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長者住老人院 如心臟驟停存活率低
1 :
GS(14)@2017-05-13 02:04:49為人子女,應否送自己的父母去老人院呢?「並唔係所有野都可以判畀人做。」在《一念無明》,阿東的爸爸(曾志偉飾演)說了這段話。其實送父母到老人院,不但會令他們失去親情,更會讓他們的存活機會降低。根據最新一期學術期刊《Prehosp Emerg Care》,一份有關老人院的研究指,住在老人院的長者,如果心臟驟停*存活率會較低。是次研究由香港大學兩位學者完成,透過分析香港緊急救援服務的數據,調查了3,919個65歲以上,曾經因心臟驟停送院的病人,以及一年內曾使用緊急救援服務的病人,然後透過分析病人的特點與存活情況,以及病情的特點和緊急救援服務的及時性,比較住在老人院和不住在老人院的長者之存活率。結果發現,在3,919個病例中,有近四成(1,506個病例)住在老人院的長者曾經有心臟驟停,而當中超過七成長者在到達醫院前已經死亡(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故急診室會停止急救。研究亦發現,有心臟驟停並住在老人院的長者,住院率和30天後存活率分別為9.6%和0.3%,兩項比率都低於非住在老人院的長者。研究人員總結,除非該長者年輕、病發時有人目擊、有及時去顫或有快速使用緊急救援服務,否則有心臟驟停並住在老人院的長者,他們的存活率會比較低。*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臟因不能有效收縮,導致血液停止流動的現象,可導致猝死(SCD),一般會以去顫(Defibrillation)或心肺復甦(CPR)進行急救。資料來源︰
Fan K. L.& Leung L. P.(2017). Outcomes of Cardiac Arrest in Residential Care Homes for the Elderly in Hong Kong. Prehosp Emerg Care.3,1-6 DOI:10.1080/10903127.2017.1317890記者︰盧逸文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1/20017251
【問爆你阿媽3】假如送你去老人院...會唔會唔生我?
1 :
GS(14)@2017-05-18 02:14:19唔知媽咪Elaine嘅大仔同細女聽到,會唔會呷醋呢?
三對母子母女,媽咪Estella+仔仔Jeff、媽咪Yan+囡囡Sissy,同埋媽咪Elaine+囡囡Sanke互相問問題,究竟仔女有幾了解阿媽,阿媽又有幾清楚自己仔女呢?最終回:關係之最!最愛,仔女問爆阿媽:「最鍾意邊個仔女?」標準答案:「無分,一樣咁錫!」不過,啲仔女唔係咁睇喎......最嬲,阿媽問爆仔女:「最嬲我嘅一次?」話晒兩母女,邊有隔夜仇,講到嬲,Sanke同Sissy都話諗唔到。不過仔仔Jeff就大爆,有次真係堅嬲,連媽咪Estella都反問:「你真係有嬲過我o架?」無錯,事源係雨傘運動......
最啱timing,仔女問爆阿媽:「生我嗰時係咪最啱timing?如果再揀,你想幾歲生我?」媽咪Estella同媽咪Elaine都話計劃好生仔仔Jeff同囡囡Sanke,時間啱啱好,不過媽咪Yan就話:「太早生喇!」竟然仲話,如果再揀唔想生添!咁咪無咗Sissy囉!?最後,阿媽問爆仔女:「將來你會搬出去,定會同我住,定送我去老人院?」你以為一齊住係標準答案?No, No, No......即刻去片!
兩母子邊有隔夜仇,不過有一刻真係嬲...
媽咪Yan竟然話如果有得揀,唔想生!Sissy陰公豬...
