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万科置业海外:等待万科吹响冲锋号 首募钱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9208308


万科置业海外:等待万科吹响冲锋号

文章来源于首募钱厚—深港通头等舱,有意向加入者可与小t私聊哦

导读: 万科B转H后,万科置业海外这一资本运作平台被搁置,股价表现远远低于绿地香港等壳公司,前期更回归到万科的买壳价。但随着近期万科抛出万亿市值战略规 划,郁亮表现要加速旗下资产证券化步伐,万科置业海外作为上市公司的平台价值逐渐凸显,母公司注入资产的预期,或将成为万科置业海外后市的一大看点。
 
1.核心逻辑及会员观点梳理
核心逻辑:分拆业务上市+发展海外业务,双轮驱动上市平台价值估值修复。
会员观点:
A:1036万科置业海外,原来是想放入资产,形成ABH的结构,但后来万科B转H了,就没有用这个壳了
B:就1036,买它肯定不是赚短线的钱,万科没动作一切都白搭,万科一有动作,肯定会涨。
C:一开始万科收1036定位就类似,535,978,但万科转了H,策略就变了。
B:有了H,万科不急于搞1036,但现在两年过了,随时会搞,先买点放着。
A:郁亮讲,今年利润要做到200亿的利润,旗下资产要加速上市。包括物业,家装,产业地产等。
B:整体来说,1036这个平台可能1-2年内会被使用。万科整体战略是做到一万亿。
 
2.前世今生:万科缘何入主以及缘何搁置
时 间回到2010年,由于楼市宏观调控,万科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丧失再融资功能。房企纷纷香港买壳寻求融资渠道,万达绿地金地招商等公司均有斩获,而万 科在2012年5月,万科成功完成对南联地产的重组收购。正式完成借壳入港这一战略动作,使当时万科整体ABH股的结构初具雏形。
对于万科买壳目的,当时预期主要是两大目的:
1、 借助香港上市平台发展住宅业务。类似金地商置与金地集团、绿地香港与绿地集团、招商地产与招商局置地的关系,AH双重上市平台,主营业务没有什么区别,两 条线走路而已。如果按这个战略路线走,今天万科置业海外就不是这个市值了,以万科的运作能力,注入一些优质土地进去,很快会做大做强,结果不会比绿地香港 差。
2、注入社区商业资产。这一预期源于郁亮在随后的股东大会上表现“拟将领汇模式引入内地,南联将来发展社区商业”,彼时万科正在进军社区商业,全国已有多个项目储备,并且围绕社区商业的“五菜一汤”模式也在推进。
 
但随后这两大预期并未实现,其中第一条因万科B转H后,自然失去意义。第二条,可能和王石大方向有冲突。当时媒体大篇幅报道王石和郁亮之争,王石一直主张专业化,不碰商业。总之,因种种原因,万科置业海外这一2012年就收购的平台被搁置至今。
 
3.集团万亿市值规划,万科置业应有用武之地
3.1 两年期限已过,万科随时可能有动作

从 股价上看,万科当初以5.6197港元/股价格入主,当时一波上涨足以表明市场对万科的期待,之后由于万科B转H成功,预期未能实现,股价一路下探至6港 元/股,另一方面,根据规定借壳上市两年的资产注入不能超过借壳公司的净资本。受限于这两个原因,万科也一直没有对万科置地海外有所动作。
 
如今,两年的限期已过,结合今年5月份郁亮在股东大会上的表态:
“我希望万科未来能够有更多业务独立上市,成为有若干个上市平台、也是多业态上市平台的一个控股集团,整个平台加起来有1万亿市值”。
 
对于万科万亿的目标市值,依靠单一的地产业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作为地产以外万科旗下规模最大的业务,万科物业无疑是最有可能分拆上市的业务之一
郁亮也坦言,“万科物业正准备独立发展,当然包括上市的考虑,本来希望把上市事宜放后面一点,但发现形势不等人,所以现在正加快研究。”如此看来,早前,花样年将彩生活分拆上市的举动着实刺激了万科在物业这一块的神经。
 
除 此之外,万科还拥有包括家装,商业及产业地产,养老等多项极具价值和前景的业务,鉴于目前万科仅有两个上市平台,万科企业承载了集团核心的地产业务,相比 之下万科置业海外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仅是自有物业的租金收入以及相关的物业费用。其资本运作的空间更为灵活,万科将其作为独立平台运作的可能性也更大。
 
从行业层面看,绿地,复星,万达等企业也都在谋求多平台上市,万科作为行业的一线领军企业,相信自然不会甘心落于人后。万科置业海外的战略价值在这里不言而喻。
 
3.2 横向对比借壳赴港的其他房企
当初在调控之下借壳赴港融资的远不止万科一家,招保万金作为国内四大龙头地产公司早已齐聚港交所,而万科由于B转H股的关系,导致万科置业的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我们仍可以从金地和招商的动向上从侧面来了解借壳上市后的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
 
5 月14日金地商置宣布以0.53港元/股配售股份,年内两次配股共集资约25亿港元。并公告拟将配售所得款项中的10亿港元用于增加土地储备,余额用于发 展集团其他项目,同样于2012年借壳赴港上市的招商局置地,6月15日曾宣布停牌,表示集团母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制定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方案,推动招商 局集团地产板块的整合工作。
 
金地和招商与万科一样,都是在相同的背景下以相同的方式进入香港的资本市场,只不过万科多了B转H这一步,所以招商和金地的运作方式对于我们了解万科看待万科置业海外这一平台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等待万科吹响冲锋号
综 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一开始万科置业海外的机会就来自集团层面的整合预期,无论是万科B转H成功之前还是之后,主要的看点还是万科是否有意愿有所作为。 不论是借由集团资源发展原有业务,还是成为集团业务整合的平台,万科置业海外对于万科的意义,已经不再像B转H股成功后那段时间一样尴尬。
经过几 年的转型摸索,万科旗下已有众多颇具前景的业务,物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家装等等等,基本都从事业部改为独立子公司,预期会逐步分拆上市。按万科的万 亿市值规划,万科AH变成控股母公司,旗下一众独立业务上市,在整体被称为“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大树和小草型的业务生长其间。无论万科置业海外被定为成 何种业务形态,一旦集团开始有动作,以万科的经营能力,万科置业海外的市值将会远远高于现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01

