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知道耶倫夫婦有多少資產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19

akerl

據美國聯邦政府道德辦公室(OGE),美聯儲主席耶倫和她的丈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 Akerlof)去年的總資產在490萬-1340萬美元之間。

耶倫是美聯儲幾位百萬富翁之一。最富有的美聯儲官員們主要的財富來自早年在銀行業和私募股權業的工作。

去年8月披露的數據顯示,耶倫夫婦2013年的家庭資產在530萬-1410萬美元之間。

據《華爾街日報》,美聯儲官員家庭資產以價值範圍披露,並不公布具體的資產價值。

夫婦倆的投資主要是加州大學的養老金計劃,他們都曾任教於此。另外他們還在部分私營企業持有股權,包括康菲石油公司和雷神公司等。

克爾洛夫還持有約100-500萬美元的先鋒指數信托—600投資組合(Vanguard Index Trust – 600 Portfolio)。

耶倫在加州大學養老金計劃中有約50-100萬美元的資產。另外,她收藏的郵票價值約1.5萬-5萬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09

耶倫抨擊華爾街:有些大機構厚顏無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38

20150305yellen

美聯儲主席耶倫周二抨擊華爾街存在不合法和不道德行為,並質疑其價值觀存在普遍缺陷。

據路透,耶倫周二(3月3日)在紐約的公民預算委員會表示,自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和金融機構都有了許多改善,金融系統比原來安全了不少。但大銀行必須繼續強化內部治理和風險管控,否則美聯儲將采取“迅猛有效的”措施。

她說:“很不幸我還需要強調這一點,但我們真心希望我們監管的公司能夠遵守法律和道德準則。近年來,很多大型機構並沒能做到這一點,有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厚顏無恥(brazenly),這樣的案例太多了。”

彭博新聞社,耶倫進而表示:“這些個人和集體行為不由讓人質疑,這些大型金融機構的價值觀是否存在普遍缺陷,可能損害其安全和穩定。”

雖然耶倫未提到具體的事件狀況,但此前,監管部門已經對多家大銀行涉嫌操作貨幣市場及市場利率,並協助部分企業和個人“合理避稅”的做法展開了調查,諸如摩根大通、花旗和美國銀行等華爾街巨頭此前也已經為此支付了巨量罰款。

近年來,華爾街頻頻被曝出醜聞。巴克萊、花旗、瑞銀、匯豐等多家銀行均被卷入LIBOR操縱案。截至2014年5月,LIBOR操縱案對各大銀行的合計罰款已經累計到了60.44億美元,而且遠未結束。

倫敦黃金、白銀定盤價也因為被指責存在內部操縱而進行了全面改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27

美聯儲公布09年會議記錄 耶倫稱美國經濟在“上坡騎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60

耶倫 

我們似乎是在拼命騎自行車上坡,而不是在平地上開跑車。

美國經濟非常困難,人們恨不得要打破儲蓄罐才能勉強度日。

這是時任舊金山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在2009年的美聯儲會議上的表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周三將2009年全年會議的完整記錄在其網站上公開。

記錄顯示,耶倫警告,經濟V型反彈不會出現,甚至漸進式的U型反彈也不大可能,大規模的市場幹預正在失去效果。她還表示,當年年底美聯儲的美元硬幣庫存已經高出2007年水平50%。

耶倫當時擔心美國會陷入日本式的經濟危機。

耶倫在三月份會議上稱,美國家庭的過重債務負擔與90年代日本企業債務負擔過大有同樣的負面影響,後者導致近十年的投資低迷。

美國家庭財富在2008年第四季度縮水近5萬億美元。耶倫表示,她不認為短期內勞動力能讓經濟恢複持續穩定的狀態,因為公司為償債不得不削減薪資。

也是在這次會議上,美聯儲宣布擴大QE規模,購買更多的抵押證券以及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

一個月以後,耶倫為美聯儲擴大QE刺激通縮下的美國經濟辯解,甚至在當年9月,經濟有跡象回暖時,耶倫仍警告,經濟回暖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

時隔6年,耶倫的上述表態與她最近的態度何其相似。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耶倫上月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修改前瞻指引,表明FOMC委員會認為美國經濟條件已充分改善,加息接近合適時機,美聯儲在任何會議上都可能加息。然而,這並不是說美聯儲會馬上加息。耶倫重申“耐心”措辭意味未來幾次會議上不太會加息。