深情後記:
Sissy給媽咪的話:「雖然你話想無生過我同哥哥,但係其實你都係40歲唧,都好後生嘅,可能你嘅青春就40幾歲先開始,你嘅人生係調返轉,所以唔使擔心,我會放你出去o架!」
Yan給囡囡的話:「唔需要搵好多錢,諗住要照顧屋企,總之你想做自己鍾意做嘅嘢,咁就無問題o架喇!」
Sanki給媽咪的話:「我聽到你好在乎老人院嘅話題,唔使擔心喎,我哋一定會照顧你!」
Elaine給囡囡的話:「希望你快啲搵到男朋友!」
Jeff給媽咪的話:「媽咪,教咗我同大佬廿幾年,我哋終於成長喇!希望喺豐收期嘅日子,同你,同埋天上嘅Daddy,一齊享受生活!」
Estella給仔仔的話:「努力!繼續展開你美好嘅人生,唔使成日擔心媽咪嘅身體,人生自自然然會老去,我哋享受目前大家美好嘅時光!」祝各位媽咪母親節快樂!記者:鄒倩婷(阿仙)攝影:陳家文、峰剪接:Ro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5/20021787
為提早領薪 蛇蠍保母毒殺10老人
1 :
GS(14)@2017-06-25 09:31:13浙江杭州有保母疑為錢縱火,導致女僱主及3名年幼子女死亡,其實內地不時有僱主中招,誤聘恐怖保母,引狼入室。其中最轟動莫過於廣東「蛇蠍保母」案,保母何天帶(圖)先後向10名長者謀財害命,最後一次更為錢三料殺人,向七旬女僱主餵毒湯、打針及勒頸,去年被判處死刑。
被判死刑 即時執行
來自廣東韶關的何天帶(46歲)有盜竊前科,2014年12月中獲廣州家庭聘用,照顧70歲僱主何老太。何天帶上工僅四天,為了提早取得2,600人民幣(約2,965港元)工資,就把安眠藥和殺蟲劑混進肉湯讓何老太進食,「我就像餵小孩一樣餵她喝」,然後又用針筒把毒湯注射到何老太體內,兩小時過後,她見何老太還未斷氣,再用尼龍繩勒頸,然後通知家屬何老太過身了,並要求支付人工。死者家屬起初未有懷疑,直至發現何老太財物不翼而飛才報警,警方在何天帶行李中搜出針筒、殺蟲劑及老鼠藥等。經追查,發現除了何老太,何天帶從2013年6月開始,短短1年半內,利用做保母的便利,以類似方式殺害另外9位老人,其中兩宗殺人未遂,去年於廣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被判死刑,即時執行。《廣州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4/20066946
中環在線:老人院老闆做三行出身
1 :
GS(14)@2017-07-01 10:18:02做三行(泥水、木工及油漆)做到成為安老院舍集團老闆,恒智控股(8405)主席易德智,噚日喺招股記者會後分享多年心得,話安老服務行業唔易做,最緊要係「用個心對人」。佢仲話,慶幸家族後生一輩肯幫手,不過自己得閒時一樣會巡視院舍嘅。講番易德智背景,佢年輕時做過三行學徒,去到1985年成立建築公司,因而接觸到唔少安老院舍裝修項目,當中亦包括佢姐姐開嘅兩間院舍。去到1993年開始,佢參與埋經營同管理工作,至今有廿幾年。易德智話,原來香港經營安老院舍嘅機構好分散,唔少都係家族式經營,好似恒智咁,佢太太嘅細佬妹都係公司執董,平均年齡都有五十幾歲。佢提到,好多院舍嘅老闆年老之後,無後人願意繼承,就只好賣畀人,正好為恒智提供收購機會嘞。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8/20071026
醫療版Uber 為老人看病
1 :
GS(14)@2017-10-15 13:58:09【明報專訊】香港公私營醫療供求嚴重失衡,有醫生立志出一分力,冀能釋放更多醫療服務資源,於是在去年創辦醫療共享平台「老友所醫」(DoctorNow NEEDS),透過結合資訊科技和醫療服務,成為「醫療版Uber」,讓醫生於空餘時間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服務。
明報記者 余麗明
老友所醫是結合線上線下的醫療社企,由馮治本醫生(Wilson)創辦,透過網上平台,為本港安老院舍長者配對醫生上門應診,更承諾診後半小時內把藥物速遞至院舍,以及提供視像診症和覆診服務,長者可免卻舟車勞頓,面對面與醫生對話和求診問症。
承諾診後半小時內送藥至院舍
有研究指,視像診症可減少長者10%到急症室求醫或入院次數,「過去一年老友所醫已接了3200宗個案,當中1600個為睇症,即老友所醫成功減少160個入院機會或使用急症室個案。」Wilson又指,每個病人到急症室求醫的成本則為2000元,入院成本更高達2.6萬元,意味老友所醫可為公共服務節省成本。
