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士財長:數字金融領域,中國走在了瑞士前面

“瑞士作為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可以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瑞士聯邦委員兼財政部長於利·毛雷爾(Ueli Maurer)在過去的周末率領一支瑞士金融業代表團到中國進行訪問,與財政部、銀監會、央行和亞投行等機構探討了中瑞雙方如何在金融業相互支持與合作。

毛雷爾還透露,瑞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戰略之一,瑞士希望能夠參與進來,今年5月,瑞士聯邦主席將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在談到此次中國之行的收獲時,毛雷爾16日在上海對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提到,一方面是兩國的金融開放,包括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也包括瑞士作為歐洲大陸金融中心如何協助中國企業家進入歐洲市場。另一方面是感受到數字金融將改變未來金融業的生態,而在這一領域,中國走在了瑞士前面。

“瑞士將降低數字金融的門檻和限制。”瑞士聯邦財政部、瑞士聯邦國際金融事務國務秘書約克·加瑟爾(Jorg Gasser)也透露,此次中瑞雙方也談到了瑞士金融行業如何介入到中國飛速發展的金融業,比如,除了中國建設銀行已經在瑞士蘇黎世設立分行以外,中國工商銀行也即將在瑞士開設分行,浦東發展銀行也在探討之中。

2016年,中國建設銀行在瑞士蘇黎世設立分行,標誌著新的人民幣清算中心在瑞士這一世界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正式啟動。

中瑞金融合作在多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比如,兩國央行先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加強人民幣業務合作,並在瑞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2015年1月,兩國央行簽署合作備忘錄,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有關事宜達成一致,並同意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地區擴大到瑞士,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

通過不斷參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瑞士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民幣離岸樞紐。

瑞士證券交易所集團董事長羅密歐·拉赫(Romeo Lacher)表示,瑞士證券交易所承擔著有價證券管理,人民幣清算和結算的功能,因此在瑞士作為人民幣樞紐的地位中發揮重要作用。

對於瑞士作為人民幣樞紐的地位,瑞士銀行家協會主席赫伯特·舍特(Herbert J. Scheidt)舉例稱,瑞士的銀行管理著200億人民幣資產,瑞士也有重要的人民幣投資基金,同時,瑞士對中國發行的債券也有很大興趣,中瑞銀行在兩國開設的分支對於這類資本流動和金融服務共同作出貢獻。

此外,舍特也表示非常希望中瑞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優勢能夠結合起來。“我們對中國目前的移動支付平臺非常欽佩,而瑞士開發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提供投資產品。”

拉赫具體提到,瑞士也在2016年12月和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戰略協議,合作的目標是中國的支付寶用戶可以在瑞士和歐洲使用支付寶。

“我們將動員10萬零售店接受支付寶的使用,再動員另外10萬機場、火車站和高端零售商戶使用支付寶。”拉赫稱。

今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瑞士,與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共同會見瑞士經濟界代表時便表示,瑞士在智能制造、金融保險、節能環保、電力、能源、食品、醫藥等領域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成為中國的創新戰略夥伴。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瑞雙方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產能合作等領域積極開展三方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瑞士位於中歐內陸,面積約4.13萬平方公里,全國僅800多萬人口,但卻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1950年,瑞士與中國建交,是最早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1980年,瑞士企業與中方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工業企業。2007年,瑞士成為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歐洲大陸國家。

2014年,《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實施,瑞士成為中國在歐洲大陸的首個自貿夥伴。瑞士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是最早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之一。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獲得最新官方數據,該國擁有266家持有銀行營業許可的機構(2015年),其中有26家外國銀行在瑞士的分支。2016年,瑞士金融業總值占GDP總值9.4%,金融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81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令人失望

本周六下午,在主題為“共擔時代責任”的哈佛中國論壇上,美國小布什時代前財務部長、高盛前總裁亨利·保爾森表示:“我肯定不認為中美之間會打仗。我真正最擔憂的不是戰爭,而是雙方傷元氣的競爭。”

建立經濟對話

保爾森提到,當一個不斷強大的實體出現時,他肯定會受到發達實體的對抗。當年美國崛起的時候,英國也是多方阻撓,但最後美國還是超越了英國。中美有很多不同之處,以後還會有更多。一旦中國變得更有競爭力,就會和美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形成聯盟,制定經濟議程。