耶倫對美國經濟的評估是謹慎樂觀的。特別地,她認為從很多方面看,美國勞動力市場都出現改善,不過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如還有許多美國人失業或是不完全就業,工資增幅緩慢,勞動力參與率不佳。耶倫還指出,美國家庭財務也更為強勁。

值得註意的是,在2009年一月份的會議上,美聯儲理事Elizabeth Duke警告美聯儲獨立性受到威脅:

我的擔憂是,在我們努力支持市場和私營企業的時候,我們已經快要觸及政治獨立性的邊界。

同樣6年之後,眾議院共和黨人Scott Garret質疑耶倫日常工作安排,稱她工作日程顯示美聯儲是由黨派政治主導的。共和黨人列舉了耶倫去年2~12月日程,其中顯示,耶倫與民主黨人會晤次數遠多於共和黨,表明耶倫更偏向民主黨,這證明了“審計美聯儲”的必要性。今年是共和黨近八年來首次在眾參兩院中占主導地位。

耶倫在09年就“獨立性”回應稱,她不認為美聯儲失去獨立性:

我認為人們應該意識到現在是非常時期,目前的措施對經濟是有利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44

加息“漸進式”:耶倫稱今年稍晚時候或加息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9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8 09:21 編輯

加息“漸進式”:耶倫稱今年稍晚時候或加息
作者:張舒  

周五,耶倫表示,或在2015年稍晚時候加息,加息方式為“漸進式”。如美聯儲預計薪酬增速、核心通脹將走弱,基於市場或基於調查的通脹預期明顯下滑,則美聯儲可能暫停加息。

周五,耶倫出席舊金山聯儲主辦的“新常態貨幣政策”會議,期間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

耶倫稱,與美聯儲絕大多數同事意見一致,她認為當前還不是加息的合適時機,但預計今年某個時候加息時機會成熟,因為美國經濟在變好,過晚加息可能導致通脹高企或影響金融穩定性。當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影響通脹的暫時性因素消退,那麽小幅加息不會影響經濟複蘇。美聯儲加息時,核心通脹或者工資增幅不一定需要大幅增加。

耶倫首次明確列舉了什麽樣的情況下,她會暫停加息。她稱,如果美聯儲預計薪酬增速、核心通脹、其它通脹壓力指標將走弱,或是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進一步明顯下滑,再或是基於調查的通脹預期開始明顯走低,那麽她會對加息決策感到不舒服。

耶倫稱,首次加息後,美聯儲可能緩慢地加息,可以允許失業率低於長期平均水平,也即5%~5.2%區間。如果未來經濟數據不好,那麽美聯儲可能會修改政策路徑。貨幣政策將伴隨經濟數據而改變。

耶倫較以往更為具體地列舉了一系列因素,以說明不應過於激進地收緊貨幣政策。原因包括:

1、從歷史標準看,美國經濟仍然脆弱,因此需要低利率來推動勞動力市場複蘇。盡管去年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均值為每月27.5萬人,但這是在美聯儲超級寬松政策刺激下達到的,表明經濟還是疲軟。

2、通脹仍處於低位。不過,耶倫稱低通脹可能是受暫時性因素影響,比如油價下跌。

3、美國有“長期增長停滯”的風險,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可能無法承受很高的利率水平。

4、過去,日本和瑞典都在時機並不成熟的時候加息,這給美國帶來警示。在均衡實際利率低的時候加息,可能會產生很大的經濟成本,在近零利率時更是如此。利率接近於0,限制了央行進一步削減利率的能力。

5、美聯儲的低利率相當於買了一個“保險”,以低利率來換得經濟增長、通脹提升。

市場參與者認為,未來幾年美國經濟有重回弱勢的風險。

耶倫稱,從市場表現看,投資者下註未來有很大概率美國經濟走弱,屆時聯邦基金利率仍不得不位於低位,利率軌跡平坦,這與美聯儲官員們的預期是不一致的。盡管上周美聯儲官員們大幅下調了利率可能上漲的高度,但還是高於市場預測。根據官員們預測,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0.625%,遠低於12月時預測1.125%,這意味著年內可能有兩次25個基點加息。2016年和2017年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分別為1.875%和3.125%。

