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企最大海外並購獲推進 中國化工先正達或上半年完成交易

據美聯社消息,美國監管機構已經暫時性批準(tentative approval)中國化工集團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業巨頭先正達(Syngenta)的交易案,條件是兩家公司出售部分業務以滿足反壟斷法規要求。

先正達

當地時間4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宣布暫時性批準上述並購案。去年,該並購案得到了歐洲監管機構的批準。

據FTC稱,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已經就出售部分業務達成一致,其中包括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產品。兩家公司表示,一旦並購完成,這部分業務所將占據的市場份額將引發“重大競爭性災害”。

先正達發言人Paul Minehart發布聲明稱,該交易已經獲得16個司法管轄區的批準,仍在等待中國、歐洲、印度和墨西哥的批準。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反壟斷審查最後期限為本月12日,兩家公司預期6月底之前將完成交易。

中國化工收購瑞士先正達項目為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的最大一筆並購交易。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FTC的批準令這宗有史以來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並購案朝著最終完成向前邁進了一步。

先正達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系全球領先的、以研發為基礎的農業科技企業,公司業務遍及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21000名員工,其中約5000人從事研究和開發工作。

2016年2月,中國化工與先正達達成交易協定。中國化工將以每股480瑞郎(約合 465美元)的現金收購先正達,股權收購價為430億美元。中國化工集團收購提議對先正達的估值超過430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化工在國際市場上積極進行收購交易,在歐洲、中東和澳大利亞收購了6家以上的公司。若收購先正達交易完成,將令中國化工成為全球最大的農藥和農用化學品供應商。

 

當地時間4日,先正達在瑞士證券交易所股價報收於452.50瑞士法郎,漲幅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303

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再獲墨西哥批準 項目交割將進入倒計時

繼從美國和歐盟都獲得批準後,4月10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工)和先正達10日對外宣布,已獲得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COFECE)關於中國化工擬收購先正達的批準。

中國化工對外表示,這標誌著向交易成功邁出了重要一步,預計交易將於2017年二季度完成。

行業內預計,隨著美國、歐盟反壟斷審查的通過,這項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並購項目的國外政府審批已經工作基本完成,項目交割進入倒計時。

歐美對農化三大交易均有條件核準以維護競爭格局

目前,全球農化和種子行業的價值達1000億美元,而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是影響農業及化工行業競爭格局的的三筆關鍵交易之一。

其中,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的1400億美元合並案是第一筆宣布的交易。該筆交易於上周在歐洲獲得通過,不過仍有待美國、中國和巴西的批準。而另一筆交易是拜耳66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一案,這也是最後宣布的一筆並購交易。

由於農業是關乎歐美政治和經濟的重要領域,因此歐美監管機構對著這三大並購的審批都格外審慎,希望維持農業領域內企業有效競爭的格局。

3月27日,歐盟批準了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之間的合並交易,但條件是兩家公司必須需剝離殺蟲劑、除草劑和部分待研發產品和基礎設施。外界預計,被剝離資產總計銷售收入15億美元,約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的9.6%左右。

對於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交易,也同樣經歷了歐美有條件的核準。

其中,歐盟要求中國化工與先正達最終需要剝離的農藥產品57個,涉及銷售收入1.94億美元。根據歐盟反壟斷規定,剝離資產須在交割後6個月完成出售。

在美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中國化工與先正達的並購項目提出了剝離出售阿維苗菌素、百菌清和百草枯3個產品的要求,涉及銷售收入0.29億美元,並確定美國Amvac農藥公司為潛在收購方。

有熟悉該交易的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在歐盟和美國剝離的資產分別僅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1.1%和0.16%,合計起來也只有約2.2億美元,這要遠小於陶氏和杜邦交易所剝離資產占比,對先正達業務以及中國化工農化業務的影響微乎其微,保證了中國化工農化業務和先正達的資產和業務完整性。

針對核準中國化工和先正達交易的原因,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爾(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歐洲農民乃至消費者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之後,農藥市場依然可以維持有效競爭。

而最後一筆拜耳收購孟山都的項目,盡管還沒有進入歐盟審查正式階段,但市場已經有消息披露,拜耳希望出售草銨磷農藥、北美市場油菜種子、美洲棉花業務、全球洋蔥和北美花菜種業務的消息,涉及銷售收入12.3億美元,約占其合並收入的5.2%。據悉,後期按照有關國家反壟斷要求,拜耳還有可能進一步剝離其他資產。

被剝離資產早被其他巨頭盯上

對於幾大巨務頭合並重組過程中剝離的資產,一些企業紛紛表達了興趣。

3月31日,美國另一家農化上市公司富美時(FMC)宣布,將用現金加資產的方式收購陶氏和杜邦剝離的資產。

另一化工巨頭巴斯夫被視為剝離資產的最重要競購參與者,因為此次巴斯夫並沒有參與到本輪農化行業的整合重組中來。

據外媒報道,巴斯夫歐洲公司參加了監管部門針對杜邦和陶氏合並交易舉行的一次閉門聽證會,表明其可能有意收購陶氏和杜邦資產。

同時,巴斯夫也在考慮參與競購拜耳的農業資產,這部分資產的佑值達到25億美元。FMC集團和美國先鋒集團也表示希望在這次兼並潮中收購其他公司的業務。

甚至先正達首席執行官Erik Fyrwald也對其他巨頭被剝離的資產表達了濃厚的興趣,這也暗示上述三大交易所剝離資產可能在幾大巨頭之間被重新“洗牌”。

“行業巨頭將會實施重組,所以我認為來來未來的交易可能更多的會是規模較小的公司進行補強型的交易,在重疊較少、競爭擔憂較少的領域填補空缺”,Fyrwald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將擁有彈藥、財務實力,繼續進行業務投資以及合理的收購”。

