下調25%, 就可以達到1美元這個里程碑, 老實說, 1美元是意義多於實際, 因為每個地方的用電成本都不同, 而這個價錢遠未能與傳統能源看齊, 不過至低限度可以對心理因素有正面影響

2)這個消息很重要, 原來組件總成本的佔比已在30%以下, 即是說整個光伏模組產業鏈可以做的已經不多, 無數廠家只分食其中的三成, 可以想像於製造環節的業者景況可謂苦不堪言, 其餘的七成落在那裡? 具體情況我不清楚, 猜想都應該是電廠的營運商或業主, 又或者是那些經銷商, 很明顯定價權落在這些佔大部份的人手裡, 中國依然擺脫不了作為一個生產者要承受低毛利的命運, 不過已經比很多製造業要好了, 如果中國業者要找到利潤的突破點, 就必需涉足非製造的環節, 即是電廠營運和銷售通路等等, 不過市場在西方國家, 不會輕易讓你分一杯羹, 如果是發生在中國的話, 最大的那幾家模組廠相信會參與競投電廠營運, 保利協鑫是當中的先驅, 稍後有機會會多加著墨; 那個X先生已經說明組件格價的下調已經不能成為刺激市場買氣的主力, 可以預料組件降價速度會變得較平緩, 這是健康的發展, 讓業者有序地適應, 保持較平穩的毛利率, 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投資和使到融資更容易, 因為「有數得計」對投資者是非常重要

3)這一點解答了我和一些網友的疑問, 就是光伏上網電價與零售電價的具體數字, 現在還加上傳統電力的上網電價, 這幾個數字提供了一個概念, 就是太陽能要降至那個水平才整體上能與傳統能源看齊, 約上述數字是可信的話, 就是現水平的太陽能成本每年平均降20%, 同時傳統能源價格保持不變(那當然不太可能, 怎可能6年都不加電價?)6年後光伏就能和傳統能源看齊, 亦即是真正意義上的grid-parity, 每年降20%是很進取的預測, 但今年的降幅將會超越這個數字, 如果降幅保守一點, 不過再算上通漲和技術換代等因素, 我相信十年內就可以達成廣泛地區的grid-parity; 我自己認為, 即使光伏發出來的電比石化能源貴上兩三成, 都經已足夠吸引大量(富裕地區的)人民採用, 單是「清潔」和「安全」兩點已經值得去付出這個溢價, 而且採用再生能源可以換取更多碳排放配額, 背後隱藏著巨大利益, 單是賣配額都足以多建數以GW計的光伏設備

4)這裡提到光伏遇到的幾個主要問題, 技術進步我相信每數年會有一個大改進, 中間會有一些小更新, 我就不信硅基結晶太陽能的技術會就此停下來, 我做資料搜集的期間, 知道這個門派的技術的轉換率理論上可達至30%, 這就是物理上的極限, 現在可以大批量生產的模組剛剛打破了20%的關口, 即是我們還有50%的進步空間, 我必需再次強調, 這個20%是可以大規模生產的產品而達成, 尚在實驗室中的技術需要一段很長的路途才可以達到商業大規模應用的階段, 我以一個很好的例子去預測太陽能光伏的未來, 其實我之前已經講過, 現在再提多一次吧: 現在的硅基結晶光伏組件, 就等如顯像技術中的LCD液晶體顯示屏, LCD也有很多不同技術, 例如IPS、VA、TN等等, 還有背光技術用作提升質素等等, 而其他有潛力的太陽能技術就好比OLED(其實有很多技術連跑出實驗室的階段還未達至, 但OLED已經得到實在應用), OLED一登場在質素上已經遠遠拋離當時的LCD, 無論在對比度, 反應時間和厚度等等, 不過近年的LCD發展並沒有停步, 如今LCD亦可以做得相當之薄, 由當年可能和OLED屏在厚度有數倍以的差距, 變成只有一兩倍的分別, 對比度和反應時間都已經改進得應該沒有誰會挑剔, 而目前OLED還未能可以在大呎寸的屏幕大規模量產, 因為成本仍然太高, 還未進入商業市場的技術都不是大眾的選擇, 有不少人說有很多新技術有機會會取代硅基結晶,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 不會是三數年內的事情, 要知道這個技術有不少國家累計投入的資本以數以百億美元計算, 建立起的體系不是其他技術可比擬, 如果未來有新技術跑出, 有心跟進太陽能的人一定會比行外人先發現, 我不太擔心太陽能愛好者會因此買錯股, 半途出家的我不敢說了 :) 提高單位面積轉換率是核心技術的改進,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提升的方法, 例如開發更大面積的晶片(我相信這是下一個目標, 卡姆丹克在去年已經有提到有相關的試產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離線系統, 這是太陽能的殺手級應用, 在電網建設薄弱的地區, 太陽能顯然是首選, 快速簡易的安裝是最大優勢, 地球上有很多人都不是生活在城市圈裡頭, 當光伏成本降得夠低和發力功率再提高, 就可以率先開發這個藍海

5)光伏產業進入薄利多銷的階段可能在2011年就開始了, 問題是利有多薄, 銷又有幾多. 我的觀察是, 毛利率的下跌速度, 將大於整體市場規模的增長, 至少在本年至今的表現是肯定的, 所以今年的業者要有增長, 就一定是靠吃掉弱者的份額來達至增長, 近來最具代表性的新聞是德國大廠Q-Cell傳出有意賣盤, 歐洲的電池組件業者在成本上完全敵不過來自中國的競爭, 這個消息可能是未來一連串併購和倒閉的開端, 在整個產業鏈中, 硅片、電池和模組製造環節應該被中國和台灣的廠商壟斷, 不過太陽能產業鏈是很長的, 還有很多部份掌握在先進國家之中. 該行內人仕提到企業拼的是精細化管理和先進工藝技術,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前者的體現是把業務專注於一兩個環節, 即是不搞垂直整合, 後者就是體現在公司產品的規格和製造成本上面

關於成本下跌, 我有一些想法分享, 該業內人仕還提到富士康, 他說如果一間公司當上龍頭的時候大概就像富士康現在的情況一樣, 我相信那時的營運成本已經是低無可低, 其他的成本主要是硅料支出, 硅(港台叫矽, 英文silicon)這個原素佔地球成分約27%, 非常豐富, 我不清楚可供開采或人類可提取出來的硅佔多少, 如果以此推斷, 硅的成本應該可以繼續下降, 如果硅價降不了, 光伏就沒有未來, 我預計硅價仍有巨大的下調空間, 保利協鑫的成本已經壓至接近每公20美元, 這個目標可望在年內達成, 而目前的硅價約在50元的水平, 可見硅料廠仍有空間降價, 如果在兩年內成本可以達到15美元, 硅價有機會降至30元的水平, 因為我預料中國重啟多晶硅計劃會令硅價一如模組價錢般快速下滑, 而且二十多元的東西可以賣五十元, 中國人沒有理由不快快搶著去做, 以前中國因技術搞不上, 造出來的多晶硅質量不高成本又拼不過外國, 現在有保利協鑫這個成功例子, 國家看到了希望還不快快把這塊大餅搶過來? 保利協鑫很可能會將擴產計劃再次提高, 如果是真的話, 我覺得中國人的氣魄真的太強了

我相信這個降幅應該可以抵消大部份補貼調降的影響, 業者能保持生存的空間, 模組價格不斷下降, 可以開發的市場就更大, 出貨量可望快速增長, 彌補毛利率下跌的影響

我認為在太陽能應用方面, 日本是下一個德國. 日本的國情我覺得很像德國, 兩者都是高科技製造大國, 能源需求大而同時缺乏天然資源, 要脫離外國在能源上的制限唯一方法就是大力發展再生能源, 使別國不能控制自己的能源咽喉, 再生能源中最成熟就是風能和太陽能, 前者又比後者廉宜很多, 基本上在很多地區已經能夠和火電競爭, 而太陽能在成本上仍有相當的路要走, 不過太陽能非常適合家用和小型商用項目, 我相信這是一個數以GW計的市場, 除非日本人堅持用日本貨, 否則中國應可分一杯羹; 我相信要來造核子武器原料的核電廠已經足夠有餘, 多餘的應該要廢除, 而能源缺口由風能太陽能補上, 如果連火電都取替, 市場可以相當廣闊

