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報道,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周四公布財報,而因該公司2016財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則未能達到分析師預期的,其盤後股價大跌。而亞馬遜創始人兼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凈資產在一小時內縮水32億美元。
財報顯示,亞馬遜第三季度凈營收為327億美元,同比增長29%,實現凈利潤2.52億美元,同比增長219%。而該季度,亞馬遜實現每股收益為52美分,遠低於每股78美分的分析師平均預期,而且第四季度業績展望也不及預期。
亞馬遜股價一開始在周四盤後交易中大跌6%,貝索斯的凈資產縮水數十億美元。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時45分,亞馬遜股價出現反彈,最終全天下跌近5%,從818美元跌至至782.10美元。
就在今年10月份的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上,貝索斯以670億美元的資產總額超越“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成為全美第二富有的億萬富豪。
而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時45分,貝索斯的個人資產為675億美元,仍然在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上排名第二,位居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之後,領先於巴菲特。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的21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目前取得明顯辦案成效:截至目前,除1起處於偵查階段外,其余20起案件已批準逮捕7件481人,移送審查起訴9件564人,判決4件53人。
這21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均屬於涉案人員眾多、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的特別重大案件,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一是涉校學生被詐騙重點案件,如山東臨沂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致死案;二是跨國境引渡回國詐騙團夥案件,如“8·20”亞美尼亞專案;三是公安部重點督辦系列詐騙專案,如浙江紹興“2016·4·19”系列釣魚軟件刷單特大網絡詐騙案件。
據最高檢偵查監督廳負責人介紹,各級檢察機關在確保辦案質量的前提下,依法快捕、快訴,有效遏制了重點整治、突出地區此類犯罪的高發勢頭。山東徐玉玉電信詐騙致死案等三起涉及在校學生的網絡詐騙案件共有32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8·20”亞美尼亞專案中,廣東省檢察機關以涉嫌詐騙罪分別對129名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4·13”肯尼亞專案的87名犯罪嫌疑人,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正在審查起訴。公安部重點督辦的廣東“颶風1號”專案中,71名犯罪嫌疑人已由公安機關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湖南省嶽陽市華容縣檢察院提起公訴,“4·18”電信詐騙專案16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六個月至一年零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最高檢和公安部將繼續加大對掛牌督辦案件的跟蹤督辦力度,對辦理督辦案件中存在的證據、法律適用等問題,及時匯總、分析、研究。同時,還將於近期聯合掛牌督辦第二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進一步鞏固打擊治理成效。
