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平安并购深发展 新桥获得现金保底的换股方案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83928&time=2009-06-13&cl=100&page=all


  【《财经网》深圳专稿/记者 符燕艳】一个看似“二选一”的收购方案,事实上是一个有“有现金保底价的换股方案”。备受关注的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最大谜底昨晚揭晓。

  根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8)并购深圳发展银行(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01,下称深发展)6月12日晚间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整个交易方案仍然是“先融资后换股”的结构。

  首先,深发展将向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5.85亿股,发行价格敲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即18.26元/股,融资约为67亿元至107亿元。平安寿险将获深发展新增三个董事会席位。平安寿险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

  其次,在2010年底前,新桥有权选择以现金作为对价,即以114.49亿元人民币向中国平安转让其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或者,中国平安新发行2.9亿股H股作为交易对价。

  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收购交易的核心是“有现金保底价的换股方案”。即:新桥投资最低获得114.49亿元的现金,只要届时中国平安H股股价不低 于43.51港元,则新桥投资选择换股将对双方更加有利:中国平安不需现金支付;新桥投资也将获比114.49亿元更丰厚的收益。根据中国平安新闻通稿披 露的信息,换股基于每1股中国平安H股换1.74股深发展A股的比例,中国平安以停牌前30个交易日的H股平均交易价格计算,深发展股份则按每股人民币 26元计算。

新桥投资去意已决
  6月12日晚,停牌四天之后,中国平安与深发展同时发布公告,以深发展控股股东、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桥投资(即Newbridge Asia Aiv III,L.P,下称新桥)和中国平安签署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股份购买协议》为前置条件下,深发展将向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下称平安寿险)定向增发股票。


  根据双方协议,这份《股权购买协议》必须全面生效、不可撤销。然而,深发展向平安寿险的定向增发是否完成,则无碍于平安寿险和新桥的股权转让,这宣示了五年前进入深发展的战略投资者新桥,已决意尽快退出。

  两个交易如最终完成,中国平安将取代新桥,如愿以偿成为深发展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按约定不高于30%。

  据了解,上述方案均获得当日召开的董事会全票通过。同时,交易的关联方董事唐开罗(Daniel A. Carroll)、单伟建、马雪征、刘伟琪回避表决。

增发股数尚具弹性空间
  公告显示,深发展将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至5.85 亿股,发行价格敲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即18.26元/股。以此计算,深发展此次融资总额约67亿元至106.83亿元。


  预案规定,本次发行及平安寿险收购新桥持有的深发展股权后,平安寿险和中国平安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30%。

  公开数据显示,在本次交易发生前,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对深发展已经合计持股约1.453亿股,持股比例为4.68%。按增发股份3.7亿股至5.85 亿股之间计算,则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合计持股比例将在29.8%至33.89%之间。

  若要不触及30%的要约收购的比例,如不考虑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减持其已持有的股份,则此次新增发的数量不高于3.768亿股,逼近下限,融资额达67亿元;若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全部减持1.453亿股,则深发展可增发5.221亿股,融资最多达到95亿元左右。

新桥五年收获颇丰
  按照此次协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桥将实现获利退出。


  2004年,新桥出资12.35亿元,以每股3.545元的价格受让深发展34810.33万股,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今年底其入股时五年“锁 定期”将届满。此后,通过对深发SFC2认股权证的行权,以及深发展2008年实施的10股送3股,新桥目前持有深发展5.2亿股,持股总成本约 22.36亿元。

  根据《股份购买协议》,新桥向平安寿险转让所持深发展股权后,可获得114.4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对价,或者是中国平安新发行的29亿股,有可能获得更大利益,收获颇丰。

  随着新桥的退出,新桥的最终控制人David Bonderman、James G. Coulter 及Richard C. Blum也不再作为深发展的最终控制人。而中国平安将成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和新的战略投资者。

平安分步介入董事会
  根据双方协议,在深发展完成向平安寿险的定向增发后,深发展将尽快召开一次股东大会,平安寿险有权提名增选三位新董事候选人,届时深发展董事会的董事总人数应为18人。


  目前,中国平安在深发展董事会中没有成员。新桥目前至退出之前,其在深发展的董事会上拥有四个席位。目前的设计意味着在新桥最终退出之前,中国平安已将获得与新桥接近的话语权。

  同时,在股份认购完成后的18个月内,平安寿险仍有权再提名改选三位深发展董事会候选人。此外,平安寿险提名的董事还必须在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中分别拥有一个席位。