中國的電價仍低, 太陽能成本要大幅下降才乎合國情, 相信這不是兩年內可以辦到, 除非國家有意補貼, 不過從政策面看, 光熱發電好像比光伏更優先, 但是, 我還未看到一間具規模的中國光熱發電業者, 美國反而更有看頭, 如果美國政府沒有刻意阻撓, 中國人應可以有一番作為

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併購和倒閉的消息, 釋放出來的市場就可以由強者補上, 從而保持快速增長, 在港股市場中, 依然以保利協鑫和卡姆丹克最有希望, 如果不想分析又看好太陽能股, 簡單買齊兩股即可

原來今天保利協鑫勁升一成三… 太陽能股要轉勢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2

一些操作和分析的分享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3.html

今天恒指反彈263點(1.22%),國指升261點(2.17%),成交縮至647億,股票升:跌比例大約是3:1。滬深300指數升1.6%,但成交縮量。國內公布的經濟增長數據和工業出口量優於預期,意大利的債券拍賣理想,帶動反彈。

藍籌股方面,利豐、思捷被沽到殘,大盤反彈仍繼續沽。中資金融股有一些反彈,內房反彈較強。

今天花多一些時間講操作和分析方面的事情。

個人操作方面,今早在確認大成生化科技(0809.hk)能守穩$2.6的突破位,主動買盤強勁,便及早再加馬,去到尾市竟大升7.2%。有網友問809 的前景,我只能說這是周期性企業,現在公司已鎖定今年玉米的成本,而下游產品售價在上升,正在行業上升周期,股價走勢上也印證這點。那我就開始做一些 Trend Trading 吧。

今天沒有其他操作,組合今天回報反彈1.4%。

分享關於我對東岳(0189.hk)的操作想法。之前有人問及,為何IT和東岳都升到高位,如何判斷是雙頂還是會突破,留那隻沽那隻?首先,如我經常所 講,突破是沒得估的,發生了才算數。所以心態上應假設所有股到阻力位均會下跌,除非Price-and-Volume action 最後證明它不是。哪個位置沽貨,視乎你當初做Trading 的目的是什麼,例如我對IT的買入當初是抱 Swing Trading 的策略,那麼升到接近阻力時我就不理什麼都沽出。而東岳我是想做 Trend Trading 的,那麼到阻力位我只要把 Stop-loss 推上並堅守就行了。

至於為什麼選東岳做 Trend Trading,主要是我對他的基本面信心較強。而根據去年的經驗和今年的基本來看,公司應該會在本週左右發盈喜,所以我選擇堅守持股。但是要留意,盈喜的確是喜出望外的強,但我卻不立即加馬。主要是兩個原因:

1. 消息本身的好與壞並非操作者應最看重的,最重要是消息出了之後市場的反應。要明白,東岳並不是一般牛頭角順嫂操作的「老散至愛」股票(Blog 度或許較多人識,但街度係無乜人識),有人沽貨俾你,那個人一定有他的原因(不管那個原因是什麼)。在昨日大盤大跌700點,東岳仍微升的表面證供來看, 表現已十分不錯。今天午市有一些震倉,但很快又有強大買盤收復失地,亦是很不錯,但這是不足夠的。我會靜待它能否突破歷史高位,假如它能突破,表示看好的 力量大於看淡的,走勢上亦確認良好的業績,那個時候我才去加馬。

2. 根據去年經驗,去年的盈喜也是十分喜出望外的。股票飆一日後,都是反覆上落一段時間才突破。因此,只要堅持自己的 trading rules,那就無謂疑神疑鬼。一時又有什麼大行炒房想點,一時又懷疑唔升有咩鬼,只會令到自己精神衰弱,對投資績效不會有任何幫助。

關於分析方面的事,點解要成日提老師這個人,主要是他是一個懶於學習和分析的良好的反面教材。

他的選股思路是有跡可尋,例如中國動向(3818.hk)是當時板塊中市值最大/第二大的股票,表面上邊際利潤高、現金高和高派息的股票。但只要對這些服 裝企業運作有較好的認識的話,那就知道這些企業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貨如輪轉(存貨周轉愈快愈好),貨品暢銷才能達到這一個目的。而動向這種靠 分銷商(非直接自營零售點)去賣貨的批發企業,而產品定價也高,利潤率必定是較高,這類公司由於資本開支通常很低,呈大量淨現金狀態並能夠派息是不出奇, 不代表該公司特別優秀。

這類公司在產品銷售良好、經濟和信貸環境良好的順風順水環境多數都很不錯。但當經濟轉差,信貸環境轉壞的時候,分銷商開始難於借貸並且積壓存貨,甚至有分 銷商開始倒閉,公司便會出現盈利大幅倒退,思捷在金融海嘯時便是出現了這個問題。而這種企業只要分銷商訂貨並付運後,不管產品賣不賣得去,營業額就入賬, 盈利往往有水份並難於分析。亦由於零售點不是公司自己經營,實際銷情以及實時銷售數據往往管理層會懵然不知。在這個十分講究快速應變的行業中,公司也無法 及時制定應變策略以及經常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去調節產品的設計和供貨量。而這些恰恰是銷售能否良好的關鍵。

將這些因素代入目前的經營環境:同業競爭激烈、產品設計和品味廣為用者垢病、信貸環境轉差等等,那就自然可以想象,那個劣勢可以有幾差。思捷成個人版係度,可以參考一下。

總而言之,假如有人告訴你,買入一隻股票應該抱擁有企業的心態,那你先要問自己,有否代入管理層以及這個行業的運作去考慮任何一個數字和大環境?沒有的話,那就只能說自己是數據投機者或者也是賭一鋪而已,遠遠談不上什麼價值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0

最近一些小麻煩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html

手上應付緊兩單官司。一單人告我,另一單我告人。

人告我果單,我查實睇黎睇去都睇唔明佢想告我公司d乜。告我既係我其中一個客仔,佢既故 仔大概係話,我同佢做買賣既過程之中,我地有某種延誤,導致佢有好大既金錢損失芸芸。類似既官司,我以前都打過好幾次,其實要證明我地真係有延誤,並唔容 易。仲要證明果個所謂延誤,係真真正正影響到佢而引致佢所講既損失,就更加有難度。base on以前既經驗,我對呢單官司既信心,其實幾大既。問題係,上親法庭其實要預備既時間都幾多,做生意,時間應該係用黎搵錢,而唔係浪費響d咁既東西之上。 至於延誤既問題,我check返公司既mail server同電話紀錄,我班同事原來老早就嘗試搵佢,又email又電話又寄信又sms,不過條友好似著左草咁乜call都唔接,根本連個人都聯絡唔 到, 咁做交易,唔遲就有鬼啦。

希望當佢既律師,見到我地send過去既evidence之後,會勸佢個client庭外和解就好。 呢一單,講真其實唔怕輸,怕既只係浪費左我既時間。

我告人果單,係被我告既果間公司,響簽完合約之後,完全冇俾解釋同理由之下,忽然唔肯履行合約內容。之不過,呢單野好麻煩。

麻煩既原因,唔係我手上既evidence唔夠,而係對手,太強,太疊水。

接 我呢單case既律師,comment係咁既:「CK ,我地手上既evidence係對我地有利既,而且亦都好齊。單從法律觀點去講,我會話你既贏面好大。不過,你既對手,係響香港幾間少數坐擁『霸權』既大 機構之一,佢地如果真係要同你周旋,你要有心理準備,會有好得人驚既訴訟費用要俾。就算最終你贏都好,過程當中你所承受既財政壓力,你要心裡有數先得。否 則,半路中途發覺財政上頂唔住,局住放棄的話,到時你可能仲傷。」

