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支付寶推AR實景紅包;百度否認愛奇藝IPO; 麥當勞20億美元賣掉中國業務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4/160505.shtml

支付寶推AR實景紅包;百度否認愛奇藝IPO; 麥當勞20億美元賣掉中國業務 | 黑馬早報
朱丹 朱丹

支付寶推AR實景紅包;百度否認愛奇藝IPO; 麥當勞20億美元賣掉中國業務 | 黑馬早報

借貸寶停止催收上百名女大學生裸貸;上海為汽車反壟斷開出2億罰單

靜靜在這里偷偷的提醒一下,今天是平安夜,晚上大家都不要忘記吃蘋果哦。今天也不妨上街溜達一下,為心愛的朋友或者家人買一個聖誕禮物。相信靜靜,收到禮物的人眼睛一定會發光。2016已經步入尾聲,靜靜在此感謝你的閱讀。因為你的閱讀,早報才有了存在的意義。節日快樂吶,比心~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1、支付寶推出AR實景紅包

近日,支付寶上線了AR實景紅包,具體分為找紅包、藏紅包兩個功能。用戶可以把紅包藏在墻上、花上、桌子里,以及任何你能想到的實物中,然後邀請朋友去找,也可以找大家藏在各處的紅包。AR紅包推出之後,昨日網上隨即推出如何破解AR紅包的教程,主要通過PS以及人工智能進行破解。

據悉,AR實景紅包除了采取與Pokémon Go類似的AR和LBS技術,支付寶“新品”AR實景紅包還增加了圖片識別的功能。明年1月1日起,用戶將能領取商家發放的AR紅包。分析認為,AR紅包有望開啟新的商業模式,將為線下商家引流。

@荻花聖殿:還是馬雲爸爸會玩兒~

2、關於百度的兩則消息

百度回應推動愛奇藝IPO:傳聞不符,無上市時間表

此前《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百度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計劃於明年IPO,預計募資10億美元,估值約50億美元。昨日下午,百度對此公開回應稱:“傳聞與實際情況不符。目前我們沒有設定上市時間表,感謝各界的關註和支持。”

@蠟筆小新: 才知道原來百度是愛奇藝的東家……

傳百度將分拆無人車業務獨立融資 官方否認

昨日有消息爆料,百度公司將對無人車業務進行分拆,並且獨立融資進行發展。百度無人車業務部門人士透露:內部已經決定分拆,明年將正式實施。隨後百度官方明確否認,並表示這是一條假消息。

百度無人車項目於2013年起步;2015年12月10日,百度宣布,其無人駕駛車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

3、北京網約車司機考試將考英語聽力

北京網約車駕駛員考試包括全國公共科目考試、北京區域科目考試。內容包括網約車新政、26句涉及出租車運營場景的英語聽力和道路實操。出租車司機可單獨參加轉崗考試,只考北京區域理論部分,60分及格。考試不收取任何費用,不合格可進行補考。

@胡世愛:可以來一波網約車英語聽力培訓班了

4、借貸寶停止催收109名女大學生裸貸,未滿23歲不得借貸

因為“10G裸條”陷入輿論風波的網絡借貸平臺借貸寶有了新動作。近日,借貸寶方面對澎湃新聞表示,已經根據流出的“10G裸條”中的身份信息找到其中的109名“裸貸”女性用戶,並請第三方催收公司停止了對其催收,此外,還將根據舉報內容,定位“裸條”放貸嫌疑人,並將其借貸寶賬戶凍結。除此之外,借貸寶特別聲明對於未滿23歲以下人員的借貸權限將全面停止。

@銘心刻骨30: 為啥借貸寶還能安然無恙?

5、ofo宣布出海 矽谷倫敦成第一站

昨日,ofo對外發布全球戰略,表示將於近期在矽谷、倫敦等地開啟城市服務試運營。不久後,ofo標誌性的小黃車將出現在矽谷和倫敦街頭。ofo創始人兼CEO戴威表示,未來ofo還將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城市共享單車服務。對於為何選擇先行進入北美和歐洲市場,戴威解釋稱,考慮到北美和歐洲的移動互聯網普及程度高,當地人對於短途出行的需求旺盛,且有濃厚的騎行文化,因此選擇在北美和歐洲市場。

@SPromiseL: 說實話在中國共享單車的信用成本太高了

6、麥當勞出售中國業務事件落地? 交易額超20億美元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美國麥當勞已經決定將旗下中國業務出售給由中信集團(CITIC)和美國投資基金凱雷集團組建的聯盟,出售對象是在大陸和香港擁有的店鋪,預計交易額超過20億美元。麥當勞業績已經觸及天花板,正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整合。據報道,麥當勞預計在2017年年初發布此消息。

@大堡礁小醜魚: 資本逐利,無利則走;資本避險,有險則走

@雙葉天竺葵: 只知道必勝客的菜品縮水太厲害…

7、汽車反壟斷最新罰單:上汽通用被罰款2.01億元

汽車行業迎來了最新的一張反壟斷罰單。昨日下午,上海市物價局對外發布上汽通用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價格壟斷案處罰決定,對上汽通用公司與其經銷商達成壟斷協議,限定凱迪拉克SRX、雪佛蘭創酷、別克全新英朗等車型最低銷售價格的價格壟斷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責令上汽通用公司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上一年度涉案產品銷售額4%的罰款,共計人民幣2.01億元。

8、與蘋果打司法戰 諾基亞已在11國發起40樁專利訴訟

諾基亞日前稱,該公司已在亞洲、歐洲和美國針對蘋果公司發起了一系列新的專利訴訟。此前,諾基亞稱其已針對蘋果公司發起多樁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該公司的32項技術專利權。在周四,諾基亞則稱其已在11個國家發起了40樁專利訴訟。據悉,在諾基亞發起訴訟的前一天,蘋果則針對以諾基亞為核心的9家公司提起反壟斷訴訟。

