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夢」商機大 國際球會紛來華 橫琴:皇馬足球學校擬進駐
1 :
GS(14)@2016-05-24 05:05:20【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足球夢」加上中國市場龐大的商機,吸引多間國際級大球會紛紛來華建立足球學校或開展培訓項目。此前已在廣東與恒大(3333)合辦一間全球規模最大足球學校的西甲「班霸」皇家馬德里,近期又傳出新動向,據橫琴香港經貿代表處透露,近期已與皇馬進行接觸,商討未來於橫琴成立足球學校的可能。
明報記者 尉奕陽
橫琴自貿區駐香港經貿代表處常務聯絡官羅建偉表示,兩周前與皇馬中國區代表進行過初步溝通,包括球員培訓、開設皇馬商店等方向,皇馬希望未來能夠在中國不同地區成立8至10間足球學校,建設逾200個國際級足球場,而橫琴屬考慮地點之一,皇馬現時正在尋找多個投資方共同合作。
皇馬暫未回應
羅建偉續稱,皇馬詢問橫琴是否有合適的土地以建設國際級足球場,橫琴方面亦有意向作進一步跟進,惟具體計劃尚未落實。本報曾向負責球會海外合作與足球學校項目的皇家馬德里基金會致電及致函查詢,惟截至發稿時仍未獲答覆。
作為全球最頂尖的球會之一,皇馬早於2003年起開展「皇馬中國行」項目,多年來帶領球隊訪問中國並進行比賽,於2012年在廣東清遠與恒大地產合作開辦一所學生總規模將逾萬人的足球學校,項目共分三期實施,總投資額逾18億元人民幣(約21.6億港元),而三期總佔地面積將達120公頃,幾乎與香港迪士尼相若。
羅建偉:橫琴適合發展體育產業
羅建偉稱,皇馬有意在培訓球員方面提供人力與技術,惟興建培訓基地需要政府支持,而橫琴擁有足夠的土地資源,加上相關的旅遊配套設施與優質的空氣,非常適合發展體育產業。
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訪英前對外表示,中國將於未來5年內建成2萬所足球特色學校。其對足球毫不掩飾的熱情,以及近年來中國各大企業重金投入足球運動,吸引一眾世界頂級球會拓展中國市場。除皇馬外,包括阿仙奴、巴塞羅那與祖雲達斯等球會均表示已經或計劃在中國開設足球學校(表1),而曼聯、AC米蘭與多特蒙德等亦通過在中國開辦足球訓練營等方式拓展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3/news/ec_eca1.htm
買定學校債券李丞責B女百日宴派金蛋
1 :
GS(14)@2016-07-09 06:47:32■李丞責與劉倩婷昨晚為B女擺百日宴,大批嘉賓包括何麗全、葉澍堃等到賀。
堪輿學家李丞責跟前港姐冠軍老婆劉倩婷的囡囡李阡辰,昨晚在中環四季酒店舉行百日宴。下午6時許李丞責跟太太劉倩婷在酒店門口,向在場的傳媒派送金蛋代替紅雞蛋,又展示準備送給嘉賓的禮盒,內有兩隻金蛋及一個羅庚、奶樽的吊飾,他們又展示B女昨晚其中一款造型的照片。李丞責透露今次百日宴開6張長枱,招呼200名來賓。
■昨日李丞責與太太拿着一大堆金蛋,在酒店外派給到賀人士及記者。
■陳茵媺與陳豪夫妻到賀,陳茵媺更與劉倩婷雞啄唔斷。
暫未考慮再生
劉倩婷受訪時透露,收到很多圈中好友的短片及錄音祝賀,她說:「B哥(鍾鎮濤)、志偉、蘇永康同華仔都有祝賀,佢哋拍片咁忙,真係唔話得。」倩婷表示老公每次抱BB女,B女都會睡得很熟,她笑言可能老公跟囡囡講風水。目前跟老公都是學習湊小朋友階段,所以暫時未考慮再生。倩婷又稱:「囡囡外貌都好瘦長好似model,我哋唔係怪獸家長,希望佢讀書開心,所以只買咗一間學校嘅債券,覺得價錢合理,係一間英國有過百年歷史嘅學校,明年喺大埔開校。」她不肯透露債券價值,認為是一項很好的投資,但丈夫就要繼續努力搵錢。李丞責表示不少親友都專誠返港出席,當追問他可有算過自己有多少名子女時,身旁的太太亦很有興趣,但李丞責沒正面回答:「呢啲都係隨緣,見到太太懷孕到BB出世,覺得佢好辛苦,希望佢可以休息下,費事佢話我又唔畀佢出街。」
■梁烈唯暗示太太有喜,更指已為BB改定名。
■朱千雪(右)孖岑杏賢結伴到場。
梁烈唯妻有喜
