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felix講東西,很有收穫,寫一點小感想
1、路徑依賴和公司的基因
路徑依賴是制度經濟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該概念首創於諾斯,用於解釋南美洲的落後。
一個國家,一個公司,一個組織,都存在著路徑依賴的現象。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一個公司的基因。
felix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案例,聯想是做倒賣電腦起家的,講究的是貿工技,先做來錢快的貿易,至於技術研發,則從一開始就不甚重視。這樣的結果是聯想沒法打硬仗。這種影響,導致了聯想講究成本控制,不擅長打硬仗的經營風格。
所謂硬仗,就是不計成本的實現目標。這種事情,聯想是干不來的,成本控制的理念已經深入這個企業的基因當中,使得他們不容易做出不計成本做研發的決策,所以聯想無法成為intel。
這種公司的基因,在經營中表現的極其突出。如做研發起家的intel,在研發上的投入就極其捨得。
打硬仗的公司講究的是不計成本,把技術搞出來,把山頭拿下來,一旦成功,就是高毛利,高周轉。之前的那點投入,也就是點毛毛雨了。典型就是喬幫主的蘋果。
而卡成本的公司,講究的是斤斤計較,卡成本。這種算計也深入骨髓。以至於低毛利下也可以盈利,還可以靠著高周轉獲得不錯的ROE。
後者變成前者不容易,前者變成後者,怕也是不容易了。基因擺在這裡,那是深入骨髓的東西,怕是很難突然扭轉。
2、招式和內功
(我對快遞行業不瞭解,這裡純屬自己的一點主觀臆測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說是順豐也開始搞電商了,做的是生鮮電商,網站名字是順豐優選:http://www.sfbest.com/
順豐一直不怎麼願意大張旗鼓的做貨物快遞業務,它一直專注於做快件投遞。但是最近他也開始做貨物快遞業務了。不過做的卻是鮮花、生鮮、食品等高端貨品的投遞。前兩天爆出來的新聞是順豐在做荔枝的配送:http://news.hexun.com/2013-06-22/155415294.html
荔枝這種東西對新鮮度要求很高,如果楊貴妃在,順豐可是可以發大財的。
仔細一琢磨,他做的這種貨物快遞,用的投遞系統以及流程,和其做快件是差不多的。都是飛機運送,都強調時效性。這和順風「快」的競爭優勢正好是相符的。
而鮮花、生鮮、高端食品這種貨物的遞送,極其強調時效性。而且其消費群體,多是收入較高的人群。所以可以對其收取較高的快遞費。淨利潤率可以比同行高出一截。
因此,雖然招式(業務)不一樣,但是其內功心法,卻是一樣的。王衛任四通一達分掉了淘寶這塊大蛋糕,最後選的還是和自己內功心法相契合的生鮮貨品快遞。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在貨物快遞業務上,四通一達走的是低價的路子,低價要求低成本,要想壓住成本,其時效性就沒法得到保證了。事實上,淘寶的客戶對於時效性的要求並不高。
對於做快件起家的順豐,其整個組織乃至設備,都是圍繞快展開的。為了保證快,順豐買了許多飛機來做運輸。為了保證快和準確,順豐給投遞員的提成是最高的。這就使得其成本就是要高於同行,高成本必須要和高毛利率和匹配。所以順豐修煉的內功心法決定了他的招式(業務和戰略)。
反觀四通一達,買的是貨車,其整個分揀投遞系統,也較為粗放。低毛利必須得用低成本來配。低成本就很難保證服務的質量了。這大概就是修習的內功導致適合自己的招式不一樣的一個例證吧。
在武俠小說中,招式需要有對應的內功心法來配。否則就很容易走火入魔,鳩摩智學少林寺的絕技,沒修煉少林的《易筋經》,最後是走火入魔,武功盡廢。
某些公司模仿不來,大概也是和內功心法不容易學有關吧。招式容易學,令狐沖學得獨孤九劍,不曉得有沒有一年?但是內功心法的修習,卻是需要許多年的打磨了。這種競爭優勢,怕是不容易獲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