@echo:蘋果大概心里想:來吧,互相傷害

@踩破單車: 蘋果起訴諾基亞重要合作夥伴,這是要斷了諾基亞的財路啊

9、Uber在舊金山的無人駕駛車隊 現全被拖走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專車巨頭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可謂是波折不斷。在與加州監管部門展開了為期一周的對抗後,Uber不得不放棄在該州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用一輛卡車將所有的測試車拉走,轉送到亞利桑那州。

@窩窩4405_gw2: 無人駕駛關系到多少司機的飯碗問題,有阻力很正常。

10、Snapchat在中國成立研發中心 正從BAT等巨頭挖人

據外媒報道,以閱後即焚著稱的即時消息應用Snapchat母公司Snap在深圳新成立了一家研發中心。該公司正在從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那里積極招募工程師,進一步擴大在華研發團隊規模。

@pumpkin: 大概一個月前就在論壇上看到過相關招聘信息,還以為是山寨的

@饃饃餡兒的包子:太看不起企鵝了……

今日思想

老是什麽都熱愛,就不由自主的對什麽都不忠實

——羅曼•羅蘭

黑馬早報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00

AT分享快餐盛宴:騰訊間接入股麥當勞,阿里站在百勝身後

等待了九個月後,麥當勞引入戰略投資者懸念終於揭曉。

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MCD. NYSE)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結算。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值得註意的是,騰訊是中信資本的投資方。麥當勞在中國的老對手百勝中國在完成向春華資本集團及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出售股權後已經獨立上市,螞蟻金服則是阿里集團旗下金融板塊。

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麥當勞在中國的業務從直營到發展特許經營、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由於看到中國市場在轉變,特別是消費者需求已經發生轉變,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提升麥當勞的門店擴張能力。

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告訴第一財經,中信資本背後的股東方包括騰訊、中信集團等在互聯網、金融、地產等領域均有較多資源,可以幫助麥當勞在中國快速擴張。

不會分拆獨立上市

引入戰略投資者後,麥當勞中國公司除了每年向麥當勞母公司繳納特許經營使用費以及相應股份分紅外,在財務上與麥當勞母公司將無更多關聯。雖然麥當勞主要競爭對手百勝中國選擇將中國區業務分拆獨立上市,但麥當勞方面並沒有此計劃。

張家茵表示:“雖然都引入了戰略投資者,但是麥當勞卻選擇出售大部分股權而沒有像百勝中國一樣分拆上市,是因為我們更喜歡現在的合作方式,我們需要股東更快地決策,對市場的變化更快地做出相應的對策。”

據悉,引入戰投後,現有管理層將保持不變。張懿宸告訴記者:“希望放權給管理層,讓管理層決定中國市場的走向,中信也不會派駐任何人進入麥當勞中國的管理層,當然,作為一家市場化的公司,麥當勞中國自身會通過市場招募更多人才來配合其發展戰略。”

在出售中國業務股權之前,麥當勞已經出售了日本、拉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股份,麥當勞為何選擇在此刻出售中國區的大部分股權呢?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麥當勞一直在謀求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大規模發展特許經營,之所以此刻選擇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看到中國三、四線城市巨大的發展機遇以及消費升級趨勢,需要引入中信這樣的本土戰略投資者幫助其更快地實現擴張,另一方面,由於肯德基快速擴張,特別是分拆之後整體表現及業績前景都還不錯,麥當勞必須加快這一進程,避免被競爭對手拉大差距。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直營和特許經營餐廳超過2400家,在中國香港超過240家。目前,麥當勞在中國擁有12萬余名員工,每年為超過10億人次的顧客提供服務,是中國內地排名第二、香港排名首位的快餐連鎖店。

5年新設1500家餐廳

麥當勞方面表示,各方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發展麥當勞的業務,包括開設新餐廳(特別在三、四線城市)、提升現有餐廳的銷售額,以及在菜單創新、便捷服務、數字化零售、外賣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

張懿宸表示,下一步將綜合各方資源加速開拓門店,預計未來五年將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開設1500多家新餐廳。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中產階層的持續擴大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內消費領域增長迅速,中國的就業人口大於美國和歐洲的總和,但中產階層的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張家茵表示,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中國居民在休閑和餐飲方面的消費將持續增加,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尤為巨大。

張懿宸向記者表示:“中信集團目前有1400多家分支行,下一步發展重點也在三、四線城市,將可以為麥當勞門店擴張提供融資支持,而中信集團相關的地產業務也可以為門店擴張提供物業支持。

此次是中信集團首次涉足餐飲行業,對於為何涉足餐飲業,張懿宸表示:“麥當勞的品牌價值及成熟的餐飲運營體系給中信進入消費領域帶來很高的起點,麥當勞龐大的網絡和消費群體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將有助於中信業務的未來發展。”

相比百勝集團旗下肯德基品牌,麥當勞在本土化步伐上稍顯落後,張家茵表示,下一步,加快本土化進程、迎合消費者消費趨勢是麥當勞發展的重點。“將推出很多本土化、健康化的菜品,更多谷物、蔬菜進入麥當勞的菜單,沙拉杯、玉米杯、多谷粥、米飯、全麥早餐等健康、偏本土化的菜品已經推出。”

朱丹蓬向記者表示,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及凱雷等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將推動中國麥當勞產品多元化、發展本土化、門店下沈化的趨勢,對整個中國麥當勞的發展起到助推的作用。據悉,此次交易中,摩根大通擔任買方財團(即中信和凱雷)的買方財務顧問,該交易仍有待相關監管機構的審批,預計將於2017年年中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65

中信集團收購麥當勞後擬再巨資入股首農

1月9日下午,中信集團發布公告,稱聯合多方聯手拿下麥當勞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的未來20年的餐廳特許經營權,中信資本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在公告中表示:“我們將和現有管理團隊以及包括北京首都農業集團等眾多合作方緊密合作,不斷拓展和改進業務,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值得註意的是,張懿宸所說的緊密合作或有更大的計劃。據接近首農的人士透露,中信擬註資入股首農集團控股的首農股份,入股比例約在10%左右,但並未透露具體的進展情況。

在麥當勞競購項目上,首農集團本是中信集團的競爭對手,在參與競爭6家企業中,首農集團也是其中之一。一方面,首農集團本身與麥當勞中國就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首農旗下三元股份擁有麥當勞北京公司50%的股權和廣州三元麥當勞25%的股權。另一方面,首農在產業鏈上擁有多元化的產業優勢,包括雞肉、豬肉、乳品、蔬菜、調味品等完整產業鏈條。

競爭對手緣何變成投資對象?

