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失業漢闖巴士斬學生 「希望了結此生」
1 :
GS(14)@2010-12-18 16:42:5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78649
日本昨天(周五)發生失業漢亂刀斬人事件。茨城縣一名失業漢手持利刀,登上兩輛巴士亂斬乘客,導致 14人受傷。他最後被兩名男乘客制服,並向警方聲稱因失業太久,了無人生樂趣,「希望了結此生」。
在昨天早上 7時 40分,位於東京東北面 40公里的茨城縣取手巿中央車站 JR取手站西出口, 27歲失業漢齋藤勇太,登上一輛準備開往江戶川學園取手中學的巴士,走進車廂後見人就斬。
「當時有人尖叫『快跑』
當時車上約有 50人,大部份是學生,車廂幾乎滿座。齋藤勇太不發一言,就用刀斬乘客,又揮拳毆打他們。車廂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慌,一名女目擊者說:「當時有人尖叫『快跑,一個持刀男人闖進來!』當時我非常害怕。」另一名女士說:「當時很混亂,高中生都爭相逃跑,我看到一名學生的前額流血。」
巴士司機初時以為是學生在車廂內打架,「後來聽到有人尖叫,覺得很不尋常,我看到一名男子持刀揮舞,於是立即打開車門,讓學生逃跑」。學生們慌忙逃下車,齋藤追着學生,跑落巴士。他之後又登上後面第二輛巴士行兇,這輛巴士司機說:「我看到前面巴士的學生跑下車,情況不尋常,之後看到疑犯拿着刀,向我走過來。」齋藤登車後,與乘客扭打,最終被兩名 20多歲的青年制服。
見人就斬 14人受傷
事件中共有 14人受傷,包括八名高中生和四名初中生,另有兩名分別是 49歲和 59歲婦女。傷者中有六人是被刀斬傷,另外八人不是被齋藤打傷,就是被拚命逃跑的學生撞傷或踩傷,也有人頭部受傷,但大部份屬輕傷,只有一人的傷勢較嚴重,需住院接受治療數周,全部人沒有生命危險。電視台片段顯示,巴士上有不少血迹。
齋藤勇太被捕後,向警方坦承「確實是自己用菜刀亂傷無辜,希望了結自己的人生」。齋藤解釋說,由於失業太久,沒事做,令他覺得人生已到了終點,做人也沒有意義而想結束生命。幾天前他離家出走,累了就在街頭倒頭大睡,連日精神恍惚,終於在昨天決定持刀斬人,只是胡亂傷人,沒有特定目標。
警方已落案起訴齋藤企圖謀殺罪,並調查他行兇動機。《產經新聞》報道,有現場消息指,齋藤曾就讀江戶川學園取手中學,現場還有教過他的老師。
對於學生無辜受傷,江戶川學園副校長竹澤見二譴責:「這是不可原諒的行為。」校方取消下午課堂,在禮堂向學生講解事件,呼籲他們冷靜。
事件令人想起前年東京秋葉原殺人事件,當時 25歲兇徒加藤智大也是因失業而「厭倦生活」,駕車衝上行人專用區輾過途人後,再下車斬人,造成七死 10傷。
日本共同網/美聯社/法新社/中央社
2 :
GS(14)@2010-12-18 16:43:10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78650
齋藤勇太登上巴士斬人,消息很快傳遍日本全國,原因是在案發現場的途人,紛紛用手機登入 Twitter講述事件,彷彿變身記者進行「實況直播」。
齋藤胡亂斬人後,警車和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救援,車站氣氛十分緊張。上班族和學生們看到這個情景,紛紛開始發微博。一名網民說:「犯人好像正在逃跑。」另一人說:「取手站好像發生兇案。」也有人說自己身在列車月台,「不清楚具體情況」。
「應該做其他事情」
Twitter成為這宗突發新聞的最前線消息來源,網民將事發情況即時實況轉播,並在第一時間將電視和報紙的報道轉載到網上。但也有網民批評這些途人「有發 Twitter的時間,應該來做其他事情」,似是暗示他們沒有加入救人行動。
日本共同網
3 :
GS(14)@2010-12-18 16:43:27失業問題嚴重 衍生「過路魔鬼」
日本近年接連有失業漢將怨憤發洩在無辜者身上,自 2000年以來,發生 74宗在路上傷害陌生人事件,他們被稱為「過路魔鬼」,單是今年就有五宗。事件反映日本失業問題衍生的社會問題,越趨嚴重。
日本 1990年代泡沫經濟自爆破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企業為了維持競爭力,惟有裁員,僱用沒有任何社會福利的臨時工,令終身僱用制崩解。許多青年和中年人士只能做臨時工,當前年金融海嘯爆發後,企業進一步裁員,臨時工也成被裁的一分子。
年輕人失業率高達 9%
現時日本年輕人就業情況特別差,本月初公佈的兒童青年白皮書指出, 20至 24歲年輕人失業率高達 9%,比去年同期上升近 2%。找不到長工,只好做臨時工,長期沒固定職業,估計這類人士多達 1,780萬。如果連臨時工也找不到,只能依賴父母變成「啃老族」。他們自我封閉,沒社交圈子,久而久之心理出現問題。至於沒家人可依靠的失業者,往往淪為流浪漢。
前路茫茫,許多失業漢想不開,選擇自殺,今年日本已有 29,000人自殺。有人則選擇向無辜者發洩不滿,有的搶劫,有的就持刀胡亂斬人,最轟動的一宗是前年東京秋葉原殺人事件。
有分析認為,失業漢變成殺人犯,原因之一是日本的社會保障不足。日本花費在失業保障方面的開支,僅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 0.3%,遠低於西歐國家。有專家認為,日本的社會保障網已不能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因此急需建立一個新系統,以免越來越多人以不當途徑發洩對社會的不滿。
日本《讀賣新聞》/《蘋果》資料室
4 :
龍生(798)@2010-12-18 21:52:46幾有日本漫畫個的SHORT SHORT 地主角的感覺
5 :
abbychau(1)@2010-12-19 18:00:20有分析認為,失業漢變成殺人犯,原因之一是日本的社會保障不足。日本花費在失業保障方面的開支,僅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 0.3%,遠低於西歐國家。有專家認為,日本的社會保障網已不能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因此急需建立一個新系統,以免越來越多人以不當途徑發洩對社會的不滿。
=======================
香港+1
6 :
ksw(1423)@2010-12-19 21:46:18日本只是美帝的打工仔吧
現在有很多FREE LANCE, 他們沒有固定工作, 很多時都時做PART TIME.
7 :
GS(14)@2010-12-19 21:48:13其實最慘是他們對小朋友的過分呵護...
8 :
abbychau(1)@2010-12-20 00:33:547樓提及
其實最慘是他們對小朋友的過分呵護...
會嗎?
9 :
ksw(1423)@2010-12-20 17:28:15今日突然想到.
成年人常常說80後怎樣的差,
但是有怎樣的父母, 有怎樣的下一代吧..
當然不排除社會風氣也有影響
10 :
GS(14)@2010-12-20 22:49:138樓提及
7樓提及
其實最慘是他們對小朋友的過分呵護...
會嗎?