呢個我當然明。當日小弟屋企搞到幾乎要破產,咪就係正正因為同樣既事情 囉。CK老豆當年被大財團老屈,條氣唔順之下,傾盡家財同人打官司,官司一打就七年。由地方法院一路上到高院,其間來來回回,請既大狀一個貴過一個 。打消耗戰係大財團慣常對待中小企既法律手段,我領教過啦。七年既精神折磨,換黎既係一屁股債。好不容易屋企先響呢一個惡夢當中回復過黎。點知當日發生響 CK老豆身上既,今日作為兒子既小弟,同樣遇到。

條氣順唔順?梗係唔順啦。冇打算響呢一刻就投降,不過我更加唔願意重蹈覆轍。

拍檔望見我地手上兩單官司,加上最近生意上所遇到既種種困局,忽然話:「唉,呢期四面受敵呀老友…我地要唔要搵人睇睇office風水呀…」

要囉查實,我覺得。

祝大家有個愉快既週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9

一些投資和交易的操作智慧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6164.html

摘自"Trading Rules - William F. Eng",不妨了解一下箇中道理


Divide Your Trading Capital Into Ten Equal Risk Segments (分散投資)

Never Let A Profit Turn Into Loss (Never Loss $$; 若然形勢逆轉,即使利潤大削,仍值得止賺)

If You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 Don't Do Anything (不摸清形勢,莫只因長線增長和P/E平而買貨)

Don't Buy A Stock Only To Obtain A Dividend (看一看李寧(2331)、動向(3818)、思捷(330)2011年YTD表現便知)

Don’t Average Your Losses (筆者的做法是最多買2次,如股價仍向下,即認錯Cut Loss)

Take Big Profits And Small Losses (若能做到,即使命中率僅是50%,仍能長期獲利)

Don't Buy Something Because It Is Low Priced (低價(或低P/E)很多時有原因,不宜未了解箇中玄機便胡亂買貨)

Don't Follow The Crowd - They Are Usually Wrong (80/20 Golden Rule)

Buy on Rumor, Sell on Fact (不用多說)

Preserve Your Capital (留得青山在,那怕無柴燒)

Nothing New Ever Occurs In The Market (太陽底下無新事,只是以甚麼形相和方式去演驛而已)

Back Your Opinions With Cash When They Are Confirmed By Market Action (乘勝追擊)

Markets Are Never Wrong, Opinions Often Are (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from 科斯托蘭尼)

Never Permit Speculative Ventures To Turn Into Investments (炒盤失利而盡早Cut Loss)

Never Buy A Stock Because It Has A Big Decline From Its Previous High (低價(或低P/E)很多時有原因,不宜未了解箇中玄機便胡亂買貨)


The Human Side Of Every Person Is The Greatest Enemy To Successful Trading (不要感情用事)

Ban Wishful Thinking In The Markets (切忌對市場走勢抱有主觀和Bias的預測)

Leaders Of Today May Not Be The Leaders Of Tomorrow (今天的強勢股可以成為日後的大瀉股,2011年6月的味千(538)和2010年12月的南車(1766))

Bear Markets Have No Supports And Bull Markets Have No Resistance (莫估頂,莫估底; 熊市大瀉時即使低P/E股票可以跌完再跌)

When Time Is Up, Markets Must Reverse (物極必反,雖然判斷出Right Timing是十分困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56

光線是可以彎曲的 --關於研究方法的一些體悟和淺見 高善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28ef2a0100tjlc.html

 

正確的方法有助於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市場運行的內在邏輯,從而降低預測失敗的概率。我們通過十個小故事,來講述對研究方法的一些想法和體會。

「非洲螞蟻找家」的故事告訴我們科學研究的四個步驟。

「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更快」,「光線是可以彎曲的」,說明了現代科學是形式邏輯和實證精神的結合產物,兩者缺一不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下邊,沒有了」則論述了中國從古到今都相對缺乏實證精神和形式邏輯,從而無法產生有價值的研究。

「引力與溫度無關」說明了在尋找因果關係的過程中,隔離的重要性。

「雄雞一唱天下白」,「詩必窮而後工」說明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的差別,以及在現實複雜環境中,排除其他因素,找出因果關係的困難性。

「上帝是存在的」說明了理論的命題或預言必須是可證偽的。

 

「上帝難以琢磨,但他並不邪惡」,是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在原則上應該是簡單和可以理解的。

 

我想先講一講我個人對研究方法的一些想法和體會。這部分陳述在我看來是異常重要的,儘管它沒有實際的內容在裡面。為了把這部分講清楚,我給大家講幾個故事,也會使大家聽起來更輕鬆。

 

 

 

1.非洲螞蟻如何找家?

 

在幾十年以前,生物學家很熱衷於使用進化理論來研究生物的行為。在這種研究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非洲沙漠裡有一種螞蟻,這種螞蟻找回自己巢穴的行為非常奇怪。

在當時人們已經知道,正常的條件下,螞 蟻要找回自己的巢穴,主要的辦法是在它們離開巢穴的時候,沿途留下很多氣味。這樣,等到螞蟻要回家的時候就會循著氣味回家,因為螞蟻是沒有視覺的。知道這 樣一個原因的方法是很簡單的:在螞蟻經過的沿途放幾個樟腦球。一般的話,螞蟻就會迷路。

但是,科學家發現非洲沙漠裡的這種螞蟻,實際上不是依靠氣味來識別路途的。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大家對這種螞蟻如何找回自己的巢穴非常感興趣。

當時,為瞭解釋這種螞蟻是如何找回家的,出現了很多競爭性的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認為,在這種螞蟻體內,有一種計步器。當螞蟻離開自己巢穴的時候,它的計步器就開始工作,統計螞蟻的步數。然後,當螞蟻找回家的時候,計步器可以反向工作。當計步器清零,螞蟻就知道已經到家了。

從研究的角度,我們把迄今為止的這個案例總結為兩點:

我們看到研究的第一步是觀察現象,提出問題。他觀察到的現象就是螞蟻回家,提出的問題就是這種螞蟻回家很奇怪,那它是如何回家的呢?

第二步就是提出理論,做出猜想。為瞭解釋所面對的現象,我們要提出一個假說,提出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在邏輯上要能夠自圓其說,要能夠解釋所面對的現象,這是研究的第二步。

但是在那以後的幾十年間,人們不知道這個假說是不是對的(就是螞蟻體內有計步器的假說)。

我以前曾經問過很過很多面試的學生和實習生,如果現在把這樣一個假說拋給你,要試圖知道這個假說是不是對的,怎麼辦呢?

