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嘉亨灣3房1160萬 跌至兩房價

1 : GS(14)@2015-10-22 01:52: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1/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二手樓減價潮持續,西灣河嘉亨灣有海景3房戶,劈價100萬元或8%後,以1160萬元沽出,跌至屋苑兩房戶今年夏天的價位。中原分行經理陳凱超說,上述嘉亨灣單位為第5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685方呎(建築933方呎),原業主6月開價1260萬元,後因租約期滿想沽出單位套現,減價100萬元或8%後,以1160萬元售出,實呎1.69萬元(建呎1.24萬元),售價低市價約一成。

業主急套現 劈價百萬

嘉亨灣今年7月曾有兩房單位做價破千萬元關口,做價高見1055萬元;換言之,是次成交價不但較同類單位市價低近一成,更跌至兩房價錢。不過,單位原業主於2004年以598萬元購入,帳面賺逾561萬元或94%。

粉嶺嘉盛苑則有撻訂戶重新售出,成交價較對上一筆成交低5萬元;代理消息稱,居屋嘉盛苑D座中層4室,實用面積546方呎(建築748方呎),原於9月以390萬元(自由市場)易手,其後買家撻訂。

業主之後再以395萬元放盤,放盤後3日減價10萬元或2.5%,以385萬元售出,實呎7051元(建呎5147元)。原業主2007年以124萬元(已補地價)購入,帳面賺261萬元或2倍。

嘉盛苑撻訂戶平5萬易手

不過,仍有買家願付辣稅入市。中原營業經理伍耀祖稱,天水圍嘉湖山莊美湖居6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41方呎(建築578方呎),有內地客為方便子女上學,以390萬元購入,實呎8844元(建呎6747元),買家需要支付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合共樓價19.5%,涉約76萬元;原業主於1997年購入單位,現易手帳面賺110萬或39%。

另外市場消息說,美孚新鸷新增一宗銀主盤放盤;屋苑7期萬事達廣場1號低層B室,實用面積609方呎(建築817方呎),銀主叫價700萬元,實呎11,494元(建呎8568元)。

美孚再有銀主盤放售

業主於2013年以550萬元購入,若成功售出可賺150萬元或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10

高盛:港元料跌至7.85 走資3000億

1 : GS(14)@2016-01-18 15:46:5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港匯上周收報7.795,超過4年以來低位,高盛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鄧敏強表示,由於1年的遠期價格已跌至7.83,估計港匯將跌至弱方兌換水平,即7.85,走資潮可能涉及3000億元資金。

鄧敏強在報告中稱,港匯下跌主要是美國加息,美息較港息高,以致資金有流出香港的壓力,並會把港匯推低至7.85。他指出,難以預料港匯何時見7.85,但在跌至7.85後,香港的銀行體系結餘將由現時近4000億元,大幅減少至數百億元,估計走資規模將高達3000億元。

他又指出,有別於上一個加息周期,這次本港息口,即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會緊貼美息,即LIBOR(倫敦美元同業拆息)。但該行認為,聯繫匯率的基礎仍然穩固,不會受這次波動影響。

雖然港匯轉弱,事實上過去幾年港元持續強勢,兌環球主要貨幣均大幅升值,例如在過去5年,港元較加元、澳元及日圓均上升逾四成。

曾俊華:港匯仍處強勢範圍

財政司長曾俊華(圖)昨日亦強調,港匯仍處於強勢範圍(即7.75至7.8之間),未見有走資情况。但他重申,過往幾年大量熱錢流入本港,若有資金流出亦是預期之內,政府會密切注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438

散戶入市意欲 再跌至零

1 : GS(14)@2016-03-08 00:05:14

【蘋果調查】散戶入市意欲再歸零,三個月第四次。大市反反覆覆低迷,本報每周以電話進行的調查顯示,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由前周-15升至17.44,意味情緒轉樂觀;但有貨在手散戶比例,則由51.28%升至55.13%;至於短期有意入市比例更由5.26%降至0%,為今年1月22日後再出現零入市意欲。過往出現零入市意欲,會視為大市見底先兆,惟如2014年12月出現後,大市在23300點水平短線尋底後,即在半個月反彈近7%,當年4月更趁「港股大時代」闖上二萬八關。不過,近年零入市意欲出現機率高,上一次、即1月22日出現後,大市至今彈逾千點,但2015年12月及11月底兩次,大市及後均反覆下跌收場。對上一年出現密集零入市意欲,要數2013年4月、6月及11月,前兩者準確成為見底訊號,後者則未有應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7/195193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00