“這是非常自然的。” 保爾森說,“關鍵是雙方領導要認識到不同點,解決問題。中美的關系非常重要。兩國應該用有建設意義的方法來實現自我的利益。”

保爾森認為,中美關系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之後,就已經有了正面的效果。尤其是在訪美之後不久,習近平主動和特朗普通電話,商討朝鮮問題的對策,這在歷史上很少見。

另外,他還表示,中美雙方並沒有馬上試圖解決那些複雜艱難的經濟問題,但制定了解決問題的流程,這對中美關系是非常正面的信號。把全面的經濟對話建立起來,讓中美有機會處理貿易、國土安全、投資等問題,“當然,明確塑造這樣的關系需要一段時間”。過去,奧巴馬政府曾經把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合在一起舉行。 保爾森認為,這樣反而顯得太笨重了,重點不突出。每次談判都應該圍繞一點進行。

新政府退出TPP令人失望

雖然保爾森是共和黨小布什時期的財長,但他卻在去年美國大選中為希拉里背書,並且多次表示支持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這次也不例外。

“你可以想象我對美國新一屆政府不再繼續TPP有多不高興,多失望。” 保爾森說。

他認為,TPP涉及到貿易和關稅,而且還涉及到如何去除非關稅壁壘,對各方都是有利的。他還同時鼓勵政府繼續開放競爭性的行業。

保爾森還說,雖然沒有TPP,但他估計特朗普政府會在不同工業板塊上有各自的貿易協定。他鼓勵中美雙方完成雙邊投資協定(BIT),因為,該協定跟TPP中的部分內容是相關的。

中國加入TPP也可以推動BIT的談判進程。保爾森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BIT是美國應該做的重點工作,中美之間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他希望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能夠完成BIT的談判,並深信特朗普政府會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本次論壇期間,眾多中美兩國政、商、學界人士將齊聚一堂,回顧中美關系發展歷程,展望兩國合作前景,並圍繞兩國貿易、青年創新創業、文化交流等問題展開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78

特朗普稅改為中產減稅?美財長改口:我不能保證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27日表示,特朗普總統周三發布的新稅收計劃“希望”能為中產階級減稅,但這並不是板上釘釘的事。

姆努欽在接受《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主持人George Stephanopoulos采訪時被問及,特朗普總統的稅改方案下,能否確保中產階級不繳納更多的稅收。

姆努欽回答說:“這當然是我們的目標,但我現在還不能保證,除非這事已經板上釘釘。”

今年年初,特朗普在對國會發表演說時將承諾企業稅改革,並對中產階級大規模減稅。彼時姆努欽也表示,減少稅務等級、簡化稅法,為中產階層創造減稅,這是個稅改革的焦點。

姆努欽不能保證的,還有這份稅改方案到底會不會為富人減稅。今年2月,姆努欽曾表示“絕對不會為上層階級減稅”。

在被問及特朗普總統是否會公布退稅單,以證明稅改方案會否影響到總統本人的稅收情況是,姆努欽進行了回避:“這不關乎總統的稅收,而是關乎什麽才是對美國人好的(事情)。”

當地時間26日,特朗普政府公布所謂“美國史上力度最大”的減稅和稅改計劃。計劃提議將美國企業的公司所得稅從現在的35%降至15%;將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等級從現在的7檔調降至3檔,稅率分別調整為10%,25%和35%。

據CNBC報道,當地時間27日,美國眾議院方面表示同意白宮稅收計劃中“80%的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98

美“銀監會主席”要換人 財長姆努欽老同事有望出任

2日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特朗普政府有意替換貨幣監理署(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簡稱OCC)署長托馬斯·科瑞(Thomas Curry)。

托馬斯·科瑞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一人事變動最早將於本周宣布,而科瑞的職位將可能由一名代理署長暫時擔任。

OCC隸屬於美國財政部,是聯邦政府五個主要監管機構之一,主要職責是監管聯邦銀行業系統;檢查、審批監管對象設立分支機構、資本等變更的申請;對其違法違規行為或不穩健經營行為采取監管措施;制定並下發有關銀行投資、貸款等操作的法規。

