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懈可擊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2.html匯豐中國PMI由48.1,升至49.7,一升就一點七,數字上叫亮麗、但跟以往多年五月份數字比較,數字上亦屬於仍不亮麗。
有別於以往,今次是大數可以挑剔,但細數幾乎無懈可擊:出口、新出口訂單升,產出指數四個月高位外,更大快人心為,用產出指數,扣除製成品存貨量的數字,由上月負三點三,變為正一點四,反映工業生產加快,企業更可能已由去庫存,過渡為增添存貨。
因應數據好,券商經濟師有幾下幾點;
一,預期之內,但仍有驚喜,但呢點擺明跌到地下執番沙一樣,都是死撐表現一樣,事關如果屬預期之內,點解會市場預期中位數隻得四十八點二?
二,大部份均歸功於輕刺激政策開始收效、
而第三,大部份都繼續糾纏數據對降準啟示!!
無疑,內地近兩個月形同密集式微刺激政策,但疑點在於,匯豐數字以中小企為主,中小企豈可受惠於棚戶、顯著獲益於八千億鐵路開支?甚至國九條?
貨幣應否寬鬆,是否應該降準仍在爭辨之際,高盛提出或糾正一個問題,就是市場理應搞清楚Financial condition金融環境,及Funding condition資金環境兩者之分。
高盛提出,單單從金融環境各項指標來說,內地沒有收緊,反而是已經進一步寬鬆好一段時間。
高盛及法巴,同樣有一個所謂FMCI 指數;即Financial & 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入面大概分成六大項;
包括債息曲線斜度、國債收益率、股票價格、實際借貸利率、M2,以及人民幣匯價。
從呢幾項分類亦可以結論,資金環境只是屬於金融環境一個組成部份,資金緊,不代表金融環境緊張。
觸發PMI改善,法巴及高盛均認為,實際金融環境寬鬆才是主要原因,而當中關鍵是人民幣匯價,實際跌幅其實接近半成。
正當人人以為人行玩調節預期之際,大和最早提出,人仔跌,實際是寬鬆政策的一種。法巴利用FMCI呢個金融及貨幣環境指數進一步引申,結論是人民幣早前貶值,其實作用相等於將市場利率推低一又二分之一釐,及令M2增長推上至百分之十三。
組合發票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1.html八十個基建引入民資、中石化頁岩氣亦計劃引民共採。
另加十個省市地方政府獲准自行發債集資,與其說是組合拳,搞刺激經濟,倒不如形容為組合發票,一個內地多年累積已久的部份既有問題,經稍事包裝的Billing Invoice!!!
首先,八十個引民共建的項目涉資多少,不祥。但八十之中,鐵路相關佔廿四,比例三分之一屬最多,例子再證,那個行業最等錢使就不言而喻了。
引民共建,或中央、國有項目引進民資,完全貫徹總理激活存量思維,將整個付鈔責任,由中央,引申至民資。
無疑,單以人行統計全國人民幣存款餘額一百零八萬億看,呢舊錢,可以做好多有回報項目,以及代埋好多張單!!
八十基建項目,假設每個廿億,即一千六百億人民幣;未計石化頁岩氣,已發出的集體發票剛剛有地方政府發債,金額未知,但預計頂盡四千億,還有中行、農行優先股,另加千八億,即幾張單據合共,暫時已經累積總數至最少七千二百億人民幣!!!
地方債由地方處理,本應情合理。數字上,截至去年六月底官方統計,地方債規模有達十萬八千多億,北京作為最高一線城市已有六千五百多億債、其餘地方政府負債比率少則五成,多則資不抵債。
參考中央今年赤字計劃中,全國地方債發行額度為4000億元人民幣,分析估計、規模會少於這數字。
為免地方「狼死」,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當前地方債「管借不管還」的情況存在,在今明兩年是地方債到期高峰,估計有逾6.7萬億,無論是哪一級政府、還款都是迫在眉睫。
而地方官員只求任內個人政績,大搞形象工程、盲目擴張屬地生產,就將還款及債務留給下一任,結果遺害更深。
故此,試點發行發債最少帶出兩點問題:
一,完全不足解決債務鏈問題,尤其因為地價收入隨時大跌;
二,中央並無採取智囊建議,由負債比率只有兩成的中央層面,承接部份槓桿責任,變相未有減低地方政府發債成本,除非大公評級個個予以AAA級!!
