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果籽人話】食牛雜冇嘔入行 遺體防腐師:難忘處理自殺朋友

1 : GS(14)@2017-10-29 23:39:32

伍桂麟是位入行十三年的遺體防腐師。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m.facebook.com/travel.appleseed某日,記者去看一齣有關遺體捐贈的台灣紀錄片,每看到片中丈夫摸妻子遺體抽泣,記者都忍不住同流淚。惟身旁男子不為所動,離場時與記者對話更是異常冷靜,此時他遞上名片──「伍桂麟(Pasu),遺體防腐師」,難怪。



讀藝術出身的Pasu今年36歲,是位入行13年的資深遺體防腐師,回想入行時,他說只是誤打誤撞。「做殯儀生意的親戚怕我收入不足,叫我跟師傅做遺體防腐師。我覺得很新鮮,便答應去做兼職。」跟師傅的第一天,他以為可以落手落腳做,至少可以摸一下遺體。結果,師父只許他在旁觀看,觀察洗刷遺體、面容修復等工序。「第一天都是行行企企,反而最記得師父請我食牛雜麵!」曾聽說中大醫科生也有類似傳統,上完解剖課去吃牛雜打大佬。他笑說師父分明要給他考驗,想用一餐飯把他嚇走,怎料他一口氣吃完整碗麵。「完全沒反胃,這樣的天份也非人人有,我想我是注定要入行的。」一碗牛雜麵,寫定了Pasu此後的人生路向。



遺體會以專用灰色袋包好,Pasu尊重每位先人,多次叮囑攝影師絕不能拍到遺體模樣。

伍桂麟:「年輕人都覺得死亡好遠,事實上誰知道自己餘下多少日子?活好當下,是更大的學問。」

「入行十三年,我接觸過的遺體數以千計,有陌生人也有朋友。」以為遺體防腐師就是做遺體防腐工作,原來不只如此。「最難忘處理過墮樓自殺的朋友,我要重整遺體的面容,讓家人見最後一面時好過一點。」Pasu按先人的遺照,盡量把遺體修復成生前的模樣,「試想像,要是沒有人整理過先人的遺體,家人看到時會多傷心?我是見過的。」他笑了笑,「這工序用得着我學藝術的才能。」根據日本調查,香港男士平均壽命為81.32歲、女士平均壽命為87.34歲,兩者都是全球之冠。人人求長命百歲,Pasu卻反問最長壽是否最好?「我見過八成以上是老人家,你會看到他臨走前插住了很多喉;你摸得到,他的胸骨折斷了,證明他臨終前經過搶救。」訪問期間,Pasu都沒甚麼表情變化,看似是個沒情緒的人,直至他說到最難忘的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十個都不怕死,只怕痛。他生前躺着動彈不能,想拔掉喉管,但你看到他手臂上滿有瘀青,就知道一定是曾被紮住,他掙扎才弄成傷痕纍纍。」躺在病床上痛苦離世,生命不能自主,Pasu覺得這非善終。「我會說這不是一個人應有的對待,難道在香港這個大城市,想怎樣離世也沒有選擇權嗎?」數以千計的遺體,告訴Pasu死亡原來如此接近,每日都有人離世,有年老也有年輕人。「我見過男女老幼,有些是有頭有面的,有些可能是無名無姓的,但其實死時根本沒分別。」Pasu總把一句話記在心──空手來,空手去。「人生在世得到過甚麼,死後根本大家都是一副無差別的軀體。反而你離世前,為在親友留下甚麼,為世界貢獻過甚麼,這才是意義所在。」做了13年遺體防腐師,他更看重一個人該怎樣生、怎樣死,「人人都活在當下,但怎樣才算活好,這是更大的學問。」記者:黃凱婷 攝影:蕭志南、張志孟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4/201923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56

【讀書好×果籽】充滿味精的正統朝代史

1 : GS(14)@2017-11-05 17:38:14

【文化籽:讀書好】教育局發表初中中史課綱諮詢文件,將政治史比例由65%增至76%,佔114節課,削減文化、社會史,香港史則可憐地佔10%,依附在中國史朝代,例如教宋朝時,撥一成時間講一講當時香港,聊備一格。中國歷史教育千百年來無法擺脫以朝代政治史為主體,其實,這種論述中國史的方法,將歷史剪裁成一元化的線性發展,朝代一個接一個,是嚴重違反事實,例如匈奴、元、遼、金、夏的王朝,根本同正史王朝不同步,例如宋立國時遼已存在、明朝立國不等如蒙古帝國覆亡了。這些史觀充滿大漢族主義,完全漠視游牧民族的歷史。斷代政治史就是政治教育,講述天下治亂興衰循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華民族歷史千多年延綿不絕。整個中國史教育就是大中華民族主義教育。


日本學者看的中國史,由於沒有大中華民族主義的考量,相對較客觀。今天介紹日本知名蒙古及游牧民族史專家杉山正明的兩本一套作品:《忽必烈的挑戰: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及《顛覆世界史的蒙古》,作者從蒙古史的角度挑戰大中華國族史觀,也指出漢族至上史觀所造成的盲點。

被醜化

在《顛覆世界史的蒙古》一書中,作者追述在中亞游牧文明的崛起及勢力,我們念的所謂漢唐盛世,其實是中國人自high。首先在漢朝和匈奴問題上,漢王朝是向匈奴屈服,作為事實上的「屬國」將近70年。而漢武帝伐匈奴,其實是為了推翻自己的「臣屬」狀態。漢匈戰爭由漢主動發起,長達70年,漢武帝死後才由漢提出和平要求,結束戰爭。作者認為「我們一般持中國本位觀,將漢朝視為善良的被害者,而匈奴是邪惡的加害者,這種解釋實在是不可思議。至於一直被我們歷史教科書歌頌的唐朝盛世,視為中華王朝典型的隋唐,其實無論王室還是國家,都是繼承自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鮮卑拓跋游牧民族王朝。為了借歷史來頌揚華夏文明,今天唐已被視為中國式的朝代國家,將游牧文明鮮卑拓跋自北魏到唐五百年的光輝歷史篡改刪除。

