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遼寧艦駛離台海台女星嘲民眾敏感

1 : GS(14)@2017-01-14 07:54:17

大陸航母遼寧艦編隊前日返航時穿越台灣海峽,惹台海局勢緊張。台灣國防部昨早表示,遼寧艦編隊已在昨早6時30分駛離台灣海峽,並無特殊敵情。連同出發時的行程,編隊幾乎圍繞台灣全島航行一周;台灣行政院昨稱編隊航行路徑對台灣民生沒影響。


「中國會保護我們」

此外,大陸海軍發言人梁陽昨亦證實遼寧艦編隊通過台灣海峽,「繼續開展後續任務」;又指通過台海期間,遼寧艦與護航艦艇「加強值更執勤」,確保航道安全。而官媒央視昨也順勢播出編隊上月在渤海演習片段,當中題示有艦載戰機飛行員在其頭盔上寫上「SHOOT THEM」,引發網民熱議。另外,台灣前女子組合「女F4」團長劉樂妍,前晚在fb暗嘲台灣民眾對遼寧艦經過台灣海峽過份敏感,「就算遼寧號開來台灣海峽又怎樣,它喜歡看風景就讓它看吶」,又留言稱「台灣人只要是中國人,他們永遠不會打我們,而且會保護我們」等,立即遭台灣網民圍攻,昨更被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在立法院公開嘲其為「脫星」、「IQ還有待加強」。中央社/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3/198952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481

遼寧省承認經濟數據造假

1 : GS(14)@2017-01-18 08:10:22

【本報訊】遼寧省官員公開承認2011年至2014年經濟數據造假!根據《人民日報》報道,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正式開幕,會上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在發表工作報告時,首次承認該三年度的財政數據造假,期間「官出數字、數字出官」製造政績,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不少水份。據陳求發指,2016年遼寧克服重重困難,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1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4%,超額完成目標。但是,陳求發同時首次公開承認,在2011年至2014年財政數據造假,2015年財政收入增幅現雙位數下跌,就是省政府「頂着面子上難看的壓力,認真地擠壓水份,2015年夯實財政收據,2016年以來努力夯實其他經濟數據」。


傳內地降GDP目標至6.5%

陳求發又指,2016年該省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指標均未能達標,是因為過去經濟發展思路一度背離中央的決策部署,背離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另外,據路透社引述政策消息人士指,中國將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從去年的6.5%至7%調降至6.5%左右,凸顯政策轉向,即從支持經濟增長轉向推進改革,以抑制債務和樓市風險。報道引述四位知情人士指,中央高層領導人在12月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認可此目標,「目標增長6.5%左右,表明經濟增速略微放緩是可以接受的」。但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未予置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8/199005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01

遼寧號派籌 凌晨3時排隊 市民撲空有人斥安排差 圍解放軍理論

1 : GS(14)@2017-07-05 03:34:31

■遼寧號參觀門票昨午開始派發,逾400名市民一早在中環軍營外排隊。夏家朗攝



【本報訊】即將訪港的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本周末及周日兩天開放予公眾參觀,公開派發2,000張門票,大批市民前晚起通宵冒雨排隊。門票昨午起正式派發,惟解放軍早於清晨6時派籌,令不少早上才到場輪候的市民撲空,有向隅市民鼓譟,斥安排混亂;但有95歲老翁留守至最後一刻,成功領取最後一張候補門票。記者:何家朗 李詠希



■多名昨早才到中環軍營的市民未能領取籌號,與解放軍理論。

■自稱95歲的黃伯取得最後一張候補門票,但指美中不足是無法跟太太一齊參觀。

遼寧號2,000張參觀門票昨午1時起於中環、槍會山及石崗軍營免費派發,每人最多領取兩張。其中中環軍營共派發800張,數百人冒雨通宵排隊,解放軍早於清晨6時便派發約400張籌號。不少早上才到場的市民未能取籌,圍着解放軍理論及詢問派飛安排,有人一度鼓譟。在場的警員不時以擴聲器要求未有籌號者離開,但仍有約10多名市民在旁等候候補門票。昨早8時到場的軍事迷王先生稱,不知道6時派籌,故未能成功取票,大感失望,「本身就好想上航母睇吓」。他批評官方留待最後一刻才公佈派飛安排,令他不知所措,「應該早啲講,咁我就唔使白行,同埋又咁大雨」。7時到場的中六學生薛先生亦未能取籌,斥官方太遲通知,但認為遼寧號值得參觀,故會輪候候補門票。而凌晨3時多便開始排隊的陳女士未能取籌,情緒激動,斥解放軍未有預留足夠門票派發。