由於先正達是世界500強、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價值創造力突出,盈利能力較強,如果中國化工成功並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美國農業部高級經濟學家蓋勒先生在媒體上指出,一方面,他們(中國)希望擁有最好的技術,但與此同時,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市場被孟山都、杜邦或拜耳等國際公司所主導。因此,購買技術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便捷方法。現在看起來這倒成了中國的戰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94

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 預計二季度完成交易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化工集團網站獲悉,中國化工收購瑞士農用化學品巨頭先正達(Syngenta)12日已獲得中國商務部的批準。這標誌著並購交易已接近終點線,預計交易將於2017年二季度完成。

稍早之前,該收購已通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歐盟委員會、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COFECE)的反壟斷審查。目前,該交易僅需等待印度監管機構批準。

先正達是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價值創造力突出,盈利能力較強。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中國化工成功並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增強中國農化行業競爭力

FTC和歐盟委員會分別於當地時間4月4日、4月5日通過該交易的反壟斷審查。上述兩家機構同時明確提出批準該交易的前提條件,即要求中國化工剝離在當地的部分資產。據接近交易的人士稱,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在歐盟和美國剝離的資產分別僅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1.1%和0.16%,合計起來也只有約2.2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先正達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公司,使上百萬農民得以更好地利用資源,從而幫助改善全球糧食安全。通過世界一流的科技和創新的作物解決方案,先正達遍布90多個國家超過2.8萬名員工正在研究如何改變作物生長的方式。先正達致力於治理土地退化,提高生物多樣性,讓農村社區重新煥發活力。

先正達一直是農化行業表現穩健的領先者,2004年至2015年期間,先正達在植保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從18%提高到20%。這基於其強大研發產品線的支撐。研發產品線是農藥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越多的研發產品線,意味著越多的新產品。過去五年先正達新推出的產品在2016年產生了7.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先正達的研發產品線仍使業內同行羨慕不已,而且預計銷售峰值將超過40億美元。先正達過去十年對研發的投入超過110億美元,未來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抓住持續擴展的機會。先正達的創新速度,按新技術研發投入的每一美元計算,是行業效率最高的企業之一。

去年2月,時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該項收購有利於雙方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實現共同發展,也將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具有積極意義。支持中國化工按照國際通行商業原則開展這項收購,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希望有關國家客觀、理性看待這項收購。

中國化工網總編劉心田在媒體上表示,中國化工集團收購先正達符合國家和企業的長遠利益。國內的種業農藥等企業普遍分散、體量較小,大多缺乏核心技術或專利,面對國際巨頭很難具有競爭優勢。中國化工集團通過此次收購也將擴大資產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此項並購對提升中國農產品產量以及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業現代化有所助力。

此外,這還將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積累經驗。中國化工已承諾將保留先正達的一切,包括公司名字、公司總部地址、公司管理層、公司員工,不改變先正達現有的運營系統,只添加董事會席位。這種以尊重為基礎的模式得到了先正達董事會的認可和信任。

並購交易旨在“擴大增量”

目前還有兩個同行業內的大型並購正在進行中。上周,歐盟委員會有條件批準了美國化工公司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和杜邦(DuPont)價值1300億美元的合並。

同時,德國制藥及化工集團拜耳(Bayer)也在去年與美國農藥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達成了660億美元的收購協議。

業內人士分析,陶氏和杜邦的交易、拜耳和孟山都的交易都是更偏向於“成本節約”,而中國化工和先正達的交易旨在“擴大增量”,即由創新和新興市場帶動來實現增長。

一位接近市場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拜耳收購孟山都交易26.1%的溢價率相比,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溢價率為22.2%,這符合其他全球並購支付的平均水平。

他還表示,作物保護和種子行業的所有主要競爭對手在過去兩年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中國化工非常了解導致行業下滑的主要因素,而且也將這些因素納入了收購吸引力的評估範疇。

先正達在作物保護及生物種子方面都是令人矚目的創新者,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涵蓋長期及短期,先正達有能力通過結合農化及種子技術,為農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孟山都和拜耳的交易正是效仿了這一戰略。

根據先正達公開資料整理,過去10年,先正達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利潤(EBITDA)利潤率一直保持在很窄的區間(19%-23%)。這一方面說明先正達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也說明它不會因為市場變化有較大的波浪起伏,比較穩健。先正達的長期(2001-2015年)銷售年複合增長6%,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5%,股東回報分紅年複合增長28%。短期(2010-2015年)雖然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但其銷售年複合增長也達到了3%,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保持5%,股東分紅年複合增長了11%。