被大一統

另一個中國史核心概念是連續不斷的朝代,正朔王朝一個接一個,對華夏大地多個國家並存的史實進行篡改。我們一直視外族侵略大宋江山,事實上契丹帝國和北宋王朝兩國皇帝簽署的和平條約:澶淵之盟,這令契丹成為北宋的保護國,雙方和平共存長達約百年。這否定了所謂「中華帝國只有一個」的看法。至於歷史上中原的漢族王朝,多是列國林立時代,如五代十國、南北宋、遼、金、夏,實現大一統的是游牧民族政權,如拓跋鮮卑的隋唐、蒙元忽必烈、滿清帝國。我們念的斷代史政治史,刻意挑走游牧文明部份,充其量只是半本歷史書。

在我們傳統歷史書寫中蒙元帝國是殘暴、低等文化,但忽必烈創立的是全新的世界帝國。

被漢化

中華膠史觀還有最後一着:「漢化」,即使建立政權的是游牧民族,他們能夠成功是因為「漢化」,低等民族採用了先進華夏文明才能成功,這樣我們又可以繼續自high。實情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會採納華夏的官僚體系,但其他制度上的創新,就不一定來自華夏文化。作者認為蒙元忽必烈政權,以草原軍事力作為支配的根源,同時又導入中華帝國的行政模式,「以中華世界作為財富之源來管理。再利用穆斯林的商業網,創造出由國家主導的超大型商業流通體系。大元汗國是一個打破各地關稅壁壘、由政府保護貿易安全、各地度量衡標準化,並以商業稅為政府歲入的世界國家,而不僅僅是中國的元朝」。忽必烈的蒙古帝國,比我們歷史上的元朝大得多,也是世界第一個全球化帝國。一般老師、家長認為讀多些斷代史政治史也無壞,殊不知,這些歷史充滿味精、滴滴香、興奮劑,食多了會變成頭腦閉塞的「中華膠」。


撰文:劉細良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3/202023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53

【小企鵝×果籽】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1 : GS(14)@2017-12-05 00:47:46

稱為「拳擊手」Boxer的馬,最後被送往屠宰場。


【文化籽:小企鵝×果籽】這兩天看罷「低端人口」的新聞,我拿起George Orwell的經典小說《動物農莊》重讀了一遍,表面上這是一則童話故事,但骨子裏是另一回事。故事開始由住在農莊裏德高望重的公豬「老少校」帶出,已年屆十二歲的老少校追求自由平等,眼見活在農莊裏的動物,備受奴役,他認為種種問題源自人類,他說:「人是我們唯一真正的仇敵。趕走人,飢餓與過度辛勞的禍根就會永遠除掉。」他認為「所有動物一律平等」才是王道,這個想法很快得到其他動物和應。老少校過世之後沒多久,動物們竟真的找到一個出手的機會,趕走了農埸主人瓊斯,由動物當家作主,更易名為「動物農莊」。由於動物中以豬最聰明,於是他們決定讓豬來當領導,當中又以兩頭種豬「拿破崙」和「雪球」為首。由豬的委員會策劃所有事情,其他動物則付出他們的勞力。牠們又定下了七誡作為農莊的法律,其精神可歸納為「四足善、兩足惡」。自「拿破崙」和「雪球」掌權後,為農莊的未來發展方向爭論不休,結果「拿破崙」動用輿論宣佈「雪球」是叛徒、內奸,更倚仗自己私下飼養的惡狗將「雪球」逐出了農莊。之後農莊的豬,特權越來越多,數年後寫着七誡的看板竟然看不見七誡,換上斗大的一句,「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更可怕的是豬領袖竟學會兩腿走路,原來的精神「四足善、兩足惡」也被改成「四足善、兩足更善」。以往每周的工作會議,變成了鼓掌及聽取領導人指示的時間。豬領袖認為農莊內需加建風車,指示體魄健壯被稱為「拳擊手」Boxer的馬去負責。個性堅韌不拔、戇直老實的「拳擊手」做事幹勁十足,一直贏得大夥兒的尊敬,牠經常說:「我會更努力地幹活!(I will work harder!)」、「拿破崙永遠正確!(Napoleon is always right!)」。為了將塌下的風車重建起來,顧不了蹄子的傷患,幾經波折,最後讓風車成功豎立起來。但「拳擊手」傷處遲遲無法復原。「拿破崙」表示安排了獸醫為他治理,說獸醫派來的專車會載他到醫院,醫護車最終到達,讓大家看傻了眼的,是車身上的告示竟然寫着「阿爾弗雷德·西蒙斯:馬匹屠宰和膠鍋爐」,Boxer最後被送往屠宰場。多年以來,一般讀者視《動物農莊》為影射當年蘇共政權,公豬「拿破崙」代表斯大林,「雪球」就是失勢後流亡的托洛茨基。以武力把「雪球」趕走的狗群則代表秘密警察,故事裏的雞、鼠、牛、鴨,就是被諷刺的東正教徒、知識分子、愚昧無知的人民、被出賣的工人,以及逃亡國外的資產階級。大家隨着故事發展陸續出場,這本書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具價值的讀物之一。《動物農莊》大部份角色都是由動物擔當,亦歸納為童書類別,但能否成為孩子睡前講的故事,就看大人們的技巧了!George Orwell筆下刻劃的豬領袖「拿破崙」道盡了權力如何令人腐化,以虛構小說影射極權主義的狂熱、荒謬和殺戮。在作者眼中,極權統治者運用語言偽術,掩蓋現實,蠱惑民心。他說:「政治語言的目的就是使謊言聽起來像真理,謀殺聽起來值得尊敬,同時給完全虛無縹緲的事物以實在的質感。」只要將書中情節和今日中共相比,你會發現現實比小說更荒謬。正在北京上演清除「低端人口」,共產黨稱此舉「民意獲重視,趨勢令人鼓舞」,這跟手握鞭子監視其他動物工作、喝着葡萄酒的「拿破崙」又有甚麼分別?「低端人口」跟「拳擊手」Boxer又何其相似!


