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這麼兩個養雞專業戶朋友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jxt.html

兩個青年養雞專業戶朋友最近可說是傷心透頂了!她們剛剛幹得有點起色,但人算不如天算,H7N9禽流感襲來,當地政府下令八月底之前必須拆除雞棚,而補損費卻很低,搞得她們比瘟雞還要瘟。

   兩人來訴苦,商量咋辦。我講了一些道理和意見,但兩個人的反應卻完全兩樣。

   小熊呢,學識不高,但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積極應對。她打算先把最後一批到七月份可養好的成雞賣完,然後拆棚,並把建材保存好,甚至再想趁機買一些其他養雞戶放棄的便宜材料,為危機過後迅速恢復或擴大營業做好準備,因為她同意我所說的,到時市面上十有八九會鬧雞荒;這就相當於把現在的業務延遲到以後做,眼前損失以後補嘛!

   而小M呢,有點學識,但仍然滿腔怒火,哭天喊地,跺腳罵娘,譏諷天朝,「拿古代話來講就是,國無智者全是庸才!」「青山都沒有了,怎麼留得住柴?」「隨遇而安,怎麼個安?」「血本無歸,又怎復活?」於是乎,她徹底心灰意冷,決定放棄不干了,不做這個「雞頭」也罷!

   思路決定出路,心態決定成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2

「高換低」是投資的基本原則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k1s.html

朋友Z投資黃金,先前賺了點,嘗到甜頭,後來加大投入。孰料,近日黃金慘跌,大套。前幾天,他咬咬牙,把前期賺到的5萬元買了股票。

   「為什麼不多買點股票呢?」我問。

   「都套著呀!怎動?」他答。

   投資,不管參與哪個項目,比如,股票、房產、貴金屬、債券、匯幣、理財,等等,應該把它們統統合起來當做一個盤子來看待,然後按照「高換低」基本原則(高價資產調換低價資產),像做股票那樣進行「調倉換股」,至於具體哪個是虧是盈,這是根本無關緊要的。

   「不然,等你黃金解套了,屆時股市真不知道已經上漲了多少了呢!」我說,「何必與黃金談戀愛且始終不渝呢?」

   「這——」Z長嘆一聲,「讓我再想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3

你真的買股不膽怯嗎?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kbh.html

周圍大多數中青年朋友和熟人都做過股票,而其中大多數人呢,不是沒賺到什麼就是虧損。股市低迷,常有朋友來問:「這股票到底怎麼做才能賺啊?」

   這讓我如何回答是好?投資大道理和小道理喋喋不休地不知講了多少遍了,連自己都嫌自己很煩!還有什麼好講的?!

   「你股票又買了沒有?」我問。

   「還買啊?」他們差不多都這樣回答,「股市這麼跌,以前買的都還套著呢!」

   「不買進股票你怎麼到股市裡賺錢呢?」我說,「手上要有股票是先決條件呀,而不斷地買入就能賺,除此以外,其他的統統都是次要因素。」

   「就這麼傻干?」

   「是呀!」我說,「世上或許只有股市是能讓傻瓜笨蛋賺錢的生意場所呵!真的!」

   其實,由於A股熊長牛短,長期不斷地投入,平均投入成本將會低於股價中值。而大多數人在股市裡沒賺錢或虧損的根本原因恰恰就是,沒有長期堅持不懈地投資,害怕不斷地投入。

   朋友,你真的相信股市而做到買股不膽怯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4

閒逛奧特萊斯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ki6.html

5月1日,閒著,突然想到去上海青浦的「奧特萊斯」看一眼。
   奧特萊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音譯,在零售商業中,專指銷售名牌過季、下架、斷碼等商品的場所,也稱之為「品牌直銷購物中心」。
   奧特萊斯(OUTLETS)最早出現於美國,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快速發展,風靡歐美、日本、香港、台灣、東南亞等諸多國家或地區,業已成為一個強勁的零售業態。
   奧特萊斯於2002年首次登陸我國北京,之後十來年,有200多家在全國各地相繼開業,以「奧特萊斯」命名的折扣賣場更是多達4、5百家。
   「上海奧特萊斯品牌直銷廣場」於2006年在青浦東部的趙巷鎮建立,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240畝),由20多棟具有歐美風格的建築群組成,總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165畝)。現進駐的國際一線服飾品牌、知名運動休閒品牌、國際二線品牌以及少數國內著名品牌共有240餘家,差不多應有盡有了。隨著交通越來越便捷,這裡人氣日益旺盛,生意紅火。
   由於品牌新品的壽命越來越短,許多新品面市才2個多月,在這奧特萊斯便可看到其折扣貨了,難怪奧特萊斯這麼吸引人。
   對於我來講,儘管這裡賣的都是折扣商品,但由於都是大品牌,再怎麼打折,依然覺得太貴、太貴!所以,只閒逛,不買貨,飽眼福。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5

