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入摩」 MSCI提互聯互通方案

1 : GS(14)@2017-03-24 15:54:34

【明報專訊】MSCI提出新的A股納入方案,僅納入互聯互通渠道可買賣169隻A股,分析稱此舉令A股「入摩」機會大增。不過,預審權問題懸而未決,MSCI並未就此讓步,勢必成為A股「入摩」最大阻礙。

僅納經滬深港通交易169隻A股

MSCI明晟公司昨日公布正在就A股納入MSCI中國和新興市場指數向市場參與者徵求意見,6月公布結果。MSCI此次提出的新納入方案,將股票數量從448隻減少至169隻,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且不包含AH股兩地公司H股已經在MSCI中國指數中A股標的,新方案將A股在MSCI中國指數的建議權重從3.7%降至1.7%,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從1%降至0.5%。

不過,MSCI明晟公司在諮詢報告中提到以下顧慮,包括A股停牌股票數量迄今依然是全世界最高、QFII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淨資產值20%的額度限制尚存,以及預審權問題仍未解決,即所有標的中包含A股股票的金融產品在海外上市,必須得到內地交易所審批通過的規定,MSCI仍在與交易所討論。

未就預審權問題讓步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稱,新方案令MSCI納入A股機會明顯提升,基於互聯互通機制的新納入框架將不受QFII月度贖回規模不得超過境內資產20%規定的限制,消除了MSCI納入A股的一項障礙。大摩上周報告稱,A股今年納入MSCI指數,入選機率高於五成。今年2月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在記者會上表示,對A股納入MSCI指數樂見其成,但不影響A股開放。他表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假如說沒有中國的股票在裏面,是非常不完整的。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表示,內地監管機構對於入摩目前較為放鬆,而A股情緒復蘇,可能給海外投資者帶來入場意願,並給MSCI施加壓力助A股入摩。不過,本報早前兩次訪問MSCI,董事總經理謝征儐均明確表示,預審權不廢除,不可能考慮A股入摩。從諮詢文件來看,MSCI似乎無意退讓,強調在與內地監管機構努力解決此問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57&issue=201703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47

MSCI倡納A股數量減半

1 : GS(14)@2017-03-24 16:45:16

【本報訊】MSCI明晟第四度就是否將A股納入旗下指數徵詢市場意見,結果將於今年6月份公佈,但集團就A股「入摩」提出縮水版建議方案,納入A股的數量及比重大幅削減一半。分析相信,MSCI主動降低標準意味6月A股納入機會上升,但同時引發的基金買貨規模亦大減,相信A股沖喜效應低。
MSCI原先建議將448隻A股納入MSCI中國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佔兩項指數比重分別為3.7%及1%,不過新方案僅建議將納入A股大減62%至169隻,佔比因而分別大減至1.7%及0.5%。納入A股數量大減,主要是MSCI篩走178隻中型A股、61隻已有H股的A股,以及40隻長期停牌多於50日A股。


難吸引基金經理買貨

MSCI中國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現時並未納入A股,以MSCI中國指數為例,目前只包括B股、H股、紅籌股、民企股,以及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合共150隻。A股經過三年被拒諸門外後,MSCI在諮詢文件中指,今年新發展是深港通開車,國際投資者可買賣A股數目增至1,480隻;而在2015年股災時掛牌的股票,已陸續復牌至股災前水平,但數目仍為全球最多;至於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淨資產值20%的額度限制,則仍未解除。滬綜指及深成指昨分別升0.1%及0.3%,未見重大利好。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MSCI主動降低標準是要令A股更易符合納入條件,估計6月A股入摩機會已大於一半。不過他指今次已為MSCI第四年作相關討論,加上權重大幅降低至0.5%,「就算納入,基金經理如果見唔到投資機會,都可以唔追貨,1%比重可能都仲要向客戶解釋,但0.5%嘅影響好微,其實係可以完全唔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4/19968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78

被剔出MSCI香港指數 國泰曾挫逾5%

1 : GS(14)@2017-05-17 22:35:35

【明報專訊】國泰(0293)昨日公布4月份營運數據,上個月載客量按年增長3.2%至300.4萬人次,乘客運載率上升1.5個百分點至86.4%,儘管4月業績表現尚可,惟受被剔出MSCI香港指數影響,國泰日內股價曾挫逾5%,全日收報10.58元,跌1.86%。