  就双方持股比例来看,即使以3.7亿股的增发下限,在新桥退出前,中国平安将对深发展持股合计5.15亿股,而新桥持股5.2亿股。双方持股比例接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33

【平安并购深发展】新桥“嫁女” 能否“三赢”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84164&time=2009-06-14&cl=100&page=all


  【《财经网》香港专稿/记者 陈雪】 在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方案水落石出后的第一时间,TPG合伙人单伟建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需要的是同时对深发展、新收购方及我们自己均有利的多赢方案。其中,深发展的前途是摆在第一位的,因为深发展的前景将长期关乎TPG、新桥的声誉。”

  新桥投资(Newbridge Asia Aiv III,L.P,下称新桥)是美国专业股权投资集团——德州太平洋投资集团(TPG Capital,下称TPG)在亚洲的公司——TPG亚洲的前称或前身。

  6月12日晚间,并购双方公告,深圳发展银行(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01,下称深发展)将向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5.85亿股,融资约为67亿元-107亿元。

  而2010年底前,新桥有权选择以114.49亿元现金或中国平安新发行的2.9亿股H股,作为对价,向中国平安(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8)转让其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股份。

  对深发展而言,此次定向增发可以一举解决困扰其已久的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一次性带来67亿元到107亿元左右的资本补充。以2009年3月末的余额为基础,其核心资本充足率预计提高至7.4%-8.8%,资本充足率预计提高至10.7%-12.1%。

  由于此次定向增发的发行价优于市场惯例,深发展每股净资产将会大幅提升,从而带来估值上的吸引力。

  2009年第一季度末,深发展每股净资产为5.50元,发行后将提升至6.85元-7.53元。按6月8日停牌前20元/股计算,增发后市净率将下降至2.65倍-2.92倍。

  不过,市场人士也指出,深发展的增发,客观上仍然会给净资产收益和市盈率带来短期影响。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能收购深发展对其整个战略布局是走出一步好棋。中国平安有关负责人曾多次表示,银行、保险、资产管理是该集团并驾齐驱的“三 驾马车”,但平安麾下一直没有一家全国性的银行。此前,中国平安曾参与竞购广东发展银行落败,仅先后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和深圳商业银行,并整合为现在的平 安银行。

  就具体交易结构而言,这对平安也是一个颇为便利的设计。一来参加定向增发的是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平安人寿,运用的是寿险资金,而非现在深受富 通减计困扰的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二是根据收购协议安排,未来中国平安对新桥所持深发展股份的收购,也很可能是利用换股来完成,无需再支付现金,这使得中国 平安不必为此再融资,也避免了面对市场的负面情绪;三是中国平安控股深发展后,相当于为其新增了盈利能力强的银行资产,将很好地提升其股东收益。

  对新桥而言,这个交易事实上是一个“有现金保底的换股方案”,高明之处自然不言而喻。由于有现金保底,新桥投资与中国平安换股的方案,相当于新 桥投资保底收益为114.49亿元,向下风险锁定;而一旦换股,新桥将持有中国平安4.21%H股,只要中国平安H股价格超过43.51港元,新桥就会获 得比前者更丰厚的回报。事实上,中国平安在停牌前,其H股价格已经超过了59港元。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任何一桩并购交易完成前都存在变数,其中包括监管部门不能在合同有效期内完成审批的风险等等。而市场则关心中国平安如何控制风险,从交易中获得收益和战略成果,这同时也关乎着深发展未来的命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34

英法直擊和黃新橋冇錢景

2006-5-4  NM




和黃(13)旗下的和黃中國醫藥科技(簡稱和黃醫藥),將於本月十七日在英國另類投資市場分拆上市

消息一出,即令長江生命科技(簡稱長科)的小股東大為氣憤。長科上市四年,股價仍未望鄉,最近又宣布供股;現在同系有醫藥公司上市,長科股東卻沒份分享成果。

李嘉誠甘冒千夫所指之風險,仍把和黃醫藥上市,皆因和黃在在需財。事實上,和黃最近公布,將兩成的環球港口業務,售予其死敵新加坡港務局(PSA),使今年上半年有近二百四十四億元特殊盈利,好向小股東交功課。

