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浩私有化勿鬥長命有賺好走

2012-12-20 NM  
 

 

來自馬來西亞的過江龍郭令燦,透過旗下的國浩集團(53),近年來不斷向東亞銀行(23)咄咄進逼,手頭股份達百分之十五,成為東亞第二大股東,令一直把持銀行的李國寶家族如坐針氈。

國浩屬於高息股,一直以來深受「高息一族」愛戴。大股東郭令燦在不動聲色之下,上週突然以每股$88向小股東提出私有化。國浩現金多,資產優厚,當中除東亞股份外,在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有不少地產項目、英國亦有酒店及賭場,其每股資產淨值達$134。本刊走訪多位長情股東,他們紛紛表示不欲賤賣,一於同國浩鬥長命﹗

國浩宣布私有化建議後一直停牌,直至上週三正式提出收購後,隨即復牌。怎料,甫開市股價不斷急升,估計是投資者搏大股東國浩將提高私有化價錢而追入貨。最終,國浩以九十二元收市,單日升幅達三成,亦較國浩提出的八十八元收購價更高。持有國浩兩萬股的小股東廣叔,對收購價大表不滿,他勞氣地說:「我哋計過數o架喇,國浩揸住東亞百分之十五股權,喺大陸、馬來西亞有好多地產項目、喺英國又有賭場,每股資產有成二百蚊o架,而家出八十八蚊,我哋唔可能接受啦。」事實上,國浩經審核的綜合資產淨值為一百三十四元,廣叔的太太卻不認同,並插嘴說:「一定唔止百幾蚊,肯定係有二百蚊呀﹗」

由道亨到國浩

今年七十六歲的廣叔,早年在紅磡街邊賣牛肉,現居於附近唐樓,走在街上難以想像他是千萬富翁,他對國浩充滿感情,早於九十年代初,已經買入這隻股票,一買就是十萬股。當時國浩的股價,只是六元多,「當時佢收購咗恒隆、海外信託等銀行,我開始留意國浩,覺得國浩表現幾好,咪再買多啲囉。」買入後一直持有,直至○六年廣叔想買樓,需要套現,發現手頭上的國浩股票已升值十多倍,於是在八十元高位,賣出八萬股,大賺五百多萬元。然而,廣叔卻賣剩兩萬股,他說:「咁樣計,我呢兩萬股,係零成本o架,所以國浩跌到六、七十蚊,我都瞓得着,升過去一百二十蚊,我都唔賣。」這兩萬股,現市值逾一百八十萬元,多年來還替他賺了不少零用錢。由於國浩乃高息股,計及中期及末期的利息,平均每年都有二至四元。「去年派息少咗,不過一共都有兩個幾,我攞咗五萬幾蚊息呀﹗」除了手持國浩股票,廣叔也有十萬股中國神華(1088)、一萬股太古A等股票,每年收取的股息達數十萬元。這一、二年,廣叔再把收取的利息買入太古地產(1972)及香港電訊(6823)。

靠股票養家

雖然持股多,但廣叔生活平淡,居於八十年代買入的紅磡唐樓,穿的衫,是用五百元買了十二件,平時與太太飲茶都是六、七十元一餐,最多是每星期花一千二百元買支軒尼詩XO飲。他最大的使費就是在五個仔女身上,「佢哋一人有一層樓,我個仔開鋪幫人維修整冷氣,之前個業主唔同佢續租,我用五百萬幫佢買咗間鋪。」他說其中有兩名兒子無業,他要靠這些股息幫他們養家:「我有三個新抱,我成日同啲仔講,女人就好似金魚,要搵啲水養住佢哋,唔係佢哋會走o架。」除非需要套現,否則廣叔不會賣掉手頭上的股票,好像他持有電訊盈科(8),「當年十幾蚊買,買咗廿萬股,五合一,剩番四萬股。」至今他仍然持有盈科,連同國浩等股票,他已有打算:「我想將啲股票成立信託基金,第時祭祖,啲仔女可以留番啲錢財拜祖先。」

出售道亨經典之作

國浩之所以成為老股民的愛股,源於○一年,國浩以逾三倍市帳率,即約四百五十億元天價,出售道亨銀行予星展銀行,持有道亨七成一股權的國浩,一鋪賺逾三百億,這單可說是本地銀行買賣中,前無古人之「刁」,令市場對國浩大股東郭令燦刮目相看,至今仍為財經界津津樂道。事實上,八二年,郭令燦以十點七億元購入道亨銀行,其間再以低價買入被港府接管的恒隆銀行及海外信託銀行,九三年把道亨分拆上市,湊足十幾年。自此國浩一直持有大量現金,每年都會派高息,這亦是不少老股民持有至今的原因。賣掉道亨後,郭令燦一直在銀行界尋找機會。有傳他曾洽購浙江第一銀行、永隆銀行及創興銀行等,不過全無下文。直至○九年,國浩增持東亞股票逾百分之五,需要披露,才令收購東亞一事曝光。而過去兩年,國浩亦多次增持,至今已持有東亞逾百分之十五,成為東亞第二大股東。由於東亞股權分散,市場亦一度憧憬國浩能成功狙擊東亞。不過,東亞亦不斷反擊,李國寶曾與持有百分之十七股權的大股東西班牙銀行Caixa Bank母公司Criteria,簽訂合作協議,Criteria不會把股份售予單一承配人;而本月初,東亞亦配股予第三大股東三井住友,攤薄國浩股權,令國浩收購再添上難度。

私有化露玄機

不過,自國浩公布私有化,這亦意味對東亞鳴金收兵。據一名接近國浩的消息人士透露:「郭令燦幾年前已有兩手準備,Plan A就係收購東亞,Plan B就係私有化國浩。而家Plan A唔成,於是行返Plan B,唔再收購東亞。」○九年,郭令燦請來會計師丁偉銓任國浩執董,據知就是負責收購東亞這項任務。不過丁偉銓已於今年六月辭任國浩,轉到會計師公會任行政總裁,相信他的任務已完結。記者向丁偉銓查詢,他回應指:「Not in a right position to comment(不適當的身份回應)。」資深本地銀行分析員,現任中信證券研究部執董的陳昔典亦認為,國浩已無意再收購東亞,「以往國浩喺中期同末期業績嘅時間,都會增持東亞,但係今年已經無咁做。正常嚟講,你要收購要錢,而家私有化咗反而少咗一個集資嘅渠道,相反仲要使錢。」現時國浩手頭現金達八十八億元,郭氏家族持有國浩七成四股權,以每股八十八元全購市場上另外二成六股份,需約資金八十二億元,即郭令燦可以「零成本」把國浩據為己有。然而,由於私有化須獲得九成以上獨立股東通過,持有國浩百分之七的第二大股東,美國基金First Eagle Investment Management及持有百分之四點九股權的Artisan Partners Holdings的取向卻成為關鍵。本刊曾向基金查詢,其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不過,早前其中一個機構投資者Value Investment Principals已表態指收購價不合理。加上普遍小股東反對,國浩要「零成本」私有化,難度甚高。即使私有化失敗,郭令燦損失有限。相反,根據過去多次私有化不成的公司,股價都會應聲下挫,國浩小股東必須當機立斷。

