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官方PMI錄50.4 需求回暖
1 :
GS(14)@2016-10-02 12:01:27【明報專訊】內地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 ,與8月持平,續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反映生產和需求增長平穩,惟數據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0.5。
至於9月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則為53.7%,按月輕微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在53%以上景氣區間平穩運行,顯示非製造業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有內地經濟分析師認為,9月PMI數據受益於需求回暖,供需矛盾緩和,且企業經營活動不斷升溫且信心漲勢維持,結搆調整繼續。
分析﹕L形經濟進入下半場
他又稱,2014年以來的經濟長周期下滑拐點已經出現,中國經濟已經進入「L形」的下半場。
此外,9月PMI維持高位,表明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雙企穩回升, 投資對經濟的嚴重拖累可能已經成為「過去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49&issue=20161002
內地新貸超預期 企業貸款增 中信廖群:跟PMI回升脗合 今公布GDP料6.7%
1 :
GS(14)@2016-10-19 06:06:55【明報專訊】人行公布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市場預期的1萬億元多。其中住戶中長期貸款(被視為主要是按揭)佔47%,佔比連續兩個月回落;企業貸款大幅增加,分析稱房貸將繼續回落,內地督查組進駐各省市後,投資項目上馬,經濟有望回暖。
明報記者 顧冷冰
人行公布,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2萬億元,按年多增1643億元或16%,按月則多增2713億或29%,超出市場預期的1萬億元。根據彭博數據,被市場視為房貸的9月住戶中長期貸款約為5741億元,佔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比例47%,此比例比8月的56%和7月逾100%已經大幅回落(見圖)。另一方面,9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大幅增加6182.46億元,8月僅增1209億元,7月更按月跌25億元。9月的非金融企業的短期貸款扭轉8月的減少局面,轉為增加27.82億元;中長期貸款同樣由跌轉漲,增加4552.38億元。
新貸1.22萬億 按年升16%
人行調查統計司長阮健弘透露,首三季度個人住房新增貸款按年翻一倍至3.63萬億元,佔全部貸款增量的35.7%,其中9月份個人住房新增貸款按年增長76%至4759億元。他認為,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力度較大,不良貸款的核銷加快,導致企業貸款乃至全部貸款的增速下降,還原此因素,個人貸款佔比會有所回落;另外,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走勢分化,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成交活躍,金融機構和個人重新配置資產都是按揭貸款急劇增加的原因。雖然各省市出台房地產調控措施,他稱未來房貸走勢仍有待觀察。
分析:中央督察項目 增企貸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中央督察組入駐各省市,導致被拖延的項目上馬,也是企業貸款提速增長的原因之一。他指雖然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萬億,但與興業的預測一致,一方面7月以來房貸增速過高,佔比過大,政府要做大分母,把房貸比重壓下來;另一方面,督查之下投資項目的提速也會導致新增貸款增加。
年尾大增貸款罕見 按揭過多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9月份1.22萬億元的新增貸款「過高」,因為一般而言,全年新增貸款的走向是前高後低,9月新貸過萬億,反映貨幣政策繼續寬鬆,以及按揭貸款仍然過多。他表示,中國內地居民中長期貸款佔貸款存量大約兩成,新增貸款卻達到五成、六成甚至100%,十分不正常。至於企業貸款大幅回升,他表示,從PMI數據已經可以看出企業的經營有企穩回暖的形勢,他預期今天公布的第三季度GDP增6.7%至6.8%。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23&issue=20161019
內地出口好轉PMI逾兩年最佳
1 :