扭盡六壬,皆因去年蝕逾三百六十億元的3G,的確是個無底深潭。

「又係研究治癌藥,又係搞咩健康食品,咁和黃醫藥同長科有咩分別?點解唔一早夾埋嚟做呢?」長科小股東何先生質疑道:「李嘉誠成日叫我哋忍耐,話遲早有收成,但依家佢將幾乎一樣嘅生意擺去英國上市,咁咩意思先?」

經已退休的何先生,自言買股票向來審慎,多數只買藍籌股。但○二年長科招股時,他聽見長實主席李嘉誠拍心口說生物科技生意大有可為,遂以兩元招股價買入逾十萬股。誰知持股四年,長科股價竟縮水六成四。

「我依家都唔知間嘢係做咩嘅,唔見有好多藥出,無啦啦又走去整肥料。」蝕足近十萬元的何先生說來便一肚氣:「上市咁耐,跌足咁耐,不單只唔派息,仲話要供股!」

長科兩個月前宣布二供一,由於不甘股權被沖淡,何先生已決定注資死跟,但眼見和黃忽然分拆醫藥業務,他與另外八位股東終按不住怒火,寫信到英國另類投資市場(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簡稱AIM)的上市委員會投訴。雖然明知自己人微言輕,他們仍想「提醒」當局此股可能是長科翻版,損害股民利益。

中藥無監管難獲信任

將於本月中掛牌的和黃醫藥,上市前吹風的賣點,是其於倫敦開設的五間中藥零售店「森」(Sen)。

本刊記者上週往倫敦追查,發現「森」只有三間是地鋪,其餘兩間乃百貨公司內的櫃位。

週三中午,記者前往遊人如鯽的牛津街觀察,發現不少人經過「森」店時,都會被其新潮亮麗的門面吸引,多瞧幾眼。該店職員坦言:「很多客人都看見門面漂亮才進來看看,但半數人一看見是中藥,便走了。」

任職持牌健康顧問的途人Stout,道出自己的憂慮:「過往有人服用中藥後,產生不良副作用。所以(服用中藥)我會擔心自己吃了些什麼、擔心吃了會對身體有什麼不良影響。」

英國中醫藥學會會長吳繼東亦承認,西方社會對中醫的態度仍舊非常審慎,西醫對之評價更是負面居多。「現時英國法例還未承認中醫,故未有任何管制。就算進口中草藥,都毋須申領牌照,故很多人都認為無甚保障。」

鬼佬涼茶貴到無譜

記者在門外觀察兩個小時,進入該店的顧客人數,一隻手都數得完。曾幫襯該店治理背痛的Manhandra說:「這裡的價錢真的很貴,所以我只會在覺得痛時才來針灸。」

「森」 一小時針灸收費近九百九十元;比起其競爭對手、全國有四十二間分店的Herbals Inn,貴足一倍;吳繼東表示,專治初起感冒的銀翹散(香港約售三十元),一般牌子在英國每瓶的批發價約十四元,零售價則七、八十元;但「森」批貨給中藥 店竟開價一百二十七元,零售價更高達一百八十四元;尋常一杯涼茶,亦賣五十五元。

吳繼東估計,全英國有逾三千間中醫藥店,可謂僧多粥少、競爭激烈。身為中醫的他亦被「森」的貴價嚇退,拒絕向其入貨,更遑論一般病人。而據英國Companies House(類似香港的公司註冊處)的資料,「森」於○四年底已是間資不抵債、年蝕近六百六十萬元的公司

新藥面世未有期

至於和黃醫藥其他的業務,目前來說,盈利能力仍然有待觀察。

公司研製的新藥,至今尚未有成果。極其量只有配合放射治療、針對頭頸癌的HMPL-002及治療炎症性腸病的HMPL-004,正進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測試的第一、二期階段。

「一隻新藥若果喺FDA測試頭兩個階段,可以講係未有耐推出市場。」香港藥學會會長鄺耀深解釋:「第一階段主要研究毒性、動物測試;第二階段係睇吓人類進食後有咩反應;第三階段就搵相關病人臨床測試療效,全部通過先可以正式註冊,過程平均都要十年。」

鄺氏續說:「開發一隻新藥,投放資源相當龐大,普遍都要一億美金,中途仲有可能發現隻藥冇效,要重新研究。」

○○年成立的和黃醫藥,是李嘉誠當年響應董建華中藥港構想之舉。惟六年以來,和黃醫藥仍連年虧損,去年和前年便分別虧損五千萬元及五千七百多萬元。

如斯業績,主板上市自然無望。當年在創業板上市的長科,憑李嘉誠招牌,集資多達二十六億元,但其成績令不少股民怨聲載道;今趟和黃醫藥連香港創業板也不去,轉戰英倫AIM,集資額大大縮水,只有五億六千萬元。