科瑞在奧巴馬時期被任命,其五年任期已在今年4月到期,不過他可能會繼續履職直到新人事任命宣布。

據悉,特朗普正考慮曾在第一西部銀行(OneWest Bank)與財長姆努欽共事過的約瑟夫·奧丁(Joseph Otting)出任貨幣監理署署長。

另據《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還在考慮盛信律師事務所(Simpson Thacher &Bartlett LLP)的銀行業律師凱斯·諾瑞卡(Keith Noreika)擔任代理署長一職。盛信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全球性律師所之一,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聲譽最頂尖的律師事務所之一。諾瑞卡曾在特朗普過渡團隊中任職,此外,他在2008年時擔任過美國政府2500億美元“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的顧問。

目前,白宮和OCC方面均未對上述消息回應置評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634

總“截胡”中資的美外資審查機構還要擴權?美財長不同意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縈繞在投資者心中的疑問是:特朗普政府及本屆國會將如何為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制定政策?是否如此前國會多位議員所力推的那樣,CFIUS還將繼續擴權?

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顯然不這麽認為。

應專註於國家安全審查

當地時間5月2日,姆努欽在接受電視采訪時,首次澄清了外界尤其是投資者長久以來對特朗普政府將如何對待CFIUS的疑問。他作出了兩點說明,首先指出在外資對美投資方面,美國政府堅持要阻擋的外資,將僅僅“出於國家安全原因”;其次,CFIUS審查也不針對哪個特定國家。另外,他不贊成它大幅度擴權,不過卻承認CFIUS的權限可能會略有擴大。

按照設置,設立於1975年的CFIUS是隸屬於美國財政部但跨部門運作的政府機構,其主席由美國財政部部長兼任。

姆努欽此次發言旨在安撫外資投資者對目前國會在CFIUS改革擴權方面的疑慮。近來,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都在施壓美國財政部,敦促其擴大CFIUS審查的範圍,例如包括好萊塢電影工廠在內的“軟實力”範圍。

不過姆努欽對此反駁稱,投資審查“無關文化議題,就是有關國家安全。”

“我認為CFIUS已經做的很多,我們也有很多工具。”他表示,“有些事情可能會稍微擴大,國會也正在為做變化著手準備,但我認為CFIUS已經給了我們很多保護。”

一位美國頂級律所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對CFIUS的擴權呼聲主要在擴大對食品安全以及經濟利益這兩類審查的權力方面,前者可以參考此前中資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案例中的一些小插曲。

實際上,在上述收購案中,CFIUS並不認為該收購案對美國造成影響,然而美國國會卻認為外國企業購買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有可能事關美國食品安全,並影響國家安全,不過最終CFIUS仍給出了該收購對國家安全沒有威脅的結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在此方面,已經提出的方案是來自於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斯累(Chuck Grassley )和民主黨參議員史達布諾(Debbie Stabenow)聯合提出的“2017食品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議案”,這一議案專註於強化CFIUS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

不針對任何一國

在經濟利益方面,國會共和黨與民主黨也在醞釀多重方案。目前已經初具雛形的包括參議院共和黨黨鞭科尼(John Cornyn)所主導的議案以及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墨(Charles Schumer)所主導的CFIUS改革議案。

在科尼的法案草案中計劃對CFIUS進行三方面的改革:第一,當出現那些對美國存在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時,要降低CFIUS審查的起始標準,但是不會列出國家名單,即針對審查對美投資所帶來高風險的國家;第二,將明確列出一個國家安全敏感產品系統,如半導體類資產等;第三,提高國會在決策時對CFIUS的透明度,即國會希望更多知情權。

在2012~2014年期間,CFIUS共對358筆交易進行了審查,而中國成為了首要審查目標。該機構共審計了68筆來自中國的收購申請,其次是英國(45筆)、加拿大(40筆)、日本(37筆)以及法國(21筆)。

姆努欽在此次采訪中特地澄清,CFIUS的審查不是針對任何一個對美投資國家的。

民主黨人舒墨的議案則旨在加強貿易執法,比如將為CFIUS審查標準增加所謂的經濟“凈利益”測試。

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25日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指出,國會議員需要決定未來外資對美投資的審查範圍:是僅僅專註於國家安全審查,還是要包括一個更廣泛的“凈利益測試”,並反映該投資對於美國的全面利益,而各州參議員也要在更好的防禦機制和外資進入其選區所帶來的紅利之間權衡。

