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降級 恒指失28000 港交所:需展現與內地差異
1 :
GS(14)@2017-09-25 04:15:30【明報專訊】繼前晚調低中國評級後,評級機構標普一如預計於昨日把香港主權評級下調一級至「AA+」,加上朝鮮緊張局勢升級,令昨日港股跌幅擴大,未能守住28,000點關口,多隻強勢股終止升勢,全日只有兩隻藍籌上升。不過市場普遍認為,香港被降級只因與中國主權關係,經濟基本面仍良好,股市只是借勢回調。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在朝鮮緊張局勢升溫及標普下調香港評級兩大負面消息夾擊下,恒指昨日全日走弱,早段低開160點,臨近中午跌幅擴大至264點至全日最低位27,845點,午後一度收窄,惟最終仍挫229點,收報27,880點,失守28,000點大關,成交926億元。國指亦跌0.8%,報11109點,成交145億元。累計全周,恒指仍升72點,連升兩周;國指亦升41點,終止3連跌。
重磅股乏力 藍籌僅新世界萬洲升
大市勢弱,藍籌近乎全線下挫,僅新世界(0017)全日表現一枝獨秀,升1.63%,連同午後倒升的萬洲(0288),已是僅有兩隻上升的藍籌。之前拉升大市的重磅股表現乏力,騰訊(0700)、匯控(0005)均跌。連日升勢凌厲的內房偏軟,融創(1918)跌3.35%,恒大(3333)先升後跌,結束連續9日升勢。汽車股亦回吐,比亞迪(1211)及吉利(0175)分別挫1%及3%。
不過分析認為昨日港股只屬借勢調整,瑞信中國宏觀研究主管陳昌華表示,港股之前累積了一定升幅,標普將香港降級只因中國的主權關係,「勉強算負面消息」。他又指,5月時穆迪將中港降級,港股也只不過一兩日就消化消息,所以今次平常心對待便可。
財爺:港有力防禦內地溢出風險
港交所(0388)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表示,香港從不定位為中國的競爭者,而是後者與國際接軌的大門,同時香港必須展示與中國的差異,例如法治、企業管治等,但亦須承認與內地有協同效應。
財政司長陳茂波發表聲明,不認同標普說法,指香港有力防禦標普所指來自內地的溢出風險,香港銀行也一直維持審慎貸款標準,金管局亦已推出措施加強銀行對內地相關貸款的風險管理。
事實上,標普也表示,是次香港調低評級是因為已將中國評級下調,並預期香港在未來兩三年內會維持強勁的信貸指標。另一評級機構惠譽昨日則重申維持中國A+和香港AA+評級,展望同為穩定。
一周逾2億資金淨流入港股基金
另據投行Jefferies最新的資金流報告顯示,截至本周三(9月20日)為止的過去一周,內地相關ETF共獲得4.8億美元(約37.44億港元)淨流入,為連續第5個星期有資金淨流入;香港亦從之前的淨流出轉為淨流入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37&issue=20170923
標普資深董事:十九大迫近料去槓桿加碼
1 :
GS(14)@2017-09-25 04:15:30【明報專訊】標普下調中港評級,主權評級資深董事Kim Eng Tan於電話會議中稱 ,中國政府近期加強控制企業槓桿水平,預料下月召開十九大,中國去槓桿政策將加碼,中國信貸增長不會在短期內觸頂,去槓桿政策將是循序漸進式,意味減債速度或較預期慢。他重申降級是代表中國債務風險上升,但預期中國經濟增長仍強勁。
暫不降地方政府國企評級
Kim Eng Tan指香港信貸風險監控嚴謹,財政儲備充裕。把香港降級,只是因為香港在政策和制度上與中國關係密切。標普已重新做了一次評估,並把數家有中國境內業務的銀行信用評級調低,他透露暫時不會調降中國地方政府和國企評級。
中國財政部認為標普調降中國信用評級是一個錯誤決定,信貸增速快、債務負擔等問題,是中國金融市場融資結構特點,國際評級機構忽視中國經濟良好基本面和發展潛力,也沒考慮到中國屬高儲蓄率國家,可以支撐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只要審慎放貸、強化監管,防控好信用風險,就可以保持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此外,中國上半年GDP按年增長6.9%,高於預期目標,經濟增速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中高速區間;加上人民幣匯率連續走強,外匯儲備規模連續7個月穩步上升,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良好的信心與預期。