撰文:鄺穎萱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4/202317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47

【果籽人話】大學生重塑「地鐵宋」字體 航空公司心心眼邀請做廣告

1 : GS(14)@2017-12-10 23:53:15

20歲的馬進翰(Desmond)就讀香港大學建築系,自小對字體設計有興趣,連去台灣旅行也會買相關書籍作參考。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20歲的建築系學生,一年前因興趣動手砌字,不求回報只望保留逐漸失落的字體,竟獲大公司垂青,為宣傳計劃設計一套富香港特色的字體。他笑言:「原來興趣都有可能變事業?」


馬進翰(Desmond)就讀香港大學建築系,與大部份香港20歲年輕人一樣,從小就每日乘地鐵上課下課。不同的是,他特別留意地鐵站使用的字體,電話更藏有數十張不同站名的相片,他自小已經對字體感興趣。「平日會留意設計上使用的字體、怎樣配搭才好看,其中最喜歡『地鐵宋』。」Desmond指,地鐵由通車起一直沿用俗稱「地鐵宋」的字體,由柯熾堅專門為地鐵這種快迅移動的交通系統設計,因初時字體只見於香港地鐵而得名。「一般指示系統都是黑體配英文的『無襯線體』,用宋體是個非常特別的配搭,當中地鐵宋最大特色是字面大,每個筆劃都非常清晰,乘客在列車行駛時亦能一眼看清月台指示。」他從2016年起,發現新增地鐵站的指示牌已不再用傳統地鐵宋字體,於是去年暑假展開「重塑地鐵宋計劃」,更為此開設「鐵路研究社」專頁,介紹傳統地鐵宋和現成宋體的分別,吸引不少網民留言交流和支持。「地鐵宋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是現成由字體公司設計的儷宋體,我便開始重做地鐵宋,希望保留香港人熟悉,又具代表性的字體。」利用課餘時間,他日花數小時密密做字,一天只能做好兩三個字。「難度在於地鐵宋本身結構方正,比例獨特,加上現時可參考的例子不多。」很多時候,他要憑空從相似字詞中,推斷字型和筆畫,或據僅餘的地鐵宋估計筆畫設計,以至做字需時長。他笑說其他同學課後喜歡吃喝玩樂,自己就喜歡坐着做字,連家人也笑他沒生活,才成就他能一年做好近二千字,完成後也會公開讓大家下載使用。問會否收費,他毫不猶疑直說絕不。「開始時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只想更多人知道這計劃,也多接觸這字體,免費就最好不過。」現時距離目標六千個常用字,還要點時間,但這年來Desmond默默地堅持做字,似乎沒有白費。今年四月,一家歐洲航空公司突然在社交網聯絡Desmond,請他幫忙為宣傳計劃設計字體。回憶當時情景,Desmond笑得瞇起雙眼,依然覺得非常驚喜。「沒想過一間大公司,會找一個不知道懂不懂設計的後生仔,做這樣一件事。」原來那公司是土耳其航空,香港總經理Ahmet Serhat SARI趁來往香港的航線開通十五週年,便希望與本地年輕創作人合作,為公司的宣傳計劃「SENSES」設計一套中文字體。「我們從網上得知Desmond對保留香港獨有的字體很有熱誠,而且是個土生土長的年青人,這次合作正正表達我們對他的欣賞。」他補充說,一直覺得香港與土耳其伊斯坦堡十分相似,令他在港生活也感到很親切。「我們以伊斯坦堡為基地,是世界唯一連接歐亞的城市,也是重要的航空樞紐,這跟香港匯聚中西文化的特色相近。」
Desmond笑說首次接大project,花了約半年努力完成作品,但過程中家人比他更緊張。「以前家人雖沒甚麼微言,但從沒直說支持或鼓勵,今次卻不時提我一定要準時交貨。」他以最喜歡的地鐵宋為藍本,改動筆畫以配合宣傳計劃的主題。「我想這字體既保留香港本地特色,也能突出他們的主題——『超越自我』,所以用了較粗的筆畫,也用了更銳利的邊沿,象徵勇於突破自己的決心。」香港總經理Ahmet Serhat SARI亦認為簡潔有力的筆觸,能象徵城市的迅速和便捷。訪問期間,Desmond一直都正正經經,沒表露太多高興或興奮情緒,說話腔調彷彿一個公司管理層。直至記者問:「覺得自己叻仔嗎?」他才忽然變回一個20歲的小伙子,雙手叉腰挺胸收腹,笑逐顏開說:「都幾㗎!家人也有讚賞我!」很多人默默做着自己喜歡的事,就等一個有人發現的機會,Desmond慶幸有這次合作。「以後大家會在街上更常看到這些字體,或者就會更多留意地鐵宋。」這次合作更發生於畢業之前,令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前路。「之前一直覺得,讀完建築出來社會做事,當然是做建築師,不然會浪費多年學習的時間,字體設計由始至終只當是課餘興趣。但曾在建築公司實習,發現香港建築師很多都要聽指令工作,自由度很低。」反而做字體設計時,Desmond可享受自由,可以隨心按自己喜好設計。「這個計劃出現,我課餘喜歡做的事,為我帶來少少收入,原來興趣都有可能變事業。」興趣變成事業,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聽着實在讓人羨慕。在Desmond身上,或者真的能夢想成真。


他平日習慣拍下地鐵站名,方便日後設計時參考。

用了一年時間,Desmond日花數小時重塑「地鐵宋」,現在已做好近二千字,並開設了Facebook專頁與網民交流心得。

土耳其航空的香港總經理Ahmet Serhat SARI,欣賞Desmond對保留香港獨有字體充滿熱誠,便趁來往香港的航線開通十五週年,邀請他設計一套專屬中文字體。


與重塑「地鐵宋」一樣,Desmond為公司設計字體時,要先畫出筆畫,再逐筆微調。

Desmond的設計將見於巴士車身,他興奮期待讓大家多接觸字體,多留意日漸消失於香港的「地鐵宋」。

傳統「地鐵宋」與儷宋比較。(「鐵路研究社」專頁圖片)



記者:黃凱婷攝影:林正言、張志孟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7/202368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57

【果籽人話】屋邨烈女棄高薪推舊區導賞「出賣童年有親切感!」

1 : GS(14)@2017-12-11 00:18:15

Ling從前住在已清拆的黃大仙上邨,見過許志安、吳鎮宇,更憶述母親遇過徐小鳳。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香港地,擁有高薪厚職,大可提早退休,享受第二人生,有幾多人斗膽推土重來,由零開始冒險創業、改變世界?曾任職研究資助局、華人廟宇委員會、中文大學、傳媒等各類型機構高層的Ling(何佩柃),臨近退休之年,燃燒多年積蓄,開辦本地文化導賞旅行公司,從辦公室回到熟悉的屋邨社區,設計有品社區遊路線,帶領知音人踏上文化保育之旅。