據新華社消息,4日淩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寶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瓦斯爆炸事故現場獲悉,3日發生的爆炸事故已造成32人遇難,多人受傷。目前,事故涉嫌責任人已被控制,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事故救援現場
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王波介紹,事故發生於3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經初步確認為瓦斯爆炸事故。經查明,事故發生時,井下共有181名作業人員正在進行作業。事故發生後,公司內部以及相關單位救援人員立即開展救援,共有149人安全升井,受傷人員經救護已經全部脫離生命危險,有32人不幸遇難。
事故發生後,國電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救護大隊52名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展開救援。赤峰市政府立即啟動緊急救援預案,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救援指揮部。截至4日4時,赤峰市政府、元寶山區政府以及平煤集團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出動警力268人、救援及醫護人員119人、救護車輛32輛。
同時,元寶山區政府成立了善後撫慰工作組,對遇難者家屬和傷者家屬開展一對一撫慰工作。
12月4日淩晨,礦工親屬與救援人員在事故現場周圍等待。
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發生事故的寶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距赤峰市區45公里,年生產能力為45萬噸,該井田煤的主要用途為火力發電、供暖鍋爐及民用。
隔夜shibor報2.3080%,下跌1.20個基點。一個月shibor報 2.9457%,上漲2.94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0889%,上漲2.03個基點,連漲32個交易日,創2010年12月底來最長連漲周期。
公開市場本周共935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到期分別為1600億元、1800億元、2200億元、1450億元和23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12月7日(周三)還將有115億元6個月期MLF到期。
今日,中國央行進行了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將有1600億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600億元。
日前,北大荒集團公告,取消一筆1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發行,計劃好的錢落空,煮熟的鴨子飛了,對於資金饑渴的北大荒集團來說,這不是最痛苦的事情。
要管60多萬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這是北大荒集團的大難題。
辦社會的特殊企業
建國初期,數萬名解放軍解甲歸田,將荒無人煙的北大荒開墾為北大倉,由於這一段特殊的歷史,北大荒集團所在的5.5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度亦兵亦民,至今還亦官亦商。
北大荒集團承擔著必要的政策性、社會性職能。其主要社會職能包括:義務教育、衛生防疫、社保統籌、公檢法、土地管理、安置複員轉業官兵、道路修建、小城鎮建設等方面。
截至2016年3月末,北大荒集團自辦社會機構共1799個,其中教育機構251個(九年義務教育機構181個),公檢法機構364個,醫療機構295個,市政機構67個,供水供電機構50個,自辦社區機構662個(其中:養老院15個,廣播電視臺站91個,場代鄉政府124個,護林保膠機構11個)。
2015年,北大荒集團補貼社會性支出32億元,其中補貼教育機構支出2億元、補貼公檢法機構支出1億元、補貼醫療機構支出2億元、補貼供水供電供暖供氣等機構支出2億元,補貼社區機構支出23億元。此外,北大荒集團“五項保險費”持續大幅度增長,其中,農牧場的“五項保險費”占年度土地承包收入的30%以上。
北大荒集團自己總結說:“沈重的社會性支出導致公司負擔加重,嚴重影響了墾區發展。”
巨額的社會支出壓力下,北大荒集團的財務報表讓人眉毛揪成了一團。