瑞信中國宏觀研究主管陳昌華認為,標普降中國評級的理據與之前穆迪相近,作為主權國家關係,香港被動地降級也是無可避免,早前穆迪將香港降級,股市也只不過一兩日就消化消息。中國今年以來也加強了金融去槓桿工作,槓桿率已逐漸變得穩定,只是過去幾年信貸擴張太急,以致總量增至較高水平。
中證監:十九大前後 保期貨市場平穩
另外,據證券時報網報道,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把金融系統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確保從現在到十九大召開前後,期貨市場平穩運行。期貨市場要做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依法全面從嚴監管,令期貨市場穩定發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93&issue=20170923
標普下調中國評級 信貸增長強勁 恐增金融風險
1 :
GS(14)@2017-09-25 04:17:05【明報專訊】繼評級機構穆迪今年5月以中國整體債務繼續上升為由,下降中國評級至「A1」後,另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日亦將中國長期主權評級由「AA-」下調至「A+」,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標普指由於長時間強勁的信貸增長提高了中國經濟金融風險,因此分別將中國長期及短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及「A-1+」下調為「A+」及「A-1」。另外,標普對中國的匯兌風險評估也從「AA-」下調至「A+」。
明報記者 鄺月婷
不過,標普在8月25日維持對本港「AAA/A-1+」的主權評級,前景展望維持「負面」,標普當時透露香港評級有機會因本地政治過於兩極化,或受中國主權評級影響而被下調。本報記者昨日向標普香港公關查詢時,公關表示暫不評論本港情况。
港評級暫不變 標普拒評論
標普解釋,中國存款機構由2009年以來對居民非政府部門債權快速增長,增長速度長期高於收入增速。標普認為,儘管信貸增長有助推動實際GDP強勁增長和資產價格上升,但這一定程度上削弱金融穩定。標普表示,倘中國信貸增長速度放緩,且維持在大幅低於當前速度的水平,同時實際GDP增長速度保持在健康水平,就可能上調中國信用評級;相反,該機構認為,中國一旦放鬆控制金融風險力度,及為支撐經濟增長而放任信貸增長加速,就可能下調其評級。
星展恒生匯豐中國業務同被降級
標普又將星展銀行中國、恒生中國和匯豐中國的信用評級由「AA-/A-1+」下調至「A+/A-1」,因該3家銀行主要在中國境內開展業務,如果中國發生主權債務違約,3家銀行或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違約。
市場人士普遍預期,是次降評級影響不大,因為標普非首間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針對債務問題,中國政府今年已積極去槓桿,經濟數據亦顯示信貸增長已略有放緩。
事實上,穆迪今年5月以中國整體債務繼續上升為由,將中國評級由「Aa3」降一級至「A1」,其後穆迪表示因為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廣泛而密切,加上兩地政治上的聯繫,亦把本港的信貸評級由「Aa1」調低至「Aa2」。
中國財政部當時隨即反駁穆迪說法,指穆迪高估中國經濟的困難,低估中國政府的改革能力,方法不恰當。政府舉債受到嚴格控制,國企借貸依法不屬於政府債務,財政部又認為穆迪基於「順週期」去評級是不恰當方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54&issue=20170922
湯文亮﹕標普為何降港評級?