AIM類似本港的創業板,專門吸納石油及黃金開採公司、賭場、藥業及資訊科技等高風險的中、小型企業,現有逾一千四百間公司掛牌,每日平均成交額只約三十五億元,是全球交投最活躍的第二板市場。

AIM審批三不管

曾投資該板股份的倫敦散戶Richard表示:「AIM只適合非常了解市場動向的高級投資者,而且投資時要非常小心,因為細公司的情況很難預料。」

倫敦交易所對AIM上市公司,監管相當鬆手。申請於該板上市,基本上三不管:毋須有盈利紀錄、不規定公眾持股量、不要求最低市值。任何公司只須聘請指定的上市顧問審閱有關文件、繳付申請費約六萬一千元(以後每年年費亦為此金額),再委託指定的證券行打庄,確保股份的流通量就可以掛牌。就算招股乏人問津,一樣可照上市。過去十年,每一百間在AIM上市公司當中,便有三間倒閉收場。

近年英、美等地興起藥業股熱潮,今年首三個月,就有十一間醫藥及生物科技公司於AIM掛牌。和黃抓緊時機,分拆醫藥業務上市汲水,股東可以每股四十五點七九元,優先認購股份。不過,持有和黃四成九股權的長實,已表明不會認購。

3G纏身大小通吃

為了區區五億多元,和黃甘受千夫所指重演「長科事件」,有證券分析員歸咎於3G。

Sanford C. Bernstein的高級分析員Andrew O'Neill說:「3英國高層Gareth Jones去年辭職,表面上以退休為由,但我認為更大的原因是他沒有信心把3英國轉虧為盈,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訊號,表示3英國現在身陷困境。」

他又表示,英國3G的電訊供應商達五、六家, 3英國的賤價促銷策略已開始失效:「3英國逐漸失去價格上的優勢,公司本身已經無錢賺,不能一直不停地減價。」

藥房賣電話奇招促銷

為了改善銷情,3英國已奇招盡出,例如在類似屈臣氏的Superdrug開設專櫃推銷電話,在Superdrug購物滿指定金額,可以特惠價出3手機。

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韋以安(Ian Wade)表示:「根據我們做的市場研究,往手機店或電訊商購買手機的客戶,八成是男性,故我們想到為女性提供多一個銷售渠道,兼有優惠。我們期望將來3英國的四分一生意額,來自Superdrug。」

記者觀察過五間Superdrug分店,每間都有兼賣3G手機。但記者於每間店駐足半小時,卻從未見過有客人留意或幫襯,顧客Helen更直言:「我根本不曾想過、亦不會留意它,一點都不吸引!」

過去兩年,和黃大班霍建寧都以會計藝術手法,兼出售資產或分拆業務上市,填補3G的虧損。自今年初3意大利上市泡湯、連帶3英國上市亦急剎車時,不少證券界人士已私底下競猜和黃「今年賣啲咩」。一名外資分析員說:「大家估佢一係賣Husky Oil(赫斯基能源),一係賣碼頭,呢兩瓣最值錢。但油價喺高位,好難搵人接貨。」

賣碼頭救中期業績

上 月中,和黃終決定將持有環球碼頭業務的和記港口(Hutchison Port Holdings ,簡稱HPH)和HPI(Hutchison Ports Investments)的兩成權益,以三百四十億元售予死敵新加坡港務局PSA;扣除股東貸款,此作價為去年純利的三十三倍。雖然和黃因此交易而錄得二 百四十三億元特殊盈利,趕及於中期業績入賬,但此舉被視為殺雞取卵。

船務顧問公司Drewry的倫敦分部董事Neil Davidson指出,港口原是整個和黃集團經營得最好的業務,收入一向可觀,今次和黃決定把兩成權益出售予PSA,無異於一次過預先提取未來的收入。以後,和黃將每年少收二十億元的經常性收益。

更何況,去年中和黃為收取七十二億元特殊盈利,經已將兩成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和一成中遠國際貨櫃碼頭的股權同樣售予PSA,即變相協助對手坐大。

舊臣擅擴張過檔敵方

市場傳聞,今次賣碼頭,是和黃主動向PSA提出的。人人都說PSA出價太高,但須知道PSA的行政總裁Eddie Teh,曾於HIT及和記港口工作十三年,於○二年才被挖角至PSA,他肯定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和黃碼頭的底蘊。