過去兩年農化行業業績不佳,主要原因包括大宗商品(農作物)價格下降,拉丁美洲市場疲軟,同時美元走強。而業績壓力就成為了主要農化企業整合背後的驅動力。

研究機構分析預測農化行業將回歸增長,而主要企業(專利企業)的收入在未來三年將提高2%-6%,先正達的EBITDA預計在2016至2019年期間將增長約6億美元。先正達管理層繼續相信2018-2019的EBITDA將在24%-26%之間。

2016年2月3日,中國化工和先正達達成收購協議,先正達董事會全體一致推薦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100%股權的要約,要約價格為每股465美元現金。要約還允許交易交割時支付的每股5瑞郎特別分紅,取決於先正達股東批準。先正達已發行股本金的總價值為430億美元。

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在交易宣布時曾表示,將與先正達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努力,保持公司在全球農業科技領域最領先的競爭優勢。

交易宣布時,時任先正達首席執行官John Ramsay表示,先正達是全球農化行業的領頭企業,並在過去十年大幅度擴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這項交易將幫助先正達維持並擴展市場地位,同時大幅度提高種子業務的潛力。交易將最有效地確保先正達繼續為種植者提供不同選項,以及正在進行不同科技和作物平臺的研發投資。

中國化工總部設在北京,在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研發基地和營銷體系,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世界500強排名第234位,主要業務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高端制造和基礎化工領域。此前,中國化工成功收購了法、英、以色列、意大利,德國等國的9家行業領先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89

期貨收盤丨黑色系分化雙焦弱勢不改 化工品多品種創新低

周五,國內期市收盤漲跌互現,黑色系整體偏弱,鋼礦收紅但回吐部分漲幅,化工品普遍收跌,多品種創數月新低,有色金屬漲跌不一,貴金屬高位持堅,農產品普遍飄紅。

截至收盤,錳矽領跌4.7%,焦煤跌逾4%,瀝青跌逾3%,塑料、鄭醇、PVC跌2%,焦炭、滬鎳、滬鉛等跌逾1%,橡膠、玻璃、滬鋅、滬錫、鄭煤等收跌。滬鋁漲逾1.5%,菜粕、熱卷、鄭油、豆粕、螺紋、滬銀、鐵礦、滬金、滬銅等收漲。

近期瀝青現貨市場總體弱勢,此前補庫需求釋放完畢後,且由於近期天氣原因,下遊需求仍未能釋放,導致煉廠出貨有所阻礙,煉廠庫存攀升。由於原料供應不到位,導致3月煉廠開工率維持低位,特別是以馬瑞為原料的部分山東和長三角地區煉廠,如京博石化、東明石化、金海宏業、阿爾法等。4月委內瑞拉原油到港量較大,目前來看,山東地區主要煉廠已經恢複生產,預計四月總體供應量將回升。

華泰期貨分析,從瀝青和其他競爭品的價差來看,近期油價持續回升,預計從原料端以及競爭品的分流上有提振。目前無論是瀝青現貨價格對馬瑞原料的價差還是瀝青期貨主力對於WTI期貨價格來看,已從相對高位回落,但二季度瀝青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好轉的前提下,瀝青價格對於原油的溢價出現季節性回落,因此雖然較為看好後期原油價格,但是對於瀝青的提振預計仍不十分明顯。特別是4月原料問題得到緩解後,國內瀝青供應仍較為充足,因此短期來看瀝青現貨以及期貨預計均有走弱的基礎。但是中期來看,特別是目前跟蹤的5月委內瑞拉原油到廣東的量較大,直接到山東以及長三角地區原料較少,考慮到屆時需求的逐步回升預期,價格預期能夠企穩走強,對於中期價格仍較為看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93

黃金水道上的汙染風險:“審批上遊化工項目時聽聽下遊意見”

每年進出上海港的船舶達到200萬艘次,其中危險品船舶近7萬艘次,危險貨物吞吐量達5000多萬噸。長江巨大的船舶運輸量在推動沿江地區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汙染風險。

這就是目前長江沿線的生態環境窘況,更是地處長江下遊的城市最不願意看到的景象。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在重慶、湖北、江蘇、上海等地采訪時了解到,隨著長江沿線化工汙染風險仍存,下遊希望國家優化上遊地區化工布局的呼聲日益強烈。

黃金水道上的汙染風險

“對地處長江入海口的上海來說,城市最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又在長江口,面臨的汙染風險尤其巨大。”4月17日,上海市交通委航運處副處長屠偉峰對記者說。

在當日交通運輸部“黃金水道·綠色航運”主題宣傳活動上海座談會上,屠偉峰以船舶汙染風險為例說,每年進出上海港的船舶達到200萬艘次,其中危險品船舶近7萬艘次,危險貨物吞吐量達5000多萬噸。長江巨大的船舶運輸量在推動沿江地區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汙染風險。

“此外,還有大量的過境船舶通過長江口進出長江,其中也有大量危險品船舶(超過進港船舶),對長江口的危險品船舶汙染的防控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屠偉峰說。

4月16日,“黃金水道·綠色航運”采訪團在江蘇采訪時,江蘇海事局副局長徐偉也介紹,長江江蘇段分布著700多家化工企業、117個化工碼頭,年進出港載運危險貨物船舶12萬艘次,危險貨物1.63億噸,占長江全線危險貨物運輸總量的80%,其中散裝危險化學品運輸量7009萬噸、品種200多種。同時,長江江蘇段分布有集中飲用水源地30處,並布置有南水北調東線取水口,監管壓力在全國首屈一指。