解決資本比率不足,要錢! 地方債到期,要錢! 基建投資,振興經濟,都要錢!!
對內地來說,目前較為尷尬在於,還錢,及刺激經濟的先後次序,邊樣要緊。
有留意的話,香港市場其實一直有幫忙分擔呢張數字越來越大的inovice!! 幾年前不斷有內銀集資,抽水!!
近的有連港鐵都幫襯買內地列車,用中國高鐵系統,目前正醞釀高負債電力企業更可能日後供電香港!!
未夠秤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0.html
上市公司要人盡其材,同樣更須要是Get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position。
但渣打剛剛有關財務總監的委任,正正被英國媒體及分析師批評,可能搵錯人!!!
渣打幾乎以超高薪,八十五萬鎊底薪,七十五萬津貼,另加最多二百五十萬鎊上限花紅,呢個天文數字,請來Vodafone前財務總監Andy Halford霍福德加盟,出任CFO,惟任命一出倫敦分析師個個嘖嘖稱奇。
霍福德十五年來一直擔任Vodafone頭幾數把手,精於稅務,更是出售公司予Verizon交易中一員主角,被英國譽為財務師高手。
機靈敏捷,獲獎無數,卻偏偏被指「未夠秤」做渣打CFO呢個位,何解??
無他,純粹根據霍福德CV,明顯出現兩缺事項;
一,缺乏或甚至零金融經驗背景、
二,缺乏亞洲業務認知。
後者容易補習,但前者狂令市場關注,尤其現今銀行面對資本規定,入帳方式,債務工具處理,甚至跨境資金活動,絕非一般財務背景人士可以擔任。
中環人戲言,霍福德任職渣打,情況等如由王曉初、或奚國華接任工行、建行高層出缺一樣,都係「畸」。
霍福德習慣處理可能屬於處理固定資產,網絡上撥備及攤銷等營運。
但現代金融業,課題包括咩債務工具符合咩資本規定、邊類貸款符合咩時侯市況、利率、風險錯配等等,以至新興起的COCO Bond,一項投資工具到底列入持有到期、抑或一般組合等等,由一個Telco人負責,在在令人存疑。
霍福德可能有異於常人本領,甚至分析師確實低估其能力,疑點歸於被告下,就且晰目以待。
但霍福德跟即將離任麥定思一樣,某程度上兩者均屬失意之師,霍氏盛傳因為競逐Vodafone總裁落選而劈炮,麥定思背後情況更複雜。
而以渣打目前並非順風順水經營環境,兼內部盛傳角力不斷,CFO人選除財務強,金融認知豐富外,似乎更要是辦公室政治強人,才可勝任!!
有生之年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19.html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其實一項分別在於剩餘價值演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為剩餘價值再增值。而相反馬克斯一套認為,資本家只顧靠?削剩餘價值。
始終,環顧現實例子,伯南克仍然體現兼發揮資本主義,將剩餘價值再增值精神;年僅六十,以聯儲局主義之名,周遊列國演講,每場廿五萬美元,兩場酬金已經超越一年聯儲主局薪金。
In the Name of Fed Chairman,你肯俾錢,我肯講野,美國無論媒體或商界收酬金演講,既均真,又公平,比其他又收錢,又Hea講者,華爾街遊戲規則重來是,收錢就交足貨,那管是老調重彈,總之一聽只會「譁」!!
