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位港人的體驗

早前跟一位舊同事聚舊,計起來,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這位朋友,今次出來飯局傾傾偈,實在有很多事情分享。當中有不少投資理財的東西,例如他問止凡,他現在有一間自住及一間投資物業,計劃賣掉投資物業,換轉是我會怎樣去做?



我當然有分享一些意見,他又提出自己意見作交流。不過今次我更有興趣的是他這幾年的一些生活體驗,普通但有血有肉。

第一個是當我們在談論內地發展之時,他就分享一個很驚心動魄的個人經驗。

大約在10年前,他需要往返內地工作,當時還未結婚與未有小朋友,單身的他也無所謂吧,隨便就上去三兩星期工幹也不要緊,今天「仔細老婆嫩」,當然就多一點考慮了。

那次他在內地工幹,晚上無聊到7-11買飲品,本想買完飲品回飯店休息,7-11內突然很多人進來,很嘈。於是,他怕有麻煩就立即離開,誰知在門口被人推回店內,推他的人自稱是公安,原來內地公安正在拉犯人。

誰是犯人呢?是7-11內所有人,所有人都被帶回公安局處。原來這間7-11在一間disco旁邊,很多青年會在disco濫葯,而他不知道什麼原因公安不會到disco內捉人,當有人走到disco旁邊這家7-11時,公安就會捉人。

當時,我這位朋友滿臉無顧地被帶回公安局,公安局內就好像普通的辦公室,他們就被安排站在一旁等候,等的是驗尿。他觀察到有幾位同樣被帶到公安局的人表現得很輕鬆,還在傾偈,似是很有這類經驗,而他自己就驚得要命,完全不敢動,不敢發聲。

之後聽見一些更嚇人的聲音,有人被帶入房,他聽到房內傳出一些好像又打、又被電擊之類的聲音,有人不停在慘叫。他這時就更怕,怕自己會否被屈呢?如果驗尿結果是公安說了算,之後會怎樣呢?

等了兩小時左右,驗尿結果出來了,公安向我朋友示意可以離開,沒有交代什麼。這代表驗尿的結果應該無問題吧,朋友討論時指內地雖然操作上不太文明,但最後出來的結果尚算公道。不過,當然仍然有不少怨言,例如被捕時完全沒有交代等。

這故事聽得我掌心冒汗,雖是10年前的故事,但的確驚險萬分,之後朋友再分享一個「龍年效應」的故事。

話說朋友的女兒是龍年出世的,面對「雙非問題與「龍年效應」的夾擊,加上住在元朗天水圍區,女兒報考幼兒班時實在一肚氣。他分享了故事,找了不少學校,找來找去,又有學校收了他女兒後又被另一間學校出貴租而踢走原有學校,這些故事都不特別提了,主要分享的是其中一個很有趣的「排隊」經驗。

話說其中一間學校,表明派發50張報名表,收生名額則有14個,於是朋友就去排隊試試,總共排了3天。我聽到這裡已經感到匪而所思,怎可能連續3天呢?實際操作也難以想像。

朋友講述細節,由於前50人才會有報名表,所以合理地想,人龍只會有50人。開始時,他數了數,確認自己在50個之內,於是利用椅子及鎖鏈排隊,人走開了。之後發覺不時有人想插隊,所以大家都不敢沒有代表在場。他就靠妹妹幫手,因為妹妹當時是大學生,坐著排隊溫書,這也算沒有太大問題,他們兩夫妻就放工後接力。

慢慢地,排隊中的50人都開始守望相助,每天就互相交流情況,防止有人插隊。他們50組家長更在手機whatsapp開了一個群組,他還記得當時whatsapp的群組剛剛好可以容許50人的。於是他們每天就以whatsapp交流情報,堅守到最後,終於50人都成功拿到報名表格。

這50組家長都有報名表格,也有面試,他們都互相交流資訊。校長對每位家長都表明在這50人之中會取錄14人。很可惜,他們之中最後獲取錄的只有5人,有9人是透過親朋好友推薦直入這學校,不需要排隊,這與校長說法不同。

為何大家會知道最終的取錄數目呢?因為這個whatsapp,因為這次排隊,各位家長都在群組交流,誰被取錄都立即知道,相信連該校長也始料不及。

最後這50組家長們作出投訴,寫信去該校與教育局,所得到該校長的回應是:「如果你們當時有問我推薦直入這學校的相關問題,我會講的,但沒有家長問過。」,教育局亦不了了之。

至今這個whatsapp群組仍在,不過討論就少了,每到升學時期,大家都會討論一下哪家學校好之類。

這些經典的港人故事,很普通但很古怪,相信在全世界都難找,聽完之後我又忍不住要分享出來,不知大家有否類似經驗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12

香港新股上市分析:亞積邦租賃控股有限公司(01496)