國浩鍾情銀行股

國浩小股東心聲退休公務員莫先生

買入日期:11/01股數:114,552市值*:$10,596,060「八十八蚊?仲有四個月時間決定,我認為呢幾個月通脹都好多,咩都會加價,佢八十八蚊唔加價追唔到通脹喎,放咗都唔係好多錢,我就唔想賣,寧願收息。」莫先生是退休公務員,中風後一直在家休養,已沽掉手頭不少股票,「我手頭剩番隻國浩。當年買入係因為郭令燦呢個人,佢幾百億賣咗道亨,好叻仔。之後多年都派高息,我覺得佢係正當商人,所以我相信佢會加價!」

老牌食店羅富記

買入日期:10/91股數:60,600市值*:$5,605,500老闆羅錦基說:「我之後都曾經增持,貪佢高息。而家無幾多隻股票會派咁高息o架喇,所以佢要私有化,都幾可惜。事實佢出價八十八蚊係低咗啲,佢起碼值一百蚊以上,唯有觀望吓,我相信佢會提價,到時先再考慮吓賣唔賣啦。」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

登記日期:10/12股數:15,000市值*:$1,387,500國浩這股票連「盲人」都識買,心光盲人院由德國喜迪堪協會(Hildesheim Blindenmission)創辦,屬非牟利組織,經營資金由政府資助及接受捐款。據其職員透露,他們的投資由董事會負責,據知以藍籌為首選。有熟悉董事會成員人士透露,他們的投資態度都是以穩健為主。記者向心光查詢其取向,未獲回覆。*截至本週一

贏家錦囊金英證券非執行主席霍廣行:「唔好同郭令燦鬥!」

霍廣行可謂今年私有化的大贏家,年中扑中南聯私有化,再於今年初以$70元,買入國浩三十多萬股,「佢早前被剔出富時指數,股價回落,股價表現一直落後大市,當時係值得買。」不過,他認為有錢賺就好甩身,「雖然我覺得佢私有化要通過起碼要出$110,但全世界都知郭令燦孤寒,而且以佢嘅性格唔鍾意被人威脅,即使提價最多都係$90-$95。」他認為小股東與郭令燦鬥長命,是緣木求魚,並說:「小股東要知道自己位置,我哋未必同郭令燦鬥得過去。」他指,有很多股票私有化之前,股價都會被炒高。相反,國浩提出私有化前卻風平浪靜,猶如擺出空城計,「由此睇得出,唔係我哋啲水準可以玩得贏郭令燦。另外,還要防範一招被大股東玩,假如大股東在市場增持到超過80%,到時向交易所申請停牌,安排減持至75%以符合上市規則,小股東到時就被綁死!所以國浩私有化,只可以講係中空寶,叫做追番恒指升幅。」霍廣行自公布私有化價格後,已逐步在市場出售手頭國浩股份,並於上週四宴請朋友食法國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0

車位狂炒一個月閃爆

2012-12-20  NM
 
 

 

政府十月尾推出辣招,樓市瞬間冰封,發展商趁磚頭有價,即變陣拆售視作「豬頭骨」的車位,無啖好食的經紀在高佣吸引下瞓身拉客。過去個多月車位市場史無前例地出現掃貨潮,發展商傾銷逾三千個車位,速套現二十億,認真笑呵呵。不過,接貨者境況就相當「悲壯」;曾持有三千車位、現坐擁四百個豪宅及商廈車位的「車位大王」湯文亮,勸盲目搶貨者:「可以撻訂就撻訂啦,除笨有精呀!」原來,車位熱潮僅限於一手貨,接了發展商火棒的小投資者,根本在二手市場摸貨無從。而車位租金亦因盤源突增,高速掉頭回落,劈足五成!車位炒了個多月已連隨「閃爆」。

家住港島區的林小姐,是今次車位拆售潮的典型投資者,「我未買過車位o架,一直諗住買細價樓投資,但樓價愈升愈高;而家見幾十萬可以買到磚頭,就即管試吓囉,投資唔顧慮得咁多o架,始終係磚頭實會升值嘅。」她口中的「磚頭」,正是華懋位於深井的豪景花園車位。上月初車位瘋潮時,她以六十二萬元,買入該屋苑四樓兩個車位。但林小姐買車位時,原來連豪景花園都未去過!上週一,連車牌也沒有的林小姐,才獨自由港島搭港鐵,再轉小巴,用了一個多小時來到豪景花園,望一望自己買的「磚頭」,「哎!原來呢個出入口係樓梯嚟咋,買嘅時候經紀同我講係o架喎,仲諗住發達添!」她還發現其中一個車位的上蓋有水管,「我見網上啲人話有水管唔好呀,而且又話呢度有好多人放租。」不過她補充:「我買咗第二日,經紀話發展商已將全層加價,遲一日已加價到三十四萬啦!」

是但排一條隊

仍然充滿信心的林小姐,憶述當日買車位時的情況:「當日華懋喺荃灣如心廣場拆售四個屋苑嘅車位(大圍金獅花園、沙田富豪花園、沙田碧濤花園、深井豪景花園),我原本打算買金獅花園嘅,但去到話賣晒,咁我就是但揀一條隊排,見豪景條龍長過碧濤,就排豪景。諗落梗係啦,碧濤一個車位要五十萬呀,同豪景比差不多一個等如兩個。」林小姐當日由下午三點排到十一點才買到車位,臨走時她才突然醒起:「大拿拿幾十萬嘅嘢,點解連張圖都無o架?」她這才捉着一個經紀要圖則,「後來睇番原來經紀俾嘅係一樓嘅,我買四樓o架嘛!」揭開豪景車位的「真面目」,這個單位總數二千八百個的舊屋苑,有四個停車場,單位與車位的數目達一比一!而且發展商華懋,還貫徹長賣長有的策略,屋苑還有約三成單位未賣出,人流稀少,記者所見停車場四樓全層竟只泊了一部電單車!林小姐對此有點如夢初醒說:「好似話租金暴跌,搶到落去一千蚊左右……」但很快她又自我安慰:「都係好少錢啫,我唔怕租唔出呀,咪由得佢丟空囉!總之半年賺十萬我就走,到時就買番啲細價樓!」記者將此個案向「車位大王」湯文亮查詢意見,湯聽後搖頭嘆息,並醒她一句:「賺十萬?蝕十萬走都算好彩啦!好明顯是被市場氣氛衝昏頭腦的例子。」

