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私募大佬蔡明:中國股票市場現狀及投資策略 作者:蔡明 蔡明:是最早投身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雲人物之一,90年任職海南港澳信托總裁助理兼證券部總經理;98年任職博時基金副總裁,主管投資;02年任職雲南國際信托總裁、副董事長,07年投身私募創立民森投資。 蔡明先生不僅在公募界有很高聲譽,所創辦的民森投資業績也是不俗,斬獲2014年《中國基金報》“三年期中國最佳基金經理”、《中國證券報》“金牛股票私募投資經理獎”;2013年《福布斯》“2013年中國最佳私募基金經理”等榮譽。 有些大佬很低調,但傳說永遠是傳說。民森投資董事長蔡明可能是我接觸的陽光私募中人際網最為複雜的一個。蔡明經歷十分豐富,與大部分私募不同,他幾乎在所有證券投資的主流領域都逛過一圈,還到美國吸收過精華,最神奇的是,他在每個領域都做到了大名鼎鼎。 本文為深圳民森投資董事長蔡明在國信證券發言實錄 非常高興,有機會到國信證券和大家交流。作為一個投資經理,我覺得可以5分鐘的簡短時間來把投資(內涵)介紹完,否則就不適合作為一個投資經理。首先要知道資產配置的方向,然後是買什麽、賣什麽,思路要非常清晰,歸結到最後要簡單、具有可操作性,否則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經理。上一期的邱總已作了不少(精彩演講),受鴻橋總的邀請,我在這里多啰嗦一點。PPT做的非常簡單,(那我講的)內容會多一些。我就講兩部分,一部分是股票市場的現狀,二是當前的投資策略。 首先要說的一個現狀是,從我20幾年的投資經歷,從投行、到公募自營,再到私募,這麽多年我至少拜訪超過500家的上市公司,經歷了中國資本市場這20多年的變化。資本市場的現狀有很多特點,我就講其中兩點最重要的。 第一個,中國大部分的上市企業不創造價值。國信這里也有很多做研究的,我想他們也會同意我的觀點。股票市場它交易的應該是具備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什麽叫具備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呢?我覺得要有這幾個特點。第一,它的經營目標是股東價值最大化,然後是員工價值最大化和社會價值最大化。那麽我們看看國內很多公司從行為上,三個政策最重要,第一個是投資政策,就是我們對任何一個項目要有的一個投資政策;第二個是融資政策,我們有項目要有什麽資金來匹配它;第三個是分紅政策。 那麽從投資政策來看,正常情況下是什麽,我們在理性地選擇一個投資項目,我們要看項目的預期回報,必須要超過資本市場對它的期望回報。我們投資者在資本市場買股票,要看這個股票能帶來多少回報,同時因為我們承擔了風險,要在正常的社會平均回報加上風險溢價。我們看到現在很多企業在這麽多年喊的一個口號是“做大、做強”,但大部分項目很少考慮回報的問題。 再看融資政策。我們知道企業融資大概有三種方式:銀行借款、短期借款(發行債券)和股權融資。在中國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我們知道三個方式中銀行成本最低、債券次之,然後股權融資的成本是最高的,因為它攤薄了原有股東的股份,但是我們大部分公司傾向於成本最高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一有機會它就增發,二級市場上的超募,從資本市場上圈更多的錢。為什麽要選擇這個方式呢?企業家為了避免破產風險,手上會儲備更多的現金,這些現金不用還本,經營者的壓力會更小,但實質上還是攤薄了股份。在國外,發股票是一個巨大的利空,因為對原有股東的利益進行了攤薄。但中國的企業喜歡發股票,選擇成本最高的融資方式,實際上的結果是破壞了股東價值。 第三個分紅政策。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項目,我們的理性做法是把現金發給股東,或是回購註銷,增加原有股東價值。但在中國非常流行的做法是拆細、轉增,最多的是分點股票,最不願意付現金,也是一種典型的破壞股東價值,沒有把股東價值作為經營目標。說到底,大多數公司,不是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它的經營目標。這和中國資本市場這麽多年的發展特征有關系,我們原來是以公有制為主的經濟體,現在逐漸轉向市場經濟,很短暫的30多年,非常的不成熟。但是我們的資本市場,比如說我們的交易系統,是最先進的,但交易的東西卻不是市場化的東西。這是中國資本市場非常大的一個特點。 這麽多公司是否創造價值,我們可以用一個指標EVA來評價,就是經濟增加值,它可以簡單地評價這公司是否為股東創造價值,就是利潤減去資本成本。很多上市公司的資本形成大部分是由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貢獻的。若是減去這樣的資本成本,很多公司實際上(EVA)是負的。我們做了一個統計,中國超過了80%的公司,這麽多年的EVA是負的。也就是說它是在破壞股東價值,沒有給股東創造價值,這也可以從前面的企業行業看到這一點。從理論上說,股權投資的收益會高於投資債券的收益,也會高於儲蓄的收益,因為承擔的風險不一樣。這在美國是這樣的,從美國這幾十年的統計來看,股權投資的回報會超過債券,債券會超過儲蓄,很準確地反映資產狀況的風險收益比。但在中國,我們不算買理財產品,從長期儲蓄存款來看,股權投資回報是更低的,就是因為沒有給股東創造價值。 從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快,但是我們的股票市場卻表現出熊長牛短,其中的原因也在於這些公司沒有給股東創造價值。有人說我們的資本市場是賭場,賭場是零和遊戲,但我覺得我們的資本市場比零和遊戲還差些。投資者,尤其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處於非常不利的環境。 二級市場的特征表現出博弈的特征,波動大。而且大部分的投資者只擅長於多頭的策略,就是漲的時候才賺錢,跌的時候或是因為沒辦法做對沖,或是這方面的能力不太強,所以賠錢的時候比較多。 另一個特征是股票市場反映更多的是供求關系的影響。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商品的價格是圍繞價值波動的。如果價格在價值附近,波動就相對小。但是呢,中國的股票價格更多時候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大量新股發行以後,像上次的行情,隨著大量融資的出現,把資金消耗掉,行情結束。 所以這是我們市場的一個特征,大多數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作為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一定要清楚。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第二點,中國的指數,上證綜指或是深圳成指,不能反應中國經濟的全貌。這里有個統計,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公司在海外上市,有N股、H股等,還有在新加坡、日本上市的都有,這些公司的經營地點在中國,但是在海外上市。我們有個統計,去年A股的市值是22萬億,現在是35萬億,但是海外是11萬億,現在是14萬億,這個占比大概是37開,就是30%是海外的,70%是國內的。 但是質量上呢,更有意思。這是民森在這幾年做的一個指數,叫民森中國生產力指數,有兩部分組成,一個叫先進生產力,一個叫落後生產力。先進生產力是指所有業務在中國的全球上市公司、民企非周期性行業的市值前100個,像阿里、騰訊都在里面。 下面一個叫落後生產力指數,除了民企非周期的,就是國企周期性的。國企和民企對比之所以叫落後生產力,是因與民企相比,國企的治理結構比民企差很多,破壞股東價值的行為更甚,所以我們叫落後生產力。 這是過去兩年的表現,從12年到現在。我們看到,先進生產力指數實際上已經進入牛市,在基本市場比美國要落後3年。我們已感受到,騰訊、百度還有創業板的股票在過去表現出非常好的走勢。而下面這根紅線代表其它的,像滬深300的股票都在這,它的意義在於反應出中國經濟的二元結構特征。我們在經濟的調整過程中,有一批好的、代表中國未來的、很活躍的,像移動互聯網在過去很活躍的,實際上在資本市場中已經反應出來了。那麽其它的,大多數周期的公司,產能過剩比較嚴重,它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今年不一樣。下圖中可以看出今年以來,落後生產力漲幅非常大,達43%。而先進生產力漲幅才12%。