上月載客升3.2% 今年累計仍跌

月內,國泰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上升4.8%,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增長6.6%。今年首4個月,國泰載客量累計微跌0.1%,運力上升 0.9%。

國泰航空收益管理總經理黃瑋彤表示,受惠於復活節假期旅客外遊需求殷切,4月客運量增幅超越增加的運力,運載率亦同樣上升。整體而言,區內旅遊需求在月內保持強勁,3月推出的以色列特拉維夫航線自開辦以來廣受旅客歡迎,惟收益率仍然因市場競爭激烈而受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75&issue=201705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27

巴西爆政治危機 股市跌停 MSCI新興指數挫2% 6個月最大跌幅

1 : GS(14)@2017-05-19 05:20:41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治風波拖累道指周三重挫後,昨早段市况回穩。美國財長梅努欽與眾院議長瑞安均聲言會力推改革,向市場大派定心丸。美元兌日圓回升至111水平,金價亦輕微回落。不過巴西再陷政治危機,該國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被指指使他人向因貪腐醜聞繫獄的眾院前議長付掩口費,令市場憂慮他可能步前總統羅塞夫被罷免的後塵。消息拖累巴西股指昨重挫10%,觸發熔斷機制。

交易恢復後,指數繼續低位徘徊。巴西雷亞爾期貨挫6%,並暫停交易。MSCI新興市場指數跌2%,是去年11月以來交易時段內最大跌幅。

總統涉向貪腐前議長付掩口費

巴西主要報章昨公開秘密錄音,內容指特梅爾指使肉類加工商JBS主席向眾院前議長Eduardo Cunha付掩口費。Cunha因涉及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貪腐案而被定罪入獄。Cunha曾聲稱,掌握了一些資深政客涉及巴西石油公司賄賂醜聞的證據。特梅爾的辦公室強烈否認要求付錢,聲言其政權不會因指控而被推翻。

巴西股市過去一年升45%

摩通表示,巴西資產價格急挫,反映投資者憂慮政治動盪可能影響政府推出改革。巴西股市過去一年升45%,主要源於市場憧憬改革獲通過。截至4月28日,巴西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7.43%。

巴西前總統羅塞夫因涉及腐敗醜聞及無法有效處理經濟危機,去年8月被罷免。Sri-Kumar Global Strategies指出,市場恐懼巴西可能要再換總統,不過罷免總統仍有很多程序,毋須過度恐慌。

美財長﹕仍可望實現3%增長目標

美國財長梅努欽昨在參院的委員會聽證會稱,透過稅改和放寬監管等改革,特朗普政府仍可望實現3%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他認為稅改對經濟增長尤其重要,又預期今年下半年的焦點是住屋改革,但談論是否需要政府為住房抵押貸款提供擔保言之尚早。此外,財政部正研究推出50年或以上的超長期國債,但未有定案。

眾院議長瑞安昨強調,爭取下半年完成稅改。市場關注特朗普的政治爭議會否影響改革盡快推出,政治動盪拖累環球股市周三下跌。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彭博億萬富豪榜的500名富豪受跌市影響,身家蒸發350億美元。以623億美元身家位排第五的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身家一度縮水20億美元。

日本上季經濟增長加快

此外,日本上季經濟增長加快,受惠於海外經濟形勢好轉帶動出口,加上個人消費略有好轉,日本首季GDP初值,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按季實際增長0.5%,換算成年率為增長2.2%,連續5季呈現增長,為近11年來最長紀錄,增幅壓倒英、美。

相比之下,美國首季GDP增長按季折合成年率只有0.7%,英國的增長亦只有1.1%。出口方面,日本上季對美汽車出口增長乏力,但對華半導體相關出口保持良好勢頭。不過美國的政治亂局可能為日本的出口前景帶來隱憂。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77&issue=201705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47

MSCI讓步 A股入摩保預審權 謝征儐:內地允放行「正常產品」

1 : GS(14)@2017-06-22 07:43:34

【明報專訊】經歷連續3年「入摩」失敗後,A股第四度闖關終成功,其中MSCI對一直懸而未決的預審權爭議做出重大讓步成為關鍵。MSCI董事總經理謝征儐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內地與MSCI達成共識,中證監承諾放行「大部分」金融產品,但坦言對方對於一些「不太放心」的金融產品仍不批准。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昨晚表示,在預審權問題上,內地的堅持在於不讓衍生產品交易影響內地市場波動。