大媽們沒能看到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kr6.html
  傍晚,一位年輕朋友發微信來問:「為什麼這次黃金大跌,那麼多人去搶購黃金?而股市跌得這麼慘,卻都不敢去買?」

   我簡要地回答:

   「關於第一個『搶購黃金』的問題。

   「有媒體說,這次中國大媽橫掃黃金,總共買下了國內300噸黃金,總價為1000多億人民幣,黃金多頭大媽們促使金價反彈,打敗了華爾街投行們。哈哈!大媽們厲害呵!

   「現在,中國的投資領域仍然非常狹窄,在大媽們看來,房地產顯然不宜再投;股市低迷,尚未顯現賺錢效應,害怕套進去;實體經濟艱困,並且致使借貸風險增大,都不可去搞;各種理財產品或債券回報率都較低……好像就沒有一個容量較大的安全投資場所可去了。而她們實實在在地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是,物價飛漲,通脹厲害(M2已經突破100萬億人民幣),手上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怎麼辦?急啊!好了,這次正好黃金大跌,促發大媽們為了保值,急忙去買黃金,因為黃金是硬通貨,總比紙幣強。既然找不到能夠更好增值的東西,那就買黃金壓入箱底吧,也好防老、傳代、以防不測。

  「由此可見,大媽們搶購黃金主要是為了保值,同時也是擔憂世道惡化,有點『亂世藏黃金』的心理反應。

  「說到買黃金,我再多說一句。聽說,目前搶購黃金潮仍未消退,還波及到了許多普通白領。又聽說,由於金條賣得斷檔脫銷,許多人就去搶購黃金飾品。然而,買黃金飾品來保值一般是不妥當的,因為黃金飾品賣出時,折損是很大的,屆時,即使金價漲了許多,折損下來,也有可能保值不了,甚至虧損呢。因此,你要買,就買金條。

  「接下來,順便講一下影響黃金走勢的因素。因為黃金是美元的一項重要對沖資產,所以它與美元最為密切相關。美元走強,黃金就會走弱;反之亦然。這波黃金行情連續走牛了十來年,正是美元走弱時期。還有,又因為石油是美元的一項主要對沖資產,美元漲(或跌),石油就跌(或漲),所以,這樣一來,黃金與石油的走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你若有興趣,可以把美元、黃金、石油三者的長期走勢圖找來看看。

  「據此原理,這波黃金大跌我認為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出現復甦苗頭,美元隨之企穩並有走強的趨勢,同時,再加上黃金市場本身具有調整的要求。

  「對於金融市場,大跌之後總有反彈,這也是市場固有的需要,由此可見,中國大媽買進了國內1000多億人民幣的黃金而打敗華爾街,只是誇大其詞的讚美而已。哈哈!

   「當然,長期而言,貨幣總是不斷地貶值的,而黃金畢竟是硬通貨,再要是美元以後不能強勢起來的話,那麼中國大媽可真的就打敗了華爾街了呢!哈哈!

   「關於第二個『不敢買股票』的問題。

  「這個問題以前談的比較多,這裡就不多說了。『買漲不買跌』是人們普遍的習慣行為,這是從眾心理(羊群效應)造成的,這次大媽們搶購黃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股市越低迷,越被人拋棄,股票越沒人要。而投資只有逆向而行才能取勝,用巴菲特的話說就是,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但這種思維及行為只能通過理性才行,而憑感覺正好是相反的。

  「記住一條重要原理:任何資產(股票也是資產)都應該越跌越買,才對。你看,王永慶、李嘉誠、魯冠球、史玉柱、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巴菲特、等等、等等,哪個不是在經濟非常糟糕的時候果斷出手擴張的?為什麼?資產便宜啊!