流動支付受捧 AE卡市佔率跌至3%傳富國收購美國運通

1 : GS(14)@2016-03-09 16:20:55

【本報綜合報道】擁有166年歷史、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擬步向新時代。美國傳媒引述消息指富國銀行(Wells Fargo)有意收購美國運通外,運通行政總裁切諾特(Kenneth Chenault)與董事不和,有意離任。


美國霍士電視台引述接近消息人士指,以資產計全美第四大富國銀行計劃收購美國運通。但富國銀行發言人否認報道,美國運通則不予置評。報道又引述消息稱,掌舵美國運通15年、行政總裁切諾特被批評決策不力,公司業務如履薄冰,不排除切諾特離任。美國運通信用卡業務最具標誌性,當中1999年發出的美國運通百夫長卡(American Express Centurion Card),俗稱「黑卡」,被視為「富豪身份證」。惟近年流動支付後來趕上,打擊美國運通信用卡業務。據2015年Nilson市場調查結果,美國運通信用卡已被同業Visa、萬事達和銀聯信用卡趕過。




運通CEO與董事不和

截至2014年,Visa市佔率接近六成,萬事達緊隨其後排第二,達兩成七,銀聯則有一成。美國運通信用卡市佔率只有3%。美國運通股價年內累跌超過一成,跌幅遠遠超過Visa與萬事達卡。同時,該公司失去美國聯營客戶包括連鎖超市Costco與JetBlue,構成重大打擊。同時,美元強勢亦拖累美國運通業務,2015年美元強勢影響公司每股盈利下跌3至4個百分點。另外,自2001年掌舵美國運通、64歲的切諾特,被指不能捕捉信用卡轉型機會。報道引述接近消息人士稱,切諾特一直與董事不和,並計劃在未選定繼任人前離職。近年流動支付如Apple Pay、Square等應用程式興起,追上信用卡支付方式。根據券商Piper Jaffray研究報告指,67%美國零售商戶接受使用Apple Pay,而且樂意在店舖內加裝閱卡器。至於其他流動支付裝置,如Android Pay或Google Wallet則少過兩成受訪商戶願意使用。另外,願意使用PayPal繳費的商戶為8%,Samsung Pay只得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9/195217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310

里昂料人幣跌至9算

1 : GS(14)@2016-03-16 14:16:17

【全城最熊】里昂睇淡人民幣滙價,指中國國際收支持續錄得逆差,人民銀行無可避免會一次性調低滙率,估人幣明年第三季貶值至每美元兌9元(人民幣.下同),屬全城最熊預測。




預期明年與美元脫鈎

人幣在岸價現時約6.51元,反映每百港元兌約84元。若貶值至每美元兌9元,即距現價有約27%跌幅,屆時每百港元兌115元。里昂解釋,人行現時雖可透過累積更多貿易經常賬盈餘方式,逐漸調整滙率,但此舉欠缺效率,認為一如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韓國般,放手讓貨幣快速下跌,繼而吸引金融資本流入,是讓國際收支重返平衡的更佳做法。里昂認為,人幣去年已一改多年來緊盯兌美元滙率的做法,現時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去釐定人幣滙率水平,但市場認為人幣仍然尚未完全與美元脫鈎,里昂料明年第三季會正式脫鈎,屆時人幣會大跌至每美元兌9元。里昂估計,內地民眾會選擇購買更多中國本地製造的產品,貿易經常賬得以改善,亦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低吸金融資產機會。里昂預期人幣大貶值後,明年底可望獲得支持,回升至1美元兌8元水平,2018年底更有望回升至1美元兌7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6/19531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08

去年住宅空置率跌至3.7%

1 : GS(14)@2016-03-19 22:09:42

【本報訊】樓市回軟,但住宅空置率再創新低。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去年住宅空置量大減逾1,000伙,至僅42,040伙,空置率按年跌0.1個百分點至3.7%,平19年新低紀錄。而預計今明兩年落成量合共逾3.6萬伙。差估署發表《香港物業報告2016》初步統計數字顯示,私人住宅的落成量減少28%至11,280個單位,當中約61%位於新界,17%位於九龍,22%位於港島。期內入住量約10,530個,略低於年內的落成量。年底空置量由前年43,260個降至42,040個單位,數字為1998年以來最少,空置率為3.7%,平了1996年最低數字紀錄。



