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西蘭在地理位置上距美國超過1萬公里,但想要移民南太平洋島國的美國人卻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出現了激增。
14日據美聯社援引新西蘭移民記錄報道,從去年11月8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到今年1月底的12周內,申請移民新西蘭的美國人數量較去年同期激增70%。
數據還顯示,今年1月獲新西蘭工作簽證的美國人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訪問新西蘭的美國遊客數量也從去年同期的28,992人次增至34,240人次。
新西蘭內政部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稱,去年11月美國大選結束後的兩天內,訪問該部門網站以了解移民程序的美國人數量較一個月前多出10倍以上。一些居住在新西蘭的美國人也表示,自大選以來,他們的朋友和家人一直在詢問他們有關移民的問題。
在“為做法國人而驕傲”的呼聲中,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總統候選人勒龐面帶微笑,霸氣十足地張開雙手,而令人無法忽視的是她身後在揮舞著法國國旗和穿著“以人民之名”T恤的支持者們,看起來如此年輕——都是在20歲上下、稚氣未脫的女孩們。
勒龐在法國18歲~24歲的年輕人身上看到她和國民陣線的未來:從2012年~2017年,該年齡段的年輕人對勒龐的支持率從26%上升至39%。與英美不同的是,法國年輕人的實際投票率偏高。
2012年~2017年,法國年輕人受困於經濟衰退以及就業市場改革的低效,其25歲以下人口的失業率高達25%。即便有工作的年輕人拿到的也是合同模式的短工,而勒龐推出的反移民和打破建制的口號,實在是符合他們的胃口。
勒龐擅長討好年輕選民
勒龐所推出的黨內偶像都在30歲以下。這其中就有勒龐“第三代”——勒龐28歲的侄女、“國民陣線”沃克呂茲選區女議員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Marion Maréchal-Le Pen),以及26歲就當選法國弗雷瑞斯市市長的拉赫林(David Rachline),後者剛剛成為主持勒龐總統競選的幕僚長。
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的殺傷力巨大。她2歲時,就在老勒龐(她祖父)懷中出現在國民陣線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的宣傳海報上。2012年6月,她以42.09%的高支持率擊敗左右兩黨候選人順利入駐國民議會,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同時也是第一位國民陣線的女議員。
如果說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體現了國民陣線黨內傳承,那麽拉赫林這樣的例子,更能解釋年輕人為何被國民陣線深深吸引。
15歲就加入國民陣線的拉赫林在26歲時成為市長,28歲成為勒龐身邊親信。在他看來,40年前設計的法國政治系統不能為法國的年輕人解決安全和就業問題,只有國民陣線才能幫助年輕人把國家“搶回來”。
國民陣線也樂於提拔年輕人:根據國民陣線的內部數據,有五分之一的國民戰線地方議員都在34歲以下;相比之下,右翼的法國共和黨只有8%的地方議員在34歲以下,左翼社會黨也僅13%的地方議員在34歲以下。
“國民陣線通過獨特的方式令年輕人擔任重要角色,我們信任他們。” 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說,“如果他們想來到國民陣線,他們不會是裝飾性選民。 如果他們有能力,他們將有機會去辦公,真正為他們的國家工作。”
30歲的國民陣線議員蒙壽(Monchau)是一名防暴警察。在他看來,他加入國民陣線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這樣的黨派為並不來自特權家庭的政治家提供了展露才華的機會,而“無論在傳統的左派還是右派,主要的黨派職務都留給了那些在40多年來一直來自相同學校,同一家庭,同一背景,相同社交群體的官僚們。”
成為年輕選民最愛候選人
根據法國狄德羅智庫(Diderot)最近的一項研究,比起成年人,18歲~24歲的法國年輕人在安全、移民和工作問題上更信任勒龐可以做出好成績。在前兩個問題上,18歲~24歲的法國年輕人同整體法國成年人之間的看法差別僅一兩個百分點,但在就業方面差異明顯——有27%的年輕人認為勒龐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只有21%的成年人這麽認為。
為何勒龐的就業政策對於法國年輕人如此重要?在過去10年中,無論是薩科齊政府還是奧朗德政府,都沒有對法國的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率做出改善。高達25%的失業率意味著四個法國年輕人就有一個處於失業之中,而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由於法國勞動法的僵化,剩下不少有工作的年輕人也都因短工合同而擁有強烈的危機感。
法國年輕人(小於25歲)的失業率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而明顯上升 來源:金融時報
年齡較大的法國選民不少都依靠體制生活。法國擁有560萬公務員,一度是歐洲雇傭公務員人數最多的國家,如果勒龐當選,其退歐計劃有可能令他們的退休金化為烏有,而放棄歐元的想法更可能沖擊這一批選民多年的積蓄,相對於“一無所有”的年輕人來說,上述法國體制內選民選勒龐的可能性非常低。
