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宣布: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將於10月18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杜特爾特
外交部發言人昨日表示,中方已多次對杜特爾特總統的訪華意願表示歡迎,期待他早日成行。雙方正就此保持密切溝通。“我們贊賞杜特爾特總統對中菲關系的重視,也相信兩國間的高層交往有助於促進兩國友好合作和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
據悉,這將是杜特爾特就任3個多月來首次訪華,中國將是除東盟成員國之外,杜特爾特總統訪問的首個國家。
美媒10月12日報道稱,將有250名菲律賓商界領袖隨同杜特爾特訪問北京,開啟中菲關系的破冰之旅。
這大概算是並不多見的外交安排了——李克強總理花近2小時乘專機飛抵阿斯塔納,但在哈薩克斯坦的各項活動,滿打滿算也就3小時。這得是多麽重要的3小時,才使總理決定在吉爾吉斯斯坦的上合總理會和拉脫維亞的16+1會晤中間,穿插這樣一次"旋風般"的外交訪問?這3小時,濃縮了什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3日晚在阿斯塔納總統府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
出席哈總理薩金塔耶夫在機場舉行的歡迎儀式,緊接在哈總理府出席中哈總理第三次定期會晤,並遠程視頻連線見證江淮汽車在哈工廠項目啟動儀式。隨後前往哈總統府會見哈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出席總統舉行的歡迎宴會。密集的活動,從李克強下午甫抵機場即開始,到第二站總理府時,哈首都阿斯塔納已是華燈初上。
璀璨燈光中的夜景,讓人很容易便聯想到哈薩克斯坦正大力實施的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光明大道”計劃。事實上,李克強旋風外交的這3小時,正可以說以阿斯塔納的燈火通明為背景,濃縮了中國裝備制造與哈方“光明大道”計劃深度對接推進產能合作的現實與願景。
這3小時,同時也濃縮了“國際產能合作”這一創造性方案,從李克強提出倡議,到中哈示範項目落地,再到中國與更多國家開展合作乃至與他國共同開展第三方合作的幾乎整兩年時間。2014年12月,李克強總理正是在首訪哈薩克斯坦、會見哈總統納紮爾巴耶夫時首次提出了“產能合作”倡議,並在次日與時任哈總理馬西莫夫的那頓“天價早餐”中敲定了雙方高達180億美元的多項產能合作項目。
如今,國際產能合作即將兩歲,作為起始,中哈產能合作也將滿兩周歲。某種意義上,李克強此次再訪哈薩克斯坦,短短3小時的旋風般的外交,是給這個正茁壯成長的國際合作新範式過一個兩周歲生日:
兩國總理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江淮汽車在哈薩克斯坦的工廠,共同見證了中哈產能合作又一標誌性項目的啟動。國際產能合作,兩年前李克強在此播下的這粒“種子”,已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數據為證:中哈之間目前已形成涉及鋼鐵、水泥、有色、化工等行業的51個項目,總投資約265億美元。
事實上,這旋風般的3小時外交,也濃縮了中哈兩國更高水平的互利合作關系。李克強總理時隔兩年的兩次訪問,與前後兩任哈總理的默契相談,更與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兩次會見卓有成效。
盡管兩次到訪阿斯塔納都是冬天,但此間外交人士給予高度評論,認為“開啟了中哈合作的春天,也孕育著國際產能合作的明天”。可以預期,此番李克強“旋風3小時”外交,釋放的濃縮能量,將會在未來長遠的時間內,拓展出示範性的國際產能合作發展空間。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把自己同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最後一次會晤,放在了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
當地時間12月26日晚,安倍將抵達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地珍珠港,以紀念1941年12月爆發的“珍珠港事件”。
按照行程,安倍將與奧巴馬一起訪問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的遺址“亞利桑那紀念館”並獻花。同時雙方領導人還將發表講話。此外,安倍還將與即將卸任的奧巴馬進行最後一次首腦會談。