長江沿線是目前我國開發強度最大的區域之一。長江江蘇段分布著700多家化工企業攝影/章軻

長江沿線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攝影/章軻

河口是河流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之間的生態交錯帶,是全球具有最高生物生產力的生態系統之一,也是許多重要經濟水生生物繁殖、育幼和取食場所,被視為全球最重要的生態敏感區之一。

座談會上,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亞瞿也告訴記者,長江不斷地向其河口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孕育著河口及其鄰近海域,使其成為生產力很高的水域和優良水產物種的繁衍棲息地,如日本鰻鱺、中華絨螯蟹、松江鱸魚、鰣魚、胭脂魚和長吻鮠等;此外,長江口區也是國家一級或二級保護動物如江豚、中華鱘、松江鱸、胭脂魚等的棲息地和洄遊通道。

“然而,由於河口及其鄰近區域工農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急劇增加、過度捕撈、環境汙染以及各種海岸工程建設,導致長江口生態環境惡化及河口生態系統全面衰退。”陳亞瞿說。

長江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但長江流域也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沿江化工行業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壓力大。

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長江幹流總體水質較好,但部分支流汙染嚴重,部分飲用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隱患,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江湖關系緊張,部分地區生態問題突出。

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日向重慶市反饋督察情況時說,目前重慶市航運汙染防治還不到位,僅主城區及沿長江幹流的有關區縣具備水上接收船舶汙水能力。部分港口碼頭船舶汙染防治設施不到位,汙水直接排入長江。

督察發現,重慶巿有24個工業園區位於長江、嘉陵江和烏江沿岸,其中長壽、萬州和涪陵等3個重點化工園區部分企業位於沿江1公里範圍內,98家規模以上化工企業沿長江布局,62家危化品生產企業未進入工業園區,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

在長江經濟帶中,湖北省是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是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日前向湖北省反饋督察情況時說,長江環境保護形勢不容樂觀,湖北省長江支流總體呈現“好水變少、差水增多”的趨勢。

督察發現,東荊河潛江出境斷面2015年總磷、氨氮年均濃度分別較2013年上升200%、250%;通順河流經潛江境內僅15公里,水質急劇從II類惡化到劣V類,氨氮濃度最高超過130毫克/升;沮河宜昌段受磷化工企業排汙等影響,總磷汙染嚴重。

另外,督察還發現湖北省沿江部分重化工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突出,沿江8巿(州)87個工業園區,近50%未配套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廠。布局在長江兩岸的部分重化工企業汙染防治措施不到位,偷排、超標排汙等問題時有發生。宜昌等地區磷化工行業無序發展,加重了長江支流及幹流總磷汙染。同時,碼頭、排汙口監管不力,一些非法碼頭和入江排汙口增加了長江環境風險。

去年11月15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向江蘇省反饋督察情況也指出,長江保護部署推進不夠有力。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長江江蘇段41條主要入江支流中,劣V類斷面占比20.5%,較2014年、2013年分別上升6.9個百分點和11.4個百分點。

督察發現,南京節制閘、鎮江葛村橋斷面水質嚴重惡化。長江江蘇段分布有3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場抽查12個,8個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無錫市長江窯港,南通巿狼山水廠,鎮江巿征潤洲、江心洲丹陽等飲用水水源一級或二級保護區內存在法律禁止的化工碼頭、水產養殖或修造船基地等,加之沿途危險化學品運輸頻繁,環境風險十分突出。

開發與保護應當齊頭並進

“長江是我國舉足輕重的經濟命脈,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長江口航道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徐慶偉告訴記者,長江幹線貨運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河運榜首,但“開發與保護應當齊頭並進”。

上海海事局通航管理處許家武、危管防汙處林祥彬介紹,上海港早在2006年就發布和實施《上海海上搜救和船舶汙染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形成了依托地方、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協調聯動的船舶汙染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構建了完善的“政府-港航企業-船舶”應急預案體系,將政府、專業石化企業、社會單位等各方面的應急力量納入應急反應體系,形成了系統的應急反應體系。同時建成並運行了國家大型設備庫“長江口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單次溢油應急能力達到1000噸。

林祥彬介紹,但目前上海港尚不具備接收含醫療廢物、廢舊電池、油抹布等有毒有害物質以及貨物殘余物等種類的垃圾、壓載水沈積物、旅遊船餐飲汙水等汙染物的能力。

另外,上海港現有的船舶汙染應急設備器材主要來自國家投資的長江口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和社會應急力量,現有設備大多適用於港內及近岸海域的較小規模船舶溢油事故,大型化、高端化、自動化、高海況的溢油應急設備以及化學品應急設備器材較為缺乏,對於大中型、遠海油化品汙染事故針對性不強,應急能力相對不足。

林祥彬介紹,目前,上海港船舶汙染監視手段整體相對落後,溢油監視雷達、紅外遙感監視系統、跟蹤監視浮標等先進的監視手段較為缺乏,難以實現對船舶汙染的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監視。

有專家分析,長江經濟帶汙染嚴重和“重化工圍江”的形成原因,與過去扭曲的政績觀不無關系,導致沿江各地大力發展重化工業。沿江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惜將大量高汙染、高消耗的重化工產業轉移至本地區加以扶持發展。