獅子山下的竹園鄉,是「九龍十三鄉」之一,六十年代竹園鄉出現黃大仙上邨及黃大仙下邨後,「黃大仙」才逐漸取代「竹園」成?主要地名。

竹園村仍有約數十間村屋,稱?竹園聯合村,村內部分房屋仍保留青磚瓦頂。



社區導賞改變傳統旅遊生態

「歷史是生活的沈澱,文化是生活的升華及累積,我不敢說帶大家去一個歷史或文化團,但我會陪你生活一日。」在黃大仙長大,出身屋邨妹的Ling,從低端人口爬到公營機構高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今日身穿一襲雪紡紗裙,沒有架子的她,隨便坐在公園石壆便聊了半天,盡訴對社區旅遊的看法,「參加過塔斯曼尼亞當地團,一團二十多人,身兼司機的導遊不但認識每一個團友的名字,更可和我們傾談香港的時事,完全當你是一個朋友。」反觀香港的旅行團,大部分仍走「鴨仔團」風格,2014年她決心衝破傳統旅遊業舊有模式,看盡本土史書,結交社區組織,創辦「好好過生活導賞」旅行社,與十名兼職導賞員及員工,一同改變本地的旅遊生態:「我們是一間社企,主打文化保育,因為這幾年香港轉變太快,很多歷史被消失,我想透過導賞令更多人認識我知道的故事,所以路線主要包含一些將會面對發展而消失的街巷人物,嘗試去令遊客覺得,即使不是傳統的食買玩團,也可以好開心。」


Ling把遊客當作是朋友,因而得到不少知音人鼓勵。

小時候的Ling,天未光便被媽媽喚醒前往黃大仙廟取神茶。

彩虹邨也是導賞路線之一,著名的打卡籃球場假日熱鬧如旺角,Ling也希望遊人自律守規矩。


出賣童年留住歷史風景

七八十年代的獅子山的精神,在舊區還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Ling設計的多條社區路線,包括土瓜灣、九龍城、黃埔、彩虹,都是面臨變天的舊區,邀請地膽說說最貼地的生活故事,「我覺得作為一個導賞員,不但需要做足資料搜集,也要出賣自己的生活經驗,出賣自己的童年,才會令人覺得有生活的感覺。」今天我們跟著她童年足跡過一天,第一站是她的遊樂場-黃大仙祠。以為要重聽一遍老土的神仙故事,她卻介紹在牌樓旁毫不起眼的林氏祖墳,「小朋友的世界,總會流傳猛鬼地點,林氏祖墳是其一。」從前的黃大仙,擁有一大片竹林,老街坊都叫黃大仙為竹園,在貧民徙置區及木屋區中,廟宇已是邨童遊樂場,「用毫子掟中玉液池的烏龜頭已經好開心。」說到在醫藥界叱●一時的黃大仙神茶,Ling即眉飛色舞,「神茶其實是一張藥方,上面列明不同痛症病症的藥方,我們會拿著藥方去藥房配藥,所以從前黃大仙一帶的藥房有木牌寫上『專配大仙方』。」殘存的竹園村,與黃大仙商場只隔幾分鐘的步程,由於商場太過亮麗,顯得自成一角的竹園村更加凋零,「竹園鄉是一條老村,只餘下數十間村屋,但仍然有小時候的街邊車仔檔食物,我經常也會回來食,因為不知何時會消失。」


神茶其實是一張小藥方。

嗇色園黃大仙祠的玉液池是一圓形的噴水池,1936年初建時以磚砌成十字通花圖案,1961年改為一球狀的噴水花環,1993年以七朵蓮花點綴。


入區打卡最緊要有品

近年社區景點成為遊人打卡熱點,Ling也想藉導賞團感染遊客,「我們也想帶起一種風氣,便是有品旅遊。令遊客明白社區是別人生活的地方,要懂得尊重。」拖篋、喧嘩、拿著手機四圍影邨民,還有如彩虹邨球場長期被影友侵佔,人人呃Like,卻擾亂居民生活,「拍攝前先得被拍者同意,居民反而因此會主動和遊客聊天。」無品遊客,某程度上也正在剝奪社區文化,「尊重一個社區,才可以令其文化得以保存,如果社區為了遷就遊客而有巨大改變,文化已受影響,這樣很悲哀。」

導賞行頭未必有飯開

亂入未知的領域,成立公司初期難免碰壁,「單是申請牌照也花上一年,程序前所未有的繁覆。香港的本地文化團還是在起步階段,Ling帶領團隊營運兩年,由研究路線至宣傳也是一腳踢,看見不少網上無牌旅遊page卻做到有聲有色,回看自己收入不似預期,身體亦開始出現問題,也曾想放棄九千次,但每到谷底總會因小事鹹魚翻生,「曾經有一對新加坡的年輕夫婦,完成導賞後,他們說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因為我而留下了,自己即時眼濕濕。」導賞團平均收費二百元起,可惜香港人習慣接收免費資訊,相較起有資助的導賞團,總被嫌貴,令這類小眾旅行社經營更加艱難,「很多人也問為何導賞要收費?我認為導賞員本身有一定的學識,醉心進行很多研究,才能分享更多故事,作為一項專業知識,也應該被尊重。」這位經歷過風浪的烈女,上半生在不同行業打滾,鍛鍊周身利刀,下半生決意追夢,「我想癲覆傳統旅遊業,嘗試去令遊客覺得,即使不是食買玩團也可以好開心。」採訪:黃皮攝影:許先煜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0/20240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06

【果籽人話】中二輟學打機搵食 38萬轉投英皇電競身價貴過陳七

1 : GS(14)@2017-12-18 04:45:39

「英皇電競菁英盃2017」總決賽會在12月16日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門票已於快達票網站發售。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剛閃婚的余文樂在台灣落地生根,在當地宣佈成立了MAD TEAM電競隊。香港電競圈亦熱鬧非常,早前就有單重磅交易,九龍電競的打野選手梁子皞(Empt2y)以38萬港元轉會費轉投英皇電競的G Rex戰隊,回看年頭港甲足球員「陳七」陳肇麒轉會飛馬,轉會費都是20萬,香港電競都幾落足本錢。