法國年輕人支持勒龐的另一原因在於,他們並未經歷國上個世紀40~70年代的歷史。在65歲的法國選民中,僅17%左右的人支持國民陣線,這些人對於勒龐父親、國民戰線創始人讓-瑪麗•勒龐印象深刻、國民陣線的起源同上世紀40年代的維希傀儡政府相關,對於老一代的法國人來說,國民陣線等同於法西斯主義。
然而對於18歲~24歲的法國年輕人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他們那時候還遠未出生,而勒龐也幹幹脆脆地切斷了國民戰線乃至她個人同她父親的關系。勒龐在最近一次采訪中幹脆表示,她同她的父親已經徹底沒有關系了。
“20世紀70年代時,與現在情況不同 。今天的國民陣線專註於工作、住房和恢複法國主權和文化問題。”阿維尼翁大學國民戰線專家瑪莎--拉吉(Christèle Marchand-Lagier)表示,大多數年輕的國民陣線選民不熟悉國民陣線計劃的細節,但只想投票反對法國政治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從2012年開始,法國的民調和最終投票結果就反映出法國年輕人對國民陣線支持率激增的趨勢。在上一次選舉中,國民陣線得到了法國年輕人最多的支持,其中26%的18歲~24歲選民支持國民戰線,25%支持奧朗德,17%支持薩科齊。
2017年的Ifop民調數據顯示,18歲~24歲選民中,已經有39%的選民支持勒龐,21%支持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僅9%支持共和黨候選人菲永。
勒龐成為法國年輕選民最喜歡的候選人 來源:金融時報
需要註意的是,在此前的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大選中,25歲以下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支持特朗普和英國退歐,但這並沒有扭轉最終結果,這中間有人口比率的原因,也有投票比例的原因,因為上述兩個國家的年輕人投票率都較低。然而法國並不相同,這個國家25歲以下年輕人投票率高,且人口占比也相對更大。
年輕人對國民陣線的擁躉令法國政治學家瓦妮克(Stéphane Wahnich)對法國的政治未來感到焦慮。他認為,國民陣線的最大優勢就是對年輕選民和候選人持開放態度。
瓦妮克表示,伴隨著那些年長者因代際原因而越來越多地遠離政治,國民陣線的年輕選民和候選人可能在未來十二年內實現統治法國的目標。
不要忘記的是,12年後,勒龐“第三代”--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也僅才40歲。
20日《福布斯》雜誌發布2017全球富豪榜。據這份最新榜單顯示,在當選總統後,特朗普的身家縮水了2億美元,從大選期間的37億美元降至35億美元。
導致特朗普身家縮水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房地產價格波動,二是大選期間的巨額開銷。
福布斯稱,特朗普最主要的資產是紐約曼哈頓特朗普大廈附近的房地產。而在大選後,這一地區的房地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價格波動,導致美國總統的凈資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縮水。
此外,大選期間的開銷也是導致特朗普的身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縮水。數據顯示,特朗普在大選過程中,自掏腰包花了大約6600萬美元進行拉票等活動。同時,特朗普成立的教學機構“特朗普大學”因官司敗訴繳納了2500萬美元的罰款。
不過,關於特朗普的身家問題一直存在爭議。2016年大選前,特朗普曾表示自己身家大約10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並不被福布斯所承認。福布斯表示,特朗普的身家在最高峰的2015至2016年也僅有45億美元。而在大選期間,福布斯的數據顯示特朗普身家大約是37億美元。
目前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特朗普以35億美元的資產,與多人並列排在第544位,跟去年的排名相比下降了220位。
4月26日消息,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4月26日選舉劉家義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龔正為山東省省長。
龔正,男,漢族,1960年3月生,江蘇蘇州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財政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
曾任海關總署貨運監管司貨運監管處幹部、副處長,辦公室秘書處副處級秘書,署長辦公室正處級秘書;天津海關副關長、黨組成員;全國海關信息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副主任;海關總署業務規範司副司長兼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政策法規司司長;深圳海關關長、黨組書記;海關總署副署長、黨組成員(2003年9月授予海關副總監);浙江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2015年7月任山東省委副書記,2015年8月任省委副書記兼省委黨校校長。
2017年4月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副省長、代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劉家義,男,漢族,1956年8月出生,重慶開縣人,197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博士學位,高級審計師。