等下我們會說下原因,為什麽會這樣。我們接下來長時間的投資思路,也是從這圖中可以看出來。 如果我們把這些先進和落後混合起來,做成民森中國混和指數,就非常有意思了。(可以看出)這一輪牛市兩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從18大之後,中國市場已開啟了一輪牛市,而不是現在才開始。 簡單來說,目前的A股指數,上證和深證,無法反映中國經濟的全貌。有人說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某方面是不錯,但是只是我們還沒有看到。 這是我們看到的兩個情況,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還有很多特征,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講,只是從我的視角來看,這兩點顯得非常重要。 接下來講下我們的投資策略。第一個就是專業投資者關註的視角,職業資產管理人和選股票的人是不一樣的,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想講的是,專業投資第一關註的是資產配置。現在有個流行的概念,叫風口,說風口比豬重要,實際就是資產配置的含義。 關於資產配置,我們從業績歸因分析來談。一個資產組合的業績,到底是由誰來貢獻的。這方面很多的研究表明,得出的結論是一個組合的業績可以由以下三方面決定,一個是資產配置,就是資產配置能力,是否把資產放在風口上了。第二是擇時,第三是選股。 我們可以用資本市場定價模型、Janson或是阿爾法模型分解出來,看組合賺那麽多錢是哪方面做的貢獻。在中國和國外不一樣,有很多實證的研究表明結果大體是這樣。根據我們的研究,在過去7年,我們也對我們的業績進行歸因分析,大體上,資產配置的能力占業績的貢獻是70%-90%。也就是說資產配置非常重要。而擇時,很多人可能覺得時機選擇能力很重要,但是只占了貢獻5%-10%,剩下的5%-20%就是看擇股,就是選到好的股票。這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樣,但事實上就是這樣。從長遠來看,擇時基本上沒什麽效果。我不相信有人能有這樣擇時的能力,如果有,我願意把我的錢交給他管理。他有這能力,給他1萬元去做股指期貨,這個市場上所有的錢都能被他賺走。這是不可能的,他可能對,可能錯,是呈現一個隨機遊走的狀況。選股也是一樣。每個人有他自己思維的局限,知識的局限,所以他不可能選到市場上所有好的股票,可能今年好,明年呢,後年呢?他的持續性是不高的。但是,始終不變的是資產配置能力。 當然我們的資產配置可以用很多方法來做,如馬可維茨模型、B-L模型等。民森這麽多年來一直在用這些方法來做資產配置,我們的實踐是表明,在中國是B-L和凱尼公式非常有效。 資產配置對業余投資人來說,也很重要。從大類資產配置來說,10年前,最好的是房地產,如果有杠桿的話有很好的回報。但如果配在股票上,如果用指數來代表的話,會很慘。而配置房子的話,就不關心你選在哪個地方的房子,就算你全國平均每個地方選一套,也很好。 第二個是關註收益的質量,關註風險。對組合的業績的評估有很多方法,典型的用的比較多的像夏普或是特羅德或是Jason。這樣一些方法說明一點,就是你獲取收益的時候一定要看它的質量,就是調整後的收益怎麽樣,關註波動。我認為資產管理的最高目標,是使你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好的收益質量,這也是資產管理的出發點,是現代資產管理公司首先要考慮的一點,然後再考慮資產配置,再考慮下面的個體,這是專業投資者的思維。 所以可以這麽說,關註風口,關註配置,關註風險,重視收益質量,是優秀資產管理人最重要的特質。如果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我覺得他很難在這個行業長期的發展。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我看到很多人總是討論我們喜歡什麽樣的股票,大部分投資人喜歡這樣的股票,那樣的股票,買了一堆後,自動形成了他賬戶的投資組合。而這個組合到底相關性怎麽樣,是否能夠分散風險,整體波動收益怎麽樣,這樣的結果並沒有考慮在內,他的目標主要在於選股票。中國人很多人學巴菲特,喜歡看股票。這是和專業投資者的一些差距,或是區別。 最後談一談當前的資產配置,就是當前我們到底要做些什麽樣的組合。我覺得對散戶,或是專業投資者來說都一樣,都用一樣的辦法來管理。 對當前市場,很多人有很多各式的看法,牛市、非牛市,也找了很多理由。我在這里也不重複,我就講些大家沒有提到的觀點。 剛才大家看民森混合指數,可以看出牛市在兩年前就已經出現了,或者明確說,18大以後不久,牛市就開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在18大之後,我們看到了國家治理改善的可能。在之前,很多人對此推動信心,尤其是不少企業家選擇了移民,對國家的未來缺少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一個國家的資產,尤其是風險資產定價極其重要。我們舉個例子,印度換了一個新的總理,大家非常喜歡,國內民眾喜歡、國外投資者也喜歡,換了以後印度股市創了歷史新高。因為全球的資產配置特別講究國家的穩定,這個非常重要。我覺得我們這輪行情的很大功勞來自於這個,大家對中國的未來信心在增強。 第二個,低估值的藍籌確實估值非常低。為什麽這麽低,因為大家對國家的未來沒有信心。但一旦有信心,發現中國的經濟不會硬著陸,至少可能性大幅度減少。所以藍籌股的估值不應該那麽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大家在談的一個國企改革。我們之前把國企放在落後生產力里的,但是如果它的治理結構發生變化,它就變成先進生產力了,這樣一正一負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這些國企和低估值的藍籌,我覺得未來是非常有潛力的。我覺得這輪行情的實質就是由這些低估值的藍籌推動,或者叫估值修複。銀行不可能是3、4倍的市盈率,像建築這些估值太低。 第三個,居民的資產配置被迫在改變。我們看看現在的資產配置比例是,房地產46%左右,理財產品含債券,是17%。一個例子,像深圳年青人比較多,創業的氣氛比較濃厚,深圳的居民風險偏好是比較高的,願意去做投資。過去幾年深圳的理財產品也賣得很好,很多人不願意去冒風險,錢都放在理財產品和固定收益里,包括債券、銀行理財和信托。 第三個是股權投資占10%,存款占27%。這個比例在正常的市場經濟國家或是發達國家相比,這個配置是不足的。從長遠來說有一個均值回歸,股權投資至少回到15-20%,其它幾類資產的吸引力在下降,像房地產、理財產品等吸引力在下降,同時藍籌的分紅率也達到一定水平,只能朝這個方面轉變。我們看現在的成交量,單日達到1.2萬億,原因就在於這個配置在發生變化。 這是老百姓的資產配置在全球的一個比較,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我覺得還是一個被迫的調整。而且如果考慮到資本市場的神話,有賺錢效應,會加速這個調整進程。前段時間我看有地方打一個廣告,我覺得是廣告,說深圳有人三天賺了2個億,回家養老去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廣告,但是這些現象或是故事會發生,這些賺錢效應會改變老百姓的資產配置方向。 所以從理性來說,目前配置增加權益類資產和優質的債券是非常有必要的。回顧下美國2008年從金融危機擺脫出來後,最先活躍的是美國的優質債券市場,並步入牛市,如美國的國債。我相信中國也可以是這樣,類似之前有很多次級債,中登公司做了一些新的規定後,優質債券的吸引力會增強。 基於這些原因,還有我們剛才談到的一些方面,下面我們給出一個我們目前的資產配置建議,從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我們的一些思路。 第一就是低估值的藍籌加國企,因為存在一個國企改革的預期。過去很多人炒地圖,從上海、珠海、深圳有國企改革,實際上在我看來,所有的國企都要改革,所以找低估值的很重要,至少第一階段是一個估值修複的行情。所以,我們今天實際上也看到證券銀行股暫歇後,低市盈率的開始在漲。很多人在看一帶一路、自貿區什麽的,實際上根本不用看,這個地圖全國都在,只要是低估值的藍籌就行。只要這個行業未來不太差,像建築這個低估值肯定好,因為到處還是在建築。 第二個是優勢制造業,我想談談這個觀點。我覺得中國未來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話,也就是所謂的轉型,一定要有制造業,能夠有優勢的制造業,能夠在全球有它的地位。舉個例子,華為,還有格力這樣的企業越多越好。