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些操作和分析的分享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3.html

今天恒指反彈263點(1.22%),國指升261點(2.17%),成交縮至647億,股票升:跌比例大約是3:1。滬深300指數升1.6%,但成交縮量。國內公布的經濟增長數據和工業出口量優於預期,意大利的債券拍賣理想,帶動反彈。

藍籌股方面,利豐、思捷被沽到殘,大盤反彈仍繼續沽。中資金融股有一些反彈,內房反彈較強。

今天花多一些時間講操作和分析方面的事情。

個人操作方面,今早在確認大成生化科技(0809.hk)能守穩$2.6的突破位,主動買盤強勁,便及早再加馬,去到尾市竟大升7.2%。有網友問809 的前景,我只能說這是周期性企業,現在公司已鎖定今年玉米的成本,而下游產品售價在上升,正在行業上升周期,股價走勢上也印證這點。那我就開始做一些 Trend Trading 吧。

今天沒有其他操作,組合今天回報反彈1.4%。

分享關於我對東岳(0189.hk)的操作想法。之前有人問及,為何IT和東岳都升到高位,如何判斷是雙頂還是會突破,留那隻沽那隻?首先,如我經常所 講,突破是沒得估的,發生了才算數。所以心態上應假設所有股到阻力位均會下跌,除非Price-and-Volume action 最後證明它不是。哪個位置沽貨,視乎你當初做Trading 的目的是什麼,例如我對IT的買入當初是抱 Swing Trading 的策略,那麼升到接近阻力時我就不理什麼都沽出。而東岳我是想做 Trend Trading 的,那麼到阻力位我只要把 Stop-loss 推上並堅守就行了。

至於為什麼選東岳做 Trend Trading,主要是我對他的基本面信心較強。而根據去年的經驗和今年的基本來看,公司應該會在本週左右發盈喜,所以我選擇堅守持股。但是要留意,盈喜的確是喜出望外的強,但我卻不立即加馬。主要是兩個原因:

1. 消息本身的好與壞並非操作者應最看重的,最重要是消息出了之後市場的反應。要明白,東岳並不是一般牛頭角順嫂操作的「老散至愛」股票(Blog 度或許較多人識,但街度係無乜人識),有人沽貨俾你,那個人一定有他的原因(不管那個原因是什麼)。在昨日大盤大跌700點,東岳仍微升的表面證供來看, 表現已十分不錯。今天午市有一些震倉,但很快又有強大買盤收復失地,亦是很不錯,但這是不足夠的。我會靜待它能否突破歷史高位,假如它能突破,表示看好的 力量大於看淡的,走勢上亦確認良好的業績,那個時候我才去加馬。

2. 根據去年經驗,去年的盈喜也是十分喜出望外的。股票飆一日後,都是反覆上落一段時間才突破。因此,只要堅持自己的 trading rules,那就無謂疑神疑鬼。一時又有什麼大行炒房想點,一時又懷疑唔升有咩鬼,只會令到自己精神衰弱,對投資績效不會有任何幫助。

關於分析方面的事,點解要成日提老師這個人,主要是他是一個懶於學習和分析的良好的反面教材。

他的選股思路是有跡可尋,例如中國動向(3818.hk)是當時板塊中市值最大/第二大的股票,表面上邊際利潤高、現金高和高派息的股票。但只要對這些服 裝企業運作有較好的認識的話,那就知道這些企業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貨如輪轉(存貨周轉愈快愈好),貨品暢銷才能達到這一個目的。而動向這種靠 分銷商(非直接自營零售點)去賣貨的批發企業,而產品定價也高,利潤率必定是較高,這類公司由於資本開支通常很低,呈大量淨現金狀態並能夠派息是不出奇, 不代表該公司特別優秀。

這類公司在產品銷售良好、經濟和信貸環境良好的順風順水環境多數都很不錯。但當經濟轉差,信貸環境轉壞的時候,分銷商開始難於借貸並且積壓存貨,甚至有分 銷商開始倒閉,公司便會出現盈利大幅倒退,思捷在金融海嘯時便是出現了這個問題。而這種企業只要分銷商訂貨並付運後,不管產品賣不賣得去,營業額就入賬, 盈利往往有水份並難於分析。亦由於零售點不是公司自己經營,實際銷情以及實時銷售數據往往管理層會懵然不知。在這個十分講究快速應變的行業中,公司也無法 及時制定應變策略以及經常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去調節產品的設計和供貨量。而這些恰恰是銷售能否良好的關鍵。

將這些因素代入目前的經營環境:同業競爭激烈、產品設計和品味廣為用者垢病、信貸環境轉差等等,那就自然可以想象,那個劣勢可以有幾差。思捷成個人版係度,可以參考一下。

總而言之,假如有人告訴你,買入一隻股票應該抱擁有企業的心態,那你先要問自己,有否代入管理層以及這個行業的運作去考慮任何一個數字和大環境?沒有的話,那就只能說自己是數據投機者或者也是賭一鋪而已,遠遠談不上什麼價值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