耶倫對美國經濟表示謹慎樂觀,稱總體產出和支出溫和增長,勞動力市場可能將進一步改善。不過,她指出未來強勢美元會拖累美國出口。

上周,美聯儲在3月FOMC聲明中刪除了“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有耐心”的措辭,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美聯儲可能會加息。目前,除加息時點受到高度關註外,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速度也極為重視。


來源: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35

耶倫大媽是否在重蹈2004年的覆轍?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8a.html

    在耶倫講話後,全球市場情緒突發逆轉性變化,美元掉頭,黃金急漲,甚至連銅這樣具備金融屬性的商品也開始上揚。

    市場開始壓註耶倫控盤失敗,大量資金進入債券市場,長期收益率下滑。

    2004年格林斯潘花費18個月,連續加息,進而伯南科接棒,繼續連續加息14個月,最終的結果是大家看到的2008年全球金融崩潰。

    格林斯潘加息太晚了,他為了拯救高科技泡沫崩潰,縱容了弱勢美元和低利率過久的時間。

    但這個和1994年的加息周期成功有什麽區別嗎?

    我們來回顧一下,克林頓時期的黃金歲月,伴隨著中國崛起,大量廉價商品幫助美國維持低通脹。廉價資本湧入美國,伴隨著美元強勢,不僅僅推動互聯網科技泡沫,也帶來美元資產上揚,就業率大增,出現兩低一高的繁榮景象,預算出現高額盈余。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克林頓希望居者有其屋的想法,壓迫銀行放松信用基礎,推動窮人買房的行為也為21世紀初的次級債風險埋下種子。

    2004年的加息已經和1994年大不相同,美元持續下跌,伴隨著房地產泡沫繼續泛濫,經濟卻沒有太大改善,911事件對美國人的心理是一個沖擊,美國打了一場戰爭。

   時間推到今天,2015年的狀況,是美國頁巖油氣革命帶給美國大量就業機會、美股和美國地產上揚改善了美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同樣的高科技泡沫在蘋果、google、特斯拉、3d打印、基因醫療等方面出現了一股浪潮,同時大宗商品暴跌,帶給美國低通脹,就業也增長到08年以前的水準。

   你可以發現,這實際上類似1994年的加息前後,美國在2014年退出QE,加息預期導致美元大漲,同時美股和房地產繼續維持堅挺。

    但是有一點,如果耶倫的鴿派思想占上風,就會將類似1994年前後的光景變成類似2004年。因為美元會掉頭便成弱勢下跌,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美股和房地產泡沫重新形成,銀行業因為長期貸款沒有利益,而更多的將資金投向短期風險資產,到美聯儲再次想要加息的時候,就會重演2004年之後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的窘況,將美國和全球經濟推向另一次巨大的金融崩潰中去。

     而中國在美國鴿派占上風,同時歐日又在貨幣戰爭如火如荼,不得不加入,實行貨幣寬松,那麽全球就會回到1914年,或者回到1928年。

    回到這兩個時間節點的訴求就是:

    第三次世界大戰。

     通過一次毀滅性的大戰來做一次徹底的市場出清。

     羅斯福當年的新政穩定了美國經濟,但沒有拯救美國經濟,後來美國是通過置身於一次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之外,依賴歐洲大陸的毀滅,才得以恢複經濟,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實際上,你回顧這些年的跡象,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景象、背後邏輯等等,都是一摸一樣的。

    精英治國的迷誤在於,當統治全球的自以為是的精英開始犯錯時,就一定是全人類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糾偏。

    更多研究,盡在www.ott.ac,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07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te.html

     最近出差都睡不好,質量奇差,一般晚間會醒來幾次,所以回到上海還是有點累,淩晨美聯儲講話,我也沒什麽精神去看,直接睡了。

     耶倫大媽的講話,我早晨看了一下,基本上在意料之內,唯有希望通脹到2%的目標,令人難以理解,基本上屬於腦袋進水的經濟學家才會講這樣的話。

     一個經濟體能夠維持低通脹、低失業率、高增長的二低一高目標,是任何國家,無論其為發達亦或是發展中的經濟體,夢寐以求的事情。克林頓時期,維持了長達十年的兩低一高狀態,並伴隨著強美元、低利率的狀態,引發新技術革命,帶著超額財政盈余,屬於美國佬至今不能忘懷的黃金歲月。