利好
  • 創辦人劉先生及陳女士在業內積逾33年經驗,透徹瞭解香港及澳門設備出租市場,並與主要供應商建立穩健的戰略關係及建立龐大客戶群;
  • 公司有能力向客戶提供各式各樣建築、機電工程及節目及娛樂設備、設備出租相關解決方案及增值服務。根據F&S報告,亞積邦是香港及澳門少數提供多元化設備、高質素全面出租服務及高效設備出租相關解決方案的公司,藉此能夠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導;
  • 是香港第三大及澳門最大的建設機械出租公司(根據F&S報告所示,按出租收入1.273億港元及3,540萬澳門元計,2014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4%及4.2%);
  • 是香港最大的動力能源設備出租供應商及第三大的高空工作設備出租供應商(據F&S報告所示,按2014年的收益計,市場份額分別為12.1%及4.0%);
  • 根據F&S報告所示,是澳門第二大的動力能源設備出租供應商及最大的高空工作設備出租供應商(按2014年的收益計,市場份額分別為6.6%及16.5%);
  • 龐大自有出租機組擁有逾1,300台設備,包括柴油發電機、高壓風機、柴油焊機、照明燈、鉸接式高空工作台、柴油及電動鏟車、伸縮臂叉車及起重機,而公司亦向供應商租用設備,該等供應商主要為股東及戰略夥伴金本,為日本的領先建設機械出租公司之一;
  • 曾參與多個大型地標建設項目,包括部分香港十大基礎建設項目(即南港島線、沙田至中環線、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及屯門西繞道、啟德發展計劃、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及西九文化區);
  • 收益由2013財年的1.59751153億港元增至2014財年的2.17949457億港元以及2015財年的2.2822486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9.53%,並由2015上半年的1.10927564億港元增加9.47%至2016上半年的1.21436886億港元;
  •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三個財年,分別錄得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分別為3,529.6714萬港元、4,012.5424萬港元及4,292.48萬港元;
  • 集資金額當中約71.2%將用於出租設備的投資、約10.4%將用於發展全球衛星定位設備監察系統、約7.1%將用於運輸設備的投資、約4.3%將用於改善設施以供設備保養、以及約7.0%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全數用到主營業務裡頭;
利淡
  • 公售規模細小,預期股份流動性低;
  • 設備出租屬週期性行業;
  • 業務營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若干關鍵人員;
  • 業務按個別項目與客戶訂約,並不保證現有的客戶就未來的建設項目重聘;
  • 由於香港及澳門的建設機械出租及貿易行業相當分散,競爭激烈,有眾多市場領導者,市場地位或會迅速變更;
  • 公司向少數的供應商購置及租用大部分的租用設備,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三個財年以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向首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及支付的租金分別佔總採購額的72.8%、61.0%、70.4%及71.9%,而向最大供應商金本香港的採購額及支付的租金則分別佔相關期間總採購額的54.7%、37.6%、35.8%及30.8%;
  •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三個財年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向最大供應商金本租用設備的租金開支分別為5,540萬港元、6,430萬港元、6,100萬港元及3,000萬港元,佔於相關期內總租金成本的94.7%、95.8%、93.7%及93.1%;
  • 承擔無法按時從客戶那兒全數收取付款的風險;
  • 未必能在預定時限內以商業合理價格覓得合適的處所儲存設備;
  • 於處置出租機組之時須承擔餘值風險,而新設備的成本可能上升;
  • 客戶對購置與租用設備的喜好以及購置全新與二手設備的喜好會影響到公司的業務表現;
  • 公司採購一般支付港元、日圓、歐元及美元予供應商,但是收取客戶的付款主要為港元及澳門元,存有外匯風險;
  • 業務性質使公司需承擔各種責任索償,索償範圍可能超出投購保險的範圍或金額,因而無法全面受到保障,部分可能根本不獲保險保障;
  • 公共項目的政治分歧、受影響公眾人士的政治阻撓及反對或法律行動令撥款議案延遲審議、及大規模示威或佔領活動等因素而引致公共項目延遲動工;
  • 於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及2015年9月30日及2016年1月31日,錄得淨流動負債分別為54.253萬港元、1,156.9419萬港元、2,279.091萬港元及3,170萬港元;
  • 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已產生上市開支約790萬港元,預期於完成全球公售後,將再產生上市開支約2,390萬港元,合計上市總開支約為3,180萬港元(按發售價範圍中位數每股發售股份0.675港元計且假設超額配股權不會行使),因此,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的財務業績將受是次全球公售股份開支的重大不利影響;
  • 由於考慮到有上市開支的因素,因而改為參考截至2015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截至2014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收益分別為2.2822486億港元、1.10927564億港元及1.21436886億港元,按此三者推算出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收益約為2.4985億港元(=2.2822486億港元x1.21436886億港元/1.10927564億港元),並且參考截至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兩個財年溢利率分別為18.41%及18.81%,取其平均值為18.61%,粗略地推算出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溢利約為4,649.4703萬港元(=2.4985億港元x18.61%,折合每股溢利約為0.0538港元(=4,649.4703萬港元/8.64億股)),相當於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招股區間(介於0.60-0.75港元)預測市盈率介於11.15-13.94倍;

財務比率(03/2013→03/2014→03/2015)

流動比率:1.47→0.99→0.89
速動比率:1.41→0.94→0.78

長期債項/股東權益:5.08%→4.07%→1.09%
總債項/股東權益:10.74%→23.59%→26.98%
總債項/資本運用:9.37%→19.92%→23.19%

股東權益回報率:61.08%→45.78%→38.82%
資本運用回報率:53.26%→38.66%→33.37%
總資產回報率:33.21%→22.25%→18.08%

經營利潤率:26.46%→21.81%→22.55%
稅前利潤率:26.46%→21.81%→22.55%
邊際利潤率:22.09%→18.41%→18.81%

存貨周轉率:65.96→52.05→18.31


附註: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貝沁才」交流室、編者及作者無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13

永恆的燭光



終於,禪修到了尾聲。

在這段短暫的日子裡,頭痛過、肚餓過、渴睡過、掙扎過、迷惘過、呆滯過。身體上的,心靈上的。到了快要下山那刻,所有學習,忽然變得很清晰。內觀練習,一言以敝之,就是為了領略大自然定律:變幻才是永恆。

任何事情都會轉變。過去了的無需依戀,未發生的不必預期。只有當下才是最真實,也最能把握的。

然而,我仍是想不通。逝去了不必依戀,尚且能懂。但展望將來有甚麼問題?正所謂「人無夢想,跟一條鹹魚有甚麼分別?」,擁抱某個目標,想像達到目標後的興奮,然後向着標桿直跑,不是很好麼?

反之,如果我們相信,所有事物都是一個循環,都逃不過自然定律,壞會變好,好也會再變壞,那麼,所有努力,豈非徒然?這,不是最令人沮喪的「宿命論」,又是甚麼?

愈想,愈轉牛角尖。而我總驚訝於大師的智慧,簡單一句,就令人茅塞頓開。

最後一次晚課上,大師說,變幻才是永恆。而變,有四種:黑變光,光變黑,黑變更黑,光變更光。變幻往哪一個方向走,視乎意願,也視乎修為。

一根被燃點了的蠟燭,見過嗎?燭光看似永恆,其實不然。它只是由無數個一閃即逝的火焰組合而成的。當一個火焰消逝,下一個火焰又把黑暗再次燃亮。每一次,都比上一次燒得更熱烈。這個「光->->光」的循環,密集到一個地步,就變成了我們眼中的「永恆」的燭光。

做人,也一樣。不必抗拒改變,也不必追求永恆,更不必盼望甚麼。只要每一天賣力地燃燒自己,比上一天燒得更光更亮,努力活好每一個當下,已是永恆。(禪修行/十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14

繼Apple Pay後,Samsung Pay也來了!將於明日正式上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8/154931.shtml

導讀 : 是的,三星支付也來了。

i黑馬訊 3月28日消息,今日,三星服務微信公眾號確認,三星智付(Samsung Pay)將於29日上午9:30正式上線。

屏幕快照 2016-03-28 下午11.38.03

不同於蘋果Apple Pay,三星支付的應用範圍將更廣,除了能夠NFC近場支付,還支持MST磁信號安全傳輸。也就是說,無論是商場還是超市,只要有POS機的地方就能刷Samsung Pay。