抗逆力差...
涉家暴獨居 見不到孫子 台漢駕車闖校輾學生自焚
1 :
GS(14)@2010-12-21 22:11:2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87815
台灣南投一名茹素、獨居男子,疑因有暴力傾向,子女都不願與他同住,在長時間無法見到孫子的情況下,昨日駕駛放有四桶汽油的私家車到台北縣板橋市孫兒就讀的學校,強闖校門,撞傷四名學生後點火自焚。男子面部、手臂被嚴重灼傷,送院要插管治療,警正調查他闖校的動機。
事發在昨晨七時許, 67歲男子吳傳明駕駛一輛裝有四桶、共 80公升汽油的白色私家車,到板橋市埔墘小學,強闖校門,當時在場的老師、家長不斷喝止,吳依然沒有理會,撞向正在進入學校的兩男兩女、年齡介乎 6至 12歲的學生,並將其中一名 10歲學生捲入車底。
載 4桶汽油 10歲童捲車底現場老師、家長、警衞見狀,隨即嘗試抬車拯救學生,就在這時,吳傳明突然在車內引火自焚,車內頓時冒出火光、濃煙,在場施救者嚇得一哄而散。隨後在場各人合力將車抬起,先救出學生,用滅火桶控制火勢後再將吳拖出車外。幸而車內四桶汽油都未有被引燃。
事後受傷的學生與吳傳明分別送往多間醫院搶救,吳全身一成皮膚被二度灼傷,需要插管治理,被捲入車底的 10歲男生頭部受傷,縫了三針,其餘被撞的學生則只受輕傷,治理後出院。大批警員事發後趕到現場調查採證,車上除有四桶汽油,還有現金、衣服、棉被,並在車尾箱寫上「叫爸爸去亡忙」的字句,警方懷疑他是有計劃行事。
女兒空難死 長期虐打妻子據吳傳明的二兒子稱,父親原是台灣省政府的公務車司機,育有三子三女,其中一名女兒在 1997年國華航空空難中死去。吳有家庭暴力紀錄,曾經為爭奪板橋一個單位的業權,將妻子的衣服燒毀,並向家人動粗,五年前媽媽不堪長期被打,與他離婚。
離婚後,吳傳明與大兒子居住在板橋,但他的大兒子因不滿父親動粗,舉家搬遷,與吳斷絕往來。吳其後則拿女兒遇空難的死亡賠償,在南投買樓獨居。吳的兒子懷疑他是長期都見不到孫子,於是才會開車到孫子就讀的小學自焚。
吳傳明在南投的鄰居表示,他搬到當地約兩年,平常都是獨來獨往,一個人居住在一棟兩層高的住宅,長期吃素,為人十分客氣,但很少與鄰居交往,鄰居只是知道他姓吳,也不知道他做甚麼工作。平日見他以強闖校園的白色私家車、電單車代步。鄰居最後見吳,是前晚約七時半他外出倒垃圾,當時未看出他有任何異樣。
台灣《蘋果日報》/TVBS/中央社

研究精神分裂 劍橋玩火 利誘學生注 K仔
1 :
GS(14)@2010-12-22 22:38:3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91341
英國頂級學府劍橋大學( Cambridge University),以高質素的教學和研究水準聞名於世,但盛名的背後,有學生踢爆劍橋學者為了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方法,竟罔顧人命,用金錢利誘他們接受注射俗稱 K仔的軟性毒品氯胺酮( Ketamine),戒毒組織炮轟劍橋玩火,無疑在鼓吹年輕人吸毒。
負責進行研究的是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弗萊徹( Paul Fletcher)和博士生摩根( Hannah Morgan),他們相信吸食 K仔引致的腦部受損,與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情況類似,兩者都會將外來物品當作自己身體一部份。
為了找出 K仔與精神分裂症的關係,他們找來 15名自願做白老鼠的健康學生,給每人 250英鎊( 3,000港元)報酬,向他們注射液態氯胺酮,然後在他們面前撫摸一隻橡膠假手,並同時搔他們的手部。
之後,劍橋大學的研究員以安慰劑替代,再做一次測試,結果證實注射 K仔較易令學生產生精神分裂症的病徵,以為假手是屬於他們自己。
每人$3000 注射後感「恐懼」
液態氯胺酮是合法鎮靜劑,但轉化成粉狀的 K仔則被列為毒品,吸食者會產生幻覺,身體敏感度減低,長期吸食更會導致恐慌症、抑鬱和腦部受損,吸食過量甚至可致命。
一名曾參與研究的博士生憶述注射 K仔後,感到「不安」和「恐懼」。她說:「他們增加劑量後,我開始產生幻覺,這感覺令我很恐懼,就像睡在漂浮的床上,我覺得很迷失。我找不到路去洗手間,感到很不安,我當時需要錢,但我一定不會再做試驗。」
協助癮君子戒除毒癮的志願組織 Rehab Guide,指摘劍橋這項研究是一個「危險遊戲」,形同玩火,「這研究是在鼓吹年輕人為了金錢報酬嘗試吸食氯胺酮,這完全是不道德」。弗萊徹與摩根則否認罔顧學生安危,又指參與研究學生的身體,事後並沒出現不良後果。
英國《每日電訊報》
2 :
龍生(798)@2010-12-22 23:42:38香港食仲要俾錢買, 又怕俾人拉
係個邊食, 有專人服侍, 有錢收
你話外國個月亮係咪圓的?