  「所以,請不要杞人憂天,不要擔憂中國的未來,現在沒有比買股票更好的投資了!只可惜大媽們沒能看到!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6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kwt.html

   常有朋友來談論擇業、創業、理財、投資等問題,千言萬語,我歸結一句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你熱愛什麼行當,那就去幹,這就是你最需要去的地方。

   你有創辦企業的志向,那就去辦,這就是你最需要去的地方。

   你有錢想理財,那就不妨考慮把錢借給信譽好但資金短缺的老闆,這就是你最需要去的地方。

   你要做投資,那就把錢投到資本將要流向的窪地,比如,目前股市就是塊窪地,這就是你最需要去的地方。

   ……

   簡單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7

小散趣事拾零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ky3.html
股市壓抑了多日,今天稍微漲了點,好多朋友便樂開了。做個中國股民可真不容易,苦多樂少,既可憐又悲壯,小散百態,趣事多多。

   一、布販子朋友小C,12萬元入市,不知他怎麼玩的,只剩下了5萬元,虧掉將近60%。前些日子,我們見面,他說自己不是個炒股的料,還是集中精力做紡織品生意為宜,遂把這個殘敗凋零的盤子交給我看管,他不管了。人世間最大的榮幸莫過於朋友對我的信任吧,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地接受了這項偉大、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當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這盤子裡原來我不熟悉的股票統統換掉。嘿,沒幾天,總資產有了明顯增長。

   今天,小C突然發來微信:「我現在有個20萬元可加倉,用資時間為10天或20天,你看需用幾天?」

   我滴媽呀,你還真當我是超級股神啦!炒股哪能這般投機?這比賭博還不如呢!

   股票投資是個(超)長期生意項目,不宜用短期資金來投機。

   二、小F有幾隻股票,都曾經達到過階段性高點,當時都猶豫不決地沒拋,結果後來又跌回去很多,比如,其中的金龍汽車(600686)就是這樣,為此他很是鬱悶,耿耿於懷。這個金龍汽車還算爭氣,煎熬了2個月,重新一路上漲了1個半月,上週還創了新高呢,但隨後橫盤了3天。昨天,小F眼看它漲不上去了,一不做二不休,果斷拋空。豈料,今天它竟然大漲5.77%,小F每股少賺了1元(10%),真是豈有此理,他那個沮喪啊!

   股市漲跌是常態,不要走在市場的前面,不要去跟市場比聰明。

   三、小舅子下崗,閒著無事,三年前,先後弄了3萬元炒股。當時,他問我買哪只股票,我遂挑了個江西長運(600561)給他,他分批買入,平均成本10元/股不到一點。後來,他迷戀短線操作,東碰西撞,衝進殺出,結果超常虧損,不過短線操作水平後來確實提高了不少。

  今天,股市收盤之後,他「嘿嘿」地打電話來告訴說,他總市值扳回來不少。我問他,眼下還虧多少?他說,還虧8000多元,30%不到一點。他入市那會兒與大盤3161點對應,大盤今天收於2251點,下跌了29%。這樣對比之下,小舅子與大盤的跌幅差不多,也算不錯的。難怪他樂呵呵的呢。

   「你知道江西長運現在怎樣?」我問他。

   「不知道,因為這只股票我早就換掉了呀!」他答。

  「今天它的收盤價是10.66元/股!」我說,「要是你一直拿著這只股票,現在浮盈6、7%了!」

   「啊——」小舅子叫道,「這樣啊!」

   投資股票,常常是,動不如不動。

   四、年輕朋友小Q,工作換過好幾個,後來總算穩定下來,積蓄也慢慢增加。平時,聽我們談股論金,受影響,嘗試做股票。他出師不利,買入1萬元股票,隨即套住,只好等著解套或贏利,信心也隨之逐漸喪失。

   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小Q炒股之事給他父母得知,爸媽氣得發抖,連日痛罵他:「你什麼地方不可去?偏偏要去比賭場都不如的股市?啊?」

   小Q無奈,更沒信心了。其實,他股票現在不但已經解套,而且有了明顯超過銀行利息的贏利呢。

   另外一個年輕朋友得知這個情況,半開玩笑地對他說:「這樣吧,我出1萬元,另加銀行利息,買下你這個盤子吧!」小Q一口答應,因為他想,反正遲早又要套進去的。

   今天,他們正式談定了這事。哈哈!

   股市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個修煉道場,不要在大冬天裡砍樹,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五、青年朋友小Y,運氣好,他兩個月前才剛入市,買入即漲,他高興啊。更讓他高興的是,他不斷加倉的股票,持續上漲!

   今天,他笑哈哈地打來電話說,他又加倍增倉了某隻股票。我一看,好傢伙,該股從對應的建國底(1949點)已經上漲了150%多了啊!