     然後耶大媽說:不行,俺得讓通脹上2%,俺家里還有兩畝大蔥,不能虧了。

     我嚴重懷疑她的經濟學是在朝鮮學的。

     下次美聯儲可以考慮請老王去做主席,至少我在工地上學的包工頭經濟學還能弄懂一點常識。

     說起包工頭,今天和房東簽了合同,租了間房子,是一百多年的老房子,一層平房。東家老先生是一個作家,寫了許多鄉土歷史,帶我們在街上穿行時,講解一些故事,非常有意思,大漲見識。

      東家也不是為了一點房租,主要是他非常懂得,房子沒有人住,會更容易壞。這點我們有共同語言,他在擔心老房子裝修時牢固的問題,我請他不要擔心,因為我曾經做了許多年的老房子包工頭,熟悉這類活。

     房子旁有大片空地,其實原本這里周圍不少地塊都是他家的。其祖上和我是同行,廟宇的專業工匠,要是在日本,就是受人尊重的匠師了。世界上最長久的公司,長達數千年的廟宇營造商,就在日本,備受尊崇。

     我準備自己動手來做,邀請了一些網友相助,其實活兒不多,重新做一下強弱電和水,做一下門窗和天花板處理,刷一下墻,布置一下咖啡臺面,再買一些家具,就完成了。工期預計一個月。

      這里沒什麽人,昨天徒步行走時,霧霾嚴重,買了口罩,順便和藥店人員聊了幾句,他們感嘆不僅僅是本地人少了,連外地人也少了,這個鎮正在沒落。我說開個咖啡館,兩人以為我腦子壞掉了。

      其實這是個不錯的鎮,苦於找不到方向,既不能做成西塘周莊那種熱火朝天的商業旅遊地,也無法在保持幽靜時開拓商業價值。我個人的定義是給一些願意回歸鄉村的人們一個隱居之地,給那些金融客、設計師、藝術家、自由職業者一個值得品味的地方。

      下午去四下里兜轉,看見上海最美麗的鄉村,正如數千年傳承,仍舊是錦繡江南。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4

耶倫暗示12月加息可能性 眾議員反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642.html

耶倫暗示12月加息可能性 眾議員反駁

一財網 林潔琛 後歆桐 2015-11-05 11:11:00

目前已經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參差不齊。一方面,受到油氣和大宗商品相關公司的盈利大幅下降影響,當前的美國企業財報季很可能將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表現,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整體盈利將下降0.5%。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11月4日向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她在問答環節中表示,如果經濟數據支持,12月將是可能的加息時點。在耶倫的此番表態後,根據CME Group的數據,市場對美元升值可能性的預期升至60%。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Dudley同天也表示同意耶倫的立場,12月加息是可能選項。

耶倫在作證前表示:“現在我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還沒做出最後決定。最終決定將取決於12月前的各項經濟數據。”她表示,委員會預計經濟能夠獲得足夠發展,推動勞動市場進一步改善,以及通脹率達到2%的加息目標值。

她透露,美國的銀行業也較以往更為健康。美國資本前八的銀行總資產實現了翻番,達到5000億美元。區域性銀行由於社區銀行貸款率的增長,資產狀況也很良好。但她承認,大銀行在風險管控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潛在問題,可能對金融系統帶來危害。

事實上,此前,為了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美聯儲曾提出一份預防救助銀行的新規,將對“大而不能倒”的大型金融機構管理財務的方式施加新的限制。

耶倫對於12月加息可能性的表態受到美國民主黨眾議員Brad Sherman的反駁。Sherman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在上帝的計劃里,秋天不適合加息,這也是我們稱秋天為fall(亦有下降之意)。按照上帝的想法,春天才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所以,若要符合上帝的意願,可能要把加息推遲到5月。”

目前已經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參差不齊。一方面,受到油氣和大宗商品相關公司的盈利大幅下降影響,當前的美國企業財報季很可能將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表現,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整體盈利將下降0.5%。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美國10月ADP就業人數18.2萬,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好於預期的18萬,前值20萬修正為19萬。美國10月ISM非制造業指數59.1,大幅好於預期的56.5,亦高於9月的56.9,顯示美國經濟增長的步伐在10月企穩。美國9月貿易帳赤字408.1億美元,前值赤字483.3億美元,預期赤字411億美元。9月對華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因對華進口攀升。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98

耶倫釋放加息信號 人民幣如何備戰“風險6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979.html

近幾周來,美聯儲官員輪番上場渲染加息預期,這回終於輪到了主席耶倫。美東時間上周五下午1點15分,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哈佛大學講話期間表示,如果數據改善,未來數月加息很可能是合適的。耶倫說話後,6月加息預期上升,7月加息概率預期創62%的歷史新高。

盡管中國資本賬戶並未完全開放,但一般認為,加息可能會加劇人民幣貶值預期。面對風險或熱點事件高發的6月——美聯儲加息、英國退歐公投、A股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人民幣又將如何備戰?