3 :
GS(14)@2010-12-23 22:27:52外國好自由啊,自由得甚麼都可以做,但是我覺得好事的
老師如廁遭學生丟鞭炮
1 :
GS(14)@2010-12-24 22:29:1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99635
男老師如廁時竟遭學生丟鞭炮!台灣桃園縣八德國中再傳學生惡整老師事件。因校園欺凌事件引發全台關注的桃園縣八德國中,昨又傳出學生惡整老師事件。桃園縣議員楊朝偉披露,在教育部長吳清基周二( 21日)到校了解欺凌事件時,竟有學生放鞭炮嚇正在如廁的老師。
該校代理校長戴進明表示接到消息後已慰問有關男老師,「上洗手間被放鞭炮,這樣子搞不好會拉到褲子,這個教育我們真的要虛心檢討」。至於學生方面,戴指學生早前雖否認惡整老師,但校方查明當天有四名學生「一時貪玩」而朝廁所丟鞭炮,嚇了正如廁的數學男老師一跳。學生已向老師道歉,老師不再追究,校方將對有關學生作記過處分,而此前的欺凌者除送警查辦亦會依校規辦理。
警查學生恐嚇老師在欺凌事件成為新聞焦點後,八德國中成為全台知名度最高的學校,前校長於家榖更成為第一位因欺凌事件而下台的校長;有關老師遭學生恐嚇的部份,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現在又傳出學生惡整老師事件,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台灣《蘋果日報》

學生年宵檔 賺錢賺經驗
1 :
GS(14)@2011-02-04 13:46: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940401
每年維園年宵,都是一班創業新丁的少林寺,面對近距離競爭,年輕創業家各出奇謀。理工大學學生會逾 50同學,吸取去年失敗經驗,捲土重來,賺口碑更要賺現金。 12位順利天主教中學同學,漁翁撒網,為要撈盡各方顧客的心。一星期歷練,換來比金錢更重要的經驗。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理大生創意實際兼備
由 04年開始,理工大學學生會屬會每年都會在維園擺年宵。踏入第八年,今年的攤位由約 50名學生合資 8萬餘元經營。讀酒店管理系二年級的攤位負責人 Kenneth說,舊年出錢參加,今年做埋搞手。年輕人創意無限,但多不切實際,去年賣諷刺特首慳電膽事件的吹氣電燈膽,名副其實「叫好不叫座」,加上受天雨影響,結果「夾咗 1000蚊,收番 500。」
「定價唔會好 shocking」
年輕人轉數快,吸取失敗經驗,今年產品雖然繼續玩噱頭、玩自家設計,但加多一項元素──實用性。印有「特首兔」派錢圖案的孖煙囱,男女合穿,包裝成糖果般寓意「政府派糖」。 Kenneth說:「拍板賣孖煙囱前,曾諗過啤牌或熱賣嘅 iPhone套,但前者需要設計好多款圖畫,嘥時間、成本又高。 iPhone套預咗場裏面有好多人賣,市場又有好多選擇,所以打消念頭。」
要有利潤,除貨品有市場,還要懂得控制成本,同學從阿里巴巴網站找尋鄰近的內地廠家生產,由於做內褲的廠家不多,綜合資料找到 3家虎門的內褲廠,「但聯絡後先發現,原來同屬一家廠,由於時間緊迫,惟有搵家呢間做。」
難題又豈止於此!通脹及人民幣升值等問題,這班年輕創業家亦要面對,「成本比預算高咗近五成,我哋要求廠家減價,廠家只係肯每件減 1蚊,但就答應包運輸同包裝。」
定價是一門藝術,定得低隨時虧本,定得高沒人吼,「我哋估吓賣到幾多貨,計番條數。開價 48蚊,價錢唔會令人好 shocking,畀 50蚊都有兩蚊找。」
議價功力遜師奶
今年天公造美, Kenneth說:「首 3日已賣出約三成 boxer,預計可以賺兩至三成。」除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年宵擺檔,更需臨場應變,遇到顧客議價,「要睇吓買幾多,買得多咪平得多囉。不過,有個師奶講價 30蚊,見佢咁想買,叫佢細聲啲, 30蚊賣畀佢。」他強調, 30元是蝕本價,但由於存貨多,故賣多一件得一件。為促銷產品,參與的同學,無論男女,一齊穿孖煙囱在場內走,「證明 free size,男女都啱着。」
Kenneth今年投資 1.2萬元,結果收回 2.4萬元,賺 1倍。他說,今年最大收穫是做生意經驗,由構思、設計、生產、宣傳、擺檔均有份參與,「尤其搵廠生產及 deal嘅過程,中間阻滯重重」,而且更得到書本以外知識。
中學生創業靠大包圍
順利天主教中學 12位中五學生在星展銀行贊助下,開設年宵檔。雖然參加者有既定規則可跟從,基本攤位設施亦已完備,又有老師、星展導師及社企從旁協助,但小小空間仍能發揮創業心思。
Danielle 及「 C+」分別負責產品及宣傳,首先面對的問題是資金如何分配。根據遊戲規則,參加者有最多 2萬元作營運資金,其中 1萬元須與指定社企合作,所有收入扣除營運資金後,悉數捐贈該社企。她們將 1.6萬元作入貨成本,餘下 4000元資金作運輸及宣傳雜費。
缺乏創業經驗,不懂市場口味,一班中學生在選擇貨品時,實行「寧濫勿缺」的策略,希望迎合各類逛年宵的市民,「曲奇花適合情侶,放滿曲奇嘅木盒唔止食得又用得,兔仔咕美觀又實用。」用了逾萬元向社企入貨,貨種雖多,但數量少,為免無貨賣,所以一班學生想到價廉應節的揮春,「有傳統嘅『招財進寶』,啱年輕人嘅『發到 O嘴』,啱家庭嘅『大吉大利』。」同樣要一網打盡各類顧客。
設計由同學負責,但由於訂貨數量少,單是切割模費成本已 1000元,不化算,「我哋動員全 form同學幫手,約 180人,做咗兩、三日,每日做 3個鐘,先 cut好啲揮春。」
降價促銷減心理壓力
買貨有策略,貨品定價亦設定機制,「星期日晚見差不多回本,為咗快啲去貨,減低心理壓力,決定減價」,減價幅度因貨品而定,如成本較高的 3塊裝曲奇,由 10元減至 8元,減幅 20%,揮春則半價出售。不過,減價設時限,周一晚已回復原價。
雖然是次擺年宵,賺蝕亦只是數字遊戲,但 12位同學說,賺到社會經驗,與商業機構合作,並將課堂知識實踐,如營銷中的市場、定價、計算成本及檔位流程安排等。
獨家產品引免費宣傳
香港市務學會主席嚴啟明認為,選擇年宵貨品時,應具獨特性、話題性,吸引傳媒報道,收免費宣傳之效。切忌產品種類過多,除了令人花多眼亂,更要顧及場地及時間限制,建議設計一、兩款具吸引力「獨家」產品。
在促銷方法,嚴啟明說,嗌口號可增加熱鬧氣氛,但生意主要來自年三十晚,屆時場面可能過份擠逼嘈雜,未能帶出訊息。此外,減價促銷亦要注意時機,以免過早減價,降低利潤,最好待年宵市場結束前數小時才決定是否減價。
單身80後申公屋飈12% 1/3學生 寧減薪博「上樓」 購免補價居屋
1 :
GS(14)@2011-02-26 18:09:13

樓價飈、租金漲,新生代申請公屋暴增。去年底公屋輪候冊累積近2.7萬宗未滿30歲的單身申請,4個月急增12%,據悉逾三分一以學生身份申請。
有關注房屋政策團體透露,近月發現有青年寧轉職較低薪工作,換取「上樓」資格後,再用綠表(即租住公屋住戶)購買免補價二手居屋,料約一成半80後申請人,可能以公屋為置業跳板。
根據房屋署最新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累積達14.5萬宗,已達97年底15萬宗的97%,創近年新高,較去年8月底增加1萬宗申請。
近2.7萬宗 有選特快編配
然而,同期18至29歲單身申請增加了2,800宗,由2.39萬宗升至2.67萬宗,增幅12%,佔非長者單身申請比率亦升至44.3%(見表)。值得留意的是,09年5月至去年5月的一年內,未滿30歲申請者多了4,800人,但去年6至12月的7個月內,卻增加4,700人,反映80後申請近月顯著急增。
消息指出近2.7萬宗未滿30歲單身申請中,34%以中學及大學生身份申請;同時見到一些年輕申請者,選擇特快編配公屋計劃,以便更快取得公屋資格,再由家人協助以綠表身份,購買免補價第二市場居屋。
態度悲觀 為未來「買保險」
事實上,早年居屋第二市場成交不多,05及06年每年都只有1,200宗購樓後交回公屋的個案,但07/08年度至本年度首6個月,便錄得5,300宗,惟房署指並無統計當中有多少宗是單身住戶購樓。
關注房策團體「蝸居部落」的發言人陸頌雄指出,近月青年申請公屋趨增,明顯受樓價及租金急升影響,亦有部分為未來「買保險」:「如果日後在社會缺乏向上流動的能力,亦有公屋棲身;不少青年對未來事業及置業的前景,都抱悲觀態度。」
15%走捷徑 樓價升比率勢增
陸又透露最近曾接觸一些青年,寧願減薪或轉做較低薪工作,以便取得公屋資格,再買免補地價的第二市場居屋單位,另闢置業「捷徑」。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出,不少青年已洞悉上述途徑,尤其購買第二市場居屋,綠表較一般人可少付樓價約2至4成的補價,相距金額高達數十萬元。他估計,現時未滿30歲輪候公屋單身個案中,至少一成半會以公屋為置業「跳板」;隨着樓價繼續上升,有關比率只會愈升愈高。
撰文:黃偉超
2 :
idsdown(1658)@2011-02-27 12:00:57寧願減薪或轉做較低薪工作,以便取得公屋資格,再買免補地價的第二市場居屋單位,另闢置業「捷徑」。
==================================================================================
願減薪或轉做較低薪工作應該極少數吧, 試問幾千蚊一個月依家都到D乜?
