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一之父前總理科爾逝世
1 :
GS(14)@2017-06-18 22:06:57■促成東西德統一的科爾昨日逝世,終年87歲。
有德國統一之父之稱的前德國總理科爾(Helmut Kohl),昨日於萊恩蘭帕拉蒂尼州(Rhineland-Palatinate)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的住所逝世,終年87歲。
推動廢除馬克改用歐元
當地報章《圖片報》昨日證實科爾的死訊,他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Twitter發推文向他致哀。美國前總統布殊讚揚他是「戰後其中一位最偉大的領袖」,是「自由的真正朋友」。1930年出生的科爾,於1946年加入基民盟,1960年代躋身黨高層,1982年當選西德總理,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提出《十點計劃》,其後再與東德簽署關於經濟、社會等各項協議,最終促成德國統一。他在柏林圍牆倒下後曾說:「未來德國領土只會出和平。」科爾在統一成功後贏得東德人愛戴,一直連任至1998年,是德國戰後在位最長的總理。他也曾提攜現任總理默克爾,讓她初嘗擔任部長。另外,科爾亦參與推動廢除德國馬克並改用歐元,又與時任法國總統米特朗合作無間,促進歐洲融合。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讚揚他是20世紀後期最偉大的領袖。他2008年一次跌倒後,健康情況惡化,需以輪椅代步。他卸任後曾捲入非法政治獻金醜聞引起爭議,但最終也沒有透露涉事金主身份,為光輝一生留下污點。路透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9042
無綫出身近年偕女戰內地珠寶界謝瑞麟二太癌病逝世
1 :
GS(14)@2017-06-22 08:03:24珠寶商謝瑞麟的二太太張美琳,於本月2日病逝,家人飽受打擊。張美琳是1975年無綫第四期藝員訓練班畢業生藝員,與杜琪?和黃杏秀等是同期同學,曾拍過無綫《民間傳奇》等劇集,飾演宮女等閒角,與珠寶商謝瑞麟交往做二太太後,誕下女兒謝穎婷。至於張美琳妹妹張美璉也是麗的訓練班出身藝員,曾主持婦女節目《午間小敍》,跟張美琳姊妹情深。
■謝瑞麟(左)與二太張美琳的女兒謝穎婷(右)於2012年結婚,婚禮上張美琳喜極而泣。
■張美璉回答友人指胞姊患上胰臟癌。互聯網圖片
「最美麗善良的人」
據了解,張美琳半年前患上胰臟癌突然暴瘦,至本月2日病逝。本月3日凌晨,張美璉懷着悲痛心情於facebook宣佈胞姊死訊,寫道:「我?家先知道沉重的心……有幾咁重!I love you Sis.致我這生中最長的友誼,最開心的夥伴,最美麗善良的人,最相信我的人。I miss you so much Sis. See you in Heaven.」張美璉還上載了多張跟張美琳小時候一起成長的生活照,不少朋友留言着她節哀之餘,還問到張美琳離開原因,張美璉指張美琳於本月2日因為胰臟癌離世:「She passed away yesterday, she had pancreatic cancer.」
■張美琳(右)跟妹妹張美璉(左二)和妹夫宋豪輝感情要好。互聯網圖片
■張美璉(左)本月3日在facebook懷着悲痛心情宣佈胞姊張美琳死訊。
鍾慧冰不便多講
記者昨日分別聯絡張美琳女兒謝穎婷、張美璉與丈夫宋豪輝,但至截稿前未有回覆。至於跟張美琳生前情同姊妹的鍾慧冰,昨被問到張美琳死訊時,她透過WhatsApp承認:「係。」但指自己正於醫院接受治療,不便多講。張美琳早年與女兒活躍各大小場合,謝穎婷於五年前與藥劑師Stewart Yeung結婚後,跟母親到內地做珠寶生意,因而甚少在香港出現。至於張美璉丈夫宋豪輝是無綫第一代小生,與張美璉婚後離開娛樂圈開婚紗店。採訪:魯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0/20061459
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男角56歲恩奎斯特逝世 謝拉心碎
1 :
GS(14)@2017-07-01 09:53:51【1960-2017】■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男主角恩奎斯特前日因肺癌逝世,終年56歲。
改編自瑞典暢銷小說《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的同名電影,於瑞典版《龍》片中飾演男主角的瑞典演員恩奎斯特(Michael Nyqvist),在香港時間前日因肺癌逝世,終年56歲。他的家人昨日正式發表了他的死訊,據悉他治療肺癌已達一年,但在前日仍不幸離開人世。荷李活影星謝拉畢拿(Gerard Butler)亦於Instagram悼念這位生前好友。