至於嘉賓方面,包括陳茵媺與陳豪夫妻、谷德昭、黃柏高、朱千雪、岑杏賢等。梁烈唯則隻身到場,太太駱保雯在家休息,對於有傳他太太已懷孕,此次是否到來取經,他只說已想定囝囝的名字,希望用得着,間接承認太太有喜,他說:「老婆話我偏心,淨係諗男仔名,英文名都諗埋,都會畀李承責師傅睇下。」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到場,祝賀完後便離開。採訪:張俊銘攝影:陳順禎、魯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08/19685760
柏安妮:香港好難搵到好學校
1 :
GS(14)@2016-07-12 03:19:29■張崇德攜太太劉美娟及仔女行善。
柏安妮、張崇德與太太劉美娟及一對子女昨日到柴灣出席慈善活動。甚少出席公開活動的柏安妮,現於明愛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學家,她下班後還要照顧分別15和12歲的女兒,對於家長要子女贏在起跑線,柏安妮說:「呢樣係社會造成,香港好難搵到好學校,年輕人概念錯,畀好大壓力自己,覺得乜都要贏第一,成個社會都需要改變。」張崇德於11年前痛失大仔張天藍,他表示支持立法會恢復二讀改革香港醫務委員會的《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他說:「醫委會係監察醫生,醫生就有反對聲音,咁代表乜嘢?只係加幾個,唔好淨係醫生圍威喂。」採訪、攝影:黃曉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11/19689318
黑客思維:你工作的地方像工廠還是學校?
1 :
GS(14)@2016-07-17 16:00:10很多人以為大學畢業了就代表不用再學習,又或者會很慶幸終於不用再讀書、看書。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大部份學校都是扼殺創意的地方,令本來很多充滿好奇心的小孩變得討厭學習。一間好的學校,應該令你迅速成長、有很多啟發,更可推動你做點事情令世界變得美好一點。而好的公司,亦是學習的地方,甚至可以比在學校時學到更多的知識。可惜的是,大部份公司都期望僱員只單憑實戰和累積經驗就可以進步神速。有些公司更差,只希望你不斷重複大同小異的工作,不想有任何大改變或突破,因為要是你改變了遊戲規則,就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你可能會覺得,靠實戰去學習也很正常吧,而且在職場上也沒有人應為你的成長負責吧。不過,好的公司就不會這樣想,他們很希望他們的員工可以快速成長,所以即使個別培訓需時,他們還是認為是值得的。那為甚麼個別培訓那麼重要呢?單靠實戰又有何不可?實戰時,由於有多種因素、事項需同時處理,我們很容易會有喘不過氣來、不知所措的感覺,因為要妥善處理好每項事情,需要一系列的技巧、知識和經驗。以學樂器為例,也需要將之分拆成不同的簡單技巧,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如果沒有基礎訓練,一開始就演奏一首高難度歌曲,定必會感到沮喪,即使能夠完成表演,質素也一定不高,很可能會錯漏百出,包括音準、拍子等的問題。相反,如果每次只專注一項技巧,那就可以真正掌握它,假以時日當每個技巧都掌握了就可以接近完美地演奏。所以,培訓一個人的時候,切忌貪心。除了分拆技巧外,也要知道一個人的長處和弱點,知道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甚麼時候要突破極限、怎樣幫助他們超越自己。例如:總是在壓力下表現欠佳?原因是甚麼呢?有甚麼方法可以試試來克服?小班教學通常成效比較高,不是單純因為學生人數變少,而是因為教師會對每一個學生更了解,然後可以因應他們的需要選用更適合的教學方法。除了要了解他的長短處之外,也需要建立關係。關係一旦建立了,對方就會更開放、更樂意告訴你自己的事,然後你就可以更了解他,從而選用適合的培訓方法,例如:有些人比較適合透過示範、例子來學習,有些人就喜歡多一點問題來刺激思考。當你真正了解一個人,就連你問的問題也能為他度身訂做,例如用他們的興趣、嗜好來解釋一個技巧,那就能事半功倍。當員工能有效率地學習,那工作表現就會自然提升,整間公司向前的速度也會更快。
