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盡管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增速有所放緩、推遲了超越好萊塢的時間預期,但中國電影院的數量增速卻創下紀錄。報道稱估計本周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電影銀幕第一多的市場。
根據倫敦市場調研公司IHS Markit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今年以來,中國電影銀幕的擴建速度達到了每天新增27塊,使得其有望在本周成為銀幕最多的市場。
這份報告稱,截至9月底,中國擁有的電影銀幕數量為39194塊,1-9月份新增數量略超過7500塊;相比之下,估計美國的銀幕數量目前大約是40475塊。
影院興建熱幫助推動了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在過去五年來增長了34%。截至2015年底,銀幕數量較2010年增加了4倍左右,至31627塊,過去5年平均每天新增10塊以上。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北京時間23:30收報6.8880元,較昨日夜盤收盤下跌160點,全天成交量418.08億美元。本周累計跌幅超過750點。
美元指數漲幅擴大至0.46%,現報101.46,再度刷新十三年半新高。
中國公開市場上,央行今日進行12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今天將有1900億逆回購到期。本周共有5750億逆回購和100億央票到期。本周央行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4250億元,上周凈回籠3000億元。
Shibor利率繼續全線上漲,隔夜shibor報2.2650%,上漲0.60個基點;7天shibor報2.4440%,上漲0.8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9505%,上漲1.80個基點。
29日據韓聯社消息,在韓國總統樸槿惠表示要將縮短總統任期等自己的去留問題交由國會決定之後,韓國在野黨就12月2日(本周五)在國會全體會議上表決彈劾樸槿惠的決議草案達成了一致。
29日,韓國民眾觀看總統樸槿惠發表講話的電視畫面。(圖:新華社)
今日早些時候,樸槿惠在青瓦臺就親信門發表了第三次對國民講話。她表示,在朝野各黨派協商確定可將施政混亂和行政空白降至最低的平穩交權方案後,自己將根據政界安排的日程和法律程序卸下總統之職。這被解讀為,樸槿惠將自己的卸任日程交由國會商定,全聽國會安排,即請求國會推薦總理人選、組建超然內閣、敲定下屆大選日程。
韓最大在野黨:力爭在本周內完成彈劾程序
當天,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鞭禹相虎表示,民主黨將加緊準備工作,力爭在本周內完成彈劾程序。在野的國民之黨領袖樸智元也當天表示,與各黨進行協調並就爭取在12月2日表決通過彈劾決議案達成了基本協議。
分析認為,若表決延遲到12月9日,彈劾的動力可能削弱,也有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變數,因此在野黨打算盡早通過彈劾案。
目前,韓三大在野黨計劃在共同擬訂彈劾決議草案,並在傳閱征求執政黨非當權派議員的意見後定稿。
親信門國政調查聽證會陳述人名單出爐 崔順實等人在列
此外,“查明樸槿惠政府親信弄權幹政案的國政調查特別委員會”29日召開全體會議,敲定了“親信門”第一、第二次聽證會的聽證陳述人名單。
據了解,第一次聽證會將定於12月6日召開,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現代汽車會長鄭夢九、SK集團會長崔泰源、LG集團會長具本茂、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韓華集團會長金昇淵、韓進集團會長趙亮鎬、CJ集團會長孫京植等韓國八大企業掌門人,以及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會長許昌秀、副會長李承哲等15人將出席聽證會。
11月8日,韓國檢方對三星電子公司總部進行突擊搜查,調查該公司與“親信門”事件的聯系。
第二次聽證會將於12月7日舉行,“親信門”當事人崔順實、其女兒鄭某、崔順實身邊紅人車恩澤、青瓦臺前任秘書室長金淇春、青瓦臺前核心幕僚安鐘範和鄭虎成、青瓦臺前民政首席秘書禹柄宇、文化體育觀光部前次官(副部長)金鐘等27人將作為聽證陳述人出席聽證會。
本周,市場仍受“特朗普效應”影響,美元仍保持走強。周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漲三日,重回6.88區間。最新公布的中國11月PMI指數創逾兩年新高,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反彈上漲。
周三,OPEC成員國達成8年來首個減產協議,同意從2017年1月1日開始限制產量在每日3250萬桶。此外,非OPEC產油國也同意每日減產60萬桶。
協議達成後,國際原油價格暴漲超過10%,每桶價格超過50美元至本月新高,市場也有所動蕩。讓我們一起聽聽本周大佬怎麽說:
周五,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稱,OPEC達成減產協議對標普指數十分有利。盡管減產使油價小幅上升,但標普500指數中的石油與能源部門表現均較為良好。石油買進賣出,有可能將標普500指數拉高10%。
周三,“末日博士”麥嘉華在接受CNBC電話采訪時表示,美國市場的現狀並不如經濟指數顯示出的那麽強勁,人們應該關註賣空的股票,避開買超的部門。在麥嘉華看來,人們對美元過於樂觀,美元被估價過高,因此,他不會在現階段購買美元。
11月27日,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在接受CNBC采訪時,對中國央行下一步將會在外匯方面如何動作進行了分析。周浩認為,目前采取行動沒有意義。對於中國央行來說,更理智的做法是在12月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後,看清美元走勢再行動。27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曾就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等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的貨幣特征。
隔夜shibor報2.3080%,下跌1.20個基點。一個月shibor報 2.9457%,上漲2.94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0889%,上漲2.03個基點,連漲32個交易日,創2010年12月底來最長連漲周期。
公開市場本周共935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到期分別為1600億元、1800億元、2200億元、1450億元和23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12月7日(周三)還將有115億元6個月期MLF到期。
