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期市收盤:黑色系走弱 農產品強勢上揚

內盤期市周一收盤,大宗商品漲跌分化,黑色系繼續走弱,農產品普遍上揚。其中焦炭主力收跌5%,鐵礦、焦煤跌超3%,螺紋跌近3%,熱卷、橡膠、滬鋅、玻璃、滬錫跌超1%,滬鋁、滬銅、棕櫚、豆油、錳矽收跌。澱粉、玉米、菜粕漲逾2%,PTA、滬鎳、瀝青、大豆、鄭煤、豆粕、滬金、滬銀、塑料漲超1%,鄭棉、白糖、PVC、滬鉛、鄭醇等收漲。

2月6日,國新辦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幹意見》召開新聞發布會。意見指出,按照“布局合理、標識清晰、生產穩定、能劃盡劃”的原則,結合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選擇農田基礎設施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的田塊,科學合理劃定稻谷、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受此消息刺激,玉米1705合約一度逼近漲停,當日增倉76萬手,持倉也達到322萬手的天量。豆粕、菜粕及棉花亦有較大幅度的增倉,顯示資金流入農產品板塊較為明顯。

2月4日,農業部召開全國春管春耕暨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視頻會議,提出今年將繼續壓減玉米面積,力爭調減籽粒玉米面積1000萬畝,改種大豆、雜糧、青貯玉米等作物。作為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的改革之路在今年還將包括市場化改革。

黑色系尾盤跳水加深跌幅,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認為,節前在現貨市場成交停滯的局面下,黑色系商品期貨普遍大幅上漲,更多是對於去產能政策加碼的良好預期。但是,春節期間鋼鐵去產能並沒有新的有力度的政策出臺,而市場庫存的大幅增加、外圍市場表現的疲弱以及需求啟動的相對滯後,都對商品市場形成一定的壓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99

農業部:經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農業部28日對外公布消息說,農業部已對2017年中國的農產品轉基因監管工作進行部署,並指出,經過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

農業部27日召開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轉基因是一項新技術,也是一個新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科學嚴格的安全評價,經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發展轉基因是國家戰略,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

會議對2017年中國農業轉基因監管工作進行了五項部署。

一是突出監管重點。繼續做好研究試驗、南繁基地(中國重要育種基地,位於海南省)、品種審定、種子生產、加工經營等環節監管,強化番木瓜苗木生產和進口環節監管。

二是落實主體責任。督促研究試驗單位、種子企業、進口企業、加工企業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落實監管措施。

三是強化管理責任。加強屬地管理,繼續做好績效考核、約談問責、督導檢查,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

四是加大科普宣傳。拓寬渠道、搭建平臺、建好隊伍,科學發聲、主動發聲、經常發聲。

五是提升監管能力。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提高技術支撐能力,加大案件曝光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56

全國人大代表王勇:農產品加工企業要重視發揮橋梁作用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與消費品工業升級中,農產品加工企業應該起到橋梁作用,其發展也應得到支持和引導。

在2017年的兩會建議中,全國人大代表、西王村黨委書記、西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稱,農產品加工企業一頭連著農業種植、農產品的銷售,一頭連著農產品加工消費品。農業種植,關系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原料,農產品加工消費品,是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終端產品,也是農業最重要的下遊產業。

如何發揮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橋梁作用呢?

他建議,要加強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對品種區域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可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經營現狀與原料需求,確定區域的種植結構,避免同質化發展和無序競爭,提高農業供給側改革成效。引導、發揮好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農產品的質量、品質的提升,進而提高農民收入。

另外,要優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結構,通過技術創新、智能智造、品牌建設等,提高農產品加工消費品的品質、質量、層次,打造高端農產品加工消費品,增強農產品加工消費品市場競爭能力,提高附加值,促進農產品加工消費品的轉型升級。

還有,要延伸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業鏈,建立起一套從種子到種植,到加工,到終端銷售,到物流配送,直至消費者手中的完整產業鏈。以科研、技術貫徹始終,增強農業、消費品產業、物流、金融、科研等多個產業耦合度,促進價值鏈的增值。

對於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高附加值產品而帶來的產能增加,王勇建議,可放寬審批政策。

例如,去年,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重點指出支持玉米加工產業,提升玉米精深加工水平,這勢必會帶來玉米加工產能的增加。但是國家目前對玉米加工產能依然實行審批管制,僅對個別省份放開審批。

他提到,希望國家盡快出臺放寬玉米深加工產能增加的審批細則,支持玉米深加工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發展高端健康產品,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加工水平,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192