料今年落成量增61%

雖然去年落成量減少,不過差估署預計,今年落成量18,200個,較原先預測的20,140個減少約一成,但按年仍大增約61%,創12年新高。明年亦有17,930個,兩年合共有36,130伙落成。今年新落成的單位之中,約68%來自新界。按地區計,元朗和西貢(包括將軍澳)分別佔新供應量的29%和21%。而明年新落成的單位主要位於九龍,佔總供應量的43%,單是九龍城已佔24%,西貢則佔17%。該報告又指,去年住宅售價和租金均在第三季見頂,第四季分別下跌4%和2%。不過,去年第四季的私人住宅售價和租金與2014年同期相比,仍分別錄得7%和5%增幅。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政府積極推地,新盤供應勢增,據該行估計,今明兩年私樓落成量約34,400伙,截至今年2月底,當中已售出約10,900伙,即未售出單位接近七成。預計今年現樓貨尾上升,為樓價帶來進一步下調的壓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9/19536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53

新職強勁 市場仍料加息慢 波幅指數半年低 美匯跌至94.6

1 : GS(14)@2016-03-31 12:41:17

【明報專訊】美國3月招聘持續穩步增長,私人企業職位增20萬個,略高於預期的19.5萬個,反映在經濟風險增加之際,美國就業市場表現依然強勁。2月職位增長由原先公布的21.4萬,輕微向下修訂至20.5萬。芝加哥聯儲銀行長埃文斯(Charles Evans)昨表示,若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他會支持6月加息。不過聯儲局主席耶倫周三凌晨釋出鴿派信號,對加息表示審慎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指數(VIX)昨跌至13.2水平,是去年10月底以來低位。蘋果昨早段升逾1%,帶動道指早段曾升逾150點,至今早零時收窄至77點。



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今年最多再加息四分之一厘。美匯指數昨跌至94.6,今年首季將會是5年來最差的季度表現。

蘋果帶動 道指早段曾升150點

匯率與商品價格關係密切的澳元和紐元昨升至9個月高位,澳元兌美元升至0.7723,紐元兌美元升至0.6945。美元兌日圓曾跌穿112水平。歐元兌美元升至1.1362,創近兩周高位。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1.8562厘。期金回落至每盎司1240美元水平以下。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昨晚公布的數據顥示,美國上周商業原油庫存增加了230萬桶,增幅較預期少。國際油價最多升逾3%,紐約期油每桶高見39.85美元,布蘭特期油升至每桶40.6美元。

今年沒有投票權的埃文斯稱,聯儲局要對通脹邁向2%有信心的加息門檻仍然很高,下月加息會令人驚訝,不過若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他支持6月加息。他表示,聯儲局已考慮到環球風險上升的因素,形容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崎嶇不平,不過只要數據轉強,聯儲局將上修經濟預測,並可能加息超過2次。

有份編撰報告的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師Mark Zandi稱,美國3月私人市場職位數據符合過去4年的每月職位增長均值,所有?[象表明職位增長仍然強勁。

芝加哥聯儲行長支持6月加息

美國就業市場的職位穩步增加,反映僱主很大程度擺脫了今年初對全球經濟放緩和市場動盪的擔憂。

美國服務業繼續推動3月就業人數,職位增加了19.1萬,略低於2月20.4萬增長。製造業在2月削減9000職位後,3月增加3000職位。最近美國部分地區的報告顯示,美元強勢及油價偏軟對生產造成的壓力開始緩解。

美上月小企職位增8.6萬

為美國帶來最多職位的小企,3月增加了8.6萬職位,較2月的6.8萬有所提升。大型企業3月僅增加3.9萬職位,增幅只有2月的一半,反映大型企業可能更易受到環球逆風影響。經濟師預計,將於周五公布的3月非農新增職位為21.3萬,低於本年初的24.2萬,失業率維持4.9%不變。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31/news/ec_ecm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03

人民幣跌至6.51 港股再挫151點

1 : GS(14)@2016-05-08 01:22:07

【明報專訊】美元隔晚向上,人民幣昨日中間價見年8月13日以來最大跌幅。與此同時,恒指三連跌,累計失861點或4%。不過,有券商指深港通準備期將縮短,預計很快啟動。港交所逆市企穩。



中間價10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日公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4943,按日大幅回吐378點子或0.585%,創去年8月13日以來最大單日降幅。昨日盤中人民幣在岸價(CNY)低見6.5058,離岸價(CNH)則見6.5174,惟及後均有所回升,截至夜晚8點30分,分別報6.4987和6.5100。