上線後,支持的機型範圍為三星S6 Edge+、Note 5、S7、S7 Edge+。

公測階段,三星智付支持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的信用卡,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的借記卡。至於三星智付正式上線後是否會有更多銀行加入,就等明日揭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51

IDG李驍軍:最愛投看得懂、聽得懂、貼心、能幹活的智能產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8/154930.shtml

導讀 : 人工智能目前最大的機會在垂直領域,找到看得懂、聽得懂,貼心,能幹活的智能產品,是我們比較關註的方向。

在2016“IDG VIEW”首場投資趨勢發布會上,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表示,人工智能的進步取決於三個方面:硬件、算法、數據。這個概念炒了很多年,今天這些硬性條件終於滿足,可以為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同時,他還指出,會看好“看得懂、聽得懂、貼心、能幹活的智能產品”。

以下為李驍軍演講,經i黑馬編輯:

用一個詞來形容人工智能,就是“很近也很遠”。

大家聊AlphaGO,為什麽AlphaGO帶來的意義這麽大,深藍不是早在象棋里把冠軍打敗了,主要原因就是圍棋複雜度大多了,整個框架、邊框,包括出現的可能性,不少人覺得這是繼量子力學後最大的改變。

另外,AlphaGO和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它活在當下,不管走得好與壞,只關心下一步到底怎麽樣,不受情緒影響。

而人和人對戰,不僅是技巧比拼,更是心態比拼,碰到AlphaGO,心態完全比不了。需要計算的棋法,有固定規則,運算能力大於人類。

人工智能的定義就是有統計功能的程序,程序有跡可循,你編一個程序能夠反複執行。隨著機器性能的提升,從大型機到小型機,無論是PC內存還是儲存,都遵循摩爾定律,18個月提高一倍,對記憶的存儲能力,遠超超過人類的。

機器性能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

一是硬件水平提升,包括計算機工藝、速度;

二是算法,運算邏輯;

三是記憶量、數據量,人大大腦存儲量有局限性,但是機器的存儲可以無窮大。

此外,從應用來說,就是聽得懂、看得懂。這里面就包括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視頻識別。

能幹活,指的是機器人不管在工業現場,還是醫院、餐廳,能幹活的,能通過數據了解人每天想要什麽,並由此加深對人本身的了解。

這個領域有不少優質的公司。

Sensetime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高門檻公司,專註於嚴肅技術,適用於安全、金融、防偽等。這些行業對於識別率要求極高,千分之一和百分之一之間差別巨大。

智齒主打的是機器客服的概念。用機器解決90%的客戶提問,大大解放人工,提升效率。

極意驗證主打用戶分辨。它會通過鼠標軌跡來代替用戶驗證碼這一套繁瑣的程序。

百分點主打用戶畫像。基於你以往的購買行為做出最合適的推薦,分析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人工智能在無人駕駛車方面的應用,是解放人的雙手。手不用放在方向盤上,腳也不用放在油門上,通過傳感器將數據傳至CPU,進行數據分析,然後在GPS數據的指導下,自動行駛。

人工智能炒了很多年,直到今天,不少硬性條件終於滿足了。

第一,硬件,不管是芯片,還是系統,或是存儲,硬件已達到基本要求。

第二,算法,硬件的升級,和科研的叠代,使得算法更加成熟。

第三,數據,互聯網的普及讓數據采集變得無所不在,相比以往,呈爆發式增長。數據的積累讓後續的分析變得更加容易。  

人工智能目前最大的機會在垂直領域,找到看得懂、聽得懂,貼心,能幹活的智能產品,是我們比較關註的方向。

盡管離強人工智能還很遠,但其作為前沿工具和武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在生活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53

羅永浩:我的創業狀態,是焦慮和創造力的混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8/154928.shtml

導讀 : 老羅現身訪談節目《魯豫有約》暢談自己的當前和過往,面對公眾“解釋”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人和事。

大嘴、好打臉、評價友商、愛發微博……

這些標簽擺在你面前時,你多半已經猜到他是誰了。是的,他就是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

近期,老羅現身訪談節目《魯豫有約》暢談自己的當前和過往,面對公眾“解釋”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人和事。

老羅如今忙於錘子科技的發展,他多次談及創業近4年來的不易,以及很多未曾公開說明的現狀。比如他對沒有上大學的遺憾,以及做錘子三年半以來,面對批評和諷刺的心路歷程。

此外,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著稱的羅永浩也坦承自己並不喜歡這句話,他認為自己並不是外界眼中一個惡狠好鬥的胖子,骨子里還是有很多柔軟細膩的東西。

以下為羅永浩口述:(經i黑馬編輯整理)

我現在是焦慮和創造力混合的狀態

現在我的創業狀態,我覺得是焦慮和創造力混織的。

創造力是偶發現象,焦慮長期都有。因為你要承擔很大責任。責任會隨著公司變大而加劇,現在我要對700個家庭負責,感覺還是挺嚇人的。

但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好事,始終保持輕度焦慮的狀態,可能對你做事反倒有好處。

最崇拜的人依然是喬布斯

喬布斯是我崇拜的人。

我做產品時在他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我們性格上很多相似之處。其實蘋果做到最好的時候喬布斯也頗為不滿。現在錘子即使做到某種程度,我也仍然不滿意,所以我從《喬布斯傳》電影里看到那些東西,是感同身受的。

我這人特別挑剔,但覺得還挺幸運的。制造業里會把這種性格當作美德,這就是工匠精神。

其實我的偶像挺多的。亞洲文化有個特點,大家到了中年以後就開始假裝自己誰也不佩服了,我覺得這個很奇怪。

反過來,喬布斯50多歲時,見到鮑勃-迪倫還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這非常正常。我第一次看到崔健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我小的時候,班里半數以上的男生還都挺雄心壯誌的,打小就因為這個被人嘲笑,我做這個公司的時候也是。有一天我說想做手機,也都是鋪天蓋地的嘲笑聲。

轉型的過程里,一般是嘲笑比較多,轉型完了就沒事了。

640

“月光族”一定能掙大錢

我覺得我算天才型的人,雖然我的成就還不夠。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有雄心壯誌,堅信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但後來遭受挫折,便放棄了。

錘子科技設計部門有一個小夥子,他一個月掙好幾萬,最後花得一分都不剩。他經常買一些沒必要的東西,最後還要借錢生活。

其實我年輕時也這樣,我問他為什麽會這樣?他說,他從小就有一個很重的幻覺,覺得自己一定要賺大錢。如果你堅信這個,那麽你一定不會理財。

我聽完後特別高興,其實我20多歲時就這樣想,所以15年前,在新東方大概年薪60萬,但我每個月都是月光族。甚至在剛認識我老婆時,她懷疑我騙她,後來我說這是真的。

我的錢主要花在三方面,一是買書和光盤,二是和朋友吃飯,三是給父母。

坦率講,那時候我沒有考慮靠什麽掙錢,只是覺得我一定能做成大事,而且也不會為錢發愁,如果有一天我為什麽事發愁,一定是為了比解決經濟問題要嚴重得多的事情。

你要在享受那些滿足感的同時再往前繼續走,小富即安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現在一切都在加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覺得活得很安逸,其實危險已經來臨。