   樹不會長到天上去,越漲越買很危險。

   六、青年朋友小D是2008年開始入市的,買進股票,沒開心多久,便套住,於是一直苦苦地等待著平時也不再增加投入,原因按她說是:沒錢了。後來她的股票對應大盤漲到3478點時,全部解套並有贏利,這時,不知她哪來的錢和勇氣,又沖進去一大批資金,結果又套住。那就再等吧!這波4年熊途的等待,她也照舊一直沒有增資,原因按她說的還是:沒錢了。

   今天,她突然打電話來閒聊股市。我說,現在股市比較低迷,遂問她,有沒增倉?她說:沒錢了啊,先前的還都套著呢!

   股票買高了幾回並不要緊,關鍵是要長期堅持不懈地投資,這才是正道。

   ……

   股市人生,人生股市,這是今天身邊小散朋友們的一些趣事拾零。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28

敬畏市場,依靠邏輯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fv.html

   眾所周知,股市運行有時是有效的,而有時則是無效的,因此創造了許多股壇神話及人物。而對於我等小散來說,還是老老實實地敬畏市場,不宜輕視其有效性。

   可不是麼?前幾天,青年朋友Z打來電話說,他一個朋友突然增加一大筆資金,要買入某隻股票,說是根據可靠消息,該公司後面有幾項重大利好推出,後市可觀!這人還問Z,是不是也跟進投入?

   對於聽消息炒股,我不能一概反對。要是你確實有門路,能夠得到準確消息,狠賺一把又何嘗不可呢?但問題是:你真的有這個門路嗎?

   對於我們小散,遇到這種事情,不妨運用邏輯來辨析。

   1、你Z,普通小散一個,與這家公司從來沒有絲毫關係和聯繫,如此重大利好消息怎會輕易傳到你的耳朵裡來?這究竟算是什麼裡格消息?

   2、你Z,先不要像打了雞血似地亢奮激動!安靜一下,讓我們先查看一下這只股票的走勢情況。好傢伙!該股大約3周前,從前期最低點開始,連續上漲了將近60%了!特別是在最後短短的4天裡,連拉幾個漲停板和一個大漲,而完成了整個漲幅的大半!

   有效市場理論告訴我們,即使在弱式有效市場上,股票的當前價格也已經反映了它以前的全部歷史信息,也包含了那些未來確定性信息。

   很顯然,Z得到的這些所謂的可靠情報都是過時了的消息,已被這波行情用完了。果然,此後該股連跌了4天。

   「對於內部消息,是真是假、有用無用,我們實在難以甄別。」我說,「其實,作為小散,我們沒有任何得天獨厚的優勢,所有看到或聽到的消息幾乎都是滯後的,所以只能敬畏市場,依靠邏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16

「價值恆定」不等於「價格恆定」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f3.html
   有位信奉價值投資的朋友,開通了港股投資,專做那些在A股和H股兩地都上市的大陸公司的股票。他秉承「買股票就是買企業的一部分股權」的投資理念,認為企業的內在價值是恆定存在的,於是乎,對於同一個企業的股票,哪頭價格低就買哪頭,而出現「同股同權但不同價」的情況,正是低價兩選一的機會;買入股票就與企業共同成長,期間全然不看市場先生的眼色,也對市場不屑一顧。儼然一個正宗價值投資派門徒。

    然而,長期以來,他業績始終不盡如人意。最近,另有兩個朋友跟我談起此事。

    我覺得,周圍不少所謂價值投資者朋友,都對價值投資的認識有所偏頗,最明顯之處就是,具有「排斥市場」的傾向,只要你一談市場,就覺得不像是價值投資了。

    一個企業如果不拿出來交易,其價值是永遠不得而知的,用俗話說就是,是馬是驢拉出來溜溜。股市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於此。企業的價值也許確實恆定存在著,但它在不同的市場中的定價(估值)卻是不同的,這位朋友把「價值恆定」簡單地與「價格恆定」劃等號了。也有一些人抱著「同股同權應同價」的想法,想在A股與H股之間套利,結果沒有一個如願以償的。這就好比,一棟別墅,造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黃浦江沿岸的黃金地段,每平方米要20萬元;一模一樣地造在大西北偏僻地區,可能每平方米3000元也沒人要。可見,脫離市場談價值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企業的價值真可以脫離市場因素,並在各個市場上都有一個相同的定價,那價值投資簡直太簡單太容易了:只需盯住在各個不同市場上的同一家上市公司,哪裡價格低就買哪裡的股票就行了。這樣能行嗎?