於是,伯前主席一句有關佢有生之年,聯邦基金利率難復海嘯前四釐水平,被大戶認為Ben Ben送大禮。
無他,以現時零利率計,利率升至四釐,每次加四分一,要四年時間,但Ben哥假設有一百歲命,四年回覆利率週期的進步,即時變成為四十年內都可會發生。有咩好過呢句呢???
四十年內保證零利率,震憾及吸引程度,比任何虛有其名的內地理財產品,電器一世保用、保證終用回報等等一樣級數。
同一時間,美國包保用,歐洲大減價,大派米,利率隨時會負,央行買債、低息融資隨時上馬。
咁無計,市場每隔一年,又接多張認證期權,保證有錢搵!!!
央行堅持通脹,堅持就業不理想,於是堅持不下七、八年搞大放水。結果,全球問題已經由收入分配,變為財富分配而成的貧富懸殊。
如果Narrow Down呢個Gap,其實已經屬於一個跨世代課題,例如瑞士一度就上調最低工資至相當於每月三萬九千港元表決,惟被否決。
法國學者Thomas Piketty近期著作Captial引來全球熱話。事關,該學者認為,最有效辦法解決或收窄懸殊,就是向富戶開刀,徵收最高八成富豪稅。
Piketty由於語出驚人,即時被自由派圍攻,尤其太多例子證明,重稅只會令經濟問題加劇!
但有關形成貧富懸殊問題,並且不斷加劑,Thomas Piketty見解跟主流學派其實無異,問題是源於Rate of return on capital投資資本回報,大於經濟回報Rate of growth of the economy。
問題似乎好明朗,央行多年政策,只限於利好Rate of return on capital, 而非經濟。而更諷刺是,近一、兩年其實連Rate of return on capital亦每下愈況!!
預測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16.html五月未過,市場已經證明,市場做了幾件錯誤預測;內地增長比去年好?
錯、資金外流,區內貨幣受壓?亦錯。收水之下,債息升?更錯。資金由債轉股,都錯。
印度股市創新高,內地股市仍然沿地踏入、印尼貨幣年內升幅逾百分之六、印度升半成、其餘升幅一、兩個百分點、更甚環球債券年內回報百分之四點一,跑贏環球股市百分之二點五回報、美債跌了半釐、德國債息更跌至一釐三三。
硬說要因希臘債券價格下跌,令資金流入美國債市避險、令到之前大手沽空美債的投資者被逼平倉,進一步推高美國國債價格,信乎?
以上簡單交待,投資市場精神分裂狀態已經升級,債與股,一邊審慎、一邊樂觀,對峙局面白熱化,而對峙進一步加劇,更體現於同一資產類別下的自相矛盾表現;
美國大指數強,惟反映經濟預期的羅素二千,對不起,已屆熊市區域、中港股不重複、就算債市,歐豬息創新低,惟頗多企業債其實已經一年債息升幅大約一釐。
美國持續退市,但債息不斷低,有關迷思,及造成的混亂現象,絕非一時三刻,因為希臘債沽壓而發生。
真正導致美國債息下跌,恐怕原因其實是債市投資者押錯注﹗
美國經濟復甦、市場憧憬聯儲局快將收緊貨幣政策,加息週期甚至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展開,令不少債券投資者,看淡美債前景,早大手沽空美債,結果全數被挾死!!
高盛認為,即使現時經濟屬於樂觀,但之前市場對經濟樂觀級別屬於過份。麥格理相信,似乎經濟之改善,未能帶動產出缺口收窄。
但我們卻有幾點看法!
一,經過幾年「領野」後,市場跟本不相信市場,市場亦不相信央行,對異常樂觀預測早有戒心,因此年頭開波,從來並無避險;
二,股市持續向上,進一步加劇市場悲觀預期,認為早期會爆,於是股市越升,有一批投資者愈揀去避險。
三,同樣亦有批人不信債市,債價愈升,他們越有膽量跑去炒股。
零九年之後,重溫大市場及大環境,其實淡友輸足五年,年年賭爆煲,市場年年舉行反爆煲運動。
Anyway,故事總有盡頭一日,比去年、去年及大前年,市場價格錯配見嚴重,地緣風險更加升溫!!