那麽我覺得,十幾年前中國有很多的產品在全球占了很大的份額,它的原因歸結為我們的成本低,有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可以犧牲環境,獲得了低端產品在全球的巨大份額,但現在這些優勢正在消失,但是我們還有一個比較優勢,就是工程師優勢紅利。我覺得我們工程師紅利的性價比要比低端勞動力的性價比要高很多,它的競爭優勢強很多,所以我們才有華為這些的企業,有優勢的裝備制造業能夠起來,這是中國的希望,而且我們也有這樣的條件。我們看到了很多BAT們在上市,小米和董明珠也在打賭等等,當然我覺得小米、阿里能夠在效率上得到提升,但是這並不能提高中國的國力和競爭力,我覺得我們還是需要更多的華為、格力這樣的公司,在全球有競爭力的制造業企業出現的越多,中國才有可能更好地轉型。所以優勢制造業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重點。 第三個是數據科技,我們知道過去三十年是IT的時代,馬雲提出現在是DT的時代,從IT到DT,從電子科技到數據科技。這個數據有好的雲處理能力,有好的分析,數據顯得特別的重要。擁有核心數據、專業數據或者有專業大數據處理能力的公司,未來前景非常可觀。如果我們從IT來到DT時代,數據就相當於我們工業時代的礦產。所以我覺得擁有核心數據或是數據處理能力的企業是我們投資的重點,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風口。所以大家看到有很多股票走得很強,我覺得也是和數據有關,今天也有很多相關股票在漲停。 第四個看好的就是新消費企業,我們提出一個新消費的概念,過去傳統的消費的增速受到限制。由於人口結構的變遷、消費形態的變化,現在出現了很多新消費的東西。比如說90後在電商的消費,60、70後這些在人口結構中占據很大比重的群體,他們的消費也是我們關註的對象。當然還有老齡化,所以食品、醫藥也是未來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因為民森一直是從宏觀思維、從上到下的思維,所以我們大體歸納了這些內容,然後我們在這里面去尋找。目前我們配置的比例,在低估值藍籌上,我們的配置比例大,超過了30%。下面的(方向)我們也陸續做了些其它的配置。 今天大體上就講了這些,從現狀開始,到專業投資機構關註的地方、決策程序,最後是一個簡單、粗淺的案例,就是我們配置什麽。關於後市,很多人有很多結論,但我想我們不能簡單地說,未來是牛市還是反彈,但我想有這些特征是確定的,第一是市場會變得活躍,參與者會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配置也會越來越多。至於會不會有牛市,企業的質量非常重要。比如說國企改革能夠比較好地使企業的治理結構變得更好,那麽市場會走得更強,或是更長。我記得06年的時候有一波行情,最主要的驅動力是股權分置改革。因為在這之前,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利益在90%的時間是對立的,只是大股東想融資的時候,在短暫的時間是一致的,大部分時間是對立的,因為它不能流通。後面做股權分置改革是一個比較大的進步,使我們中國企業的治理結構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但是經過這麽多年我們發現治理結構還是沒有根本的改變。現在我們看到國企改革這些東西,這樣中國的經濟預期正在變化,不會有硬著陸,通過一段時間後變好,治理結構得到改善,上市公司真正地為股東提供價值,這個時候我覺得牛市才會真正到來 我就談到這里,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基金報 |
安徽藍博旺機械集團發行的“12藍博01”和“12藍博02”債合計1.5億元,前者定於今日行權。因發行人爆出主要債務逾期、現金流較為緊張、資產受限及涉訴、擔保人失信等問題,兩只債券違約幾成定局。持債者援引發行人的表態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只要行權,我們就沒錢還。”
本文來源:一財網,文章作者覃蓀。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即將於2月4日行權的“12藍博01”債很有可能違約。
2月3日下午,該債券主承首創證券作為召集人通知“12藍博01”和“12藍博02”債券持有人於2月11日舉行債權人持有會議,就上述兩只債券可能存在的違約問題進行溝通,並授權首創證券作為受托人行使相關職責。
“12藍博01”和“12藍博02”的發行資料顯示,發行人為安徽藍博旺機械集團,分別於2013年2月4日和2013年4月3日起息,兩只債券發行規模總計1.5億元,期限均為3年,但采用“2+1”的設計,行權日分別為2015年2月4日和2015年4月3日。
眼下,兩期債券的行權日均已逼近,但發行人似乎並沒有準備好本息兌付。“‘12藍博01’基本可以斷定要違約了,2月4日即是該債券的行權日,從目前與發行人的溝通情況來看,資金到位的可能性很低。”一位持有“12藍博01”債的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爆料。
上述機構人士與發行人進行過反複溝通,該人士援引發行人的表態向本報記者稱:“只要行權,我們就沒錢還。”
“但我們肯定還是要行權的,行權是有利於保障投資者利益的,至少現在行權就算違約了,通過法律程序,我們可以來處置資產,要不然拖到最後,一旦公司出現問題,資產說不定就沒了。”據了解,該人士所在機構持有了大量“12藍博01”和“12藍博02”債券。
所謂“2+1”結構及上述機構人士所言的“行權”,即是賦予了債券持有人在2年期期末時提前終止債權關系,要求發行人提前兌付前兩年的本息。因為兩只債券均是“2+1”結構,行權日期均已逼近,但發行人方面則爆出主要債務逾期、現金流較為緊張、資產受限及涉訴、擔保人失信等問題,兩只債券違約風險幾成定局。
首創證券2月3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已經明確表示:“結合聯合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藍博旺集團存在的主要債務逾期、現金流較為緊張、資產受限及涉訴、擔保人失信等問題,以及未能足額提取償債保障金的實際情況,受托管理人認為‘12藍博01’和‘12藍博02’面臨到期不能償還本息的兌付風險。”
首創證券稱:“目前仍在督促聯合發行人通過各種外部渠道籌集還本付息資金,同時要求藍博旺集團及聯合發行人積極配合當地政府部門牽頭開展的相關工作,爭取盡快提出方案以有效推動債務重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5-02-02 NCW | ||
迎來兌付小高峰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已先後有六只出現違約,暴露中小企業私募債 發行的種種風險本質 ◎ 財新記者 劉彩萍 文liucaiping.blog.caixin.com 新年伊始,中小企業私募債違 約風波接踵而至, 首先是“12 致富債” (118065.SZ)發行人在1月初公告稱,2月5日無力應對投資人行使回售選擇權,懇請投資人暫不行使該權利,公司將出售反擔保物爭取在2016年2月5日還本付息 ;緊接著,1月25日“12東 飛01債 ” (118068.SZ)(下稱東飛01債)到期,投資者未能按時收到本息償付,擔保人發佈聲明宣稱從未提供無條件擔保,而擔保函本身的騎縫章瑕疵隨即被市場人士指出。此後,一份“2012年的董事會決議”卻顯示,擔保人江蘇省東台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台交投)董事會同意為東飛01債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違約風波持續升級,真假難辨,引來市場一片嘩然。 違約不斷 2014年私募債進入兌付高峰, “13中森債” (125099.SH) 、 “12華特斯” (125066. SH) 、 “12金泰債01” (125012.SH) 、 “12 金泰債02” (125013.SH) 、 “12津天聯”(125065.SH) 、 “13華 珠 債 ” (118123. SZ)共六只私募債先後陷入償付風波。 2015年以來,風險事件持續發酵。 江蘇宿遷市致富皮業有限公司(下稱致富皮業)2013年2月5日發行“12致富債” ,總額1.5億元,票面利率9.5%,期限為36個月,第二年末將債券利率調整為11%,投資者可在第二年末(2015 年2月5日)行使回售選擇權。