在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期舉辦的研討會期間,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張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第一要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第二要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第三要保留適度的資本流動管理,特別是應努力遏制短期資本的大進大出。當然長期開放趨勢不變。

中國央行此前表明,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一籃子匯率變化將成為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減震器’,”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告訴記者,“如果未來美元指數整體趨強,人民幣中間價更可能以更小的幅度相對走弱,從而引導即期匯率出現類似的走勢,因此介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將有所上升,而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更小,可能更有利於國內經濟、資產價格預期的穩定。”

推遲的加息漸行漸近

今年年初前後,由於耶倫一直態度偏“鴿”,因此市場甚至預計年內加息都可能無望,但情況已經逆轉。

此次耶倫表示,未來數月美聯儲緩慢、謹慎地加息很可能是合適的。美聯儲需避免過快加息,因為這可能導致經濟增速放緩。加息過快並觸發經濟下行後,美聯儲的應對措施很有限,這就是為什麽美聯儲行動會比較謹慎。

雖然表面來說這番措辭仍顯得十分鴿派與謹慎,但也有經濟學家對記者表示,耶倫可能是至今最為鴿派、溫和的一任主席,身為勞動經濟學家的她常常會表示出對勞動力市場的擔憂,這有時甚至會讓市場產生誤解。

不過,她仍對美國經濟情況給出了積極評價。耶倫指出,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在緩慢複蘇,目前看來,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美國經濟還在持續改進。在經歷了一季度GDP的低迷之後,耶倫預計經濟將加速增長。

相較之下,其他官員此前的措辭就更為樂觀。5月20日,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表示,6月例會肯定存在加息的可能,6~7月加息是合理的;里士滿聯儲主席萊克表示,6月加息的理由很充分。他在4月會議上支持加息,還認為可接受今年加息四次。美元進一步走強的預期由此被點燃。

(6、7月加息預期飆升)

人民幣漲跌有跡可循

面對美元走強的可能性,國內外市場在經歷了“811匯改”後對人民幣的預期更加理性,且人民幣中間價的定價機制的確日趨透明,有跡可循。

花旗銀行中國區資金交易部主管姚振華指出,“811匯改”以後,花旗銀行對人民幣中間價的每日測算與央行公布的實際值吻合度很高,而市場價與中間價的偏離也很小。

也有美資投行的交易員表示,目前的人民幣市場相當淡靜,在整個市場弄清楚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後,海外市場的瘋狂炒作熱情反而偃旗息鼓了。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2016 年1月7日最弱時的6.5965開始回升,到4月中旬,最強時到過6.45,最大升值幅度超過2%。而與此同時,CFETS人民幣指數從2015年12月初102.5的高點,回落到5月3日最低時的96.53,下降了5.8%。

因此,此前就有研究觀點認為,人民幣是在貶值,央行意在“策略性”“非對稱性”或“悄悄地”推動人民幣貶值。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民生證券海外組負責人張瑜對記者表示,總體來看,年初至今人民幣面臨的大背景是“歐日加三匯大幅升值+中美基本面同速前進且無明顯的相對背離”,因此雖然美元當時走弱,但人民幣仍表現為對一籃子貨幣貶值,即可以完成“美元指數與CFETS指數雙貶+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運行平穩”的局面。

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漸行漸近,張明認為,短期內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仍十分重要。“此後降息可能性下降,這旨在避免中美利差縮小而加劇貶值預期,”不過他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不論美聯儲加息與否,中國6月後降準的必要性都在提高。

下一步,謝亞軒認為,“保持匯率基本穩定”意味著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圍繞一個區間波動,在主要貨幣的匯率關系不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會處於一個區間波動的狀態。“據我們統計,從2014年12月31日至2016 年5月10日之間,CFETS人民幣指數處在(96.5,105.7)的區間。同期,美元指數處於(90.3,100.3)的區間。在此條件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6.19,6.59)的區間內上下波動。 ”