1980年2月四川省財政廳監察處辦事員; 1984年12月起先後任四川省審計局二處副處長、綜合處副處長; 1988年12月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幹部; 1989年2月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審計一處處長; 1989年12月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副特派員; 1992年8月任審計署商貿審計司副司長; 1993年8月任審計署商貿審計司司長(其間:1995.09--1996.07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6年9月任審計署黨組成員、副審計長; 2007年7月任審計署黨組書記、副審計長; 2008年3月任審計署黨組書記、審計長。 第十六屆中央紀委委員、常委,第十七屆、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2017年4月1日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書記。
4月26日,據河北日報消息,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於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選舉許勤為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長。
許勤同誌簡歷
許勤,男,漢族,1961年10月生,江蘇連雲港人,1982年1月入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學博士。
現任省委副書記,省政府省長、黨組書記,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
1978.10--1982.07 北京工業學院光學工程系光學系統設計與檢驗專業學習
1982.07--1984.09 兵器工業部第五五九廠科研所幹部
1984.09--1987.07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系光學儀器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7.07--1988.06 國家計委機關黨委幹部
1988.06--1992.07 國家計委工業二司、機電司電子處主任科員
1992.07--1997.08 國家計委機電司電子處副處長(其間: 1994.10--1995.10參加加拿大、美國高級管理培訓)
1997.08--1998.07 國家計委機電司電子處處長
1998.07--2001.02 國家計委高技術產業發展司信息產業處處長
2001.02--2003.05 國家計委高技術產業發展司副司長
(1999.09--2001.07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學習)
2003.05--2005.07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2003.10起主持工作)
(2001.11--2004.11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2005.07--2008.04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
2008.04--2010.05 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掛職),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
2010.05--2010.06 廣東省深圳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10.06--2016.12 廣東省深圳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2016.12--2017.03 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2017.03--2017.04 河北省委副書記,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
2017.04-- 省委副書記,省政府代省長、省長、黨組書記,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
法國大選最終結果出爐,馬克龍成為新一任法國總統。
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超過60%的得票率贏得法國總統選舉,最勒龐承認敗選,已經與馬克龍通話表示祝賀。
在已經結束的法國大選投票中,治安及持續不斷的恐襲威脅成為民眾焦點,馬克龍承諾上任後將新增1萬個警察職位,並增建近1.5萬個獄房。在英國退歐問題上,馬克龍堅持歐洲單一市場適用於所有貿易夥伴,並希望促進歐盟與加拿大的自由貿易。而勒龐則希望采取激進的保護措施,包括加強邊境監控及新增6000名海關官員,並減少外國雇員與本土雇員的競爭。
如今,勒龐已無緣實行其競選承諾,法國總理也宣布,法國人民選擇了馬克龍。勒龐隨後在電話中祝賀馬克龍當選。