北大荒集團辦社會投入的金錢,要計入到公司的營業外支出中。北大荒一年的營業外支出,2015年一年接近130億元,增幅18.83%。北大荒集團下屬農場還承擔所屬轄區的公共事業管理,如學校、派出所、醫院、社區等,且事業單位支出占營業支出的97%。由於事業人員調資,社會性公益性經費支出增加而導致社會性支出增大,從而使營業外支出增加。
這樣巨額的營業外支出規模,在筆者看來,即便拉一家世界五百強來,也很難扛住,也得吐血。
北大荒集團擁有中國最肥沃的土地,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北大荒集團的前任掌門、如今身陷囹圄的隋鳳富在任期間喊出成為世界五百強的目標,如果沒有辦社會的包袱,世界五百強並不是空想。
以2015年為例,北大荒集團補貼社會性支出32億元,是當年北大荒集團凈利潤約0.5億元的64倍,如果沒有辦社會的巨額支出,北大荒集團可以是另一副模樣,可以更光鮮。
當然,辦社會對於北大荒集團來說並不僅僅只是包袱。北大荒是國家重點農業企業,每年享受大量政府對農業行業的政策扶持(如運費補貼、虧損補貼、獎勵資金等),其營業外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補貼。2013-2015年及2016年3月,北大荒集團營業外收入分別為78.5億元、82.1億元、98.4億元、10.3億元,一半以上是政府補助。
即便如此,大量的政府補貼還是無法填補辦社會的巨額支出,以2015年為例,北大荒集團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相抵,還有30多億的虧空。
歷史包袱難解
隋鳳富因受賄罪被判入獄時,曾有東北的朋友請筆者筆下留情,北大荒集團的一地雞毛不能全怪隋鳳富。
北大荒這些年搞的工業項目,不少虧損。但是也有九三集團這樣的異數,早早走出東北,在關內的天津、廣西等地布局工廠,使用進口大豆,拓展全國業務。北大荒集團旗下的完達山乳業,在國內乳業市場一方諸侯的地位無人能質疑,利潤表現中規中矩。而北大荒的王牌,坐擁數萬平方公里肥沃的黑土地,每年為北大荒集團貢獻近百億的土地承包費收入,穩賺不賠,利潤率百分之百。
不過千好萬好,一家大公司遇上了辦社會這樣的大事,再多的利潤也不夠燒。
截至2016 年3 月末,北大荒集團擁有在職員工約62萬人。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觀察,北大荒集團理論上不需要這樣多的員工。
2015年,北大荒集團資產1928億元,收入1313億元。同期,業務有不少相似之處的中糧集團資產約4600億元,收入約4000億元,是北大荒集團的2倍以上,但是中糧集團的員工總數只有不到10萬人,比北大荒集團少了50萬人以上。
北大荒集團要在國內市場成績一番事業,與中糧集團等平分秋色;在國際市場上想呼風喚雨,與跨國糧商同場較技,剝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減輕包袱,勢在必行。
如果按照中糧的員工規模來改革北大荒集團,意味著幾十萬人需要分流和重新安置,無論北大荒集團還是其所在的黑龍江省,預計都將頭大如鬥。
知易行難。能為北大荒集團改革提出整體解決方案的人,必將是時代風雲人物。
2017年2月17日,美國《康州郵報》(Connecticut Post)一則題為《Chinese national charged with currency violations》(中國公民被控貨幣違法)的新聞在美國華人圈引起了巨大轟動。
康州聯邦檢察官Deirdre M. Daly在報道中指出,該男子名叫Da Ying,是中國北京人士,56歲,目前已放棄起訴的權利,並與康州聯邦法院達成和解。Daly認為,Ying的結構性拆分行為(Structuring)是有意避開交易報告的要求,涉嫌洗錢。除去聯邦法院凍結其部分存款,還需向國稅局和州稅局補稅,總計金額高達32萬美元。
據聯邦法院的指控書所記錄,從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Ying居住在美國康州期間,采用整錢零存的方式,先後將46.4萬美元存入他和他妻子的聯名賬戶。為了繞過聯邦法律的監控,他每次存錢額度都低於1萬元,前後分50次存入。為了避人耳目,他和妻子聯名在四家銀行開了六個銀行賬戶。
美國國稅局犯罪調查科介入調查後,控告其洗錢,美國聯邦法院受理該案並審理。2月16日,Ying在康州聯邦法庭達成和解,同意凍結他在康州拆分存入的17.6萬美元現金。同時,他連續三年的個人所得稅表被查稅審計,隱瞞申報收入,被課以11.3萬美元的補稅、利息和罰款。繳納罰款、利息和稅金累計高達29萬美元。
除去聯邦法院和美國國稅局開出的罰單,Ying此次可能還會面臨康州州稅局要求的約3萬美元左右的補稅、利息和罰款。美國華人業界知名稅法專家Elton Wang告訴第一財經記者,Ying被查稅的稅表信息會在9-15個月後由國稅局轉送至州稅局,但如果他現在主動向州政府提出補稅,可以省去一年的利息累計和罰款累計。因此,罰款總額至少為32萬美元。