1 :
GS(14)@2017-10-01 19:17:16【明報專訊】在香港物業市場新盤熱賣,二手樓屢創新高,經濟環境不俗,即使耶倫確認縮表,市場上絕大部分評論員都認為對樓市沒有影響,老C甚至話縮表將會引領股樓進入大時代,冷不防標準普爾突然降低香港評級。不過,雖然評級被降,但情况依舊,因為無論縮表抑或降級,最後都會導致加息,大家亦一早認定,即使美國加息,香港仍然有能力不跟隨,有銀行家預計香港至明年底只會加息一次。所以,縮表以及降級對樓市是沒有影響的。
不過,大家又有沒有覺得奇怪,在大好形勢之下,標準普爾點解要降香港評級?標準普爾官方解釋話中國信貸過度膨脹,經濟有危險,所以降低中國評級,而中國與香港關係密切,所以亦降低香港評級,一般香港人都接受這個解釋,甚至認為中國連累了香港,如果這是真的理由,標準普爾以後毋須為香港評級,升升跌跌,跟足中國評級便可以了,或者是中國評級降,香港也降,中國評級上升,香港不升,很快兩地評級便會融合,只需一個評級便可以,亦毋須每次對外解釋。
標普或關注高成數按揭
香港人關心樓市,評級機構何嘗不是,在香港物業市場有個奇怪現象,就是無論出現什麼狀况,都會被演繹成上升動力,利息低當然會令樓價上升,利息上升則表示經濟甚佳,樓市上升、股市跌,市民棄股買樓;樓市上升、股市升,市民賺到錢又會買樓;人民幣上升,內地人覺得香港樓價便宜,到香港買樓;人民幣下跌,內地人為求保值,亦會在香港買樓……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甚至連縮表都不會令樓價下跌,但大家都沒有講出令樓價上升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地產商高成數按揭,評級機構認為評論已被統一,令香港人失去警覺,標準普爾於是降低香港評級。
其實早在5月時穆迪已下調香港評級,但所有評論員都沒考慮這個因素,反而接受標普官方解釋,但我認為如果不是評級機構認為香港樓市評論太過側重於樓價會急速上升,而事實上這兩三個月樓價指數只能保持平穩,標準普爾斷不會在大家認為樓市處於大好形勢之下將香港評級降低。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02&issue=20170926
憂信貸增 標普評融創展望「負面」
1 :
GS(14)@2017-10-01 20:11:08【明報專訊】融創(1918)作為大連萬達的難兄難弟,昨亦遭標普確認其信用評級為「B+」,前景展望同樣「負面」,主要因融創進取地藉高負債擴張,未來12個月都難見顯著改善。
支出逾千億 未見減少投資
標普批評融創的財務紀律並不太好,企業評級副總監Dennis Lee表示,融創曾表示要在2017年減少投資,但單計首9個月在新樂視、金科等A股上市公司身上投入已達19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樂視首6個月更已需撥備11億元,連同土地併購等的支出超過1000億元,加上擴張非地產主業將為信貸帶來負面影響。
該行預期,融創未來續有買地擴張及建築項目需要投入,若公司不顯著改善其財務槓桿,將EBITDA利息覆蓋倍數控制在1倍以下,又或流動性出現減弱都會進一步影響其評級。
不過,該行提到,由於融創的合約銷售較預期強,今年下半年可售資源為3879億元,料其2017年最少合約銷售可達2800億元,並在2018年再增長20至25%。受惠於高端城市的銷售均價增長,盈利能力改善,2017及2018年的邊際利率將輕微高於20%,收購萬達的資產部分已作出貢獻,料可部分抵消上述風險。
富力銷售改善 未影響評級
相反,標普對富力(2777)較寬容,全因其收購萬達資產「存在較大折讓」,反而為資產增值,加上年內銷售改善,對其短期評級並無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79&issue=20170929
標普料2021年中國債務355萬億
1 :
GS(14)@2017-10-01 20:12:42【明報專訊】標普發表報告指,中國政府遏制國有企業與地方政府融資實體財務槓桿激增的措施逐漸見效,預計2017年至2021年中國債務規模或將增長77%至302萬億元人民幣(約355萬億港元),這同時意味着債務增速正在放緩,不過,由於信貸增速仍將保持不低的水平,或會提高中國經濟金融風險。
報告稱,隨着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對重工業投資依賴減少,提升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佔比,預期2017年至2021年中國信貸年均增長率將下降三分之一至12%,家庭債務的增速或高於企業及政府部門。