明報記者 尉奕陽、廖毅然

MSCI昨日宣布正式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與MSCI ACWI全球市場指數,初期涉及222隻滬、深港通A股,納入的部分佔這批A股自由流通市值5%,將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0.73%,整個納入過程將分兩步實施(見另稿)。惟觀察A股往年「入摩」失敗的三大原因,尤其是去年MSCI多次強調的需廢除「預審權」問題,今年A股獲批並非因問題已全部解決,而是雙方妥協的結果。

指內地對某些金融產品「不太放心」

謝征儐表示,A股獲得接納是因MSCI已與內地達成「很大共識」,MSCI就預審權提出的疑問得到了中證監及兩大交易所的認可,承諾在大部分衍生金融產品上放寬甚至交出預審權,令產品在發行或交易時不存在因預審而出問題的風險。不過他承認內地仍對某些類別的產品保留「小部分」預審權,具體細節他不便透露。他表示,內地認為「目前中國發展階段中」,對某些金融產品「不太放心,不太了解運作狀况」,需更謹慎處理。

內地堅持保留重要衍生產品預審權

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昨晚在央視的節目中表示,近幾年內地與MSCI的談判主要圍繞兩方面,「可投資性」的問題隨着滬港通及深港通的推出而解決。至於預審權方面,內地明白這關乎MSCI的商業利益,「我們一直在討論,什麼的利益可以給它(MSCI),什麼的原則我們要堅持」。最後內地堅持保留對一些重要衍生產品的預審權,原則是不影響內地市場波動及保證流動性能留在國內,同時會積極與有關產品的上市地監管機構進行溝通,以便管理有關產品。

若想提升A股權重 須重視停牌問題

除預審權外,大量A股上市公司主動長期停牌亦嚴重困擾MSCI及國際投資者,謝征儐稱內地在實行停牌新規後,現時A股停牌狀况已趨穩定,沒有2015年「那麼糟糕」。他表示,A股初期納入的流通量並不大,停牌不是大問題,但強調如此龐大的停牌規模在全球市場「絕無僅有」,未來若想提升A股股票數目及權重,就必須重視停牌問題,進一步改善,投資者亦希望中國當局對此做出更大的努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09&issue=201706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56

MSCI料千億湧內地股市 市場憂資金分流A股入摩受捧 H股捱沽

1 : GS(14)@2017-06-23 02:47:44

【本報訊】A股入摩後衝高,H股背馳。A股四度闖摩指昨終獲納入,明年中生效,刺激內地股市早段反覆後尾市抽高,滬深300更升上一年半高位。相反,MSCI意外地將有H股的A股也一併納入,令A股佔新興市場比例較預期高至0.73%,市場憂慮H股地位長遠受影響,港股昨反高潮低收。記者:余倩敏 黃尹華



昨日MSCI宣佈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並預計正式納入後,初步有170至180億美元(約1,404億港元)資金流入A股,折合約1,160億至1,230億元人民幣,未來倘完全獲納入,資金流入規模更可達3,400億美元,折合約2.3萬億元人民幣。


滬深300創年半新高

內地股市昨全線升,當中以滬深300指數最突出升1.2%,收報3587點,創去年1月初熔斷後高位。滬綜指昨高開後好淡爭持,收市升16點或0.5%,收報3156點;深成指升78點或0.8%,收報10367點,創近七周高。兩市成交3,922億元人民幣。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灝料MSCI助推效應下,A股大市值股份將更為受惠,但預期滬綜指3300點將成阻力。值得留意的是,A股入摩意味H股與其他市場於MSCI指數的權重將被A股攤薄,造成資金分流效應。據安盛推算,A股完全納入後,佔MSCI新興市場比重會由現時的0%增至13%,本港及海外上市中資股比重,則會由28%降至24%。評級機構穆迪則估計,隨着中國市場監管完善,A股權重在幾年後可能被擴大至20%。外圍疲弱加上A股入摩或分流H股資金的憂慮下,港股昨表現與A股背馳,恒指昨低開近百點後一度跌逾260點,收市跌148點或0.6%,收報25694點;H指跌0.7%或74點,收報10393點,大市成交765億元。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港股昨跌幅過份反映A股入摩對H股之影響,加上外圍走弱令接貨資金退卻,造成港股明顯跌市,對港股短線暫傾向審慎。