無人希望淡友最後獲勝,但大前題是市場應調節不必要的預期,尤其是不必要的回報期望!!!
反華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15.html中國、越南儘管同樣是共產主義國家,但兩國從來談不上稱兄道弟。
經濟利益永遠大於意識形態,令九七年中越戰爭短暫密月期後,很快就利字當頭。
南沙基於油資源豐富,越南半年霸佔多個島礁開採鑽探後,石油收益帶來大量外匯,而南沙掘出的石油,賣給中國佔比極多,說來諷刺。
因為資源而糾紛,而越南今次其實打一張,既原始又可以隨時強而有力的經濟牌,就是搞事!!
無他,如果中國是世界工廠的話,越南已經形同世界工廠的後工廠,故此越南要挑起事端,影響不限於中國,而是全球供應鏈。
最簡單,以波鞋王裕元為例,東莞生產線罷工,NIKE、ADDIDAS一度供貨受影響,而目前的越南,佔裕元整個產能其實高達三成以上。安踏股價勁,不無原因,哈!!
越南示威,衝著中國而來,但一開始既失控,亦殺錯良民。
從報導,台商,馬來西亞,新加坡通通受影響,而論最大損失,一定不是中國,不是香港,而是台灣。
台灣做來源加工起家,對成本敏感度極強,於是一早就當越南為工場,實行前鋪後廠模式。
高精密科技暫影響不大,但台資勞動投入高行業及公司,其實均為重災。
以台塑集團為例,越南事件對收入影響達百分之十,台南紡織更達三成三,伸興工業更有六成盈利來自越南,豐泰有一半生產線設於當地!!
成本因素及外商政策,近年太多公司到越南設生產線,甚至全數遷移。以天虹為例,話無影響,但其實公司五至十年計劃當中,就包括在越南設垂直生產線、布匹業務由內地搬到越南,並且跟當地公司合營,開始工業園。
越南帶出係咩?一,奧巴馬完成亞洲之行後,先有菲律賓,繼有越南向華挑釁,何其巧合?
二,中國經濟實力不足以取悅鄰國。
三,亦是最重要,到底全球化,但地緣風險升溫同時出現情況底下,如何、及那裡建立成本及風險俱低的工業生產鏈???
目前由南海爭議觸發的反華示威,已由越南南部蔓延至北部。
事態固然仍在發展當中,不過有分析指,由於越南相當依賴中越貿易關係,越南未必會容忍反華擾亂蔓延。
與菲律賓相比,越南出口到內地總值、比菲律賓高出一倍。
而由內地進口比重,更達28%,比菲律賓高15個百分點,如果一直容忍示威,恐怕越南所受傷害會大於內地,最終得不償失。
有當地學者估計,越南經濟難以承受,與中國爆發貿易戰,預計事件未必會持續太耐。
發佈者:Joseph Ngan於下午9:21
照肺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14.html銀監要銀行審慣貸款,小心房貸。
說時遲,那時快,人行副行長卻召見銀行,提他們講政治,顧民生,鼓勵銀行要放房貸。
同時間,中央要reform、銀行想profit,作為局外人,咁即係點?
人行變相指導性貸款,六間券商分析當中,三間料銀行照做、三間料銀行不會,而美林經濟及策略師兩人,亦一個估有用、一個料無用。
咁亦即係點?
市場情緒仍然由股價主導,老實,市場賭的,並非人行照肺後,銀行醒水,而是賭樓市規模已經屬於大致不能倒閉,救硬!!
而任何強而有力刺激政策,觸發點不是工業生產、貨幣數據,而是賣樓賣成點?