GS(14)@2016-12-03 05:06:00【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11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連續四個月高於景氣分界線50,高於市場估計的51,並創2014年7月來最高點。同日公佈的財新11月製造業PMI則輕微下滑至50.9,低於上月的51.2,但仍為2014年7月以來第二高,連續五個月保持高於50分界線。
通脹壓力加大
人民幣滙率在10月再開始下跌,刺激內地出口好轉。官方PMI各分項指數中,新定單指數回升至53.2,新出口定單反彈至50.3,均創下2014年8月以來新高。11月生產指數為53.9,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指,PMI數據顯示內需及外需均在改善。而近期人民幣貶值,滙率調整對出口的改善顯現,但以人民幣計價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內地將面臨通脹壓力。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張一平指,11月製造業PMI好於市場預期,顯示製造業生產仍在加速擴大。目前生產、需求與就業均處於改善通道之中,宏觀調控政策重心以去槓桿、防泡沫為主。在需求改善過程中,成本持續上升會進一步提升通脹預期,限制貨幣政策空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366
12月內地官方PMI略遜預期
1 :
GS(14)@2017-01-02 05:41:18【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內地12月生產指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4%,略遜於市場預期的51.5%,按年增長1.7個百分點。雖然較11月創下2012年以來新高的51.7%輕微回落0.3個百分點,惟仍是去年年內次高位,且連續5個月處於50%榮枯線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按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54.5%,同為年內次高位,全年多處於53%以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分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與裝備製造業PMI分別為53.8%與52%,前者PMI更創今年新高。食品飲料、煙草、醫藥與汽車等消費品製造業PMI增長均在53%以上。惟12月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6個月攀升,創下5年新高的69.6%。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近期部分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價格和物流成本持續上漲,企業經營成本壓力不斷加大,利潤空間受到一定擠壓。
中小企業PMI仍處收縮
儘管12月內地製造業整體穩定,惟不同規模企業境遇差距較大。大型企業上月PMI按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53.2%,仍在榮枯線以上;中型企業PMI僅為49.6%,按月下跌0.5個百分點至榮枯線以下;小型企業PMI連續第2個月回落,按月下降0.2個百分點至47.2%。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經理廖群 表示,近月內地PMI數據全面回升,反映經濟企穩趨勢明顯,但經濟扶持政策的受惠者多為大國企,中小企業受惠程度較差,短期難以扭轉現狀。他續稱,內地今年仍力爭「穩增長」,惟同時將面對出口下滑、民間投資疲弱與房地產市場冷卻等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69&issue=20170102
內地上月PMI升至四年高位
1 :
GS(14)@2017-01-05 08:05:39【本報訊】財新公佈,去年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1.9,創下2013年1月以來的四年新高,較11月升1個百分點,並高於預期的50.9,連續半年高於50的擴張區間之上,顯示製造業持續回暖。
製造業續回暖
財新報告指,製造業的好轉主要來自於內需擴張,其中產出指數從上月的52.7升至53.7,創下2011年1月以來新高;新定單指數升逾1個百分點,為2014年7月以來高位。不過,最新公佈的財新製造業PMI與之前1月1日公佈的官方製造業PMI走勢相反,官方去年12月份數據為51.4,比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另外,內地股市昨日開出紅盤,滬綜指高開5點後持續向上,全日升32點或1.04%,報3135點;深成指全日升85點或0.84%,報10262點;滬深兩市成交3,594億元人民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4/19885857
春節前生產放緩 內地PMI仍守50
1 :