不少學生的第一直覺是把螞蟻解剖一下,然後用顯微鏡,用生物學的方法來尋找計步器在哪裡。其實稍微簡單地想想就可以知道,這種辦法在操作上是非常困難的,是幾乎不太可能成功的。

因為計步器作為一種假說,很難跟具體的生物器官去對應起來。即便你能夠對應起來,這種器官的運作在解剖學的意義上也是很難理解的。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人們始終不知道這種假說是不是對的,它毫無疑問是一種引人注意的、很有趣的假說。

前幾年,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生物學論文,這篇論文就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種計步器的假說是否是正確的。

它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以現在的眼光看,辦法很簡單,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不知道這些辦法。

它的辦法是把這些螞蟻捉來,分成兩組。把第一組螞蟻的腿截斷一半,接到第二組螞蟻的腿上。這樣第一組螞蟻的腿就縮短了一半,第二組螞蟻的腿就延長了一部分。這些是在螞蟻離開家以後非常快速的完成的。

如果計步器理論的假說是正確的,從這個 假說出發得到的預測是,腿被截掉一半的螞蟻在往回走的路上,在中途一半的時候就開始表現出找家的行為,主要就是開始團團轉;而腿被延長的螞蟻,會跨過自己 的巢穴,繼續向前走可以計算的距離,然後才表現找家的行為。從這樣的假說出發,理論上可以做出這樣的預測。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用實驗證據的方法來看看這 個預測是不是正確的。

這篇論文能夠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假說居然是正確的。螞蟻找家行為的表現與這一理論的預測是一模一樣的。

在這裡我們看到研究的第三步和第四步。

如果說研究的第一步是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第二步是提出假說,提出理論,那麼研究的第三步就是從假說和理論出發,從其內在的邏輯出發,去提出一系列的預測。這一系列的預測本身是基於理論的內在邏輯推演出來的。

研究的第四步就是有系統性地蒐集經驗、事實和證據,並把這些經驗、事實和證據同理論的預測相對照。

如果理論的所有預測都能夠和經驗事實一致起來,那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如果理論的預測和經驗事實不一致,那我們就推翻這個理論,去尋求一個新的理論。

這就是我們迄今所知道的所有科學研究的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是缺一不可的,關於他們的重要性,我們再舉另一個例子。

 

 

 

2.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更快

 

在古希臘時期,那時的人們很喜歡辯論。為了支持辯論技巧,一部分的人發展起了非常發達的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在此後上千年時間裡的發展水平都沒有超過古希臘。形式邏輯在那個時代的頂點應該是歐氏幾何。

歐氏幾何基於非常簡單的假設,就是「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條直線」。它基於如此簡單的一條假設,就可以推演出非常龐大、非常密實的命題體系。

古希臘學者在那個時代就試圖論證「地球是圓的」,並提出了一系列的證據,他們還以幾何學為基礎去估算地球的周長。即使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樣的估算成就也是很了不起的。

我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理論都必須有邏輯,而它的基礎就是基於古希臘時代的形式邏輯。在數千年以前的古希臘時代,大約跟中國的孔子時代差不多,希臘人的邏輯就已經非常的發達,遠遠高於中國先哲的水平。

但是我們也知道,古希臘有一個先哲亞里士多德。他的龐大的理論之中有很多命題,其中一個廣受矚目的命題是: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更快。這個命題在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非常明確地闡述。而我們現在清楚地知道這個命題本身是不對的。

但是,從亞里士多德提出這個命題一直到伽利略時代,在上千年的時間裡,沒有人公開地、嚴肅地去質疑這個命題或這個預言。為什麼呢?因為在漫長的時間裡,人們不知道做科學研究的第三步和第四步。

亞里士多德觀察到羽毛比石頭下落得更慢,觀察到一個現象,他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的更快。這已經是一個抽象,是一個理論。但是這個理論是不是正確的呢?

他需要第三步,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做出預 測,然後是第四步,用可控的實驗去驗證這個預測。在亞里士多德時代一直到伽利略時代的漫長的時間裡,人們不知道為了取得知識和理解上的進步,第三步和第四 步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那漫長的時間裡,科學本身並沒有誕生。直到伽利略和牛頓時代,人們才認識到,理論不但需要邏輯支撐,還需要對世界做系統的觀察, 並用這些觀察來驗證理論的預測,在驗證的基礎上推翻一個理論或者接受一個理論。

愛因斯坦曾經講過,現代科學的誕生是一個偶然。這個偶然來自於兩種思想的碰撞和匯融。一種思想是形式邏輯。從現代對文明史的回顧來看,只有在古希臘提出了非常發達的形式邏輯。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源頭就是實證精神。所謂的實證精神,就是對事實有系統的蒐集、測量和記錄。

只有當形式邏輯和實證精神這兩種思潮交融在一起的時候,科學在歐洲才大放光芒。從伽利略時代到牛頓,到達爾文,到麥克斯韋,到愛因斯坦,無不是遵循這樣的方法,將科學推向更加昌明的地步。

 

 

3.光線是可以彎曲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本身在數學上,在思想上,毫無疑問是異常複雜的。但是他所做出的預測,他所做出的可以觀察的、以前人們所不知道的預測,卻是驚人的簡單。

比如說,一個非常重要的預測是:當光線通過重力場的時候,光線本身可以被拉彎。這個事實以前人們是不知道,並且是無法想像的。而這個在現代天文學的觀察上一般叫做「重力場的透鏡效應」或「愛因斯坦透鏡效應」。

以這樣一個重要的理論為基礎,他所能做 出的預言是什麼呢?愛因斯坦本人嚴密計算出來的預言是:當發生日全食時,太陽的光芒完全被月亮屏蔽。在這樣的條件下,太陽背後的恆星所發出的光經過太陽的 重力場時被拉彎,照射到了地球上。這個時候人們對這顆恆星位置的計算,同太陽在其他位置時的計算有輕微的偏離,而這個偏離的大小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1918年,英國的遠征隊分別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對這一預言進行了觀測,而觀測的結果與愛因斯坦的預言是一模一樣的。這是廣義相對論獲得廣泛支持,愛因斯坦成為世界名人非常關鍵的實驗證據。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科學研究的四個步驟是缺一不可的,科學研究本質上是實證精神和形式邏輯的結合。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

 

如果我們回過頭看中國三千年的文明史, 我們會看到中國人既沒有實證精神,也沒有形式邏輯。在中國大量的史料中,我們看的紀錄是,皇帝今天晚上寵幸了哪位妃子,名字叫什麼,我們看到的是韓信在月 下策劃政變,最後沒有成功。我們沒有看到對世界的運行做出的有系統的測量、觀察和記錄。

中國的先秦時代也有很激烈的辯論,這種辯論也推動了邏輯的發展,其到達的高度中國人在後來再也沒有到達過,但是它跟古希臘的形式邏輯相比是不在一個量級上的。

在朱熹或是更晚的時代,知識分子都醉心於解讀古代的典籍。這種解讀首先沉迷於對定義的辯論。比如對論語的解讀,首先沉迷於這句話在字義上如何解讀,如何定義,而沒有嚴密的邏輯推演和合理預測。

舉例來說,康有為如何解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呢?中國古代是沒有標點的,這句話在很長時間裡大家的解讀是一樣的,但是康有為提出了新的解讀,認為原意是「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然之」,意思是「如果老百姓答應,那就這麼辦,如果老百姓不答應,就跟他們講明白」。這個倒有點兒像現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理想。但是包括梁啟超在內, 對這樣的解讀都非常的懷疑。

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人古代的治學方法:命題的本身沒有非常清晰的含義,命題的基礎沒有非常嚴密的定義,命題的展開過程沒有密實的邏輯,命題本身也沒有提出任何預測。有時候即使提出預測,人們也不用系統性的觀察去驗證這個預測。

例如,在中醫的著作中,關於生男生女在理論上是這樣解釋的:夫婦雙方如果在單日行房,則生男;在偶日行房,則生女。這也是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做出了很重要的預測,但是你沒有看到哪個中國人去系統性地蒐集事實來驗證這個理論。

所以中國人在漫長的文明史中既沒有形式邏輯,也沒有實證精神,所以中國自始至終沒有科學。但中國文明居然延續至今,也算一大奇蹟。

為什麼我們要從這麼遙遠的孔子時代講起 呢?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既沒有形式邏輯也沒有實證精神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當代。即使是洋務運動和五四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的思想在中國開始廣泛的傳播,但 是在骨子裡,中國學者仍然非常深刻地缺乏實證精神,非常深刻地缺乏形式邏輯。余續所及,影響很廣。

 

 

5.「下邊,沒有了」

 