車位「閃爆」 大龍鳳

Full paid僅得三釐息

另一個同樣滿腦子發達夢、並買入豪景花園車位的,是長駐國內的江小姐,她說:「啲錢放喺銀行都無息,買車位收租好過;我知車位按揭唔係好多銀行做,利息又較住宅高,所以咪full paid(一筆過)囉。」自稱對新界區「幾熟悉」的江小姐,以一百五十四萬,買下豪景花園四個位於四樓的相連車位。對於現時該處車位租金由二千多跌至一千元,自言並非首次投資車位的她滿不在乎,「發展商拆售後,大家心急出租鬥平嘛,就好似啲新盤入伙咁,第一浸一定有人願意平租,我就唔會喇,我都已經俾晒錢,唔需要每月供,可以話無成本,我放緊月租二千至二千二,希望千八蚊租得出啦。」按其如意算盤,四個車位各以一千八百元出租,扣除每月管理費及差餉地租後,回報率有五釐。但現實是,在豪景花園的車位需求有限下,位處四樓的車位更加乏人問津。區內的經紀指若然有人肯以一千元承租已算「好好彩」,而一千元這個「現實價」,未扣除其他使費,回報僅得三釐一。對此湯文亮說:「平常無經紀願意做車位收租的,他們視之為豬頭骨,賺得你幾多?而且搞咁多嘢,只得兩、三釐回報,何不買債券?銀行好多有五、六釐回報的債券都好穩定呀!佢(江小姐)死梗呀!」

希冀內地人接貨

相較林小姐及江小姐,一頭天然米金色頭髮的外國人周太,算是最早夢醒。周太嫁作港婦已幾十年,投資經驗亦逾十年,向來有買車位長線收租,「這次是我朋友的經紀,介紹我買金獅花園一手車位的,當時the market is too hot,我就落訂買了三個,總值一百二十萬。」她簽好文件後,即日到金獅花園二期現場觀察,這時她才知,發展商放出來的「一手貨」,並不代表一定是新建的停車場。她眼前的,是區內著名的發霉場,場內柱位特多,大部分車位既窄又短,連普通私家車停放,亦會凸了部分車頭在車位外。而且上落車通道分開,上車通道壆高,就算熟手司機亦難以「一手軚」轉上,可謂「發霉位」奇多。「我一睇就知出事,所以做投資決定前一定要先查清楚,I'm wrong this time!」她雖知自己投資失誤,但仍心存僥倖,「未到最後都唔一定會輸,或者樓市繼續升呢!內地人有好多錢,他們現時除了買車位外可以話別無選擇,或者他們會接我貨呢!」周太說時語氣充滿期盼,並前後三次重複要求記者「You don't kill the market!」(你不要破壞市場)。對此湯文亮戳破其美夢:「內地人肯定唔會買,完全無機會!唔好以為佢哋(內地人)蠢,佢哋買嘢唔使睇係因為一早做好晒功課!」

貼街招出租

一直以來,車位市場都是冷門投資,雖說車位近年受樓價狂颷帶挈而見升值,但車位始終不如住宅,需求有限。只是十月尾政府開徵買家印花稅及加重特別印花稅打壓樓市,才造就了這次車位狂熱。長實是一眾發展商中最快有反應,政府出招同日,長實的大圍名城即晚出信通知租用車位的住戶,要收起車位準備出售,消息曝光後,投資者蠢蠢欲動,而三日後,調景嶺維景灣畔的二手車位,更錄得以一百零八萬元成交,全城迅即發狂。自此華懋等其他發展商,順勢推銷車位套現,估計共售出三千個車位。以往車位盡在發展商手中,租金可以操控,如豪景花園月租曾達二千元樓上;現時車位落在不同投資者手上,在自由市場下,租金已「調整」至一千元左右,傳聞該車場更有業主以五百元放租。湯文亮補充:「唔好以為車位銀碼小,收租好簡單,以前我哋有咁多物業同車位,啲經紀都唔願意做車位,我哋幾乎要自己貼街招呀,車位錢好難賺,好陰功o架!」不但經紀不願做,連銀行亦不大願意承造車位按揭,現時息口見三釐,年期最長十五年,按揭成數最多五成。要投資車位,湯文亮指最基本留意車位與單位的比例,「好似太古城萬幾伙得二千幾個車位,一比五就是黃金比例啦!現時我哋持有的全部車位,都係同樓上嘅豪宅、商廈一齊揸,保證有需求。」對於突然掀起的車位狂潮,他語重心長說:「除非係自用啦,買嚟投資嘅,未完成交易就好撻訂啦,撻咗都係蝕幾萬蚊啫,除笨有精呀!」

揀車位攻略

若真想買車位投資,買入前一定要做足功課:‧留意停車場的設計,有太多柱、上落通道單線行車的,由於難以「一手軚」泊車及上落,普遍都不大受駕車人士歡迎。

‧近年落成的車位都有指定長及闊的面積,但舊式停車位則長、短、闊、窄不一,可以留意場內較長身的車輛有否凸出於車位範圍;並排而泊的車輛之間又是否夠位開車門。

‧揀車位當然以地面一層為首選,價值及租值亦最高;樓層愈高或愈低,租值亦遞減。‧半夜是了解停車場的最好時機,只要巡一巡,出租率高低、保安有否巡更、閉路電視是否運作正常等一目了然。‧日間亦要觀察一次,既留意車位地面有否水漬,亦要小心車位對上天花有否喉管,喉管可分為紅色消防喉、去水喉、雨水喉等多類,前兩者可免則免,因為喉管內充滿水,有水自然有水壓,若然喉管有阻塞,就有滲漏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1

香港富二代瘋狂歲月

2012-12-20  NM
 
 

 

近年經常都有富二代玩出禍,最轟動就係台灣有錢仔李宗瑞偷拍事件,但前車未有嚇窒香港一班富二代,好似林建岳二女林心兒,和莊士集團主席莊紹綏的細仔莊家淦,就繼續喪玩,仲要將癲喪相放上網公諸同好,小心惹禍。岳少千金 喪啜舔

林建岳和謝玲玲所生的兩子三女向來惹是非,大仔孝賢前年曾捲入酒吧襲擊疑案,而三女愛兒被爆跟何超盈有親密關係。出名貪玩又愛蒲的林心兒,繼早前在網上大晒33C水著後,愛show off的她又豈止咁簡單,攬女、伸脷、玩啜胸,相當意淫。

廿二歲的心兒在英國讀完時裝設計,年初才去美國洛杉磯的Pepperdine University讀心理學,書讀成點就唔知,但講到玩,呢位富家女唔係蒲精,都算係玩精。一班女仔夜蒲,心兒更加放下防線,著住吊帶喱士背心騷33C上圍,仲雙手自谷事業線俾女埋身啜胸,玩得未夠喉,有人揸住支大大碌熒光棒,心兒即伸脷扮舔,旁邊的女孩索性咬實,意識極度不良,靈感唔知係咪來自陳冠希呢?