房企年中考:深圳樓市助力萬科重奪第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39576.html

房企年中考:深圳樓市助力萬科重奪第一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7-01 22:09:00

萬科以半年千億的業績排在了第一位。而在去年搶去萬科老大寶座的綠地集團,僅排位第三。

在持續的政策寬松中,房企交出了不算太差的半年度成績單。

中國指數研究院和克而瑞的房企半年度銷售排行榜中,萬科均以半年千億的業績排在了第一位。而在去年搶去萬科老大寶座的綠地集團,僅排位第三。

加上恒大、保利、中海、萬達、碧桂園,7家第一陣營房企都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長。

在普遍不高的年度銷售目標下,兩家機構檢測的20家不同的典型房企目標完成率均達41%。

“多數房企年底業績達標問題不大,但個別房企要完成目標存在一定難度。”克而瑞表示。

萬科仍是一哥

雖然萬科不再制定銷售目標,而是對回款率、利潤率等指標重點考核,卻依然無法阻止其再次成為房企一哥。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榜單顯示,萬科上半年實現銷售金額1056億元、銷售面積875萬平方米,奪回全國房企銷售桂冠。這也是萬科第二年實現半年千億。

相比之下,綠地集團僅以823億元排在第三位,與去年上半年的業績相比,還有略微的下降。

不過,從去年的表現來看,綠地集團的重頭戲出現在下半年。憑借下半年的發力,綠地集團在去年以2408億元的全年銷售業績力壓萬科的2151億元,第一次成為房企老大。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或許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但銷售業績已經不是衡量房企實力的唯一指標,未來比拼的是綜合實力。

可以看到,萬科在今年以來頻繁試水創新業務,如在產業地產方面推出萬科雲項目,試水創客空間;成立物流地產公司,引入美國黑石集團;萬科物業進行市場化擴展,並擬分拆上市;與國際學校合作,重點打造萬科教育等等。

而綠地集團在“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的三大產業集群方面業發展迅速,

多元化擴張明顯的恒大在今年的銷售表現也非常搶眼,逆勢增長超過20%,以824億元的銷售額超越綠地集團,成為房企上半年的銷售亞軍。

恒大銷售業績大漲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層面制定了較高的去化和回款目標,同時營銷積極,上半年推出的“無理由退房”,在旗下300多個樓盤項目全面實施,直接帶動二季度各月銷售額不斷攀升,並在5月、6月連續打破單月銷售記錄,分別達167、200億元。

上半年銷售金額突破500億的第一陣營房企依然維持7家,分別是萬科、恒大、綠地、保利、中海、萬達、碧桂園,與上年千億企業相同,平均銷售額729億元。

表現較為突出的是100~200億元的第三陣營房企。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榜單顯示,共有18家房企位列第三陣營,這些房企初步完成了全國布局或深耕首都、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由於區域樓市對政策寬松刺激頗為敏感,使這批房企普遍獲得業績的大幅增長,平均增速高達35%,其中,中國鐵建、首開、首創、方興、濱江、卓越同比增長六成以上。

樓市分化現黑馬

政策寬松與樓市分化是今年上半年的主題詞,在此背景下,房企業績也因對不同城市的布局出現了分化。

上半年,降低二套房首付、營業稅“5改2”的“330”新政為樓市回暖註入了一針強心劑,加上央行連續幾次的降準降息,整體樓市庫存壓力得到了緩解。

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商品住宅的消化周期顯著縮短,整個房地產行業銷售從4月份觸底回升,穩步上行。

尤其是深圳,住宅成交量已經連續幾個月創出歷史新高,各大樓盤輪番上演“日光盤”,新盤普遍大幅漲價;一手房成交均價也已經連續3個月領跑全國,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的數據顯示,深圳6月的一手房價環比上漲6.58%,比第二名武漢的1.98%高出了一大截。

正因如此,在深圳項目較多的開發商上半年都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如深圳萬科今年上半年簽約總額就突破了100億元,成為萬科集團內的銷售冠軍。中海、華潤置地、招商地產等房企的深圳公司也均表現較佳。

深圳因此也湧現出了“黑馬”。在克而瑞的榜單中,卓越集團上半年實現銷售金額97.8億元,排名從去年的84位躍升至37位。

卓越集團是一家立足深圳並靠舊改崛起的房企,主要產品為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地標項目,有“深圳CBD之王”之稱。卓越集團位於前海的卓越金融中心在今年5月的成交金額就高達42.63億元。

萬科、保利、綠地集團、中海、綠城、融創、世茂等企業也因在一二線城市的在售項目占比較高,在銷售業績上保持了較好的態勢。

然而,三四線城市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一位開發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近期調研了三四線樓市,情況非常糟糕,“庫存太高,賣不動”。

從目標完成率來看,中國指數研究院重點監測的品牌房企上半年的平均目標完成率為41.4%,其中恒大以54.9%的完成率位列第一。綠城、中海、華潤置地、越秀、雅居樂均完成年度目標的45%以上,按照下半年銷售普遍略高的慣例來看,三家企業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可期。

下半年,在“保增長“的壓力下,市場預計政策將持續寬松,加大二套房首付下調政策落地的可行性,推動樓市持續反彈。

克而瑞認為,各線城市整體庫存水平依然偏高,下半年的去化壓力仍不容小覷。城市狀況將進一步分化,一線城市和部分供求相對均衡的二線城市成交活躍,但多數二線和三四線城市依舊平淡。而隨著時間推移,政策的作用會逐漸減弱,房企能否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還需抓住窗口期走量。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16

萬科物業“慈善豪車隊”被爆圍毆援藏誌願者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9/931330.html

對此,昨日(7月18日),成都萬科物業發表相關說明,表示車隊是成都萬科業主自駕團,沒有萬科員工隨行。

近日,步知學院一位教師爆料,自己一行人駕車去西藏給藏區小學生送物資的途中,被萬科物業的土豪車隊在狹窄路段強行超車,當時情況危險,這位教師的車差點兒被逼到懸崖邊。但萬科物業車隊的一行人沒有道歉的意思,還出手打人。

詳情如下:

我叫唐林,是步知學院的一名教師。

每年的七月份,我都會從湖南長沙出發,靠一部已經破舊的皮卡車,穿越幾千公里去到西藏,對“步知遠方學院”扶助的藏族小朋友進行逐個家訪跟進,並為“嚶鳴直捐”活動資助的藏區小學生送去募集的各類物資,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本來每年這個時候,拉妥鄉的孩子們都會帶著他們的親手做的小禮物,站在學校操場旁的高坎上眺望。但是今年,首先等到我的不是那些清澈見底的眼睛和紅撲撲的小臉蛋,而是一群以進藏行善之名,行欺淩弱小之實,囂張肆虐的土豪惡霸。

今年跟我車一起的,只有我8歲的女兒。車是已經進藏四次,年邁體衰的老牦牛皮卡,但好歹是四驅。

2015年7月12日,當我們行駛至四川雅江境內,高爾寺山頂的下坡路段時,被萬科物業進藏的豪華車隊趕上,有寶馬X5、路虎極光、豐田陸巡等等。萬科車隊仗著他們的豪車性能優勢,不顧坑窪不平的路況和漫天的塵土,在狹窄的車道上不斷從我左側逆行急速超車,呼嘯而過。原本此處雙向都只有一個狹窄的車道,路況也很差,大部分車都是膽顫心驚地緩慢通過。我也一直保持低速行駛,以防發生意外,因為我的右側就是懸崖,車輪離懸崖邊只有幾十公分。

車隊過去了一半,車隊中有一臺掛“川A-SE238”別克GL8商務車多次欲超車未果,前面有大貨車在慢慢放坡,對向也有車上行,他超了幾次沒超過我。當他再一次準備超車時,突然發現對向車道又來車,這里的道路是容不下三臺車的,這種情況下,他居然不是踩住剎車,中止超車行為,而是踩油門加速超我半個車頭,再往我這邊一靠,“嘩啦……”一片響,我的左前反光鏡當場斷掉,車頭向右一偏,險些沖下懸崖。我完全沒有想到,在這種生死之地,竟然會有這樣拿別人生命去冒險的人,因為我的右側就是懸崖,他這樣先超我半個車位再急速向右靠,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把我的車擠下懸崖。更讓人氣憤的是,對方卻絲毫沒有當一回事,沒有停車而是繼續前行。心有余悸之下,我只好緊跟在後,在一個相對寬闊的路段追上逼停,希望對方能給一個說法,這樣危險的駕駛行為,完全沒有考慮他人的生命安全,何況我的車上還坐著我今年唯一隨車的同伴——年僅8歲的女兒。 對方下車以後,用四川話大聲叫罵,根本沒有講理的意思,還一口咬定是我從後面撞了他的車,我當即決定報警,讓交警來鑒定責任。

這個時候對方豪車隊的其他車輛迅速靠上來、圍在四周,眼看交通堵塞,他們口口聲聲說先去山下,肯定給我一個交代。我只好同意到山下協商的提議。誰知道隨車隊一同下了山之後,我下車關門,正準備與他們理論,豪車隊一大群人圍了上來,我隱約感覺不對,趕緊把車門鎖按上,回頭大聲向女兒喊話,“可可,不要下來,把車子的窗簾拉上!”——我知道即將發生什麽,我不願她看到,哪怕一眼。

不等我話喊完,對方車隊里一個“棒球帽”徑直向我走來,上來沖我左胸就是一記重拳,緊接著一個貌似領隊的“眼鏡”緊跟上來把我撂倒在地,在一陣拳打腳踢之中,我隱約還看到一個“白T恤”也參與了毆打。帶棒球帽的人邊打邊罵,指著躺著地上的我大聲叫囂:“就你這個樣子,開個破皮卡,還去西藏做慈善,今天老子就讓你出不了雅江!”在被群毆的過程中,在帽子和眼鏡都被打掉的情況下,我一直死死護住行車記錄儀的視頻卡,與我同行的另一輛車趕上來,僅有的一個成年同行夥伴說已經報警之後,他們才停止毆打。最令我心痛的是——女兒並沒有拉上窗簾,她瞪著大眼睛、滿臉淚水、神色恐懼地目睹了全程。直到他們停止毆打之後,我女兒眼睛還全是驚恐。我趕緊喚來同伴,讓他把我女兒帶到他車上去,往前先走遠一點再說。

交警到來之後,因為已經撤離了事故現場,本已難做判斷,卻沒想到我拼死保存行車記錄儀SD卡上卻保存了完整的記錄。看過我提供的視頻,當即斷定對方全責。“棒球帽”一看形勢不對,馬上打電話指揮豪車隊里的另一輛車過來接人,動手打人的幾個人躥上車去,逃之夭夭,下車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熟門熟路”的“黃馬甲”。所幸我倒地的時候護住了頭,渾身上下雖然都是傷,頭上略微有些血腫,卻沒有傷及要害。但對方絲毫沒有關心傷勢的意思,車隊作鳥獸散,只留下肇事車輛的駕駛員和那個換下來的“黃馬甲”和交警一起去大隊處理事故。

在處理過程中,對方看到我皮卡車上印有“步知遠方學院”和“嚶鳴直捐”的字樣,問了我到西藏的來意,竟然撂下一句“就捐了幾個學生啊,我們萬科這次在西藏捐建的一所小學!這次我們就是往那里去!”字里行間我很難把語氣和表情里那種鄙夷和優越感描繪出來,回憶起來真是覺得十分惡心,言下之意仿佛只有他們才配去做慈善,你們這種窮光蛋自己回家玩去!