據上述人士介紹,這是因為雙方在競購過程中的不斷相互了解,中信集團對首農股份的業務體系和構想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雙方在市場、資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互補性。

記者了解到,首農股份是首農集團下屬農業資產管理平臺,首農股份的組建主要源於2012年實施的對長期虧損的禽類業務板塊企業的重組改制,2016年,首農集團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對北京華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都集團”)進行了整體改制,組建了“北京首農股份公司”。首農集團創立“首農股份”是要完成首農集團除乳業和經營性持有物業、保障房開發業務以外全部業務的大整合;以期打造全產業鏈安全食品供應商龍頭企業,並計劃於3-4年內實現涉農主業整體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68

麥當勞賣掉了中國店面主要股權!中信凱雷等20.8億美元入主

1月9日消息,中信股份於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麥當勞將其中國內地和香港店面的主要股權出售給中信和凱雷,作價20.8億美元。

公告稱,中信股份(SEHK:00267,“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中信資本”)、凱雷投資集團(NASDAQ:CG,“凱雷”)和麥當勞(NYSE:MCD)今日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161.4億港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結算。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

各方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發展麥當勞的業務,包括開設新餐廳(特別在三、四線城市)、提升現有餐廳的銷售額,以及在菜單創新、便捷服務、數字化零售、外賣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預計未來五年將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開設1,500多家新餐廳。

此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以中信集團與美國私募股權巨頭凱雷為首的一個財團已接近達成收購麥當勞中國業務的交易,雙方最早可能在聖誕節之前達成協議。據知情人士稱,中信與凱雷為首的財團可能支付20億到30億美元,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近3000家門店。

參與競購的還有美國私募股權巨頭TPG Capital與貝恩資本(Bain Capital),TPG與物美合作,貝恩資本的合作夥伴是格林豪泰酒店集團(GreenTree Hospitality),但他們現在已經退出。

凱雷集團此前在餐飲行業不乏成功的記錄。2006年,他們收購了唐恩都樂,2011年送其上市,而此前,唐恩都樂已經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麥當勞自今年3月底宣布在中國內地、香港和韓國市場引入戰略投資者,並承諾向收購方提供為期20年有限制的加盟特許經營權。當時已有的意向戰略收購方有貝恩資本、TPG Capital、凱雷投資集團、首農集團和Green Tree Hospitality參與招標,同時麥當勞希望有中國的戰略投資方加入。隨後北京首旅集團、三胞集團、中國化工等企業也紛紛加入招標隊伍中。

麥當勞在中國的快餐市場總份額去年已跌至23.9%,遠低於2012年的40%,分析師表示,麥當勞給中國市場帶來的新奇在逐漸消失,消費者並不關心其低廉的價格,正轉向更健康的選擇。

同時也有媒體表示,日本麥當勞也難逃“被出售”命運。日本麥當勞作為該國快餐產業的先驅,近年來相繼爆出醜聞,且一直未能挽回失去顧客的頹勢,公司正在進行改革,包括關閉虧損店鋪並提升形象等。

此前,百勝餐飲集團達成一項協議,將部分中國業務出售給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金融關聯公司。由原高盛集團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執掌的春華資本集團和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將聯合收購百勝中國分拆後4.6億美元的股權。這部分中國業務從2016年11月1日起在紐交所獨立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70

麥當勞本土化拐點:把命運交到中國投資者手里

20.8億美元,塵埃落定,九個月的熙熙攘攘終於有了結果。

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MCD.NYSE)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

對於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原因,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麥當勞在中國的業務從直營到發展特許經營、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由於看到中國市場在轉變,特別是消費者需求已經發生轉變,我們需要加快發展速度,提高自己的門店擴張能力,通過選擇恰當的實際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的。

然而看似企業正常的戰略運營調整卻傳出了質疑之聲。美國最大工會組織之一“服務業雇員國際工會”(SEIU)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他們擔憂麥當勞的“減碼”做法不僅會給未來的特許經營商、公司的投資者、麥當勞在亞洲的特許經營商以及麥當勞門店的員工,帶來風險。

瓶頸之下

對於麥當勞亞洲運營策略突然轉變,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麥當勞一直在謀求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大規模發展特許經營,之所以此刻選擇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看到中國三、四線城市巨大的發展機遇以及消費升級趨勢,需要引入中信這樣的本土戰略投資者和幫助其更快地實現擴張,另一方面,由於肯德基快速擴張,特別是分拆之後整體表現及業績前景都還不錯,麥當勞必須加快這一進程,避免被競爭對手拉大差距。

事實上,這幾年,麥當勞在中國乃至亞洲均面臨挑戰。SEIU(服務業雇員國際工會)執行副總裁ScottCourtney認為,麥當勞“抽身”中國乃至亞洲的背後,是因為麥當勞在亞洲市場陷入困境,未能實現既定增長目標。根據財報以及公開報道,2014年3月,麥當勞方面向媒體公開披露計劃到2016年年底前在中國內地開設超過600家新店;而實際上,麥當勞在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間僅在當地開設了242家新店。

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趙曉馬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麥當勞近年來在亞洲的表現較為低迷,預計新開的門店數在大多數國家也遠遠低於預期,麥當勞亞洲業績的下滑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麥當勞對亞洲市場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判斷失準。隨著消費者在飲食上對於健康需求的上升,更多的消費者傾向於選擇更健康的食品而非油炸食品,這對洋快餐行業的沖擊非常大;其次,2014年陷入快餐醜聞對麥當勞的亞洲業務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其在亞洲市場快餐品牌中的消費者比重持續下跌;最後,在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中,低價競爭者太多,這也使得麥當勞的業務發展一再受阻。”

