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行:缺水可能導致部分地區損失6%經濟增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637.html

《第一財經日報》從世界銀行(下稱“世行”)獲悉,其最新發布的報告稱,氣候變化加劇水資源短缺,可能令部分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遭遇6%的損失,從而迫使人口遷移,並引發暴力沖突。

世行在這份《高溫與幹旱:氣候變化、水與經濟》的報告中指出,人口增多、收入增加和城市擴張的綜合影響將會導致對水的需求成倍增長,而水的供應則變得更加不穩定和不確定。

此前,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的報告也印證了上述氣候變化將引發GDP損失的判斷。ILO在其報告中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引發的工作場所溫度條件惡化,新興經濟體將損失多達10%的工作時間,而對於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工作時間的損失,意味著在經濟產出或GDP方面將產生幾乎同樣程度的不利影響。

水資源緊缺危機

世行報告指出,如果不盡快采取行動,目前水資源豐沛的地區如中非和東亞都會面臨缺水,而已經缺水的地區如中東和非洲薩赫勒地區缺水狀況會進一步惡化。而由於水對農業、人體健康和收入的影響,相關地區的經濟增長到2050年可能會下滑6%。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6%代表在水資源政策照舊情況下的一個中值。總的來說,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在水資源政策照舊的情況下,GDP比沒有氣候變化壓力的情況下低6%。

值得註意的是,各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比如該變化對西歐沒有很大影響,但對世界比較炎熱幹旱通常也比較貧困的地區影響則比較嚴重。

世行還在報告中警告說,淡水資源減少,以及來自其他用途如能源和農業的競爭,到2050年可能會使城市可用水資源比2015年減少三分之二。

報告稱,水資源不安全,可能會大大增加發生沖突的風險,幹旱引起的糧價暴漲有可能激發潛在的沖突,迫使人口遷移。報告稱,在經濟增長受降雨量影響的地區,旱災和水災引發了移民潮和暴力激增現象。

報告同時認為,更好的政策決策可以緩解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負面影響,一些地區通過改善水資源管理有可能將增長率提高5%。

報告作者、世行資深經濟學家理查德•達瑪尼亞表示:“希望還是有的,如果政府針對缺水問題提高用水效率,把25%的水用於價值更高的用途,損失也會顯著減少,部分地區甚至有可能消失。改善水資源管理可以帶來高額的經濟紅利。”

報告認為,在世界上的極度幹旱地區,需要采取影響力更大的政策來防止水資源的低效使用,需要實行更強有力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來應對日益嚴重的氣候壓力。改善水資源分配規劃、采取提高用水效率的激勵措施、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水的供應量和可用性等,可有助於引導各國構建具有水資源安全和氣候韌性的經濟。

高溫作業影響GDP

與此同時,ILO在4月底發布的最新報告則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引發的工作場所溫度條件惡化,新興經濟體將損失多達10%的工作時間。

這份題為《氣候變化和勞動:高溫作業的影響》的報告,參考了此前針對各經濟體開展的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日益頻繁的極端溫度條件對勞動作業影響的最新研究。

報告指出,過高的工作場所溫度是廣為人知的影響職業健康和生產效率的危險因素,也是熱疲勞、中暑,乃至在“極端情況下”導致死亡的風險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

報告顯示,氣候脆弱國家中有超過10億勞動者及其雇主和社區已經受到了工作場所嚴重高溫的影響,然而氣候變化對於勞動作業的影響並未在全球和各國的氣候或就業政策中得到充分反映。

報告表明,在某個國家,氣候變化導致的總體有效工作時間損失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達到4%,這充分體現了高溫作業這一挑戰的現實性。

該報告指出,高危地區主要包括美國南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南美洲北部、北非和西非、南亞和東南亞。而室外勞動作業情況較多、工業和服務業勞動者工作環境溫度控制情況較差的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尤為脆弱。

報告還指出,即便實現《巴黎協定》中提出的1.5攝氏度的較高溫控目標,在2030年之前,世界主要地區每年仍將有幾乎一整個月的時間面臨極度高溫。這樣的高溫情況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工休需求上升,同時也增加了健康和工傷的風險。

“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早已制定了工作場所的溫度條件標準,然而氣候變化改變了原先的溫度條件。”該報告指出,“氣候進一步變暖對在室外或缺少空調制冷的環境中工作的勞動者或雇主將構成嚴重挑戰。”