生於馬來西亞的Eddie Teh,早於八九年便加入HIT,任職業務發展經理,後平步青雲升任和記港口總經理,以擅長打江山、擴充版圖見稱。和黃於九一年收購英國最大、最繁忙的港口菲力斯杜港,投資上海集裝箱碼頭及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都是其得意之作。

在Eddie Teh的管治下,PSA去年合共處理四千一百多萬個標準貨櫃,增長兩成四;相較和黃的百分之八增長強得多。去年底和黃仍是碼頭一哥,但完成交易、此消彼長下,PSA不難迎頭趕上,取代和黃的龍頭地位。

PSA一擲千金,即可進入其久攻不下的大陸市場。再者,成為HPH及HPI的小股東後,以後就更知己知彼,甚至可左右和黃再出售或分拆碼頭的決定。

東征西討銀

3G何時歸本,現恍如和黃管理層與投資界會面時的忌諱。如三月尾和黃大班霍建寧與基金經理會面時,已將視線轉向去年購入的法國香水連鎖店Marionnaud,說指望其成為盈利火車頭。

不過,斥資五十二億元現金收購的Marionnaud,業績其實麻麻,○四年更因涉及錯誤計算供應商回贈及存貨價值等醜聞,須撤換財務總監及撇賬九億五千萬元,使○四年中期業績錄得八億一千萬元虧損。當時就有分析員批評,屈臣氏出價「極度慷慨」。

經常購買香水的法國女士Laure,對Marionnaud印 象欠佳。她說內裡陳設混亂,恍如菜市場,「我要時常留意自己會不會不小心踢到什麼東西。」她寧幫襯其對手、陳設整齊的Sephora。

賬目出錯的Marionnaud,至今仍未公布○四年全年業績,但和黃仍留任部分原來的管理層。該公司最近又被指控,在九七至○○年間,涉嫌與國際著名香水公司聯合操縱香水價格,結果被法國競爭委員會罰款超過一億二千萬元。該委員會公關部發言人對記者說:「今次是想讓公眾知道這樣做是違法的,我們還繼續進行調查,若發現香水公司再犯,將加重刑罰,可能數以倍計。」

屋漏偏逢連夜雨,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韋以安只淡然回應:「這類控訴歐洲經常發生,屈臣氏一定會上訴。」

不過,法國專上學院ESLSCA奢侈品業管理系講師Gamon則認為,事件既令Marionnaud形象受損,亦增添日後做生意的難度。

期望Marionnaud成為系內新的火車頭,看來仍是一廂情願。最初公布出售碼頭後,和黃股價曾一度升穿七十九元,但不出一星期即回落至七十六元左右。換言之,和黃一日不能扭轉3G年蝕逾三百六十億元的局面,任憑它如何賣家當套現,或者谷其他業務上市汲水,要解市場憂慮,並不容易。

AIM上市公司咩都有

九五年面世的AIM,如今總市值逾一萬億元。在其掛牌公司包羅萬有,例如專門打撈沉船廢鐵及海底寶藏的Subsea Resources;在剛結束內戰的蘇丹南部探油的White Nile;及於四川雪山採金的Central China Goldfields等公司,雖然業績全部見紅,但一樣有投資者敢於押注。

部分本港掛牌的內地企業,如超大農業(682)早於去年中,便分拆旗下種橙的亞洲果業(Asian Citrus)於AIM上市,比和黃更先汲水。

長科買負資產

長科於兩個月前宣布二供一供股計劃,集資近二十一億元,為的就是籌措彈藥,以十二億元收購美國藥業公司Vitaquest的八成股權和一億七千萬元高級優先權益。但原大股東在出售股權前,早已將公司搾乾搾淨。

Vitaquest由藥劑師Edward Frankel創辦,總部設於美國特拉華州,主力研製和生產營養食品,銷售至全球三十五個國家。收購前,該公司的股權主要由Edward Frankel的兒子Keith Frankel,投資控股公司MidOcean Partners,以及兩名獨立股東Steven Kotler和Steven Gilbert持有。

Steven Gilbert在美國投資界享譽盛名,曾於炒家索羅斯麾下長達十年之久,協助創辦Soros Capital,為其左右手。九八年自立門戶,成立投資公司Gilbert Global,管理客戶逾一百五十億元資產。