據英國《BBC》報道,恩奎斯特是瑞典知名演員,對於他的離開,其家人都非常痛心。恩奎斯特的家人表示:「恩奎斯特很樂觀、熱情,喜愛他與認識他的人,都會被他的熱情感染。他的魅力和氣質是大家公認的,和他合作過的人都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對於藝術的熱愛。」據了解恩奎斯特治療肺癌一年,但他未有公開患病消息,繼續拍攝講二戰的《Radegund》、海豹特擊隊的《Hunter Killer》及仍在拍攝中的俄羅斯潛艦災難片《Kursk》,這三套作品已成為其遺作。
「出色才華小孩童真」
恩奎斯特的死訊傳出後,其影星好友《戰狼300》(300)主角謝拉畢拿拍片悼念:「他是我其中一個最喜愛的人,有出色的才華與小孩般的童真,他謙卑又正直……他的離開使我心碎。」兩人於仍未上映的《Hunter Killer》中有合作。恩奎斯特曾於瑞典最有名的演藝學校Malmö Theatre Academy接受演戲訓練,電影大師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曾在這所學校的劇院執導舞台劇。在2000年,恩奎斯特有了事業上的一大突破,他因演一齣瑞典的喜劇《Tillsammans》而廣為人識。而令他登上國際舞台的作品,就是2009年的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系列,戲中他飾演一位精通查案的記者Mikael,與身份神秘的女主角,露美慧柏絲(Noomi Rapace)飾演的Lisbeth因工作發展出感情,演出細膩而深刻,令他聲名大噪。隨着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三部曲的成功,荷李活亦翻拍了首部曲,並由「占士邦」英國男星丹尼爾基格(Daniel Craig)及朗妮瑪娜(Rooney Mara)任男女主角。
■恩奎斯特於《龍紋身的女孩》中飾演記者Mikael,他憑此角獲提名過國際艾美獎。
■於《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中恩奎斯特飾演反派角色,有大量動作場面。
■恩奎斯特與任美術指導的妻子Catharina Nyqvist Ehrnrooth育有兩名子女Ellen與Arthur。
成名後進軍荷李活
其後恩奎斯特成功進軍荷李活,拍過多部著名作品,包括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主演的《殺神John Wick》(John Wick),以及湯告魯斯(Tom Cruise)的《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Mission:Impossible— Ghost Protocol)等,他於電影中多演反派角色,他更曾兩度獲選為瑞典最性感男士。撰文:何德
■謝拉畢拿昨日得知好友恩奎斯特離世消息,即拍片悼念對方。
■《Hunter Killer》是恩奎斯特遺作之一。
【恩奎斯特歷年重要作品】
2000年《Tillsammans》2009年《龍紋身的女孩》系列(又名千禧年三部曲)2011年《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2014年《殺神John Wick》2017年(未上映)《Radegund》2017年(未上映)《Hunter Killer》2018年(未上映)《Kurs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9/20072042
揚威歐洲三大影壇《祖與占》珍摩露逝世
1 :
GS(14)@2017-08-02 06:15:24【1928–2017】■經典電影《祖與占》女星珍摩露昨日傳來死訊,終年89歲。
法國殿堂級女星珍摩露(Jeanne Moreau)昨日傳來死訊,據其發言人表示,珍摩露被發現在巴黎寓所與世長辭,終年89歲。1928年出生的珍摩露,自50年代入行後演出過逾百部電影,當中1962年的《祖與占》(Jules et Jim)稱得上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珍摩露離世噩耗甫傳出,全球各地影迷在網上大嘆惋惜,連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亦公開讚揚珍摩露為影壇帶來很大貢獻。