該報告還呼籲,加強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中所確定的現有溫室氣體減排計劃的執行力度,將有助於大幅減少工作場所溫度上升在經濟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81

報告:營養不良導致年度全球GDP損失超08金融危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309.html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營養不良”,這是17日發布的《2016年全球營養報告》公布的調查結果。《全球營養報告》聯合主席Emorn Udomkesmalee博士稱,營養不良已成為一種全球“新常態”,除了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消瘦及微量營養素缺乏癥,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肥胖和超重率繼續上升。

根據該報告,所謂營養不良,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兒童生長與發育不良,個體消瘦或易受感染,過度肥胖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膽固醇,缺乏重要的維生素或礦物質等。

就目前來看,營養不良和不健康飲食是造成全球疾病負擔的最大因素,各國都面臨著營養不良造成的嚴峻公共衛生挑戰。該報告強調了營養不良造成的驚人經濟成本,比如,由於營養不良,非洲和亞洲每年將流失11%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當前,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年度全球GDP流失額超過了2008-2010年金融危機時期。至於家庭成本,在美國,如果某一家庭有一個人面臨肥胖癥困擾,那麽該家庭平均需要額外花費8%的年收入用於支付醫療費用。在中國,一位糖尿病患者將需要花費16.3%的年收入來支付醫療費用。

尤為重要的是,對解決營養不良問題,存在嚴重的資金缺口。

該報告分析表明,2014年,營養相關的非傳染病僅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捐助資金,盡管所有非傳染病目前可導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近50%的死亡和殘疾。在報告分析的24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政府預算中,平均僅有2%的支出分配用於減少營養不良問題,而營養項目的捐款額也僅維持在10億美元的水平。

《全球營養報告》聯合主席Corinna Hawkes 指出,“我們還遠不足以解決營養不良問題,當前各國政府和捐助方還必須應對營養相關非傳染病和肥胖對改善全球健康和發展構成的威脅。目前,全球每12個人中就有1個人患有糖尿病,近20億人深受肥胖或超重困擾。為此,我們必須采取行動力挽狂瀾”。

去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的目標納入,要求全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營養不良問題並采取行動,專註於營養不良問題的各個方面,並努力爭取到2030年為全人類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在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至少有12個目標包含與營養高度相關的指標,這反映了營養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改善營養是在衛生、教育、就業、女性賦權以及減貧和減少不平等等方面實現進步的前提。

報告研究者將“政治承諾”視為促成所有這些成果的關鍵因素,提出需要做出政治選擇,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只是現在尚未走上實現營養目標的正軌。從根本上講,消除營養不良是政府領導人、捐助者、社會團體以及國際、國內和地區企業需要做出的一個政治選擇。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及本次發布會聯合發起人楊月欣博士稱,世界近一半國家背負的“雙重負擔”(同時對抗營養不良及肥胖/超重)問題。她說,新報告發現,目前世界各國必須戰勝的是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而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也不例外。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必不可少。

楊月欣提到,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日漸加劇的營養相關慢性病(比如肥胖和糖尿病)的挑戰,並開始著手采取相關行動。例如,一個月前發布的新版《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了每日鹽、糖的攝入量上限。

報告還提供了近年來中國在營養不良研究方面的投入數據。例如,2000年肥胖及肥胖相關的飲食和運動模式的成本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8%,預計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至8.73%。在中國,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將損失年收入的16.3%。而高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4.3%都將被消耗在各種形式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療上。

該報告是對全球營養狀況的年度獨立評估報告,由獨立專家組編寫,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負責監督其編制和傳播。《全球營養報告》的資助方包括: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英國國際發展部、加拿大政府、英國兒童投資基金會、歐委會、德國政府、愛爾蘭援助署、美國國際開發署、荷蘭政府、1,000 Days及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農業促進營養與健康研究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70

【脫歐公投專題】80億歐元損失實在傷不起 跨國車企Say No!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539.html

新華社消息,日產汽車公司表示,將起訴英國“脫歐”陣營,原因是其未經許可在“脫歐”宣傳單上使用日產公司的標誌。該宣傳單上寫到,“大公司都表示,不管公投結果如何,他們都將留在英國。”日產英國公司發言人戴維·傑克遜說:“‘脫歐’陣營在宣傳材料中使用日產公司名稱和標誌嚴重歪曲了我們2016年2月23日公開發表和廣泛傳播的立場。”事實上,包括日產在內的汽車制造商都支持英國留在歐盟。