張瑜預計,未來的美元即將進入的升值邏輯截然不同,是美國加息預期+國內經濟回落共同推生下的結果,中美基本面背離加劇,只有三種情景——美元漲+CFETS漲+中間價平,美元漲+CFETS平+中間價跌,美元漲+CFETS小漲+中間價小跌。“目前來看第三種情景的概率較高,CFETS與中間價兩條腿走路,共同消化美元升值。”

堅持漸進匯改方向不變

美聯儲加息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對於人民幣而言,其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仍不會改變——堅持逐步向自由浮動的匯率機制過渡。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喬依德認為,要堅持漸進性的匯率改革,匯率改革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信心和政治問題。

關於如何處理匯率政策和資本賬戶開放的關系,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告訴本報記者,在中國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匯率浮動,特別是匯率的短期浮動不是非常必要。只有當資本賬戶完全開放,才需要充分浮動。

“短期匯率功能就是對資本流動的反應,當資本流動和匯率自由化同時進行時,匯率自由化應該比資本賬戶大規模開放更早一點,這樣匯率的變化預期對資本流動作用較小。”張春建議。

當然,中國在資本賬戶開放的道路上並不會因短期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而走回頭路。複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林曙稱:“中國資本賬戶管制的主要問題是成本非常高且效率在下降,因此對管制有效性存疑。實際上資本管制最大的問題是,最需要管制的時候往往管制成本最高。因此,中國現在需要考慮如何逐步開放資本賬戶。”

張春也認為,如果當中國居民的海外資產配置達到一定比例後,就不會對人民幣貶值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因為其所持有的部分海外資產已經起到了對沖貶值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70

耶倫力挺美國經濟:勿對“非農”反應過度 加息不會缺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227.html

6月3日,美國非農就業報告爆出“黑天鵝”——5月美國非農就業增長3.8萬,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16萬。這一滑鐵盧的態勢令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幾乎清零。那麽,美聯儲主席耶倫究竟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對於加息的影響?

北京時間6月7日淩晨00點30分,耶倫在費城的世界關系委員會(World Affairs Council)發表演講,她強調:“盡管這份就業報告的確令人擔憂,但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應該對任何單一報告過度看重(one should never attach too much significance to any single monthly report)。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總體都較為積極。例如,最新申請失業金人數持續保持低位,該指標也是勞動力市場條件變化的先行指標。”

至於加息預期是否會因此生變,耶倫似乎顯得較為鷹派,“由於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時滯(lag),因此收緊貨幣政策的速度可能會發生在各項指標都符合美聯儲政策目標之前。”可見,耶倫也在向市場傳遞一個信號——不要因為非農就業的“滑鐵盧事件”就以為加息永遠告吹。《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多次報道,美聯儲加息進程只會遲到,而不會缺席。

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6月16日淩晨兩點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當前,CME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對於6月加息的預期為3.9%,7月的預期則為31.3%。主流觀點認為,最值得關註的月份是7月、9月和12月,預計美聯儲今年仍將加息1-2次。

(美聯儲7月加息預期為31.3%)

無獨有偶,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也在近期表示:“盡管5月非農就業不及預期,但我們必須以長期視角來看待這種就業數據。在過去兩年中,我們看到美國經濟主要指標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雖然並不是每一個指標都非常好,但趨勢才是我們所關心的。在過去6個星期中,美國的消費狀況,包括汽車消費和房地產消費,以及工資增速都在上升。我們不應該對一個月的報告數據過度反應。”

耶倫稱,勞動力市場的消息在過去幾年始終較為積極,就業人數大大增加,失業率降至5%以下,家庭收入上升。“危機以來,就業市場強勢複蘇,我相信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slack)已經接近消除。美國2015年總計新增就業270萬人,月均增長23萬人;今年前3個月,就業增速僅是小幅放緩,月均略小於20萬人,失業率降至5%以下,這一比例在2009年時高達10%。”

此外,耶倫也指出,數據顯示,3月的職位空缺率(jobs opening rate)創下記錄,離職率(quits rate,即員工自願辭職人比例)也不斷上升,接近危機前水平,“離職率上升就意味著人們對於就業市場更有信心,並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因此,整體勞動力市場情況仍然較為積極。”

“在此背景下,上周五的就業報告令人失望,”但耶倫也指出了報告的一個亮點,即非農私營部門的所有員工時薪增速同比提高2.5%,“這一跡象創下今年新高,顯示薪資增速終於開始回升。”