找來“善後”的“黃馬甲”明顯是熟門熟路,至始至終都在不停地打電話,一副和大隊領導很熟的強調,滿口謊言,先謊稱自己以前是十四軍的,希望借此來平息事態,為打人者開脫,但是卻連十四軍的駐地都不知道,被交警斥以“屁話”二字。後來問及認不認識打人的幾個人,他居然說都是第一次見,不知道他們是哪里的。我問,你們的車隊貼了“萬科物業”的牌子,你們印有萬科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你們還打出了萬科的活動口號“鄰居,咱們一起去西藏”,你們還說你們一起萬科在西藏捐建了希望小學,怎麽會不認識呢?對方無言。

最後交警出具的責任認定書,認定他們是全責。“黃馬甲”和肇事司機軟硬兼施,一邊說我們在這里的關系很硬,另一方面突然轉變嘴臉過來跟我道歉,希望我不要追究。我知道跟他們扯沒有用,他們的道歉也代表不了什麽,打人的那幾位或許是達官貴人、或許是另有公務,而他們,已逍遙法外。考慮到我女兒的安全和我這趟行程的使命,我接受了交警關於不報110的建議,我只想盡快離開雅江這個地方。

中間還有一些細節,後來在交警詢問過程當中他們說漏嘴的。原來在下山的過程當中,他們車隊的人就已經在電臺里謀劃誰誰誰上來搶我行車記錄儀的視頻卡,誰誰誰下車打人,誰誰誰作證。

現在我已離開四川境內,我可以毫無顧慮地將事情講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僅僅是為了還我自己一個公道,而且也在痛心這樣罔顧他人性命,窮兇極惡的土豪惡霸,竟然是來自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集團。我也很難消化這樣的現實——今天的車匪路霸,明天搖身一變成為慈善家,被小朋友用鮮花和笑臉簇擁著來到希望小學的主席團,幾天後合影和照片被拿到各處炫耀!

萬科物業,你們說你們是去西藏朝佛和行善的,你還說你們捐贈了一所希望小學。可是我想問問,你們的人去了希望小學,見到那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剛剛在路上,當著一個8歲小女孩的面,圍毆了她五年來一直默默為希望小學籌集資金物質的父親而感到愧疚?如果你們是去朝佛的,那麽,舉頭三尺有神明,佛祖知道你們在朝佛的路上差點把一個滿載著援藏物資的誌願者擠下山崖,你說,佛會不會見你?

萬科物業,我想問問,在你們心目中的慈善應該是什麽樣的?當你們的人開著豪車,在狹窄而又漫天塵土的道路上肆無忌憚飛奔、罔顧他人生命的時候,真的是在行善嗎?一群連道德底線都難以摸尋的人,能夠突然自我拔高,醍醐灌頂般地擁有非常的社會責任感嗎?難道因為你們有資金捐助一所希望學校,就可以鄙視其他做著更微不足道工作的人?難以想象!

萬科物業,你們隸屬的萬科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你們的董事長王石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慈善家,多年來一直在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但是你們今天的行為,對得起你們所宣揚的企業文化嗎?難道蔑視生命、殘暴施虐、滿口謊言就是你們的企業價值觀嗎?你們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所有的人員名單都在你們手中,參與打人的三個人已經逃之夭夭,難道你們不應該主動承擔責任,配合公安機關將施暴者繩之以法,給受害者一個交代和道歉嗎?

我只是一個普通老師,我和我的學院一樣,“腳踏實地”四個字就是我們的信仰,我們只想用踏踏實實的步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些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事情。進藏四年,我也曾無數次拒絕了媒體的采訪,因為我的目的只為幫助他們,不為給自己貼金,不求關註,不求嘉獎。我也許無法調度各種各樣的社會資源將打人的惡人繩之於法,但我依然有能力去完成我旅程的使命。雖然僅僅靠步知學院這樣一個剛剛起步的互聯網在線教育公司資助,和我個人嚶鳴直捐活動發動身邊的朋友能募集的資金不多,但我們是在竭盡所能。慈善,哪有貴賤高下之分?

也許,大家並不關心這樣的事件,萬科也裝作沒有看見,打人者還在炫耀著在路上如何威風地揍了一個家夥,希望小學的合影被惡人四處炫耀……而那點善,就平白無故地被欺了。

但我相信正義的力量。在這里,我向所有閱讀到本文的的人士求援。如果你能提供媒體、法律、或其他方面的援助,如果你正巧從川藏線上路過,行車記錄儀共其他角度也拍下這起事件的其他相關視頻,煩請聯系我的助教(馬小姐13357229037)。我也呼籲參與豪車隊中保有正義感的成員也能勇於站出來對打人者進行指證。我不需要任何物質上的賠償,這對我沒有任何意義,但萬科必須公開道歉,並將豪車隊打人者自行扭送公安機關。

“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在《這個世界會好嗎》中記錄了一段話,歐戰結束前,梁父問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二十多歲的梁漱溟一時語塞,只得搪塞一下說:“應當會一天天好起來的吧。”三天之後,梁父投水殉了前清。我想,我把這次的事件寫出來,也許能喚起正義的力量,也許會石沈大海。但我們總該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麽。

最後一段是寫給我的寶貝的。可可,本來我是想帶著你去到西藏,和西藏的小朋友認識,收獲一份友誼,了解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卻很不幸卻讓你目睹了如此殘暴不堪的一幕。爸爸很想對你說——寶貝,真的對不起。但是我一定要告訴你的是,你今天看到的只是這個世界上很小很小的一撮壞人,而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善良熱心的,都是可以做朋友的,請你一定要相信爸爸。另外,爸爸從始至終不敢還手真的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因為想保護你。

阿呆

2015年7月14日

以下附上簡照幾張,更多證據因涉及隱私,根據需要再向相關部門提交。

(主要行兇者“棒球帽”)

(參與打人的“眼鏡哥”)

(肇事司機及車輛貼花)

我們一行

(出發前籌集的物資)

(老牦牛)

對此,昨日(7月18日),成都萬科物業發表相關說明,表示車隊是成都萬科業主自駕團,沒有萬科員工隨行。

關於唐林先生與成都萬科業主自駕團沖突的說明

 

  • 每經網綜合步知學院 萬科周刊
  • 劉小英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48

消息稱前海人壽將聯合生命人壽等增持萬科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8/936788.html

前海人壽據稱將聯合生命人壽和前海開源基金繼續增持萬科各5%,這幾個一致行動人總持股比達到20%時,將撼動萬科控制權。

20100116193406cdbed.thumb_head

強勢打入房企“朋友圈” 險資進地產,想要更多(圖片來源網絡)

本報記者 陳小瑛 深圳報道

萬科近期被前海人壽的強勢舉牌擾亂了陣腳。

一位接近姚氏兄弟的投資家告訴記者,前海人壽還將聯合生命人壽和前海開源基金繼續增持萬科各5%,這幾個一致行動人總持股比例達到20%時,就將撼動萬科的控制權。

“險資青睞地產股,謀求的並非只是簡單的財務投資者角色,而是有更大的戰略意圖。”業內一位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金地地產的戰略決策已受險資影響,萬科如果反擊不力,也或將步金地後塵。