該債券的受托管理人和承銷商均為中信證券,中海信達擔保有限公司和致富皮業實際控制人周立康為本期債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據致富皮業今年1月8日在深交所發佈的《宿遷市致富皮業有限公司關於目前無力應對投資人回售選擇權的公告》稱,自2014年2月起,因國家提升環境保護標準,該公司所在的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要求園區內所有企業停產並進行環保升級改造。公司投入巨資進行新的改造,並于2014年8月2日通過環保驗收後恢複生產。在此期間公司只有投入沒有支出,導致現金流緊張。 該公告同時表示, “懇請投資人不要行使選擇權” ,為致富皮業籌措償還 債券本金預留必要時間,公司決定出售反擔保物(萬瑞· 曼哈頓小區樓盤和15 萬張藍礬皮)以籌措資金。致富皮業還公佈了債券的回售登記期為2015年1月23日至1月29日,若投資者未做登記,則視為繼續持有債券。 “1月8日發佈公告,之後並沒有提供下一步解決方案,連1月26日的債券持有人會議也未完成預定議題,1月28 日還會再開,現在馬上就到回售登記期截止日了,投資者非常著急。 ”消息人士稱。 債券持有人則認為,致富皮業信息披露存在明顯違規行為。公司2014年2月即因環保問題被勒令停產,直到2014 年8月才複產。這些事項,直到2015年1月,即將面對投資人回售選擇權時公司才予以公告。作為反擔保物的房產,早已因為涉訟而不能由債券持有人及擔保方處置,但在最近才口頭告知投資者;作為反擔保物的藍礬皮,由於存在保質期,本不適合作為一個期限為三年的債券的擔保物。 致富皮業名下的房地產及主要存貨質押給中海信達進行反擔保。該房產位於宿遷市經濟開發區發展大道萬瑞· 曼哈頓小區,含全部在建工程(共計46幢、219套別墅) 。據消息人士透露,該處房產因涉及其他訴訟,已被法院查封。 一位上海債券從業人員告訴財新記者,只要中海信達做了“保證”擔保,不管有沒有反擔保物,以及反擔保物是什麼,這都是發行人與擔保人之間的合同約定,跟投資人無關。發行人到期未履約,投資人即可向擔保人進行追償。 中海信達作為擔保公司已經是第三次捲入私募債違約糾紛。2013年3月28 日徐州中森通浩新型板材有限公司發行的“13中森債” ,總額1.8億元,票面利率10%,期限為36個月。本應于2014年3月28日首期利息的發行人因為付息困難,無法按期付息,而債券擔保方中海信達也被爆出拒絕為該筆債券承擔代償責任。中海信達稱,該債由其江蘇分公司私自擔保,總部不知,且擔保是在分公司注銷後發生,因此擔保無效。最終在多方協調之下,中海信達向投資者出具承諾函,代償“13中森債”首期利息1800萬元。 “13華珠債”發行于2013年8月23 日,發行總額為8000萬元,第一年票面利率為10%。因2014年8月23日為周六,該債券第一期利息順延後應于8月25日支付,總共支付額度為800萬元,但付息並未成功,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中海信達還未就是否代償做出表態。 根據 Wind 數據統計,目前由中海信達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的私募債券總計10只,本金額總計超過10 億元。 據工商登記顯示,中海信達成立于2007年4月,註冊資本10億元。2013年11月20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聯合評級)評定中海信達主體信用級別 為 AA,級別有效期為一年。但在2014 年4月9日聯合評級將中海信達列入“評級觀察”名單。聯合評級稱,將在中海信達2013年審計報告出具後,根據其經營和財務狀況, “13中森債”代償結果及增資事宜進展情況,重新評估中海信達信用評級。 擔保函瑕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月25日,東飛01債到期,發行人未能按期償還本息。作為本期債券擔保方東台交投于1月26日發佈聲明稱,對東飛01債不承擔任何連帶擔保責任或一般保證責任,稱該司此前為東飛01債提供的擔保僅限于債信評級。這引發了一場風波,外界認為存在發行人造假、券商把關不嚴等問題。 東飛01債發行額度1.1億元,發行期限兩年,票面利率9.5%,起息日為2013 年1月25日,債項評級 AA,由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評級。發行方東飛馬佐里是東台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與意大利 Marzoli 公司于2000年8月共同投資成立的中意合資企業,是紡機設備系統供應商。 財新記者從接近長城證券的消息人士獲悉,東台交投為東飛01債提供無條件擔保的擔保函系發行人提供,負責主承銷的券商存在把關不嚴的問題,交易所在做形式性審核的時候、機構投資者在投資之前,都未注意到擔保函的相關瑕疵。 市場人士發現,在網上流傳的這份東台交投擔保函騎縫章上存在明顯瑕疵。細心的市場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曝光出來的《擔保函》的騎縫章竟然是發行人蓋的。擔保函是擔保人出具的擔保協議,擔保人加蓋騎縫章是為了防止擔保協議被他人篡改。發行人在擔保函上蓋章既沒有立場,也沒有必要,反倒讓人混淆誤認為是擔保人加蓋的騎縫章。 ”“擔保人只在《擔保函》的簽章頁加蓋了公章,只能保證最後一頁是真實有效的,但前兩頁的真實性並不能保證。 ”上述市場人士稱。 但這樣的擔保函怎麼能通過主承銷商的把關和交易所的形式性審查?又怎麼會被機構投資者接受? 有市場人士表示,私募債材料不會在網上公佈,主承銷商發行的時候會打包發給機構投資人一堆材料, “一般來說,應該包括擔保函” 。擔保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沒有擔保函” ,投資人是不會買的。 長城證券作為本次債券發行的主承銷商,東飛01債的直接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目前具體情況尚不清楚,有關問 題不便透露,相關部門正對此進行核查。 “如果承銷協議內約定或雙方當事人事先約定由發行人自行尋找投資者,或券商找到的投資者不夠,發行人通過自己的關係再找一些投資者,這在債券發行中是普遍做法。 ”債券從業人員認 為,發行人想把債賣出去而向投資者出示擔保函是正常的,但最終投資者購買 債券還是會跟券商確認擔保函問題。如果長城證券對東飛01債的擔保函未經審核就默認為真,的確存在嚴重失職。 業內人士稱,長城證券的債券有幾個團隊,都是承包出去,租長城證券的牌照,內控相對較弱,為了出項目,不排除存在比較激進的做法。 根據《中小企業私募債盡職調查指引》第十九條規定,債券承銷商需要調查債券的擔保情況,如提供保證擔保,承銷商需要查閱保證人的有關資料,訪談保證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 “債券最終兌付了不就行了?”1月27日,東飛馬佐里相關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目前東飛01債已經申請了場外結算,陸續償付投資者債券本息,並儘快完成全部結算。 他承認,東飛馬佐里與東台交投之間存在一些矛盾,目前正在初步協商化解,不排除運用法律訴訟的手段,維護公司聲譽等。 關於擔保函的爭議,他不願多談,只表示擔保函、前述2012年董事會決議均是真實存在的, “也不存在抽屜協議” ,“所有的文件證據都有” 、原因還是“此前沒處理好和東台交投的關係” 。 為什麼突然就具備了還款來源?東飛馬佐里表示,公司資金一直沒有問題,發行人在還款過程中存在一些誤會,以及對系統不了解,沒能及時將還款資金打到相關賬戶,可以說是“操作失敗” 。 曾與東飛馬佐里打過交道的從業人員告訴財新記者,東飛馬佐里雖然是民營企業,但對資本市場非常熟悉, “操作失敗”這樣的說辭未免有些牽強。 對於場外兌付,市場人士稱,如果債券到期沒有償還本息,逾期後發行人可以向交易所遞交《自主付息申請》 ,然後在場外直接向投資者兌付,取得投資者已經得到清償的證明文件後,向交易所報備就可以了。 東飛馬佐里相關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公司的現金流是沒有問題的,目前“12東飛債02” (118080.SZ)還未到期,到期後會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償付。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城投公司為發行人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並沒有動力,可能存在民營企業穿上馬甲為政府融資的情形,但這只是猜測,尚無證據。