珍摩露從影65年來獲獎無數,演出電影除了《祖與占》之外,還包括經典作《夜》(La Notte)、《鬼火》(Le Feu follet)、《通往斷頭台的電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曠夫怨婦》(The Lovers)及《天使灣》(Bay of Angels)等,她亦是少數能揚威柏林、康城、威尼斯歐洲三大影展的影壇巨星,早於1958及1960年已憑《曠夫怨婦》及《生之怨曲》(Seven Days, Seven Nights)贏得威尼斯和康城影后;及至1998及2000年,先後獲頒柏林和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影壇地位一直受到認同,她最後一部作品是於2012年電影《Une estonienne a Paris》。
■珍摩露與第三任丈夫、金像導演威廉佛烈金的婚姻,只維持了兩年。
■周潤發2003年在巴黎出席活動時跟珍摩露(右)有一面之緣。
■珍摩露於名導舊愛路易馬盧電影《曠夫怨婦》中有大膽演出。
曾有三段婚姻
珍摩露的感情方面,她一生共有三段婚姻,1949年嫁法國男星Jean-Louis Richard後,夫妻關係只維持約兩年,之後與Teodoro Rubanis和《驅魔人》(The Exorcist)金像導演威廉佛烈金(William Friedkin)的結婚也是離婚收場。至於珍摩露的緋聞男友多不勝數,如影星李馬榮(Lee Marvin)、導演東尼理察遜(Tony Richardson)、路易馬盧(Louis Malle)、著名設計師Pierre Cardin等。珍摩露2009年曾參演馬來西亞導演蔡明亮的《臉》(Face),蔡明亮昨日回應珍摩露離世時表示:「悲傷、不捨。」珍摩露曾於2010年來港出席法國電影節,2003年曾與周潤發於巴黎的經典車展活動上碰頭,並有合照留念。撰文: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01/20107610
第7位《哈利波特》成員逝世Robert Hardy縱橫演藝70年
1 :
GS(14)@2017-08-06 11:39:19【1925-2017】■參演《哈利波特》系列的英國老牌男星Robert Hardy前日不幸離世,終年91歲。
曾參演《哈利波特》系列的英國老牌男星Robert Hardy,在其家人證實下於前日離世,終年91歲。Robert Hardy生前曾獲頒CBE勳章,他從影70年參演過百部影視作品,代表作包括經典長壽劇《眾生相》(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又在主演迷你劇《Winston Churchill:The Wilderness Years》中演活英國首相邱吉爾。電影方面,Robert Hardy有份演出李安執導的1995年電影《理智與感情》(Sense and Sensibility),更從2002年的《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起,在該系列四集電影中飾演魔法部部長Cornelius Fudge,跟愛爾蘭男星米高甘邦(Michael Gambon)扮演的霍格華茲校長鄧不利多有不少對手戲,令影迷留下深刻印象。
■Robert(左)有份演出李安1995年執導的電影《理智與感情》。
■Robert Hardy曾在劇集中扮演邱吉爾。
■長壽劇《眾生相》是Robert Hardy(左)的代表作。
作者羅琳悼念
昨日,《哈利波特》作者羅琳(J.K. Rowling)在網上留言表示,當得悉Robert Hardy離世深感惋惜,並透過Twitter悼念:「聽到Robert Hardy離世感到很難過。他是如此有才華的演員,曾合作的Potter每一位都很愛他。」由2014年6月,已有六位參演《哈利波特》的資深演員相繼離世,當中包括英國諧星Rik Mayall急性心臟病去世,他在片中飾演搗蛋幽靈,享年56歲;2014年夏天,演奸角灰背的英國男星Dave Legeno行山時中暑猝死;同年聖誕日,英國老牌男星David Ryall逝世,他在片中曾演鄧不利多好友艾飛道奇。去年初,憑石內卜教授深入民心的英國影星阿倫力文(Alan Rickman),於倫敦因癌症逝世,終年69歲。今年1月,演魔杖店老闆的英國影帝尊赫特(John Hurt)癌症病逝,另在月前,飾霍格華茲歷任校長之一的101歲男星Sam Beazley也於在睡夢中離世。撰文: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05/20111790
【動心聞2017】香港文化藝術大事回顧 金庸館開幕+鄧永鏘逝世
1 :
GS(14)@2018-01-07 16:11:27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又到一年年終,2017年香港藝術和文化有甚麼大事值得重溫?