同時,聯邦法官安德希(Stefan Underhill)決定,將於2017年5月11日對此案刑事指控部分宣判,被告人為此還有可能最高面臨10年的刑期,以及最高50萬美元的罰款。
事實上,在美國洗錢是聯邦重罪,由美國多個政府部門參加處理,如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國稅局和紐約州金融服務局等。其中,國稅局負主要責任。一方面,國稅局調查洗錢涉及特定非法活動的金融交易;另一方面,凡是有意掩蓋資金來源和所有權,僅僅將錢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都可能被當作洗錢。
一般來說,任何人如果一次性收到與之貿易經營和商業相關活動超過1萬美元現金或關聯活動連續收到超過1萬美元現金,就必須申報“現金交易報告(Currency Transaction Report)”,即8300表格。然而很多喜愛現金的華人為了避免申報表格的麻煩,就采取將現金分多次存入銀行,並刻意將每次存款金額壓低在申報標準1萬元之下。
Elton解釋稱,根據2011年的Patriot Act法案規定,銀行等金融機構如果在24小時內收到同一個人的累計1萬美元或以上的現金存款,就需要建議存款人上報由美國國稅局和美國財政部頒布的8300表格,從而由上述相關部門進行審查。如果在30天內,銀行懷疑存款人故意每次存款不超過1萬美元,就有可能牽涉洗錢、逃稅或其他犯罪活動,銀行也必須向美國國稅局申報可疑活動的報告(Suspicious Activity Report )。該法案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洗錢和走私貨幣,並打擊境內外恐怖主義的資金鏈條。
據美國《康州郵報》(Connecticut Post)報道,近日,一名叫Da Ying的中國北京人士,因采用整錢零存的方式將46.4萬美元現金存入美國銀行賬戶,被康州聯邦法院認定其結構性拆分行為是有意避開交易報告的要求,涉嫌金融交易犯罪。據媒體報道,Da Ying為中國知名導演英達。截至記者發稿,英達尚未公開回應。
據上述報道,為了繞過聯邦法律的監控,英達每次存錢額度都低於1萬美元,並分50次將46.4萬美元現金存入4家銀行的6個賬戶。即便是這樣“掩人耳目”的做法,還是被美國聯邦法院控告洗錢,並被美國國稅局查稅。除去聯邦法院凍結其部分存款,還需向國稅局和州稅局補繳稅金、利息及罰款,總計金額高達32萬美元。
美國華人業界知名稅務專家Elton Wang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英達此次獲罪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逃避申報8300表格,即金融交易報告,但背後其實是一系列的美國稅務申報披露的連環規則。一旦其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引起美國稅務監管部門的註意並會受到懲罰甚至獲罪。
總體來講,英達觸發這次洗錢和稅務風波的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核心稅務規則:一是,逃避申報8300表格,拆分現金整錢零存;二是,隱瞞收入,瞞報漏報個人所得稅表1040表格,引起偷稅漏稅查稅;三是,隱匿申報海外銀行賬戶資產FINCEN 114表格,致使中國收入資金無法在美國公開披露,無法解釋來源。
那麽,讓英達被罰32萬美元的8300表格究竟是什麽?連環稅務規則又是什麽?中國高凈值人群在美進行金融資產交易時又應該註意哪些問題以免觸犯當地法律?
大額現金存款 避不開的8300表格
根據聯邦法律規定,任何人如果一次性收到與之貿易經營和商業相關活動超過1萬美元現金,或關聯活動連續收到超過1萬美元現金,就必須申報8300表格,即“商業交易報告(Report of Cash Payments)。交易行為通常包括貨物買賣、售賣物業、物業出租、現金交換、借貸行為等。
同時,任何人在一次性收到超過1萬元與貿易和商業經營活動相關的現金,都需要在15天內申報至美國國稅局犯罪調查科,並要求申報人留存5年時間。如果遲報、漏報和瞞報8300表格,根據法典18之3571條款,民事罰款包括民事非故意違法和民事故意違法,罰款2.5萬美元至10萬美元。如果被控告刑事故意違法,罰款高達個人25萬美元,法人50萬美元,並有可能判監5年。
美國的金融機構在接收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交易時,會要求客戶填寫“8300表格”,上交國稅局備案。由於在美國信用卡和支票的使用已十分普及,一般隨身攜帶的現金數量不會超過500美元。因此監管機構通常會將巨額現鈔與犯罪活動相關聯。