呢D所謂「捷徑」係上公屋之前唔洗時間等? 分分鐘要等幾年, 我估3~5年走唔甩, 問題係時間都是金錢, 為了係間屋上佔便宜, 得了一間廉價屋, 但失去的是奮鬥心, 毅力, 意志的人生態度
好橋定壞橋, 自己衡量
係心理的角度去諗, 呢個會係一個失敗的人生
3 :
GS(14)@2011-02-27 12:23:20我覺得為了間公屋做平工是壞事
現在等也要十年
4 :
亞力士(1473)@2011-02-27 12:28:04如果讀大學時申請 唔計較 爛區舊單位 其實都好快
5 :
GS(14)@2011-02-27 12:30:12我那時最後悔就是無實行
6 :
idsdown(1658)@2011-02-27 12:33:36我會係心理方面諗, 一個人由一出世就開始鍛鍊的人生旅程, 由爬到行走, 上學到工作, 當中有得有失, 呢一切都是一種鍛鍊, 除左實質的, 手可以拿起摸到, 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 心理的成長才是真正的進步, 咁樣才能走得更遠, 做得更好. 有人走「捷徑」, 實質方面是得到了, 但心理方面卻是毫無成長, 長期的逃避諗法形成的態度, 根本就是摧毀自己的人生, 製造失敗者
7 :
龍生(798)@2011-02-27 17:56:10有道理
心理上的成長才是走遠路的基礎....
一間公屋, 算什麼
眼光太淺了!
8 :
龍生(798)@2011-02-27 17:56:44而且也易染上過早收手的惡習...
9 :
亞力士(1473)@2011-02-27 23:40:276樓提及
我會係心理方面諗, 一個人由一出世就開始鍛鍊的人生旅程, 由爬到行走, 上學到工作, 當中有得有失, 呢一切都是一種鍛鍊, 除左實質的, 手可以拿起摸到, 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 心理的成長才是真正的進步, 咁樣才能走得更遠, 做得更好. 有人走「捷徑」, 實質方面是得到了, 但心理方面卻是毫無成長, 長期的逃避諗法形成的態度, 根本就是摧毀自己的人生, 製造失敗者
我會分 究竟佢係想依賴政府 定鑽空子找出政策漏洞而累積本錢 (無后顧之憂全力博殺 / 慳番補地價個幾十萬) 要知讀大學時申請到入手 都係畢業后一兩內既事 好多畢業生開頭都係揾咁既數
10 :
草帽(1253)@2011-02-27 23:48:43某程度上我覺得咁做係聰明既, 總好過畢業後出黎有十幾萬grant loan而茫茫然穩工既大學生.
11 :
idsdown(1658)@2011-02-28 09:54:30係香港好難唔諗走「捷徑」, 但記住零食吃總不能作主餐, 吃得多只會壞身體
12 :
Wilbur(1931)@2011-02-28 10:54:49香港置業/租樓成本太高
除非你讀到曉飛,出黎做醫生/ibank/大公司MT
如果唔係,先搞掂個"dup"口,再搏殺都未嘗不可...
13 :
idsdown(1658)@2011-02-28 15:09:37搞掂個竇就當然啦, 但係咪等於一出來就要必需有個竇, 一定要即刻搬出黎住? (當然, 一定有人屋企唔够住的情況)
[url=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TW&safe=off&&sa=X&ei=IklrTauDCdOOcY-HrI8M&ved=0CCsQBSgA&q=%E7%AB%87+%E5%94%AF&spell=1][/url]
14 :
Atkinson(1514)@2011-02-28 16:16:40咁樣做係無可厚非
現在出來工作的新鮮人, 很多的人工都低都可憐, 每月唔玩唔洗其實都所餘無幾...
要供樓,付起首期嗎?銀行又肯借幾多? 當然有屋企人幫手那些另計
至於個竇,係最後歸宿至係一件踏腳石係睇自己點揀
香港地,一係做重窮,一係做有錢...千期唔好唔上唔落
反正佢地有時間等,等一間又如何?
都係遊戲規則內,個人認為無問題
很後悔當初沒放下那一點點無價的尊嚴

15 :
龍生(798)@2011-02-28 16:25:33一點點無價的樽鹽....己經道出了就算俾你再揀多次
都係唔賣....
我從你的形容去推測的...哈...
16 :
Wilbur(1931)@2011-02-28 16:26:2713樓提及
搞掂個竇就當然啦, 但係咪等於一出來就要必需有個竇, 一定要即刻搬出黎住? (當然, 一定有人屋企唔够住的情況)
[url=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TW&safe=off&&sa=X&ei=IklrTauDCdOOcY-HrI8M&ved=0CCsQBSgA&q=%E7%AB%87+%E5%94%AF&spell=1][/url]
個公屋唔係為左即刻搬出來住
係一個換綠表既資格
平平地買間居屋搞掂左真係慳好多
有朋友就係咁
08/09年係將軍澳買多間私樓租俾人
宜家諗住賣左佢
咁就多左100個
如果老老實實唔走捷徑(換間居屋搞掂自住問題)邊有可能?
17 :
Atkinson(1514)@2011-02-28 17:02:5815樓提及
一點點無價的樽鹽....己經道出了就算俾你再揀多次
都係唔賣....
我從你的形容去推測的...哈...
無價與無價值就只有一字之差, 鳴嗚
18 :
fineram(806)@2011-02-28 18:02:415樓提及
我那時最後悔就是無實行
我那時最後悔就是當時唔知可以咁做.
19 :
hsts(1521)@2011-02-28 19:24:4918樓提及
5樓提及
我那時最後悔就是無實行
我那時最後悔就是當時唔知可以咁做.