根據上述報告,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高達46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0%以上,為當地創造近5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報告說,2016年,美國已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對外投資目的地之一,而中國也已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直接投資來源地之一。2000年以來,中國累計對美投資超過1090億美元。

報告顯示,並購是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的主要方式,在其中,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等東西海岸地區是中企對美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中企對美國中、南部地區的投資呈迅速增長態勢。中國企業在美國的附屬公司數量由2015年的1900家激增至2016年的3200家。

報告著重指出,截至2016年底,中國投資已累計為美國創造14.1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推動擴權並不容易

有國會內部人士對外媒透露,考慮到擴大CFIUS審查範圍會降低外資進入美國,這些有關擴權的法案在政治上恐怕是很難推動的,而且對於註重就業的兩黨參議員而言都是非常困難的。

按照上述報告,到2016年底,98%的美國國會選區都有中國投資,其中有59%的主要選區自2000年開始收到了少於5000萬美元的中資投資,32%的美國選區收到了5000萬~5億美元投資,而9%的選區則收到了超過5億美元的投資。

CFIUS的審查通常是保密的,數據也會滯後一年才公布。在2016年公布的2014年年度報告中,CFIUS共審查了147筆交易,遠高於2013年的97筆,其中24筆針對中國在美投資。

此前,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則在其發布的年度報告中首次提出,為保證美國的國家安全,建議國會修改相關法律,授權CFIUS禁止中國國有企業獲得對美企的有效控制權。這是USCC成立以來第一次做出希望國會修改法案以限制中企在美收購的建議。英國媒體對此評論稱,盡管USCC的報告對國會是一項沒有法律效用的建議,然而這體現了當前針對中國投資不斷增長的警惕。

美富律師事務所中國合夥人孫川在發於第一財經的報告中認為,“中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依然高昂。許多中國投資者的關鍵問題是:特朗普政府將如何為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制定政策? 如果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將導致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受到更嚴格審查,中國投資者可能會將目光轉向其他國家。”

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是中美達成《雙邊投資協定》(BIT)。榮鼎集團在此前一份報告中也認為,BIT可以給予美國投資者在中國預設的權利,幫助美國企業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避免雙方FDI的政治化,在長期範圍內,令中國對美投資使得美國受益。

《2017年美國企業在華白皮書》中也繼續提出,中美兩國政府應爭取及時達成一個高標準的BIT,並稱希望兩國政府在BIT中列出簡短的負面清單,只對真正敏感的安全領域做出明確界定以限制投資,並利用雙邊對話機制,為兩國投資者創造為對方經濟發展和就業做出更大貢獻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83

第六次中日財長對話:深化雙邊財金務實合作

據新華社報道,第六次中日財長對話6日在日本橫濱舉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和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共同主持對話,兩國財政部和央行高級官員出席。

兩國財長一致認為,中日財長對話對於雙方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兩國在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方面深入溝通,加強財金合作。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通過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交流互鑒,積極推進兩國的結構性改革。雙方承諾深化宏觀經濟政策溝通與協調,就重大國際經濟與金融問題保持磋商。

雙方強調,有必要進一步深化雙邊財金務實合作,提升財金合作水平,支持兩國在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雙方歡迎於5日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成功閉幕,並同意在今後進一步加強密切合作。

兩國財長同意明年在中國舉行第七次中日財長對話。雙方同意就共同關切的問題開展聯合研究,並向財長對話報告研究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90

美財長將訪華,意在避免全面貿易戰

隨著時間將進入5月,全世界擔憂的中美貿易戰出現轉機。美國財長姆努欽4月21日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透露“正在考慮訪華”。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表示,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在未來數日率領代表團前往中國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並稱,中美雙方對磋商相當認真。

美方代表團預計將在5月3日至4日訪華。據了解,姆努欽的訪華團成員將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等。此次中國之行將是姆努欽第一次以美國財長身份訪華。此前他在華盛頓及在歐洲G20會議期間會晤過中國同行。他的最近三位前任都在出任美國財長後的頭幾個月內訪問了中國。

美方財長此次訪華,意在避免全面貿易戰的爆發。而姆努欽的中方談判對手,將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