實際上,房地產行業已成為險資重點投資領域。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133家A股房企中,險資進入前十大股東的房企有23家,占比達17%。

截至目前,遠洋地產、金地、佳兆業的第一大股東均為險資企業,碧桂園、萬科、金融街、華僑城等房企則均被險資參股,成為第二大股東。其中部分險資企業已在業務上展開與地產公司的合作。

意圖參與房企決策

前海人壽與一致行動人鉅盛華在7月份接連兩次舉牌萬科,耗資約160億元取得萬科10%股份,一舉躍升為萬科第二大股東。而截至一季度末,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持股14.9%。

面對突然出現的新股東,萬科高層顯得頗為緊張。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與萬科總裁郁亮立即拜訪了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決策層商討對策。

“收購萬科股份之前,前海人壽並未與萬科商量入股意圖,而這樣大手筆的操作也並非只是簡單的財務投資。”上述業內分析人士稱,由於股權分散,萬科有可能在經營策略上受到股東影響。

萬科如今的境遇,行業內早有先例。金地地產去年被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聯合舉牌,兩者占股比例分別達到29.99%和19%,雖然目前只有2位董事進入金地,但已經對金地的經營戰略產生了影響,比如今年5月金地管理層提出的核心員工項目跟投議案就遭到否決。

“去年萬科股價低的時候前海人壽沒有增持是因為資金不足,今年融資環境改善,前海人壽可以借錢買股。”上述投資家稱。

前海人壽是寶能系旗下的金融旗艦,其董事長由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擔任,近兩年來姚氏兄弟在資本市場動作不斷。去年,前海人壽曾舉牌深振業、天健集團等深圳本地國有房企,股權占比升至5%,但遭遇深圳國資委[微博]的反擊後,最終前海人壽放棄了增持選擇退出。此後,寶能又在今年耗資70億元參股華僑城,占股比例達12.1%,成為華僑城第二大股東。

“如果前海人壽聯合其他投資機構控制萬科後,就可以直接並購或整合其他房企。”上述投資家稱,前海人壽肯定會幹涉萬科的事業合夥人制度以及員工項目跟投制,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經營公司。

“別看20%的比例不高,也無法絕對控股,但他們可以聯合中小股東,在提升市值的目標上,中小股東是樂見其成的。”上述投資家說,深康佳中小股東逆襲大股東控制董事會的案例證實了這種可能性。

尋找投資“捷徑”

目前,險資持有地產股的單一比例都在30%的要約收購紅線以下,如生命人壽將金地的持股比例控制在30%以內,但聯合安邦保險的股份占據金地約一半,基本上掌握了金地的未來走向。

安邦舉牌金融街股權時,金融街管理層也曾與安邦溝通,但安邦拒絕透露收購意圖,這也引發了金融街及其大股東對安邦的警惕,從而進一步增持至29.2%,鞏固控股地位。

2009年,央企中遠集團退出遠洋地產後,中國人壽持續增持成為遠洋地產第一大股東,目前持有遠洋地產29.51%。此後,中國人壽的多個公建項目由遠洋地產承建,遠洋地產也在拓展養老、房地產金融等業務上與中國人壽有所交叉。

“這些大舉買入房地產股票的險資,大多是出於財務投資目的,看好房地產行業的未來,也有一部分則是出於業務轉型需要,看重養老地產等上下遊業務,希望通過控股和收購龍頭房企擴大地產業務。”上述投資家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分析,前海人壽之所以舉牌萬科,主要是看中萬科的行業龍頭地位,萬科本身就有資產儲備,也有物業管理的能力,前海人壽進入萬科董事會後,會讓萬科放慢開發速度,轉型做其他產業,這樣可以從估值上提升萬科市值。

實際上,萬科從去年開始已將重心放在轉型路上,郁亮在今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也表示,萬科將成為有多業態上市平臺的一個控股集團,進而實現萬億市值目標,近期萬科提出要打造物業、精裝、產業三個事業部分拆上市。

“股東重視的是資產回報率,現在萬科等地產企業的估值較低。”上述投資家說,險資也不光持有地產股,同時也會直接購買地產物業作為長期投資。

以前海人壽為例,公司成立三年來,前海人壽有5次受讓地產企業的股權,5次涉及對地產關聯企業借款,3次涉及對房產類企業增資,還有2次屬於直接購買寫字樓物業。

目前,泰康人壽、中國人壽、合眾人壽等保險公司在北京昌平、上海松江、廣州蘿崗、蘇州等地拿地建設養老項目,而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深圳一家保險公司高管對記者說,房地產行業的回報率目前仍是諸多產業中較高的,而險資企業手握重金,通過控制一家地產企業再並購其它房企,這是一條迅速做大企業的捷徑。

“這是一個大趨勢,保險資金投資策略首先考慮的是穩健、安全,其次才是收益,萬科今年的股價相對穩定。

  • 華夏時報
  • 李凈翰
  • 陳小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71

萬科鏈家搞裝修,紅海血拼真有戲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5/151669.shtml

屏幕快照 2015-08-25 上午8.56.21

萬科鏈家合作發布會

一家裝修公司 如何與眾不同

萬科占股60%,鏈家40%,新的裝修公司依舊由萬科主導,對於成立裝修公司,萬科北京公司總經理劉肖表示,目前家裝行業存在低質量、低信任、低服務、高風險的痛點,同時,隨著家裝行業從增量市場專向存量市場,一手房裝修開始轉向舊房裝修。這對於北京萬科和鏈家來說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劉肖表示,萬科和鏈家的合作是一種平臺的整合。“希望能成為行業的領跑者和定義者”。

鏈家總裁左暉則表示:希望通過合作能給消費者帶來一些價值和提供新的選擇,比如提升交易效率和提高服務品質。萬科鏈家更希望的是提供好的性價比,從長期來看會有盈利,但在短時間內利潤不會是關註的重點。

信息互通 萬科鏈家重視數據利用

也就是說,新成立的這家裝修公司,的的確確就是在做一家裝修公司,與其他普通裝修公司的區別,就是兩家的在於地產新房和二手房市場的品牌影響力、積累的客戶數據、房源信息等,從新聞媒體的報道來看,這些都會成為新公司“成為百億公司”的法寶。