在全球20家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中,有18家已經在英國有生產和投資,80%左右英國產的汽車都用於出口,其中近60%出口至歐盟國家,一旦英國脫歐,上述制造商或將面臨10%的高關稅,而英國的汽車業也將遭遇創傷。

汽車業盈利損失或達80億歐元

汽車制造商們支持英國留在歐盟最關鍵的原因,是不知道一旦退歐,英國和歐盟之間能夠達成怎樣的貿易協定,以及這是否會影響關稅。包括豐田、勞斯萊斯、賓利、捷豹路虎以及福特等車企在此之前都公開發聲,表示不希望英國退出歐盟。

寶馬集團CEO克魯格早在3月的日內瓦車展就上表示,“英國退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現在還無法估量,然而寶馬在英國擁有MINI和勞斯萊斯品牌,並建立了發動機工廠。英國與歐盟之間能否達成貿易協定以及達成怎樣的協定對寶馬集團來說至關重要。” 日產汽車CEO卡洛斯·戈恩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從企業層面來講,我們當然傾向於英國繼續留在歐盟,這對於促進就業、增加貿易往來以及企業削減成本而言都是最合理的選擇。對我們來講,穩定要遠比未知的風險要好得多。” 日產在英國東北部擁有一座大型工廠,用於制造日產和英菲尼迪品牌汽車。

而在給員工的一封公開信中,豐田英國公司的總經理寺本茂(音)甚至發出警告說,離開歐盟將使汽車增加10%的關稅,迫使公司削減成本或提高售價,影響銷量。豐田在英國設有兩條生產線,雇用超過3400人。豐田在英國產汽車有90%用於出口,其中75%左右出口至歐盟客戶。

在英國本土制造的跨國車企們不願意英國脫離歐盟,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CEO邁克·霍斯也公開表示:“歐盟市場準入、商品及勞動力自由流動、歐洲的貿易政策和行業規定,這些從根本上來說對英國汽車業是至關重要的。”簡而言之,如果脫離歐盟引起貿易規定的變化,也將對英國汽車業帶來不利影響。

英國是歐洲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以及第三大汽車制造國。近年來,英國汽車業複蘇勢頭強勁,出口占總產量的80%左右,近60%都是出口到歐洲市場。一旦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協定由零關稅變成10%的關稅,英國汽車出口必將受挫。甚至會進一步影響就業和GDP水平。來自SMMT的數據顯示,僅汽車工業為英國提供的工作崗位就有70萬個,創造的產值占到英國GDP的3%。ISI Evercore駐倫敦分析師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認為,脫歐或將使英國汽車產業為此蒙受超過80億歐元的盈利損失。

明年新車註冊量或下降近15%

雖然車企對英國脫歐大多持“反對”意見,但源於本土的公司以及已有投資計劃的公司幾乎都不打算變更現有的投資計劃,部分企業表示未來的發展策略需要等待該國與歐盟其他國家達成的包括貿易在內的協議。

賓利全球營銷及銷售負責人羅凱文(KevinRose)指出,“不管結果如何(指英國脫歐),我們將按照既定計劃去執行,並繼續實施之前公布的投資項目。”歐寶CEO倪凱銘(Karl-ThomasNeumann)此前在接收媒體采訪稱,該公司去年已經關閉了德國波鴻(Bochum)工廠,但並沒有關閉英國工廠或撤離英國市場的打算。“如果英國退出歐盟,我們的業務依然會保留,投資也會繼續。” 在此之前,日產也宣投資3700萬英鎊(約合5,880萬美元)在其英國桑德蘭(Sunderland)工廠新增一條沖壓生產線,為投產下一代Juke SUV做準備。

英國是捷豹路虎的“老家”。捷豹路虎CEO施韋德(RalphSpeth)此前稱,“現在談英國脫歐為時尚早,我們不清楚政府今後會做出何種決定,目前只能靜觀其變,但我們依然會選擇留在英國。”不過,也有數據顯示,2015財年內,捷豹路虎集團在英國本土的索利赫爾、利物浦、伯明翰工廠制造了超過50萬臺新車,大部分用於全球出口。如果按照10%的出口稅率,對於捷豹路虎來說,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中國車企方面,目前長安、上汽以及吉利都在英國本土投資有研發中心或工廠,而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也在宣布已正式登陸英國市場。不過,相較於跨國車企,脫歐事件對上述中國本土車企來說影響不大。上汽大通公關總監楊洪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上汽大通在英國的總代理商是愛爾蘭的一家經銷商,加之上汽大通的出口車型本身都是本土生產、整車出口,已經產生有關稅,所以脫歐對其業務發展幾乎沒什麽影響。