我都好後悔

20 :
idsdown(1658)@2011-02-28 20:03:03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21 :
GS(14)@2011-02-28 21:54:46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但是我弟弟做了,就睇佢好唔好彩啦
22 :
idsdown(1658)@2011-02-28 22:23:2721樓提及
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但是我弟弟做了,就睇佢好唔好彩啦
估計都會排好耐隊
23 :
GS(14)@2011-02-28 22:28:59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但是我弟弟做了,就睇佢好唔好彩啦
估計都會排好耐隊
至少十年,我朋友都做緊
24 :
idsdown(1658)@2011-02-28 22:30:2223樓提及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但是我弟弟做了,就睇佢好唔好彩啦
估計都會排好耐隊
至少十年,我朋友都做緊
問題係未到10年之前, 收入已經爆左quota?
除非自僱啦
25 :
亞力士(1473)@2011-02-28 22:31:54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我個時身邊無良師益友 又唔多上forum 同埋唔知乜叫做賊喊做賊
26 :
GS(14)@2011-02-28 22:42:1324樓提及
23樓提及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但是我弟弟做了,就睇佢好唔好彩啦
估計都會排好耐隊
至少十年,我朋友都做緊
問題係未到10年之前, 收入已經爆左quota?
除非自僱啦
好似上了樓就唔計
27 :
GS(14)@2011-02-28 22:42:3125樓提及
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我個時身邊無良師益友 又唔多上forum 同埋唔知乜叫做賊喊做賊
me too,現在識了好多
28 :
Wilbur(1931)@2011-02-28 22:57:1723樓提及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似乎好多人都"蠢"左(包括小弟), 都係老實人, 唔好聽D講句, 被搵笨的一群

但是我弟弟做了,就睇佢好唔好彩啦
估計都會排好耐隊
至少十年,我朋友都做緊
特快編配條隊都要咁耐?
聽人講D人係東涌/凶宅照殺
因為橫掂無諗過入去住
最緊要快攞到個資格
29 :
CHAUCHAU(1254)@2011-02-28 22:59:10再叻d要選特快(兇宅),租金再優惠
擺下等期到換居屋
全程吳使10年咁耐
30 :
龍生(798)@2011-03-01 02:33:18係架, 如果立心唔會住
特快有乜問題?
31 :
GS(14)@2011-03-01 07:24:2930樓提及
係架, 如果立心唔會住
特快有乜問題?
有人會check,不過一兩年真是check唔到
32 :
idsdown(1658)@2011-03-01 10:14:0431樓提及
30樓提及
係架, 如果立心唔會住
特快有乜問題?
有人會check,不過一兩年真是check唔到
搬部雪櫃, 再加個定時開關負責D燈, 掂晒
33 :
GS(14)@2011-03-01 21:24:33電腦web-cam控制乎?
34 :
idsdown(1658)@2011-03-01 22:37:4033樓提及
電腦web-cam控制乎?
TIMER..
35 :
龍生(798)@2011-03-02 00:34:32咁如果有人拍門呢?
36 :
GS(14)@2011-03-02 07:29:3834樓提及
33樓提及
電腦web-cam控制乎?
TIMER..
好有意識
37 :
GS(14)@2011-03-02 07:30:0135樓提及
咁如果有人拍門呢?
科技上做到的
內地富學生收租客撑起細價樓
1 :
GS(14)@2011-02-27 15:31:192011-2-19 iM
內地同胞愛買港樓,原因眾多。
一個既殘舊的二手公屋,內地買家購入時會指︰「回報比深圳樓吸引!」
港人認為地點偏遠的天水圍嘉湖山莊,連購兩伙的內地夫婦會盛讚︰「投資自用皆宜!」
還有人數日益增多的內地來港留學生,為了留港求學及工作,會說︰「有住屋需求。」父母助其子女在港「上車」,已變得普及!
雖然港府限制投資移民不能以投資物業申請來港,但另一股來自內地的購買力,正由豪宅蔓延至中小型住宅屋苑,甚至公屋,口味更趨向平民化。
究竟內地買家對本港樓市的影響力,是否比港人想像更大?不妨先聽聽一班內地買家的心聲。
早前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引述Numbeo物業指數指出,香港在樓價與收入比率上排行全亞洲第一,以家庭每年收入中位數計,平均每個家庭須動用22.72年收入,才可買入一層中價樓,樓價之高,令不少港人大呻上車比登天更難。
不少港人認為,今天樓價高企,除了是息口低及供應緊絀外,內地買家來港買樓,也是撑起港樓市的主要原因。
為平息民怨,港府在去年從投資移民計劃中,將物業資產剔除。不過措施落實後,在通脹升溫及「人仔」持續升值下,內地客來港買樓的需求,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擴散至中低價樓市的迹象,甚至有內地客開始沾手本港公屋市場。
個案1【投資客】
公屋回報勝皇崗樓
春節長假剛剛過去,是內地廠家接新定單的高峰期。在汕尾開設廠房並從事生產銀器首飾的內地人程先生,農曆年前暫時放下繁忙的工作,來香港後到了屯門區一帶的公屋睇樓,後來更以全數繳付方式,斥資85萬港元購入屯門田景村田樂樓一個約439平方呎公屋單位。
程先生是少數會買入香港公屋作投資的內地人,本刊好不容易才與程先生接通電話。詢問之下,才得知程先生的屯門公屋,已經以每月約4,500元出租,租客是一名屯門的分支家庭客,租金回報率高達6.4厘。
來港置業自由度高
程先生在深圳持有皇崗皇御苑的一個單位,他說深圳目前樓價頗高,以每平方呎計,是次購入的田樂樓公屋單位,較在皇崗一帶的住宅還要便宜,由於他每個月也會因生意而來港逗留4至5次,故他在屯門智樂花園,同時亦租用一個約400平方呎的單位,每月租金約4,000多元。
他表示,買入的田樂樓公屋單位將來亦有機會自用,因該地交通方便,到機場、上水、落馬洲,甚至深圳等均有公共車輛直達,日常往返甚為方便。加上農曆年前夕,國務院推出「新國八條」啓動新一輪房地產調控,而春節過後央行很可能再次加息,也令程先生不再注目內地樓市,更加決心轉為買港樓投資。
程先生坦言︰「內地買樓的規定變化較大,一時可一人買兩套房,一時家庭戶口已有兩套屋就不能買第三套,現時在深圳一組家庭更只可買一套,限制頗多,買物業始終不及香港的自由。」