這個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其實是智力上的不公平,但由於某種原因,現在的人還沒有從價值觀上普遍認識到,因此歧視智力低下的人是不對的。

當然還有性格上的原因。比如頂級運動員之間比的不是能力,而是心理素質。

我小時候其實想過當作家,但這事兒我是有挫敗感的,固然有我不是足夠勤奮努力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看別人作品時會有兩個感覺,一種是寫的真好,還有一種是神作。

你就會覺得,你再怎麽勤奮努力,一輩子也到不了這個境界。

其實我吹了好多牛,別人只看到我囂張的一面,其實我還有特別謙虛的一面。很多領域里我都是看到了我怎麽努力、怎麽勤奮都做不到的那些東西,然後就放棄了。

我覺得,在不嚴重依賴天分的領域里,基本上我做什麽都能成。做企業要發展壯大,肯定不是嚴重依賴天分的事情,多數能力都是可以後天習得的。

沒上大學是一輩子的遺憾

我高中決定退學,自由讀書。當年我指出老師錯誤的時候,喜歡直接一些,做企業也是。直到今天,情感上還是不太接受,為什麽我不能對競爭對手的產品說三道四。

沒上大學對我來說是非常遺憾的。特別是我到了美國矽谷時,當地朋友領著我們去斯坦福校園參觀,那時我非常難過,覺得我這輩子為什麽中間沒有4年能在這樣的地方正經學點東西,認識一批非常聰明和優秀的同學。

如果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有一天能到那樣的學校去上學,這是不可想象的。那時留學對我們來說是很天方夜譚的事情。

國內的高校,清華北大不具有這樣的吸引力,當年的清華那麽荒涼,進學校後,我看哪都破破爛爛的,只有圖書館讓我激動了一會兒。

對於我們這種小城鎮來的孩子來說,一個大學,一定要在一個非常繁華的地方,我們才覺得它是個好大學。

我離開學校後,在家里混了幾年,做了幾個小生意,然後離開家鄉,去過長春,去過北京,去過天津,去過大連。每去一個大城市回來後,都覺得家鄉特別無趣,特別沒有意思。

6401

做錘子沒想到會被這麽多人罵

單從職業上來講,(做錘子)是我最幸福的三年半。我做這個行業是有很強的使命感和理想的,所以做得非常高興。

我去教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一輩子要在這教書,但我做科技行業、數碼產品,我是希望一輩子都做這個事情的。

這是我職位起步時候的一個差異。會不會真的一輩子就做這個呢,其實我也不敢說,但我感覺我會。

雖然我敬佩崇拜工匠精神,我也不認為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天然正確的選擇。

2012年5月,我創辦錘子科技,第二年獲得A輪融資,接下來做了手機。我做手機前,在硬件行業里是個笑柄。但我們做出手機後,他們都嚇了一跳。

這是我們自己的第一個產品,雖有些硬傷,但整體上是領先的,特別是在工程方面。

這時候,我應該借機跟手機圈的人交朋友,但因為我心理恐懼,就沒有去做,後來很多資源沒能解決,就是因為認識的人不夠。這個事我拖了很久才去做。一開始做,就打開了很多局面。因為這件事,我反省了很長時間。

現在這個圈子里很多高管或比較資深的那些人,都很願意跟我們交往和合作。而且我們馬上入職的一些高管也都是這個圈子里比較牛的人。

起步時我發現,我一說什麽,就有很多媒體報道。他們沒什麽內容可做,發現一個相聲演員突然要做手機,並且還挺張狂,他們覺得這個事有娛樂性、有觀賞性。

他們可能沒有什麽善意,但也說不上有多大惡意。經常轉一些我的言論,然後當成是奇談怪論。後來我發現這對我很有好處,他們眼中的奇談怪論,是我非常真誠的想法。有時候我說了一兩個,發現效果很好,就會鼓勵我不停地說。

但後來,我沒想到錘子科技遭到很多人罵。其實難受倒沒有,但特別吃驚。坦率地講,是我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3

3

如果我像某些科技公司一樣,做了非常缺德的事去賺錢,我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和準備。可我做數碼產品這件事,我不覺得我傷害了任何人或者怎麽樣,作為新入行的人,只是說了一些張狂的話,結果卻惹來了諷刺,甚至惡意造謠。

一些人對我的反感和憎惡、諷刺和挖苦,我都能接受,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還會成心黑我。

後來我就不說了,微博微信都很少說話。起初我在微博上,一天能發十幾二十條,我的動機是工作,如果沒有工作方面的需求,我其實很少會打開它,相應地生氣也就比較少。

當我下決心進入哪個領域時,我會把領域里絕大多數人想象成笨蛋。但實際上我站住腳再回頭看的話,那個領域里的絕大多數人事實上真的都是笨蛋,我瞧得上的,一定不會超過5%,也許更低。

現在,黑我的人明顯少了,在公關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我跟唐巖吃飯,然後我說我找了一個專業的公關團隊,要用六個月時間消除絕大多數的負面影響。

聽後唐巖就特別不屑地笑,他說還六個月?你拿自己當什麽了,只要你不得瑟,兩個月就能消掉90%,甚至你沒有公關團隊都行。當然他說有公關團隊是對的,我還半信半疑,結果真的如他所講。

改變世界的人,大多是別人眼中的瘋子

這次出差的時候我去看艾隆·馬斯克的傳記,以前也看過關於他的很多報道,比較熟悉他,但整本的傳記是第一次看。有一天他想做火箭,大家都覺得他瘋了,我不知道為什麽,每次一個改變時代面貌的人出現時,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是神經病,都覺得他是個瘋子。

但當最終改變世界的往往就是這些人的時候,你就應該重新看待這個事情了。

但是很多人還是這樣,一出現這種人,就認為他是精神病。艾隆·馬斯克打算做火箭的時候,已經是個億萬富翁了。這說明,他已經有很強的能力和資源,去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但他要做火箭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認為他有精神病。這個事是特別讓我感到奇怪的。

如果我能改變世界,當然好。“賺錢”可能是你非常窮的時候的一個想法,後來還能支撐你做下去的,一定是比較形而上的東西。

5

我最討厭“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老羅語錄里我自己喜歡的挺多的。書商給我出書的時候,整理了好多我的所謂語錄,我自己看的時候還挺高興,也很感動。