在整個長江水運發展中如何體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就這一問題,本月15日,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姜明寶對記者表示,“長江流域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從交通運輸供給的角度看,就是要充分發揮航運的比較優勢,而且要通過自身努力,進一步提升航運的綠色品質。”

姜明寶表示,交通運輸部已經明確,以長江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制定綠色航運發展規劃,“在提高航道、港口通過能力上,凡是能通過船型開發、運輸組織優化、水庫群聯合調度、科技創新研發、體制機制改革等解決的,就不采取工程建設措施。”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長江沿線各地目前正加速淘汰低效率高汙染船舶,推動節能環保高效船型的研發和應用,合理布局LNG加註站和港口岸電設施,推動船舶廣泛應用清潔能源。

自2016年4月1日起,上海港在全國率先實施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各類船舶在上海港航行、停靠和作業應滿足一定的用油標準。

徐慶偉介紹,長江口航道管理局開展的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生態環境監測,監測範圍達到5000平方公里,監測內容包括11項學科,涉及項目包括水、沈積物等15個專題。

4月17日,上海橫沙東灘利用疏浚土吹填成陸現場。攝影/章軻

“在航道維護疏浚的同時,我們也承擔並資助了水生生態系統修複工程。”徐慶偉介紹,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先後開展了10余次不同種類生態修複及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共約放流螺螄和河蜆5噸、中華絨螯蟹4.2萬只、長吻鮠6.5萬尾、暗紋東方鲀9萬尾、黃顙魚10萬尾等。

屠偉峰認為,應由國家層面統籌長江沿線化工企業的整體布局,優化沿江化工企業和化工碼頭布局,提高整體風險管控能力,在審批上遊化工項目時應當多聽取下遊省市的意見,盡量將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進一步加強各地方、條線管理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各條線、各地方齊抓共管長江大保護的良好工作局面。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14年就印發了《推進長江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優化沿江石化化工產業布局,提高化工園區風險防控能力,構建長江危險化學品動態監管信息平臺,以應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倉儲、裝卸、運輸和汙染物處置等環節帶來的挑戰。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此前也表示,今年將“堅定不移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推進實施差別化環境準入,優化沿江產業布局,嚴格控制高耗水行業發展,從源頭防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長江江蘇段,沿江航行隨處可見化工企業和化學品儲運設施。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14

百億級私募重倉股曝光:醫藥化工、 次新板塊獲偏愛

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的披露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截至4月19日記者發稿,滬深兩市共有197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年報,知名私募的重倉股也陸續浮出水面。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目前私募機構持股市場前五的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電子、化工、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房地產行業連續五個季度位列行業第一。

對於行業中的第一梯隊、多家百億級私募來說,醫藥和化工行業更受青睞。除了對醫藥化工股一直偏愛有加的淡水泉投資、重陽投資等機構,專註消費的星石投資等百億級私募也在去年四季度布局醫藥化工行業。另外,朱雀投資、展博投資等私募在去年四季度積極介入次新股,部分個股年初至今漲幅翻番。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目前多數上市公司仍未公布2017年度一季報,但包括淡水泉等知名私募年初至今的調倉換股情況已被提前“曝光”。而從機構倉位和發行備案數據來看,私募在2017年一季度的參與意願已較年前有明顯提升。

百億級私募偏愛醫藥和化工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私募持股最為集中的的前三大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醫藥生物和電子。而據記者統計,截至4月19日,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私募機構持股市值前五的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電子、化工、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

這也就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位列私募重倉行業的第一位。不過格上理財統計數據也顯示,在百億級私募持股中,持股市值在前3位的行業分別為化工、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持股市值分別約為50.04億元、22.24億元和17.39億元。

另外,華潤信托發布的晨星中國·華潤信托中國對沖基金指數(MCRI)月度報告也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私募基金重倉的第一大行業為醫藥生物。

華潤信托官網顯示,該對沖基金指數納入了包括了“赤子之心價值”、“重陽2期”、“朱雀1期”、“景林豐收”、“源樂晟8期”、“理成轉子6號”等多只知名百億級私募旗下的基金產品。

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四季度,一貫對醫藥股偏愛有加、持股周期較長的淡水泉投資依舊保持其投資風格,旗下兩只產品重倉複星醫藥,“淡水泉精選1期”四季度大幅增持,兩只產品合計持股比例為1.96%。另外,淡水泉旗下三只產品重倉天士力,合計持股比例為2.45%。

值得註意的是,淡水泉對複星醫藥和天士力的投資始於2015年,期間從未退出。另外,專註大消費領域的北京星石投資也在四季度進醫藥股長春高新,“星石1號”持有136.55萬股,位列第7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為0.8%。

其他百億級私募方面,和聚投資四季度繼續持有醫藥股新和成,持股比例為0.74%。王亞偉四季度繼續持有第一醫藥,持股比例為1.31%。博道投資目前有2只醫藥生物行業重倉股,“銳進3期博道目標緩沖”新進安圖生物,持股比例為0.95%;減持南京醫藥,持股比例由1.25%減少至1.13%。