然而,雖然此次英達通過以低於1萬美元單筆現金存款的方式可以有效避開金融監管,但為了防止洗錢和走私貨幣以及打擊境內外恐怖主義的資金鏈條,美國還有一系列追蹤監管手段。
Elton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美國,根據2011年的《Patriot Act》法案規定,銀行等金融機構如果在24小時內收到同一個人的累計1萬美元或以上現金存款,就需要建議存款人上報由美國國稅局IRS和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調查和執行科要求的“8300表格”,從而由上述相關部門進行審查。如果在30天內,銀行懷疑存款人故意每次存款不超過1萬美元,就有可能牽涉洗錢、逃稅或其他犯罪活動,銀行也必須向美國國稅局IRS申報可疑活動的報告(Suspicious Activity Report )。
此外,根據美國國稅局程序,一般在發現未申報的情況時,會向存款人郵寄申報表格並要求其在30天內填寫好並回複,通常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都會請求律師或稅務會計師的幫忙,填寫好表格並回複至國稅局,事情就可以有效協商解決。因此,據Elton推測,此次英達最終遭處罰,首先可能是因為他故意避開申報,其次可能是他此後忽略了國稅局的警告。
金融交易罪加逃稅 兩罪並罰
英達所受罰款,其實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因為結構性拆分行為被凍結17.6萬美元存款;另一部分是因為該拆分行為引發了美國國稅局對其2009年-2011年間聯邦個人所得稅稅表1040的繳稅狀況的調查,發現其偷稅漏稅,因此判處補稅、利息加存款共計14.3萬美元。
根據美國聯邦法典的第5324節(a)(3)條款規定,任何人不得通過“結構化拆分(structuring)”的方式,逃避法律規定的金融記錄報告。而(d)(2)條款規定,任何人如果涉及使用特定模式違法並在12個月之內涉及10萬美元非法活動,則面臨罪行總收益的雙倍或最高10年刑期,或兩者皆有。
美國聯邦國稅局便是依據上述法條指控英達涉嫌“故意瞞報金融交易(intended to evade the currency transaction reporting requirement)”和涉嫌“拆分現金交易(structuring)”罪。
根據報道,美國檢方起訴書中記錄,從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英達居住在美國康州期間,采用整錢零存的方式,先後將46.4萬美元存入他和他妻子的聯名賬戶。他每次存錢額度都低於1萬元,前後分50次存入。而他和妻子聯名在大通銀行、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等四家銀行開了六個銀行賬戶。
康州聯邦檢察官Deirdre M. Daly在報道中稱,英達的存錢模式被認定為結構性拆分行為(Structuring),是有意避開交易報告的要求。根據聯邦法律規定,借用第三方賬戶或是在多家金融機構,通過多次存入單筆少於1萬美元的交易,從而規避申報的行為屬於犯罪行為。2月16日,英達在康州聯邦法庭達成和解,同意凍結他在康州拆分存入的17.6萬美元現金。
持美國綠卡的中國公民需向美國國稅局申報個人所得稅
那麽,這樣看似完美的拆分行為,是如何被檢方美國國稅局犯罪調查科IRS發現的呢?
根據美國聯邦法院的指控書,被告英達為中國公民,在中國工作並獲取勞動收入。其與妻子和家人居住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在他頻繁來往於美國和中國期間,將其資金全部兌換為100美元面額的現金,每次隨身攜3萬-7萬美元,總計約63萬美元進入美國。其中的46.4萬元被聯邦國稅局認定為與商業交易行為有關的大額現金存款,從而引發了“8300表格”的申報問題。而剩下的17.6萬美元無法解釋清楚其收入來源的合規申報的問題,從而被聯邦法院凍結。
同時,英達的拆分行為也引發了美國國稅局IRS的犯罪調查科的查稅行動。該部門通過審計、查核英達在2009年至2011年間的個人所得稅表,以逃避稅款對其進行指控,課以繳納稅金、罰款和利息11.3195萬美元。
英達作為中國公民,為什麽他在中國的收入會引發美國國稅局的查稅行動?
其中的原因就是,英達是美國綠卡持有者,雖然他還不是美國公民,但是美國稅法要求綠卡持有者的全球收入必須申報美國個人所得稅表1040表格。Elton解釋稱,英達在拆分大額現金整錢零存的時候,忽略申報了這46.4萬元的中國所得,從而,美國國稅局對其2009年-2011年三年的個人所得稅表查稅,將其46.4萬美元全部列為海外收入所得,被課以個人所得稅。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稅法第911條款對海外收入其實有相應的免稅額度的規定,如果美國納稅人連續在美國以外地方工作超過330天,其海外收入按照當時2011年的免稅額度,可以高達9萬美元之多。