從表面上看,萬科掌握了自己旗下眾多項目的用戶數據,而封閉的小區,也適合自己的營銷組織,並且對其他裝修公司形成壁壘,除了精裝修項目之外,理論上,所有的客戶都可能成為萬科鏈家公司的新客戶。

事實上,過度的壟斷會造成不正當競爭,而壟斷的價格也未必能帶來同等的性價比回報,另外一方面,鏈家主要是二手房領域,從數據的延展性使用來看,二手房裝修的可能也比較大,同萬科的小區壁壘一樣,實際上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對於家裝最終的決策權在於用戶自己。所以,這類數據看上去很大,但是轉化率卻相當有限。

家裝是一個高度自主的定制化服務,萬科想打造的工業化生產思路,很難滿足用戶對於設計師、施工隊伍的要求,當然,從一二手房聯動,做裝修相應的產業鏈服務,比如:建材、家電、家具等行業的營銷,恐怕比專業做一家裝修公司更靠譜。

定位不明 過度包裝未必受市場認可

萬科鏈家新公司的定位是B2C的服務方式,以區分現在萬科的工裝體系,即:B2B模式。在裝修產業里,B2B是工裝項目,與普通的家裝相比,是不同的領域,家裝領域目前互聯網裝修的概念如火如荼,土巴兔、365裝修寶、齊家網、愛空間小米家裝等,紛紛亮出了自己不同的法寶,但都能看出價格在其中產生的關註度,比如599元/平米全包等概念,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是價格戰,實際上我們要能看到互聯網家裝行業與家裝行業的慘烈競爭,萬科和鏈家高度包裝的新項目,無非也是拿了一筆熱錢,投向了一個紅海領域。

從06年左右,家裝團購就出現在國內,以上海團購網(齊家網)為例,多年的價格戰的背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殘酷的市場環境,這個市場,並不是所謂的B2C,由賣方市場說了算,而是越來越靠近C2B模式,這是由於家裝對於個性化定制需求的體現,另外一方面,也是由於商家眾多導致的不健康競爭,當然,也包含家裝行業一些不透明的黑幕和陋習。

劉肖所認為的“裝修從業者多為農民工”,實際上是一個帶有嚴重歧視的觀點,現實狀況是,在很多中小裝修公司的培養之下,很多的裝修工人,由於自己的技能優勢,收入非常體面,每個月過萬的收入非常正常,可能讓很多大學生白領都艷羨,這也表示了行業的入門門檻較高。

裝修市場更多起決定因素的是C端,而不是B端,B端是處於一個服務的資源整合角色,類似新浪樂居家裝提出的“搶工長”就是這個角度的互聯網裝修方式。萬科和鏈家的B2C的方式,還是用傳統的銷售思維去打量市場,還沒有低下脖子去做服務的態度,過度包裝一個公司,給予市場過高的期望值,很容易遭遇市場捧殺。

裝修百年大計質量為本 萬科領頭未必如願

劉肖向媒體表示:萬科在B2B領域的精裝修能力,早已經塑造成型,萬科的全裝修產品大概占到公司住宅產品20%到25%左右的比重,每年都會推出20萬套到25萬套左右的精裝產品。

首先,依舊贊賞萬科在住宅領域,是一家非常有專業度的公司,尤其在松山湖的萬科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一直是業內的標桿。實際上,萬科的精裝修住宅,卻與其住宅的建築品質,背道而馳,經常給萬科品牌抹黑。

根據媒體報道:

2008年,南京光明城市首現裝修欺詐問題,貨不對板,違反物價局定價獲利5200萬遭業主抵制,王石親自到南京斡旋救火。

2012年3月15日,深圳金色領域業主的訴求集中於樓體本身出現的裂縫、樓板漏水、車庫有高壓註漿管修補等方面,第五園業主的訴求則多集中於裝修質量,如櫥櫃黴點、墻面空鼓等。

2012年,重慶萬科錦程項目業主反映,該精裝房存在偷工減料、裝修低劣等質量問題。記者調查發現,合同中承諾鋪設的“高檔地板”竟是已經淘汰的產品。

2012年,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售價在每套250萬元至400萬元之間的深圳萬科第五園六期,竟然出現了用“紙”做裝修材料等問題

2014年新華網曾連發三篇文章曝出萬科質量問題,涉及昆明(樓盤)萬科漏滲水、馬桶不節水、太陽能頂多用三人等問題。江蘇蘇州(樓盤)也曾曝出工程偷工減料、新房裝修選材與樣板房差異較大等問題。

如果細細搜索,我們不難發現,不僅僅是萬科深圳大本營以及重點城市,萬科的裝修質量一直是軟肋,上面的僅僅是近年來一些比較典型的事件,冰山一角而已。如此裝修質量的企業號稱要打造“重視品質”的裝修公司,身殘誌堅,其實挺讓人感動的……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新宇,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27

寶能系晉升萬科第一大股東 華潤集團自顧不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337.html

寶能系晉升萬科第一大股東 華潤集團自顧不暇?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8-28 00:06:00

寶能系到底是財務投資還是野蠻人入侵?20年前的“君萬之爭”是否還會重新上演?更令人疑惑的是,一直力挺萬科管理層的華潤集團為何無作為?

2個月內3次舉牌,寶能系迅速成為龍頭房企萬科(000002.SZ)的第一大股東,這樣的速度或許是萬科管理層未曾料到的。

8月26日,寶能系旗下公司前海人壽、鉅盛華通知萬科,截至當天,兩家公司增持了萬科5.04%的股份。加上此前的兩次舉牌,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15.04%,以0.15%的微弱優勢,一舉超越了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

前海人壽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對萬科投資是純粹的財務投資。”

萬科則一改此前“歡迎所有投資者”的說法,8月27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對萬科股票的操作,由投資者自行判斷和決定”,同時還強調,公司管理團隊將盡全力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這是否意味著萬科將采取相關行動,比如聯合中小股東?寶能系到底是財務投資還是野蠻人入侵?20年前的“君萬之爭”是否還會重新上演?更令人疑惑的是,一直力挺萬科管理層的華潤集團為何無作為?