莊士太子 喪跳晒肌

家族資產有八十億的莊士集團主席莊紹綏,佢個大仔莊家彬因與傅明憲的姊弟戀出晒名,次子莊家豐今年亦因與紐約華姐郭萱彤,以及內地音樂才女林天愛的三角關係響咗朵;查實莊家一門三傑,仲有個剛於今年九月才加入集團董事局的孻仔莊家淦一樣「出色」。今年廿三歲的他,身形高大健碩,最愛晒肌肉,一班索女自然埋身攬實,他與朋友出海玩樂,一拖四女,艷福無邊。日光日白即使索女在身邊都未敢放肆,但到咗夜晚,兩杯到肚後,大隻仔終於按捺不住有所動作,跳上茶几跳table dance,仲high到蒙眼自摸,非常陶醉,看來大有超越兩個阿哥跑出之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2

信守投資的諾言 艾薩

2012-12-20  NM
 
 

 

忘掉過去的錯誤,朝着未來更大的成就邁進!

這是我每天都會做的事,你亦可以,且必須如此,如果你想在即將降臨的牛市中,賺到你夢寐以求的一桶金。不過,你應該意識到,升市中,投資者隨時損失更多,事關他們開始「心雄」,甘願冒更大的風險,在恐慌的熊市,卻未必這樣做。投資的七個「不」

上週,我討論了如何掌握長遠投資的大趨勢,從中發掘出絕妙的潛質股。不過,只是買入優質股亦無濟於事,除非你抱住負責任的心態來投資,否則將未能盡情發揮升市帶來的優勢。何謂「負責任」?每朝早,出門口前,你要牢牢記住一些重要的投資「禮儀」,它們能助你取得成功!

‧不要買入你不熟悉的股票,如果你事前沒有做足「功課」,輸的機會很大。

‧不要貪多務得,中國市場已有足夠的優質企業,買入他們的股票已能助你致富,進身百萬富翁之列。

‧不要因為個別股票被納入指數成分股,或從中剔除而做買賣,事關股價往往在消息傳出前,已有異動。況且,我認為,有一半恒指成分股是垃圾。

‧不要貪求內幕消息,或以此做買賣。我不信內幕消息,就算馬壇名將Lester Piggott給我「貼士」,我亦不會下注。

‧不要設立「目標價」,這顯示你還有猶豫。

‧不要沽空,你只會淪為輸家。

‧不要每天看的你投資組合,因為投資講長線。

財務分析行先

除了這七個「不」,投資「禮儀」還有︰

‧揀好心水股後,切忌輕言放棄,除非管理層「變質」,又或企業財政急劇變壞。如果你能支持得住,面對熊市,最好揸貨不放。

‧盡量分散投資,我建議你的投資組合買入約十五隻優質股票,獲利後,再考慮添加其他股票。

‧定時定刻留心你持有股票的公司所發布的中期及年終業績報告。

‧最後,無論贏或輸,同樣保持心境開朗,不要失望或擔憂,相信「明天會更好」。

說回優質股,一來,我已定期討論本倉投資組合內的成分股;二來,行文也不時推介其他股票,他們幾乎與本倉成分股一樣優秀;我樂於與你們分享過去的錯誤,你應該從中汲取教訓,甚至青出於藍。投資不是要「養肥」經紀,令自己貧窮。

中國經濟猶如過山車,上升了兩個月,上月又回落,未來走上走下,方向未明。我認為這個情況將維持多兩年;這是為何財務分析對於長遠成功如此重要。在此,我誠意邀請你參加我下月十一日晚舉行的免費講座,登記電郵是[email protected]

祝君好運!

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3

快樂指數 黎智英


2012-12-20 NM
 
 

 

有人說,一個人到底樂觀還是悲觀,是天性使然,因為沒有人有法子知道為何有些人總是豁達開朗,總是往好處着想,即使陷入陰霾四布下的困境,仍然能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另些人明明是身在福中,卻執拗自己是站在地獄門前,眼中的一切盡是世界末日的先兆,堅決拒絕與希望結緣。

有些人無論是強弱貴賤,一生下來便整天快快樂樂的。另一些人即使是含着銀匙出生,也整天愁眉苦臉。宿命論者說,人們的個性有這麼大的分別,那是因為基因注定了命運。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那麼患了抑鬱症的人去看心理醫生又豈不是徒勞無功?Well,不管是否有宿命這一回事,我反正都是不相信心理治療的。一句到底,心理治療唯一的作用是告訴你:You are on your own,能否走出抑鬱症的陰霾,是要靠你自己的醒覺和意志力。抑鬱的人早已放棄了意志,他們彷彿是任由恐懼的陰影主導其精神面貌那樣。遇上這樣的情況,心理專家只能設法引導他們重拾意志,也就是自己要醒覺撥開烏雲,才可以翻身。倘若一個人天生是不開心的,心理學家的引導不還是多此一舉嗎?不再在這個問題上嘮叨下去了,那是另一個話題。一個人快樂與否到底是不是像樣貌好醜那樣,是命生成的?有人將快樂(或不快樂)的性格製成指數,從一分至十分;最快樂的人是十分而最不快樂的人是一分。譬如天生快樂的人,他的快樂指數便是七分。有一天這樣的人開車遇上意外殘廢了,他會因而變成不快樂,他的快樂指數也下跌到四分。奇怪的是,一兩年後他回復快樂,讓指數回升到未曾殘廢前的七分。