專家:影響港股有限

洪灝亦預料,資金將主要由韓國及台灣股市分流至A股,港股亦受影響,但相信規模有限,因H股現估值仍比A股折讓20%,且有更好市場制度,是更佳的投資選擇。柏瑞投資亞洲(日本除外)股票投資組合基金經理孫瑩心亦不擔心分流效應,指H股較A股有折讓,且投資A股涉及人民幣滙率風險。黃國英表示,整個入摩過程緩慢且分段進行,影響不大。個股方面,入摩消息帶動A股ETF向上,南方A50(2822)、安碩A50中國(2823)及華夏滬深三百(3188)昨升幅介乎0.8%至1%。另多隻AH兩地掛牌股份背馳,安徽海螺A股收市升1.2%,H股則跌1.2%;新華保險A股升1%,H股收市挫1.3%。


【專家意見】

■孫瑩心

柏瑞投資亞洲(日本除外)股票投資組合基金經理孫瑩心:
H股相較A股有折讓,加上投資A股涉及人民幣滙率風險,故即使A股入摩導致H股佔MSCI指數權重減少,但整體而言對H股未必負面。



■洪灝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預期在MSCI助推效應下,A股大市值股將更為受惠,但預料整體A股仍難突破國家隊入市水準,滬綜指3300點將成為阻力位。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2/20064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42

力伍:MSCI納入A股 價值投資回歸

1 : GS(14)@2017-07-01 10:39:41

【明報專訊】在一片慶回歸聲中,MSCI可說是在不經意下送給我們中國資本市場一個大禮。歷經多年的磨合,MSCI終於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這會是內地開放金融市場的一個里程碑。

雖然初期A股在指數的權重相對較低,日後A股在國際指數的比重,將能與內地股市和經濟的規模相稱;國際投資者把A股加入其資產組合的過程中,只是一個開端。未來,A股投資者結構和市場力量也會逐步轉變,投資風格和方式也會相互影響,這也意味價值投資的回歸,海內外市場估值水準將逐漸接近。

短期內,投資者可以根據MSCI納入A股的222隻成份股的名單作為參考,在A股市場和H股市場尋找相應的投資機會,提前佈局。對於A股而言,國際投資者更偏好消費、醫藥、金融、地產等權重大、估值低、盈利穩定的個股。

不僅如此,未來A股投資邏輯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價值投資成為發展方向。一方面,價值藍籌與中小創的估值可能進一步拉近;另一方面,A股大部分行業的集中度或將加速提升,投資者通過橫向及縱向的海內外對比,加速行業個股的優勝劣汰過程。

內地估值水準料接軌國際

同時,這將為人民幣發展成國際投資貨幣注入新動力。隨着境外資金的流入,資金淨流出壓力減小,可以發揮穩定人民幣匯率及市場對匯率預期的作用。長期資金流入意味着中國資產在全球範圍內的需求提升,有助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提升中國的定價權和本幣的國際影響力。

深滬港通機制比QFII更靈活

此次納入A股的決定,根據MSCI的聲明,一個主要因素是包括深港通、滬港通在內的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國際機構投資者將深港通、滬港通視為與現有QFII和RQFII機制相比更為靈活的門檻框架。這也意味着未來香港將成為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A股市場的主要渠道,對香港金融行業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MSCI提到的另一個原因,即中國交易所放寬了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這也意味着未來國際投資者可以在香港發展A股市場相關的衍生產品,做風險管理和對冲,這也為未來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添聚活力,香港對於內地開放資本市場的角色則更加明晰。

新華財金社

[力伍 中港經濟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28&issue=201706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08

人行擴RQFII額度 迎MSCI投資需求 3年來首次 提升至5000億

1 : GS(14)@2017-07-06 22:50:10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將香港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加大至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3年以來首次,現時共有79家機構獲批合共2700億元額度。有基金公司表示,現時已獲批的額度仍有閒置,但認為RQFII對比其他進入內地市場的渠道較少掣肘,長遠而言,A股獲納入MSCI後,亦將會有更多資金進入內地市場,增加對RQFII額度的需求及A股產品發行數量。

明報記者 余慕恩

香港的RQFII額度在2014年獲增至2700億元,已經全數分配,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早前提及將完善QFII及RQFII額度管理,而香港與內地簽訂的CEPA協議中亦有提到提高相關額度。昨日人行在公告中表示,擴大額度將有助進一步滿足香港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推動境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金管局對提高額度表示歡迎, 期望業界發展更多元化的人民幣業務。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相對於其他投資內地市場的渠道如滬股通及深股通等,RQFII沒有每日進出額度的限制,機構獲批的額度可以自由調配組合,潛在風險較低,對指數基金而言,一日內資金進出的波幅較大,是一個較適合的投資途徑。她指出亦有國際基金表示,在港額度不足,需要從集團其他分公司調配額度,故認為業界對額度有一定潛在需求。