當然,耶倫並非意在讓市場忽略這份報告的重要性。“盡管如此,非農就業報告仍是重要的經濟指標,我們將需要密切關註就業市場發展。”

比起勞動力市場,美聯儲似乎更擔心通脹不及預期。耶倫表示,個人消費支出(PCE,美聯儲更青睞的通脹指標)同比僅上升1%。不過,耶倫仍保持樂觀,因為兩大抑制通脹的因素都是暫時性的。首先,此前暴跌的油價有望不斷回升;其次,美元升值此前壓低了進口品價格,但近期美元並未繼續走強。

因此,耶倫最終強調,逐步收緊貨幣政策的寬松幅度仍是合適的。由於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時滯,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向來是前瞻性的,因此加息的動作可能不會等到政策目標完全實現後才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25

耶倫力挺美國經濟:勿對“非農”反應過度 加息不會缺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227.html

6月3日,美國非農就業報告爆出“黑天鵝”——5月美國非農就業增長3.8萬,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16萬。這一滑鐵盧的態勢令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幾乎清零。那麽,美聯儲主席耶倫究竟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對於加息的影響?

北京時間6月7日淩晨00點30分,耶倫在費城的世界關系委員會(World Affairs Council)發表演講,她強調:“盡管這份就業報告的確令人擔憂,但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應該對任何單一報告過度看重(one should never attach too much significance to any single monthly report)。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總體都較為積極。例如,最新申請失業金人數持續保持低位,該指標也是勞動力市場條件變化的先行指標。”

至於加息預期是否會因此生變,耶倫似乎顯得較為鷹派,“由於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時滯(lag),因此收緊貨幣政策的速度可能會發生在各項指標都符合美聯儲政策目標之前。”可見,耶倫也在向市場傳遞一個信號——不要因為非農就業的“滑鐵盧事件”就以為加息永遠告吹。《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多次報道,美聯儲加息進程只會遲到,而不會缺席。

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6月16日淩晨兩點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當前,CME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對於6月加息的預期為3.9%,7月的預期則為31.3%。主流觀點認為,最值得關註的月份是7月、9月和12月,預計美聯儲今年仍將加息1-2次。

(美聯儲7月加息預期為31.3%)

無獨有偶,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也在近期表示:“盡管5月非農就業不及預期,但我們必須以長期視角來看待這種就業數據。在過去兩年中,我們看到美國經濟主要指標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雖然並不是每一個指標都非常好,但趨勢才是我們所關心的。在過去6個星期中,美國的消費狀況,包括汽車消費和房地產消費,以及工資增速都在上升。我們不應該對一個月的報告數據過度反應。”

耶倫稱,勞動力市場的消息在過去幾年始終較為積極,就業人數大大增加,失業率降至5%以下,家庭收入上升。“危機以來,就業市場強勢複蘇,我相信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slack)已經接近消除。美國2015年總計新增就業270萬人,月均增長23萬人;今年前3個月,就業增速僅是小幅放緩,月均略小於20萬人,失業率降至5%以下,這一比例在2009年時高達10%。”

此外,耶倫也指出,數據顯示,3月的職位空缺率(jobs opening rate)創下記錄,離職率(quits rate,即員工自願辭職人比例)也不斷上升,接近危機前水平,“離職率上升就意味著人們對於就業市場更有信心,並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因此,整體勞動力市場情況仍然較為積極。”

“在此背景下,上周五的就業報告令人失望,”但耶倫也指出了報告的一個亮點,即非農私營部門的所有員工時薪增速同比提高2.5%,“這一跡象創下今年新高,顯示薪資增速終於開始回升。”

當然,耶倫並非意在讓市場忽略這份報告的重要性。“盡管如此,非農就業報告仍是重要的經濟指標,我們將需要密切關註就業市場發展。”

比起勞動力市場,美聯儲似乎更擔心通脹不及預期。耶倫表示,個人消費支出(PCE,美聯儲更青睞的通脹指標)同比僅上升1%。不過,耶倫仍保持樂觀,因為兩大抑制通脹的因素都是暫時性的。首先,此前暴跌的油價有望不斷回升;其次,美元升值此前壓低了進口品價格,但近期美元並未繼續走強。

因此,耶倫最終強調,逐步收緊貨幣政策的寬松幅度仍是合適的。由於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時滯,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向來是前瞻性的,因此加息的動作可能不會等到政策目標完全實現後才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