如果再具體到我們的證券研究領域,個人認為,絕大多數我們所看到的研究報告之中,你找不到非常密實的邏輯和基於這些邏輯提出的預測,或者你偶爾能看到一點密實的邏輯,但是你看不到通過對證據系統性地梳理來驗證這些預測,從而接受或者推翻一個理論。

在國內大量賣方研究報告之中,我們看到的是材料的堆積,我們看到的是像孔子一樣的突然的靈感,或者像中醫一樣突然來一段論斷,然後就沒有了。像紀曉嵐對老太監講的故事:下邊,沒有了。既不以此為基礎做出一系列的預測,更談不上對事實和經驗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去驗證預測。

在過去七年的時間裡,我們一直試圖遵循前述方法去積累對經濟和市場的理解。如果說跟七年前相比,我們對經濟,對市場的某些理解比那個時候有一點點進步的話,這種進步首先是得益於這樣的方法。

這些是我想對方法論所做的第一個層面的 陳述。我們回顧了科學研究所遵循的一些共同的規則,所有的學科都要遵循這些規則。牛頓本人是遵循這些規則,愛因斯坦本人是遵循這些規則,包括達爾文,包括 麥克斯韋等都是遵循這些規則。霍金曾經說過,「這注定是我們的知識能夠取得大的進步的方法。除了這樣的方法,我們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進 步。」

 

 

 

6.引力與溫度無關

 

接下來我們對研究做第二個層面的展開。從哲學的角度來看,研究的對象是什麼呢?研究的對象在本質上是討論因果關係。那什麼叫因果關係呢?因果關係本身需要一個密實的定義。

以我個人的體會來看,因果關係是對一個封閉的系統而言,我們可以觀察到它的輸入,也可以觀察到它的輸出。假設一個封閉系統,我們把它隔離起來,它有100項輸入,我們可以看到輸入,也可以看到輸出。當這個封閉系統的99項輸入都不變,只有1項輸入在變化,這個輸入的變化在輸出層面所產生的變動,我們就說這兩個現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之所以要對因果關係作這樣一個密實的定義,我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在牛頓時代,牛頓本人研究 了很多的現象,研究了光線色彩的構成,研究了潮汐,研究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和月亮圍繞地球運動等等。但是如果我們去看牛頓理論本身,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 是一個奇蹟。這個奇蹟並不是他在數學上多麼了不起,儘管他在這個領域也非常了不起。

我們想說的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相互作 用,不依賴於太陽是由什麼樣的元素組成的,不依賴於太陽的表面溫度是什麼,不依賴於太陽本身的密度有多大,只依賴於太陽的質量和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而 與太陽很多其他的屬性,都是可以屏蔽和隔離開的。這本身是個奇蹟,使得我們在研究地球和太陽相互運動的時候,我們可以忽略太陽的物理構成,但是依然可以把 兩者的作用關係理解的非常清楚。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物理學研究的世界在原則上是可以隔離的。你可以把太陽的很多屬性隔離掉,但是仍然把這個系統研究得很清楚。而當人們在研究更現實的物理理論的預測時,進行的都是可控試驗。比如說伽利略,把兩個鐵球,一個20斤,一個10斤, 從同樣的位置放下去,人們看到它們同時落地。這個本身是可控試驗。可控試驗意味著你可以嚴密的控制輸入。或者,在研究天體物理學的時候,並不是可控試驗, 但是這個世界的研究在方法上,在原則上,它居然是可以隔離的。這個使得在研究因果關係的時候,研究過程變得更加容易。

為什麼經濟學的研究在這個層面上非常的難?為什麼生物學的研究,特別是關於人體的研究,非常的難?為什麼現代醫藥的研究非常的難?因為這個系統在原則上在方法上是很難隔離的。它不能夠像研究地球與太陽的運動一樣,把太陽的表面溫度隔離掉。

比如在生物體的層面上,一個普遍的現象 叫「代償」,就是說如果你某一項生物機能非常的不發達,一定有另一項生物機能非常的發達。「代償」很可能跟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的競爭有關係,但是它非常清楚 地表明人體在研究上是不能簡單隔離的。一個系統的調整在另一個系統之中會引起非常複雜的反應,這些反應又會倒過來影響你原來研究的這個問題,而且這些過程 本身很難理解清楚。

所以,世界上有那麼多傑出的物理學家,但是在經濟學、社會學、或者醫學等等領域,為什麼缺乏物理學那樣偉大的成就呢?我們可能對這些領域的很多學者不是非常熟悉,但未見得是他們不聰明。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處理的這個體系在方法上,也許人們需要尋找新的方法,至少簡單隔離法和可控實驗的研究方法是很難適用的。

 

 

7.雄雞一唱天下白

 

我們都知道在經濟研究中,對經驗數據的處理,通常只能得到相關關係,但是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有很大的不同。

我先舉一個例子,中國唐代有一句詩叫做「雄雞一唱天下白」。這句詩描述了一個觀測,有兩個現象:第一個現象是公雞叫,第二個現象是天亮。他還描述了這兩個現象之間的聯繫,就是公雞叫穩定地領先並預言著天要亮了。所以這是一個命題。

從這個描述之中,我們清楚的知道這兩種現象至少存在著非常緊密的相關關係,而且公雞叫是穩定地領先於天亮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公雞叫是天亮的原因。

我們如何知道公雞叫不是天亮的原因呢?從這個命題本身,從他們密切的相關關係,從公雞叫的領先這些角度,我們都是無法知道的。我們能夠很幸運地知道這一點,需要其他一些知識。

這些知識至少在兩個層面上可以獲得,第 一個層面是現代天文學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告訴我們,天亮不亮和公雞叫是沒有關係的。我們接受現代天文學的這些結論,我們知道這是跟地球圍繞太陽轉有關係,而 跟公雞叫是沒有關係的。但是這些知識在我們剛才的數據處理系統之外,是一些額外的知識。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知識,我們不知道公雞叫和天亮之間有沒有因果關 係。

第二個方法就是通過對雞瘟的研究。雞瘟 使得大量公雞都被宰殺,但是天照樣準時的亮起來。這樣一個自然實驗清楚的表明他們之間不可能有因果關係。即雞瘟這個自然事件導致公雞叫這個現象被控制住 了,沒有公雞叫了,但是天照樣亮,所以說明他們之間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在這個意義上來講,雞瘟提供了一個類似的可控實驗。在這個系統中,把這個變量控制 住,其他的結果是不變的,所以沒有因果關係。

所 以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之中,我們看到最近很多年以來,人們對自然實驗的研究精力,比如一場地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再比如通過雙胞胎樣本研究教育的影響…… 為什麼人們去研究這些自然實驗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然實驗比較接近可控實驗,可以使人們接近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科學研究最終是為了逼近因果關係。

 

 

8.詩必窮而後工

 

們知道,許多實證的經濟研究處理的都是相關關係。比如很多人通常說M1跟股市有什麼樣的關係,物價跟哪些因素有什麼樣的關係。這些論證在方法上都是基於相關性的一些描述,兩條線拉在一起,比較認真負責的計算一個相關係數,不認真負責的,就說:「你看,你看,這兩條線很像!」但是原則上都是基於對相關關係的描述。

在密實的理論研究中,我們探究的是因果關係。那我們要問的是: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的區別在哪裡?弄清楚這一區別對理解和釐清經濟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的區別在哪裡?