另一方面,天生不快樂、指數只有三分的人,有天中了幾千萬美元的彩券,歡喜若狂。他自此變得快樂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變得不快樂,他的指數也跌回原來的三分。從這些例子看來,你不難相信好醜確是命生成的。我是個快樂的人,如果真的有快樂指數這一回事的話,我的指數應該在七分以上。我有過苦難的日子,也經過不幸的遭遇,但不快樂的日子總是擦身而過,我很快便重新過着無憂無慮的快樂日子。沒有錯,我是幸運的。我的苦難的日子在童年發生,那個時候我基本上分不出什麼是苦難,什麼不是苦難,日子從來都是那樣過的。最重要的是,我從小便感受到母親強烈的愛,有這份愛為後盾,即使天塌下來我也不當是一回事。有母親的愛,苦日子便不難過,快活更是自然不過的事。母愛令我相信做人是快樂的,這個信念成為了我的精神支柱。有這個信念的支持,遇上不幸的事情,我很容易便超越物質損失或情緒痛苦,回復到快樂的精神狀態。不過,我可不相信我是天生快樂的,若然沒有母親那份強烈的愛,我不會提升人生的體驗至超越物質的精神頓悟。說到底,快樂是精神的昇華。我見過好些本來是很不快樂的人,可是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卻像被賜予神恩那樣,突然有所頓悟而快樂了起來。有個年輕時便認識、從來都多愁善感毫不快樂的朋友。婚後幾年,他的低落情緒令他的老婆非常困擾,甚至因而要跟他離婚。不巧,那個時候他老婆懷了孕,他們都不想將孩子落了,協議等到孩子出世後才離婚。及至孩子出生了,晴天霹靂,竟是四肢麻痺的。為了對老婆公平一點,他們決定等到孩子大一點才離婚。這個殘障的孩子卻原來是個天使,他改變了夫婦倆的關係。撫養這孩子非常辛苦,不求回報的無私無盡的付出讓他們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樂。

神愛世人無私無盡,當人也能夠無私無盡地去愛時,他們便與神連接,分享神的完美,嘗到天堂的甘露,快樂的涅槃。這孩子快二十歲了,之後他們還有了其他孩子。今天說起那段恍若神靈顯現的日子,他們仍然熱淚盈眶。他們說自己是幸運的。有了這孩子,他們才會不求回報無私無盡地去付出愛,這才使他們發現愛的付出帶來無窮的快樂。這令我想起一些神父和修女,他們為了侍奉神,以無私無盡的愛幫助別人,而他們是活得多麼快樂啊!又有一些人,不管是婚姻失敗、家庭破碎或是長期工作心力交瘁而患了抑鬱症,他們跑去當義工以調校情緒,卻因而得到從來未有過的快樂。他們原先只是想藉着奉獻付出好忘記自己的苦難,最後卻得到意想不到的快樂。很少人會為了愛而愛,或是無私無盡地奉獻自己,因而很少人會從這種精神的頓悟中得到絕頂的快樂。生命是神的恩賜,可是很多人卻不曉得感恩;他們也因而看不到生命中的愛,也因而看不到生命的美麗,而只是看到魔鬼的醜陋,因此悲觀、憤怒,要以理性跟生命搏鬥。他們這樣做反而暴露了自身的軟弱,軟弱令他們沮喪。對這些人來說,生命再不是神的恩賜而是負累。對他們來說,生活是自我折磨,而不快樂才是人的宿命。於此可見,上面所說的先天快樂或不快樂指數是有理據的。但先天不快樂的人,只要有一天他們能夠從軟弱中站立起來,看到生命中的愛,他們便會為神恩感化,觸摸到神性的豐富,窺見神的完美,他們便會變得快樂。快樂源自感恩。當然也有些天生快樂的人,他們更幸運地有個美好家庭,賺到豐饒的生活條件,可是他們卻不知感恩,終日沉溺於貪婪、奢華、權勢和肉慾之中,最後他們便從神恩的庇護中墮入魔鬼的猙獰陷阱。到那個時候,他們眼中所見只是生命的醜陋,他們因而悲觀、憤怒,成為不快樂的人。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人始終不多,因為神不會輕易放棄祂懷抱中的人,除非這些人極之不感恩而變得邪惡,但我從來未遇過這樣的人。自甘墮落的大多數是那些本來只是生活得爽(sensational)的人,可是這些人其實並不快樂。生命原是愛,是無窮無盡無堅不摧的愛,宿命的囹圄只是隻紙老虎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4

冰冷鋼管舞出幸福

2012-12-20  NM
 
 

 

三十多歲的Symone Anastasia Dolai(Symone)白皮膚、金髮,是波蘭及葡萄牙混血兒。她在香港出世長大,大學畢業後在迪士尼旗下的「World Family」中心教英文。○四年抱着好奇心,到香港首間鋼管舞室Pole Divas學跳鋼管舞,後來愈學愈起勁,更做了導師。○九年舞室賣盤,Symone把心一橫,自立門戶,創辦Pole Paradise Studio。Symone以鋼管舞為職業,父親一度以此為羞,認為女兒如同夜店的脫衣舞孃。但Symone沒有放棄,更決定走專業路線,透過舉辦國際比賽,為舞室打響名堂,慕名求學的人絡繹不絕,三年下來,已教過約一千二百名學生。父親被她的努力感動,放下成見。第二任丈夫亦為她放下美國事業,來港一同打拼。這盤生意為她帶來的幸福,比金錢更重要。

Symone單手扶着鋼管,身體像蛇一樣扭動,時而蹲下,時而引體上升至半空,先拋個媚眼,再用雙腳夾住鋼管,凌空倒吊,或大鵬展翅,再旋轉向下,意態撩人。整個過程,Symone都面帶微笑,輕盈利落,但完成動作後,她的臉龐﹑胸口及手腳,都因充血而泛紅。記者跟Symone上過一節鋼管舞課,知道這是種「力度」要求很強的舞蹈。在初班裡,一眾OL本來還自信滿滿地圍着鋼管走貓步,但一上鋼管,有的抱得太緊,變成半天吊,有的邊滑邊跌,雖狼狽卻十分認真。她們有些是出於好奇,當做運動,也有抱着「目的」而來的。邊跳邊抹汗的文員傅小姐微喘着氣道﹕「我結咗婚,想學來跳俾老公睇。」鏡頭一轉,來到進階班,動作難度增加,一眾學生衣着更性感。來自紐約的Agatha表現突出,她解釋﹕「我在美國學了一年,老師知道我來香港度假,極力推薦Symone的課,所以一下機就拿着行李趕來了。」即場報名,每節課一小時,收費二百九十元,一次購買四節課則為九百九十元。另有一個月任上,收費二千元。

自立門戶

Symone原是上環鋼管舞室Pole Divas的導師兼經理。 Pole Divas由兩名澳洲女子創辦,○九年曾接受「壹盤生意」訪問。Symone任導師期間,為增進技藝,曾到美國三藩市的雜技中心,參加短期絲帶舞和空中呼拉圈的特訓課程及工作坊,及往英國的舞蹈學校Vertical Dance進修。「鋼管舞會不斷挑戰人體機能極限,令人上癮。」Symone捂着心口說。三年前,兩名老闆要離港,打算結束生意,「我原有意接手,但她們叫價一百萬,那麼貴倒不如自己開,反正我已儲了一班客人。」Symone憶說。後來有個學生買下舞室經營權,但Symone已在籌備新公司,更帶走部分客人,她坦言﹕「大部分中級及高級班的鋼管舞學生都跟我到新公司。」為方便舊生,Pole Paradise選址在永樂街,跟Pole Divas只隔一條街。記者找到Pole Divas新老闆Jady,她聲稱並不介意,並不以為然道:「大家定位唔同,Paradise走showcase(表演)路線,我哋走fitness(健身),各有各做。」