英皇電競總監劉偉健(Toyz)表示,38萬於台港澳戰區來說是破紀錄天價:「這麼有熱誠找這位選手,是因為他的語言能力很強,能說國語、韓語、英文,目前隊伍入面有兩位韓國選手,希望找他作為溝通橋樑。」Empt2y年紀輕輕已有四五年《英雄聯盟》電競選手經驗。「我很早已投身電競行業,中二升中三那年已經停學。」當年家人當然極力反對,關係差到要鎖電腦,甚至需要社工介入。Empt2y努力跟父母解釋自己意向,給他們看外國的相關報導,解釋電競是甚麼一回事。另一方面,除鑽研電競技術,也有裝備自己,現在流利的韓語正是輟學時透過網上自學回來。16歲時,他終得到中國公司賞識成為訓練生,輾轉去到台灣隊伍挑戰台港澳職業聯賽LMS,曾效力過職業戰隊MSE和華義Spider。
Empt2y:「由去中國訓練開始,家人已全力支持我從事電競職業,甚至上一兩年我想退役,他們也有跟我傾談,反過來希望我重新打電競,追尋自己夢想。」他知道不能一世做選手電競,以目前年齡已要考慮退役後的生活,日後希望能從事電競相關的幕後工作。這次再次以選手身份加入G Rex戰隊,是希望能作最後衝刺一圓夢想,踏上《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的舞台。


Empt2y以38萬身價轉會至英皇電競旗下G Rex戰隊。

Toyz指香港選手實力達到世界級水平。

G Rex同期加入兩名韓國選手Candy和Stitch,懂韓語的Empt2y會擔任溝通橋樑。



《英雄聯盟》世界大賽每年都會舉辦,剛過去的第七屆就在中國北京舉行,由韓國隊伍Samsung Galaxy獲得。曾奪得過第二屆世界冠軍的Toyz,覺得韓國在電競界是超班馬,但香港選手亦有世界頂級水平。「中國用盡人力物力,甚至挖角了很多韓國人材,但韓國的培訓和制度真的太完善,根本不怕人材外流。不過如果我們看人口比例,香港只有700萬人,但卻有幾位選手目前在頂級聯賽效力,以比例來說,其實不會比中國和韓國差,香港選手是有潛力,但只是欠了一個發揮的舞台。」目前,香港沒有屬於自己的《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台港澳職業聯賽LMS的基地在台灣,要透過打次級聯賽升班再加有老闆投資才能參賽。英皇電競的G Rex戰隊正是8支LMS的其中一支,Toyz直言目前隊員實力有能力爭標,明年目標會是拿到LMS賽區有三個名額的世界大賽出賽資格。雖然香港缺乏職業舞台,但追求電競夢的年輕人亦無需氣餒,套用Toyz的說法:「在電競界入面,是沒有懷才不遇的。」「美國近年發展很快,例如一些NBA球隊老闆也成立了電競戰隊。當他們重金去挖角選手的時候,對選手的需求以至選手的薪酬都會進步,只要在遊戲內的天梯系統排名夠高及在業餘賽事表現出色,得到外國隊伍賞識不是難事。」Toyz指戰隊也有在目前舉辦的「英皇電競菁英盃2017」物色適合的人材,考慮將兩至三名表現優秀的選手納入為G Rex練習生。英皇電競菁英盃2017總決賽即將在12月16日舉行,決賽兩支隊伍分別為No Fancy和Team Orion,Toyz指當中不少選手都已具備職業選手的實力。不過選人材除了看技術,這位前世界冠軍更看重鬥心:「一個選手有鬥心,這一刻技術或者不夠人強,但可透過訓練彌補。」記者:司徒港燊攝影:王國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6/20246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88

【果籽人話】抗癌女歌手面癱失聲 仍堅信︰雨後有彩虹!

1 : GS(14)@2018-01-07 15:46:49

Sarena堅信雨後一定會出現彩虹,她一定會康復的。

青春無敵的美好年華,上天安排她患上罕有癌症;一張標緻的花容月貌,命運讓她經歷面癱;一把清脆的美妙歌聲,天意要她失聲……年輕歌手李明蔚Sarena,嬌滴滴的公主外表埋藏着猛獸般的巨大力量,與癌病搏鬥五年多以來受盡折磨,惟小妮子依然信心滿滿地堅信︰我一定會好起來的!


從小就愛唱歌的Sarena,兒時已夢想當歌手。2010年,機會來了,二十出頭的她與兩名男生組成組合「小龍鳳」,沒料推出第一首單曲後,夢想就幻滅了!「事業剛剛開始,我就被確診患上了『腺樣性囊癌』,太突然了,我腦裏一片空白,甚麼都想不到。」與其抱怨上天何必偏偏選中我,倒不如收拾心情投入治療吧!38次電療及4次化療令Sarena口腔潰爛,亦帶來了牙骹萎縮及一邊聽力受損等後遺症,不過小妮子都一一捱過。

癌魔來襲 音樂夢未碎

她一直念念不忘音樂夢,一邊治病一邊練歌,更與癌病戰友組成樂隊「我們都是同樂人」,另一抗癌美少女鄭凱尹Constance(2015年離世)亦曾是成員之一,不時為非牟利機構演出及在街頭表演。經歷數年的治療後,Sarena病情漸趨穩定,在朋友的穿針引線下,她簽約唱片公司,錄新歌、拍MV,一心再戰樂壇,上天又再讓她於晴天之時遇上霹靂。一天,她發現一邊面動不了,面癱了﹗「我是一個很貪靚的人,面癱後的樣子很怪呀,笑與說話都有困難,一時間我也難以接受,收埋了自己個多月,不知怎樣去面對人。」然而,相比死亡,面癱不過是小事一樁,只是Sarena調節心情後,萬萬想到難關原來繼續在前面等着她。她一天因大量流鼻血而再度入院兩周。「醫生替我在喉嚨開了造口讓我呼吸,他說我可能很快便要離開這個世界,那一刻我只想着我首歌,怎辦好﹖我很辛苦才錄好啊﹗」的確,她的第一首個人單曲《交換愛情》得來不易,一眾好友替她義務作曲填詞、拍攝和製作MV。「監製沒有因為我患病而降低對我的要求,但由於我的口肌受損,咬字不清,所以必須不停練習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於貪靚的Sarena來說,面癱曾是一大打擊。