“馬克龍是一個反應很快的人,雖然他的履歷非常不一般,他在投行並不是從底層一點點做起來的,當時‘空降’到羅斯柴爾德銀行後,他就很快掌握了所有並購方面的技能,對金融術語以及我們這一行的基本技能都掌握得特別快。”與馬克龍在羅斯柴爾德銀行共事過一年的中國姑娘肖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此評價這位法國總統候選人。
“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參與了兩個由他主導的項目,作為主導者,馬克龍在這個過程中顯示出領導力。另外,他對待客戶的技巧太讓我佩服了,我記得有一次電話會議的時候,客戶給我們提出了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工作量的不太合理的要求,馬克龍很有智慧地既向客戶解釋了情況,又利用我們有限的資源,而不是把資源浪費在無謂的要求上。” 在肖瑩看來,當時年輕但“破格”晉升的馬克龍,為人隨和,辦事高效,雄心勃勃,不過並未察覺到他有如此遠大的政治抱負。
“他最好盡快建立良好的政界關系,如果他能當選,我希望他能在接下來的議會選舉中獲得成功,他必須得到廣泛的支持,否則什麽也做不了。”對法國政治頗有研究和見地的專業人士讓-馬克•德拉巴爾(Jean- Marc Delebarr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馬克龍雖然不是他的第一選擇,但對他仍然抱有希望。
“(如果當選)他必須利用當選初期各方對他支持的熱情高峰期,盡快在經濟和社會等政策上作出改變。如果不能在‘蜜月期’里作出快速反應,那麽6個月後,來自左翼、工會以及其他反對勢力會很快卷土重來,很多社會問題會很快重新形成更大的困擾。”德拉巴爾稱。
商界期待經濟發展新政
對一些商界人士來說,馬克龍顯然是總統最佳人選。法國翼迪投資公司合作發展經理索菲•巴瑞克(Sophie Beric)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中小企業家都贊同馬克龍的政策,因為任何能夠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比如鼓勵科創、靈活就業政策、增加投資等對企業有實際作用,令企業更加國際化的政策,對企業家來說都很有吸引力。”
最新數據顯示,法國一季度經濟增長持續乏力,僅為0.3%,低於去年四季度的0.5%。此外,季度出口下降0.7%,進口增長1.5%,消費支出增長0.1%,失業率超過10%,商業投資增長1.3%。奧朗德執政以來,法國經濟滯脹情況嚴重。因此人們對於馬克龍的期望值還是很高的。
在巴黎建立首個中法創業者服務生態圈“歐創慧”的海外留學人員創業者協會會長李天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馬克龍降低企業稅的政策是比較令人期待的,這會扭轉目前企業賦稅太重的困境;在鼓勵中小型企業和創業方面,我覺得馬克龍一定會拿出相應的或者更大刀闊斧的一些扶持政策,不管是資金上的或政策上,都可能幫到有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李天倫還認為,作為年輕的總統,一定會在數字經濟等方面作出一些大動作。
在法國生活了整整30年,曾經在法國東部某大學任教,現在擔任一家法國旅遊公司中國部主任的楊瓊華更是贊賞馬克龍,稱其年輕,代表著積極向上、開放的精神並充滿活力。“馬克龍比較吸引我的是,他可能會’左右逢源’,因為現在左派的和右派的人士中都有支持馬克龍的,所以雖然他從政經驗不足,將來如果結合左右勢力中的一部分人,建立強有力的政府,實施他的政綱,那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社會問題的挑戰
在今年的大選競選期間以及之前的幾年,法國上下對極右翼“國民陣線”勒龐支持率逐年上升的事實,表明法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已經給民眾造成了巨大影響:在全球經濟複蘇緩慢的大背景下,法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未能達到預期,法國龐大的中東裔人口、高企的失業率、敘利亞難民湧入以及恐怖襲擊等社會問題都正在困擾著大多數法國人和法國政府。
楊瓊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在法國呆了30年,可以說目睹了這個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
“當年初來乍到的大學時代,半夜出門也從來不會有安全擔憂。現在我們出門,包都得背得緊緊的。過去幾年里,我們一家四口有三人在巴黎街頭光天化日之下被明搶的經歷。”在采訪中,楊瓊華感慨巴黎的治安每況愈下。
在她看來,經濟不景氣,移民和貧困人群增多,中產階層遭到擠壓,種種因素使人們心里積累了很多怨氣:“法國的中產階級越來越窮,由於經濟不景氣,法國的失業率在10%以上,按照法國的福利政策,失業的人可以申請失業救濟金,50歲以上的人可以連續3年拿救濟金,政府這部分資金需求的大幅度增長,則不得不靠加稅來彌補。這就導致窮人可以享受國家各種補助,富人不介意這種影響,而中產這一層,既拿不到政府補貼,稅收卻每年都在增加,工資調整幅度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跟物價相比,收入在減少日子過得越來越緊。”
楊瓊華還告訴記者,她在法國大東部地區靠近盧森堡和德國的若林大學任教時,對發生在那里的很多事情都很深的感觸。那是一個工業重鎮,聚集了很多工廠,曾經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後來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出現嚴重的工廠倒閉現象,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前這個地區在政治傾向上一直是左派的,每次投票絕大部分選民都投給左派,但這一次非常令人吃驚,在第一輪投票中,勒龐領導的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以超過27%的支持率領先所有其他黨派”。