今日,中國央行進行了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將有1600億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600億元。
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報6.9086,創11月25日來最低,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8972元,16:30收盤價報6.9005元,23:30夜盤收報6.9056元。
12月9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68,按周跌0.23。
宏觀消息:
1、國家信息中心報告稱,建議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但實際運行中力爭超過6.5%則仍然是一個較大概率事件。建議明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2.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預計2017年CPI將上漲1.8%左右,PPI將上漲1.0%左右。
2、美聯儲本周二(12月13日)至周三(12月14日)將召開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並將於北京時間周四(12月15日)03:00宣布利率決定並發表政策聲明,目前美聯儲本周加息已經被認為是板上釘釘,市場隱含的加息概率達到100%。接受彭博調查的64位經濟學家中有63位預計周三加息25個基點。
機構觀點:
1、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仍將存在較大的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壓力;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相互強化可能是重大風險源,應高度警惕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範。
2、瑞銀中國特約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國際投資者對本輪人民幣匯率走勢遠比2015年8月和今年1月時冷靜。這可能也反映出,本輪人民幣下行,並非單單因為人民幣走弱,而是主要由美元強勢推動。
3、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巨額貿易順差顯示人民幣並未被高估,盯住一個均衡價格並在一定區間內波動,似乎是一個更好的辦法。這不僅可以減少頻繁幹預外匯市場的需要,也可以消除單邊貶值預期。
據路透社12月19日報道,蘋果首席律師斯威爾(Bruce Sewell)和首席財務官馬斯特里(Luca Maestr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蘋果將會於本周內在歐洲第二高等法院針對歐盟的裁決提交正式上訴。歐盟此前下令蘋果必須向愛爾蘭政府補交140億美元的稅金。
蘋果高管認為,歐盟做出這一裁決,沒有考慮到稅務專家觀點、公司法等因素,另外故意選擇了將懲罰金額最大化的手段。
蘋果首席律師斯威爾表示,蘋果因為其成功的表現,成為了歐盟打擊的優先目標。他表示,在談到遵紀守法上,蘋果並無特權,但是蘋果公司成為媒體關註角色,因此成為了歐盟選擇的打擊目標。
在上訴中,蘋果將會告知歐洲法庭歐盟委員會並未在相關稅務調查中盡到責任,該機構並未考慮愛爾蘭政府相關稅務專家的意見。
同時,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愛爾蘭稱,歐盟8月份要求該國追討蘋果公司涉嫌欠繳的130億歐元(約合135.7億美元)稅款的裁決超越了其監管權限並且錯誤解讀了該國法律。愛爾蘭在周一公布的文件中發表了上述觀點。
此前8月30日,歐委會裁定愛爾蘭對於蘋果公司的免稅為非法國家補貼,並要求愛爾蘭政府向蘋果補征收最多130億歐元。歐委會稱,愛爾蘭涉嫌允許蘋果公司比其他公司少繳納稅收,因而需要補繳。
這一裁定立即遭到了美國官方、蘋果公司以及愛爾蘭政府的強烈反對。美國財政部甚至發布白皮書,反對歐盟的裁定並警告稱將考慮“報複措施”。9月7日,愛爾蘭議會支持內閣上訴的決定。對於歐盟裁決,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之前表示了憤怒,認為這一裁決純屬“政治廢話”。
隔夜shibor報2.3230%,下跌1.80個基點;7天shibor報2.5430%,下跌0.1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2337%,上漲0.70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中國央行開展了900億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500億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50億的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另外,今日將有1500億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50億元,本周累計凈投放3750億元。
再有兩周,2017年春節將如約而至,你的年貨都采購了嗎?如果還想網購拜年禮物那就盡快下單,從本周開始,快遞公司在崗人員就會陸續減少,部分網點甚至停止收件。
據中新網報道,記者了解到,隨著1月13日春運開啟,部分快遞員開始踏上返鄉歸途。順豐速運、圓通速遞、天天快遞等多家快遞公司的客服人員表示,2017年春節假期,將保持正常收寄件,響應國家郵政局號召的“全年無休”政策。
不過,迫於快遞員數量的減少,一些快遞網點將不再收件。在北京五道口地區派件的一位圓通快遞員表示,1月15日左右發往外省的快件就不再收取,1月20日則是同城快遞攬件的最後期限;在西城區甘家口附近派件的天天快遞工作人員也說,年前一周就將停止收件。
擁有自己配送團隊的電商平臺,今年也是早早祭出“年貨促銷”,引導消費訴求在年前集中釋放。針對春節假期的運費標準,某知名電商還在購買力較大的13個城市推出了運費優惠:1月10日-2月3日期間,凡下單購買自營商品超過99元的就可免運費。
對於有點“小追求”的海淘一族,從海外網站購買“個性”年貨變成一種潮流。可惜,今年春節較早,緊跟西方聖誕節和元旦假期之後,讓海淘時間變得頗為緊張。很多“黑五”包裹都要等到“年後見”。
“美國代購周期一般是15-30天左右,但從西方‘黑色星期五’購物季之後,代購周期變得不穩定,建議春節前一個月就不要海淘了。”一位有著五年海外代購經驗的香水店老板告訴記者,這期間趕上聖誕、元旦假期,又是傳統的購物旺季,物流、清關時間明顯變長。
假如,你把海淘和網購年貨的最佳時機都錯過了,那也不要緊,還有實體商超來“補齊”。
“傳統糕點銷量在春節臨近時持續走高。”從沃爾瑪發布的2017年新春年貨商品消費趨勢的報告來看,傳統年貨受到追捧,年夜飯作為除夕之夜的重頭戲,也成為消費支出里的“大頭”,幹貨海產、水果蔬菜等餐飲食材,占消費者采購清單的比例持續增加。
不僅如此,年前兩周還是零售商超的促銷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