媽媽對愛女患病心如刀割,Sarena說一定要康復報答父母的恩情。

馬浚偉出錢出力為Sarena完成出碟的心願。


人間有愛 夢想成真

病情急劇轉變打亂了Sarena的出諜計劃,正當以為出碟無望,上天卻給她派來了天使。藝人馬浚偉知道她的故事後,決定一還這個少女的心願。「我真的非常感激馬浚偉哥哥。上天的確給了我很多考驗,但衪每次又為我安排了解決方法。」她的簽唱會終於在2017年底舉行了,父母來觀看,好友來撐場,藝人如汪明荃、林奕匡、C All Stars等為她拍片打氣,還有粉絲們替她加油……這一天,對Sarena來說,是最強的動力加油站。「很感動,因為我知道很多朋友都很疼愛我。」然而,Sarena亦明白,這是夢想成真的一天,亦是夢想終結的一天。現時她的聲帶受損,莫說唱歌,連說話都有困難,恐怕以後都無力再唱了。「如果真的不能再唱歌,我便投入做其他喜歡的事。健康最重要,只要我仍然能生存,都沒所謂了。」


Sarena的「信、望、愛」慈善簽名會在11月舉行,收益全數捐贈香港防癌會。

Sarena閒時會在家中自學西洋書法,希望所有人都能Enjoy Every Moment。


意志無限大 關關難過關關過

Sarena患的是罕有的「腺樣性囊癌」,醫生亦束手無策,無藥可醫,縱使經過多次電療和化療,但癌細胞仍未消除,現時已擴散至肺部,猶幸癌細胞生長速度較慢。這個嬌滴滴的美麗女孩,於五年多的抗癌歷程從未退縮,只因一個信念。「我一直相信只要我堅持,雨後一定會出現彩虹。」她有信心自己會康復,但同時亦有心理準備病情會轉差。既然將來難以預料,就更應珍惜今天所有。「我很珍惜每一天擁有的時間,很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日子。每一天睡醒後仍能睜開眼繼續生活,我已經覺得很開心。」至於愛情嘛,才29歲的Sarena笑言,不敢再想了﹗患病之初,當時的男朋友離他而去。「那一刻是嬲的,但這是他的選擇。」其後雖然拍過一次拖,但也是分手收場。「不敢再拍拖了,一來不想影響人,二來怕自己投入後又傷心,真的無力兼顧太多了,只想把心思都花在治病上。」採訪︰陳林攝影︰蔡政峰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5/20265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70

【小企鵝×果籽】鴨子也明白的道理

1 : GS(14)@2018-01-07 16:11:28

踏入2018年的第一日,跟大家介紹一本應節童書,此書被《紐約時報》選為2017年度十佳童書之一,是Mac Barnett和Jon Klassen的作品《The Wolf, The Duck and The Mouse》。故事始於一天清晨,倒楣的老鼠在路上遇見飢腸轆轆的野狼,老鼠還未來得及反應,已一口被野狼吞掉。正當小老鼠哀嘆自己命運不濟時,耳邊卻傳來一把聲音嚷安靜點!之前被嚇得剩下半條命,現在再下一城,實在不是開玩笑!燈忽然亮起來,老鼠看見有隻鴨子安然躺在床上,怎麼大野狼的肚子裏竟然還有一隻鴨子住客,而牠竟然絲毫沒有逃命的想法。鴨子被吞以後,就將人家的肚子視為安樂窩,把地方佈置得舒舒服服,活得非常自在!見有新朋友加入,還視對方跟牠是個不錯的組合呢!鴨子邀請老鼠一起進餐,令老鼠驚訝不已,牠不單發現野狼肚子裏的生活非常舒適,更意外的是,裏頭竟然有齊各式各樣的設備;由果醬、麵包、餐桌椅甚至桌巾甚麼都一應俱全。正因為野狼來者不拒,每天都有進賬,累積下來的物資自然取之不絕。鴨子認為自己被吞掉而不是被吃掉,就是幾生修來的福氣,老鼠聽罷也覺得鴨子有道理,決定留下來,放下心中糾結,開懷與鴨子盡興跳舞慶祝,大家才不要小覷牠們的慶祝活動,竟讓野狼肚子出現翻天覆地絞痛情況,辛苦得向着月亮嚎叫。此刻鴨子向野狼提出一個保證見效的古老療法,「吞一大塊上好芝士,一瓶葡萄酒,和幾根蜂蠟蠟燭,肚痛自會立時好起來。」野狼腹痛難耐,也顧不得細想就照着鴨子的建議,至於老鼠與鴨子,只見牠倆穿着整齊,頭載小禮帽從容自在地吃起燭光晚餐來了,二人還不忘碰杯呢。直到有一天,獵人出現了,目標就是野狼,就在獵人躡手躡腳走近野狼身邊時,兩人通知野狼速逃,野狼這時卻偏偏被樹枝卡着,動彈不得,情況非常危急,牠們決定衝出野狼肚子,扮成鬼怪引開獵人視線,讓野狼逃脫追捕。拾回小命的野狼感激牠倆捨身相救,問牠們有甚麼要求,自此之後……大家就不時聽到野狼抬頭向着月亮發出長長的嚎叫。

「心隨境轉,境由心生」

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不妨想一下,在剛剛過去的三百多日,你是否每事盡如人意?還是一路走來跌跌碰碰?生活裏頭,當遇上不幸,你有沒有長嗟短嘆、苦上心頭?作者巧妙地利用一個悲劇作故事開頭,老鼠被野狼一口吃掉,大家都認為,噢!故事這麼快就完了。原來,這刻才是故事的序幕,同時被吞進肚子裏的鴨子令老鼠重新出發,學懂隨遇而安。我們可以快樂,因為眼裏看到的都是快樂的事;反之也可以常在煩惱,因為放眼望去總有值得煩惱的問題。這個道理,肯定你懂喔!向人家說大道理,侃侃而談很容易,但當事情臨到自己頭上,又總會是另一個境況,我猜這經驗大家都試過吧!很多時外在的環境是無法改變,但我們內心的環境可以改變一切,熱鬧和嘈吵、寧靜和死寂,都是同一個情境,但不同的內心會有不同的解讀。我既然來了,而且我也無法擺脫它,為甚麼我不能轉個心境去看它呢?心隨境轉,境由心生,快樂、幸福就在一念間。2018與各位讀者共勉。