實名登記 不能炒賣

解放軍駐港部隊新聞發言人姜波表示,中環軍營共約300名排隊市民未能拿到籌號,解放軍已盡力安排,並已感覺到市民的熱情,但參觀人數是經過研究安排,名額或日數不會再增加。他又說,由於門票實名登記,不擔心出現炒賣。遼寧號一票難求,取得2號籌的市民范小姐早於前晚9時半已到場排隊。她稱遼寧號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又適逢回歸20周年,希望見證歷史,即使要通宵排隊亦值得。由於中環軍營433個籌於下午4時已完成取票,有籌號未有出現領取門票,故尚餘共12張門票供現場過百名沒有持籌的市民即場領取。


95歲翁獲最後候補票

下午1時才到場的95歲黃先生留守至最後一刻,成功取得最後一張候補門票,他表示,雖然感幸運,但有一張門票,未能帶同妻子一同參觀。遼寧號訪港吸引大批市民參觀,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遼寧號訪港的魅力不在於其船堅炮利,而是其身為中國第一艘航母,以及首次對外開放便選擇了香港。從政治文化而言,可視為中央對港人隆重的政治待遇,目的是提升港人對中國的感性認識,普通老百姓一般會對軍備好奇,因此母艦到訪容易營造出歡迎氣氛。他指,即使其他地方軍艦到港,同樣一展親民和軟性推銷,因此感覺是中央想拉近與港人的民心,多於展示軍備的威嚇姿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4/200782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828

遼寧艦周五訪港 今派2,000門票

1 : GS(14)@2017-07-05 03:45:07

■昨晚已有市民在石崗軍營外排隊領取遼寧艦參觀門票。王子俊攝



【本報訊】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將訪港5日,其中兩天開放予公眾參觀,2,000張門票今日派發,昨晚10時許已有市民排隊輪候。中國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昨表示,正在海上展開跨區機動訓練的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將結合訓練任務,於本月上旬赴港,參加解放軍駐港部隊進駐香港20周年慶祝活動。台灣國防部證實,遼寧號前日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沿台灣海峽中線以西,向西南方航行,昨晚駛離識別區,台軍的軍機、艦艇全程監控,未有發現特殊狀況。



參觀者禁帶攝影器材


駐港部隊新聞辦公室昨發稿指,海軍16艦編隊航空母艦遼寧號和導彈驅逐艦濟南號、導彈驅逐艦銀川號、導彈護衞艦煙台號3艘屬艦,將於本月7日至11日停靠香港。解放軍駐港部隊今午1時在中環軍營東門、槍會山軍營南門和石崗軍營北側正門派發門票,開放予參觀的7月8日和9日各有1,000張門票,共2,000張。不過,市民參觀遼寧艦時禁帶攝影攝像器材、食品飲料、危險品,且只可在指定區域參觀等。央視新聞昨報道,此次來港的遼寧艦編隊,包括遼寧號航空母艦和數艘驅逐艦、護衞艦,以及殲-15戰鬥機與多型直升機,訪港期間艦上官兵將與香港市民和駐港部隊交流。另外,解放軍駐港部隊本月8至10日亦會開放昂船洲、石崗和新圍軍營,合共3.6萬張門票昨在6個地點派發,各地點均有數百人冒雨輪候。其中在中環軍營,排頭位的數名市民於前一晚9時許已到場,等候接近12小時。



■遼寧艦將於本月7日至11日停靠本港。

遼寧艦由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改裝,內地第一艘國產航母則正在興建,料2020年服役。至於正在籌備興建的第三艘航母,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透露,去年12月軍方最高層、暗指是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拍板推遲興建時間,務求將原來艦上蒸氣彈射系統,改成用電磁彈射系統令艦載機升空。電磁彈射技術為航母核心技術之一,目前僅美國使用,中國於2008年完成電磁彈射科研,並興建1:1的電磁彈射系統,以驗證設備的研製工作。■記者嚴敏慧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3/200771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955

遼寧號抵港 市民湧海邊拍照內地客:很棒,要多欺負一下日韓

1 : GS(14)@2017-07-09 02:45:55

■遼寧號昨早進入本港水域,展開一連5日訪港之旅。何柏佳攝



【本報訊】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昨早進入本港水域,停泊於交椅洲北面海域,展開5日訪港之旅。航母於今、明兩日開放予早前已獲派參觀券的公眾登艦,預計將有近5萬人次參觀編隊航母和屬艦。未能取得參觀券人士,昨日率先在航母經過及停泊的水域周邊爭睹艦隊。有來自內地的遊客觀艦後自豪地說:「我覺得現在中國很棒,改天要多欺負一下日本、欺負一下韓國甚麼的。」記者:彭愷欣 黃學潤 潘婉玲