一位債券固收人員告訴財新記者,城投公司為企業擔保更多體現的是政策性支持,東飛馬佐里以前是業內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現在紡織行業整體困難,為了支持該企業的發展,幫助其渡過難關,由政府出面協調城投公司為其提供擔保,這樣也許更說得通。 自欺欺人的擔保 財新記者獲得的一份2012年東台交投董事會決議顯示,東台交投的所有董事曾簽字通過決議,為東飛01債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東飛01債發行人向財新記者確認,這份董事會決議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手中也有這份文件, “都是正規合法的” 。 東台交投的擔保,原是東飛01債發行成功的關鍵。這也是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的必要程序:無論是交易所或投資者,都會要求有國企為發債的民企擔保,否則很難發行成功。但東飛債的遭遇恰恰撕開了一個真實的裂口 : 這樣的國企和城投平台擔保,到底可靠性如何? 東台交投是江蘇省東台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和建設體,其股東為東台市國有資產管理中心和東台交通規劃建設辦公室。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政府撥付的公路建設專項資金,其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與東台市的經濟總量、財政實力情況密切相關。新世紀評級2014年6月對12東台交投債出具的最新評級 報告顯示,東台交投主體信用和債券信用評級均為 AA,評級展望穩定。東台交投剛性債務規模隨項目投入增加而繼續擴大,經營環節現金流下降,但公司繼續獲得政府資產注入,資本實力較強,負債率較低,且持有一定土地資產,能為債務償付提供一定保障,公司總體信用質量得以維持。 東台交投1月26日曾發表的免責聲明稱,2012年應東飛馬佐里請求,東台交投與東飛馬佐里簽訂了擔保協議,出具了擔保函,主要內容為:東台交投的擔保事項是東飛馬佐里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的信用評級。 “如果債券發行人未能清償本期債券項下的任何本金或利息,東台交投不承擔任何代為清償或者與之類似的義務和責任。 ”同時,東台交投表示,有關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東飛私募債《擔保函》中陳述的,東台交投同意為東飛馬佐里向深交所發行不超過3億元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內容與東台交投提供的原文件嚴重不符,有本質的不同。 東台交投稱,對東飛01債投資者持有《擔保函》等文件的來源完全不知情,該《擔保函》並非東台交投出具的真實文件,公司不對此擔保函以及與之有關的合同、文件、資料等承擔任何責任。 東台交投的免責聲明與上述2012年的董事會決議明顯不符。市場人士分析,東台交投和發行人之間可能還存在不為人知的抽屜協議,比如是否在某份抽屜協議中約定擔保只對債券評級負責等。 一位多年從事債券的市場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一般說來,只有跟政府關係較好或者跟城投公司有很多業務往來的企業發債時,城投公司才可能為企業擔保,甚至有時這些企業的資金可能就是是為城投公司所用。換言之,中小企業私募債的風險又是多高! 收緊私募債 中小企業私募債是中國中小微企業在境內市場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的,發行利率不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倍,期限在一年(含)以上,對發行人沒有淨資產和盈利能力的門檻要求,投資者人數不超過200人,完全市場化的公司債券。2012年深交所和上交所先後發佈了《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辦法》 。 中小企業私募債的發行不設行政許可,採用交易所備案制,資金使用的監管較松,具有發行門檻低、審批周期短、資金使用靈活等特點,並且中小企業私募債不受淨資產的40% 的限制,雖需提交最近兩年經審計財務報告,但對財務報告中的利潤情況無要求,不受年均可分配利潤不少于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的限制。 自2012年開展試點以來,私募債為 中小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但是,華融證券固收部分析師郝大明指出,中小企業私募債的信用風險也明顯高于一般公司債。首先,中小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差,較低的發行門檻也增加了發行人違約的可能性。其次,部分中小企業私募債雖然具有大型國企或國有擔保公司的擔保增級,但此前“14天寧債” (Q14120506.SH) 、 “14烏 國投債” (Q14120803.SH)及本次東飛01債表明,擔保方也存在“變臉”的可能。此外,目前存在部分地方融資平台“借道”中小企業發行私募債的現象,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逐漸收緊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私募債的違約風險增加。 中金固定收益部分析師姬江帆也表示,中小發行人抗風險能力弱,集合債和私募債都已經發生過多次信用事件,此次東飛債事件再次說明低評級發行人資金鏈周轉仍很困難,信用風險不容忽視。中小企業債券(包括中小集合債、中小集合票據、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人規模普遍較小,抗經營風險和經濟周期的能力較弱,並且多為民營企業,融資渠道較狹窄,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姬江帆指出,2012年以來公募發行的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多次發生主體償債危機,不過由於上述債券均具有較好的擔保增信,多由擔保人或反擔保人進行代償,因此投資者未發生實質損失。2014年以來,由於中小企業私募債進入償債高峰,也發生多起違約事件,而且由於擔保增信措施和信息披露較公募債券弱,最終被代償的較少,可能已經有不少投資者遭受到了實際損失。 據Wind 統計,自2012年以來共發行了735只私募債,發行金額為1038.56 億元,占當期債券市場發行量的0.35%。 目前私募債餘額為926.19億元,債券市場占比為0.26%。無論是從發行量還是存量上來看,我國私募債體量均很小。 2014年下半年,新《預算法》 、 《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建議》 (43 號文) 、 《地方存量債務納入預算法管理清理甄別辦法》 (351號文)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的出台,加強對城投債券的監管和約束,剝離城投公司為政府融資的功能,且隨著地方政府性債務甄別截止日期的臨近,部分城投債面臨失去地方財政隱性擔保的風險,或許會加劇城投債的分化。 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深交所已經不接受城投公司作為擔保人的私募債,私募債業務逐步收緊,2015年以來未發行任何一隻私募債, “中小企業私募債基本不敢碰了” 。 證監會主席肖鋼曾多次強調,發展證券交易所機構間債券市場,建立覆蓋所有公司制法人的公司債券發行制度,緩解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題。2015年1月16日證監會在《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的基礎上進行修訂,推出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 ) 。 《管理辦法》主要有三方面的變化:一是將公司債發行人範圍從目前的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中小企業和證券公司拓展至全部公司制企業(融資平台除外) ,以及將債券期限從一年以上拓展至任意期限,並淡化了淨資產40%的限制。 二是引入投資者適當性分類以及豐富公司債發行方式,將公司債發行細化為面向公衆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非公開發行三類方式。 