2017年度十佳童書之一《The Wolf, The Duck and The Mouse》。

老鼠放下心中糾結,開懷與鴨子盡興跳舞慶祝。



撰文:鄺穎萱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1/202591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69

【果籽人話】唔接客替長者義剪 髮型屋老闆:大家都會老嘛

1 : GS(14)@2018-01-07 16:13:37

吳坤宇(Eric,左)去年開始,大概每隔三四個月,就會替有需要人士免費剪髮,至今已舉辦五次義剪。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馬鞍山被戲稱為「美食沙漠」,皆因大商場內清一色是連鎖食肆,以為走入小商場會有較多選擇,怎料髮型屋隨時多過餐廳。這個毗鄰區內最大商場新港城中心的富輝商場,樓底不高,燈光略為昏暗,商店集中在一樓,快走一遍再屈指一算,食肆大概就四至五間,髮型屋卻有六七間,辦過數次義剪的「V8 Hair Salon」是其一。現年46歲的老闆吳坤宇(Eric)解釋不計成本義剪的原因:「我覺得呢班人需要幫助多啲,大家都會老嘛,我都想自己老咗之後,有多啲人關注同幫助。」或許馬鞍山此地確是美食沙漠,但馬鞍山的人卻絕不冷漠。


每次義剪,事前也要用一個月時間籌備,包括設計和印製傳單。

店舖面積約300呎,月租四萬多元,Eric說商場內的六間髮型屋各有各做,生意不成問題。

與區議員合辦首次義剪,議員辦事處始終並非理髮的最佳場所,連鏡子也欠奉。(受訪者提供)



Eric從小就熱愛髮型,「讀書年代已經搞到好潮,成日俾老師罰。」他試過做文職,「真係唔得,我覺得好悶呀,坐喺度無嘢做要扮有嘢做。」以為是工作太靜態,後來又跟大哥做過一年地盤,發現原來自己要的不在於靜或動,而是自由,「髮型呢行你鍾意做乜都得,無嘢做可以睇媖電視、撳媖手機。」入行一做就是廿多年,三年多前頂手此店,易名V8 Hair Salon,他笑說:「『V』代表勝利,『8』就因為我哋中國人覺得老利,仲有同頭『髮』音似!剪頭髮梗係去V8啦,幾易記!」意思居然就這樣直白,說實話,是老土的,但夠真摰。


婆婆滿意的笑容,就是義剪的動力來源。

Eric的太太(右)幫忙為參與義剪的街坊登記,街坊更可留下電話號碼,方便下次再有義剪時通知他們。



剪髮這一行的自由,當然不單在於閒時可以看電視玩電話,「如果你有能力,你唔使睇人哋頭,你有本事就可以直接做,做你自己啲嘢。」有自己的店舖,自由度就更大,甚至大得可以選擇全日不接客,只做義剪。義剪服務在一年多前開始,為65歲或以上長者、殘障人士和其他有需要人士免費剪髮,第一次是跟區議員合作,在議員辦事處舉行,「地方太細,得兩個位,又無鏡,乜都無,總之好多嘢都唔就手。」後來自己再辦,索性就在V8,「我哋乜架生都齊全,風筒等等乜都有,唔使搬來搬去,方便好多。」他至今已辦了五次義剪,每次反應都不錯,大概有三十多人參與,就算有人遲到、早到甚至事前沒有報名登記,Eric也會第一時間幫他們理髮,若做不來的,就會請V8其他髮型師幫忙,「我專登揀呢日放假,咁就有多啲時間義剪。如果其他師傅有客嘅,佢哋咪照做,總之我今日唔接客。」這套方法讓一眾跟Eric搵食的師傅心服口服,大家都樂意幫忙義剪,邊剪髮邊跟老友記們談笑風生,加入V8近七個月、已幫忙做兩次義剪的Elwo說:「唔好話阻我哋幾耐,其實十分鐘內已經可以成個頭剪晒,我覺得最緊要係見到啲長者開心,咁就可以。」接客分佣拆帳是髮型師典型的收入來源,Eric能感染到身邊人不計較金錢地助人,確實難得。義剪只包剪髮,若頭髮較亂,理髮師們也會幫忙用風筒吹吹,但就不提供洗頭和造型服務。去十分鐘單剪店剪髮,也要$56,V8這樣一間髮型屋,單剪的價錢是$100。每次三十多人參與,加上傳單設計和印刷費、師傅手工費、不接其他客所放棄的生意……一次義剪要多少成本?「成本呢樣我又無特別計,因為講真嗰句,又唔係話好多。」Eric續說:「如果樣樣都太商業化,覺得做呢個嘥我時間、覺得唔值就唔做,你就無咗個進步機會。」說得漂亮,但事實是否蝕住做?Eric立即搖頭回答:「我覺得係調轉,可能得益嘅係我,你幫人嗰時,可能人哋都幫緊你。」他記得之前有位婆婆特意來找他剪髮染髮,在閒談間問起婆婆為何知道V8,婆婆答:「上次你幫我做義剪,你幾有心,今次我咪嚟染髮,幫襯番你哋!」所謂好心有好報,就是如此簡單的事。看着一個個老友記高興地剪髮,流露出滿意的笑容,離開時一句:「多謝晒!好生意呀!」、「唔該你!下次見!」,就是名利以外的另類收穫,也是Eric做義剪的動力來源,「我住喺馬鞍山差唔多三十年,喺馬鞍山做髮型師都十幾年,用剪髮嘅手藝去答謝街坊最有意思。剪髮嘅手藝除咗可以搵食,亦可以幫到人,千祈唔好睇小髮型行業。」
V8 Hair Salon地址:馬鞍山富輝商場1樓7號舖記者:李煒汯攝影:王國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31/20260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95

【果籽人話】做35年燈飾未厭過 「青春賣畀時代廣場」

1 : GS(14)@2018-01-07 16:24:57

今年是黃劍山投身燈飾行業的第35個年頭。

「你問我,天生都係做燈架喇,走唔甩,聖誕燈飾玩咗我35年,你話我一生人係唔係同燈結下不解之愁?真係唔知究竟係燈揀我,定係我揀燈,一生人有幾多青春?有幾多個十年?我全部都畀晒燈喇。」59歲的黃劍山如是說。