香港九七,美國零七,或任何一個市場,造成巨大震盪遠因甚多,但環顧近因例必樓市。以數字上看,內地樓市規模多達一千六百萬億,等如千多間騰訊、賣樓金額每年八萬多億、賣地涉及四萬多億,每個部份,短時間內打個折扣,正如花旗、瑞銀所指,屆時死的不是樓市,而是整個經濟。
又從數據看,今年首季全國賣樓收益只有萬多億,比八萬億的四分一相差極大、房產相關投資死左!!
更甚,內房融資首季只有低於百分之七增長,較去年平均兩成左右距離更大:換句說話,賣樓難、借錢更難!!
人人認為小川武功高強,但觀乎樓市當前情況,引用不少經濟師觀點,正正反映老周政策滯後,錯估形勢。
用野村說法,地價高、樓價高從來是內地遊戲規則,但小川忽然收水,整個形勢全面終斷,老周在微調政策的同時,亦無考慮到,內地大量空置單位囤積,令問題更加複雜。
鼓勵加批按揭,絕不是有效對策,但是有效方法令市場建立更高預期。但美林提到,內地樓市等如其他中國行業,已屆產能過剩及高槓桿狀態。
若果同意的話,最有效對策,或者由官方收購空置單位,改為保障房,既惠及低下層,亦即時人為減低供應!
基於有政策是幾乎肯定的事情,大家不期然問,內房邊隻好?但股票如果是賭盈利升,派息好的話,內房升勢僅僅是情緒鐘擺帶動,市場一定要賭政策,賭內房唔會執笠,買債好過啦!!!
七、八釐樓上多的是,回報高過意大利、西班牙!
有得執?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7.html大行報告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建議準繩度在在其次,最重要作用,其實來自刺激個人思考,信與不信之前,先啟發自我辯論,繼而隔渣,並從而得益。
大行當然並非LU LU明燈,但大行撰寫報告每位專業人士,說到底都屬於有感情,受個人喜好左右決定的正常人,不偏不倚,立論公正?
世界邊有呢回事!!! 正如某大行,某大分析員,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扣除假期,平均每年二百日都預期股市升,而預期的同時,亦不斷預期週期股、舊經濟跑贏。
無疑,P BOOK對P BOOK新經濟比舊經濟股貴五倍,但SO WHAT!!
鍾情半山豪宅,絕不會因為呎價較新界貴,而到沙頭角買樓一樣!
以為便宜,就等於吸引,及構成潛在爆炸力,容易陷入投資者經常面對Cycle of impatience 問題。
「平」野係咩一定有得執,有斬獲?Philip Fisher 提到,買股票從而不應該介意買貴,事關貴代表仍然有增長行業,反之「平」股,除非行業未經發掘,否則的話,根本絕不適用於價值投資。
年頭,個個話週期股好,年尾個個亦水晶球上身,預示明年必跑贏。內地經濟持續結構轉型,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卻製造一班股市狂熱份子,奈何近期仍然敵不過每週泥價、煤價變動,從而影響股價。
寧買當頭起,但渣打策略員歐文卻建議要買當頭跌。
渣打為數十多頁策略推介,建議沽地產,買豪賭,理由在於:
一,估值、
二,內地拆息回落,等於信貸供應充裕、
三,內地企債供應增加,意味更多「賭」資供應、
四,新增貸款內的中長期貸款佔比升,即流動性ok!!
歐文法巴年代曾經武功高強,某年最佳策略員大獎曾打入三甲。今日的我跟以往的我未必有變,惟思路判斷上似被質疑:
首先,內地拆息低,但未有轉而惠及長期利率,國開行新一批十年債中標利率亦遠超預期,資金流動性充裕,既然解決不到信貸困局,難道錢多就要賭?
其次,企債增發多,亦可能代表企業水緊,及再融資壓力大增,公司發債豈非是為過大海?