Wilson指,現時服務多為上門診症,當中約有一成老人家嘗試轉用視像診症,往往老人家需要陪診員陪同外出,甚至或需家人請假陪同,而老友所醫提供的視像診症服務對各方也有利。「較健康的長者每年也平均發燒一至兩次,而視像診症主要是看半急性的疾病,如發燒和皮膚病等,故服務能大大減低各方成本,如果為急
性,我們仍會將病人轉介到急症室求醫。」
Wilson早於2011年開設了一間醫學美容中心,驟眼看,可能只是沒什麼特別的美容中心,但原來就是老友所醫的「基地」,為其藥房和行政辦公室。Wilson更形容中心為「多功能的醫療診所」,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老友所醫核心成員則只有馮醫生和兩名員工,主要負責執藥、安排送藥、處理醫療券文件和與院舍和醫生溝通。
騰出美容中心空間 作社企基地
由於資金有限,撇除Wilson和兩名半義工性質的全職員工,其會計、公關和IT工作均外判,「聘請IT人員真的很貴,但公司始終標榜手機睇症」,Wilson指,如得到社企基金資助,將會用於IT方面,以及加強醫生以外方面的聯繫,以評估服務質素,現時正申請政府撥款和不同的社企基金。
賺錢非必然 長遠目標不蝕錢
一站式服務包括上門診症、速遞送藥和視像覆診,每次收取380元,當中200元支付予醫生作車馬費和診金,加上藥物費用、執藥員工人工和速遞藥物等成本,要收支平衡有困難,更遑論賺錢。
有見及此,老友所醫亦會透個其他途徑「開源」以幫補開支,如售賣潤膚膏等醫療相關產品,以及透過轉介
賺取微薄的中介費。作為一間社企,Wilson認為賺錢非必然,「宗旨是長遠唔好蝕錢」。
目前老友所醫醫療團隊有32人,遠遠談不上「多」,而且每位醫生加盟也經過Wilson一番努力。Wilson笑言,自己一直是在「感召」其他醫生,「起初不少人也有疑慮:究竟安不安全?會否被吊銷牌照、不能執業?我又是不是借他們的名義來獲取個人利益?」Wilson主要說服一些於私營醫院工作,或自己開診所的醫生加盟,往往要花上不少時間解釋和游說,一路走來,殊不容易。
團隊未敷需求 望更多醫生加盟
醫療團隊只有30多人,每一個醫生本身也有正職,每星期只會抽一至兩小時提供服務。對於服務對象數目,相信大家也會有點好奇,其實現時老友所醫已與60多間老人院舍合作,「起初我們醫生還不足30人的時候,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的人數比例極不平衡,所以暫停與更多老人院合作。」目前Wilson的首要任務,相信是邀請更多醫生加盟。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53&issue=20171009
感老人行動不便 仿效外國視像診症
1 :
GS(14)@2017-10-15 13:58:10【明報專訊】Wilson曾於公立醫院的內科、急症室、老人外展和康復等不同範疇工作。一方面,他深感香港醫療資源不均,佔全港60%醫護人員的公營醫療負責近90%市民,相反,40%醫護人員只負責餘下10%的病人。另一方面,Wilson看到普遍長者求醫過程十分輾轉,甚至需走訪不同專科。Wilson深信,若果能做到上門診症,長者能免卻舟車勞頓之苦,他近年接觸到外國有視像診症,激發把此應用於老人院,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家。
Wilson的熱心,確實「感召」了不少醫生加盟。現時於私人診所執業的普通科醫生陳懿意(Evelyn),於2013年畢業,其後經同學介紹而認識Wilson。Evelyn於老友所醫首次會診至今將近一年,她每星期也會抽數小時到院舍替長者診症,「身邊的朋友也認為很有意義,比起其他義務工作團體,老友所醫更有系統,聯繫方面也做得相當好。」Evelyn指,現時一般是老友所醫職員與院舍職員溝通,並安排視像診症配對,配對好就會以FaceTime與長者進行視像診症,普遍每次視像診症需時數分鐘,相信應用程序推出後,配對過程將更順暢。
母企擬闖內地賺錢 補貼老友所醫
老友所醫母公司為Doctor Now,老友所醫可謂Doctor Now旗下一個項目。母公司持有人為Wilson的朋友Tom,兩人透過彼此的太太而認識,Wilson將主力負責老友所醫。雖現時母公司並未正式運作,但Tom已打算走進內地視像診症市場,直指「阿仔(子公司)洗好多錢,所以阿媽(母公司)負責搵錢」,儘管他日老友所醫錄得虧損,仍會全力支持。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23&issue=20171009