“一對四”談判凸顯形勢微妙轉換

此前中美雙方層層加碼,貿易戰已經箭在弦上。若雙方沒有任何進展,在5月15日的公開聽證後生效,外界預期美方將在6月大限到來時啟動關稅戰。而貿易戰一旦真正啟動,局面將不可收拾。特朗普顯然對此心知肚明。同時,就短期策略而言,展現強硬,可以繼續敲詐中國;但為了安撫市場,特朗普也不能任性到底。

來自美國國內和國際的強大壓力,也推動美方主動推進談判。近來美國企業家、農場主,以及眾多專家學者,紛紛對特朗普單邊主義行動提出強烈批評,認為這對美國長遠利益不利。而國際社會也對美國拋棄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的單邊行徑譴責不斷,認為這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秩序會造成致命打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方主動提出訪華,意在避免全面貿易戰的爆發。

細看此番“一對四”的談判格局,頗有似曾相識之感。不久前的2月底,劉鶴訪美時的談判格局正是“一對三”,姆努欽、萊特希澤,以及時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而這次,庫德洛取代了科恩,並新增納瓦羅。

老對手異地重逢,並在中國展開新一輪談判,形勢的微妙轉換,中方處於有利地位。在此前3月24日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的通話中,劉鶴已闡明中方立場:美方近日公布301調查報告,違背國際貿易規則,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中方已經做好準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穩定的大局。

談判之路將不平坦

然而,就在美國宣布有意派代表團來華就貿易問題展開磋商之際,有消息傳出,美國目前正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進行調查。此外,美國司法部正對華為可能違反向伊朗禁運的有關制裁進行調查。這是繼上周封殺中興通訊後,華盛頓再度出手打擊另一中國電信商。

這里的故伎重演酷似在劉鶴上次訪美期間,特朗普臨時取消會見,並高調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征收高額關稅。芯片出口禁運是華盛頓在中美談判前夕打的牌,意在給美國談判預設更多主導權。

正式談判前不斷出招,旨在扭轉心理形勢並掌握談判時的主動,這是特朗普的慣用伎倆,有備而來也透露出美方對於對手的忌憚。而紮實的學術基礎、對全球趨勢和形勢的深刻把握、加上務實理性的風格,劉鶴無疑是美方的強勁對手。美方談判陣容從2月的“一對三”增加到如今的“一對四”,顯示出美方對中方談判對手的重視和敬畏。

同時,“邊打邊談”也是特朗普的一貫策略。顯然,中美雙方都希望能夠避免全面的中美貿易戰爆發。各方最期待的結果是,通過談判避免征收關稅。不過,談判的進程不會平坦。美方通過不同場合傳遞給中方的不少“要價”,或者中方無法接受、或者沒有可操作的空間和路徑。分析人士預計,談判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

實際上,姆努欽代表團的成員在貿易上也持有不同觀點,姆努欽一直被認為是溫和派和全球主義者,多次暗示美國並沒有放棄多邊貿易體系。前CNBC電視臺經濟評論員庫德洛更傾向於接受自由貿易,反對嚴厲關稅,不願發起可能損害美國企業並導致股市暴跌的貿易沖突,但自其成為白宮首席經濟顧問以來,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對中國多有批評。而萊特希澤和納瓦羅在貿易態度方面對華強硬,是特朗普貿易民族主義的擁躉者。

如何運用好美方代表團成員針對不同事項的不同傾向,將可以是中方談判的技術路線之一。

同時,充分運用多邊機制和既有規則,也是中國和美國作戰的“第二戰場”。

剛剛結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呼籲各國反對單邊主義、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同時據悉,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將美方相關征稅建議措施訴諸世貿組織(WTO)。在WTO的爭端解決機構(DSB)例行會議上,中國已對美國“301”調查發起正式講話。

(本文作者:楊燕青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馬鑫 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馮迪凡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64

假日速遞:美股回落,美元沖高,市場靜候美財長訪華

5月2日,中國市場即將開始假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周一,美股高開低走,三大股指均收跌,股市在高盈利以及惡化的基本面(收益率飆升)中糾結;到了周二,美三大股指表現漲跌互現,美元則伴隨著美債收益率的飆升而沖高至92,暫時告別了年初的萎靡。