搞國際賽響朵

挾着在Pole Divas的行政經驗及舊客支持,舞室起步順利,Symone在高級班裡找了兩位學生做兼職導師。當時,香港的鋼管舞學校已增加至起碼三間,Symone便加開絲帶及空中呼拉圈舞,增加賣點。舞室定位走專業路線,開張前一個月,她便用舞室名義舉辦「香港國際空中舞蹈賽」,撰寫電郵邀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的選手來港比賽。Symone租用上環文娛中心作比賽場地,並邀請知名的空中舞蹈員任評判,參賽者的簽證費用及評判的機票膳食,全由大會支付,勝出者可以自動成為包括意大利、佛羅里達及英國等多項國際空中舞比賽的參加者。「舉辦比賽需要約十萬元,評判會幫忙舉辦workshop,賺取費用,加上入場費及贊助商資助,最後只要花三萬左右,就當是廣告費。」 Symone笑說。比賽效應,舞室開業一個月已吸引了四十四名新生報名。

多元化吸金

現在Paradise除Symone外,另有四名導師,每星期共廿五堂,當中包括私人教學、不同程度的空中舞課程,以及以健美為主的課程,客人大部分是香港女孩。「香港女孩喜歡三五知己一起來學,所以學員介紹朋友來學,會有優惠,例如免費送一堂。」Symone笑言,香港女孩喜歡跳舞,所以她在課程中加入跳舞元素,她表示﹕「單學舞步會很悶,我會編排一首完整的舞曲,令學生更享受學習。因此,課程的程度亦較淺,外國第二級程度已教倒吊,但我會在第四級程度才教。」每逢節日,學生外遊,舞室收入減少,但同時也有不同活動需要表演團。Symone便挑選高級班的學生,組成表演團隊。「我將舞室的資料電郵予不同的活動策劃公司、大公司的市場策劃部,以及蘭桂坊集團,他們想找鋼管舞表演就會想起我們。」每名舞蹈員收費三千元,表演大約半小時。為增加宣傳,Symone亦會贊助酒吧活動。上星期送了二千元鋼管舞課程禮券給一間酒吧用作抽獎。假期時,亦有一些由外國慕名而來的鋼管舞愛好者,專程來港報讀課程。Symone會推出收費較課堂貴的工作坊,幫學生改善舞姿,每節收費五百元。「場地還可以租出去給客人舉辦派對,不少準新娘便喜歡在結婚前一夜和姊妹來搞派對,跳鋼管舞。」Symone笑言,十一個人的派對收費約二千八百元,再加人,則每人收取二百二十元。在多方開源下,舞室已沒有淡旺季之分,但學費仍佔生意額八至九成。

找回親情愛情

Symone父親是波蘭人,母親是葡萄牙人,她會說點廣東話,母語仍是英語。「爺爺早年被英軍召來香港駐守,而外公則來港養馬,父母都在香港出生,爸爸是國泰空少,媽媽在菲利浦公司當文員,都會說廣東話,爸爸甚至會寫中文。」不過,Symone自小在國際學校讀書,然後到澳洲的大學修讀設計,到現在仍不會寫中文。小時候父母離婚,她跟了母親,與父親感情疏離。怎知,長大後,她也步父母後塵,於○八年離了婚。這時,她在美國探望母親時,重遇中學時的情人Jose,二人一拍即合,Jose更因此搬到香港。「我慣了四海為家,但要Symone離開香港,等於將她的生活連根拔起,因為她的朋友、事業都在香港,所以遷來香港支持她。」Jose說。現在,Jose是英文教師,閒時會幫Symone打理店鋪,更為太太而學習空中舞,夫婦一同參與表演。除了愛情,Symone還找回親情。「爸爸原本覺得跳鋼管舞是不正當的行業,直至有一次,他看到我在西貢的表演,之後便常驕傲地對別人說:『看,那是我的女兒,她是一個企業家。』現在我們有空便約出來吃飯聊天。」Symone只怪父親當年沒幫她改中文名,也沒拿香港身份證,只拿BNO護照,她帶點無奈道﹕「我覺得自己是香港人,但卻覺得和社會格格不入,我喜歡現在的生活,但感覺香港社會不大尊重老人家,所以退休後,我會選擇到峇里或美國。」

開業資料11/2009

裝 修:$69,000租 金:$65,000*裝 備:$52,000雜 項:$14,000總投資:$200,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10/2012

營業額:$145,000廣 告:$30,000租 金:$30,000人 工:$17,000 *水、電:$1,500雜 項:$42,000盈 利:$24,500 * 四個兼職,不包老闆人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5

炒股唔炒市 蔡東豪

2012-12-20  NM
 
 

 

「炒股唔炒市」的荒謬,由股榮以鐵一般的數據擊破(《蘋果日報》,2012年12月2日)。股榮統計過去十年,恒指八升二跌,但細看跑贏恒指股份的比例,十年中只有五年超過五成。即是說,合埋眼買股市,過去十年贏了八年,揀股的話,揀中跑贏大市股票的機會只有大約五成。還有,所謂五成機會只是平均數,閣下買股的戰績很有可能差於五成。

股榮指跌市中買股更見高危,2008年和2011年遇上跌市,閣下揀中跑贏大市股票的機會只有兩成七和三成六。今年是極考功夫的一年,恒指升幅約兩成,但只有三分一股票跑贏大市,今年揀股跑贏大市機會,衰過去賭場碰運氣。

從數據看,「炒股唔炒市」是不可能成立的荒謬,但在傳媒,我們不停聽到財經演員勸諭投資者「炒股唔炒市」。股榮以數據證實「炒股唔炒市」在傳媒的氾濫程度,他統計過去一年,全港報章雜誌共有633篇文章用「炒股唔炒市」的字眼,用「炒市唔炒股」只有40篇。這現象非常正路,財經演員生存之道是俾冧把。各位可試想一個問冧把的電台節目,聽眾問主持人攞心水冧把,若果答案是盈富基金(2800),在節目由頭至尾,重複幾十遍,節目完結後,主持人肯定被炒。