    其實,你買賣股票本身就是一種參與市場交易的行為,所以你怎麼超脫得了市場呢?你莫非想拉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不成?

    巴式投資可能是最正宗的價值投資吧?那我們就來看看巴菲特是怎麼說的吧。博友「老木頭」最近介紹了一篇好文《投資簡單之「惑」》,文章最後是巴菲特說的一句價值投資的靈魂之言:從事投資只要修好兩門課程——「如何給予企業正確評價」以及「如何思考其與市場價格的關係」即可。

   看到了嗎?那些所謂的價值投資者朋友,顯然只聽進了巴菲特這句話的前半句,而沒有好好聽其後半句。

   再拿巴菲特「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這句名言來說吧,其實也反映了投資與市場的密切相關性。

   現在,把話題拉回到開頭A股與H股兩個市場的問題上來。

   市場不同,估值也就必定不同,而世界上也確實不存在兩個估值水平相同的市場,所以A股與H股也不可能相同。造成它們差異的因素複雜而繁多,比如有,市場制度和交易機制的不同,市場化程度的不同,使用貨幣的不同,政治背景和經濟條件的不同,股權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思想意識的不同……最終,股票的定價也就勢必不同。

   雖說A股和H股的市場不同,但只要把它們互相聯通起來,間接地可作比較,那麼就有可能使兩地的估值水平趨於合理,儘管價格不同。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設計兩地之間的套利機制,創新衍生產品。

   去年,大陸批准了兩隻港股組合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港股ETF),分別在滬深交易所上市;同日,香港也批准了全球首隻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A股ETF在港交所上市。這樣,不但為兩地投資者投資對方市場開闢了新途徑,進一步加強了兩地資本市場之間的相互合作,而且也為兩地股市估值建立起一個參考坐標,兩地投資者可以根據對方的指數基金所傳遞的市場信息,判斷是否出現套利機會,並實施套利,從而使兩地的股市估值趨於合理。比如,大陸投資者如果發覺A股高估而同時港股低估了,即可拋出A股,轉而買進港股ETF;如果覺得港股高估而A股低估了,則可贖回港股ETF,而轉投A股。對於香港投資者,反之亦然。隨著諸如此類的投資活動不斷擴大,兩地股市估值也就有了更多、更可靠的依據,估值差異的糾結也將大為減少。

   由此可見,股市的(交易)價值只能通過套利來發現,投機只能通過投機來消滅。我這麼說,並不是想叫價值投資者們也去參與投機,而是意在重視市場因素和遵循股市原理。其實,股市的本質屬性(基本規律)和邏輯比什麼都重要。

   說到這,突然想起博友「阿童木私人投資顧問…」 ——一位價值投資者,曾經說過的一句頗有意思的話:「一個投資,總是看著市場,錯誤;一個投資,總是看著企業,錯誤;只有市場和企業同時兼顧,才是正確的投資。」

   本文開頭講到的那位投資A股和H股的朋友,如果不是簡單地看股價高低,而是能夠結合市場原理來思考問題,也許投資效益能夠更好一點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17

上當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an.html
布商朋友L一下子像似老了10歲,灰頭土臉,耷拉著腦袋,比這幾個月的禽流感瘟雞還要瘟!「當初沒聽你們的話,後悔啊!」每次見面,L萬分沮喪地這麼說。

   原因是這樣的——

   半年多以前,L認識了一個韓國大客戶。這個客戶手上有一個單子,由於價格報錯,估計要虧損150萬元左右,他試請L幫忙受理此單,答應以後給L高利潤的單子作補償。

   L一心想做這個大客戶的生意,想到,眼前虧損以後可補,進而還持續可做高利潤單子,十分心動!

   我們得悉此況,明確告訴L,不要受理。道理極其簡單:「他既然能夠補償你的損失,並且還可持續給你高利潤單子,那他為什麼不把這以後源源不斷的高利潤留給自己呢?眼前這點損失他自己承擔掉不就得了,何須你來背?他腦子進水啦?」

   然而,L亢奮不已,滔滔不絕地講了許許多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根本就聽不進我們的勸告,毅然決然地接下此單。

   在受理過程中,由於沒有好好計算過,加上質量和其他問題,最終虧損高達700萬元!L猛吃一驚,痛心欲絕!

   此後,L天天眼巴巴地等著這個客戶下單補損,可幾個月過去了,至今連個屁都沒接到。

   市場經濟是個博弈經濟,明顯違反博弈規律或常識的東西怎能相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