警惕灰色建議 申報披露海外金融資產是保護財富安全的最佳方式
英達在此次涉稅事件中,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那就是美國稅務居民必須申報披露其美國之外的銀行賬戶和金融資產。只有及時合規申報披露海外金融資產,才是讓其資產在美國合法合規的正確方式。這也是全球反避稅的大勢所趨。
事實上,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反洗錢規則的國家之一。為了防止洗錢,1970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銀行保密法(BSA)》。根據該法,美國國稅局出臺了FBAR(Foreign Bank Account Report)的一系列規定和條款,要求所有美國稅務居民必須使用TD F 90-22.1表格來申報海外銀行賬戶。2011年美國再次出臺《Patriot Act》法案,對跨境反洗錢和反避稅可以進行更大力度的防範和打擊。
從2013年開始,美國財政部開始使用新的FBAR FINCEN 114表格(外國銀行和金融賬戶報告)對全球的美國稅務居民來監察其洗錢行為。FINCEN 114表要求美國稅務居民必須報告其在海外銀行賬戶,只要其銀行賬戶擁有超過1萬美元的資產和可以短期兌付80%以上金融資產的簽名權時,就需要上報美國國稅局。
與華人慣常思維不同的是,申報披露個人資產是信息公開、保護個人資產和財富合規合法的合理行為,漏報瞞報海外銀行賬戶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將會面臨最高達賬戶金額50%的民事罰款,甚至還會有刑事責任。
隨著2010年美國FATCA(海外賬戶納稅)法案的出臺,申報披露海外金融資產更是加大了執法力度。也正是美國FATCA法案的出臺,催熟了目前全球反避稅浪潮下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的行動,全球CRS(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共同申報準則也隨之落定。
然而,長期以來,許多海外華人由於不了解當地法規,或個人原因偷稅漏稅誤入“洗錢”陷阱。除了使用拆分賬戶、轉換現金的方式,目前還有利用美國海外贈與的渠道,通過申報3520海外贈與表格將現金資產從海外銀行賬戶匯入美國銀行賬戶。如果一個年度跨境匯款超過10萬美元現金,則需要在第二年4月15日前申報3520表格。然而,大筆頻繁匯款,仍然會被美國國稅局追蹤調查,並不是填寫3520表格申報的資產,就一定能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資產。
對此,Elton提示,披露和申報海外金融資產的方式,無論是FATCA(海外賬戶納稅法案)還是CRS(統一報告標準),披露思路都是一樣的,公開披露,才是保證財富最安全的方式,隱匿資產或者各種灰色手法都會釀成大禍。
3月23日,中證協發布2017年第一批證券公司落實“一司一縣”結對幫扶倡議行動名單,共有25家券商“榜上有名”,其中有17家券商去年已幫扶貧困縣,全國32家貧困縣成為券商結對幫扶的對象。
這是中證協第七次發布此類名單。早在去年底,中證協發布了前6批證券公司結對幫扶情況匯總數據,去年全年共有82家證券公司幫扶全國125個貧困縣,其中有10個貧困縣各有2家券商在結對幫扶。
從此次名單看來,中泰證券需要幫扶4個貧困縣,分別是江西省修水縣、貴州省龍里縣、貴州省平塘縣及安徽省臨泉縣,幫扶數量最多。以此匯總,自去年以來,從證券公司結對幫扶的數量來看,華林證券一共需要幫扶6個貧困縣,均在西藏,為幫扶數量最多的券商;國信證券幫扶數量次之,共幫扶5個貧困縣;而財富證券、東北證券、光大證券、長城證券等券商各需幫扶4個貧困縣。
截至3月23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長江證券及太平洋證券等4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2016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曬”出扶貧成績單。自證監會去年9月份發布扶貧新政以來,已有近百家券商幫扶國內貧困縣。
總體來看,這四家券商扶貧投入均超過百萬元,扶貧工作主要集中在助力貧困地區企業IPO、幫助貧困縣企業到新三板掛牌融資、參與設立中證焦桐扶貧產業基金,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措施,助推貧困縣脫貧。
因為巨大的財富和“李嘉誠摯友”的頭銜,在香港,周凱旋像娛樂明星一樣備受關註
來源 | 華商韜路(ID:hstl8888)
文 | 周冬梅