據悉,在出售中國業務的股權之前,麥當勞就已經“傷痕累累”——出售了日本、拉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股份。

麥當勞CFOKevinM.Ozan在2016年7月的投資者會議上告知投資者:“在經濟、政治有些動蕩的情況下,或當有合作夥伴可以幫助我們加速發展,且發展速度比我們自己投入資本還快的情況下,我們很可能采用的是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

2007年,麥當勞將其拉丁美洲業務出售給WoodsStaton,並創辦了旗下規模最大的發展式特許經營商ArcosDorados。提及此次交易,麥當勞方面在當時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告訴公司股東,憑借這樣的交易,他們不僅可以降低風險,同時還能“獲得更穩定、更豐厚的特許權使用費”。

警惕風險

未來洋快餐無論是從資本角度看還是業務都將越來越本土化,主要表現在本土投資者進入、本土加盟商運營門店、菜品越來越本土化,從企業未來發展角度考慮,麥當勞的舉措符合企業未來發展需求,大方向看也是一個明智之舉。但是在具體實施中能否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則是麥當勞需要考慮的。

對此,趙曉馬表示:“從企業運營來看,采用特許經營權戰略後,麥當勞將失去對知識產權、食物來源和服務質量等問題的控制權,這些不穩定因素將會對企業運營穩定性造成一定的沖擊,麥當勞必須考慮如何更好地管控龐大的特許經營商。另一方面,特許經營商股東為了自身回報的最大化,可能會忽視門店員工的利益,員工工作條件有可能會日趨惡化。麥當勞需要警惕這樣的風險。”

麥當勞是世界上最盈利的快餐公司之一,財報顯示,麥當勞在過去五年的凈利率高達17%~20%。而其專門經營麥當勞門店的三家發展式特許經營商(Arcos、Hardcastle和東歐的PremierCapital)的凈收入利潤率僅為-4%到6%(數據來源於年度報告和CapitalIQ:ARCO,2008~2014年;Westlife,2012~2015年;PremierCapital,2013~2014年)。

盈利與否或許已經不是最令麥當勞頭疼的問題了——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因違反與巴西政府簽訂的關於員工工作時長和工資的相關規定,麥當勞在巴西遭巨額罰款,被巴西勞工和社會保障部開出總額高達1.03億雷亞爾(約合2.06億元人民幣)的罰單。

巴西等南美地區是麥當勞最早放開特許經營的地區,已經深陷各種糾紛。而如今,出售了中國業務股權的麥當勞必須警惕南美的覆轍在中國再次上演。

ScottCourtney擔心這一切可能會發生在亞洲,特別是給中國帶來影響:“麥當勞在世界多個地區采用的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已給許多利益相關方帶來了負面影響,包括買家、現有特許經營商、員工及顧客。麥當勞應優先考慮其中國業務的未來發展,並為利益相關方帶去積極影響,比如繼續自有運營門店,從而對門店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並為現有特許經營商提供支持。”

對此,張家茵向第一財經表示,麥當勞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情況不便評價,對於麥當勞中國此次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舉措,我們不擔心會有勞工問題,引入戰略投資者後,員工的勞動合同沒有影響,在中國,麥當勞的工會是最合規的,員工社保等福利都是非常規範的,麥當勞在中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工會,每年制定自己的目標,有固定的費用用於人才發展。雖然擴大了特許經營,特許經營商在人力資源方面的規範要求跟我們一直是統一的。

洋快餐的中國轉型

事實上,引入戰略投資者,大規模放開加盟的並不是麥當勞一家,麥當勞的老對手百勝集團(YUM.NYSE)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2015年年底百勝就計劃分拆中國業務並尋求獨立上市,到2016年9月,百勝餐飲集團宣布,在分拆中國業務之前將出售部分股權,而購買者分別是春華資本以及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螞蟻金服。2016年11月1日,百勝中國宣布已經完成從百勝集團的業務分拆,百勝中國以獨立公司身份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YUMC。

洋快餐減碼中國市場背後是西式快餐運營風險加大導致的,“一方面,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巨頭在中國發展多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過去簡單地將海外的模式搬到中國來的做法已經無法滿足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在他們心中,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品牌形象已經不及老一輩心目中那樣‘高大上’,他們對餐飲有更高的訴求,甚至很大一部分在遠離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洋快餐,認為屬於‘垃圾食品’。”食品行業研究專家李誌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過,兩家的做法略有不同,導致各自面臨的風險也不盡相同。

相較於百勝,麥當勞想從中國市場獲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更為高昂,從而限制了其特許經營商能夠真正用來投入門店運營的經費。

“麥當勞向其特許經營商收取更高的特許權使用費,一般情況下也不允許特許經營商保留下級特許經營商所交的特許權使用費;麥當勞對於管理和運營決策實施更為嚴格的控制,以及麥當勞強加的增長目標可能對其特許經營商的利益造成過分的損害,進而帶來一系列問題。”SEIU方面表示。

盡管百勝在中國的規模大於麥當勞,百勝的特許經營模式卻更為簡單。百勝財報顯示,在百勝中國拆分出去前,百勝在中國只有9%的門店是特許經營的。而且在拆分前,百勝所采用的全部都是傳統特許經營模式。相反的,麥當勞在中國35%的門店都是特許經營模式,既有許多傳統特許經營商,也有超過20家的省級發展式特許經營商。因此,SEIU認為,麥當勞的交易會因潛在地發展出下級特許經營商,而變得更為複雜,從而對整個麥當勞體系內的相關利益方產生影響。

無論如何,瓶頸越過之後便是分水嶺,但麥當勞的路似乎還很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19

麥當勞開啟賣賣賣模式?消息稱其日本業務部分股份也將被出售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麥當勞公司正在招標以出售其日本業務的部分股份。已有多家私募股權公司考慮競購,投標將於下周開始。