1.金庸館開放
今年三月,全港首個以著名作家查良鏞博士(筆名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於香港文化博物館揭幕,是香港文化史和文學史上一件大事。金庸館連同其互動節目展區佔地約2500平方呎。透過三百多項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說版本、珍貴的手稿、文獻和照片、小說改編的電影海報、電視劇主題曲唱片及金庸的私人物品等,介紹查博士的早期事業、金庸武俠小說的創作歷程與貢獻,同時突顯他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吸引各地華人和無數金庸粉絲光臨。
2.唐英年重掌西九熱廚房
唐英年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於2008至2011年兼任西九董事局主席,闊別六年,今年九月,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唐英年重掌西九董事局主席一職,說他是不二之選,此舉打破以往由現任政務司司長擔任這職位的慣例。唐英年於上任前接受筆者專訪,不斷強調自己對西九有感情,要毋忘西九初心,「會謹守文化藝術是西九的核心,營運時『量入為出』也會有限度地商業化。」唐英年於十月履職,任期兩年。
3.香港人在台北搞官方同志展
亞洲社會同志平權議題一直是燙手山芋,今年5月24日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為呼應時代大題目,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了全亞洲首個同志議題展,而搞手和藏品都是出於香港驕陽基金㑹。展覽由香港方主導與支持,展覽卻在台灣落實,本身已是一個宣言。香港驕陽基金㑹創辦人孫啟越向筆者表示,㑹積極爭取展覽在香港展出,但必須與官方合作,否則便失去推動平權的意義。
4.鄧永鏘逝世
已故慈善家鄧肇堅長孫、「上海灘」創辦人鄧永鏘爵士今年八月底逝世。今年初鄧氏已健康欠佳,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決定舉行人生「最後派對」,無奈死神不允。他走了後,有人形容鄧氏代表的香港貴族品味也隨之消散。陶傑形容鄧爵士是「成長於香港、浸潤於英國、遊走於西方、矚目於市場的獨特人物」,又謂此君一去,香港「黯然無光」。為讓公眾了解Sir David,他的遺孀Lucy(Lady Tang),特意把鄧永鏘生前放在大宅的藏書,當中約千多本捐贈予二手書店Flowbooks。
5.無綫50大壽與六嬸離世
香港第一家免費電視台無綫,今年50歲金禧生辰。不過,自千禧後網絡發達,社交網絡變成了意見領袖發放訊息渠道,市場已難一台獨大,人人都可以製造輿論。電視台生態轉變,加上近年「反大台」情緒高企,無綫正亦積極增強網絡影響力,在挑戰下踏入下半個世紀的新局面。就在無綫慶祝過金禧後兩天,前無綫行政主席「六嬸」方逸華因病離世,震撼娛樂圈,這位從歌手成為叱吒影視界的女強人與六叔的愛情故事,被重新傳頌。
6.頻頻破紀錄的一年
單單是一場蘇富比的秋拍,五天便錄得總成交31.5億港元,產生了16項世界拍賣紀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便以2.943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12月17日北京保利的一件齊白石1925年創作的《山水十二條屏》以9.315億人民幤(約10.8億港元)成交,刷新全球中國藝術品成交紀錄,也是中國藝術品成交價首次跨越一億美元的台階,一場拍賣也有五件過億拍品。
7.王家衛獲法國電影大獎
香港導演王家衛再度揚威海外,十月於法國里昂出席有「法國金球獎」之稱的「第9屆里昂盧米埃爾頒獎禮」獲頒終身成就獎,是首位香港導演奪得此項殊榮,作為對他在電影界的貢獻和肯定。王家衛在大師班與電影人及影迷見面,並於閉幕典禮全球首映全新4K修復的《花樣年華》。
8.《救世主》訪港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嘔心瀝血傑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十一月中於紐約佳士得拍出35億港元,成為全球拍賣最貴藝術品。在拍賣前作品預展的世界巡迴亞洲第一站就是香港。11月12日晚,《救世主》坐私人飛機被警衞荷槍實彈沿途保護到中環展出數天,幾日來吸引了無數知音前來,星期日無懼八號風球、風、雨、濕身,跨境來會一會它,引發社㑹一陣達文西熱潮。