五絕魔咒不散,恒指5月首兩個交易日已挫541點。累計3日,則跌861點或4%。昨日恒指最多跌265點,見全日低位20411點,一度失守50天線(大約20439點),但午後略有回升,收市報20525點,全日跌151點或0.73%,成交額略回落至614億;國企指數則下跌0.6%至8697點。內地股市昨日亦見回落,上綜指3000點得而復失,全日跌1點,收報2991點;深成指也跌19點,收報10422點,滬深兩市成交額5354億元人民幣。

國泰君安:深港通準備期縮短

盈富基金(2800)微跌0.2%,再躋身最大成交額三甲,僅次於騰訊,後者跌0.5%,收報155.5元。盈富基金沽空金額由一年高位逾12億回落至9.7億,仍然穩居首位,佔該股沽空比率進一步提升至46%。昨日國泰君安國際發表研究報告稱,相比滬港通的6個月準備時間,深港通的準備期可能會大幅縮短,預計將很快正式啟動。

油價跌2.5% 資源股向下

個股方面,市場憂慮燃油仍供應過剩,紐約期油再跌2.5%,資源股普遍向下,中海油(0883) 、昆能(0135)及中石化(0386)分別跌3.3%、2.8%及2.6%。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5/news/ec_ecb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67

官員出口術 日圓跌至7算

1 : GS(14)@2016-05-21 13:09:09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昨日又打「開口牌」,指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峯會財長會面期間將討論滙率議題,市場憧憬日本入市干預升溫。截至本港晚上約八時半,日圓撲向110關口,報109.66兌每美元;每百日圓兌港元重見「7算」,見7.0788。



不排除出手干預升值

路透報道,麻生太郎指周五起於日本舉行的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集中討論滙率議題,並不排除尋求其他國家支持,出手干預日圓。截至本港晚上約八時半,日圓滙價曾見109.66,自上月28日以來最弱;每百日圓兌港元則見「7算」,報7.0788。日央行自今年1月底推負利率措施後,日圓反覆轉強,與去年11月、123日圓水平相比,累升逾一成。交銀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高級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指,日圓下跌除了麻生太郎言論外,還有美國聯儲局多位官員「加息論」,指年內加息兩至三次。消息刺激美滙指數上揚,日圓滙價下跌。不過,何文俊認為日圓滙價沒有機會重返「6.2算」,短線走勢為110至112區間;即每百日圓兌港元約6.8算至6.9算。另有分析指美國不會讓日圓貶值,估計G7會議難就滙率議題取得共識。何文俊料即使各國財長同意日本干預滙率,但效果短癮,可能只可維持兩至五日,倘日本按兵不動,日圓滙價或重返105水平,每百日圓兌港元約7.2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8/196163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97

港4月通脹放緩 CPI跌至2.7% 影響iBond回報

1 : GS(14)@2016-05-24 05:00:41

【明報專訊】第六批通脹掛?u債券(iBond 6)發行在即,惟本港通脹率持續放緩。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4月份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2.7%,基本通脹率僅2.3%,分別較3月份的升幅下跌0.2及0.5個百分點(見圖)。雖然基本通脹率放緩速度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但綜合四家券商統計,截至昨日,iBond仍錄得超過5.35億元孖展認購。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本港CPI及基本通脹率為2.7%及2.3%,符合早前市場對本港通脹率將降至2%左右的預期。當中尤以耐用物品跌幅最大,其價格按年下跌6.2%;其次為衣履,價格跌幅達2.2%。另一方面,私人房屋租金繼續跑出,價格按年升幅達5%,帶動住屋的價格升幅達4.8%;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教育及醫療服務的價格均按年上升逾4%。

耐用品價格跌幅最大

政府發言人稱,基本通脹在4月份緩和,部分基於私人房屋租金及食品價格的按年升幅減慢,及旅遊費用按年下跌所致;又表示,通脹在短期內的上行風險仍會受控。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表示,雖然iBond回報率及首日上市價格會較往年失色,但由於基本通脹率仍然維持2%以上,強調iBond仍屬正回報的投資,購買iBond仍有利可圖;加上「今年(認購方法)又易?驉A打個電話就可以買iBond」,上市首日即可沽出獲利,預料今年購買人數與去年持平或輕微上升。惟在僧多粥少的情?下,他認為投資者「今年會較理性」,不會作大額投資,料整體認購金額會較去年回落。

iBond孖展預留逾5億

儘管如此,截至昨日,綜合四家券商統計,iBond仍錄得超過5.35億元孖展認購,合共超過1.9萬名客戶預留或查詢。輝立證券企業融資副經理陳英傑表示,自政府公布iBond 6的詳情後,近日通過該行預留iBond的客戶數目確實有所增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4/news/ec_ech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