右翼崛起的土壤
到達巴黎的第一天,第一財經記者就走訪了巴黎兩處被稱為“安全禁區”的地方,所見所聞確實觸目驚心。
2015年11月13日發生在巴黎的連環恐怖襲擊事件令一個叫聖丹尼的地方進入了全球視野。同一天,爆炸案還發生在巴黎市中心的咖啡館,音樂廳則響起槍聲。在巴黎北郊的聖旦尼,法國警方擊斃了此次連環恐襲的幕後操縱者。
即便事情已發生了一年多,記者到訪聖旦尼時仍看到很多店鋪的鐵簾門緊鎖,年久失修的建築隨處可見。據了解,聖丹尼是全法國最窮困的地區之一,這里中東裔、北非裔以及華人等多種族人群混居,年輕人受教育程度低,失業率高達40%,毒品和暴力事件頻發,被視為巴黎郊外最衰敗和危險之地。
在從聖丹尼開往巴黎市區的沿途高速公路出入口,記者看到大量難民帳篷成群紮堆,一些自稱是敘利亞難民的男女向過路的車輛乞討。按照目前歐盟攤派的難民安置人數,法國接受的難民數為3萬,但這並不包括大量非法入境者。難民給法國的公共費用和社會治安造成的壓力,讓很多人感到不安和擔憂。
接著,記者又來到了常常讓當地華人“驚魂不定”的“美麗城”。美麗城是巴黎幾個中國城中商業開發較早的一座,也是巴黎中東裔移民聚集地,由於該區域居民多貧困失業,華人便經常成為搶掠目標,來自大陸遊客早已敬而遠之。
有報道稱,僅2015年底至2016年夏,發生針對華人的各種暴力搶劫案件就多達100多起。“每個人晚上下班回家的時候都提心吊膽的,總要環顧左右看看是否有人跟蹤。”美麗城的一位發廊店主認為,在一些比較亂地貧民區,偷搶變得好像很平常。
治安每況愈下,種族沖突和恐襲頻發,不可避免地給巴黎蒙上了一層不安,同時更暴露了法國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這給法國極右翼政治勢力的崛起提供了關鍵支撐。因此,一旦馬克龍上臺,除了促進經濟發展和減少債務外,必須要在如何治理社會治安、移民問題、如何遏制恐怖襲擊等問題上有所作為。
在競選期間,馬克龍的政治綱領曾被批評為“假、大、空”,很多民眾表示對其各種政策有認知上的困難。然而,有一點可以很明確,馬克龍若當選,歐盟將舒一口氣。作為堅定的“挺歐派”,他在競選宣傳中曾承諾,如果當選總統將加強法德合作,繼續推動歐洲一體化,從防務到經濟,從數字經濟到應對氣候變化,都提出了一系列加強法國和歐盟發展的措施。
5月8日,據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法國新當選總統馬克龍致賀電。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中法關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國際影響,近年來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中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大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負有特殊重要責任。保持中法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不僅有利於兩國和兩國人民,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中方願同法方攜手努力,推動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此前今日淩晨法國大選最終結果出爐,馬克龍成為新一任法國總統。
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超過60%的得票率贏得法國總統選舉,勒龐承認敗選,已經與馬克龍通話表示祝賀。
據央視援引韓聯社消息,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大局已定,目前開票9%,其得票率37.5%。韓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承認敗選,發表聲明稱虛心接受國民選擇。
5月7日,法國總統選舉落下帷幕。馬克龍收獲三分之二選票戰勝勒龐,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獲悉大選結果後,諸多國家元首和組織領導人紛紛祝賀馬克龍當選總統,並對未來與法國的關系進行了展望。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和法國正面臨著許多同樣的挑戰,而在應對挑戰的同時,兩國也要領導歐盟走向一個安全成功的未來。默克爾稱,兩國正在努力協調合作方法,為兩國和歐洲的福祉共同努力,而她也堅信自己和當選總統馬克龍之間的合作也會緊緊圍繞這個宗旨。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一次活動中表達了對當選總統馬克龍的敬佩之情。她表示,人民賦予了他強大的權力,使得他能夠在談判中保持堅定的立場。她希望英國也有同等強大的權力,能在退歐談判中保持堅定的立場。
然而除了表達祝賀拋出橄欖枝以外,也有領導人對新任總統寄予厚望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記者會上表示,法國曾在錯誤的領域耗費巨大財力,過去將國民生產總值的53%到57%花費在公共預算管理上,這就導致法國背負高額債務以外,管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因此他希望馬克龍能夠削減公共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