英國脫歐的公投即將開始,雖然目前並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這種不確定性已經給英國本土的汽車產業帶來一些波動。阿恩特·埃林霍斯特預計,明年英國新車註冊量將下降14.4%,西歐地區的汽車產量則將下降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13

武漢一片澤國,洪水沖走上萬頭豬:湖北這次損失有點大

記者 邵海鵬 周芳 發自武漢

連續暴雨來襲,困擾長江中下遊的湖北、安徽等省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5日抵達武漢,原計劃參加當天開幕的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但從5日傍晚開始,電閃雷鳴,暴雨在武漢傾瀉了一整夜。6日一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接到大會組委會通知,由於武漢雨情汛情嚴峻,為保障大家的人身安全,大會議程已作更改。

受影響的不只是這一國家級專業大會。5日晚到6日晨,武漢再遭強降雨襲擊,近一周的降雨量粗略估算相當於40個東湖的蓄水量。連續強降雨導致全城近200處路段嚴重漬水,大小車輛均無法通行,部分地鐵站點進水,市內部分地區電力、通訊中斷,中小學校臨時停課,不少企業允許員工在家辦公,政府建議市民減少外出。此外,武漢多個長途客運站的多個班次停班,另有多趟列車受強降水影響停運。

大水圍城,對百姓生活和經濟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市內菜市場發現,從上周大雨初現開始,江城多數蔬菜價格開始明顯上漲,普遍漲價一成多,最高漲價四成。菜販稱,漲價主要是蔬菜生產與運輸批發環節有所斷檔。

作為全國重要的生豬調出大省、全國淡水魚養殖大省之一的湖北,生豬、畜禽、淡水魚養殖均因遭遇洪澇肆虐,導致養殖戶損失慘重。

多家豬場被淹,大多魚塘被沖

湖北生豬養殖數量居全國前十,2014年底統計局數據是生豬存欄2550.67萬頭,占全國5.5%。武漢的芝華商業數據分析有限公司(下稱“芝華數據”)通過受災地區的養殖場戶了解到,此次強降雨天氣,降雨來勢兇猛,湖北、安徽兩省多處爆發洪災,多家豬場被淹,大多魚塘被沖,養殖戶損失嚴重。

芝華數據的生豬分析師姚桂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災直接導致仔豬死亡率非常高。湖北、安徽養殖戶反映,由於雨來得猛又大,豬場進水,小仔豬遇水就被淹死了。按出欄期推算,這將影響春節前肥豬供應量,利好春節前豬價行情;就近期而言,洪水沖毀交通,目前湖北、安徽受災區的肥豬由產區外運受限,華中和華東局部地區市場肥豬的供應可能不足,利好局部豬價。

她預計,災後肥豬會集中出欄,而且體重偏大,質量參差不齊,對災區豬價利空。

她還提醒須註意疫情風險。洪水來勢洶洶,被沖跑的肥豬很容易發病、死亡,而且目前空氣潮濕、溫度適宜,依靠水源和空氣,極易造成疫病傳染和傳播。對後市的豬價來說,利空短期豬價,利好中長期豬價。

在黃岡麻城,生豬養殖規模大概有10萬頭。姚桂玲與當地的養殖戶電話調研後發現,這次暴雨,大概有一萬頭豬被沖走,上遊沖下來的豬、漂在水上的死豬也比較多。目前養殖戶手中300斤以上的大豬也有不少,待出欄的豬較多。豬飼料也快斷了,豬馬上面臨沒有飼料吃的問題。

在黃岡紅安,生豬除了供應當地,主要發往河南、武漢等鄰近省市。但是,一天700毫米的降雨,可謂相當罕見的災情。姚桂玲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地被淹豬場比較多,小豬死亡率非常高,大豬都在水里泡著。從目前情況看,大豬死亡情況稍好一些。豬舍270~280斤待出欄的豬比較多。暴雨導致整體損失很嚴重。只有母豬有保險,一頭母豬保1000元。

姚桂玲表示,據多省生豬經紀人反映,目前受南方暴雨影響,湖北、安徽、江蘇局部豬場受損嚴重,道路損毀導致跨省調運困難,南方產區豬源難以進入銷區,6日豬價看漲預期增多,當天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小幅反彈。