鑒於奧巴馬此前的“廣島行”使其成為首位訪問廣島的在任美國總統,安倍的“珍珠港之行”也使其成為首位到訪珍珠港事件遺址的日本在任首相。早在1951年,時任日本首相吉田茂曾到訪夏威夷,但當時“亞利桑那紀念館”並未建成,因此,美方此次極力促成安倍到訪該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珍珠港發動襲擊,造船2400多名美軍士兵和平民在此次偷襲事件中喪生,18艘美軍戰艦被炸沈或毀壞。此外,美國還損失了164架飛機,日本則有62人喪生,主要為飛行員。
今年5月,奧巴馬對二戰時期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廣島訪問還歷歷在目,而安倍又將開啟對夏威夷的歷史性訪問,被視為對奧巴馬廣島行的回訪。一場意義特殊的“和解大戲”將在日美這對特殊的盟友間上演。
悼念,而非“道歉”
在奧巴馬5月訪問廣島之前,就有日美媒體紛紛猜測,奧巴馬會不會在那次歷史性的訪問中對遭受原子彈攻擊的日本平民做出道歉。同樣,在安倍此次正式開啟對珍珠港的訪問前,也有媒體猜測,安倍會不會率先做出道歉的姿態,為美日那段糾葛的歷史畫上“徹底和解”的句號。
遺憾的是,日媒目前公布的消息顯示,安倍即將在珍珠港事件遺址上發表的講演不包括“對美方的道歉”,給出的理由是,“奧巴馬廣島行也沒有就投擲原子彈對日方表示道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指出:“(此訪)是為了悼念,而非道歉。”
據報道,安倍在發言中可能仍會與此前在美國國會的演講保持同樣的基調,即提到對過去戰爭的“痛徹反省”和“深刻悔悟”,不說道歉,力求與奧巴馬訪廣島時不道歉的基調“保持平衡”。
在安倍訪問珍珠港前,約有50名日美兩國歷史學者於12月25日發表了一份“公開提問信”。其中呼籲,若安倍要祭奠在珍珠港事件中喪生的美國人,難道不也有必要祭奠中國、朝鮮半島和亞洲各國的戰爭死難者嗎?
向特朗普傳話
除了對珍珠港事件遺址進行歷史性訪問,安倍還將抓緊最後的機會,與奧巴馬共敘其在任美國總統8年間日美同盟關系的進展。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在此前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奧巴馬總統期待27日的訪問將是“美日同盟力量的再度展現”,以及兩國如何“化敵為友的明證”。同時,康達表示,在美日領導人的單獨會面中,雙方將回顧過去多年來美日同盟的進程,以及評估雙方在政治、經濟與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合作契機。
至於被問及是否會評論安倍本月早些時候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的情況時,康達並沒有給出直接的回答,只是強調雙方領導人將把會晤重點放在美日同盟的深化方面。
此次安倍訪美的時機也頗為微妙:距離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不到1個月。此前,特朗普已多次質疑美日同盟的一些問題,還要求那些擁有美軍基地的海外盟友承擔更多費用。目前,約有5萬名美軍駐紮在日本。此外,特朗普還計劃在上任伊始就擱置“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而安倍好不容易才說服日本國會通過該協定。對於奧巴馬對廣島的訪問,特朗普也頗有怨言。
因此,特朗普新政府可能在美日關系方面“轉風向”的態勢,也迫使安倍在特朗普勝選後的第一個星期急急忙忙地趕到紐約的特朗普大廈與這位新總統會面。對於安倍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保未來美日間的同盟關系得以進一步延續。
用完即走,掃二維碼,餐館吃飯掃一下二維碼相關程序就會出來,使用完了不用管,完全不同於應用程序,類似靈活應用的組織形態。12月28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在今天的騰訊大學微信公開課Pro版演講當中,張小龍對外界廣泛關註的小程序進行了解讀,並公布小程序的正式發布時間在2017年1月9日。
11月18日,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在其朋友圈上曝光了一張手機截圖,並配文“程序猿的一小步,程序的一大步”。從圖片來看,是不同品牌的小程序。
早前張小龍就在朋友圈揭示了其對於“小程序”的想法:“ 什麽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此次演講,張小龍做了更詳細的介紹,小程序沒有訂閱關系,沒有粉絲,只有訪問,只有訪問量。“因為粉絲並不意味著訪問,並不是說你有足夠多的粉絲就有足夠多的訪問量。對於小程序也是一樣,只有訪問的關系。”
小程序可以分享到聊天也可以分享到群,分享到聊天和群是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的。張小龍稱,小程序還有小程序頁的概念。“所謂小程序頁是指,比如一個股票的小程序,我在用這個小程序的時候我打開的是0700這個頁面,我分享出去的是我打開的0701這個股票的頁面,我分享的是一個活的數據,是當前的信息,而不是分享一個程序過去,還需要重新運行。”