寶能系“兇猛”

股災是資本大佬最好的獵場。寶能系選擇了萬科這塊“肥肉”。

從7月到8月26日,有兩次股市大跌,寶能系通過旗下公司前海人壽及鉅盛華連續三次舉牌萬科,在萬科的持股從0瞬間增長到15.04%,並成為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據本報記者了解,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在寶能系舉牌期間一直按兵不動,持有萬科股權一直為14.89%。

寶能系增持萬科股票耗費了巨資,按照增持期間每股約14.5元的中間價計算,共耗資約240億元。即便以增持期間的最低價每股12.4元計算,也要耗資206億元。

寶能系是誰?它為何要斥巨資成為萬科的大股東?

在深圳靠物流起步的寶能系已進入地產、酒店、金融、文化等產業,實際控制人為姚氏兄弟——姚振華、姚建輝,通過寶能投資直接和間接控股了一系列公司,包括鉅盛華,而鉅盛華擁有前海人壽20%股權。目前姚振華現任前海人壽董事長,其弟姚建輝任寶能控股董事長。

此次舉牌的主角之一前海人壽成立於2012年,是險資領域的一匹黑馬,依靠“萬能險”在近幾年實現了保費規模的快速擴大。

但由於萬能險的資金成本較高,前海人壽需要尋求升值空間較大的投資標的。這被認為是前海人壽舉牌萬科的首要原因。前海人壽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是“純粹財務投資”。

萬科股價一直被低估,每年分紅高,現金流和財務結構健康,股權卻很分散,這樣的標的是很多機構投資者所覬覦的。

與此同時,鉅盛華通過股票收益互換、融資融券的形式買入萬科8.04%股份,這部分的股票成本超過100億元。尤其是在最近一輪股災中,鉅盛華依然采用這種方式,顯得頗為激進。

有一種觀點認為鉅盛華此舉是為了維持股價穩定,這也是萬科在最新一輪股災中股價較為堅挺的原因之一。8月26日,萬科收盤價為每股13.25元,相比寶能系舉牌中間價每股14.5元僅下跌了不到9%。

一位接近萬科的人士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股災中使用高杠桿,這樣的做法已經不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了。”

從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這一舉動來看,其有想進一步控制萬科的想法。

股權爭奪戰?

大股東易主,萬科表面上看似乎處之泰然,實則暗流湧動。

萬科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回複稱,萬科是一家公眾公司,萬科股票屬於公開交易品種,對萬科股票的操作,由投資者自行判斷和決定。

同時,萬科還稱,公司管理團隊將一如既往地為全體股東服務,努力為全體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管理團隊將盡全力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註意,萬科強調了要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里應該是不包括寶能系的。這或許意味著萬科接下來可能采取某些措施,比如像20年前“君萬之爭”那樣聯合其他股東抵抗“野蠻人”。

目前,華潤集團、盈安合夥、萬科工會委員會、個人股東劉元是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科股權20.8%。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萬科管理層是行業內的標桿,過去這麽多年給股東帶來了穩定的回報,相信在股權爭奪戰中會有很多股東支持萬科管理層。”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華潤集團聲稱要支持萬科,卻一直沒有動作。華潤集團8月27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對此事暫不回應。”

“華潤集團或許是自顧不暇,宋林出事後,整個集團內沒有人敢做決策。”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萬科總裁郁亮在8月17日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華潤15年來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一直堅持不幹預政策,但每到關鍵時刻都會支持萬科。

郁亮的這種說法似乎在暗示寶能系:你投資萬科股票沒問題,但別幹涉管理層。

在上述券商分析師看來,寶能系或許真有可能成為像華潤集團那樣,做長期的大股東,但給管理層足夠的自由,這樣無論是對萬科還是寶能系來說都是雙贏。否則管理層的動蕩將帶來業績的下滑,寶能系的投資收益也將大打折扣,生命人壽與金地集團鬧翻了就是個教訓。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42

萬科:接受海港城三期客戶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167.html

萬科:接受海港城三期客戶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中國證券網 2015-08-27 17:12:00

8月27日,萬科集團下屬的天津萬港投資有限公司發布通告稱,接受“8.12事故”相關的海港城三期客戶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8月27日,萬科集團下屬的天津萬港投資有限公司發布通告稱,接受“8.12事故”相關的海港城三期客戶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公告表示,此次事故的複雜程度歷史罕見,值此非常時期,公司將響應政府號召全力配合政府工作。

公司決定,對於海港城三期已購買尚未交付的房屋,1)如客戶選擇繼續履行合同,公司將確保交付合格的房產給業主;2)如客戶希望解除合同,公司非常理解。特殊時期,公司將響應政府號召,接受客戶解除合同的要求。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66

【快訊】萬科股權爭奪升級?前海人壽或已成為第一大股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920.html

【快訊】萬科股權爭奪升級?前海人壽或已成為第一大股東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8-27 08:32:00

在股市暴跌之際,前海人壽第三次舉牌萬科(000002.SZ),或躍升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在股市暴跌之際,前海人壽第三次舉牌萬科(000002.SZ),或躍升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8月26日晚間,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於當日接到鉅盛華及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關於權益變動的通知。截至8月26日,前海人壽通過深交所證券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公司A股8020.3781萬股,占公司現在總股本的0.73%。鉅盛華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買入萬科A931.68萬股,占公司現在總股本的0.08%;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46713.86萬股股票的收益權,占公司現在總股本的4.23%。

此前,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經增持了萬科10%股權,目前累計持有萬科15.04%股權。

如果在8月21日至8月26日期間,華潤沒有增持萬科的話,那麽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在萬科的持股已經超過了華潤的14.89%,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從萬科公布的數據來看,自從前海人壽連續兩次舉牌以來,截止8月21日,華潤並沒有任何增持行為,其在萬科的股權一直為14.89%。在8月21日至8月26日期間,華潤是否有增持萬科尚不得知。

前海人壽到底是“野蠻人”還是財務投資者?萬科總裁郁亮在2015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曾表示,萬科歡迎任何投資者,並假設所有投資者都是善意的。

“前海人壽舉牌發生於救市期間,時間很匆忙,舉牌之後才與萬科取得聯系。”郁亮8月17日時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與此同時,萬科與華潤集團高層進行了過會面,華潤集團表示會繼續支持萬科。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77

華潤股份“阻擊”寶能系 重歸萬科第一大股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1202.html

華潤股份“阻擊”寶能系 重歸萬科第一大股東

一財網 安卓 2015-09-06 10:38:00

在寶能系發動旗下前海人壽和鉅盛華通過各種渠道增持萬科A,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原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再也坐不住了。