麥當勞目前僅持有其日本業務的不到50%股份,此次計劃將出售至多33%的股份。

此前1月9日,中信股份於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麥當勞將其中國內地和香港店面的主要股權出售給中信和凱雷,作價20.8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22

微信指數刷爆朋友圈;快手宣布獲3.5億美元投資;麥當勞或將變成國企…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4/162092.shtml

微信指數刷爆朋友圈;快手宣布獲3.5億美元投資;麥當勞或將變成國企… | 黑馬早報
靜靜 靜靜

微信指數刷爆朋友圈;快手宣布獲3.5億美元投資;麥當勞或將變成國企… | 黑馬早報

國足都贏球啦,創業者們更要認真運動啦。明天就是第四屆黑馬運動會,靜靜和大家相約在春天的人民大學哦。

艾瑞巴蒂早上好!昨天北京城的春雨淅淅瀝瀝的下了一整天,靜靜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詩:“和著春日的序曲,夾雜著殘冬的風,初償著雨染青衫的愜意,雨靜靜的下著;融化了田埂的敗雪,潤濕了阡陌小路,染綠了道邊的柳芽!”

國足都贏球啦,創業者們更要認真運動啦。明天就是第四屆黑馬運動會,靜靜和大家相約在春天的人民大學哦。

頭條:“微信指數”刷爆朋友圈!

1、“微信指數”上線 大數據分析關鍵詞趨勢

3月23日晚間,微信正式上線“微信指數”,這是微信官方提供的基於微信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指數。通過“微信指數”,微信用戶可以直觀地獲取關鍵詞在當日、最近7天、最近30天以及最近90天的指數情況及變化趨勢。

→_→ 要找到“微信指數”,很簡單: 在微信客戶端最上方的搜索窗口,搜索“微信指數”,點擊下方“搜一搜”就能獲取並訪問啦。

825955515365166921_meitu_1640.webp

@real李大驢:而且很好的一點是微信指數沒有設置關鍵詞屏蔽

@環遊中國的旅行者張智傑:馬雲人氣真高

@無-影-無-蹤:微信指數,百度指數,微博指數,知乎指數,都可成為參考

@九虎堂唐虓:除了國足和房產,今晚剛上線的微信指數是另一個不可錯過的事件。1.微信指數的上線會改變一些第三方數據平臺的價值和命運。2.請不要說8億用戶的微信是封閉式平臺了,這是一個足夠大的世界,有的平臺全開放,用戶只有一兩萬,又如何?3.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微信指數的算法,但毫無疑問會讓微信生態更透明、更規範。

@黃頭像:搜了一組微信指數,結婚和離婚的指數居然能相差這麽少。

@易贊張輝:微信指數的推出,絕對是公關圈的大事,尤其是對社交媒體,新的公關評價體系,說來就來了!

國內新聞

2、快手宣布獲3.5億美元投資 騰訊領投

i 黑馬訊 3月23日消息,短視頻平臺快手今日宣布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公開資料顯示,這是快手繼2016年3月獲C輪融資以來,獲得的最新一輪融資。

快手_meitu_3

@Liu : 下過快手又卸了快手,算法太可怕,精準推送容易讓人上癮。另一個麽這做的是今日頭條。

@百里昂藏 :快手養了一群網紅

@東哥: 快手這個平臺成就了多少人,不低於10w人靠快手來生活,就這一點也應尊敬。

3、搜狐社區將於4月20日停止服務

搜狐社區昨日發公告稱,因搜狐集團業務發展需要,搜狐社區將於2017年4月20日停止服務。搜狐社區還表示,對於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互聯網互動產品來說,搜狐社區18年的發展實屬不易,並對網友、版主管理員團隊、歷任站長和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63b0b847ly1fdx0akrfn9j20qz0er41w_meitu_2

@ 瑟瑟男 :一個時代的結束,告別

@人生如坑:這里我們的青春和記憶,很遺憾也一不小心成為末代站長

@烤串 :雖然早有預感,可這一天還是來得很突然。朋友們,江湖中定會再相見

@梅朵朵 :感謝在這個平臺里認識的每一個朋友,感謝經歷過的每一段故事

@左顧右看 :再見青春!

@夜無眠:平臺已落幕,曲終人不散!

4、麥當勞或將變成國企?

23日消息,中信董事長常振明透露,收購麥當勞業務交易目前仍處於審批階段,商務部最快6-7月間完成審議。中信股份和凱雷和麥當勞將成立新公司,在未來20年成為麥當勞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其中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將持有新公司52%股權。

640.webp (1)_meitu_4

@魚子寒love:馬上成立麥當勞黨支部

@爐前小竈:麥辣椒圈兒 珍珠豆汁兒 驢打滾兒全家桶

@liuying_44070:[笑cry]以後不能抵制美國貨了

5、中興同美司法部和解協議獲準:罰金12億美元

據國外報道,中興同美國政府就伊朗交易與美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批準生效。中興同意支付共計約12億美元,作為非法將美國制造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給伊朗的罰金。美法院批準美政府與中興通訊達成和解協議後,美工業和安全局將建議從出口限制名單中移除。

@ZYJ趙亞軍:正常運營角度是盈利的,只是計提了罰款。

@侃侃而談zp:中興要加油啊

@uncle-威:曾經可以和華為一較高下

6、樂視體育:COO於航離職 優化調整還在繼續

樂視體育今日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其COO於航離職,由高峻接任。高俊將參與設計並管理樂視體育戰略規劃、年度經營計劃、預算、組織規劃,健全各項管理制等。此前,高峻在2016年11月被任命為樂視控股亞太區總裁、兼LeEco香港CEO。最新任命後,其原有職務仍將保留。

@超級奧特曼:樂視戰略過於激進,希望樂視度過難關

@qzuser:不專一的原因,搞文化娛樂的,跑去造車

@賽斯納的天空:以前信任樂視給易到充了2萬

7、百度任命張亞勤為百度美研負責人

百度昨日發內部信,宣布即日起,由負責技術體系和新興業務群組的總裁張亞勤兼任美研董事長,負責百度在美國研發中心的關鍵人才吸引、品牌建設、以及美研同國內業務的戰略協同。美研各個方向負責人與各自業務的匯報關系保持不變。

@ALL:百度翻譯 就是他打造的

@東北南北小貨郎:最近大公司的人事變動很頻繁

8、摩拜推出“紅包車”,用戶騎行可獲1-100元現金獎勵

昨日,摩拜單車推出一項新玩法,宣布“摩拜紅包車”將在全國上線。用戶在摩拜APP上可以發現標有方形紅包圖案的車輛,解鎖騎行超過10分鐘,即可獲得雙重獎勵——兩小時之內免費騎行和1-100元不等的現金紅包。

@這名字不會有人取了吧:跟滴滴如出一轍!