「炒股唔炒市」是荒謬,最早是由艾里士(Charles Ellis)在1975年提出,他寫的《Winning the Losers' Game》成為投資經典,這本書到今日仍不斷再版。這本書主旨是,投資是一項充斥着失敗者的遊戲,這論點跟當時大眾接受智慧不同,投資不應該是智者以技術戰勝別人的遊戲嗎?艾里士的論點,是投資勝負主要由錯誤決定,勝者犯最少錯誤。在投資世界,最常見錯誤,是投資者以為擁有戰勝別人的必殺技。

艾里士以網球比喻投資,網球跟投資有很多相同之處,贏波不一定靠技術擊倒對手,很多時勝負由誰犯最少錯誤決定。我寫過一篇書評,作者是已退休網球員基爾拔(Brad Gilbert),書名是《Winning Ugly》。書中主角基爾拔沒有強力發球,正手和反手也不是特別出色,他最為人認識的地方,是對手總是難以擊倒他,他總有辦法把球打回場的另一邊。Winning Ugly不需要以高超技術去贏,保持不死,留機會給對手犯錯,拖泥帶水贏一分也是贏一分。

根據艾里士的論點,基爾拔是精明投資者,因為他看通投資重點,不是以花巧或勁度去贏,因為這些動作牽涉風險,容易製造錯誤。相反,基爾拔式的「不死」戰略,減少犯錯機會,是網球和投資的勝途。

「炒股唔炒市」要不停發掘好股,然後準確掌握買入和沽出時機,各位細想,這難度高至難以形容。在炒股的過程中,太多陷阱、太多誘惑、太多犯錯機會,投資是失敗者,而不是勝利者的遊戲,合情合理。

艾里士提出兩個原因,解釋投資注定是失敗者遊戲。第一、交易牽涉成本,包括買賣差價和佣金,頻密買入賣出,穩賺的只有經紀。第二、投資市場愈來愈由專業投資者操控,這些大孖沙的交易佔市場大部分,這些人的職責是跑贏大市。專業投資者為跑贏大市,須花費大量金錢,例如聘請頂尖基金經理,這些成本最終要人支付。由專業投資者管理的基金,過去幾十年跑輸大市,原因是營運成本太高。

買股市是最理想投資途徑,最大原因是慳回一系列不必要成本,這些成本看似不重要,但長年累月加起來,很多時就是賺和蝕的分別。香港打工仔累積過去十多年強積金投資記錄,對投資成本有深刻認識。

買盈富基金最大問題是不夠威,朋友跟你討論心水股,假如你只想談2800,大家便沒有共同話題,朋友會覺得你悶蛋。各位願意相信艾里士的話,懂得悶和抵得悶是投資致勝之道。

最後要說多幾句關於網球。這幾年我以「溫布頓效應」行走江湖,不過我相信這理論將面對空前挑戰,因為英國網球手梅利(Andy Murray)去年在溫布頓決賽僅敗於費達拿後,這一年狀態甚佳,他贏溫布頓應是指日可待。我看好梅利,因為他被譽為自基爾拔後,最懂得Winning Ugly的悶蛋網球手。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56

律師比訴訟多 法律系畢業也只值22K


2012-12-17  TCW
 
 

 

日前,一名七年級台大法律系畢業生,應徵法務助理,雇主開出22K薪資,讓他有被羞辱的感覺。凸顯法律系畢業生供職缺一位難求,薪水也很難拉高。

過去,法律系為熱門科系,還曾一度登上榜首之列,在逐年供需失衡,執業證照難考下,成為諸多學子熱中的金飯碗。隨著大專院校、科技大學法律相關系所大量成立,一年就能產出九百多位律師;去年律師考試錄取率由八%提高到一○.六四%,共錄取九百六十三人,較往年增加了三、四百人。大量錄取結果,也造成律師滿街跑。

目前全台共有一萬二千多名執業律師,委任訴訟案件一年卻不到一萬件,僧多粥少,律師接案相對受到影響,連帶著實習機會與薪水也大幅縮水。過去實習「行情價」,是每月三萬至三萬五千元不等,現在只有兩萬元出頭。

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建議,「公職律師」可以讓律師尋找另一個出路,否則繼教師、博碩士生「流浪」於就業市場,昔日金飯碗的「律師」恐將也加入流浪陣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41

華人和老台商 東協淘金最該防2

2012-12-17  TCW
 
 

 

到冒險天堂能淘金,也可能慘敗而歸,如何才能不誤觸東協市場地雷?南洋闖王以過來人角色建議,下南洋要遵守「三沒有、四必要」原則。

自己買地卡實在!多屬民主國,徵地耗時日

第一個沒有,是沒有免費土地,金額再大也不給。

二十年前開始,台商到中國沿海投資,多享土地免費、半買半送的特殊待遇,這五年來,中國內陸各地政府搶招商,土地優惠依然存在。

印尼雅加達台商會副秘書長李永雄說,到此考察的台商,第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可以免錢嗎?答案是不可能。東協國家中除了越南是共產國家,其餘都是民主國家,政府推動建設也要透過合法程序跟人民徵地,跟中國說拆就拆完全不同,蓋工廠得先花錢買土地。

最有名的案子是二○○八年,日產雷諾有意投資六億美元在印尼設廠,希望印尼政府免費提供五十公頃土地,但仍被拒。在雅加達投資超過三十年的當地台商會會長宋培民說,連雅加達市政府蓋捷運,都因土地取得困難延宕逾二十年,有意在當地設廠的台商還是認清事實,自己買土地比較務實。

第二個沒有,是這裡沒有統戰,也沒有紅地毯迎接,因此沒有「台灣人最大」的神話。

在中國,台商享有超國民待遇,出事、糾紛,甚至連吃個飯都要告訴對方,我是台灣來的,但是在東協不興這一套,日商、韓商與台商,都是同樣待遇,所以到東協投資,要低調勿張揚。

第三個沒有,這裡沒有招商神話,不會因為特定產業給予特定補助。例如台灣對電子業;中國對太陽能、光電這些行業的減稅、補貼。

宋培民說,雖然這裡也有投資獎勵,但對各產業是相同待遇,所以賺多少錢要看個人努力。此外,還要習慣東協行政效率慢,沒有中國那種地方官員馬上辦、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機全天服務的招商神話。

認清三個沒有,闖南洋還得注意「四要」。第一要,要小心華人跟台灣人,特別有合夥關係時。南洋有一句俗語,「老華僑騙老台商,老台商騙新台商!」雖然跟當地華人合作可以加快投資速度,但也可能大意失荊州。