遼寧號編隊昨早在3艘屬艦包括有「中華神盾」之稱的導彈驅逐艦濟南號、銀川號,以及導彈護衞艦煙台號的伴隨下駛入本港水域,艦上停泊了多架國產殲-15戰機、直-9C搜救直升機、直-18運輸機和直-18J預警直升機(圖)。因獲發參觀券登艦的人數有限,不少人昨在港九新界多處遠觀艦隊。其中不少人專程到西九龍ICC廣場的天際100觀景台,盼一睹航母。來自深圳的蘇先生表示,為中國有第一艘航母而感到驕傲:「驕傲!驕傲!我覺得現在中國很棒,改天要多欺負一下日本、欺負一下韓國甚麼的。」來自內地長沙的葉先生則不認為中國有了第一艘航母就代表軍事很發達,「大國嘛,肯定要多幾艘航母,不能只有一艘」。



■大批傳媒及軍事迷昨晨在摩星嶺拍攝遼寧號。李家皓攝

台男:展示武力姿態訪港


來自台灣的許先生認為,遼寧號是以一種展示武力的姿態訪港,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多軍事設備來港展示。他稱台灣一直把香港當作借鏡,關注香港回歸後是進步還是沉淪,「從我們台灣人來看,都不會很樂於見到這些東西(軍備),還是比較希望看到文化、經濟交流,而不是武力上的展示」。許續指,中國與台灣關係一向較微妙和緊張,「所以通常比較軍事設備在台灣來看都比較敏感,會比較像武力的展示,台灣人不會喜歡」。許認為遼寧號對台灣來說「她是一種威脅」。


「寧願影相都唔要上船」


在港島南區,軍事迷Richard表示,一眾好友早於個多星期前已做足功課,掌握遼寧號訪港時可拍攝的最佳位置,因此昨早天未光,他們就分佈在玉桂山、華富、海怡半島、數碼港等地,分工捕捉遼寧號的各個部份。帶備「長短火」鏡頭的Richard駐守數碼港,自言應能拍攝航母艦頭,雖然對航母感興趣,但沒排隊取門券上船,他說:「上去又唔畀影,我又唔係要打卡,都係實際啲,我寧願影相都唔要上船啦。」選擇在數碼港迎接航母的余先生則說:「海怡太近影得唔靚,呢度可以睇到佢行過,又有遠景襯底。」他認為中國建造航母是軍事需要,「好多國家已經有,中國海岸線咁長,更加需要」。亦有人覺得航母不是必要的,於西環摩星嶺山行山的梁先生表示,如果愛和平,「全世界應冇航母,呢啲係殺人武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8/200827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13

疑為上遼寧號 陳健波拒加會

1 : GS(14)@2017-07-09 02:46:00

陳健波



【本報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繼續審議港鐵南港島綫逾2.8億追加撥款,直到休會仍未能表決,民主派議員不滿為何港鐵工程每遇超支,也要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而且政府不斷向港鐵提供不同補貼,質疑港府有明益港鐵之嫌。


南港島綫追加2.8億撥款


財委會會議開始時,多名民主派議員已質疑財委會主席陳健波不加開會議,是否與建制議員要登上訪港的遼寧號有關,但陳否認指控,稱前日才收到登艦邀請,所以與是否加會決定無關。審議港鐵南港島綫逾2.8億追加撥款時,民主派多名議員關注港鐵和承建商的關係,質疑港鐵會否偏袒相關公司,工黨張超雄進一步將矛頭指向港府及港鐵,質疑為何每次工程都出現不可遇見的地質及管線問題,每次也要追加撥款,又稱政府已向港鐵提供物業發展權及補地價優惠,質疑「送大禮」。港鐵回應稱,他們有健全監控制度,如遇承建商有理據的申索,需要由有政府參與的監控小組負責審核,及後亦會由政府的審核顧問審視。路政署署長鍾錦華稱,因部份地區老舊管線資料不齊全,署方已要求公用事業公司做好紀錄。■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8/200828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28

【讀書好×果籽】中美一旦開戰,遼寧號怎辦?