另外,作為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湖北多地魚塘遭洪水沖毀,養殖戶損失慘重,對漁業生產造成嚴重災害。姚桂玲說,據黃岡的養殖戶反映,一些魚塘基本全軍覆沒。

蔬菜價格上漲明顯

長江流域連日暴雨,對蔬菜的生產和供應也造成嚴重影響。

記者走訪市內菜市場發現,從上周大雨初現開始,江城多數蔬菜價格明顯上漲,普遍漲價一成多,最高漲價四成。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武漢市農委市場處負責人解釋稱,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連日的大暴雨,影響了本地蔬菜采摘上市。據了解,連日來的大雨對武漢各個新城區的蔬菜產地帶來了嚴重沖擊,其中新洲、黃陂不少蔬菜大棚、田地等被淹沒。湖北省內多地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對蔬菜生產、采摘和運輸都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武漢市蔬菜供應主要依靠從山東、雲南、廣東、廣西調運的外省區蔬菜,物流和人工成本較高,價格漲幅較大,特別是葉類菜上漲比較明顯。

據氣象部門預報,本周武漢市仍將持續降雨天氣,預計蔬菜價格還將有所上漲。

據芝華數據數據采集部門高級經理馮華介紹,湖北受災的禽類養殖場,從產、銷和運輸方面也均對蛋雞產生影響。比如,紙箱包裝受潮現象比較明顯。目前蛋質無明顯問題,但貿易商收貨量明顯減少,養殖戶家里普遍庫存增多(庫存約3~5天);銷區貿易商要貨謹慎,由於紙箱變軟,導致雞蛋破損率增高,減少進貨量,短途運輸頻率增加。

不過,他認為,由於本次持續暴雨僅發生在湖北地區,影響到的湖北雞蛋主產區也是局部地區,如新洲、浠水等地,造成少數地區發生非普遍性的雞群溺亡事件。湖北的蛋雞存欄目前約占全國總存欄的6%,影響力有限。短期而言由於交通受阻,雞蛋出貨受限,會導致華中、華南地區價格發生階段性上漲。但從長期來看,由於持續陰雨,導致蛋質變差,後市待雨天過後,蛋農大規模集中出貨,會拖累雞蛋價格下跌。

全球變暖造成極端天氣頻繁

除了湖北,全國尤其是南方的天氣形勢依然堪憂。

據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長江中下遊地區主雨帶將逐漸北移,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南部等地的降水增多。四川盆地將出現持續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氣,四川地區養殖戶還需做好養殖防範工作。而且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馬上來臨,將會給我國華東沿海地區及東部海區帶來較大風雨的影響,對於華東和東部沿海的養殖戶來說,需加強防範。

極端天氣為什麽頻繁出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問題,美國布朗大學地質科學系終身教授黃永松稱,全球氣候變暖跟近來頻繁出現的極端氣候是存在關聯的。

他說,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造成的,但造成當今氣候變暖,尤其是加速變暖,主因正是人類的活動。

中國氣象網顯示,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在現有基礎上再升高0.3~4.8℃。

如果地球再處於自然增溫階段,與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系統增溫相疊加,將會進一步加速全球氣候變暖,也將導致我國高溫、洪澇、幹旱等風險加劇,極端氣候災害將趨多趨強,防禦形勢更加嚴峻。

黃永松認為,對人類來說,調整產業結構、優化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控制工業領域排放等是需要的應對舉措。平衡發展跟代價的關系,不能盲目地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因此所付出的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91

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非法集資受害者只能挽回10%損失

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兆玉今天在山東省政府網表示,非法集資危害極大,從過去的辦案情況看,受害者平均只能挽回10%左右的損失。

王兆玉用多發、高發、規模大、數額大這4個詞來形容當前非法集資的形勢。他說:近兩三年,非法集資多發、高發增長的勢頭非常猛。數額大,規模大現象也很突出。規模大就是參與的群眾或者是受害的群眾比較多。有的一個案子涉及到的群眾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跨20多個省,差不多遍地全國。再一個就是數額大,多的有上百個億,幾十個億,是比較常見的。

一旦陷入非法集資,挽回損失的幾率很低。王兆玉說,大概只能挽回10%左右的損失。

“按照我們這幾年的辦案情況來看,從老百姓報案,到我們辦完案件,再到後期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這個過程走下來,從法院判決到最後執行情況看,每個案子大概能挽回損失,老百姓集資的款一般的在10%。”