9.香港終於有自己的燈光節
香港首次將逾120年歷史的法國里昂燈光節(Fete des Lumieres)引進香港,幕後推手,是香港人熟悉的「法國五月」行政總裁賈奕楠(Julien Loic Garin)。來港六年半的他出於思鄉,冀把家鄉「名物」引進香港。幾經努力周旋,港產燈光節「光.影.香港夜」(Lumieres Hong Kong)在11月底在港舉行三天,16個地標展出各地和本地藝術家的多件燈光裝置與藝術品,透過藝術與本港建築物和社區對話。
10.詩人余光中離世
文壇巨人、「鄉愁詩人」余光中以九十高齡辭世,引發香港文壇的大震盪。生於大陸,死於台灣,中間有11年黃金時間在香港,曾擔任過中大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曾說,詩、散文、評論和翻譯是他的「四度空間」,而香港則是他的沉思空間,引發了「沙田文學」,並在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時,於海外以詩聲援爭取民主學生的學者。他離去後,社交網絡舖天蓋地的出現他的詩,以緬懷這位一代詩人與作家。撰文:鄭天儀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1/20261103
17歲靠零用錢起家 遺產料4,579億宜家創辦人 坎普拉德逝世
1 :
GS(14)@2018-02-04 23:14:36全球傢俬零售大王、宜家家居(IKEA)創辦人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前日在瑞典家中安詳離世,終年91歲。生前勤奮節儉的坎普拉德是白手興家,憑藉準繩的眼光和堅毅的精神,他一手建立的宜家富可敵國,外界估計其遺產或接近587億美元(4,579億港元)。
宜家對坎普拉德的死訊發表聲明,稱「他的家人和世界各地的宜家員工都會懷念他」。公司主席布洛頓指坎普拉德生前致力「要為更多人締造美好的家居生活」,這個將會繼續成為引領宜家未來發展的宗旨。坎普拉德是瑞典傳奇的企業家,1943年只有17歲的他便利用父親給予的零用錢創立宜家,IKEA中的I和K是取自他名字的縮寫,E代表家族農場Elmtaryd,A是代表他家鄉一條村莊Agunnaryd。宜家甫創業時,並不是從事傢俬銷售,坎普拉德發迹前試過賣火柴、魚、聖誕樹、文具,又試過做分銷和郵購物流。直至1952年,他見傢俬最受歡迎,便結束其他雜貨業務,集中分銷平價傢俬,生意漸上軌道。
平壓包裝 簡化組裝工序
然而,宜家真正茁壯成長的轉捩點,必定要數1956年開創全球先河,推出平壓包裝傢俬(flat-pack furniture)。坎普拉德曾經表示,當時的靈感是源自見到員工先拆除枱腳,再為客人搬運新枱上車,靈機一觸,明白到「慳位」可以為買賣雙方都帶來好處。聰明的設計令自行組裝的工序大為簡化,革命性的平壓包裝傢俬迅速大行其道,宜家於1958年在艾爾姆胡爾特開設了首家門市,生意越做越大。可是,坎普拉德壓低傢俬廠出貨價,再廉價轉售客人的商業模式卻引起業界不滿,當地廠方和經銷商一度聯合抵制宜家。面對來貨短缺,終日思考如何削減營運成本的坎普拉德卻化危為機,帶領宜家更上一層樓。由1960年代起,宜家轉向共產波蘭購買傢俬,減少依賴瑞典廠方。同時為了突破本土市場的局限,坎普拉德在1963年於挪威首都奧斯陸開設了第一間海外分店。
■童年時的坎普拉德(左)在家族農場居住。
■坎普拉德主持在瑞典的第一家商店開業禮。
■宜家首間店舖1958年在瑞典艾爾姆胡爾特開幕,現改為宜家博物館。
成功秘訣:一定要節儉
通過特許經營的授權方式,宜家先後打入丹麥、瑞士、德國、加拿大、荷蘭、奧地利、美國、英國,1975年登陸香港,到上世紀90年代已稱霸歐美市場,其後更成功開拓俄羅斯、澳洲、日本和中國市場,成為真正的世界傢俬零售霸主,截至去年8月於全球有403分店,年度營業額高達383億歐元(3,724億港元)。宜家產品目錄每年印刷量高達2億冊,被指是《聖經》以外最多人閱覽的書籍之一。坎普拉德在1986年退下管理前線,只保留控制特許經營權的母公司顧問職銜多年。2014年,坎普拉德在表揚他商業成就在頒獎禮上,罕有地分享成功的秘訣,當時他說:「一定要節儉,例如創業初期不妨用飯桌做辦公室,跟着便要默默耕耘,直至你的想法取得成功。」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 ... e/20180129/2028880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