期貨午盤丨黑色系分化雙焦再度走低 農產品多數飄紅

周五,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黑色系分化,雙焦再度走低,焦煤跌超4%,鋼鐵相對偏強但漲幅收窄,熱卷漲超1%;化工品普遍下挫,瀝青領跌,跌超3%,塑料、聚丙烯跌超2%;有色金屬漲跌互現,滬鋁漲近2%,滬鎳跌超1%;農產品多數飄紅,兩粕及澱粉漲超1%;貴金屬小幅飄紅。

業內人士認為,黑色系商品的下跌,是受到鋼材現貨價格下行、庫存壓力加大以及澳洲煤礦複產早於市場預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此外,市場資金偏緊態勢也加劇了商品下跌。

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也認為,邏輯上看,上周鋼廠複產仍在進行,鋼材現貨普遍走低,鋼材出口受到制裁,礦石庫存繼續上升,基建、環保限產等利好被市場迅速消化,為此呈現出了短暫的脈沖行情。但是,國內經濟增長企穩,受大基建拉動,黑色現貨價格普遍高於期貨價格,基本面支撐因素依然存在。

對於鐵礦石,華聞期貨研發部袁婷婷認為,鐵礦石作為黑色產業鏈中基本面最弱的一環,隨著鋼鐵利潤的下滑,高品質礦溢價將逐步回落。後期若鋼材延續現有格局,鐵礦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97

專家:擴大農產品進口,豐富百姓餐桌

日前,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成為其中的內容。

專家指出,這一進展意味著我國將采取更加主動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口,實現進口多元化、品種多樣化,這對豐富百姓餐桌,以及推動農業產業升級等意義重大。

不僅是美國農產品,澳大利亞牛肉、智利櫻桃、德國牛奶……近年來,借助跨境電商、空中絲路、中歐班列等通道,遠在大洋彼岸的農產品越來越多快速送達中國,中國已是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

增加進口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針對中美兩國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於露表示:“聲明中的‘有意義’,個人理解是指穩定健康推進中美農產品貿易對人民生活福祉有意義。”

以大豆為例,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解釋了“有意義”地增加中國農產品進口的涵義:不單是量的增加,也要為雙邊貿易平衡發展發揮作用。實際上,大豆進口不僅是滿足老百姓對食用油的需求,更是為養殖業發展提供穩定的飼料蛋白供給,最終滿足百姓餐桌上不斷增長的肉類需求,因此,“有意義”地增加進口符合兩國各自的利益。

據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介紹,作為中國第一大農產品進口來源地,美國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夥伴。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農產品241.16億美元,在中國179個進口來源地中,美國居首。進口自美國的農產品金額占中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美國30%以上的大豆銷往中國,而中國進口的玉米、小麥也主要來自美國。

“增加進口,尤其是進口差異化產品以補充國內生產不足,是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在當前供給不充分不平衡的條件下,適當增加進口是在全球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調劑余缺的明智選擇。”李永表示。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

“今年我們公司的水果進口量增加很大。”雲南西雙版納州紅星公司報關經理何照師說。紅星是一家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服務、貨物進出口代理報檢、報關和國際物流一體化的外貿企業,與泰國、老撾等國開展貿易業務,香蕉、山竹、榴蓮是主要進口品種,大多運往成都、廣州、上海等地。

西南邊陲這家公司的變化,是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的一個縮影。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來中國主動擴大進口。2017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額、進口額和出口額呈“三增”態勢,均創歷史新高——

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達2013.9億美元,同比增長9.1%;出口755.3億美元,增長3.5%;進口1258.6億美元,增長12.8%;貿易逆差503.3億美元,增長30.4%。

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進口額占全球農產品貿易額1/10,糧棉油糖肉奶等大宗農產品全面凈進口。2004年以來農產品貿易持續逆差,目前逆差已達每年400至500億美元的規模。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目前農產品進口額70%左右來自美國、巴西、東盟、歐盟和澳大利亞,但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進口增長較快,下一步將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貿易合作,完善貿易政策、拓展進口渠道。

形成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

“每隔三五天就有幾個裝著進口皮革的集裝箱運進公司。”山東德州興隆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張建民說,“有了手感較為柔軟的進口皮革,我們就可以大膽開發女鞋、沙發等產品線,足足擴大了40%的產能。”

這家公司是國內和國際多家制鞋一線品牌的主要供應商,今年剛剛獲得了皮革進口資格,預計今年的進口額約為2000萬美元,這些進口皮革主要是從美國、澳大利亞漂洋過海而來。

“因對外開放增加了農產品供給,緩解了國內農業資源約束,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消費者獲得切實利益,這些無疑都會更加堅定中國農業擴大開放的決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也將給世界提供更多參與中國農產品市場競爭的機會。

於露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食品農產品市場,正在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推進貿易便利化,為各類農產品進口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也要更好地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科研技術,更好服務於我國農業產業升級。