Leon Ho
Lifehack創辦人
http://lifehack.org/care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7/19697803
舊同學爆學校為「妙麗」愛瑪定新校規 唔准索簽名
1 :
GS(14)@2016-08-07 02:03:50現年26歲英國女星愛瑪屈臣(Emma Watson)憑《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中扮演妙麗而全球知名,由於佢成名時只得10多歲,所以喺生活各方面就受盡保護。最近有愛瑪曾就讀嘅女子中學Headington School舊學生向《The Tab》爆料,指學校為咗愛瑪喺學校免受騷擾,為佢度身訂造咗一條新校規,就係學生唔可以特登靠近佢拎簽名,當然本身同佢係朋友就另計。報道指該校家長都知道呢個規定,如果犯規三次就要罰留堂。另一個舊學生就話為咗支持佢,只好整海報寫下「歡迎你回來妙麗」。雖然係咁,不過睇番愛瑪同同學影嘅相都相處得好融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5/19723780
裕樹消失7年!拒返娛圈 望入飛行學校做機師
1 :
GS(14)@2016-08-21 08:11:03「直樹」鄭元暢…「湘琴」林依晨喺想當年仲吹緊台風嗰陣,唔少人都會煲吓台劇,就好似2005年播嘅《惡作劇之吻》,吸引勁多人睇,時至今日,隔咗差唔多11年,一班《惡》演員都會約埋聚舊,不過就唔係成日見到演直樹弟弟「裕樹」—章柏翰,當年佢10歲就拍呢套劇,拍完《惡吻2》,佢就冇再喺演藝圈拍戲。「裕樹」章柏翰最近接受台灣報道專訪,講到消失7年原因,報道指章柏翰係童星出道,幼稚園就開始演出,直至拍完《惡》,好多人喺街上叫佢「裕樹」,不過佢從來冇睇過自己演出,因為覺得好怕羞同尷尬,雖然現時仍會重播,不過佢都只係瞄一眼,唔敢睇,佢話當時角色好冷酷、鍾意欺負「湘琴」林依晨,係導演要求佢「臭臉、翻白眼」,呢個並唔係佢個性,佢話拍劇印象最深係學校嗰場戲,要背好多台詞,加上對白有好多成語,只可能死記,最終NG咗廿幾次,令佢心情好沮喪。章柏翰又喺報道講,之後就專心學業冇再接戲,現時21歲讀台北大學,記者問佢會唔會再接戲重返演藝圈?他即堅決答冇諗過呢個方面,拍戲時喺片場等待時間太多,唔鍾意呢種生活方式,佢又希望讀完大學畢業,去美國飛行學校就讀,之後報考航空業做機師,認為「年輕就要做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21/19744776
【巴閉學校】星二代讀邊間
1 :
GS(14)@2016-09-01 06:12:04劉鑾雄女兒劉秀樺
香港名校學額爭崩頭,藝人父母為子女鋪路,都要由幼稚園做起。
維多利亞幼稚園
特點:轄下幼稚園、幼兒園及中小學已通過認證,成為國際文憑(IB)世界學校學費:半日班全年7萬至8萬;全日班全年9萬至11萬星級學生:劉德華女兒劉向蕙、楊千嬅兒子丁進諾、劉鑾雄女兒劉秀樺等
基督堂幼稚園
特點:盛傳是男拔小學、女拔小學的踏板學費:半日班全年5.3萬星級學生:任達華女兒任晴佳、鍾鎮濤女兒鍾懿(左圖)、陳奕迅女兒陳康堤、黎瑞恩女兒曾凱栭
St. Catherine's
特點:推行中、英、普校本課程,透過主題教學和設計活動授課學費:半日班全年約5.2萬星級學生:陳慧琳兒子劉昇和劉琛(左圖)、蔡少芬女兒張楚兒、林文龍女兒林天若等
寶山幼兒園
特點:被指是香港幼稚園中的哈佛、史丹福,畢業生多升讀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女拔萃、男拔萃等學費:半日班全年9.5萬星級學生:張學友女兒張瑤華、霍啟剛兒子霍中曦(左圖)、梁錦松女兒梁司渝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31/19754667
升中難適應 僅兩成學校教抗壓防自殺
1 :