Vitaquest業務本來中規中矩,○三和○四年均賺逾億元。但去年公司向銀行借十億八千萬元,再向股東派發八億六千萬元現金作股息,另撇除早前借落的二億四千萬元的股東欠款。一連串動作,令Vitaquest變成負資產十一億元的公司,長科購入如此五癆七傷的公司,令人費解。

超人投資非百發百中

李嘉誠麾下的和黃,以低買高賣見稱,但其實超人投資都有跌眼鏡的時候。

譬如和黃曾於八六年,與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合資經營煤炭貿易;翌年又斥資近二百七十萬英鎊收購於南非津巴布韋採金的公司Cluff Resources。最初幾年,和黃都在年報中向股東交代煤炭的銷售量及黃金的開採量。

不過,隨着國際煤價及金價在九十年代初下滑,九二年以後,和黃便再無提及這些業務;至九五年,有關公司更無聲無息的在和黃的附屬及聯營公司名單中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8

青泰苑白蟻蛀食 新橋須拆卸用合成木違例 業主疑房協欠監管

1 : GS(14)@2017-02-02 02:31:10

【本報訊】青衣居屋青泰苑爆出維修工程爭議。屋苑3年前重修花園水池木橋,有住戶發現木橋落成不久便疑被白蟻蛀食,質疑木材有問題,早前更被政府指工程違規勒令拆卸。業主擔心重建費用由他們埋單,質疑提供維修資助的房協監管不力,房協則指工程因未能提供完工證明而不予撥款。記者:鍾雅宜樓齡28年的青泰苑2013年大維修,包括大廈食水喉及花園水池木橋更換工程等,業主林先生指維修費逾2,000萬元,曾向房協申請維修資助。但林質疑木橋木材並非實木,結果在木橋2014年落成後,橋面有多處破損,更懷疑被白蟻蛀食。記者委託滅蟲專家鄭國鏗檢視林先生提供的木橋相片,他指橋面的確有白蟻,相信並非持續很久。而橋身接近池面又接近青衣海旁,令白蟻容易滋生,情況嚴重或蔓延至大廈單位,但難判斷木材是否實木及質量。林指有居民不滿向運房局投訴,當局指木橋屬違例工程要求法團清拆,法團去年底迅速拆卸,從林生拍攝的木橋殘骸所見,有木材呈「通心」狀態,他擔心工程費最終轉嫁業主,曾向廉署及申訴專員公署投訴。運房局證實木橋原有柚木橋板被更改為合成木料,但法團無法證明物料承托力高過原來物料,故屬違例工程,去年已要求法團清拆橋板。



白蟻蛀食

木材通心


法團工程顧問互卸責

房協指屋苑申請了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房協2015年4月在完工後實地視察,同年7月批出122萬元津貼,但法團及工程顧問未能提交當中木橋工程的工程申請及10年保用證明書,故此項未獲批款,但因津貼額已達上限故不影響總額,有既定準則審批。屬前葵青區議員的法團主席潘小屏強調木橋是實木所製,否認木材有問題,至於是否有白蟻,她指「我唔會答,我冇證實有冇」。木橋工程費30萬至40萬元,因用了環保木故被指違規,她稱是顧問公司建議,將要求承建商重修木橋才會繳付維修尾數,強調法團或業主均不用再付款。但涉事工程公司負責人張先生指使用環保木是法團決定,非他們建議,工程證明書由承建商處理。承建商利達建築營造指對拆橋及無提交保證書均不知情。據悉維修已完工逾年,但該公司仍被屋苑扣起5%維修費,至於會否不收費重修木橋要視乎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1/199141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94

取消MPF對沖 羅致光無新橋

1 : GS(14)@2017-06-23 02:46:34

■獲委任為下屆勞福局長的羅致光,是問責官員中唯一具民主派背景。馬泉崇攝



【林鄭新班子】【本報訊】民主黨創黨成員、有黨內「大腦」之稱的羅致光,在退黨逾12小時後,昨早獲委任為下屆勞福局長,是林鄭月娥新政府唯一具民主派背景、兼從現屆政府以外招攬的問責官員。羅稱上任後面對人口老化和勞動人口下降兩項挑戰,會連結各階層做好規劃;對於取消強積金對沖,則暗示會按現屆政府所定的方案,「一定會基於呢個基礎」。記者:王家文