沒每日進出限制 基金調配較自由

目前在香港擁有最多額度的南方東英資產管理行政總裁丁晨表示,目前該公司RQFII額度充足,未有需要申請擴大,而MSCI分批納入A股,資金將來亦會流入內地市場,而再進一步擴大RQFII投資的範圍亦同樣重要。她續稱,RQFII沒有限制資金匯出,因此較能吸引機構投資者。

業界:人債ETF料增 種類變化不大

工銀瑞信(國際)指數及量化投資總監陳志豪亦稱該行現時28億元額度足夠使用,暫時未有計劃申請增加。他表示雖然2700億元的額度全數分配,但未必全部用於產品分配,不排除有閒置情况出現,但他預期加大額度或會令A股及人民幣債券的ETF或基金產品數量增加,惟產品種類不會有太大改變。

現時大部分人幣債券資金運用QFII或RQFII渠道投資,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稱,將來相信會逐漸移向新開通的債券通,只需要登記一次即可進入市場,亦沒有限制額度,審批比在內地銀行間債市買賣簡單,他預計RQFII將發展成買賣非滬深港通內A股的渠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48&issue=201707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092

同股不同權納指數 MSCI擴大諮詢範圍

1 : GS(14)@2017-11-04 12:48:20

【明報專訊】隨着近年大量經過多輪融資成長的新經濟企業湧現,同股不同權在資本市場造成的影響日益擴大。負責編製MSCI多項指數的MSCI 明晟宣布,就同股不同權股份納入MSCI 證券指數的諮詢,將範圍擴大包括所有不平均投票股權架構,並將發出諮詢文本作為與市場參與者討論的基礎。

知名即時通訊軟件公司Snapchat母公司Snap,今年以發行全無投票權股份形式上市,引發國際市場爭議,間接促成MSCI今年6月12日宣布,就建議將少數投資者投票權低於25%的同股不同權架構企業,剔出MSCI 環球可投資市場指數,以及MSCI美國股票指數系列進行諮詢。

MSCI:部分投資者強烈反對須同股同權

MSCI聲明指出,其中大部分市場參與者支持建議,尤其不少國際機構投資者稱,現將「同股同權」原則視作公開上市股份的準則。但亦有部分人士強烈反對,擔心影響指數代表性,並指問題應由監管機構及交易所處理,在整理意見後會正式推出諮詢文件。

目前亞洲地區亦受同股不同權浪潮影響,新加坡早前宣布,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如得到富時或MSCI等指數公司定義為「已發展國家」市場第一上市,將容許在新加坡第二上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69&issue=20171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64

A股明年「入摩」 MSCI﹕逾1300億流入

1 : GS(14)@2017-11-05 11:27:43

【明報專訊】A股即將在明年「入摩」,MSCI亞太區執行董事兼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魏震昨日在一個論壇上指出,估算初始納入A股220隻股票,會帶來170億美元(1326億港元)至180億美元(1404億港元)資金流入。隨着A股的逐步納入,未來會納入更多的A股,帶來的資金流量會更大,或會達到3500億美元至4000億美元的規模。

他又解釋,為何過去幾年一直討論是否納入A股,到第4年才作決定。他回想,經過幾年的討論,去年的呼聲愈來愈高,大家對這一議題非常感興趣,坊間有人以「陰謀論」解釋為何一直沒有加入A股。他指出,其實MSCI有五大標準、18個小標準去分析一個市場是不是符合納入標準,A股一直不符標準,是市場投資A股的渠道不完善。

納入A股 改變海外投資者決策方式

另一方面,把A股納入指數,對海外機構投資者而言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海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方式,包括養老主權基金,都採用了從上而下的方式,而MSCI對於新興市場指數的改動,影響了從上到下的投資決策。若全部納入A股,對新興市場指數產生龐大的結構改變,A股佔比會增至17%甚至更高。MSCI與很多歐美投資者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很多從未投資過A股,對他們來說的挑戰很大。因此MSCI要考慮,如果沒有加入A股,海外的機構投資者可能不會考慮A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88&issue=20171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