GS(14)@2017-02-03 01:58:40【明報專訊】1月份雖然有假期效應,但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6個月高於榮枯分界線,錄得較市場預期好的51.3,為2012年以來1月的高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分別為53.1和52.8,較12月回落0.2及0.4個百分點。而從業人員指數為49.2,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48及49.8,三者均低於臨界點。
當局解釋,受假日因素影響,製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放緩,而從業人員指數雖然低於50,但按月回升0.3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仍在收縮,但降幅減窄。
分析:留意通脹走勢對盈利影響
澳新銀行指出,儘管整體PMI較預期好,且維持在擴張水平,但增長的趨勢持續放緩,這可能因為農曆新年在1月份的緣故,以致有不少工廠在假期前停產。但該行認為,需要特別警惕價格指數,因為這將影響企業的盈利與市場氣氛。1月份的出廠價格指數按月回落4.1個百分點至54.7,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雖然同樣回落,但仍達到64.5,較出廠價格指數高出接近10個百分點。
高盛則指出,兩大分類指數,即生產指數及新訂單指數均有所回落,預期內地經濟活動的增長在今年首季將較去年第四季有所放緩。財新的PMI數據將會在本月3日公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23&issue=20170202
內地PMI超預期 基建股飈 摩通上調全年經濟預測至6.6%
1 :
GS(14)@2017-03-03 00:43:33【明報專訊】兩會前夕,內地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和財新PMI雙雙遠超市場預期,摩根大通據此上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6.6%。宏觀數據做好,基建股全線上行,不過上海港股通出現10億元淨沽盤,是去年12月初以來最多。
明報記者 顧冷冰
2月官方製造業PMI升0.3至51.6(圖1),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51.2,且連續5個月保持於51以上。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3.7和53,分別按月上升0.6和0.2,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均連續4個月處於擴張區間。至於財新製造業PMI則按月升0.7至51.7,亦遠高於預期的50.8。財新稱,2月新接出口業務量增幅強勁,創下2014年9月以來最高紀錄。
調控影響有限 非限購城市樓市料續旺
摩根大通表示,無論是官方還是財新PMI,各項分類指數均全面回升,中國的內需仍然強勁,內地樓市調控的影響十分有限,非限購城市的成交強勁帶旺了整體交投,預計此趨勢還會持續。另外,政府推進公私合營項目(PPP)帶動下,基建增長發力。因此該行將首季GDP按年增幅由6.7%上調至6.8%,全年預測由6.5%上調至6.6%。
瑞信中國宏觀研究主管陳昌華認為,官方PMI達到51.6,是2011年以來最好的2月份數據,1月和2月整體計算則為51.4,亦是2011年以來最強。瑞信認為,實質GDP的按季增速在今年首兩個月大約是1.74%,比去年第4季的1.7%略好。瑞信指這一數字表現去年第4季以來的強勁增長得以延續,政府將會把更多精力投入金融市場穩定以及供應鏈改革。
分析:6年來最佳2月數據
宏觀數據做好下,鐵路及基建股全線上揚,中交建(1800)股價創52周高,昨日急升7.8%,中鐵(0390)升4.7%,中鐵建(1186)及中車(1766)均升逾3%;恒指在濠賭股力撐下,昨日微升35點,收市報23,776點,成交762億元。
不過,上海港股通昨日錄得淨流出,賣出成交額較買入成交多出10.4億元,淨賣出金額為去年12月8日以來最多。深圳港股通則有3.2億元淨買入成交。上海港股通上一次錄得淨流出是上月17日,當時淨賣盤為1.38億元。而昨日港股通最活躍成交股份為騰訊(0700),11.61億元的港股通成交,佔其股份成交近三成,當中逾九成為沽盤,淨賣出成交額達到9.94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35&issue=20170302
中國PMI連續六個月擴張
1 :
GS(14)@2017-03-03 00:57:39【本報訊】財新二月中國製造業PMI勝預期,升至51.7,較一月高0.7個百分點,反映製造業連續第六個月擴張。中國統計局公佈的官方PMI為51.6,按月升0.3百分點。摩通首席經濟師朱海斌表示,內地企業利潤好轉,料今年民間投資可由負增長轉為高單位數升幅,為內地經濟提供支持,估計今年GDP增長6.5%或以上。摩通首席經濟師朱海斌預計,基建和消費維持穩健,料兩會將訂中國GDP增長目標介乎6.5%至7%之間。2015年股災因素消化後,他相信金融服務業今年將回復8至9%增長,加上企業利潤好轉,民間投資可由負轉正,為GDP提供支持。惟房地產投資和汽車銷售會帶來負面影響。他指,房地產投資去年升6至7%,料今年回落至0至2%,調控政策之下,全年房地產銷售面積更可能出現一成跌幅。市場關注中國資本外流及信貸風險,他表示,資本管制新措施推出後,走資未有明顯放緩,維持每月500至600億美元。不過人民幣匯率今年相對穩定、小幅貶值預期之下,料資本外流會較去年減少。他估計,每美元兌人民幣年底將見7.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4898