素來香港公屋二手買賣交投稀少,由於左鄰右里多是低收入家庭,故此資金充裕的港人,亦甚少考慮買公屋來投資。在港首次投資物業的程先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明知單位是公屋,也要買下來。
每年租金回報6.4厘
「買下公屋單位,就是看準了單位入場費低廉,而且值租。」程先生直言,買入的屯門單位本身並無間隔,內籠頗為殘舊,但因購入單位時是連同租約一併購入,只要有利可圖,就算買公屋也是不俗的投資。他認為看事情有多方面,「公屋一層有20多伙,要找租客並不困難。」他續分析指,目前皇崗一帶的住宅,樓價已不算便宜,例如皇崗一個600多平方呎的單位,售價約達90萬元「人仔」,折合入場費大約也要106萬港元,惟深圳面積相若的單位,租金只約達2,800元人民幣,即約3,300港元。
計起來,在深圳出租物業,回報只有3.7厘,相反買下屯門這個公屋,月租4,500元,令程先生手持單位的每年租金回報高達6.4厘,回報明顯更勝一籌。
他補充說,即使在內地出租單位,單位的管理費是由租客自付,跟在港出租物業不同,但若扣除屯門公屋約500港元的差餉,投資回報仍較內地的可觀。
事實上,本港地產代理亦指,現時樓價高企,不少中環或灣仔上班的小情侶、新婚夫婦或屯門區分支家庭戶,轉至新界西居住,近年屯門的租賃需求也因此提高,區內私樓如田樂樓附近的盈豐花園,目前最平的租盤,平均也要5,000多元,二手市場的公屋只要比私樓稍為便宜,隨時也可成為搶手貨。
憧憬港元美元脫鈎
程先生是個生意人,數口自然精,同時因工作需要,他對貨幣的滙率尤其敏感,他出口首飾到外地,近年也因人民幣滙率走強,貨品在外國客眼中也變相加價,他承認不時留意國際金融市場變化,以調整個人的生意部署。
他指買港樓的原因,除了較划算外,入市買港產「磚頭」,也是為了買個未來。程先生深信,隨着中港兩地關係愈趨密切,港元跟美元脫鈎是遲早的事。他預期的港元跟美元脫鈎,是香港發展的大方向。
「現時港元跟美元掛鈎,人民幣不停升值,港元滙價無形中被拖低,現時銀紙貶值,港人出外吃飯以前要30元,現在40元一個晚餐,餐廳老闆也會說無錢賺,反映港元滙價實在不可能再低,再低就會導致民不聊生,遲早政府一定出手干預。」
「一旦港府跟美元脫鈎,港滙一定有個報復性反彈回升,即是說,本港物業的資產值亦會隨之彈起。屆時賺利率,同時又賺上滙率。」在內地出生並居住多年的程先生,看政策亦有自己一套觀點。
對於有指香港樓市已形成泡沫,程先生並不擔心,他指投資不着眼短綫,而且自己買的並非樓價偏高的物業,加上單位全數繳付,他已立在「進可攻退可守」的安全地帶。
避開已被炒高屋苑
程先生又打趣地說︰「按以往歷史,市場每隔10年才會有一個金融風暴,如1987年股災、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7年美國的兩房事件等,時間性暫時仍然好準,按照這個循環,2017年或許再有一場跌市危機,即使現時入市,持貨幾年,也有不少機遇,要及時套現離場,相信也來得及。」
他更叮囑身邊的內地朋友,現時在香港買樓,最好避開已被炒家推高樓價的物業,其中包括九龍區的物業。他舉例說︰「2003年時淘大花園80萬港元有交易的細單位,現是樓價已升至200多萬元,升幅近兩倍等,入市時就要想清楚。」至於其他心水選擇,程先生表示,現在亦考慮購置九龍區的乙級寫字樓,尤其是現時 200萬至300萬元的,考慮條件是將來可否自用,變相不怕市跌,只要自己開公司,就有自用價值。
----------------------------------
個案2【收租客】
新界西呎價2千負擔得起
從深圳南山來港的劉氏夫婦,去年10月以總數300多萬港元,購入兩個嘉湖山莊各約達500多平方呎的細單位,近日剛辦理收樓手續,但與以往一擲幾百萬現金買樓的內地豪客不同,他們只繳付五成首期,然後向本港銀行承造按揭供款買港樓。
放租5千回報約4厘
劉太的丈夫在深圳從事麵條生意,經常要來港與客戶跟進定單,兩夫婦手持內地身份證,是百分百「純正」內地人。劉先生指,「在港申請按揭主要是個人資金周轉的安排,而且辦的手續也頗為簡單,只要提供內地的入息證明,按揭五成非難事。」
劉先生憶述最近幾年已有買港樓的念頭,始於每一個月來港3至4次,跟太太在港購物,以及與朋友或顧客見面,慢慢發現香港的居住環境好,人權較平等,以及經濟發展較平穩,故此放心在此置業。
不過他沒有申請投資移民,劉先生也老實說,在港府還未剔走物業作投資移民資格前,自己的資金也不夠650萬,故現在買港樓也是買細價樓,他表示︰「負擔不起高價港樓,但呎價2,000多港元的嘉湖山莊還可以吧!」他坦言,對本港物業有信心,因香港的投資市場較內地成熟,且法規嚴謹一點。
而且他看中該屋苑是新界區的指標樓盤,交投量有保證,故見售價合理,租金回報又比內地的高,便一口氣買下兩個單位。劉先生手持的兩個嘉湖山莊單位,剛完成基本裝修,並在市場放租,叫價5,000多元,租金回報率約達4厘。
信細價樓風險較低
原來像劉先生般,只是看看代理行門前的放售樓盤,了解成交量及見價錢合適,便會爽快敲定的內地買樓客有不少,他們入市考慮明顯較港人用家來得直接簡單。
但去年樓價累積升幅已不少,現時入市不怕買貴了嗎?劉先生表示不擔心,因為他知道嘉湖山莊是香港樓價升幅最溫和的屋苑之一,加上呎價只是2,000多港元,約等同每平方呎不足2,000元人民幣,他相信下跌空間理應有限。
「加上兩個單位暫作收租,將來也有自用的可能,除非樓價大幅上升要套現獲利,否則樓價將來升值多少,也是抱着平常心。在通脹升溫情況下,買物業保本保值是大勢所趨,細價樓風險相對豪宅風險反而較低。」
----------------------------------
個案3【富學生】
父母出資銅鑼灣上車
自從香港的大學開放給內地生報讀後,近年來港升讀大學的內地生每年逾千個,單計學位課程,去年便有1,400多名內地生被港校取錄。這批內地學生,部分在畢業後選擇留港工作,令本港住宅租賃及買賣市場增添一批新力軍。有內地家長甚至動輒數百萬元,替子女在港買下安樂窩,只為讓子女在港生活好過一點。
用家身份不是投機
來自廣東省、從事銷售行業的Carol便是其中一個例子,現在才20多歲的她,去年在浸會大學畢業後不久,已旋即成為業主,極愛錫她的內地父母,在銅鑼灣區買下一個實用面積約400多平方呎單位作為禮物,單位樓價高達500多萬港元,由父母全資繳付。
家鄉在廣東省的Carol說︰「單位是自己挑選的。」原來在求學期間,她經常在課餘時與同學在銅鑼灣消遣,一方面因對該地的環境較為熟悉,加上她決定留港工作,故希望找一處衣食住行也較方便的地區入住。
年紀輕輕,已不需為上車而煩惱,Carol比不少同齡港人幸運,她精通三文兩語,更操得一口流利的英語,畢業後便在一家國際機構工作,入職起薪點達2萬多港元,生活無憂。
不少港人認為,樓價高企多得內地同胞入市「炒高」,Carol卻指這個說法並不公平。她指︰「香港是個自由開放市場,不可以將樓價上升全歸於一班人身上,內地人也可分為投資者、大學生等,大學生是用家的一類,沒有投機成分,與普遍在港生活的人,擁有的居住需求沒有太大分別,故不應將全部入市的內地人都標籤化。」