支付寶進駐港街市 老人:買餸只用現金 檔販:不懂操作
1 :
GS(14)@2017-10-29 22:24:28【明報專訊】螞蟻金服旗下電子支付平台支付寶與香港街市集團旗下位於秀茂坪的M.C. 寶達市場合作,在10月中推出無現金街市,街市內約50間店舖已接入支付寶HK 系統,顧客可使用支付寶付款。香港街市集團總監凌偉業表示,街市以小額交易為主,交易頻密程度高,適合無現金支付,但直言街市仍是現金交易為主,未來需着力教育大眾使用電子錢包。
明報記者 李哲毅
凌偉業表示,市民接受程度高,街市反應超出預期,但未有透露交易數字。他續稱,檔販毋須繳付任何交易服務費,集團會在3個月後檢討,視乎系統使用量而決定交易費用。他透露,集團計劃在年底前將支付寶引入到旗下另外11個街市,包括小西灣街市、良景街市、隆亨街市及天瑞街市等。
擬年底前擴至11街市
不過他亦坦言,街市以現金支付「肯定係大多數」,街市會多加宣傳,期望教育市民多使用電子錢包。記者昨日曾到場視察,發現下午時分的寶達街市以老人居多,差不多所有人均是以現金交易,有婆婆向記者表示,「自己無記性,唔識用呢啲(電子支付)」,所以她自己只會使用現金買餸。一名在魚檔工作的女員工表示,自己不懂操作支付寶系統,更自言「唔識字」,害怕因此而被人炒退。
支付寶港澳台區總經理李詠詩強調,街市是「無現金支付」的合適場地,檔販可以分開處理食物和現金,提升衛生程度;而且商販接入支付寶系統成本低廉,店主只需要一個二維碼及一部智能手機即可接入支付系統,「費用幾乎係零」,交易後一至兩日款項會轉入檔主的銀行帳戶。支付寶發言人補充,買家選購貨品,檔主會向買家說明交易金額,買家用機掃一掃二維碼,輸入金額及支付密碼即可付款,款項會自動轉帳到店主的銀行戶口。
交易後一至兩日轉帳至檔主
被問到支付寶比八達通優勝之處,李表示,支付寶在應用程式內整合大量店舖的優惠券,交易時會自動使用。她又提到,支付寶HK目前約有數十萬用戶,預計在年底前數量可翻倍。現時香港共有8000間店舖接入支付寶系統,當中中小型商舖佔約三成,未來會着力提高中小型商舖數目,而支付寶HK支援約4000間店舖,預計年底前平台上所有香港店舖都可支援內地支付寶及香港專用的支付寶HK。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06&issue=20171024
【禮物呢?】68歲退休教授做聖誕老人50年 真鬚真肚腩
1 :
GS(14)@2017-12-18 03:53:12Santa Ron今年68歲,當聖誕老人已有50多年。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我做了聖誕老人超過70年了(其實是50多年),大家也以為聖誕老人是來自芬蘭,其實我的工作室在北極。」相信每人一生都想見一次正牌聖誕老人,這次我有機會了。
聖誕老人Santa Ron來自美國,曾經出現在很多廣告牌上,連外國傳媒也請他參加聖誕巡遊,今年是他第二年來澳門過聖誕。「你可試試用手摸我的鬍子,看看是否真實?是閃令令嗎?」Santa Ron今年68歲,不過這是他最大秘密,他本是個退休的法律系大學教授,1965年剛入大學已扮聖誕老人,至今已50多年,但他變身聖誕老人後,會保守這個秘密,因不想破壞小朋友對聖誕老人的幻想,知道是人扮出來的。
別以為聖誕老人的鬍子是假的,Santa Ron的是千真萬確!
Santa Ron的太太是「聖誕老婆」,負責做公仔送給小朋友。
Santa Ron是第二年來澳門與大家過聖誕。
相信不少人想知道究竟有否「聖誕老婆」,Santa Ron這樣回答:「當然有!聖誕老婆負責做所有公仔,但她今年沒辦法來,因為她正忙於做公仔。她會做芭比公仔,但現在最流行的是Frozen。」Santa Ron最愛吃曲奇,包括現成買回家或手造的也無任歡迎,不過他是個老人家,不能吃太肥膩,只能每月吃一次薄餅及意粉,怕會弄髒鬍子。他還囑咐各位小朋友,如想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就要懂得和人分享及乖巧,會收拾衣服、自己刷牙、和祖父母擁抱及孝順他們,這樣他才會在平安夜來他的家。澳門銀河酒店東翼廣場日期︰即日起至12月26日記者︰黃依情攝影︰徐振國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1/20240816