@daiwei2020:背水一戰?

@_bage:不希望任何一家單車公司死掉,也不希望任何一家單車公司被兼並!

9、中國移動:取消長漫費一個季度收入減少40億元

3月23日,中國移動公布2016年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營收為7084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通信服務收入為6234億元,增長6.7%;凈利潤為1087億元,同比增長0.2%。2016年中國移動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8.49億戶,凈增2266萬戶。

根據當前業務結構靜態測算, 取消國內長途和漫遊費一個季度減少收入40億元。簡單計算,一年四個季度約160億元,按2016年的7000億銷售收入計,約影響收入2.3%。

@LUCHANGYIN:一天賺幾億的公司

國外新聞

10、微軟在中國推政府定制版Win10

3月23日為響應中國監管部門提出的“安全可控”的監管要求,微軟在中國通過設立合資公司,推出了定制版的“Windows 10”系統。微軟中國發言人對媒體表示:“我們對合資公司取得的進展感到高興,並期待在最終的政府審查後,Windows 10能夠進入政府和國有基礎設施機構的采購名單。”

@讓理想變成真:幹啥都不如炒房啊

@外裝內修:老賈前車之鑒

@數據客:所有的實業最終都會流向房地產

11、Facebook推出新直播流功能

Facebook推出了新的視頻流功能,允許用戶使用臺式機或筆記本實時觀賞流視頻和遊戲畫面。Facebook直播在2016年就推出了移動平臺的流媒體視頻功能,此次開放臺式機和筆電的流選項,希望鼓勵用戶生產高品質的教學內容和遊戲教程。

@米蘭記憶 : 鬥魚是抄襲的twich,連排版都抄的一模一樣,twich專門做遊戲直播的。臉書做直播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marketing:Facebook在2017年還會推出更多新功能和產品。

12、世界首款氫動力火車德國首測:最高時速140km/h

據外媒報道,就在路上奔跑的汽車開始走向零排放的同時,軌道上的火車也在悄悄改變,近日世界上首款氫動力火車就在德國完成了自己的“處女跑”。

@雲胡不歸Christian:氫燃燒生成水非常棒,無汙染

@北極星233048:德國不搞電氣化鐵路?

今日思想

沒有企業不把創新掛嘴邊,但多數行動卻相當貧瘠,似乎創新就是好點子憑空出現,之前不需要知識和研究的積累。因此企業內真正創新者往往無法爭取到良好資源的協助,他們只好躲在角落內默默地做,並累積多次績效考核上的羞辱,直到有一天,他們的產出成為公司的明星產品……或決定去創業做自己的英雄。

  —— 蔡學鏞

微信指數 快手 麥當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35

裕民坊麥當勞,再見!

新聞說在觀塘裕民坊開業了41年的麥當勞快將結業,此店在1981年曾經是全球最多顧客的麥當勞分店,但最輝煌的歷史也始終會給時間淹沒。老占中學時代在此麥當勞也曾留下了不少腳毛。人老了,熟悉的人和事一樣一樣地消失,因此上星期趁重未遷關門再去作最後一次的拜訪。

老占是從觀塘道牛頭角那邊步行往裕民坊,首先見到的是陸續結業裕民坊排檔:





旁邊就是觀塘往藍田的小巴站:





再過兩步就是老麥的入口:






熟悉的裝修和間格(好似20年無改變):







360度全景:










以前寶聲戲院那邊已經改建為臨時巴士總站,中學時有時會在總站坐89號巴士往返沙田。中間遠處是觀月‧樺峰,2017年第一季的呎價已經升到 $14,000/sf。




幸好除了樓價進步外,香港的科技也有一丁點進步,此巴士站終於有到站時間提示,乘客不用再無止境的等了。




匆匆逗留了5分鐘買了個 蘋果批後就趕回公司開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36

麥當勞銷售意外增長 日本子公司股權銷售計劃擱置

4月26日,麥當勞發布一季度業績情況,報告期內,麥當勞實現營收56.8億美元,同比減少3.7%;經營收入為30.3億美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為12.14億美元,同比增長8%。這一數據明顯高於分析師此前預期。在全球餐飲行業增速放緩的形勢下,麥當勞獲得了高於預期的增長令麥當勞高層格外激動,甚至宣布了暫停出售日本子公司股權。

對於麥當勞業績表現良好的原因,麥當勞方面認為是改革巨無霸漢堡取得回報。事實上,以漢堡為特色的麥當勞這兩年一直在改進漢堡產品,此前在中國還推廣了自創漢堡的概念店,目前看來,麥當勞的漢堡戰略收到了成效。對於麥當勞一季報,第一財經嘗試采訪麥當勞中國區相關負責人,麥當勞中國區表示對於財報暫無任何媒體聲明。

麥當勞最新公布的業績顯示,上個季度出任意料地取得了強勁的同店銷售增長,全球增幅達到4%。分析師預估的是增長1.3%。麥當勞的盈利同樣超出了市場預期。

麥當勞方面認為,這顯示出首席執行官Steve Easterbrook調整產品組合的努力獲得了回報。Easterbrook推出了不同規格的巨無霸漢堡,以及1美元和2美元的飲料促銷,希望借此在競爭激烈的美國餐飲市場搶奪消費者。從2015年開始推出的全天候早餐也在繼續貢獻銷售。