雖然公安機關在辦案之初就把追贓做到首要目的之一,但真到非法集資暴露出來,進入公安機關辦案程序,集資款大部分被挪作他用,或者是賠了,揮霍了,轉移走了。

非法集資的重要對象是老年人。王兆玉舉例說,濟南曾經辦了一起案子,集資對象主要面向退休的職工,有的60多歲、70多歲,大半生的積蓄都投資進去。有的卷款跑了等等,血本無歸,對他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

老年人不但缺少金融知識,還很固執,有時還很沖動。有的老人到銀行去取錢交給非法集資,跟銀行工作人員交流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就提示這個不行。老人還非常生氣,堅持必須從銀行取這個款,別人不用管,就要辦這個事。

這背後是非法集資許諾的高收益。王兆玉說,非法集資主要有4種手段。一是,承諾高額回報,10%到30%都有。二是,編造虛假項目,這些項目聽上去很好,實際上大部分不存在。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手段非常豐富,比如說電視、報紙、網絡媒體,包括機場、車站這些公眾流動比較大,比較多的地方,手段上有的也是找名人,請名人代言。集資的錢,很多是用在在了請名人做廣告上。四是非法集資類似傳銷,利用親情誘騙。一傳十、十傳百。第一個親戚加入了,親戚再出去拉親戚。

非法集資主要有4種形式,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這其中,P2P又位列其中。王兆玉說,很多非法集資是通過互聯網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利用這個平臺來達到吸收公眾存款這麽一個目的。

P2P出問題,最主要原因是它越界了,越了中介的基本職能。比如說,這家有一個項目,有一些人對這個項目感興趣,就去投資。這邊有錢找P2P,但P2P只是一個中介,不能直接做這個事情。現在P2P公司把中介職能去掉了。

參與非法集資的受害者,不要指望著國家去給追回損失。王兆玉說,“這個是一個犯罪行為,我們第一嚴厲打擊,第二在打擊過程中,目的挽回老百姓損失。這個追償、追回、返還的比例非常低。所以我們老百姓一定要知道,做這個事,就像炒股票一樣,一定要有賠的準備。這種風險自擔,一定要從這些方面。如果有了風險自擔的意識可能就不會做這些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87

深交所:*欣泰將“一退到底” 投資損失不會先行賠付

深交所就*欣泰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說明,表示近期買入*欣泰的賬戶以小戶和散戶為主,以投機心理為主,少數被誤導。再次強調*欣泰將“一退到底”,現階段買入產生的投資損失將不會得到先行賠付方案的賠償。

附說明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99

Bitfinex超10萬比特幣被盜 損失將由平臺上所有用戶承擔!

上周比特幣交易所Bitfinex再遭黑客攻擊,導致近12萬個相當於7200萬美元的比特幣被盜。近日,Bitfinex官網發布公告稱這次損失將由平臺上所有用戶共同承擔,這將導致每位用戶的賬戶平均損失36%。

在公告中,Bitfinex稱損失會分散到所有的賬戶以及資產。用戶在登錄平臺後,將看到自己的賬戶損失約36%的資金。

據公告,目前尚未有一套具體的彌補方案。討論還處於早期階段,後續才會公布。現階段,Bitfinex將為每一位受損失的用戶標記相應數量的BFX代幣。未來Bitfinex會贖回這些BFX代幣,或通過可能的交換(應債權人的要求,Bitfinex亦會提供iFinex公司的股份)。同時,公司最新公告稱正努力使交易在未來24-48小時內重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168

內蒙古和東北部分地區遭受旱災 直接經濟損失84億

8月10日,據民政部網站消息,入夏以來,東北和內蒙古部分地區降雨偏少,氣溫持續偏高,導致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部分地區旱情持續發展。

截至8月10日9時統計,內蒙古、吉林、黑龍江3省(自治區)16市(盟)67個縣(市、區、旗)471萬人受災,81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其中36.1萬人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3059.8千公頃,其中絕收247.8千公頃;飲水困難大牲畜132.6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84億元。

其中,今年入春以來,內蒙古全區平均降水量為13.3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5.3%,為近10年來第二少。7月底,全區大部分地區出現了35℃以上高溫天氣,阿拉善盟西北部、呼倫貝爾市西部最高氣溫達40℃以上;多地最高氣溫超歷史極值,高溫日數都超過了10天,比歷年同期明顯偏多,致使旱情進一步加劇。具體災情如下:

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報告,赤峰、通遼、呼倫貝爾等7市(盟)42個縣(市、區、旗)272.9萬人受災,81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其中36.1萬人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1670.8千公頃,其中絕收236.2千公頃;飲水困難大牲畜132.6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49.9億元。

據吉林省民政廳報告,四平、通化、松原等4市5個縣(區)23.3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81.6千公頃,其中絕收1.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2億元。

據黑龍江省民政廳報告,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等5市20個縣(市、區)174.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207.4千公頃,其中絕收10.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9.8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98

日本天團SMAP解散 預計傑尼斯經濟損失將超90億日元

8月14日淩晨,SMAP所屬公司傑尼斯(Johnny's)向各大媒體派發傳真,宣布SMAP將於2016年12月31日終止團體活動。聲明中寫道:“在年初的解散騷動過後,從2月到8月10日,我們花了半年多時間,和成員逐個甚至全體展開多次談話,給他們提出了許多發展建議。遺憾的是,數名成員一致表示,按照我們現在五個人的情況,恐怕再一起出席活動相當困難。”解散後,成員木村拓哉、中居正廣、草剪剛、香取慎吾、稻垣吾郎仍屬於傑尼斯事務所藝人,今後將專註solo活動。

SMAP為日本國民偶像團體,隸屬於日本傑尼斯事務所,現有木村拓哉、中居正廣、稻垣吾郎、香取慎吾、草彅剛五位成員。該組合於1988年4月組成,並在1991年9月9日以單曲CD《Can't Stop!!-LOVING-》正式出道。SMAP自出道以來,連續在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3個年代連續獲得日本最具權威的 “Oricon”公信榜專輯冠軍。主要代表作有《SHAKE》、《夜空ノムコウ(夜空的彼岸)》、《らいおんハート(Lion Heart)》、《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世界上唯一的花)》等。根據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JASRAC)統計, 《世界上唯一的花》當選日本30年內(1982~2011)最暢銷金曲。

除了流行樂壇外,SMAP多面發展。他們最初被大眾接納就受惠於綜藝節目《SMAP×SMAP》,該節目自1996年開播後一直是長盛不衰。香取慎吾《超級變變變》,中居正廣擔任連續5屆TBS奧運會主持。木村拓哉則以《悠長假期》、《戀愛世紀》、《美麗人生》等高收視劇集成為“日劇天王”,其他成員也各有擔綱主演的人氣劇集,草彅剛、中居正廣、香取慎吾都多次獲得過日劇學院賞,成為了日本藝能界的中流砥柱。

此前就曾傳出SMAP將於2016年,即其出道25周年宣布解散。1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SMAP的5名成員中的4名包括中居正廣、稻垣吾郎、草彅剛及香取慎吾決定共同進退,只有木村拓哉留下。 隨後1月17日,SMAP五名成員在富士臺綜藝節目《SMAP X SMAP》中向公眾致歉,並表示SMAP不會解散,將會以組合形式繼續活動。出人意料的是,這一傳言最終還是成真了。

而據媒體報道,若以2014年SMAP日本巡唱收入推算,當時動員百萬人次入場,如果今年照辦, 傑尼斯將可多掙90億日元 。除巡唱外,SMAP五人還共同代言7&I控股公司(旗下包括7-11便利店)及日本環球影城,如該組合解散, 傑尼斯亦需支付龐大的賠償金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52

中海油半年凈虧77.4億元 海外油田資產減值損失103.9億元

中國海洋石油24日發布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凈虧損77.4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盈利147.3億元人民幣。和去年同期數據對比,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中海油上半年資產減值及跌價準備約103.9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該項為13.85億元。

報告顯示,本期公司確認的103.9億元減值損失主要與位於北美、歐洲和非洲的油田相關,導致減值的原因是預期估計原油價格修正以及加拿大的油砂資產經營計劃調整。該可回收金額是基於油田或油田群的使用價值計算的。

此外,報告顯示,公司上班年桶油主要成本為34.86美元,同比下降15.5%,其中桶油作業費同比下降22.7%。但由於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地位,公司油氣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50.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8.5%,凈損失為人民幣77.4億元。

公司董事長楊華在半年報中表示,下半年,國際和國內經濟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國際油價進一步回升面臨較大阻力。公司將繼續高質高效做好油氣勘探開發,勘探方面,繼續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重點;同時繼續抓好降本增效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