郭基煇Deep V聖誕老人裝派禮物
1 :
GS(14)@2017-12-26 13:00:22【明報專訊】長實(0001)執行董事趙國雄堪稱香港地產界「開心果」,每逢新盤開售,必然扮鬼扮馬,楚留香、賭神等造型深入民心。但勢估唔到,新地(0016)執行董事郭基煇(Adam)亦加入扮嘢行列,竟然穿着一身聖誕服飾、戴住一把大白鬍鬚(圖1),化身聖誕老人向小朋友大派聖誕禮物同薑餅人。
唔好以為Adam角色扮演,就會放棄時尚,佢嘅聖誕老人look相當別開生面,聖誕衫竟然係Deep V設計,內襯棗紅色緊身衣,更戴上黑超,摺起褲腳,着上一對紅黑色綁帶靴。Adam今次「處男下海」,其實係為咗宣傳「新地運動行善在校園」計劃(圖2),共有5間小學約2700名學生參與,齊齊踩單車錄得超過2800公里里數,然後轉換成書券,捐贈畀200個沙田水泉澳邨裏面嘅基層學童。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98&issue=20171221
【31年老店】鐘錶店舊錶贈老人 老闆:「非好心 只為開心」
1 :
GS(14)@2018-01-08 01:39:07先進鐘錶行店主張貴秋會將舊錶翻新,再送贈較貧窮的老人家。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有得食無得食,最緊要有個滴滴滴」,上一代人對手錶重視得有如「飯可以唔食,錶唔可以無」,沒有誇張的,他們十分看重時間觀念。先進鐘錶行店主張貴秋(張生)說:「以前唔見了錶,你很難不快點買返隻。點解呢?你趕時間,夠鐘未啊?老闆炒魷啦。以前好緊張開工,成日望個巴士仲未嚟嘅,個心卜卜跳的。你現在遲到就遲到,最多你聽日炒了我。」
「修理一隻錶不是容易的,要修理得能運作,又要準確和運行得好。」機械錶發出那滴答滴答,對張貴秋可說是人生最美妙的聲響,他從事鐘錶維修行業已接近四十個年頭,每天對錶多過對人,但仍樂此不疲。70年代不少內地人來到香港居住,望能改善生活,但文化修養不高,故只能從事較低下的職業。那年頭只要有一技傍身就不怕「無飯開」,張生便從百貨公司店員轉行做裝修,最後在朋友介紹下到鐘錶行學師。這個阿燦憑着努力,學師兩年便自立門戶,至今一直經營鐘錶店。他笑說做鐘錶維修師傅時,在每一間錶行停留時間不長,因為沒有新事物吸收便轉到另一間,又會買舊錶回家研究結構與運作。由於他是大錶行出身,做事絕不馬虎,價錢公道而且會替維修的錶清洗乾淨和打磨花痕,有時更需要替換零件,事事做足一百分的他,亦儲下不少老顧客,早期更有裁判處高官前來光顧,即使他們退休後也來坐坐聊天,尤如老友聚舊。訪問當天遇到一位街坊熟客鄭先生前來,希望黏貼錶面上已剝落的英文字,他說:「西環有一間,亦經營了數十年,但說黏貼不到。只有他(張生)才做到,很厲害,看不出有黏貼的痕迹,又不會亂收錢,因為現在的錶都不值錢,150元是戴個時間而已。」
店中儲有大量舊錶,需要時會作為零件替換。
張生說修理錶需要眼力和手的定力。
有人來修理錶,但不是每一隻都能修補,客人便將舊錶送贈張生,他會拆除部分零件作修理之用,部分簇新的,會將之翻新,再轉贈較貧窮的老人家,「自己窮過,窮到連食都沒有,又沒有穿過鞋,一年都是一套衣服,所以我們很節儉。很多都好似剛才的客人,這些是他不要的錶,但它仍是簇新的,抹乾淨,它是挺好的。老人家經常戴一些破爛得難以修理的錶,很多老人家都捨不得買,看到有點感觸,你看到隻錶那麼殘舊,不如就送隻錶給他。我不是做好心的,只是自己感覺送給別人很開心,好似你給我一碗粥都很開心。」這些舊錶對富裕人家來說只是一堆廢鐵,但對較貧窮的則是一份富人情味的禮物。
這是專門修理瑞士「名士」手錶的開錶器,區內只得他擁有。
這個清潔手錶的軟毛刷,從店舖開業用到現在,上面更寫有開業日期。
錶對上一代是一種價值,對窮人是一份人情味,可惜的是年輕一代對戴錶只是過過癮、可有可無,而且智能電話取代了手錶,越來越少人買錶和修理,變相令鐘錶修理行業式微,但是張生稱只要仍能維修手錶便已滿足,雖然深知手錶銷情不好,但仍勤力清潔,保持錶櫃一塵不染,或許就是他對這行業的最後尊重吧。先進鐘錶行地址:薄扶林道4-6號地下A1舖(周日休息﹚記者:陳煥欣攝影: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9/2025815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