面向公衆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評級要求提高至 AAA 級,否則只能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或非公開發行。 三是引入多層次的公司債券交易場所以及交易安排,並實施投資者適當性和分類管理。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交易場所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拓展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交易場所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拓展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和證券公司櫃台。 國泰君安認為,新的《管理辦法》使得公司債從技術層面具備了統一目前幾乎所有債券品種的潛力,但實際上受限于需求容量、融資成本、發行便利等因素影響,短期內仍難撼動一級市場整體格局。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私募債違約頻現,市場對公司債的非公開發行寄予厚望,將來或許會取代中小企業私募債。 |
每年這個時候,A股都將迎來投資中的“春播”時節,第一財經《財商》記者發現,2月份以來,多家一線私募仍“奔跑”在調研前線,並且近期私募調研的個股出現異動的頻率也在增加,部分上海、深圳有名的“私募集中營”席位頻頻上榜。
在第一財經《財商》APP推出的第15期《機構跟蹤》當中,記者重點梳理了兩份重要的表格,一是2月份以來重點機構調研的28家公司,二是2月份機構調研前後股價出現異動的22家公司。
以下內容為節選,機構調研股票全表及更多個股分析等內容請關註第一財經《財商》APP或加微信:第一財經《財商》(caishang02)了解。
滿倉中的星石奔跑在調研前線
春節假期臨近,私募調研的熱情卻有增無減。第一財經《財商》機構調研數據庫顯示,2月份以來,有28家公司獲得一些重量級私募的調研,包括星石投資、民森投資、重陽投資、澤熙投資、湧金投資等均勤於調研。
其中,2月份以來最為積極的就是此前宣布“滿倉”的星石投資。2月份以來,星石投資已經調研了5家上市公司,堪稱“最勤奮”的私募機構了,調研的5家公司均為中小板企業,行業分布也較為分散。
積極調研的背後,是星石投資對後市仍然十分“堅定”的看好。對於此前的降準,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楊玲就表示,央行此次降準符合他們的預期,未來流動性充裕的預期將更加強烈,因此該消息利好整個股票市場的各個板塊,市場可能再次迎來全面上漲的格局。長期看,星石投資堅持2015年是藍籌股大牛市的判斷,持續滿倉操作!
而在1月19日A股暴跌之後,星石投資也表示,未來市場風格將發生新的轉變,周期股,尤其是金融股的估值修複行情將暫時告一段落,牛市中熱點將發生轉向,後期消費股和科技股將接過金融股的大旗,引領牛市新的方向。
從星石投資調研的公司來看,也恰恰吻合其布局消費股和科技股的意圖。其中,羅萊家紡(002293.SZ)和東易日盛(002713.SZ)都符合大消費的概念,受益消費升級。
今年以來,東易日盛漲勢喜人,截至目前已經上漲了40.92%。2月2日,東易日盛再度沖擊漲停,龍虎榜的數據顯示,當天前五大買入席位中就有4家機構的身影,合計買入4847.19萬元,占該股當天交易金額的33.16%。
機構席位大筆掃貨之後,2月4日,東易日盛更迎來一大撥機構投資者聯合調研。參與調研的團隊也十分“豪華”,其中星石投資赫然在列。此外,參與調研的還包括諾安基金、寶盈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以及興聚投資、拾貝投資等多家私募。
東易日盛被稱為A股的家裝第一股。信達證券就指出,城鎮化穩步推進是住宅裝飾需求的原動力,同時,隨著人們消費升級,在進行家庭裝修時更願意選擇品牌連鎖。電商向家裝行業滲透是未來發展趨勢。龍頭公司例如東易日盛,憑借在品牌、資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將實現快速成長。
與此同時,東易日盛更與匯付天下合作,進軍互聯網金融,可以提供信貸、理財等服務,並把家裝這樣低頻消費的客戶吸引在公司平臺上,可持續獲取用戶信息以成為更多家庭消費服務的入口。
申萬宏源指出,家裝與互聯網金融的結合,互相增加對客戶的吸引力,而且解決了低頻次消費如何持續與客戶互動的問題,家裝不僅做成了家裝貸的入口,又由這個入口成為家庭全生命周期中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以及家庭消費的入口,想象空間就打開了。
私募元老民森投資近期調研也十分積極,2月份以來同樣調研了5家上市公司。此外,尚雅、澤熙、重陽、鴻道、展博、東方港灣等重量級私募也出現在2月份機構調研名單之上,其中,一些公司在私募調研前後股價還出現了大幅異動,交易席位更是以上海、深圳兩地的私募席位居多。
機構調研股票異動頻率增加
隨著近期市場震蕩加劇,記者發現,機構調研股票出現異動的頻率也在增加。並且,近期以來,機構調研股票現身龍虎榜的同時,買入席位中出現了不少市場熟知的私募席位,包括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中信證券上海溧陽營業部等。
其中,樂視網(300104.SZ)在2月4日迎來機構調研之後,次日就沖擊漲停登陸龍虎榜,當天前五大買入席位除了一家機構以外,還有國泰君安深圳益田路營業部以及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兩大著名的私募席位。
易聯眾則是在大批機構調研當天大漲了6.05%,次日更是直接狙擊漲停,買入席位同樣也有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的身影。
儘管央行又是降准又是降息,企業貸款利率仍然高居不下,已有三個中小企業私募債產品發生違約,這一趨勢今年可能擴大。
今年以來,僅在前兩個月就有「12東飛01」、「12致富債」和「12藍博01」等三隻私募債相繼出現兌付危機,而在去年全年也僅有7只私募債違約。目前,剔除價格因素後的一年期貸款實際利率為4.59%,創5年新高。香港匯豐銀行(HSBC Holdings Plc)經濟學家朱日平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稱,今年將有更多違約發生:
我擔心的是通縮,通縮抬升了實際債務負擔。追蹤中小企業產品售價的PPI指數已經在過去三年呈負值。結果就是,這些企業的利率大幅下滑,所以更多違約可能發生。
實際上,中小企業私募債違約已經屢見不鮮。2014年就有「13中森債」、 「12華特斯」等六隻私募債先後陷入償付風波。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2014年以來私募債信用事件增多主要是隨著私募債規模不斷擴大、到期不斷增多而出現的正常現象。根據現有數據簡單計算,中小企業私募債真正涉及債券到期本金違約的次數和金額概率分別為3.80%和2.13%,整體上還是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按2012年6月發行首單私募債,債券期限大都為2-3年推算,2015年將進入私募債的兌付高峰,私募債違約恐集中爆發。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認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經營頹勢難改,隨著到期量逐漸增多,未來私募債違約或呈常態化。
國金證券分析師王聃聃則表示,在貨幣寬鬆發力托底經濟背景下,股債慢牛有望延,而4月可能還有再次降息降准空間。他認為,寬鬆貨幣政策呵護下,股市、債市慢牛格局有望延續,但考慮到債市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且已較為充分反映降息預期,降息後股市走勢將強於債市。
房地產市場陷入寒冬,而相關私募基金無法兌付的狀況越來越多。
本應於2014年9月30日到期的“清科凱盛-廣州國際采購中心項目私募投資基金”第一期(下稱“國采項目”)一度無法兌付;應於2014年12月19日到期的“梅州凱旋門花園商住綜合體項目私募投資基金”第一期(下稱“梅州項目”)也出現了無法兌付的情況。
