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報告:營養不良導致年度全球GDP損失超08金融危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309.html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營養不良”,這是17日發布的《2016年全球營養報告》公布的調查結果。《全球營養報告》聯合主席Emorn Udomkesmalee博士稱,營養不良已成為一種全球“新常態”,除了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消瘦及微量營養素缺乏癥,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肥胖和超重率繼續上升。

根據該報告,所謂營養不良,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兒童生長與發育不良,個體消瘦或易受感染,過度肥胖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膽固醇,缺乏重要的維生素或礦物質等。

就目前來看,營養不良和不健康飲食是造成全球疾病負擔的最大因素,各國都面臨著營養不良造成的嚴峻公共衛生挑戰。該報告強調了營養不良造成的驚人經濟成本,比如,由於營養不良,非洲和亞洲每年將流失11%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當前,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年度全球GDP流失額超過了2008-2010年金融危機時期。至於家庭成本,在美國,如果某一家庭有一個人面臨肥胖癥困擾,那麽該家庭平均需要額外花費8%的年收入用於支付醫療費用。在中國,一位糖尿病患者將需要花費16.3%的年收入來支付醫療費用。

尤為重要的是,對解決營養不良問題,存在嚴重的資金缺口。

該報告分析表明,2014年,營養相關的非傳染病僅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捐助資金,盡管所有非傳染病目前可導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近50%的死亡和殘疾。在報告分析的24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政府預算中,平均僅有2%的支出分配用於減少營養不良問題,而營養項目的捐款額也僅維持在10億美元的水平。

《全球營養報告》聯合主席Corinna Hawkes 指出,“我們還遠不足以解決營養不良問題,當前各國政府和捐助方還必須應對營養相關非傳染病和肥胖對改善全球健康和發展構成的威脅。目前,全球每12個人中就有1個人患有糖尿病,近20億人深受肥胖或超重困擾。為此,我們必須采取行動力挽狂瀾”。

去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的目標納入,要求全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營養不良問題並采取行動,專註於營養不良問題的各個方面,並努力爭取到2030年為全人類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在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至少有12個目標包含與營養高度相關的指標,這反映了營養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改善營養是在衛生、教育、就業、女性賦權以及減貧和減少不平等等方面實現進步的前提。

報告研究者將“政治承諾”視為促成所有這些成果的關鍵因素,提出需要做出政治選擇,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只是現在尚未走上實現營養目標的正軌。從根本上講,消除營養不良是政府領導人、捐助者、社會團體以及國際、國內和地區企業需要做出的一個政治選擇。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及本次發布會聯合發起人楊月欣博士稱,世界近一半國家背負的“雙重負擔”(同時對抗營養不良及肥胖/超重)問題。她說,新報告發現,目前世界各國必須戰勝的是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而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也不例外。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必不可少。

楊月欣提到,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日漸加劇的營養相關慢性病(比如肥胖和糖尿病)的挑戰,並開始著手采取相關行動。例如,一個月前發布的新版《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了每日鹽、糖的攝入量上限。

報告還提供了近年來中國在營養不良研究方面的投入數據。例如,2000年肥胖及肥胖相關的飲食和運動模式的成本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8%,預計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至8.73%。在中國,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將損失年收入的16.3%。而高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4.3%都將被消耗在各種形式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療上。

該報告是對全球營養狀況的年度獨立評估報告,由獨立專家組編寫,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負責監督其編制和傳播。《全球營養報告》的資助方包括: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英國國際發展部、加拿大政府、英國兒童投資基金會、歐委會、德國政府、愛爾蘭援助署、美國國際開發署、荷蘭政府、1,000 Days及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農業促進營養與健康研究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