站在新起點,中國農業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屆時包括食品農產品在內的、來自世界各國最富特色的優質產品將在這一國際舞臺上展示。這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將推動形成農業對外開放的新格局,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和糧食安全新戰略“適度進口”要求,有增、有穩、有控,分行業、分品種施策,促進農產品進口健康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50

農產品“周期病”仍需破解生產的盲目性丨記者觀察

事實上不只是豬肉,就在今年,鮮蒜的價格跌到谷底,在江蘇徐州,去年新蒜收購價格是2元/斤,而今年的收購價格只有0.4~0.5元/斤,還不夠成本,此前有媒體爆出在雲南部分蒜農甚至放棄采收的新聞。

近年來,從“蒜你狠 ”到“蒜你慘”,“火箭蛋”到“傷心蛋”,包括在奶牛養殖等行業,這樣的案例屢屢發生,農副產品價格周期性是正常規律,但目前過大的價格波動逐漸演變成一種“周期病”,其實無論是肉賤傷農,還是肉貴傷民,農副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都不利於行業的健康運行。

規模化確實是解決農產品周期性的一劑良藥,但只能作為長期命題。畢竟多年以來,由於國內農業和養殖業生產規模化程度較低,農副產品生產者中多數為農民,一方面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生產方式落後,且本身對於市場信息了解滯後;另一方面,農副產品生產和市場行情有滯後性,而市場遊資的進入讓農產品正常周期被打亂,這些都導致散戶盲目跟隨市場行情,追漲殺跌,成為市場供給的變數所在。

事實上,農副產品價格的周期性變化直接反映的是市場的供求關系的變化,周期的下行其實也是行業去產能的一個過程,而造成農產品價格周期性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還是體現了養殖戶決策的自發性和盲目性。

但改變這一局面並不能簡單依靠行政命令,以豬肉為例,在此輪豬周期中,國家有關部門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分別於今年3月底和5月初開展了兩批中央儲備凍豬肉的收儲。

在喬玉鋒看來,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劃定禁適養區和環保政策等方面,政府所做的更多的是釋放一種信號,並不是通過行政命令來控制產能。

在業內看來,目前的市場格局正在要求農民提高規模化和組織化生產的能力,主動和市場對接,從而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這也需要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幫助,避免農產品生產和市場需求脫鉤。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也應該搭建更完備的價格預警系統,為農民提供更真實客觀的信息作為決策依據,防止農民過度生產和退出,緩和農產品的供應矛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78

绿舍神农:特色农产品上网

1 : GS(14)@2010-11-13 15:31:25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10/164628.html

    在这个网站上,消费者可以买到新疆昆仑山的和田玉枣、河北涿州的绿色五谷杂粮、西班牙的皇家戈麦斯特级初榨橄榄油,甚至是北京的水果生鲜……
               
         
   绿舍神农希望通过互联网这个水平的世界,将有严格地域特色的地方特产卖给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这个网站上,消费者可以买到新疆昆仑山的和田玉枣、河北涿州的绿色五谷杂粮、西班牙的皇家戈麦斯特级初榨橄榄油,甚至是北京的水果生鲜……
  该网站今年2月底开始组建团队,5月份上线,6月份测试运营,7月中旬开始做搜索引擎推广,到现在总共才半年时间,但网站每天已经可以接到1万元的订单。“其实这就是电子商务的特性,只要开店就能有营业额,经营的风险会较低。”负责人曹增利介绍说,“我们不仅仅代理别人的品牌,我们也开始做自有品牌的产品,在新疆、河北、内蒙都有自己的产业基地,和凡客诚品有些类似,只不过我们是在有机农产品领域而已。”
  亮点:传统流通领域进军互联网
  绿舍神农在做的事情,恐怕其他许多人也在做,还有一群人正在准备进入这个领域。但绿舍神农有自己的筹码,因为在电子商务之前,这家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特色产品代理商,2009年的交易额达到了2000万元。
  而该公司的创始人王文奎本是农业出身,在农业领域有着深厚的人脉。长期从事的就是将全国各地的特产卖给企业用户,作为企业员工的福利。公司实体非常完善,不仅有产业基地,有固定的供货商,有固定的大客户,还有库房和货车。每年端午、中秋和新年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因为这几个节日是大客户团购的集中爆发期。除了维护大客户,公司也曾经尝试用电话营销的方式联系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但效果很差。直到2009年底,以凡客诚品为代表的第二轮电子商务企业获得成功,王文奎终于意识到开发个人消费者的最佳平台就是网络,于是他找到了曹增利,也就是现在公司网络平台的负责人。
  曾经经历了以搜狐商城为代表的第一轮电子商务热潮的失败,经历了为化妆品生产企业和手机代理商经营网络平台的失败,而且还曾在一家韩国咨询公司专门从事互联网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从一开始,我就认为,互联网最终的应用将是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最终的应用将是用来满足消费者日常的需要,而成功就必须使传统领域与互联网相结合,所以我一直在尝试,希望有一天能够成功。”曹增利说。
  目前,绿舍神农正在积极进行网络推广,希望通过促销、优惠、购买关键字的促销手段让更多的个人消费者成为自己的会员。但最终能成功,还要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够将这些会员变成拥有持续购买力的消费者。他认为“其实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是销售的信息化,就像我们过去强调CRM、ERP一样,无非就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地将传统的资源,包括新老客户、供应商都引入这个网络平台。”
  将这些资源引入网络平台之后,真正的挑战就会出现,那就是保证消费者的可延续性。
  实际上,回忆PPG衬衫的爆炸过程就会知道电视广告和各种推广手段的威力。当企业不惜用电视广告和低价位来吸引消费者时,客户会很快知道这个品牌,并且进行尝试购买。但关键就是,经营者要考虑如何将这些用户留下来,并且要考虑过分的低价能够维持多久,能否带来利润。
  经验:价格 品牌 传统物流体系
  曹增利用自己在化妆品生产公司和手机代理商两次失败的电子商务经历总结出了以下的经验教训。
  首先,必须拥有自己的定价权,化妆品和手机原本就有成熟而严格的价格体系,哪些是给代理商的,哪些是给卖场的,都有自己的规则。突然将这两种产品直接放到网络平台,等于侵蚀了各级代理商的既得利益,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抗。而这些问题归到本质,将会是一个公司管理问题,因为电子商务团队和传统渠道的团队之间将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次,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看看李宁、海尔、凡客,为什么它们在电子商务领域做得顺风顺水,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品牌。仅仅是代理别人的产品,永远只能受制于人。
  最后,还需要完善的传统物流体系来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564