本周,大事件著實不少。據美國財長姆努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於周四、周五與中國進行貿易對話,將討論貿易不均衡、知識產權、合資技術和合資企業的問題;北京時間周四淩晨,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或將按兵不動,不過3月核心PCE同比大增1.9%,逼近2%的目標值,這也使得6月加息概率逼近100%。

此外,上周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四年後首度突破3%,在盤整2個月後,美元指數明顯走強,並觸及92的高位。上周四,歐央行沒有對未來政策路線提供明確指引,加之對短期經濟趨弱的討論使歐元承壓,推動美元走強。盡管收益率飆升,但多數機構中長期仍看弱美元。

強財報無助美股

經歷了2月緊縮預期飆升的閃崩,以及3月的貿易爭端,美股逐步企穩複蘇,並在4月迎來了強勁的財報季。不過,技術形態的持續偏空、各界對未來盈利增速存疑以及收益率的飆升(打壓估值)都成了中期風險點。

周一,美國三大股指開盤大漲,姆努欽稱,對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持樂觀態度。到了周二,美三大股指漲跌互現。

雖然遭遇各種閃崩,但回顧美三大股指四月份的表現可以看出,雖表現平平,總體並不是負數。道指4月累漲0.25%;納指4月累漲0.04%;標普500指數4月累漲0.27%。

在這個財報季,已經披露財報的標普500公司上市公司中,80%的公司財報數據超預期,而歷史平均水平僅有67%。盡管如此,自本輪財報季以來,標普500卻下挫1.3%,這不禁令市場陷入迷茫。

不過,這背後的邏輯也並不難理解。當前股市的基本面正在趨弱,債券收益率走高(股市相對吸引力變差、估值仍處於高位)。法興銀行研究發現,歷史來看,當債券收益率升至高於近年來平均水平時,後續的盈利增速都將相對趨弱。全球而言,股市的絕對估值都已較高,相對於政府公債而言亦然。一旦近期盈利增速預期下降,就會觸發較大的市場回調。

在摩根士丹利機構股票投資部執行董事Chris Metli看來,美元追隨美債收益率走高,這意味著利率在進一步上行,而股票的收益不佳,則意味著目前的市場預期已經很高。他也表示,對沖基金仍然擠在相同的板塊(例如科技股),以及目前邊際買家越來越少。受到一季度良好業績的驅動,對沖基金仍然在這些板塊加碼。同時,摩根士丹利對短期市場表現謹慎樂觀,並認為目前期權市場流量最近有一個看漲的傾向,接下來的三個月中,市場暗示5%上漲的概率大於5%下挫的概率。

然而就長期來看,法興全球資產配置和股票策略主管也對記者表示,一旦2019年和2020年美股營收持平,那麽美股可能出現的回調幅度是9-18%。

美元隨利率沖高

盡管十年期國債突破3%整數關本身並不是天大之事,但這的確觸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美元也開始隨收益率走高而反彈,美元指數本周已經突破了92大關。

收益率的攀升的確賦予美元較大動能。也不乏交易員對記者表示,“破3%”只是開始,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正在確立雙底,一旦確認,很可能會沖向兩年來的

高位3.43%,甚至可能到達2009-2011年3.77%-4%的水平。

“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螺旋狀下跌了30多年了,目前這個巨大的頭肩頂,讓我押註,我會押空頭。”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告訴記者。隨著美聯儲縮表(購債需求下降)、赤字經濟下債券發行量將加大,供需失衡也可能進一步推升收益率。

此外,美聯儲本周四將公布利率決議,由於5月的會議沒有新聞發布會,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如今6月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已經爆棚。

關鍵在於,通脹正在超預期走高。美國商務部報告,核心PCE指數在截至3月的12個月內飆升1.9%,也是自2017年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2月上漲1.6%。這是美聯儲最看重的通脹指標。上周公布的其他數據顯示,盡管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環比年率放緩至2.3%,但薪資增長幅度卻爆沖至0.9%,創下2007年第一季以來最大增幅。眼下,電信和醫療對於通脹的拖累正在減弱,而突破70美元/桶的油價也在加劇通脹預期。

美聯儲在3月20-21日會議上將指標隔夜貸款利率上調了0.25個百分點,目標區間升至1.50-1.75%。美聯儲目前預計今年還將有兩次加息,盡管越來越多的決策者認為3次也有可能。交易員也認為,如果要美元持續走強,加息次數就需要超出預期。美聯儲的下一次政策會議定於6月12-13日舉行。