除醫藥行業之外,淡水泉、重陽投資、千合資本四季度仍在其“鐘愛”的化工股上堅守。其中,王亞偉的千合資本旗下兩只產品,“昀灃”和“昀灃3號”雙雙增持三聚環保,截至2016年底,合計持有三聚環保3561.01萬股,合計持股比例為3.98%。值得註意的是,這也是王亞偉在三聚環保上堅守的第五年。

裘國根執掌的重陽投資2016年四季度堅守並增持了上海家化,“重陽戰略聚智基金”、“重陽戰略同智基金”2只產品持股合計占流通股比例為4.41%。2016年三季報中重陽投資的另外兩只重倉股,雲南白藥、長江電力目前尚未披露年報。

另外,淡水泉投資旗下兩只產品,“淡水泉成長基金1期”和“淡水泉精選1期”四季度繼續持有紅太陽,合計持股比例為1.45%。“淡水泉精選1期”等3只產品在2016年四季度同樣繼續持有萬華化學,合計持股比例為2.95%。

展博、朱雀押寶次新股

淡水泉、重陽投資和千合資本等私募持股周期較長,也有不少百億級私募調倉換股頻率較為頻繁。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四季度,深圳百億級私募展博投資旗下產品便“拋棄”了三季度的2只重倉股,新進3只次新股。

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展博投資旗下的“銳進2期”和“展博1期”去年三季度重倉贏合科技,合計持有272.17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23%,不過截至四季度末,這兩只產品卻雙雙退出了贏合科技十大流通股股東。同時,“銳進2期”也小幅減持了另一只三季報重倉股廣晟有色,持股比例由0.63%降至0.62%。

與此同時,“銳進2期”、“展博1期”新進多只次新股,兩只產品合計持有江陰銀行248.8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18%,“銳進2期”位列第一大流通股東。同時,“銳進2期”為無錫銀行的第三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為0.95%。這兩只產品也新進常熟銀行,合計持有272.17萬股,占比1.23%。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展博投資重倉的幾只次新股年初以來漲幅均十分可觀。其中,江陰銀行年初以來漲幅為112.38%,無錫銀行和常熟銀行漲幅分別為49.77%和16.84%。

另外,上海百億級私募朱雀投資在2016年四季度也新進一只次新股,“朱雀9期”持有顧家家居32.74萬股,持股比例為0.40%。數據顯示,顧家家居年初至今漲幅為16.35%。

除了顧家家居之外,“朱雀9期”去年四季度還新進家電股九陽股份,持股占比0.30%,位列第十大流通股東。截至4月19日記者發稿,朱雀投資2016年三季報的重倉股鴻達興業和三一重工尚未公布2016年年報。

其他百億級私募持倉方面,景林資產四季度依然持有*ST愛富和雲南城投,持股比例分別為1.30%和1.07%,位列公司第五大和第六大流通股股東。2016年三季報另一只重倉股富安娜目前還未公布年報。

除了堅守化工和醫藥股,王亞偉2016年四季度也大幅增持了北京城鄉,占流通股比例為1.46%,兩只產品分別位列第六和第九大流通股東。同時,王亞偉旗下兩只產品加倉了天威視訊,並大幅減持了歌華有線。具體來看,昀灃3號”退出了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昀灃”則大幅減持,持股比例由0.63%降至0.6%。

星石投資除了新進長春高新之外,增持了安妮股份,持股比例為1.16%,位列第五大流通股東;減持酒鬼酒,持股比例降至1.16%,但仍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減持智度股份,持股比例從0.42%降至0.25%。

一季度私募倉位與發行量齊升

2016年年報尚未發布完畢,2017年一季報已經接踵而至。

記者統計發現,淡水泉的重倉股萬華化學一季報已公布,“投資精英之淡水泉”小幅減持萬華化學,淡水泉3只產品堅守歌爾股份,增持天士力。

另外,最新的MCRI月度報告也顯示,3月份,MCRI成分私募基金增持了房地產、交運設備、醫藥生物、商業貿易、信息服務等,減持了化工、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建築建材、金融服務等。

截至3月底,MCRI成分基金重倉的前五大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金融服務、機械設備和家用電器,占比分別為20.45%、11.53%、11.33%、8.23%和4.22%。

而從倉位來看,私募基金在2017年一季度的參與意願則有明顯增長。據報告顯示,截至3月末,MCRI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比2月末上升2.99個百分點為74.72%,此前1月和2月的倉位分別為62.45%和71.73%。

值得註意的是,2017年3月末的倉位水平已經創下過去一年以來的新高,2016年3月平均股票倉位僅為48.57%。其中,持倉超過八成的產品占比為60.43%,有87.05%的私募將股票倉位維持在四成以上。

不僅如此,私募產品的發行和備案在2017年一季度也迎來大幅攀升。格上理財數據顯示,共有14家百億級私募在3月發行產品,數量總計35只。包括和聚投資、映雪投資、大巖資本和富善投資等在2017年已連續3個月發行新產品。

而從產品備案情況來看,2017年一季度,私募產品備案數量為3484只,比起2016年的一季度的2896只增加了20.3%。其中,3月份私募產品的備案數量漲幅最為明顯。據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3月共有1399只證券類私募產品在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其中當月發行當月備案的產品占比為66.33%,為今年以來該占比最高的月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32