如外界所料,不時為林鄭在社福政策出謀獻計的羅致光,前晚退黨後,昨獲委任為下屆勞福局長,是問責班底唯一新臉孔。但羅不認同,稱曾於不同政府委員會工作,也是現屆扶貧委員會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並擔任政策部門研究顧問,認為自己廣義上一直在政府工作。羅致光是新政府唯一有民主派背景的問責官員,被問到能否成為泛民橋樑,改善行政和立法關係,羅稱不能單靠他一人成事。雖曾任社福界立法會議員,但被批評當年支持整筆過撥款,在最低工資及全民退休保障等勞福議題卻唱反調,與業界關係欠佳,羅不認同,「可能要做過opinion poll(民意調查)先知,我接觸情況都係相當良好」。


倡輸入外勞彌補人手不足

下屆政府需面對取消強積金對沖和標準工時等多個棘手議題,羅昨沒評論取消MPF對沖方案,但暗示會按現屆政府所作的決定。他指上任後需面對社會高齡化和勞動人口下降兩項挑戰,被問到會否輸入外勞或改變相關政策,他承認不同行業面對人手不足,要適量輸入外勞,但需保障本地勞工權益,並稱會改善整筆撥款的不足。現年63歲的羅致光是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本月底離任。他是民主黨創黨成員,負責政策研究,並長期主導選舉策略和民調數據分析;丹麥Mensa分會曾為他進行智商測試,評估智商高達160,故在黨內有「大腦」之稱。羅於1995年勝出立法局社福界議席,回歸前「落車」,無法過渡,1998年再度當選至2004年離任。2014年政改諮詢期間,羅曾聯同17名學者提出「18學者方案」,倡特首選舉引入公民推薦元素;佔領運動初,羅曾發電郵呼籲學生撤離。今年六四前夕,羅接受電台訪問稱,六四事件是一場愛國民主運動,對於當年犧牲的人,中國政府有責任交代清楚。昨再被問到對六四事件,羅重申有其看法和感受,但作為候任問責官員,「唔適宜去公開我呢啲睇法同感受」。工黨張超雄認為,羅雖熟悉社福政策,但表現欠佳,尤其支持社福界視為「萬惡之首」的整筆過撥款制度。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強調,羅執掌勞福政策,能否有所有發揮,仍要視乎林鄭以至北京給予羅多少空間。【一表睇晒】林鄭新班子逐個睇 http://bit.ly/hkcabinet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2/200645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19

互動新橋:五感郵票

1 : GS(14)@2017-09-10 14:50:57

【明報專訊】互聯網時代電郵流行,實體書信少寄了,郵票也少用了。參與集郵的人愈來愈少,不搞搞新意思,恐怕難免成為夕陽嗜好!

加強兒童感官認知

香港郵政郵票策劃及拓展處常有佳作,最近就推出一套五款的兒童郵票,以特別效果印刷,目的在透過郵票加強兒童對聽、視、嗅、味、觸五種感官的認知。

「聽覺」郵票以熱熔技術把沙粒附於郵票表面,摩擦時能發出聲音;「視覺」郵票可透過圓孔相機鏡頭觀看四周景物;「嗅覺」郵票散發桃子香氣;「味覺」郵票的背面塗有具雲呢拿味的食用膠水;「觸覺」郵票的籃球部分採熱感膨脹油墨印刷,模仿真實籃球觸感。同系列的郵票小型張採用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以相關手機App掃描後,圖案便會立體呈現眼前。

五感郵票好在哪裏?

1 這是首套包羅人體五感的郵票,透過郵票可以互動及體會,創新意念可嘉;

2 產品集郵政、教育、集郵推廣、互動玩樂等多重功能,一物多用;

3 定位為「兒童郵票」,讓兒童認知五感,具教育意義,亦增加對家長吸引力;

4 對象為兒童,有助他們認識何謂實體郵票,對集郵產生興趣,更能吸引年輕的非集郵者成為集郵客。為集郵這個漸漸老化的嗜好注入新動力,讓香港郵政局增加收入;

5 配合設有「擴增實境」(AR)功能的郵政App,顯示出局方與時並進,讓科技帶來更多互動和新鮮感。

再想多想:

郵票策劃及拓展處的創新精神值得各行各業學習。例如餐飲就可製造一些包羅五感的菜式;或發展一些專為兒童而設的主題餐;衣服則可加入鏡頭、音效、香料、觸感等不同物料。

[嚴啟明 時時度好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68&issue=20170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