GS(14)@2016-09-01 06:15:47【本報訊】學生自殺引起社會關注,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接受《蘋果》專訪時稱,過去3年近一成學生自殺個案涉小學升中適應問題。葉又引述教育局調查,僅兩成中學的暑期升中銜接課程包括壓力管理。葉建議改善銜接課程,並擬於委員會終期報告建議檢討教育制度。對於委員會成員、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不滿教局迴避檢討制度,葉直言:「無論教育局點睇都好,因為我做主席,都會嘗試放落去。」本年初出現學生自殺潮,葉承認數字較往年多,但非與外在環境改變有關。開學是學童輕生高危期也屬坊間誤解,凡是假期後皆有適應問題。教育局4月調查全港逾500間中學暑期升中銜接課程,逾八成回覆。銜接課程一般數天至兩周,逾七成中學的課程關於語文學習及校規等,只有約兩成包括壓力管理或精神健康議題。
葉兆輝斥過份催谷
葉兆輝與教局討論上述調查,個別官員認為校方過份着重英語等學業技能,「佢哋都覺得冇需要咁快谷」。委員會又分析過去3個學年共34宗學生自殺個案,3宗涉升中一學童,部份疑因未能升讀心儀學校、自我要求高等。葉批評個別學校灌輸錯誤觀念,有學校稱為入大學,需中一開始補課。葉建議暑期銜接課加入減壓、自我認識等元素,「誠惶誠恐咁返學,佢又點會有好表現?」葉認為教育制度與學童自殺間接有關,長遠須從制度入手增加學生出路。現時入大學比率僅18%,家長、辦學團體會就入大學向師生施壓,葉指:「喺上面唔增加學位,喺下低點叫人放鬆都好艱難!」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校長鄭德富表示,該校暑期銜接課程教英、數及科學,「要鞏固返(學生水平),因為小六同中一有個gap(距離)」,另設迎新日讓學生玩遊戲互相認識。鄭坦言課程由外聘機構負責,難以兼顧精神健康。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承認各校對新生壓力警覺性未必高,累積經驗後或會改善課程。■記者蕭洛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1/19756396
梁:學校沒討論支持港獨空間
1 :
GS(14)@2016-09-17 17:48:11【本報訊】英文《中國日報》昨刊登特首梁振英專訪,梁在訪問中再次批評學生討論港獨及香港於2047年後的第二次前途問題,強調學校沒有討論支持獨立的空間,批評年輕人對《基本法》內中港憲制安排有誤解,不排除當中可能涉及有人誤導,認為就算2047年及之後,一國兩制仍是有效。梁稱大部份香港市民均支持一國兩制,只有少數市民是鼓吹港獨,《基本法》寫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份,任何要把香港從中國獨立出來的說法是完全不可接受。
稱有年輕人誤解《基本法》地位
早前梁振英及港府大張旗鼓打擊校園討論港獨,梁振英再次表明學校沒有討論支持獨立的空間,若不處理好問題,港獨思潮會蔓延。他指現時《基本法》已有相關規定,若學生希望討論《基本法》,教師應在法律框架下引導學生,所以教育局無必要就港獨向學校發出指引。對於有年輕人提出,要就2047年後香港第二次前途問題作討論,梁在訪問中反駁,表明不用擔心2047年後,香港的生活方式和資本主義制度會有改變,因為一國兩制現時在港行之有效,表明對一國兩制在今日、2047年及之後都會行之有效有信心。他又以最近沙田賣出的一塊土地為例,指地政總署批出的地契於2066年才到期,已超過了2047年,認為這是對香港前景的有力指標。梁振英又在訪問中批評有年輕人對《基本法》的地位,以及中港之間的憲制安排有誤解,也不排除當中有人明白《基本法》有關安排,但卻故意誤導,所以為了使市民可以理解《基本法》所有條文,而非其中的某一兩條,政府將會加強相關教育。■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7/1977317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