在寶能系發動旗下前海人壽和鉅盛華通過各種渠道增持萬科A,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原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再也坐不住了。

近日,香港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8月31日,華潤股份以平均每股13.34元的價格買入29743050股,9月1日,華潤股份又以平均每股13.37元的價格買入7521477股。

本報記者估算,連續兩日增持,華潤股份共耗資4.97億元,合計增持37264527股,占萬科總股本的0.34%。而根據萬科半年報顯示:華潤股份截至6月底持有萬科1645494720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4.89%,增持之後,華潤股份持股萬科1682759247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5.23%。

而前海人壽和其一致行動人鉅盛華此前分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融資融券、收益互換三種模式買入萬科A股1661947917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5.04%。

也就是說,華潤股份再次奪回第一大股東的地位。顯然,華潤股份並不願放手護翼了15年之久的萬科,而如此看好萬科的寶能系會就此善罷甘休嗎?抑或兩者間的控股權之爭會在未來愈演愈烈?

前海人壽及鉅盛華的舉牌行動從7月初開始。

7月11日,萬科第一次公告稱截至7月10日,前海人壽在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 A 股 552727926 股,占萬科總股本的 5.00%。而根據公告顯示,在此前的6 個月內,前海人壽多次買賣萬科A。

7月25日,萬科第二次公告稱,截至7月24日,前海人壽在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 A 股 102945738 股,占萬科總股本的0.93%。鉅盛華在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 A 股 449615060 股,占萬科總股本的4.07%。

而後,在8月4日,萬科補充公告稱,在鉅盛華買入的449615060 股中,其中,421574550 股是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的,占萬科總股本的 3.81%。 8月27日,萬科第三次公告稱,截至8 月 26 日,前海人壽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公司 A 股 80203781 股,占萬科總股本的 0.73%。鉅盛華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買入公司 A 股 9316800 股,占萬科總股本的0.08%;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 467138612 股公司 A 股股票收益權,占萬科總股本的4.23%。 截至目此,前海人壽已經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A股735877445股,占萬科總股本的 6.66%;鉅盛華分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融資融券、收益互換三種模式買入萬科A股926070472股,占萬科總股本的8.38%。兩者合計持股達到15.04%。

而根據萬科半年報顯示:其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持股1645494720股,占股14.89%,也就是說,這是自2000年萬科創始人王石引入華潤集團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後,第一大股東地位首次易主。

而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市場更為關註的是前海人壽和鉅盛華是否會在萬科董事會中謀求控股權以及引發後續管理層的變化。

如果僅僅是財務投資,前海人壽和鉅盛華或將由此收手,但如果寶能系欲求“進一步發展”,不排除未來會再度通過前海人壽和鉅盛華增持萬科,當然,這些僅僅是猜測。

在華潤股份重新奪回第一大股東地位之後,寶能系會卷土重來嗎?市場拭目以待。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05

華潤增持萬科 從前海人壽手中奪回第一大股東權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1140.html

華潤增持萬科 從前海人壽手中奪回第一大股東權杖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9-05 13:55:00

華潤在8月31日、9月1日兩次增持萬科,分別以每股均價13.37元人民幣增持約752.15萬股、每股均價13.34元人民幣增持約2974.3萬股。增持完成後,華潤共計持有約16.89億股萬科股份,占萬科總股本(110.48億股)的15.29%。華潤這兩次增持共耗資約4.97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華潤以微弱的優勢壓制了寶能系,重回萬科第一大股東。

記者 吳斯丹 發自深圳

萬科股權爭奪戰正在全面升級。

在寶能系連番叩門奪去萬科企業(0202.HK,000002.SH,下稱“萬科”)第一大股東寶座後,華潤低調增持,一周後重新拿回了第一大股東的王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港交所股權披露信息發現,華潤在8月31日、9月1日兩次增持萬科,分別以每股均價13.37元人民幣增持約752.15萬股、每股均價13.34元人民幣增持約2974.3萬股。增持完成後,華潤共計持有約16.89億股萬科股份,占萬科總股本(110.48億股)的15.29%。華潤這兩次增持共耗資約4.97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華潤以微弱的優勢壓制了寶能系,重回萬科第一大股東。

此前,寶能系通過旗下公司前海人壽、鉅盛華在7月至8月間連續三次舉牌萬科,耗資逾200億元,迅速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8月26日,前海人壽、鉅盛華通知萬科,截至當天,兩家公司增持了萬科5.04%的股份,加上此前的兩次舉牌,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15.04%,以0.15%的優勢,一舉超越了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前海人壽在8月27日回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其對萬科的投資純粹是財務投資。

此後,前海人壽還對外宣稱其看重的是萬科長期投資價值,公司有專門的投資研究團隊,購買萬科經過了深入研究分析。萬科作為行業龍頭,市值近期約1500億元,ROE超過19%,分紅收益率接近4%,屬於標準的藍籌股票;萬科業績和股價一直較平穩,在適宜的市場環境下具備一定的上升空間,符合監管要求,符合前海人壽保險資金穩健和收益安全的資產配置要求。

不過,在萬科管理層的眼中,寶能系儼然已經成為一個“野蠻人”。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在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的第二天(8月27日)發布微博:濱海爆炸,萬科三個小區首當其沖,一萬多居民撤離家園;股市過山車,野蠻人強行入室...,此值特區成立35周年,萬科進入31周年之際,萬科人應對的姿態。

而就在寶能系增持期間,萬科管理層曾與華潤集團會面,以尋求第一大股東的支持,據萬科總裁郁亮透露,當時華潤集團已經表示將繼續支持萬科。

8月27日,《萬科周刊》還發表一篇題為《第一大股東換人之後|萬周春秋》的文章,以此來影射萬科當前的處境和態度。文章主要內容是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在第一大股東換人之後所發的對外公開信,其中提到一點,即一個負責且積極的少數股東將會增持。

此番華潤增持也印證了上述文章的隱射。8月31日,在萬科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王石表示:“萬科一直是股權高度分散的企業。對於萬科而言,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雖然沒有絕對控股,但是有相對控股,萬科多年以來已經適應了這種股權結構,我們對董事會負責,萬科的管理層有積極的發言權。”

目前,華潤、盈安合夥、萬科工會委員會、個人股東劉元生可以確定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科股權21.2%。

編輯:夏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