每年聖誕前夕,黃劍山這位「聖誕燈飾大王」總是特別忙,不止要籌備維港兩岸的聖誕燈飾,還要接受傳媒訪問,他說今年特別多訪問,無他,只因今年是他投身燈飾行業的35周年,是值得紀念一下的。你和我從小看到大的聖誕燈飾,大部份都是出自他手筆,「永安廣場、九龍香格里拉、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1、南洋中心、新鴻基中心、中信泰富大廈、和記大廈、銅鑼灣信和……太多了,記不到那麼多,以前成個尖東,18座樓都有聖誕燈架,而家少咗好多喇。」


尖東海旁的一組燈飾,多年來都由黃劍山負責。

銅鑼灣信和的聖誕樹燈飾和新鴻基中心的「三皇來朝」,都是黃劍山的大作。



以前的聖誕、元旦和農曆年,他例牌要留守尖東海旁,直至燈飾熄掉,確保無事無幹才能安心歸家大覺瞓,天寒地凍,都咪話唔辛苦,還要應付不少突發事,「試過見到一串燈着火,要即刻9秒9跑過對面馬路熄消防掣,好危險!因為以前技術冇咁高超,啲燈成日壞,做完一次聖誕燈,真係會虛脫。」這一行,令他從來沒有假期觀念,「你唔好同我講holiday同星期六日,唔關我事,我好細個已習慣,做呢行就預咗,我年初一要開工,食食吓團年飯收到電話就要出去,初二開年,一樣瞓醒又要開工,每年12月31日,我都要喺時代廣場撳蘋果(倒數),搞一個倒數唔係咁簡單,要好小心,你知嗰度幾鬼多人!又要做直播,有乜冬瓜豆腐就會瀨嘢,如果蘋果唔着燈,你話會點?咁緊要你夠唔夠膽交畀伙記做?點解我廿幾年來都堅持自己做倒數?因為我有句格言,『做好一百鋪,唔夠衰一鋪!』我呢世人就賣咗廿幾年青春畀時代廣場。」「做好一百鋪,唔夠衰一鋪」,這句格言,他在訪問中說過不下五次,因為他在1986年英女皇訪港前夕,曾經衰過一鋪,「嗰年我做咗4件燈飾,香格里拉、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同假日酒店,但一個三號風球,吹走咗,要重新再做,得返兩、三日時間,發生時我已經兩日兩夜冇瞓覺,臨急搵一大隊人幫手做,做咗18個鐘,英女皇上船一剎那,着燈,完成。」這一鋪,令他清袋,蝕了很多錢,「當時本身儲咗三十幾萬,準備買舖做批發行,但輸咗,咁點呀?又再重頭來過囉,一直做到今時今日,都開心架,你問我,叫做有高有低囉。」但樂觀一點想,這一鋪,間接令他有今日的成就,未必是壞事。


麼地里的雪花燈飾,又的確幾靚。

他不時會「微服出巡」,看看途人對燈飾的評價。



和他在尖東遊走了一回,從他的眼神,看得出他很欣賞自己的大作,經過麼地里,很多人駐足欣賞懸掛在帝國中心和尖沙咀中心之間的雪花燈飾,又有大量人set好腳架影相,黃劍山有點得戚地說了一句:「點解咁多人影?因為靚囉!」的確,又真係幾靚的。再走到南洋中心,燈飾是一隻狗圖案,他又爆了一句:「因為下年係狗年,所以整狗,我哋都做到隻狗咁呀!」說話爽快兼語速像機關槍的他,原來幾風趣。很多時他會去尖沙咀碼頭一帶,為的是看看途人舉起相機影哪一個燈飾,「如果有二十個人,有十五個人都影同一個燈飾,就即係好靚囉,聽到人哋讚好靚,你話開唔開心吖?呢種無形嘅開心係用錢買唔到。」同一份工,打了35年,點解可以唔悶?黃劍山說:「係囉?點解?最緊要一件事,就係夠我生存,養到家,兼搵到多餘錢,一日唔係搵三餐,係搵五餐,我又可以做得開心,活在其中,享受其中,樂在其中,係好難得,我可以同你講,我未厭過,仲諗緊出年啲燈點做。」聖誕燈飾每年五月就要開始準備,令黃劍山忙得不可開交,但他仍然很喜歡這節日,「我唔怕聖誕節,仲好開心過聖誕,咁多人陪我睇燈飾過節,絕對係開心嘅,其實我每日都過緊聖誕節架。」


1989年,中港城的聖誕燈飾是米奇老鼠。

1990年,尖沙咀新文華中心的農曆年燈飾。



香港的聖誕燈飾,老老實實,我覺得每年的變化不大,甚至有點老土,仍停留在十幾廿年前的款式,黃劍山說:「其實燈飾係有變化,只係你哋普通人留意唔到,有時係因為大廈業權賣了,預算唔多,所以燈飾演變都唔大。南洋、永安、東海,呢三十幾年都冇乜變過。」近年,尖東海旁看燈飾的人,比從前少得多,氣氛也不及以前濃厚,「其實都多人欣賞,只係喺唔同角度欣賞箒,主要因為商場多咗,食肆又上咗大廈,可以邊食飯邊睇,唔一定要行到海旁,我覺得仍然有聖誕氣氛的,不過分散咗,唔係聚埋一齊嘅氣氛囉。」今年已屆59歲的黃劍山,一同工作的戰友,大部份都並肩作戰了幾十年,但有部份已轉行揸的士、裝修,他卻從沒有想過轉行,「都係嗰句,燈揀我,我揀燈,我應該係同燈合為一體。」育有三名子女的他,大女已碩士畢業,二女都大學畢業,么子則正在英國讀書,等候升大學,他們又可會是爸爸的接班人?「之前我冇諗過退休呢兩個字,但年紀大,會開始諗諗,但唔會係呢兩、三年,如果我啲仔女有興趣,就留畀佢哋囉,冇興趣的話,就有能者居之。」既然未言休,他還有一個小小的目標,「例如整一套音樂配燈飾畀人欣賞,或者在海中心做一組燈飾,冇人做過嘛!我諗應該好過癮。」記者:黃子配攝影:伍慶泉、張志孟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5/20254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