如果A是一個現象,B是一個現象 ,C是我們沒有看到的一個現象。

如果AB之間存在相關關係,那麼可能存在三種情況,第一種是A causeBAB的原因;第二種是B causeABA的原因;第三種是C同時causeABC既是A的原因,也是B的原因。

如果我們不能排除C的存在,我們就無法斷定AB之間的相關關係可以上升為因果關係;此外,知道這個因果關係是沿著AB,還是沿著BA,也不太容易,這些問題是實證研究非常大的困難。

可以控制的實驗的好處就是可以把這個C給排除掉。而天文學,比如說研究地球和太陽的運動,非常大的好處是即使這個C是太陽的表面溫度,是太陽的元素構成,但是它跟AB之間沒有關係,你可以認為他不存在。

但是在經濟研究之中,C太多,BA的情況太多。所以從做出預測到觀察事實,觀察的事實跟預測之間的聯繫如果用因果關係的鏈條來梳理的話,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為了說明這一點,我舉一個案例。

中國古人喜歡寫詩,覺得其中學問很大。那麼怎麼寫出好的詩歌呢?一個重要的概括是「詩必窮而後工」。很多人認為這個命題描述的是因果關係,但是在我看來,它描述的頂多是一個相關關係。

「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得志,不是貧窮,是鬱鬱不得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個「窮」不是貧窮,而是指不得志,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就像一個女孩子沒有人追求一樣。

中國過去的知識分子老是希望被皇帝和政府追求,如果沒人追求他,就故意躲到山林裡邊等著別人來追求,這就像女孩子塗脂抹粉,遊走於鬧市之間,來提高回頭率,這是一樣的心態。所以「窮」本質上是不得志,沒有人追求他,政府不理他,然後躲到山林裡還是不理他。

政府不追求他,他就沒有錢呀,沒有錢沒有很好的地位,然後回家老婆就跟他鬧彆扭,出去喝酒動不動還要賒賬,他就會有很多的問題。

「窮」,這是一個現象;「工」,是另一 個現象,就是他的詩詞寫的很好。詩詞寫得好有很多的標準。第一是格律非常的好,漢語作為一種單音節的語言,對格律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以我們現代人的眼 光來看,蘇東坡的詩詞寫得那麼好,李清照作為和他同時代的人,說蘇東坡的詞不夠好,原因就是「不諧音律」,在音律、音調的和諧、押韻方面有很大的問題。

第二是意境很高。所謂意境,我體會就是一種幻覺,是通過語言和格律等去刺激你的想像產生的一種幻覺,如果這種幻覺讓你感到很舒服,那麼就說這首詩很「工」。

「詩必窮而後工」,這句話描述了兩個現象,第一個現象是「窮」,第二個現象是「工」。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描述的是一種因果關係,就是因為「窮」,因為鬱鬱不得志,所以才能寫出很感人的詩歌。所以「窮」是現象A,「工」是現象B,他們認為因果關係是A導致BA cause B

但是我後來很仔細地研究了這個命題,我認為中國在上千年的時間裡,以現代科學研究的方法來看,對這個命題的解讀幾乎注定是錯的。為什麼呢?我們至少可以提出兩種競爭性的、令人信服的解釋來說明這種解讀可能是錯的。

第一,詩寫得很好是要花功夫,花心思去琢磨的,不是隨便能寫出來的。李白的很多詩你看起來寫得很輕鬆,實際上他沒事幹,騎在馬上都在琢磨,琢磨音節,格律和意境。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花心思去琢磨格律,你就沒 有辦法去琢磨領導的心思,去琢磨周圍的同事在想什麼,你就沒有辦法去琢磨怎麼樣把股票炒好。所以,「工」是因為你喜歡「工」,你花了很多心思在那個方面, 那麼你花在主營業務上的心思就很少,自然你的業績就很差,老闆就不會喜歡你。老闆不喜歡你,你就肯定發不了獎金,也提拔不了,所以你就「窮」。

這是第一種解釋,認為因果關係是倒過來的,是「工」導致了「窮」。

舉幾個例子,李白受玉真公主之薦入宮,李隆基非常喜歡他。李隆基動不動帶著楊玉環在宮裡耍,但是老覺得不痛快,因為爽的感覺不能長久地保留下來,不能很好地抒發出來,找了很多御用詩人都寫得不透徹,就把李白叫過來。

李白當時還不知道幹什麼,吩咐了以後, 一提筆,流傳千古的詩歌就出來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等等。但是李白在宮裡只待了兩年就被趕出來了,為什麼呢?同事在背後誣陷他,嘀咕他,琢磨他,說他的 壞話;他的上級也拚命給他使絆子,非常的不爽。他們聯合起來在李隆基面前扎他的針,紮了一針又一針,到後來李隆基實在受不了了,「賜金放歸」,給了他很多 錢,你出去玩兒吧,實在罩不住你了。

根子上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李白在寫詩這個層面上花的心思太多。李白的情商不會很高,所以他既不揣摩領導的意圖,也不揣摩同事的想法。同事都在他背後使絆子,他茫然無知,出去以後琢磨了很多年終於明白了。後來他落魄時寫的回憶這段生活的詩歌,是充滿很多牢騷的,就是同事陷害他,這幫王八蛋真壞,他寫過一些這樣的詩歌。

以李白的現實案例來看,「工」完全有可能是「窮」的原因。因果關係完全可能是倒過來的。

第二、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存在一個C。怎麼來提出存在C的理論呢?這個理論也是很容易提出來的。為什麼張三生下來數學就學的很好,李四怎麼學都學不明白呢?因為人的天分是不一樣的。這個天分就是我說的C

有的人生下來感情就比較脆弱,非常多愁傷感,聽到秋風吹動樹葉的聲音就會流淚,有的人聽了啥也沒聽見,這個就是天分的差異。

如果你是一個聽見秋風就會流淚的人,你的本性是這樣,那麼你的詩歌就容易寫得很好,因為你對世界的觀察體會非常細微,你有一個高傲細微,敏感脆弱的心靈。你自己首先被感動了,你寫出來的東西就容易感動別人。所以這個C就是你的天分,你的天分會導致你的詩歌寫得很好。

如果你的心靈天生如此脆弱,領導批評你兩句你馬上就哭鼻子,哭完鼻子就怠工,怠工完就提交辭呈,那你獎金肯定領不到,更別說提拔了,這樣「窮」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社會上,在人群裡混,人群本質上是一個叢林社會,相互利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一顆脆弱高傲的心靈在人堆兒裡是很難混得開的。所以這樣一個C就必然導致「窮」這個現象。

如果這個解讀是對的,那AB,「窮」和「工」之間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兩者之間只是一種相關關係。

我們舉這個「窮而後工」的例子是想說明,我們看到的大量經濟現象和很多的社會現象,如果對他們進行統計手段的處理,只能得到相關關係。但是我們為了獲得對世界的洞察,並以這樣的洞察為基礎,獲得對世界的比較穩定可靠的預測能力,我們必須探索因果關係。

但是從相關關係跨越到因果關係,這條溝有多寬呢?這本質上要排除C的存在,或者說認為C不存在。而「C是不存在的」,這一命題可能是無法證偽的,至少在絕大多數時候很難,除非是受控實驗。

我們最近的例子是什麼呢?當然是美國的金融危機。美國經濟長達20年的繁榮,包括資產市場的繁榮,人們把這種繁榮與神奇的貨幣政策聯繫在一起,並且認為這是因果關係。但是人們不知道,實際上在這背後有一個強大的C,金融的自由化,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非常快速的技術進步,人口的紅利,世界範圍內冷戰的消退等等都是人們或多或少沒有充分注意到的C,它同時帶來兩種現象。等到這個C出問題的時候,貨幣政策影響經濟的能力馬上垮塌。回頭看,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能力,可能遠遠沒有主流學者當時理解和吹噓的那麼大。

 

 

9.上帝是存在的

 

如果我們再回到哲學層面上,除了前面討論的形式邏輯、實證精神、因果關係與相關關係外,可能還需要對研究再施加一些約束。

科學哲學20世紀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是:命題在原則上必須是可以證偽的,也就是說原則上我們必須能夠證明它是錯的。

舉一個例子, 「樹葉是綠的」。這個命題在原則上我們能夠證明它是錯的,方法就是我們找到一片黃色的樹葉。

在我們找到一片黃色的樹葉之前,我們相信這個命題,我們認為它是對的。但是,直到我們找到了一片黃色的樹葉,馬上就推翻這個命題。

黃色的樹葉只要找到,就能夠證明「樹葉是綠的」這個命題是錯的,這就是說在原則上這個命題是可以證偽的。

但是,有一些命題是無法證偽的。比如說,「上帝是存在的」。這個命題你無法證明它是錯的。

英國一個很著名的天文學家對公眾演講,介紹現代天文學的發展,用望遠鏡我們看到了多遠的世界,最後的結論是「上帝是沒有的」。

然後一個虔誠的基督教的老太太一句話就推翻了他,她說:「你用望遠鏡看了那麼多的東西,你用望遠鏡看到過風嗎?」

我們都知道風是存在的,而望遠鏡既然連風都看不到,那你用望遠鏡看了全宇宙,沒看到上帝,你怎麼就知道上帝是不存在的呢?