香蕉菠蘿等21種農產品出口獲解禁 與京關係回暖 菲總統下周訪華

1 : GS(14)@2016-10-12 07:52:20

因南海仲裁案而急凍的中國菲律賓關係,開始回暖。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下周二(18日)將訪北京,是他今年6月底就任總統後,首度出訪非東盟國家。中方同意由原擬2天「官式訪問」升格為4天「國是訪問」,並宣佈解除對菲國香蕉等農產品的進口禁令。有分析認為,杜特爾特是在中美兩大國角力遊戲中玩平衡,為菲國尋求最大利益。菲律賓媒體引消息人士透露,經過中菲兩國官員協商,確定將杜特爾特總統的訪華行程規格,從最初的官方訪問升為國是訪問,訪問日程也從最初的10月20至21日,延長至18至21日。國事訪問是兩國間最高規格的外交交流。杜特爾特預期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在北京期間杜特爾特還會遊覽長城、會見中國商界代表、會見在中國的菲僑等。



■菲律賓香蕉將重返中國巿場。

改變行程 延後訪日

這將是杜特爾特就任總統以來首次出訪東盟成員國之外的國家。結束訪華後,杜特爾特接着會訪問日本,並在今年底訪問俄羅斯。日本共同社指,杜特爾特原計劃首訪日本,但中國駐菲大使強烈要求先訪問中國,杜特爾特接受了這一提議。有分析認為,中國是希望給外界杜特爾特更親華的印象。但分析指杜特爾特與日本的關係本來不錯,訪問次序對他無太大影響。自今年7月12日南海仲裁出台後,中菲關係一度插水急凍,加上美、日兩國插手,南海局勢一時如箭在弦,火藥味四濺。為分化美菲同盟,北京把仲裁責任推給前總統阿奎諾三世,對現菲政府「不懲罰、不制裁」,加之菲國因反毒遭美國批評,與美國關係越來越差,杜特爾特不但下令中止與美國在南海聯合巡邏、暗示要向北京等購買武器,甚至爆粗口罵奧巴馬是「婊子養的」。中國政府為迎合杜特爾特「遠美近華」的策略,向下周到的訪北京的他獻禮,當局近日宣佈,解除對從菲律賓進口水果等農產品的禁令,並探索更廣闊的農業和漁業進口和投資。中國是2012年黃岩島事件發生後禁止從菲國進口香蕉、菠蘿等21種農產品;禁令加上天氣原因,菲國香蕉收益2015年比2014年的11億美元下降了一半。


擬向中國購買武器

中國是菲律賓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菲財長稱,總統杜特爾特正在尋求數十億美元的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其中包括在菲國建鐵路和電網等。菲律賓國防部長也稱,向中國購買武器也在進行中。但是杜特爾特早前強調,並不會背棄南海仲裁,只是希望能與中方和解,而菲中兩國可自行解決包括黃岩島在內的主權爭議,「我們希望與中方暫時擱置爭議,讓菲漁船在黃岩島捕魚」。路透社/共同社/《菲律賓商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2/197983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