不過,全年看空美元的機構仍占多數,順周期的刺激計劃導致預算惡化、經濟周期晚期、歐洲和日本央行明年或進入加息周期等都是潛在的理由。

此外,“收益率曲線趨平仍然是我們的核心信念(預計到2018 年底徹底為 0 個基點),現已回落到低於50個基點,僅離年初至今最低水平41個基點的6個基點之內(有觀點認為這是因為市場預計未來可能出現蕭條),這也導致我們對美元看空。”渣打全球宏觀策略主管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在避險情緒、波動率趨緩後,可伺機加倉新興市場外匯和股市,尤其看漲韓元,短期內還看漲泰銖和馬來西亞林吉特,預計美元/人民幣將觸及6.2的水平。同時,近期受打擊最大的資產——俄羅斯盧布,也有望獲得超額收益,“在油價達到 70 美元/桶的情況下,一旦地緣政治風險消退,我們仍然渴望擁有盧布。”

眼下,市場的關註點都聚焦於努姆欽任期內的首度訪華一事之上。

近期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持謹慎樂觀態度,“我不想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麽或不會發生什麽。我們將進行非常坦率地討論,這些是特朗普總統去年一直關註的問題。我們將取得進展,這是我們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80

財長劉昆: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

近日,財政部召開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劉昆在會上強調,深入推進發腐敗鬥爭。

這是財政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少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後,財政部再次提及反腐敗。而且在官方公布不到800字的會議新聞稿中,劉昆兩次提及“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

劉昆在會上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緊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緊緊圍繞維護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推進財政部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強化問題導向,堅持重點發力,推動財政部黨的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新時代財政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劉昆指出,進一步加強財政部黨的建設工作,是確保財政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需要,是進一步鞏固巡視整改成果的需要,是加強財政部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首要任務。要加強理論武裝,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要強化正風肅紀,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建設高素質專業化財政幹部隊伍。要加強和改進內部巡視工作,發揮好巡視利劍作用。

2016年7月2日至9月2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財政部黨組進行了專項巡視。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對財政權力監督制約不力,存在廉政風險。落實主體責任的政治擔當不夠,存在“燈下黑”問題等等。12月底中共財政部黨組通報了巡視整改情況,緊緊圍繞中央巡視組反饋的問題,逐條逐項抓好整改落實。

比如,加強對權力監督制約,大力整治不正之風。堅持對腐敗零容忍,越往後執紀越嚴,對於不知止、不收手、不知敬畏的幹部,依據黨章黨規進行嚴肅查處並公開曝光。對王保安(曾擔任財政部副部長)秘書韓曉亮進行嚴肅處理,給予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另外財政部還通過健全內部制衡機制,壓縮審批自由裁量權、加大預決算公開力度等來加強對權力監督制約。

目前除了在財政部工作30年的張少春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外,去年8月27日,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財政部黨組成員莫建成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去年5月31日,曾擔任過財政部副部長一職的王保安一審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經審理查明,1994年至2016年,王保安利用擔任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秘書,財政部辦公廳副主任、綜合司司長,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省長助理(掛職),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副部長,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等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利用其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彩票銷售、貸款申請、項目審批、土地開發以及工作招錄、職務調整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53億余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83

土耳其財長:土耳其將因貨幣危機變得更強

土耳其財政部長Berat Albayrak周四與全球投資者舉行了一次電話會議,希望向他們保證土耳其能夠應對此次嚴重的貨幣危機。約有3000名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參加了此次電話會議。

Albayra向國際投資者保證土耳其將從貨幣危機中走強,並堅稱該國的銀行是健康的。他還承認了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重新平衡經濟是一個優先事項並且資本管制不是一種選擇,他強調了資本管制永遠不會出現在土耳其的議程上,這對投資者來說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這不僅會對新興市場投資者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對歐洲投資者的影響

Albayra淡化了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對土耳其金屬進口關稅加倍的決定。他說,很多國家都是美國類似貿易措施的目標。

這次電話會議中Albayra談到了一些關鍵問題,如宏觀再平衡、財政立場、貨幣政策、銀行及公司債務和資產質量。

責編:黃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