「上帝是存在的」,這個命題是無法證偽的。我們在家裡廚房和冰箱裡沒有找到上帝,但是這不證明上帝不存在,只能說明上帝不存在於你家的冰箱和廚房裡。航天飛機到了360公里的高空,到處轉了一遍沒有找到,那也不能說明上帝不存在,上帝可能在你沒有去到的地方。在原則上你無法證明這個命題是錯的。這個命題在哲學上和「樹葉是綠的」這個命題是不一樣的。

成功宗教的秘訣之一就是,它的許諾、命題和預言等,你無法證明它是錯的。佛教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你到廟裡捐出香火錢,保佑把股票炒好。如果沒炒好怎麼辦呢?和尚會告訴你心誠則靈,因為你心不誠,所以不行。

這些預言你在原則上都無法證明他們是錯的。

但是現代科學的所有命題在原則上都必須有方法證明它是錯的。不見得它已經被證明是錯的,但是原則上必須有方法能夠證明它是錯的。在它被證明是錯的之前,我們先相信它,直到它被證明是錯的,然後我們去接納一些新的命題。

所以,作為科學研究的命題,在哲學上必須具有這樣的特徵:本質上是可以被證偽的。我們觀察現象,提出一個理論,從這個理論做出了很多的預測,所有的預測在原則上必須是可以證偽的。這是卡爾·波普爾對科學哲學思考的非常重要的貢獻。

為什麼經驗證據的分析中很難釐清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需要排除C的存在。但 「C是不存在的」這個命題就像「上帝是存在的」一樣,是幾乎無法證偽的。

 

 

10.上帝難以琢磨,但他並不邪惡!

 

我們觀察100個現象,可以提出10個理論,每一個理論解釋10個現象,都很成功,這是第一種做法。

第二種做法,提出1個理論,解釋這100個現象,每一個現象都不是那麼成功,但是它可以解釋所有的現象。

這兩種做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科學研究所遵循的一個原則,一般認為第二種方法是正確的。

有什麼道理嗎?沒有特別顯然的道理,第二種方法更簡單,這是一種信仰。

為此我舉兩段科學史上的例子。哥白尼最早認為地球繞著太陽轉,並且軌道是圓形的。

這個理論非常簡單,太陽在中心,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轉,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太陽之外的其他星系。在這個理論提出之前,主導性的理論是托勒密的「地心說」。「地心說」對世界的描述要更複雜,特別是要描述其他行星軌道的時候。

哥白尼的「日心說」提出來的時候,在預測上並沒有托勒密的「地心說」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假定軌道是圓形的,但是本來軌道是橢圓的,因此預測與經驗觀察的誤差是比較大的。而托勒密的預測同經驗觀察的結合程度要緊密的多。

但是歐洲科學界一流的學者私下裡都認為哥白尼是對的,這不是因為它跟經驗證據吻合得好,而是因為它簡單。從過去幾百年科學史來看,實際的情況也是這樣,簡單優美的理論往往戰勝複雜的理論。

最後我再講一個段子來結束我的陳述。

愛因斯坦的理論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是,光速是恆定的。在相對論提出一段時間以後,它還沒有被普遍接受。在一次錯誤的測量中,人們發現這個假設是不對的。

愛因斯坦當時已經非常有名了。這個結果出來後,有人問愛因斯坦對此怎麼評價。愛因斯坦說了一句話:「上帝難以琢磨,但他並不邪惡。」這句話像詩一樣,很優美,但也很難理解。

很多年以後,愛因斯坦的理論幾乎被所有人接受。他的一個朋友斗膽請教愛因斯坦當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愛因斯坦解釋說:

「上帝隱藏他的秘密,是因為他本性高傲,而不是憑藉什麼狡猾的手段。」

這就是說,這個世界原則上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去理解。如果你弄了一堆很複雜的方法,幾乎注定是錯的。

「上帝隱藏他的秘密,是因為他本性高傲」,就是說事情很簡單,但是由於本性高傲,輕易不讓你知道;「狡猾的手段」,就是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你怎麼都摸不清楚。

希望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在原則上也是簡單的。

(全文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9

投資實錄:分析中恆解約事件的一些思路與思考 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rzt.html


近幾年中恆持續高速發展,步長的合同僅僅是為投資者增加 一點錦上添花的預期。整個合作過程步長只是簽了合同,基本什麼也沒有做然後解除合同,僅僅扮演了一回過客,僅此而已,中恆一直還是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大幅 下跌是因為合作的預期落空,投資者根本沒有考慮解除合同的實質,因為合同簽訂時成為焦點,合同解除影響就被無限放大。實際上事件對中恆的核心競爭優勢沒有 任何影響:優於對手的高品質產品,基本藥物獨家產品,一定的品牌號召力。成長最重要的驅動力也沒有絲毫變化,行業高速增長依然持續,產品銷售暢旺,零批差 價使產品存在一定的提價空間,而且在步長幾乎完全沒有出力的情況下,也基本能完成合同目標,還需要擔心什麼呢?設想一下,當初如果沒有與步長簽合同,現在 這樣的業績不是已經大幅超越原來的預期了嗎?也許中恆又已成為追捧對象,股價不止20元了。

    市場質疑中恆的高增長,對比競爭對手的發展就一目瞭然。最近幾年心腦血管行業增長率高達20%以上,07-09年主要競爭對手疏血通注射液 CAGR85%,丹紅注射液CAGR52%,醒腦靜注射液67%,昆明製藥的血塞通產品質量明顯遜於血栓通,今年上半年也增長50%以上,並預期未來幾年 保持高增長,以中恆的產品和地位,完全有持續高增長的基礎和實力。

    股價的下跌總會讓人失去理性,同樣的企業同樣的基本面在不同氛圍下可能會被解讀出截然相反的結果。這次事件充其量只是中恆領導層在戰術層面上的一個失誤,媒體跟風炒作,很多人不假思索人云亦云,甚至把它當成全盤否定中恆的依據,顯然是被下跌和表象迷惑,沒有抓住主要矛盾。

    中恆基本面變化並不大,但居安思危,中恆管理層和大股東盲目擴張一直以來都是我最擔心的風險,未來也依然是長期隱患,需要持續警惕跟蹤,並嚴格控制投資比 例。中恆有高質量的產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如果管理層能專注醫藥事業,專心把拳頭產品做大做強,放棄華而不實的花架子,那麼中恆會是一個令人放心的投資 對象。但管理層卻過於自信,好面子,急於求成,有些想法不切實際,雖然這些暫時都不是致命缺點(僅是性格弱點,目前為止沒有誠信問題),卻增加了企業長期 發展的變數。這次事件也顯示了管理層做事不夠嚴謹、急躁冒進的缺點,未來應該高度關注管理層的言行。當然人無完人,能放心睡大覺的標的本來就是稀有的,沒 有完美的企業,關鍵看缺點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我們能做的就是持續關注,並做好應對策略。