最著名的案子就是一九九六年,光陽機車與印尼當地華人財團力寶集團合作,投資設立機車廠,但十二年後,就戰敗退出當地市場,被視為合資雙方無法同心的案例。老台商提醒,除了要小心跟華人合資,真正要小心的卻是自己人,如當地的順口溜,「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背後插一刀」。宋培民說,台商放款、放帳給印尼當地人、華人都很注意,反倒是遇到台灣人,一句自己人沒問題,最後卻被自己人倒帳或詐騙。

貪汙是必要成本!每年編列二%預算,當成「咖啡錢」

第二要,要照法律規定完成該有的手續,不要便宜行事,而且要看懂當地文字版本的文件、合同。雅加達台灣貿易中心主任林立凱提醒,有時印尼文、英文法律文件不同,會導致權益無法被完全保障。

第三要,要認清官員貪汙的事實。東協雖已實施民主體制,但仍然是貪汙腐敗的國度,十個國家中,只有新加坡廉潔度贏過台灣。在印尼,官員貪汙收錢被稱為「咖啡錢」,意思就是給官員去喝咖啡的錢。台商說,在商言商,把這個當成每年固定的成本,編列一%到二%的預算,好處是印尼官員拿錢就辦事也不囉嗦。

最後一要,是要內外銷並重。除了外銷,有機會一定要利用當地設廠優勢,打進內需市場,進一步打造品牌。宋培民說,來這裡設廠,三到五年外銷,產能與規模就能做大了,可以兼顧內銷。

台洲董事長秦嘉生說,台商在中國投資,二十年後就發現享受不到中國經濟成長的好處,因為台商到中國設廠,產品做好了就外銷,市場與客戶都在歐美,等到中國工資上漲、內需市場起來了,才發現根本沒耕耘中國市場,市場早被卡位,這時想要轉型升級做內銷、創品牌,談何容易。

因為東協的內需市場大,當地政府不會要求外商完全出口產業。以鴻海在印尼的投資為例,印尼政府並非要拉高出口產值,而是希望鴻海能夠讓他們減少對進口品的依賴。因為印尼光是黑莓幾的每年銷量就超過百萬支,是黑莓機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當地對智慧型手機需求更超過一億支,因此希望鴻海能夠就地生產智慧型手機,滿足當地需求。

可發展自有品牌!好神拖熱賣、鴻海有望做貼牌手機

接著,他們也希望鴻海能做平板電腦等產品,更重要的是,印尼政府不是要鴻海替全球品牌在印尼代工,而是可以做貼牌手機或是跟當地業者合作做印尼品牌,因此鴻海可以在印尼發展自我品牌。

對於台灣品牌來說,這是搶下六億人口內需市場的機會,例如馬來西亞Taioyo董事長陳貴洲成功引進「趴趴走」智慧型吸塵器、好神拖到馬來西亞後發現,新台幣上萬元的吸塵器、近千元的拖把,在馬來西亞很受歡迎,因此,若能在當地生產,有機會搶下更大的市場。秦嘉生說,正在努力引進好神拖到印尼當地生產銷售。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到東協市場闖蕩,無限商機之後伴隨的,就是超高風險,唯有兼具冒險又審慎的心態,才能摘下這顆豐碩的果實。

【延伸閱讀】老鷹型人才,最適合去闖南洋

除了創業者,東協也大力向專業經理人、技術人才招手,但什麼樣的人適合去闖? 南洋闖王們歸納,唯有老鷹型人才方能勝出。在海外工作,就像老鷹在天空中獨飛,不像地上的狐狸可以廣交朋友,因此,要能忍耐孤獨。

而就像老鷹翱翔四方一般,這裡要和不同文化的人相處,不像同文同種的中國市場,因此心態不但要開放,還得有今天在吉隆坡、明天被派到緬甸,隨時走遍東協十國的心理準備。此外,也得有當遠洋候鳥家庭的準備,來往距離與時間都遠遠超越到中國北京或上海,因此要評估家庭成員能否接受。

至於剛剛畢業的新鮮人,雖然也有機會直接到東南亞上班,但過來人邱維國建議,台灣年輕人應先培養專業能力,才有戰鬥的基本配備,因此剛畢業者比較不適合,最好是有國際公司資歷,先為海外所用。

當然,還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東協市場跟中國一樣,就是要汲取台灣經驗、或國際化經驗,有一天,當市場高成長不在、或本地人取而代之時,你的B計畫永遠得備妥,方能從容應戰。(文●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42

台客大賺 南洋錢

2012-12-17  TCW
 
 

 

這裡,是此刻全球最火紅的舞台。

美國有財政懸崖、歐洲仍陷國債泥淖、中國經濟也減速,但這裡的股市卻頻創歷史新高、經濟成長率動輒超過五%、消費信心全球稱冠,一個黃金年代已然展開:東協(ASEAN)市場。

七月,鴻海集團宣布要到印尼設廠;十月,聯發科宣布跟印尼業者合作,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十一月,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連任後,第一個出訪行程就是泰國、緬甸、柬埔寨,白宮發表聲明,「東協持續迅速的經濟成長,將為美國出口產業創造機會。」

ASEAN,這是你現在一定要認識的名詞:東協,由東南亞十個國家組成,全球政經資源正迅速往此處集結。三年後,也就是二○一五年,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將全面實施零關稅,帶動第二波高成長。

繼金磚四國後,這是另一次的全球大尋寶遊戲,各國高手磨刀霍霍,有一群勇於冒險的台灣人也啟航了。他們,有著鄭和的精神,揮別家鄉,下南洋,找新路。

過去,這裡是泰勞、印傭的家鄉,被貼上落後、暴動、貪腐的標籤,但我們重新走訪後發現,過去的南洋變身了。在印尼的首都雅加達,就有一百個購物廣場,個個媲美台北一○一大樓;龐大的消費力讓鼎泰豐的分店比台北多,每天都擠滿排隊人潮。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一個伊斯蘭教金融、旅遊世界正在成型,出現台灣來的醫生替沙烏地阿拉伯客人植牙的奇特「伊斯蘭商機」。

東協,六億人口,半個中國大的市場,一年可以消費一億支以上的智慧型手機、一億杯的珍奶、八百萬輛的機車,還用媲美外商一級主管的年薪挖角台灣專業經理人到此蓋車廠,這些商機,造就了一批來自台灣的「南洋闖王」。

【延伸閱讀】東協經濟力,中、美、歐、台都趕不上!

全球最會買商用飛機的地區馬來西亞2年來共買300架空巴A320,創法國空巴史上最大訂單紀錄

汽車市場全球成長最快2012年銷售量創歷史新高,預估2018年將增1倍

行動通訊市場全球成長最快智慧型手機2011年銷售成長24%,總數超過1億支,占全球1/4

全球最大伊斯蘭債券與保險市場債券市值破新台幣1兆元,光馬來西亞就占全球發行量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