最喜歡的我不記得了,但最討厭的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我不覺得它比我說的其他話更好,但這句格外流行。當別人說這句話時,我就會尷尬,因為別人拿這句話當成是你的成就。因為尷尬,讓我對這句話產生了很大的反感,但並不是說我從價值觀上反感它。

婚姻方面我很幸運,我跟我老婆現在也有十多年了吧,一直非常好。我覺得我沒有做什麽額外的努力,就是運氣好,單純的運氣好。

她有一天跟我抱怨公司的事,我就說別上班了,在家做家庭主婦,她特別高興。她說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家庭主婦,我說那太好了。

一個男人不管有多糟糕,他只要是個怕老婆的人,這人就壞不到哪去。這說明他至少有在意的人,有顧忌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54

競品分析和產品分析,你究竟搞清楚了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8/154926.shtml

導讀 : 我一度無法分清兩者的區別與側重點,現在才對兩者之間的關系漸漸清晰,這里簡單總結一下我對競品分析與產品分析的理解。

當年剛剛入產品經理這一行的時候,第一節課學習的就是如何對產品進行分析。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時常感到自己對競品分析與產品分析理解的淺薄,我一度無法分清兩者的區別與側重點,現在才對兩者之間的關系漸漸清晰,這里簡單總結一下我對競品分析與產品分析的理解。

競品分析

定義:競品分析是以階段或功能為基準點的橫向分析方法。

競品分析要做到小而美,需要做得比較精細,其中有可能只對支付功能進行幾個應用的比較,也有可能僅僅是對某一個交互功能的實現進行比較與總結。所以,既然競品分析要做得小而美,那必然不可能是對所有功能點進行瀑布式的平鋪直敘。因為瀑布式的敘述不能突出任何重點,只會讓表達的信息變得冗長而盲目。

1

如何選擇競品

我們選擇競品往往需要分類選擇。

競品我理解應該分為三類:直接競品、潛在競品、轉移性競品

直接競品:這一類是大家最好理解且最常分析的競品,就是與我們產品目標用戶相同,內容相似,構成直接競爭的產品。

潛在競品:與我們產品目標用戶相似,暫時沒有我們產品的功能模塊,但是通過後期升級,可以加上此類模塊的產品。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陌陌與微信周圍的人,陌陌是一款以LBS為基礎的實時通信產品,微信是以熟人社交為基礎的實時通信產品,雖然產品目標不同,但很可能會由潛在競品向直接競品轉化。

轉移性競品:目標人群具有一定共性,產品目標不同,但在特定場景下對用戶使用時間形成競爭的產品。比如我們在坐地鐵的這段時間里有很多選擇,玩遊戲、看小說、看電影,這期間會有一大堆產品都會成為我們產品的轉移性競品。

2

如何區分競品

競品分析自然是越細越好,但是基於現在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叠代與各位產品經理寶貴的時間,進行細致全面的分析不但不大可能,而且缺乏重點。我一直推崇定點分析,這樣既可以突出重點,又可以節約時間,最重要的是,效率高。

直接競品

一般來講,我要求團隊中每個產品經理的分析功能點不要多於5個,各個突破。競品分析一定要突出重點,一定要達到分析的目的,一定要集中火力解決最緊要的問題。但是大家要註意,我們這樣分析絕不是僅僅為了羅列出一個產品的功能分析表,關鍵是通過產品流程、用戶體驗來分析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競品分析的重點。競品分析是一個重點突出小而美的分析報告,絕不要寫成幹澀的羅列比較功能報告。

例如:對於藥物電商產品,我們選取直接競品,阿里健康、一號藥店、叮當快藥在下單功能上的分析。

潛在競品

要確定分析的趨勢,而不是確定性的功能點,因為可能不同的應用根本就找不到相同的功能點,對於任何一款可以添加功能模塊而演變為直接競品的一系列產品進行分析。

例如:要分析一款藥物電商類產品,它們的潛在競品可以是看病掛號的、慢性病護理的等等。

轉移性競品

轉移性競品的分析著重泛性分析,因為可能根本就找不到相同的功能,也完全是不一樣的產品,主要針對於用戶行為與用戶使用場景的分析進行分析。

產品分析

所謂產品分析,是以產品為導向的分析過程,我們最高優先級是確定一個產品,然後圍繞這個產品來分析所有該產品的模塊、特征、用戶體驗等。產品分析與競品分析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以功能為導向,一個以產品為導向。產品分析是縱向的,所以可以對產品進行深度分析。

產品分析和競品分析一樣,並不是大量的羅列信息。產品分析最大的特點是分析該產品的核心功能點,盡量全面,但要突出自己要突出的部分。

競品分析與產品分析的流程

產品分析和競品分析一般都從事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戰略定位、盈利模式、用戶群體、產品功能、產品界面(交互方式、視覺表現)、數據和技術功能、可用性等。

但是就我個人來講,依然認為一篇產品分析需要突出重點,不要設計太多分析點,這樣不但重點突出,而且可操作性強。

1

如何找到競品

尋找競品的方法其實相對成熟。

首先提取目標關鍵詞,可以是多個;

按照提取的目標關鍵詞,找到相應的產品;

將找到產品相互疊加比較,得到目標競品。

就我個人工作而言,其實在認知中已經將競品熟記在心,如果一個產品經理不能隨口說出5個競品,要麽是產品有著太大的創新,要麽是工作還需繼續努力。

2

競品分析要素

競品分析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字“比”,三個字“找準比”。其實競品分析就是需要將幾個競品中你要分析的核心功能進行比較並且做出分析。

一般性步驟:

明確分析要點;

按照分析要點羅列產品特性(找準產品特征點,用心比);

對羅列的產品特性進行分析(邏輯關系、商業意圖、SWOT等)。

對於UX可以按照經典的五層架構去完成:

640-3

表現層——你看到的是什麽;

框架層——這些區域和位置如何來決定表現層;

結構層——用戶是怎麽來的,之後又去了哪里,哪些列別該出現在哪里;

範圍層——按照功能和與特性,表現的是否合適,如何決定結構層;

戰略層——需要什麽樣的功能與特性。

以上是我對五層架構的一些概括,是這些年來我對產品一些淺薄的認識,大家僅供參考,歡迎吐槽。如果大家能從上面五個方面來對幾個競品的UX做比較,那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640

列舉之後,關鍵在於比較分析:

❶ 互相比較,得出在競品群中的mark

❷ 與benchmark比較,得出產品在行業中mark

對於某個競品在一個環節中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現,比如非常好的按鈕設計,極為簡潔的交互或用戶體驗,我們可以單獨拿出來討論,並說明這樣設計為什麽好,同樣可以按照五層框架進行。

3

深度剖析

首先明確,產品分析是對一家企業和企業產品的深度剖析,從老板家庭出身,到頂端產品細枝末節統統要歸納總結好。產品分析其實更像是一個產品體系的深度報告。

一般來說包括以下幾項:

老板背景

公司骨幹

融資情況

產品分布概括(可以畫Mindmanager)

子產品核心功能與戰略

商業畫布

產品運營狀況與策略

行業數據與公司數據(公司在整個行業中的地位)

我們可以吸取什麽

產品走向預測

總結

如果將產品分析變成一個很輕的報告,那麽我認為應該叫作“體驗報告”,其實大多數產品經理都寫過這類東西,特別是剛畢業的同學在面試時經常被要求撰寫體驗報告。大家不必將產品報告想的過於複雜深刻,它其實就是一個信息的加工與體驗的結合。對於輸出方式,PPT和Prezi都是可以的,前者具有較好的結構化與整體性,後者比較適合做演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55

除了“奮鬥者”形象,我們還該向華為學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8/154924.shtml

導讀 : 這是華為給作者印象最深刻的三個故事。

文/技術管理那些事(微信ID:jsglnxs)

年初一個華為的勵誌視頻在朋友圈刷了屏,講述的主要是華為員工怎樣在非洲各國開拓市場的故事。華為“奮鬥者”的形象,被這個視頻推向了頂點。

奮鬥者的價值觀,我也堅信這是華為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同時,最令我感受深刻,和認為作為管理者要學習的,卻是華為在員工管理方面的三個特色:精細化,流程化,以及戰略化。

我沒有在華為工作過,但有很多同學、朋友在華為,來來往往,所以差不多從跨入IT界這麽多年來,我一直通過他們接觸到華為的各個方面。最近和華為前高級副總裁、資深管理專家胡彥平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管理課程,讓我對華為的認識更加明晰起來。

而關於華為管理的這三個故事,也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

1. 客戶接待體系 - 精細化

差不多是1997年左右,華為成立十年了,在全國來講已經有了相當實力的研發系統,也推出了業界領先的一代產品——C&C08系列機。而那時,和技術研發能力相比,華為的銷售接待體系也做到了非常牛掰的地步,建立了強大的行為規範。

這是當時華為的朋友和我交流時,最深刻的感受。他們在華為做銷售技術支持,據說入職後,光是要學習的接待規範就長達百十來頁。當時他們接待的大都是郵電局的局長、總工們。“郵電局”這種說法已經成為歷史,簡單講,就是現在的“郵政局”加上移動,聯通,電信。他們的權力之大,你懂得。於是,華為對銷售如何接待他們的衣食住行進行了事無巨細的規定。比如規範能細化到,到旅遊景點開會不允許為了省錢自帶水,必須在現場買礦泉水給客戶喝。這一點,保證了成百上千的華為銷售代表們有了很強的統一執行力。

對銷售的管理如此,你也可以想象到,華為對每個團隊、每個職能的管理細化到了什麽程度。對我們來講,創業公司有技術驅動型、運營驅動型、產品驅動型,管理精細化對重運營、重銷售的公司尤其重要。我和一些成功公司接觸時,也曾被他們對運營團隊的精細化震撼到,幾百人的團隊,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在遇到幾十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知道如何精準地和上下遊接口,每樣事情推進到第幾分鐘的時候要執行什麽動作也一清二楚。

 2. 流程建設IPD - 流程化

 

1999年,華為花了5000萬美元,既不是買設備也不是買品牌,而是買了一個叫IPD(集成產品研發)的流程,買了IBM的咨詢服務。我和當時的流程改革辦公室負責人胡彥平老師討論過這個話題。華為作為一個設備制造商,每年立項開發中的項目數不勝數,卻在當時花這麽大成本部署一個IBM使用過的系統,來保證當時無數設備生產的按時交付比例,其中的含義引人思考。

很多互聯網公司可能對IPD不屑於顧,認為這種“笨重”的流程肯定不適合我們這種輕資產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我認為其實不然,當年華為花5000萬美元,是買的流程嗎?不是。是流程管理的思維模式。

因為自己也帶項目部,和很多知名公司的項目經理打過交道,當研發團隊發展到200人以上的時候,基本都達到了6-10人的PMO團隊去推動關鍵項目的落地。PMO的一個關鍵任務就是要指定合理的項目流程規範,讓產品經理從一個idea開始,到和開發團隊、測試團隊討論可行性,到項目沖刺、驗收、上線部署,直到後期數據跟進,都有清晰的流程依據。

而16年前的華為,肯花大價錢,就是要從之前“靠熟人刷臉”去推動跨部門合作,轉變成“靠既定流程”去推進。這麽一想,是不是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了?

 3. 核心技術布局 -  戰略化

 

2004年,華為成立了海思半導體公司,開始研發自有知識產權芯片,經歷了8年抗戰,在2012年巴塞羅那CES大會上,海思發布了四核手機處理器芯片K3V2,華為P6使用的就是這款芯片,它也是我用過的第一款國產手機。從此我這個經歷過Motorola和Samsung的手機老兵變成了華為的粉絲,直到今年看到華為手機在中國銷量的井噴。

當時,華為P6還有很多瑕疵,最嚴重的是發熱,這也是K3V2芯片最大的缺陷。大家都知道為什麽ARM為何在移動領域打敗了Intel,因為它功耗低。但是後來華為持續發力,研發出了芯片型號麒麟620、930、935,並在P7、P8上應用,解決了發熱的功耗問題。

1987年成立的華為,是個交換機生產公司。從2003年開始涉足手機行業,而在那時起,它就已經開始布局研發中國芯。距離今天,12年過去,華為成為大陸的國產智能手機行業中,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研發芯片的公司。華為的戰略眼光,可見一斑。

從上世紀90年代,程控交換機時期的銷售勞動密集型的精細化管理,21世紀初實施IBM IPD大規模流程建設,到2012年轉變成技術集約型高科技形象。華為每次都能及時為下階段進行戰略部署。

也許,奮鬥者精神和戰略眼光兩者兼得,才是華為的偉大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57

29 Mar 16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201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19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7%,比2015年規劃的目標相差了300多億立方米。 其中,前三季度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速一度降至2.5%。 由於國際油價大跌,傳導至國內油品價格大幅下滑,液化石油氣等與石油相關的品種對天然氣市場形成了「逆替代」的衝擊;經濟增速放緩也拖累了天然氣消費增長。