期貨收盤丨黑色系回暖雙焦領漲 化工品多數飄綠

5月10日消息,今日國內期貨收盤,黑色系期貨領漲,焦炭主力收漲4%,鐵礦石、螺紋鋼、焦煤收漲逾2%,滬鋅、鄭煤、錳矽、滬鉛、熱卷漲超1%,滬鋁、滬銅、雞蛋、滬錫、滬鎳收漲。橡膠、矽鐵、塑料收跌逾1%,滬金、滬銀、白糖、玻璃、鄭棉收跌。

消息面上,近日,住建部等14個部門聯合召開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將加大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整治力度,把非法集資問題作為行業監管的重要內容。5月1日假期後,北京多家銀行調整房貸利率,首套房房貸執行基準利率,不再有折扣,二套房房貸執行基準利率的1.2倍。5月5日,上海地產調控加碼,市住建委已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規範商品住房預銷售行為的通知》,明確要求新開盤商品住房采取由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方式公開銷售;嚴格落實購房實名制;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價外價。

隨著地產調控的持續加嗎,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銷量出現環比下跌,由於新開工面積會滯後銷量3—6個月時間,預計二季度後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將會出現下滑。因此,下半年,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房地產市場對鋼材的需求出現下降,螺紋鋼遠期消費顯然弱於前端。

同時4月中下旬以來,隨著中央環保組的督察,部分地區的環保不達標企業進行了停減產,我們可以看到從4月下旬開始,鋼廠高爐開工率環比出現了連續兩周的下滑。截至本周,高爐開工率由上周的76.52%下滑0.14個百分點至76.38%,與此同時,產能利用率也由上周的84.71%下滑至84.67%。

短期鋼廠供應下降,庫存消化速度加快,截至本周,貿易商庫存周環比下滑81萬噸,幅度達9.15%,而鋼廠建材庫存也下滑30.62萬噸,幅度達7.8%。因此,長材噸鋼利潤依舊位於高位。目前一噸螺紋鋼利潤達600元/噸,而熱軋利潤僅100元。

另外,據中銀國際期貨分析,現貨市場來看,內地市場疲軟拖累港口地區價格回落,市場交投欠佳。基本面來看,隨著後期裝置陸續重啟、進口量增長預期以及氣頭裝置開工提升,料甲醇供給端壓力增加,而下遊需求始終未有實質性好轉,盡管傳統下遊盈利好轉,但烯烴裝置利潤一般,其開工負荷難有提升將限制甲醇價格難改弱勢。

中銀國際期貨認為,目前甲醇供需產業鏈相對疲軟,加之整體工業品價格普跌以及外盤油價弱勢下挫,料短期甲醇價格恐難改弱勢,偏空思路對待。

華泰期貨表示,3月下旬以來,雞蛋1709合約形成兩波迅猛下跌走勢,空頭獲利豐厚。昨日,雖保持了較高的成交量,但下跌力度較前一交易日明顯減弱,並且收出較長下影線,顯示空頭開始獲利離場,繼續做空的意願減弱。此外,目前價格偏離均線較遠,對下行起到牽制作用,加之已經接近支撐位,說明雞蛋價格下跌接近尾聲,空單可擇機離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20

期貨收盤丨鄭棉領漲雞蛋領跌 化工品集體上揚

周一,國內期市收盤多數飄紅,黑色系維持震蕩,焦煤、熱卷漲超1%,鐵礦石漲近1%;化工品集體上揚,PVC、塑料漲超3%,瀝青、聚丙烯漲近3%;有色金屬走勢分化,滬鋁漲超1%,滬鉛跌近1%;貴金屬雙雙走高,滬銀漲超1%;農產品漲跌互現,兩粕繼續走低,鄭棉漲近4%。雞蛋跌2.52%。

受產能釋放、季節性消費淡季和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2017年以來,雞蛋價格一落千丈,不少地區雞蛋批發價更是一度跌破“2元”大關,堪稱近10年來同期最低價。5月5日,新發地市場雞蛋批發價為2.40元/斤,同比重挫30.84%。另有數據顯示,目前主產區價格已低至2.11元/斤,同比跌幅高達35%。

現貨市場下跌之際,雞蛋期貨價格同樣跟跌。截至上周五收盤,雞蛋期貨1709合約報3598元/500千克,最近31個交易日累計跌幅為17.1%。對於現貨市場的疲弱表現,業內人士指出,從供應面來看,產能過大的狀態一直沒有改變;從需求面來看,需求一直平穩,沒有刺激需求的條件,因此蛋價一直處於谷底。

“雞蛋期貨1709合約3月底以來一路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劉佳偉表示,首先,現貨超預期低迷。3月初,全國主產區雞蛋現貨價格仍在2元/斤左右,下跌幅度和持續時間超過市場預期,近月1705合約臨近交割,而現貨仍不見起色,近月合約面臨期現回歸,期價開始下跌。

其次,雞蛋現貨價格持續低迷導致雞蛋1709合約對現貨高升水。3月1709合約對主產區現貨一度升水超2000元/500千克,高升水對期價造成拖累,近月合約大幅下跌也使投資者對1709合約預期轉為悲觀,因此1709合約3月底開始大幅下跌。

再次,受2016年春季和2017年秋季養殖利潤差影響,市場預計雞蛋期貨遠月1801合約供應偏緊,資金入場做雞蛋期貨“9-1反套”,即多1801合約、空1709合約,打壓了1709合約。