料信貸增速不低 提升財務壓力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曾永興表示,雖然中國信貸年均增長率增速下降,但仍高於標普對中國名義GDP增長率的預測值,意味本來較高的信用風險可能會繼續遞增,構成潛在風險。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李國宜亦表示,近期中國政府積極控制企業財務槓桿,有助穩定未來數年的財務風險趨勢。不過,預計信貸增速仍將保持不低的水平,將會逐步提升中國的財務壓力。
標準普爾早前將中國長期主權評級由「AA-」下調至「A+」,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主要由於中國長時間強勁的信貸增長提高了經濟金融風險,故將中國長期及短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及「A-1+」下調為「A+」及「A-1」。中國存款機構由2009年以來對居民非政府部門債權快速增長,增長速度長期高於收入增速。標普認為,儘管信貸增長有助推動實際GDP強勁增長及資產價格上升,但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家金融穩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97&issue=20170930
港遭標普降級機會大
1 :
GS(14)@2017-10-09 03:17:05【本報訊】近年中港經濟融合,兩地評級亦互為關連,今年5月穆迪調低中國主權評級後,當晚即再下調香港評級,由「Aa1」下降1級(one notch)至「Aa2」,前景展望由負面轉為穩定,今次標普暫時只宣佈調低中國評級,未涉香港,但分析指本港評級被降仍存很大風險。 被問及會否下調本港評級,標普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不予置評。今年8月,標普確認香港評級維持在「AAA」,展望負面,報告當時指,此負面展望是反映香港背後的中國政府評級,香港的獨立性和效率若不見增強,標普指很可能會在降低中國評級後,將香港下降一級。渣打香港中國宏觀策略師劉潔認為,各評級機構在考量本港評級時,都會加入中國支持因素及其影響,隨着中港經濟連繫日趨緊密,標普若因內地信貸強勁,所產生的金融及經濟風險而降低中國評級,有關影響亦會延伸至香港,「spillover effect(溢出效應)會好高」,故本港評級被降的風險仍然很大。惠譽於7月確認中國主權評級為「A+」及展望穩定後,到9月再確認本港評級為「AA+」及展望穩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2/20160433
國策透視:標普冇刻意唱衰
1 :
GS(14)@2017-10-09 03:54:08標準普爾9月21日下降中國主權評級,由「AA-」降至「A+」,惹來中國政府強烈評擊,財政部用「誤讀、令人費解、令人遺憾」等一系列言辭形容。其實評級有升有降,在過去20多年,標普曾經多次上調中國評級,財政部沒有感謝,一旦下調就出惡言,實在有失大國風範。三大評級機構中,標普在中國歷史最長,並在之前試過下調評級,其往績更具參考價值。根據內地天風證券資料,標普在1993年首次評級時,給予「BBB」,1997年上調到「BBB+」,在1999年首次下調,降至「BBB-」;其後到2004年又再上調至「BBB+」。2004年後,標普上調中國評級一發不可收拾,在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連續上調,終達至「AA-」,其後近七年時間保持不變,直至今次下調。標普在1999年首次下調評級後,內地經濟和資本市場之後幾年都是動盪期,直到2004年走出沙士陰霾後,才出現起色。標普在2004年至2010年密集上調評級,該段時期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期。從往績看,標普過往的評級只是遵循中國經濟周期,即沒有出現重大誤判,亦不存在刻意唱衰,否則就不會出現在2004年至2010年這七年間的五次上調。值得留意的是,如標普短期再下調,等於宣告中國經濟進入下行周期,勢必大幅增加中資企業包括內銀、內房在海外發債的成本。黃尹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5/20163072