1 : GS(14)@2017-07-09 03:56:52

【文化籽:讀書好】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號訪港,輿論鋪天蓋地宣傳,吹噓大陸海軍實力,令人發笑。遼寧號是八十年代末蘇聯崩潰前在黑海造船廠興建的空母,後歸烏克蘭所有,當時經濟疲弱,無力完工,不斷被人偷走船上物料,形同廢船,惟有推出拍賣。


山寨空母

澳門「白手套」公司聲稱用作海上賭場,用兩千萬美元買回來,再拖上大陸改造成原本俄羅斯「瓦良格號」山寨版。遼寧號搭載殲十五戰鬥機,目前正訓練升降,但戰鬥力應該只有美國1972年下水的核動力空母尼米茲號一半,由於中共海軍仍未掌握美國的彈射戰機技術,影響戰機攜帶武器作戰能力。究竟遼寧號是否比印度維克蘭特號強,仍然未知,但至少印度空母2008年下水至今已進行多次升降演練,而遼寧號是否可以投入作戰,仍然是個謎。美國新一代福特號空母已經採取電磁彈射技術,並搭載大量無人機,一旦開戰,國產空母只會成為戰靶。共產黨銳意發展海軍,是為了示威,尤其是南海領土紛爭,也為了保護石油航道,因為馬六甲海峽及南海,是中東石油運輸必經航道,一旦被美軍封鎖大陸經濟就完蛋。究竟目前共產黨在南海的強悍姿態,一帶一路展示的全球經濟戰略擴張,是否真正帶來戰爭危機。


社工變回牛仔

最近我看了美國國際關係專家Michael Mandelbaum的作品《Mission Failure:America and the World in the Post-Cold War Era》,中文版叫《美國如何丟掉世界?》,作者有條理地分析美國在中國、俄羅斯、科索沃、波斯尼亞、索馬里、阿富汗、伊拉克及中東的外交政策失敗過程,他認為在冷戰結束後,美國獨霸天下,但卻因此變得「思維傲慢,態度輕率,專業判斷讓位給譁眾取寵的短期利益,導致美國儘管有無比的軍事、經濟資源,卻在外交工作上敗績連連。軍事任務雖然成功,但政治任務功敗垂成。」冷戰體系崩盤後,美國人頭腦發熱,一下子由牛仔變了社工,即以人道干預手段,試圖改造其他國家成為美式自由民主體制,但最後證明失敗。過去二十年來改造他國的使命之所以可行,建基於和平的國際環境,Michael Mandelbaum指出後冷戰時代,「地球上最強大的政治領袖們也不再認真考慮發動戰爭這回事。戰爭退場源於國際間不再有所謂的「安全競爭」(security competition)或「大國政治」(power politics),由十九世紀開始,國際關係就是以戰爭為主軸,當主軸改變後,美國便有餘裕投入國際活動去改善其他國家,而不必再汲汲於保衞自己及盟國。不用再牽掛安全之後,「它可以把外交政策當作社會工作一樣來推動。」


養大了的巨獸

1990年代,六四後克林頓政府倡議把對中國貿易和人權問題掛鈎處理,以及設法移植自由市場經濟到中國大陸、俄羅斯,意圖改造這些國家的政經結構,盼可以藉此說服他們採取和平的外交手段。今天回看目標徹底落空了。從2014年開始中俄同時展示出新的外交姿態,動輒表示會用武力解決問題。中國大舉投資海軍建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切正朝向新冷戰體系發展,「大國政治」的國際體制又再重現。從遼寧號由低調收購及改造過程,可見大陸是多年計劃建立遠洋作戰力量,美國人以為經濟自由化會帶來政治改革,列寧黨國體制受到一定制約,最後證明全錯。共產黨高舉「中國模式」,禁止全國討論「公民社會」、抹黑及打擊香港作為「普世價值」代表,為爭普選扣上分離運動帽子。習近平訪港只有一種姿態:就是以軍事力量配合雪恥式民族主義,當美國人放棄社工式外交,特朗普重新戴上牛仔帽後,中美關係會有大變。美國艦隊將會更頻密進出中方聲稱有主權的島礁,反中的越南會成為另一隻棋子,還有更主動積極活躍於地區及國際舞台的日本,借北韓問題「夾實」南韓左膠總統,矛頭只有一個:中共。美國一旦主動出擊,習近平雪恥式民族主義就會被迫見真章,這時的空母已非民族復興的「道具」,而是要開赴作戰。遼寧號前世瓦良格號,名字本是沙俄1899年下水的一艘巡洋艦,1905年於日俄戰爭中被日本帝國海軍於仁川附近擊沉!



美國現正服役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戰鬥力遠高於解放軍的遼寧號。

當日停泊在黑海船塢的瓦良格號。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7/200809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