歐經濟復蘇 PMI創6年新高
1 :
GS(14)@2017-03-25 10:11:14【明報專訊】受強勁需求帶動,歐洲商業活動迅速擴張。歐元區製造業、服務業及綜合PMI均創6年高位。法國和德國PMI數據也表現強勁。歐元兌美元升0.2%,在1.08水平徘徊。
歐元升至1.08水平徘徊
歐元區3月制造業PMI初值為56.2,服務業PMI初值為56.5,綜合PMI終值為56.7,均創71個月高位。按以上數據預測,歐元區首季GDP增長0.6%,較第4季高0.2個百分點。歐元區兩個最大經濟體,德國和法國復蘇勢頭延續。德國3月綜合PMI初值為57,創6年新高。法國3月綜合PMI初值57.6,是2011年5月以來最高。法國服務業活動連續9個月擴張,3月服務業PMI初值58.6,也創下6年新高。
公布數據的IHS Markit指出,歐元區3月的增長勢頭加快,商業及招聘活動增加,就業增長是近10年來最強,預期增長勢頭可延續至次季。
此外,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內部準備向英國索取約500億鎊(約4846億港元)「分手費」,金額經過精確計算,英國作為歐盟成員時所作出的具體承諾必須兌現,這並非懲罰或針對英國。英國將於在3月29日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19&issue=20170325
內地4月PMI回落 再惹見頂憂慮 廠商趨保守:有訂單才入貨
1 :
GS(14)@2017-05-01 11:28:56【明報專訊】內地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3月創出5年新高後,於上月高位大幅回落,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官方PMI為51.2,雖仍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但從上月的51.8大降0.6個百分點,亦低於市場預期的51.7。分析憂慮這是內地經濟回暖已見頂的信號,有港商則表示,上月外圍不明朗因素多,歐美買家下訂單時甚為審慎。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釋,4月PMI增速回落有4個原因。一是市場供需增速均有所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8和52.3,較上月回落0.4和1個百分點;二是高耗能行業出現萎縮,高耗能行業PMI為49.3,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特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大幅下降6.9個百分點;三是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部分行業供求出現變化,4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1.8和48.7,分別較上月下降7.5和4.5個百分點,均為去年7月以來低點;四是進出口擴張速度有所放緩,進口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2和50.6,分別比上月回落0.3和0.4個百分點。
進出口增速齊放緩
包括民生證券及興業證券的券商均認為,PMI今年首次回落,國內地產投資因調控收緊將向下調整,基建因首季財政收支出現赤字從高位回落;國外有美國持續反傾銷政策和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導致內外需雙雙下滑,而需求下滑加上盈利改善情况放緩,共同影響生產回落;生產意欲降低使廠商補庫存意願由主動變被動,再進一步影響到用工情况,就業指數上月便下降0.8個百分點至49.2。
分析:內外需下滑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作為先行指標的PMI預示內地經濟回暖的周期可能已見頂,要警惕經濟下行風險,加上中央在防金融風險為主線之下,容忍經濟下行的程度有所提高,短期難見因經濟放緩而倒逼政策轉向的可能。
港商:海外買家保守 風吹草動便縮單
有港商就指,上月在多項地緣政治陰霾籠罩下,客戶下訂單明顯更為審慎,東莞玩具廠商趙志雄表示,上月有「習特會」,市場憂可能爆發貿易戰,而歐洲又有法國大選及英國推進脫歐,令外圍不明朗因素甚多,海外買家變得更觀望和保守,因此廠商也不敢隨便入口原材料。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則表示,今年港商形勢整體沒有很大好轉,買家也不見比以前闊綽,反而市場有少少風吹草動就縮減訂單。雖然人民幣年初經過一輪貶值,但他表示,有七成外國顧客反過來要求減價,部分減幅甚至超過一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70&issue=2017050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