漢堡戰略也獲得了分析師的認可。“美國銷售當季取得漂亮的加速,”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Michael Halen向媒體表示,“他們過去兩年進行了很多積極的調整,所有這些調整都開始取得了回報。”

從2014年開始,受到食品安全、餐飲市場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麥當勞開始調整戰略。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早餐全天候供應的戰略。開始於2015年10月的全日早餐從實施起就給麥當勞美國市場的業績帶來非常明顯的改善,首席執行官Steve Easterbrook多次在財報發布會上坦言,提振銷售的措施包括精簡菜單,食物制作過程更加透明及在美國市場數千門店推出全天早餐。足見全天候早餐戰略的重要性。

然而,隨著去年四季度財報的公布,全天候早餐戰略開始受到質疑。雖然業績依舊實現提升,但在麥當勞最重要的美國市場,麥當勞的業績並不好。去年四季度其同店銷售額下降1.3%,而營收下降了11%。而這是六個季度來營收第一次下滑,麥當勞稱這是因為去年同期營收增長高(30%)。雖然這與美國在家做飯成本下降、消費者減少外出吃飯欲望也有關,但這個數據也意味著麥當勞的全日早餐再也不是那麽有效了。

在關於去年第四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中,Steve Easterbrook也不再怎麽提及全日早餐,更多是談他們正在做的 app、送餐到桌、自動觸屏點餐機和低價咖啡的推廣。很顯然,麥當勞需要有更多支撐業績的新花樣。

事實上,麥當勞這兩年推出的改革策略並不只有全日早餐,麥當勞一直在不斷調整菜單和更新店內設備和服務,比如在餐廳里安裝自動觸屏點餐機、新的咖啡機,在全美餐廳推廣送餐到桌的服務。為了扭轉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變得更時髦、更健康,麥當勞去掉了麥樂雞里的防腐劑,增加不同大小的巨無霸以及嘗試更改巨無霸的醬料。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一家漢堡為主的快餐公司,麥當勞嘗試了改革漢堡策略。

麥當勞還將這塊業務引入中國,2015年6月,麥當勞中國宣布將其自創漢堡業務概念店引入中國,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力求通過新業務的展開更快推動業績上升。彼時,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自創漢堡項目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地全面鋪開。

食品行業研究專家李誌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巨頭在中國乃至全球發展多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過去簡單地將過去的模式繼續用的做法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

很顯然,麥當勞在自創漢堡的革新上,是希望通過讓漢堡更具個性化以迎合個性化明顯的年輕一代,目前看,這一做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鑒於業績的回升,麥當勞還放棄了日本子公司股權的出售,路透社稱,麥當勞公司周二表示,已決定擱置出售日本子公司股權的計劃,因為該項業務三年來首次恢複盈利,似乎已擺脫了幾年前一系列食品醜聞的影響。

不過,可惜的是,麥當勞已經將中國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他人。今年一月,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結算。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

至少目前看,麥當勞剛出售了中國子公司股權就出現了業績快速回暖的情況,似乎股權賣的有點早了,但從長遠看,整個餐飲市場低迷以及對健康飲食需求激增,漢堡、油炸食品為主的麥當勞要想獲得更好的增長恐怕還存在很大的未知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55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麥當勞打算如何煥發第二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5/163615.shtml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麥當勞打算如何煥發第二春?
筷玩思維 筷玩思維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麥當勞打算如何煥發第二春?

只有1/5的90後吃過巨無霸,麥當勞的根本問題究竟在哪里?

來源 | 筷玩思維(ID:kwthink)

 作者 | 阿力

麥當勞作為美國快餐的代表,在連續十幾年席卷全球之後,卻在近兩年遭遇了大公司大品牌的瓶頸。其在大本營美國的單店銷售額在經歷持續增長之後,於2016年第四季度出現下降,顧客數量在過去四年也都在逐年減少。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只有五分之一的90後,吃過巨無霸。

新任CEO史蒂夫在任職的頭兩年內,面對這些頹勢,也引入了一些令人矚目的舉措,例如推行全天制早餐,以及在門店全部引入新一代的自助點餐智能設備等。

41

的確,這些改革舉措收獲了一些成效,但這還是無法解決麥當勞持續低迷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麥當勞如何重新奠定自己在現代年輕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吸引力?麥當勞如何重新吸引那些“叛逃”至中高端定位的競爭對手的顧客?如何重新獲得喜歡送餐到家,在家吃外賣的年輕消費群體?

麥當勞的根本問題究竟在哪里?

麥當勞的問題並不在於它的品牌價值遭受打擊,事實上麥當勞的名號起碼在現代消費者中還是知名度足夠。

麥當勞的問題也不在於其自身的流程管理疏忽,作為一家連鎖快餐餐廳,麥當勞也能夠始終如一地為消費者提供有品質保證的產品以及快速的服務。

麥當勞面臨的問題在於它實在太成熟、太老牌,以至於無論麥當勞做什麽,年輕的消費者已經對這個品牌形成了固有的印象,甚至說是偏見。

麥當勞無法像一些新出現的競爭對手那樣,引起年輕消費者的共鳴。

42

從麥當勞內部來說,其發展經驗更植根於過去的成功,而非面向未來,但事實上消費者的價值觀在發生變化,如果麥當勞無法從內部的價值觀跟上這種變化的話,那就會慢慢失去年輕消費者,成為一個逐漸老化的品牌。

麥當勞具體面臨哪些挑戰?