小程序不會有類似一個小程序商店,去下載小程序。張小龍稱,“因為小程序不存在下載的過程,查找、搜索是另外一回事情。不會存在小程序的商店,因為並不是要做一個APP分發的中心,就像公眾號也沒有中心,不會分門別類的列出來有哪些公眾號。”“很多公眾號和小程序是一個企業開發的,目前我們提供的一種關聯是在公眾號里面可以看到某個企業還能做到哪些小程序,也可以在小程序里看到做了這個小程序的企業還做了哪些公眾號。”張小龍還表示,在線下,微信現在做的是提示用戶附近有哪些小程序存在,附近有哪些提供小程序的店,這個店能買什麽東西這個是可能的。
微信更希望的是小程序不是基於流量分發的方式來獲取用戶,小程序是用戶需要的時候觸達他,而不是不需要的時候被推薦給他。張小龍表示,微信更多是一種社交推薦,小程序也是一樣。“我們不會因為你已經使用了一款學英語的小程序去給你推薦學英語的小程序。”
張小龍在演講中稱,小程序在微信沒有入口。“公眾號在微信是沒有入口的,小程序也是一樣,小程序的啟動來自於掃二維碼。至少在前期,微信會更加鼓勵小程序以二維碼的形式出現在各個地方,就像公眾號的早期一樣。”
張小龍稱,“去年提出用完即走後,發現很多朋友包括業內人士都笑話我們:因為微信有足夠多的用戶和足夠強大的用戶黏性,但是對其他的產品來說,怎樣黏住用戶怎樣讓用戶不要離開才是最初的目標。大家對用完即走有很大的誤解,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這個邏輯可以推理出這樣一個結果。”張小龍再次重申了微信推出小程序的初衷,讓信息觸手可及,改變應用程序需要下載、安裝的繁瑣過程。
據日媒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6日在日越首腦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將向越南提供1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的日元貸款。
安倍晉三還表示,為推進兩國在海洋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將向越南提供6艘新造巡邏船。
另外,據報道,關於日本與越南參加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雙方在會談中就自由貿易體制的重要性達成共識。有意加強對宣稱退出TPP的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進行勸說。
和在沙特受到皇家禮遇不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空軍一號”尚未降落以色列,空氣中就湧動著一種頗為混亂又緊張的政治氛圍。
特朗普在此行前吹風稱將促使巴以達成和平,並表示有非常好的機會達成一致。然而,多數分析認為此刻這並不現實。
一片混亂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21日內閣會議開始時就說,他將和特朗普討論加強以色列同美國同盟關系的方法,並用英語補充稱:“總統先生,我們期待您的到訪。以色列人民將張開雙臂歡迎您。”
但特朗普方面的一些行程調整卻讓以色列措手不及。特朗普行程中原本有一項是訪問世界文化遺產,即被視為古猶太國象征的馬薩達古城遺址,並發表演講。可在發現“空軍一號”不能直達演講地點後,特朗普決定換地方,因此取消了馬薩達遺址行程,只在以色列的亞德瓦希姆大屠殺紀念館逗留15分鐘。
特朗普還計劃到訪東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禱告地“哭墻”,內塔尼亞胡希望陪同特朗普及其家人前往,強調以色列對該區域的控制權。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占領東耶路撒冷,然而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並不承認東耶路撒冷屬以色列領土。因此美國官員表示這是私人行程,拒絕內塔尼亞胡陪同,以方由此大怒,在白宮澄清這不是特朗普的立場後才“翻頁”。
另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內塔尼亞胡不得不親自下令讓手下的部長們到機場參加特朗普的歡迎儀式。由於特朗普臨時變更了行程,取消原定在機場發表講話和握手等流程,因而該國大部分部長此前都不打算到機場迎接特朗普。
此外,美國方面還要求取消原定於22日由以色列防長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主持的高級別晚宴,卻沒有給出任何理由。該晚宴的出席人員本包括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