去年整體天然氣行業市場銷氣增長放緩,主要因經濟增長放緩減低工業用氣的意慾,以及油價下跌,令油價與天然氣價差距拉闊。 發改委由2015年11月20日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調0.7元。降價後,全國平均天然氣門站價由2.51元降至1.81元,平均降幅為28%。

受惠於去年11月降氣價,天然氣消費量明顯轉快,加上氣價續有下調空間,相信燃氣股盈利自上季起轉佳。 發改委2月公布,1月份天然氣消費量223億立方米,增長17.6%。 發改委今天公布,2月份天然氣消費量182億立方米,增長18.5%。 近月消費量顯示中國天然氣市場已經告別寒冬,正在穩步回暖。

年度天然氣消費量 備註
2015年 首11個月1650億立方米按年增長3.7%
2015年 全年1932億立方米按年增長5.7%
2015年 11月181億立方米按年增長9.7%
(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
2015年 12月--按年增長19.1%
2016年 1月223億立方米按年增長17.6%
2016年 2月182億立方米按年增長18.5%

港華燃氣(1083)於3月17日公佈2015年全年業績。 期內,營業額77.18億元,按年跌2.07%。集團整體燃氣銷售量65.62億立方米,按年升1%。 扣除未變現匯兌虧損及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焦炭廠報廢撥備,稅後純利為12.02億元,按年升1%。

■  28 Mar 15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  14 Mar 15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  24 Mar 14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  29 Sep 13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  17 Mar 13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  04 Dec 12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港華燃氣 1083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港華燃氣(1083)

港華燃氣(1083)在中國境內專門從事燃氣業務投資、開發和運營管理的公司,主要業務涉及城市管道燃氣建設經營。 集團主要股東為香港中華煤氣(0003)。 香港中華煤氣(0003)持有港華燃氣(1083)約62%的股權。 港華(1083)與母公司中華煤氣(0003)於內地持有超過100個燃氣項目,母公司主要投資較大型項目,而港華(1083)則以中小型項目為主。 現時內地大城市可發展的大型項目已買少見少,所以未來的新項目將大多是適合港華(1083)經營。

2013年1月,港華燃氣以每股港幣6.31元於市場配售1億5千萬股新普通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為港幣9億3千萬元,強化港華燃氣(1083)資金結構。

港華燃氣(1083)用戶以工商業用氣爲主,佔氣量74%,住宅用戶佔26%。

港華燃氣 1083


公司簡介港華燃氣(1083) 業務主要在涉及城市管道燃氣建設經營、液化石油氣儲運、零售及批發。
市值 (港元)113.27億元
現時股價3.86元 (2015-03-29 收市價)
市盈率 (倍)12.68倍
每股盈利 (港元)0.3045港元
市帳率 (倍)0.76倍
每股帳面淨值 (港元)5.057港元
港華燃氣 1083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港華燃(1083)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8.07億元,按年跌23.44%;每股盈利30.45仙;派末期息10仙。扣除未變現匯兌虧損及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焦炭廠報廢撥備前,稅後純利為12.02億元,按年升1%。 長春燃氣於2015 年停用人工煤氣改用天然氣,並報廢焦炭廠,集團因此需記入所分佔的 9,400 萬港元撥備。

期內,營業額77.18億元,按年跌2.07%。集團整體燃氣銷售量65.62億立方米,按年升1%。接駁費收入17.08億元,按年增長2%,綜合新增接駁客戶約38.9萬戶。

▪  銷售65.62億立方米管道燃氣,增長1%。
▪  燃氣接駁業務之接駁費收入17.08億港元,增長2%。
▪  營業額77.18億港元,下跌2%。

集團繼續擴展業務版圖,分別在山東省、河北省、安徽省和黑龍江省共取得 6 個燃氣新項目。

港華燃氣 1083

負債比率

截至2014年年底,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合計 23.76 億港元,當中 95%為人民幣資產,其餘主要為港幣及美元。

於2015年年底,集團之借貸總額為87.68億港元,其中9.94億港元為香港中華煤氣提供之貸款。 集團於期末之負債比率(即淨負債扣除中華煤氣貸款(「淨負債」)相對公司股東應佔權益加淨負債之比率)則為28.6%。

2015年融資成本為1.81億港元,比2014年之融資成本上升4%,主要由於收購新項目及業務發展而新增貸款,增加融資成本。

港華燃氣 1083

人民幣匯兌盈利/虧損

由於2015年人民幣的下跌,港華燃氣(1083)錄得未變現匯兌虧損3.01億元。 去年(2015年度)同期, 集團錄得未變現匯兌虧損1.41億元。

港華燃氣 1083


短評

儘管受油價下跌和宏觀經濟疲弱影響,天然氣市場面臨巨大挑戰,但中國政府不斷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綠色低碳城鎮化、工業低能耗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契機。 中國亦加快天然氣價格市場改革步伐,根據替代能源價格走勢,分別於2015年4月和11月兩次下調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並由現行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供需雙方可在上浮 20%、下浮不限的範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 相信此次價格改革將重新加強天然氣跟替代能源比較的價格優勢,促進下游燃氣分銷商開發更多下游用戶,對集團的售氣量增長有正面影響。

港華燃氣(1083)2015年整體燃氣銷售量按年升1%,相比新奧能源(2688)天然氣銷售量上升11.5%,港華銷售量令人失望。 加上未變現匯兌虧損及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焦炭廠報廢撥備,盈利下跌23.4%至8.07億港元。 經常性盈利則上升1%至12.02億港元。

如果用倒後鏡來看,盈利沒有什麼增長,港華業績表現乏善足陳。 如果扣除人民幣2015年貶值4.5%因素,股東應佔溢利只是上升4%至5%左右。 從另一方面來看,在多個逆景因素影響之下,港華燃氣(1083)仍能保持穩定的銷氣表現和保持盈利增長,實在不能小覷。

港華燃氣 1083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的煤炭生產國,故中國能源結構長久以來以煤炭為主,天然氣的使用比例,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根據「十三五規劃」,城市燃氣是中國清潔能源發展政策重心,在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 目前,中國天然氣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5.6%,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水平。 在中國國策支持下,積極引進推進天然氣的使用,計劃到了2020年,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產業前景備受看好。 自去年11月減氣價後,天然氣競爭力已提高。 去年12月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9.1%,今年1月增長17.6%,今年2月增長18.5%。 展望未來,在燃氣需求帶動下,預期港華燃氣(1083)盈利將會維持平穩增長。