1)、消費升級時代,年輕消費者紛紛轉向中端休閑餐廳

43

Shake Shack門店一直會有大堆年輕人大排場龍

對於主流的90後年輕消費者,他們往往選擇多花一點錢,享受更優質的食材和提供更好服務的用餐環境。

Chipotle和Shake Shack雙雙在美國上市,背後就是年輕消費者在撐腰。Chipotle用墨西哥卷引領了健康飲食的風潮,Shake Shack用著更加優質食材的牛肉漢堡和針對年輕人有趣好玩的營銷,把快餐式的漢堡賣出了休閑簡餐的升級定位。

2)、消費者的用餐地點從門店轉移到家庭

外賣成為90後的用餐常規選項,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送餐到家的外賣,外賣支出已經占到了90後整體餐費的35%。

其實,國外在外賣這塊的發展還遠沒有國內如此風行,在中國國內,已經出現不少以外賣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影子餐廳”模式,門店前廳僅能容納幾人,更多是依靠後廚的外賣出單,餐廳的主戰場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外賣平臺和會員營銷。

3)、年輕消費者用餐方式更加多元

除了訂成品外賣,一些基於半成品食材的生鮮電商,也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他們從網上訂購搭配好的食材,送貨到家,在家里自己進行簡單烹飪。

44

其中的領頭羊Blue Apron更是做到月配送800萬份,年營收9.6億美元,已經計劃IPO。

麥當勞的六大戰略調整

在全新的消費環境面前,麥當勞的新管理層,在2015年就職的新任CEO史蒂夫的帶領之下,也做出了一些戰略上的調整。

1)、回歸產品本身

縱觀大型老牌企業的複興之路,例如像是最近風頭正盛的達美樂,其轉型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回歸產品,從產品品質的提升上做文章。

2015年之後,麥當勞在產品上做出各種革新:

--原材料上用新鮮牛肉代替冷凍牛肉,來與Shake Shack和Five Guys這樣的新興牛肉漢堡品牌抗衡。

--引入全天制早餐,這也成為2016年的業績增長點。

--淘汰菜單上銷量墊底的菜品,增加消費者喜歡的麥滿分、松餅這樣的選項,這個舉措立即在麥當勞第四季度的財報體現結果,單店銷售額增長5.2%。

2)、門店全面設置自助點餐機

2015年開始,麥當勞對其位於美國的500多家門店實行改建,全部在前廳配備自助點餐機。科技元素在麥當勞整體的戰略推進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45

自助點餐機除了加快前廳流轉速度之外,還承載著更深層的戰略意圖:

--自助點餐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用餐體驗,消費者可以在垂直的大塊觸摸屏上清晰選擇他們的餐品,並通過信用卡(在國內更多是微信和支付寶進行支付。這個在現在看上去非常普通的模式,在2015年推出時的確是完全革命的消費者體驗,一舉扳回了年輕消費者的心。

--口味紛雜的時代,定制化菜品逐漸成為年輕消費者對於餐飲的核心訴求,自助點餐機的推出也是為麥當勞漢堡定制化這一策略奠定了基礎。

麥當勞的老對手肯德基顯然沒有及時跟上這一波的叠代。表面上看,肯德基只是沒有在大堂豎立起一塊塊點餐屏,但如果仔細研究兩者的烹飪方式差別,肯德基的預制(保溫箱儲藏的出餐模式相比於麥當勞的現點現做,還無法勝任定制化和自助點單的流程。

這是兩家在出餐流程上的核心區別。

3)、推廣移動手機端下單和支付

麥當勞還計劃在2017年年底之前,在2萬家門店全面推出移動端下單和支付服務。這個堅定的戰略舉措也是一石二鳥。

46

一方面將大大加快門店的運營效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手機交易的記錄,麥當勞得以追蹤到大量顧客的實際消費行為數據。

據統計,每月進入到美國麥當勞門店的客流大約5億,這樣的真實消費數據庫對於麥當勞之後的運營方方面面都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

事實上,當企業發展到100家門店體量以上後,無論是產品還是運營方面的決策,都需要基於數據的分析,而非創始人或高層的一時靈感。

4)、大力發展外賣

麥當勞的首席策略管Lucy在一次會議上說到“外賣,是我們這一生遇到的對餐飲行業最具破壞力的新模式”。

對於外賣,麥當勞一開始是非常保守的態度,僅僅是以自營配送模式作為試驗田。但從2015年開始,麥當勞也宣布積極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共同發展外賣。

在亞洲市場,麥當勞的外賣營收已經占到了總營收的40%,下一步,美國的目標也是複制麥當勞在亞洲市場上取得的成功。

5)、複古和懷舊的品牌營銷,重新建立和消費者的聯系

當所有人都建議麥當勞在吸引年輕消費者方面需要更加積極進取的時候,麥當勞卻反其道而行,變得更加複古。

從產品角度,麥當勞一度加速推出新品,包括加大尺寸的超級巨無霸,或者將經典奶昔口味擴展到四種。但後來,麥當勞調整產品策略,除了這些新品限量試點供應之外,更多的重點還是放回到巨無霸、巧克力奶昔、薯條、麥香魚這些經典品類。

47

麥當勞的早期兒童樂園餐玩具

麥當勞挖掘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營銷定位,其具有最大競爭力的元素是複古,而複古恰恰也在90後中非常吃香。麥當勞通過一系列的懷舊活動,例如鼓勵顧客分享他們第一次吃麥當勞的記憶,重新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聯系,在他們心中占據一席之位。

6)、遷移全球總部,吸引年輕人才

麥當勞宣布全球總部將在明年春天從郊區搬到芝加哥市中心,以吸引更多居住市區的年輕人才。當下年輕人和老一代人不同,他們喜歡住在熱鬧的市區,郊區的工作環境會讓年輕人非常壓抑。

這一舉措也富含深意,事實上,新總部地址也是芝加哥最著名的餐廳發源地,從常年擠滿人的老牌漢堡餐廳Au Cheval到新興墨西哥餐廳Cruz Blanca,將新總部遷移到這里,也吸引了大量的美食專家。

結語

“餐飲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一直以來,麥當勞都是大玩家,定義了快餐是什麽——但是,世事無常。”

如果把餐飲業比作一條長長的高速公路,麥當勞可能就是行駛在上面的慢速火車,其因為身形巨大,只能避開前途未蔔的小路,行駛在條條坦途上。但最終這條路會帶麥當勞去向何處,還是逼迫他們選擇一個全新的方向,各位餐飲人可以拭目以待。

麥當勞 戰略調整 餐飲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1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