她認為,港樓有利可圖,本港樓市的投資者來自四面八方,公道點說是聚積財富能力較強的人,買樓較有優勢,不能一刀切以國籍區分。
內地學生影響輕微
有買港樓想法的內地學生不止她一人,Carol表示,「身邊來自內地的同學也討論過在港買樓的事,問題在於現時香港樓價太貴,不是每個內地畢業學生或家長也負擔得來,故內地學生的住屋需求,影響甚微。」Carol稱,一年學士的內地學生也是1,400個,其中只有三成的內地人留港工作,即400多名,又要負擔得來入市,估計最多兩成,即約是80多個人,一年多了80多個用家,對市場影響不大。
她認為,與其說港人被內地買家迫出市場,正確說應是有錢人將較貧窮的人迫出去,有錢人有部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除了內地人,也包括外籍人士。
「不要忘記,可來港讀書的內地生,首要條件成績好,當中大部分更是小康之家,例如一年可負擔子女幾十萬港元的學費及生活費等,雖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但當然有能力拿出幾百萬入市。相反,真正富裕的家庭首選也會到英國及美國等地留學,不會來港呢!」她笑說。
﹏﹏﹏﹏﹏﹏﹏﹏﹏﹏﹏﹏﹏﹏﹏﹏﹏﹏
樓市老行專︰北水衝擊未到戲肉
究竟北水湧港置業的趨勢有多猛?一直以來,港府沒有明確數據量度,亦無研究有關趨勢,只能引用來自地產中介的估計數字。隨着來港買樓的內地人日益增加,不少港人擔心,香港將會重蹈英國倫敦市的舊路,港人(本土市民)會被邊緣化,須大規模遷離市區。
從事地產代理行業超過28年的汪敦敬,他旗下的祥益地產代理業務,遍布內地人經常留下足迹的新界西區。汪敦敬認為,內地人來港買樓愈見普遍,並正以一個難以估計的幅度步入增長,本港作為自由市場,樓價極有可能再被北水推高,手上沒有物業的港人,將來或許面對不少慘況。
港應制定長遠政策
他套用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曾說的一番話︰「本港樓市像一個茶杯,茶壺內的水就像內地的資金,茶杯很容易便會滿瀉。」一旦大量北水湧過來,本港樓價必定急升。汪敦敬建議港府應做好準備,評估北水為港帶來的衝擊外,更要制定穩健的長遠房屋供應政策,例如制定未來10年市場的供應表,並按時調整等,絕不能坐視不理。
他表示,半年前,新界區的樓市,接獲持有內地身份證的「純正」內地客,而且不需向銀行承造借貸的內地購買力正在增強,平均每個月,市場便有約10宗成交,與以往市場以暴發戶或大商家等為主,情況截然不同。相信目前尚未完全反映內地客的真正衝力,但隨着穿梭中港兩地的高鐵及直達三地的港珠澳大橋開通,來港置業的內地人極可能大幅上升。
﹏﹏﹏﹏﹏﹏﹏﹏﹏﹏﹏﹏﹏﹏﹏﹏﹏﹏
陸東︰內地孕婦撑起樓價
近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有增加趨勢,根據統計署早前調查,2001年至2009年期間,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已由2001年的620人,增至2009年全年的29,760人,增長速度驚人,高達47倍。
被喻為「最準分析員」的瑞銀外部顧問陸東,早前與本刊合辦的研討會上也指,其實人口結構增長與樓市息息相關︰「大家看到內地人來港生仔數字升得幾快,這除了對香港教育、醫療有影響外,對樓市都有正面影響。」陸東認為,這群赴港出生的寶寶,將來也會來香港讀書,自然也要來香港居住,故有買樓需求,他自言曾提醒港府相關人士,務必留意這數字對港樓的影響,可惜不得要領。
統計處曾經推算,至2039年香港每年約8.93萬名初生嬰兒中,父母均非港人的佔近半(48%),即4.3萬名,一旦在港出生的內地人移居本港,長遠會令本港的住屋需求大增。
2003年內地來港產子的孕婦已突破一年2000宗,在中央開放內地客來港自由行後,由2004年至2009年期間,內地來港產子的孕婦亦是有增無減,根據中原地產數據,本港樓價的升浪,亦由2003年迄今,還未完成。
2 :
龍生(798)@2011-02-27 18:48:08我好喜愛carol既例子及佢講既野
但更有興趣佢究竟買左邊度....400尺賣5百萬?
過萬喎老細
呢的文真係吹得就吹!
3 :
abbychau(1)@2011-02-27 19:03:482樓提及
我好喜愛carol
當投資ja ma
4 :
龍生(798)@2011-02-27 21:10:04NONONO
銅鑼灣區應該仲未過萬的...
呢篇文有誤導成份
要過萬的唔止400尺
400尺的還未有試過超過一萬蚊尺
5 :
ABC(7181)@2011-02-27 21:41:56大陸大城市都幾多靚車出入,好明顯大陸真係富起來
6 :
Hierro(1191)@2011-02-28 00:53:32傳媒和地產經紀不斷一起唱雙簧
目的,大家心照
7 :
龍生(798)@2011-02-28 01:51:51係呀....銅鑼灣係有過萬一尺的樓...但400尺
邊度有12500蚊一尺呀...
加路連山道都唔駛啦
最細力生軒, 都係500尺
都係一萬蚊!
8 :
GS(14)@2011-02-28 21:27:346樓提及
傳媒和地產經紀不斷一起唱雙簧
目的,大家心照
派貨是咁啦
9 :
龍生(798)@2011-03-01 02:53:21唔好吹到咁大嘛, 我住呢區所以留意到
如果唔熟, 就走眼了
400百尺5百幾萬?
最少12500一尺
太誇了, 佢叻在後面無加番句平均尺價12500!!!
10 :
雪貓(1200)@2011-03-01 13:11:36我大學認識不少內地生,他們都不住宿舍,改在附近買房子.......
11 :
龍生(798)@2011-03-01 16:47:41我相信這現象, 這是很正常的
他們黎得讀書就多多少少想移居香港
我指的是這篇文作大了
12 :
GS(14)@2011-03-01 21:37:3511樓提及
我相信這現象, 這是很正常的
他們黎得讀書就多多少少想移居香港
我指的是這篇文作大了
我地認為國內有景,別人倒過來看,其實即是隔離飯香
13 :
龍生(798)@2011-03-02 00:16:10看升幅, 香港不比內地遜色, 就是了
14 :
雪貓(1200)@2011-03-02 16:40:4111樓提及
我相信這現象, 這是很正常的
他們黎得讀書就多多少少想移居香港
我指的是這篇文作大了
同意!不少人留在香港工作和移民
現在傳媒的報導手法毫不客觀,已經習慣了。
15 :
GS(14)@2011-03-02 21:11:4113樓提及
看升幅, 香港不比內地遜色, 就是了
香港還可以買幾多都得
學生 fb欺凌 女教師圖跳樓
1 :
GS(14)@2011-05-07 12:09: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230348
【本報訊】 26歲中學女教師近月屢遭頑劣學生挑戰,更有學生在社交網站開設群組向她圍攻,女教師感慨「學生唔聽教」激心又痛心,昨清晨上課前危坐土瓜灣 14樓寓所欄河企圖跳樓,事後因情緒波動送院檢查。
...