上述兩只基金的管理人都為上海清科凱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清科凱盛”)。多名梅州項目投資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已經與清科凱盛進行過多番溝通,尚無結果。而目前清科凱盛原董事長王強據稱已經失聯。
預期收益11%~13% 到期無法兌付
梅州項目投資人黃城(化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黃城於2013年與清科凱盛簽署了《廣州興鑫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入夥協議》、《廣州興鑫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之有限合夥協議》。清科凱盛出具的出資證明函顯示,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13%,起息日期為2013年11月5日,一期到期日為2014年12月24日(其他部分投資者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1%或者12%)。
之後,清科凱盛官網2013年12月21日公告稱,“本基金總規模人民幣3.5億元,分兩期發行成立。第一期總規模人民幣2億元,並於2013年10月25日正式對外發行”,並於2013年12月20日第一次正式成立,“將於2014年12月19日到期”。
然而,2014年12月10日,作為該基金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清科凱盛發出了《梅州凱旋門花園項目一期延期公告》: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和市場環境影響,項目方工程施工進度受到一定影響,項目方對投資人的到期本金及預期收益未能準時償還。
之後,梅州項目的投資人就開始了追討。
項目募資未足額 挪用其他項目資金
黃城表示,收到該延期公告後,曾與清科凱盛溝通,敦促其盡職地履行作為基金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應盡義務,盡快向投資人披露項目進展情況和具體賬務信息。然而,清科凱盛方面至今未向投資人公開資金賬務信息。
黃城稱,其通過自有渠道了解到,清科凱盛在梅州項目下存在資金違規操作。其中,該私募投資基金所募集的資金對於梅州項目而言遠遠不夠,計劃募集的3.5億元並未募足。
清科凱盛負責人則向投資人承認,清科凱盛的確是挪用了大筆清科凱盛管理的其他項目資金,其中包括從國采項目挪來的資金。
2015年1月25日,清科凱盛就梅州項目的還款方案公告稱,梅州項目工程目前正在建設中,仍未達到對外售樓要求,因此借款需順延。項目方承諾2015年2月底前兌付已到期投資者一年期預期收益;項目方於2015年春節後15個工作日內確定投資者本金具體延期期限,延期時間不會超過1年,收益在第一年基礎上統一提高2個百分點作為延期期間對投資者的補償。
黃城等投資人質疑,梅州項目資金並未達到3.5億元的基金成立標準,為何沒有向投資人如實告知?清科凱盛相關負責人稱,當初梅州項目實際募資只有1.6億元左右,距離3.5億元有較大差距,當時的確挪用了國采項目等各方面的資金,從而使得這個基金可以成立,不過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最終出現了暫時無法兌付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如果基金在一定期限內並未募集足夠金額,那麽該基金不應該成立,而是馬上退還給投資者本金,清科凱盛的做法應屬違規。
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原董事長失聯
2015年1月3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告:清科凱盛等5家機構向該會申請註銷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考慮到5家機構在登記後未開展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承諾註銷登記後不再開展新的私募投資基金業務,並將妥善處置現有業務,維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該會決定註銷5家機構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
3月13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來到廣州地標建築廣州國際金融中心46樓清科凱盛廣州公司的辦公室。據越秀房托(00405.HK)年報披露,該寫字樓租金在200元/月/平方米左右,接近廣州最高租金水平。記者看到,除了跟投資者溝通的清科凱盛相關負責人外,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員在辦公,目測整個辦公室面積超過100平方米。
對於為什麽註銷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清科凱盛負責人並沒有正面回應。
而對於1月25日公告中“項目方於2015年春節後15個工作日內確定投資者本金具體延期期限”的表態,清科凱盛負責人在3月13日回應稱,目前需要等待梅州項目完工預售後,才可能有資金回款給投資者。
3月18日下午4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來到清科凱盛上海公司位於中銀大廈的辦公室所在地,發現辦公室門窗緊閉,已經人去室空。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室內的辦公桌上均沒有電腦,前臺也僅有一個紙袋,並非正常下班後的跡象。
與清科凱盛上海公司同樓層辦公的某單位員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清科凱盛上海公司在2014年年初入駐,在2014年年底就已經不見員工來上班。“公司應該不是跑路了,可能是總公司業務收縮,取消了這家分公司。”該員工並稱,中銀大廈寫字樓租金價格不菲,一年可達百萬人民幣。
中銀大廈工作人員則對本報記者表示,清科凱盛在中銀大廈並沒有退租,公司依舊存在。中銀大廈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確認,清科凱盛租賃合同仍然續存。但是物業管理人員也表示,該公司的確存在“異常”。“我們幾次給公司送繳費單據,都沒有見過人。”該管理人員稱,不過清科凱盛到目前並沒有拖欠管理費。
投資人稱,目前清科凱盛原董事長王強已經失聯。清科凱盛相關負責人也證實了這個消息。清科凱盛在2015年3月12日最新公告稱:鑒於梅州項目目前尚未達到預售條件,為保證工程進度盡快達到預售條件及投資人權益,項目方現有資金主要用於支付工程款,暫無多余資金兌付投資人年息。項目方除加快工程進度及爭取盡快實現項目預售外,正向其他渠道融資用於支付投資人投資回報。基金管理公司正監督、協調有關事項之進展……鑒於上述原因,未能於約定日期兌付已到期投資人一年期預期收益。項目方保證投資人本金延期期限不會超過2015年12月,2015年6月兌付投資人50%本金及預期收益。延期期間投資人預期收益在第一年基礎上提高2個點。”
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王家毅則向本報記者稱,從相關資料看,清科凱盛列示的預期收益,很可能因違反投資者必須共擔風險原則而歸於無效;當然投資者如果訴諸法院,法院可能會從損失的角度在該承諾的收益範圍內讓清科凱盛承擔違約責任。雖然各種投資公司或者基金公司都通過各種方式承諾保本收益,但無法真正體現在合同中。