庫什納是特朗普的主要顧問之一,廣泛參與從外交到國內政策,再到總統個人事務等各方面議題。同時,他還被稱為“影子外交官”,是特朗普在對華、對墨西哥、對加拿大和中東關系問題的首席顧問。他被認為在特朗普政府和以色列之間扮演著關鍵的紐帶角色。
據美國媒體報道,庫什納家族和內塔尼亞胡有著多年的交情,內塔尼亞胡甚至曾在庫什納家的房子里過夜。更有一張照片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1998年內塔尼亞胡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紀念活動上發表講話,臺下數千名猶太青少年揮舞以色列國旗,庫什納就在其中。不過目前庫什納在中東事務上的公開表態並不多。
按計劃,特朗普將於23日在伯利恒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進行會晤。
預期不高
一些以色列媒體已經用“歇斯底里”來形容此次訪問,而非“歷史性的”。在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內部也爭吵不休,右翼人士對特朗普政府似乎仍在堅持長期以來的美國巴以政策而感到失望,並鼓動內塔尼亞胡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21日,內塔尼亞胡一直在同內閣的右翼部長們召開閉門會議,希望能就以更溫和的立場緩解約旦河西岸等局勢達成內部一致,從而向特朗普展現以色列的確在尋求促進和平的承諾。
此前,特朗普曾稱他希望尋找解決巴以問題的“最終協議”。以色列親內塔尼亞胡的報紙《今日以色列》在特朗普開啟中東行前的報道中稱,特朗普說:“我認為我們有非常非常好的機會達成協議。”其實他在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不久就表示,計劃調解巴以沖突,這是他的前任們和很多國際調停方都努力過但並未完成的任務。
正式就職後特朗普在華盛頓先後會見了內塔尼亞胡和阿巴斯。美國和以色列的關系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出現頗多波折,今年2月中旬,特朗普正式就職不足1月之際,他就在白宮會見了內塔尼亞胡,當時他說美以兩國是“牢不可破的”盟友,同時稱“兩國方案”可能是解決以巴問題更簡單的辦法,但並不是唯一辦法,而此前多屆美國政府以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兩國方案”是實現巴以永久和平的唯一現實方案。
本月初,特朗普和阿巴斯發表共同電視講話時表態,美國將全力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該目標“很有可能”實現,他表示願意“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在巴以間斡旋。
內塔尼亞胡和阿巴斯都表示將支持美國新的和平進程倡議,但截至目前,特朗普尚未透露具體細節。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關於這些細節是否會在特朗普訪問以色列時披露,以色列政界及媒體對此進行猜測並傾向於認為這可能還不會發生。
《國土報》援引白宮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的訪問沒有將重啟自2014年來遭凍結的巴以和談列為目標。特朗普的以色列之行僅限於敦促內塔尼亞胡和阿巴斯采取措施加強信任,以便為恢複和談創造合適環境。
美國《紐約時報》評論稱,對特朗普在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近36小時的訪問期待值很低,不過無論是內塔尼亞胡還是阿巴斯,都不希望冒險惹怒美國總統,或者被視為不願恢複長期停滯的和談的那一方。
遏制伊朗?
一位以色列前政府官員稱,無論如何,以色列政府都可能更加希望美國幫助遏制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以色列的優先項都是伊朗的威脅。”以色列外交部前高級官員戈爾德(Dore Gold)曾長期擔任內塔尼亞胡的顧問,他說,特朗普政府想要阻止伊朗威脅的態度對以色列而言很重要。
特朗普21日在沙特出席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美國峰會時表示,美國支持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團結起來,采取行動打擊恐怖主義。同時,他稱伊朗應該為該地區的不穩定負責。
不過,很多專家認為,以色列和美國以及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聯盟之間的任何合作對抗伊朗的行動,都需要巴以和談取得進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