 

下面是中恆事件前後,與網友交流時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很多中恆的投資者對管理層比較信任,但長期我認為中恆的風險一是政策,二是管理層。

5月16日 15:35

 

有網友因為我擔心中恆管理層而擔心起來,澄清一下,我的擔心是在買入中恆前就一直有的了,只是覺得這種缺憾完全可控,才投資中恆。任何企業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跟蹤的時候特別注意就是了。(5月23日 14:31

企業也是短視的,總是喜歡在產品景氣度高峰期時一窩蜂地盲目擴產,投產時常常出現產能過剩行業跌入低谷。中恆與步長合作後並沒有把精力和資源集中到研發有 競爭力的產品中,而是選擇了硫紅黴素、產業園等大而不強中看不中用的項目,幸運的是這些項目還不屬於上市公司,這是我對中恆管理層的擔憂之一。

6月1日 12:10

  

淡定,一個跌停就是黑天鵝了嗎。先看看是什麼原因再說,即使真正出了一些負面因素,只要不是傷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退一步說,即使真的 發生了黑天鵝,如果你的倉位配置控制適當,損失也是有限的。投資過程中黑天鵝是遲早要碰到的,只是概率極少而已,只要不過度重倉,風險就不會太高。巴菲特 最近兩年買的愛爾蘭銀行也是黑天鵝,適當分散就能迴避風險。(2011-08-22 12:34:32)

 

以中恆的基本面看,應該一定不會是影響長期持股的因素(2011-08-22 12:57:30)

 

中恆跌停了,有傳造假,看看丹紅、昆明製藥等幾個同行這幾年的增長,就知道還能假到哪裡去?(8月22日 14:11

 

與步長磋商最壞的結果是解除合同(也未必會發生),上半年步長的貢獻本來就不大,解除合同至多使增速略微降低,影響不會太大,特別是長遠而言,而且提價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8月22日 23:27

 

這就是羊群效應,悲觀的氛圍中總是只看到最悲觀的東西,現實情況往往不是最樂觀也不是最悲觀。

(8月23日 10:05)

 

樂觀時不過度樂觀,悲觀時不極度悲觀,就是理性。情緒會左右判斷力,同樣的事情不同狀態下投資者的著眼點會截然不同,可能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剔除情緒影響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8月23日 18:34

 

文中這一句最有價值:與財務數據低於預期不同的是,血栓通的銷售極其火爆。23日,多家醫藥銷售代理平台的人士向記者證實,「中恆集團的血栓通今年以來銷售比較旺盛,但是貨源開始緊缺,現在已經賣斷貨了。」
產品銷售暢旺,行業競爭對手昆明製藥預增60-80%也印證了需求強勁,在如此好的情況下中恆有必要內幕交易嗎?另外以今年0.65-0.75元的收益 (與步長解除合同的情況下),市盈率只有24-27倍,估值明顯偏低,知道這些就行了。現在的記者見頂點大的事情就瘋狂炒作(這是明顯的東拼西湊之作), 況且真假都不影響中恆的強大盈利能力和長期增長,再跌一下又如何。(2011-08-24 17:17:56)

 

用過去的漲幅衡量是否投資才是最愚蠢的做法,中國上漲百倍,美國上漲千倍的股票多的是,而且中恆是在下跌80、90%的情況下開始上漲,只有價值與價格才是衡量的標準。(2011-08-25 08:34:42)

 

我根本不覺得中恆的基本面有多大的變化,僅僅是經營的一個小波動而已,市場是非理性的,短期下跌很正常。張裕涉嫌利益輸送125-84跌33%、茅台調節 收入導致利潤大幅波動181-124跌32%、白藥因行業降價預期75-54跌28%,阿膠提價導致銷量下滑61-37跌40%,幾乎每一個企業都會碰到 短期的困難或者估值較高而出現較大調整,這是長期投資經常會出現並且不可避免的事情。(2011-08-25 08:56:34)

 

剔除股價的下跌看中恆事件思路會清晰很多,大部分人其實不是在看基本面,而是只盯著下跌:因為跌停了--所以事情糟透了。做一個情景假設:股價沒有下跌,然後再看事件的性質。(2011-08-25 11:21:48)

 

這個事件包含了很多投資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1、 要根據掌握的基本事實和常識,而非傳聞、謠言或者大眾輿論獨立思考,獨立判斷。

2、 只有充分瞭解投資的企業,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和分辨能力做出自己的結論。

3、投資需要戰略性的眼光,看大局,看主要矛盾,而不能只看表象,過於糾纏於細節,決定長期回報的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4、不要受市場氛圍的影響,包括對股價、基本面的研判,負面環境下要理性看待基本面因素,不要把負面因素無限放大,或者盲目悲觀。

5、 所謂的專業人士評論與媒體報導很多是垃圾信息,要懂得分辨,不要盲信。

 

 

梁軍儒2011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9

早期投資的一些心得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3/yNMDcyXzM2MjMyNA.html

有句諺語:「發光的未必都是金子」。做早期投資即種子期,VC業內又稱「插秧」(greenfield)項目,農田裡剛插上的秧,綠悠悠的一片,是 否能存活,是否能挨到秋後豐收,有較大不確定性,所以美國硅谷稱早期投資為種子或天使投資,一般只適合三類人:朋友、家人和蠢貨(Friends、 Family and Fools)。

在當下全民PE年代,現在個別基金開始關注早期投資,這叫做「博傻」,敢於去博,沙裡淘金,需要藝高人膽大,按某知名外資基金話說,就是要「低頭暴走」,每年投數十個早期項目,每筆投資在50萬元至500萬元左右。

漢理前景一期股權基金自去年十月成立以來,也在摸索人民幣基金投資早期項目,其中漢理投了兩家早期公司,從中與大家分享幾點心得。

(小標題)選行業與賭「賽道」

早 期項目中,我們較多重視關注互聯網與節能環保領域種子項目,前者利用IT技術,後者利用能源科技E. T. 技術,能使傳統行業煥發「第二春」(如電子商務)。如漢理投資了一家網上婚宴預訂服務商,利用攜程模式切入婚慶/婚宴這塊巨大市場蛋糕,又兼電商元素,用 IT電商技術和營銷策劃籌辦喜事婚宴,用戶接受度和消費滿意度高得驚人。公司自一年前上線後,銷售額、用戶數等逐月增長30%,未來幾年每年要翻幾番。有 這樣潛在巨大收益的「誘惑」,我們嘗試做早期投資,願意去承受其風險與不確定性。

捲起袖子一起幹

早期項目往往適合「天使投資人」,個人行為,決策速度快,廣種博收,VC做早期天使投資極少,主要原因之一,是機構投完後要參與管理,機構成本太大,管不過來(除非你不怎麼去管)。

我們主要選擇在商業模式、團隊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能提供較大增值服務項目來投,其中網上婚宴預訂項目,我們引進了一家知名基金(曾投資阿里巴巴和迅雷),以及一名消費類上市公司老總入股,全方位為該公司提供增值服務。

加速融資

漢理選擇天使投資的案例,投完後會由投行團隊負責啟動下輪融資工作,確保公司業務發展,糧草備足。因為世事難料,資本市場風向不定,而超過90%種子公司都是因錢燒光,融不到錢而倒閉。

漢 理前景在二號基金會加大對早期項目投資,將推出漢理「云創業」計劃,為此我們組建了一支六人「創業導師團」,由成功企業創始人、董事長組成,定期為種子項 目與早期創業者進行「輔導」。通過對早期種子項目的投資,一方面漢理希望為國內創業(尤其是早期投資領域)這塊綠色田野多耕耘,同時也期望通過投資早期、 成長期和上市前項目,優化投資組合,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