(獨家披露)站在A股的十字路口——一個私募基金經理致投資者的一封信 作者:格隆匯 匿名 導讀:在征得此基金經理的同意後,格隆匯特此分享了他第一季度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我們在這里隱去了基金的基金經理的名字,但他在13和14年的投資收益都遠遠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在業內也有不錯的口碑。在信中他表達了對現在市場的些許擔憂和對未來投資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給3700點的你一點啟發。 敬愛的投資者: 大家好,首先感謝各位投資者對本公司的信任。 2015年已經快過去3個月,回顧過去,借著A股的這波牛市,我們的投資業績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我們不僅抓住了大藍籌的上漲,也參與了創業板等中小盤的投機機會,收益頗豐。但在大盤蹭蹭向上之時,我們也不乏擔憂了起來,很多票的上漲都是在我們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完成的,我們做出的投資決策也僅僅是為了借著A股大牛勢參與投機而已,但我們每持有一天,心里就越忐忑一天,猶如守著個定時炸彈不能入眠,所以在A股站上3600點之後我們做出了逐步減倉的決定,並清空了所有創業板股票。創業板中肯定不乏金子般的優秀公司,但只有在大潮退去之後才能分別哪些是金子哪些是沙子,而大潮退去的過程必將是一場血淋淋的大屠殺,金子也不能避免。在我們逐步撤出A股中小盤股之後,我們也思考清楚接下去的投資方向, 現乘此機會向各位投資者簡單分享下二季度和今年下半年主要的投資思路及邏輯。 1:年後A股的火爆各位有目共睹,但同時估值結構的極度不均衡也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尤其是以A股創業板為代表的高PE中小股,如此離譜的價格長期必將不得持續,今年肯定會有一輪大幅下調,但現時的A股如離離原上之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未來某時在中小板大幅下跌的情況下,托舉大盤的任務將交由大盤低估值藍籌來完成,而銀行為代表的大藍籌的大體量完全可以吸納從中小盤中逃離的資金,且在中國股市入MSCI和中國逐漸開放資本賬戶的大背景,國際資金配合上下半年養老社保資金有望為“原上草”再澆一把油。從外資的投資哲學看和社保投資要求來看,銀行等A50大藍籌是唯一能符合他們標準的股票。所以A股大盤二季度和下半年預計將大幅震蕩緩慢向上,而創業板會有一波大幅的回調。主要投資機會在於大藍籌及適時做空創業板及部分與基本面脫節很大的中小盤股票。 2:與A股相反,港股今年的主要機會應主要集中在中小盤。香港市場以國際資金主導,鐘愛大盤,但在美國經濟複蘇,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期望港股從國際上得到資金十分不切實際。而香港的中小盤由於資金撤離,成交稀疏等原因,普遍趴在地上。市場格局有點像是A股當年的存量資金博弈,此消彼漲。我們認為深港通將會是改變這個市場格局的一把手術刀,由於深港通意在連通A股中小盤與香港中小盤,而A股中小盤的白菜珍珠價與香港中小盤的珍珠白菜價形成了鮮明對比,其深度原因在於國內 降息後港股資金的大撤退和 A股的資金的諾曼底登陸形成的巨大反差,如果未來深港通設計合理,將成為兩個市場的輸水管道,均衡兩地水位,此舉也符合國家管理層控制股市風險的需求。同時香港中小盤成交的極度低迷也預示著放水後的反彈高度將會另我們目瞪口呆,所以預計香港今年指數將不會有太多驚喜,但中小盤將會有2-3倍的漲幅。操作上先布局為主,考慮到深港通可能不會一步到位,或許力度會低於預期,所以在深港通之前撤離部分會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3:今年還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可能將會在石油上,在阿拉伯人坐擁成本極低的石油和OPEC國家之間的互相不信任不願意減產的背景下,國際石油價格在14年大幅下挫,現時在40-50之間震蕩。國際石油交易量是實際使用量的8倍,所以石油價格可能大幅偏離其使用價值比較久,但長期必將回歸其真實價值。我們看到 在此油價下,很多油企入不敷出,紛紛裁員變賣資產,說明此時油價絕對是低於其實際的使用價值。所以15年我們將通過做多石油股,石油期貨,石油ETF等方法參與石油反彈的機會。預記在石油上將至少會有50%的收益。 以上為本公司15年剩下三個季度的操作思路,最後再次感謝各位投資者陪我們走過的風風雨雨,對我們不離不棄,而我們也將再接再厲,不斷提升自己對投資的認識,為投資者創造更豐厚的回報。 |
(獨家披露)站在A股的十字路口——一個私募基金經理致投資者的一封信 作者:格隆匯 匿名 導讀:在征得此基金經理的同意後,格隆匯特此分享了他第一季度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我們在這里隱去了基金的基金經理的名字,但他在13和14年的投資收益都遠遠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在業內也有不錯的口碑。在信中他表達了對現在市場的些許擔憂和對未來投資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給3700點的你一點啟發。 敬愛的投資者: 大家好,首先感謝各位投資者對本公司的信任。 2015年已經快過去3個月,回顧過去,借著A股的這波牛市,我們的投資業績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我們不僅抓住了大藍籌的上漲,也參與了創業板等中小盤的投機機會,收益頗豐。但在大盤蹭蹭向上之時,我們也不乏擔憂了起來,很多票的上漲都是在我們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完成的,我們做出的投資決策也僅僅是為了借著A股大牛勢參與投機而已,但我們每持有一天,心里就越忐忑一天,猶如守著個定時炸彈不能入眠,所以在A股站上3600點之後我們做出了逐步減倉的決定,並清空了所有創業板股票。創業板中肯定不乏金子般的優秀公司,但只有在大潮退去之後才能分別哪些是金子哪些是沙子,而大潮退去的過程必將是一場血淋淋的大屠殺,金子也不能避免。在我們逐步撤出A股中小盤股之後,我們也思考清楚接下去的投資方向, 現乘此機會向各位投資者簡單分享下二季度和今年下半年主要的投資思路及邏輯。 1:年後A股的火爆各位有目共睹,但同時估值結構的極度不均衡也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尤其是以A股創業板為代表的高PE中小股,如此離譜的價格長期必將不得持續,今年肯定會有一輪大幅下調,但現時的A股如離離原上之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未來某時在中小板大幅下跌的情況下,托舉大盤的任務將交由大盤低估值藍籌來完成,而銀行為代表的大藍籌的大體量完全可以吸納從中小盤中逃離的資金,且在中國股市入MSCI和中國逐漸開放資本賬戶的大背景,國際資金配合上下半年養老社保資金有望為“原上草”再澆一把油。從外資的投資哲學看和社保投資要求來看,銀行等A50大藍籌是唯一能符合他們標準的股票。所以A股大盤二季度和下半年預計將大幅震蕩緩慢向上,而創業板會有一波大幅的回調。主要投資機會在於大藍籌及適時做空創業板及部分與基本面脫節很大的中小盤股票。 2:與A股相反,港股今年的主要機會應主要集中在中小盤。香港市場以國際資金主導,鐘愛大盤,但在美國經濟複蘇,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期望港股從國際上得到資金十分不切實際。而香港的中小盤由於資金撤離,成交稀疏等原因,普遍趴在地上。市場格局有點像是A股當年的存量資金博弈,此消彼漲。我們認為深港通將會是改變這個市場格局的一把手術刀,由於深港通意在連通A股中小盤與香港中小盤,而A股中小盤的白菜珍珠價與香港中小盤的珍珠白菜價形成了鮮明對比,其深度原因在於國內 降息後港股資金的大撤退和 A股的資金的諾曼底登陸形成的巨大反差,如果未來深港通設計合理,將成為兩個市場的輸水管道,均衡兩地水位,此舉也符合國家管理層控制股市風險的需求。同時香港中小盤成交的極度低迷也預示著放水後的反彈高度將會另我們目瞪口呆,所以預計香港今年指數將不會有太多驚喜,但中小盤將會有2-3倍的漲幅。操作上先布局為主,考慮到深港通可能不會一步到位,或許力度會低於預期,所以在深港通之前撤離部分會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3:今年還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可能將會在石油上,在阿拉伯人坐擁成本極低的石油和OPEC國家之間的互相不信任不願意減產的背景下,國際石油價格在14年大幅下挫,現時在40-50之間震蕩。國際石油交易量是實際使用量的8倍,所以石油價格可能大幅偏離其使用價值比較久,但長期必將回歸其真實價值。我們看到 在此油價下,很多油企入不敷出,紛紛裁員變賣資產,說明此時油價絕對是低於其實際的使用價值。所以15年我們將通過做多石油股,石油期貨,石油ETF等方法參與石油反彈的機會。預記在石油上將至少會有50%的收益。 以上為本公司15年剩下三個季度的操作思路,最後再次感謝各位投資者陪我們走過的風風雨雨,對我們不離不棄,而我們也將再接再厲,不斷提升自己對投資的認識,為投資者創造更豐厚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