筆者認為公司股價在公佈業績後的下跌已經反映集團去年業績,但是未有反映下調天然氣價的競爭力令今年首兩個月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7.8%,與及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建立的種種亮點。 港華燃氣(1083)的長處之一是優質企業管理能力,帶有母公司中華煤氣(0003)的影子。 香港的管治文化,亦令投資者有較高的信心。 由於港華燃氣(1083)規模較小,相比華潤燃氣(1193)、中國燃氣(0384)和新奧能源(2688),港華今年的銷氣表現可能會跑輸同業規模較大和盈利比較穩定的其它三者。

■  31 Dec 15 - 華潤燃氣(1193) 中期業績
■  07 Jul 15 -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  27 Aug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  28 Mar 15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但是,由於港華燃氣(1083)市盈率(經常性)低於9倍,股價進一步下跌的風險有限,對長線投資者來說,已經到達收集區。

港華燃氣 1083港華燃氣 1083


預期市盈率,股息

港華燃氣(1083)2015年盈利下跌23.4%至8.07億港元。 現價3.86元,市盈率12.7倍,息率2.6厘。

扣除未變現匯兌虧損及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焦炭廠報廢撥備,經常性盈利按年升1%至12.02億港元,現價市帳率0.76倍,2015年市盈率(經常性)8.6倍。

不計算非經常性虧損或盈利,筆者估計港華燃氣(1083)2016年恢復增長,預期市盈率(經常性)低於8倍。

港華燃氣 1083



股價走勢

1年圖:

港華燃氣 1083 2016年3月29日 股價 1年圖



3年圖:

港華燃氣 1083  2016年3月29日  股價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燃氣股。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8年 營業額 --16.58億元
2009年 營業額 --20.25億元
2010年 營業額 12.40億元29.81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19.60億元43.21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24.37億元51.83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29.62億元67.16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36.74億元78.82億元
2015年 營業額 39.31億元77.18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8年 盈利 --2.02億元
2009年 盈利 --2.65億元
2010年 盈利 1.72億元4.36億元
2011年 盈利 3.02億元7.09億元
2012年 盈利 3.57億元8.41億元
2013年 盈利 5.33億元11.06億元
2014年 盈利 4.68億元10.54億元
2015年 盈利 6.39億元8.07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8年--$0.1033
2009年$0.0657$0.1357
2010年$0.0878$0.1993
2011年$0.1232$0.2884
2012年$0.1451$0.3417
2013年$0.2051$0.4246
2014年$0.1790$0.4019
2015年$0.2424$0.3045


參考:

1. 港華燃氣 1083 業績

http://www.towngaschina.com/Images/TCCL_FY2015_Presentation_v0321b.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317/LTN20160317244_C.pdf
http://www.towngaschina.com/Images/TCCL_2014Results_RoadshowPresentation_0319.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17/LTN2015031731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04/LTN2014090447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1/LTN2014082125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17/LTN201403173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902/LTN20130902129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0/LTN2013082037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13/LTN2013031327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31/LTN2012083122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17/LTN2012081713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16/LTN2012031628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2/LTN2011082223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4/LTN201103142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823/LTN2010082315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15/LTN2010031538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15/LTN20130315707_C.pdf

2. 港華燃氣 (1083.HK) 2015 年度業績發佈及分析員會議紀錄
http://www.e-capital.com.hk/report/Detail.aspx?CFECFID=7a265461-f510-4a7d-9d34-6f35ff3324bd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815

執行退休計劃與內銀問題

想想一個投資計劃,由出來工作執行到退休,當中有二三十年的時間,中途可以什麼也不做嗎?一個不需要變化的長期計劃,真的能從blog、雜誌或工作坊處看回來嗎?




Owen:

1. want to learn how to implement the retirement planning (target 7% reward per year not including inflation).

2. 現價內銀是否值得買入?


止凡回應:

1. 退休計劃,不是不變的,而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可以不停修改變動,執行計劃所需要的是財務知識,請不要以為某君告訴你把錢放在哪裡,怎樣分配怎樣放好,自然就會有你想要的回報,這都是金融機構希望你有的概念,但這概念幫不到你。

相反,若你真的有足夠的財務知識,你不需要再問這個問題,而你所需要做的事情亦不多,而你頗肯定你會有這個回報的。

2. 這可能又是上網或打電話問股票的習慣動作,多來看看blog,感受一下,你會慢慢學習,不用把我當成「專家」來發問,我從來都不是「專家」噢。


後記:

還記得曾於iM中談過投資計劃的概念,簡單地計計數,每月儲一些錢,定額回報率,如何計算出1000萬,之後又談談恒指過去數十年的回報,兩者作些比較,讓大家對這些數字有點感覺。後來文章所得到的回應是,「這樣的投資計劃要「博」足二三十年」、「又無計算通脹」,總之是萬般不可行的評語。

往後我又在iM分享另一篇文章,帶出一個概念,讀者買了一本價值20元的雜誌,甚至一些只是免費like了iM的facebook page看看文章的節錄的網友,真的能在那地方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無風險而又能達至1000萬的投資計劃嗎?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吧。

偏偏不少讀者正是帶有這種心態,又或者只是該page的部份留言者吧。很有趣,今天在財叔與我的文章,這類留言都少了很多,相信我們的文章已經被他們定性了為「無用」、「無料到」吧,哈哈。

我於往後的文章指出,一個投資計劃最重要的是主角本身,同一個計劃由不同人去執行,結果也會不一樣,因為起初計劃只是一個藍本,細節是可以不時作出修定的。當時我舉了王維基的例子,指他的電訊與寛頻王國,以至今天的電視到網購業務的發展,這不可能都是他當初預計的計劃之內,而是透過不同時候的修正。詳細內容,有興趣者不妨回看那幾篇iM文章,給點意見。

那看財經雜誌有何用呢?於我而言,看任何讀物都是為了興趣與增進知識,是豐富自己智慧為本,而並非去尋求別人告訴自己如何去做。當然,每當看到別人一些成功方法與故事時,都會很興奮,看看有何點子可以應用並優化自己的計劃。

另外,有關內銀股,其實這些年的討論足夠多了,主要爭論點是壞帳、假帳、中國經濟、股價、股息、安全邊際等問題,慢慢討論的人都歸邊了。其實,這些論點算是歷史悠久,內銀股上市之後就從未停止過,這也給予內銀股的投資者一個好處,你不用花太多精神去研究,因為社會的焦點都在那處,其他行業都需要花很多時間作研究的東西,你只要翻翻報章就能了解內銀的相關資料了。

今天交行公布業績,感覺又不是想像中的差。往後內銀業績會陸續出籠,投資者不妨先看看情況如何,再衡量自己如何理解內銀,才想想是否作出投資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8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