當然,無人能預示地產股會連續跑贏,或大海股繼續石沉大海。但引用黃師傅,每有股份一而再,再而三穿試250天線,總會點起一首歌-- 你沒有好結果!
縮窩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6.html全球餓VOL,引申波幅極低,避險意緒不斷降溫,美國VIX指數跌至七年低位。
用黃師傅講法,即然大市場認為風險如無物,對衝風險成本因而下降立亦理所當然。
好明顯,環球央行量寬,令避險意慾減退,君不見,歐洲一吹雞,約百億美元流入成熟市場,亞洲、中資股通通受惠,資金效應既人為推低債息,而債息高低某程度上代表風險表現。
匯豐統計,過去廿四年左右,環球市場最少出現不下十次低VOL期,無獨有偶,當中九次,每次引申波幅低於低位,股市上升份屬必然。
當中一次為零二年十月,至零五年三月,環球股市回報為六成二,而最近一次發生於一一年十一月到一四年一月期間,回報亦有四成。
簡而言之,市場低VOL可以理解為大牛市,到底牛一、二、抑式三?當然完左先知!!
捕捉低VOL效應的話,以十二個月平均計,資源及能源類股份表現最好有兩成,及百分之十七回報,表現最差為金融股,負回報平均達到一成。
其實講咩都假,現時環球資金太多,根本上咩股份都會隨時有莫名其妙因素被製造從而推高。
資金要回報,投資工具亦喝度更多資金,過去一段長時間,ETF成為快、靚、正捕捉升市工具,結果傳統基金被頂爛市下,要被逼降收費,同樣因果循環,ETF發行商亦面對與日俱增競爭,結果連貝萊德亦要減價!!
有升幅、無波幅、乏成交,對市場參與者來說,反而是痛苦的升市,正因如此,今年似乎創下市況交投疏落,券商賣盤最旺的異象。
行內人指,以非上市券商為主,幾乎每週均獲主動洽購。無他,滬港通既改變市場生態,亦令經紀行繼銀行之後,隨時成為港資絕跡的行業!
造王者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3.html能夠抵銷全球央行不斷印鈔製造的投資道德風險,僅僅只有地緣政沿局勢不穩升級可以制衡。
錢、可以令股市升、令資產價格上漲。但錢、抵擋不到權力慾望,因意識形態分別的衝突!
由零七量寬以來起計,非洲、中東、亞洲政治危機不斷升級,在在證明,錢並非萬能,更令全球人類感到無能!
由阿爾蓋達分拆的武裝武裝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於伊拉克步步進逼,幾乎攻入巴格達,而這個組織亦早已佔領敘利亞大批土地,將組織於兩國侵佔土地加起來,合計面積,其實比很多國家更大。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領袖被指是真正拉登接班人,這人行事殘暴,但極具商業頭腦,外國評論比拉登更強,更具破壞力。
由於今次武裝分子,攻擊相當有策略性,星期四先將伊拉克北部石油城市基爾庫克重重包圍,即使未有煉油設施被破壞,已經刺激原油期貨價格,升至9個月高位。
巴格達死守,事關重大,據報連死對頭伊朗亦派精銳部隊幫拖,相比美國拖拖拉拉,評論戲言,最有義氣朋友,原來就是畢生宿敵!
伊朗之所以緊張,乃因「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隨時改寫上世紀定下的中東版圖,多個國家隨時一拆二、二拆三!!
而對全球而言,石油供應部份由武裝份子控制,屆時誰是造王者,定會改寫。
伊拉克當前危機,遠因是奧圖曼帝國瓦解後,積下的種族及派系問題種下,至於近因BBC海外特派評論員一針見血直指,美國促成:包括推翻薩旦武,及與巴格達新政權未有完全默契前全面撤軍!!
美國將石頭放落自己隻腳,又一例子,而如果世銀預警準確,另一自我破壞例子,當然是印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