企圖自殺女教師姓張,與家人住落山道
96號一單位,事後情緒平復仍要留醫。張女現時在灣仔區一家中學任教,並擔任中五班的班主任,工作沉重。雖然她已執教鞭數年,但上課時遭個別頑劣學生挑
釁,頑劣學生不聽課,更在課堂上吵鬧,她好言相勸反遭學生嘲笑,早前更有該校學生公然在
facebook開設「反張××」群組,直指她「戇×」,令她耿耿於懷,備受困擾。
2 :
龍生(798)@2011-05-07 16:37:36由某個角度睇, 其實佢真係有heard的人
但可惜, 乖乖女步入這座原始森林....
3 :
龍生(798)@2011-05-07 16:37:36由某個角度睇, 其實佢真係有heard的人
但可惜, 乖乖女步入這座原始森林....
4 :
idsdown(1658)@2011-05-07 23:00:57係lor, 太過用心都係錯.
都係學習睇開D吧
5 :
GS(14)@2011-05-08 16:04:08過多幾年應該仲多,因為新一代的壓力承受力細
6 :
龍生(798)@2011-05-08 18:18:22未必, 個個都唔用心工作, 當教書係普通工咁打, 先唔會咁儍同你跳樓...
7 :
fineram(806)@2011-05-08 19:00:065樓提及
過多幾年應該仲多,因為新一代的壓力承受力細
兩睇, 因為學生結合討論老師既機會越來越大, 而都係公開的.
新一代的壓力承受力細 係對 , 但 佢地受既壓力同樣係越來越大
8 :
亞力士(1473)@2011-05-08 22:31:444樓提及
係lor, 太過用心都係錯.
都係學習睇開D吧
呢d野睇對手 下下神女有心 箋心力交瘁
9 :
idsdown(1658)@2011-05-08 23:19:538樓提及
4樓提及
係lor, 太過用心都係錯.
都係學習睇開D吧
呢d野睇對手 下下神女有心 箋心力交瘁
改變自己容易過改變別人好多
佢要撞牆埋由佢去lor
10 :
龍生(798)@2011-05-08 23:25:39老師是真的需要有點熱誠的工作
要不是, 真會害人一生的...
唉, 惡性循環, 你越放任的學生, 佢地越唔尊重你
果時施永青寫過篇文, 我覺得非常非常好
簡短地說係, 無論幾仆街/頑劣既學生都好
邊個老師係真心想佢地好, 邊個老師係由佢地仆街去死, 其實係感受到的
對著真心為佢地個的, 就算感動唔到佢地回頭, 都唔會太過份
反之則...
11 :
idsdown(1658)@2011-05-08 23:43:18對於D未受過痛苦的人, 佢地係唔理解你的用心的, 因為係佢的意識裡根本無法理解你的用心, 呢D只能怪佢父母自細就緃慣D仔女, 作為老師就只能講盡力而為, 其實無必要過分自責.
12 :
龍生(798)@2011-05-09 00:27:16你又岩....
佢地眼中, 老師可能只係佢地下人....
好似的忠臣一樣, 邊駛尊重, 死左又會有下一批架啦....
學生開戶出糧變投保
1 :
GS(14)@2011-08-10 00:43: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809/News/ec_goa1h.htm
【明報專訊】莘莘學子趁暑假掙外快,到銀行開立出糧戶口,最終卻被職員游說購買保險。本報收到投訴,有19歲學生到銀行開立戶口,原本21歲以下人士可豁免戶口少於5000元最低結餘的服務費
,但銀行職員隻字不提,只游說她購買一份要供款25年的人壽保險,以換取豁免服務費,最終由區議員介入,銀行昨日才取消保單。恒生銀行回覆稱,現正作出調查及跟進有關個案。
賣豬仔...
2 :
abbychau(1)@2011-08-10 02:15:10禤小姐將情告知母親,母親反問職員指21歲以下市民開戶,理應不受最低結餘額規限,該職員遂稱是誤會,「以為(禤小姐)是想開立設人民幣、外幣等的綜合戶口」。
呢個狡辯真係狡到過哂火位
3 :
hehehaha(4466)@2011-08-10 02:21:25香港D學生有冇咁死蠢...
基本查詢都唔識...
唔怪得可以比個黃光亞串港人- -'
不過港人又係廢...比個咁既把口只識遠見,而自己基本都未做好既人(一步登天)話.
港人仲要受果下先Orz
4 :
cat(10099)@2011-08-10 08:53:18現今銀行,電信,保險推銷手法真係乜都有, 相信好多人都有類似經驗. 想解決 ? 好多時佢地會將個問題推來推去, 到時就要考驗你嘅耐性有幾能耐啦.
5 :
Sunny^_^(11601)@2011-08-10 10:27:34之前補習社退錢,出支票.但係寫我個名.結果要開個a/c...再用ATM機攞反D錢.都幾煩下
6 :
CHAUCHAU(1254)@2011-08-10 12:44:35個post應放係龍鳳區
教師叫學生打學生
1 :
GS(14)@2011-09-17 10:46:49打得好? 打得壞? 但是現在D小朋友唔識驚,就算唔打,都應該嚇下佢,至少佢有樣野驚,就唔會唔聽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917&sec_id=4104&art_id=15621379
【本報訊】一名 7歲男童在補習社內,被 90後「魔鬼 Miss」恐嚇英文默書「一個字唔識打五下」,男童最終未能默出四個生字,魔鬼 Miss竟指令一名高年級學生,即場掌摑男童臉頰 20下。家長得悉事件後怒斥補習社「教壞細路」,報警告發該名補習老師,同時揭發補習社一直未註冊,「家個仔唔敢再上補習社,對佢造成童年陰影」。
記者:歐陽子瑩、倪清江、梁德倫

2 :
龍生(798)@2011-09-17 18:20:57慈母多敗兒
3 :
龍生(798)@2011-09-17 18:27:40但由唔相干既人去打, 又有欠公允
我覺得由男子漢角度睇, 要打應該搵個高分的去打, 至少心服口服, 哈哈
4 :
亞力士(1473)@2011-09-17 23:20:43應該校規係 頭十名先可以溝女同xx 咁先夠動力
5 :
Sunny^_^(11601)@2011-09-17 23:24:54以前我primary school有個女老師成日都打同學隻手,比家長投訴.一年後轉左去上午校教
6 :
GS(14)@2011-09-18 14:05:57我當年無試過D咁野,反而自己衰多
7 :
龍生(798)@2011-09-18 14:42:51以前...我學校的訓導主任, 對待體形相近的打架學生
係要求由武比轉為文比
一人一拳打肚, 非常公正, 亦很公平
結果兩個人初時用足飲奶力打, 打打下....大家都越打越細力...
8 :
GS(14)@2011-09-18 14:43:58其實都是精力過剩,hehe
9 :
passby(15493)@2011-09-18 23:44:26d字幾似教書
10 :
GS(14)@2011-09-19 21:51:37咁一定是好老師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