新紀元期貨分析師王成強也指出,3月底,雞蛋期貨1709合約一度升水近2000點,是歷史極值,升水幅度70%-80%。此前價格計入較多的預期性交易因素,市場對中秋月合約給予較高的價格期望,但因供給過剩矛盾激化,現貨持續低迷,引發了期現價差提前收斂。

展望後市,劉佳偉認為,5月中下旬受端午節備貨提振,現貨可能小幅上漲2-3毛/斤,目前雞蛋期貨近月合約已基本調整至平水狀態,1709合約也調整至3500-3600元/噸附近,“9-1反套”資金有獲利離場跡象,前期利空因素基本釋放,短期雞蛋期貨有望止跌反彈,可能由“近弱遠強”格局轉為“近強遠弱”格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91

期貨收盤丨化工品種午後再度攀升 玻璃、甲醇強勢漲停

周五,國內期市收盤漲跌互現,化工品大幅上揚,玻璃、甲醇漲停,聚丙烯漲超4%;黑色系震蕩上行,螺紋鋼漲近4%,鐵礦石漲超3%,熱卷漲近3%;有色金屬窄幅波動,滬鉛跌超1%;貴金屬低迷;農產品普遍走弱,豆粕、豆油、菜油、鄭棉跌超1%。

據瑞達期貨分析,國內玻璃市場整體持穩為主。沙河地區現貨報價持穩為主,出庫尚可,石家莊玉晶玻璃價格上調,下遊加工企業訂單情況一般,環比增量有限,采購速度平穩。華東、華中地區報價持穩為主;華南地區報價平穩。現貨價格保持平穩局面,南方雨季及北方農忙期影響需求,整體呈現寬幅震蕩。技術上,玻璃1709合約減倉回升,期價考驗10日線支撐,上方面臨1300一線壓力,短線趨於寬幅震蕩走勢。操作上,1250-1300區間交易。

另據中信期貨分析,周內甲醇下遊存在剛需補庫,同時內地和進口貨源因價格倒掛周內到貨較少,導致港口庫存繼續下降,加上期市反彈帶動市場氛圍好轉,但後期甲醇檢修裝置面臨重啟壓力,山東地區有裝置新投,烯烴需求暫無上升空間,預計甲醇繼續上行仍有阻力。

PP下遊繼續維持正常剛需,但供應方面後期隨著檢修複產增加壓力將上升,由此看庫存將有增無減,同時外盤價格弱勢下出口套利窗口漸關閉,短期反彈推漲氛圍雖在,但預計空間受制約,近期上行將顯壓力;基本面供需來看總體弱於LLDPE,預計L-P價差將繼續走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22

期貨收盤丨黑色系、化工品領跌 鐵礦石一度逼近跌停

周三,國內期市收盤大面積飄綠,黑色系、化工品普遍下行,鐵礦石大幅下挫,一度逼近跌停,收盤跌近7%,橡膠、焦炭、動力煤跌近3%,瀝青、PVC、螺紋鋼跌超2%;有色金屬漲跌不一,午後小幅回升,滬鉛漲近1%,滬鎳仍跌超2%;貴金屬雙雙走弱,均跌近1%;農產品整體偏弱,油脂類弱勢震蕩。

前期,在噸鋼利潤持續攀升特別是螺紋接近千元高利潤的推動下,鋼廠補庫熱情較高,鐵礦現貨成交放量從而引發價格上漲,但隨著螺紋產能利用率的不斷提升,後期在供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高利潤持續時間存疑,且鐵礦石港口庫存激增至近1.4億噸,供需進一步失衡使礦價沖高回落。目前,決定礦價走勢的關鍵仍在需求端,而鋼廠對鐵礦的需求取決於其盈利情況,考慮到目前螺紋鋼庫存去化速度較快,且在環保影響下旬度產量環比回落,因此,價格將繼續維持強勢,短期螺紋高利潤有望延續,從而對鐵礦石需求產生一定支撐,同時在成本端支撐下礦價雖反彈相對乏力但下行空間有限,或將繼續維持低位震蕩走勢。

隨著礦價快速從90美金跌至60美金,國產礦複產情況也逐步受到抑制。由於資源稟賦原因,國產礦生產成本有所回落但相對於國外主流礦山仍相對較高。目前,國產礦平均成本在67美金,對於資源較好的礦山而言,其完全成本也達到63美金,而截至5月22日,普氏62%指數價格為63.3美金,已基本觸碰國內大部分礦山成本,因此在低價格的抑制下,內礦複產進度減緩,產量也開始回落。從5月12日的統計數據看,國內樣本礦山產能利用率環比降1.1%至68.9%,其中中小型礦山因其成本高於大型礦山且環保方面原因降幅最大,分別為4.7%和6.8%,隨著產能利用率回落,國內樣本礦山鐵精粉產量也環比下降0.7萬噸,其中中小型礦山產量分別下降26.7%和24.1%。同期,4月國產原礦產量增幅也由上月的18%大幅下降至4%,預計5月產量增幅將繼續回落。國產礦產量增幅的下降,對於緩解鐵礦高供給壓力起到一定作用,而考慮到礦價低位震蕩格局仍將延續,因此內礦產量很難再度回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