財政部發債不取評級疑報復標普穆迪 息率影響微
1 :
GS(14)@2017-10-22 17:46:58【本報訊】今年兩大評級機構先後降中國主權評級,疑似惹來中國財政部報復。彭博昨日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來港發行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債券,將不會尋求評級,分析相信部份機構或因非投資級別而未能投資,但由於中國具財政實力,對息率影響大約只有10點子。記者:周家誠
一般企業或機構發債券前,承銷銀行都會呼籲先向評級機構付費獲取評級,以便投資者知悉信貸風險,並根據級別去判斷息率水平;如果未有獲取評級,則屬於非投資級別(non-investment grade),部份投資者未能參與,息率正常會較具評級的高。
擬列作非投資級別
彭博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將發行兩批分別5年期及10年期美元債券,並會於本月26日定價,不過罕有地不尋求任何評級。報道引述一名機構投資者指出,雖然不拿取評級較為少見,但所有投資者均相信中國實際有良好投資評級,相信美元需求仍熾熱。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今次事件與早前評級機構相繼下調中國主權評級有關,財政部或希望藉此測試在未有評級下,對美元債銷售的影響。他估計10年期債券息率將較美國10年期國債高50點子,而實際影響則是約10點子。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是次反映中國財政部不認同早前評級機構舉動,不過現時基金會參考中國整體信貸狀況,例如外匯儲備等才作投資決定,故此實際影響不大。他又以大型債券基金PIMCO為例,亦是參考內部信貸模型多於評級機構意見。
溫傑又指出,機構投資者投資前,本身應有投資授權,例如小部份百分比可以投資於非投資級別債券,故此較為靈活。不過野村信貸分析師指,小部份機構未能投資尚未評級的債券,但由於是次美元債發行量細,暫時不足為懼;又相信債價在發行後,因為評級未能上調或下調而減少波動。上月評級機構標普將中國信貸評級由AA-降至A+級,5月另一間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信貸評級由Aa3降至A1級,分別針對信貸急增及經濟下行所帶來的風險。不過兩間機構同遭財政部駁斥指評估方法不當,是其他國家對於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的誤讀。就今次中國財政部舉動,穆迪及標普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661
標普估內地賣樓 明年或減半成
1 :
GS(14)@2017-11-26 14:32:42【明報專訊】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今年首10個月中國全國住宅銷售額增長達一成,但近期開始顯著減慢,預期明年全國住宅銷售額將下降最多5%,主要因為2017年銷售基數較高、政策及信貸調控持續,以及今年全國住宅銷售由三線城市支持,但該批城市銷售強勢能否持續成疑。
該行稱,目前政府集中關注樓價問題,故不少地方政府已着手控制售樓,包括推「限價」措施,但相信一線城市樓價仍然穩定,相反三線城市樓價有較大調整風險,因該批城市以往樓價增幅強勁,卻未有實施太多限制措施,若轉勢將見較大影響,三線城市土地供應亦已見增加。
三線城市樓價調整風險較大
該行預測,若市場出現調整,小型企業更難取得融資,成調整的受害者。大開發商則受惠整合,不少公司已表明會放慢買地步伐等,抵消規模擴張及行業放緩影響,預期獲評級的開發商2018信貸表現企穩。
但開發商仍面臨再融資風險,主要因他們2015及2016年在境內大舉發債,該批債務將集中在2018及2019年到期。近期傳出發改委重新加快對開發商的境外發債批覆,亦是因應2018年開發商面對的再融資問題所致。目前融資成本已見增加,其他籌資渠道如信託融資的利息已由5至6厘,升至9厘或以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55&issue=2017112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