32歲那年,周凱旋認識了比她大33歲的李嘉誠。
當時,她正在北京長安街尋找機會,而李嘉誠已經是香港地產界頭號人物。5分鐘的“談判”後,本無交集的兩個人展開合作,攜手締造了彼時北京市最大的地產項目。
項目過後,李周二人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友誼,李嘉誠給予周凱旋無與倫比的信任,後者成為他“最不可替代的朋友”。
“港女”養成記
如同自己的名字一般,在以“李嘉誠紅顏知已”的身份被廣為人知之前,周凱旋在大眾眼中是一個面目模糊的“中性人”。與一眾被冠以夫姓的女性富豪相比,在香港媒體眼中,她是讓人敬畏的“小姐”或“老板”;而在大陸媒體眼中,她是背景神秘、身家尚好的女性商界名流。
與李嘉誠的關系曝光後,她逐漸變成人們眼中的“霸道女總裁”、新銳項目大手筆投資人、慈善基金創辦者,如今更是各大女性富豪榜單上的常客,甚至位列少數權勢女性前排。
周凱旋生於1961年,是土生土長的“港女”,據說父親是普通商人,家境一般。但是她中學就讀於香港最頂尖學校之一的拔萃女書院,學校名流後代雲集,很多學生都有名車接送,而她總是自己步行回家。據同學說,周凱旋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只知她和外婆一起住。
中學時,周凱旋生活簡樸,成績也不拔尖,她曾說“我小時候讀書理科成績不太好”。但她在拔萃女校卻很有名氣,不僅精通曲棍球、遊泳、話劇等,還當選為學生會會長,成為不少師妹的偶像。
拔萃女校註重對學生能力的全方位培養,課業並不輕松,一個細節可見一斑:當時學校每天給學生一篇3頁紙的英文文章,讓她們在15分鐘內壓縮為60字。這讓周凱旋養成了做事細心負責的習慣和良好的邏輯判斷能力。
中學畢業後的暑假,周凱旋在香港電臺做實習DJ,昵稱“周海豚”,導師評價她“聰明,英文好”。實習結束後,她邀請電臺同事在香港一家入會費高達25萬元的私人俱樂部“九龍塘會”吃飯當作謝師宴,飯後自己簽字買單,小小年紀便十分豪氣。
父母都不是那里的會員,周凱旋到底如何入會無人知曉。但是,能在18歲的年紀便懂得建立人際關系網,可見她社交天賦之高。
中學畢業後,周凱旋前往澳洲留學,就讀於新南威爾士大學。期間,周凱旋養成非常獨立的個性,凡事不依賴於人,甚至會刻意保持距離。
極具社交天賦的她卻一直認為“與自己相處”最自然,“保持親密關系其實是很大的負擔,找到最合適的距離才是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簽下10萬平米“寶地”
1986年,周凱旋第一次學做生意,她替自己的英國老板去西安洽談兵馬俑展覽,僅花兩周就達成30件展品的交易。計劃之外,她還征得公司許可,在天津定制一批兵馬俑紀念品,自己押送到倫敦,以幾十倍的價格售出,“賺到第一筆大錢”。
上世紀80代末,周凱旋通過自薦的方式結識了徐克導演的夫人施南生,幫後者將電影賣到了歐洲,施南生欣賞周凱旋的精明過人,兩人很快成為好友。
在施南生扶持下,周凱旋進入香港上層社交圈,除了結識香港及東南亞各路商家外,她還結識了時任東方海外董事長董建華的表妹張培薇,二人成了閨蜜兼知己,並一起組建兩家公司“維港”和“維法”,專做大陸生意。
當年香港房地產興旺,水泥需求量大,廣西的散裝水泥廠商希望進入香港。周凱旋在仔細研究市場需求之後,根據兩地水泥差價和購船成本,制定一個高出預期100多萬美元的定價,最終交易成功。
這單生意讓周凱旋獲得董建華的認可。1989年,董建華對周凱旋說:你們的生意還是太小,不如選擇一些好項目,我們一塊做,共同發展。
1992年,香港地產商將投資重點轉向大陸,北京地產業急劇升溫,王府井成為最搶手地界。投資熱潮下,資金實力一般的東方海外也想分一杯羹。連“容積率”是什麽都不懂的周凱旋,被派來北京尋找項目。
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周凱旋一邊閱讀各種地產資料,一邊用最原始的方式尋找機會:圍著長安街、王府井和金魚胡同來回轉悠。
王府井北端的東安廣場被認為最具投資價值,資金實力雄厚的新鴻基搶先將該項目納入囊中,並先後投入34億港元,建起一座總面積21.58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
敏感度極高的周凱旋意識到,如果按照既有規則,他們即便能夠找到一個絕佳項目,也會因資金限制玩不起。而彼時,和王府井只差2分鐘路程的長安街兩側地段,尚無人問津。
於是周凱旋對張培薇說:“我們在北京找一塊有投資價值的地皮,如果董先生不做我們就自己做,投資一人一半,做什麽自己定。”
“超越界限思考是我做生意的常用方法。”周凱旋後來說,“別人有框框,你不一定要參加他的遊戲,你一定要有玩自己遊戲的信心”。
1992年8月,兩位年輕女性在長安街上邊走邊搜尋目標,最後將目光鎖定在兒童影院那幢6層小樓上。兩人商定將小樓重新裝修一下開一家店。
周凱旋對接待她們的女經理開門見山,說想買這幢樓。女經理打電話通知領導,對方告知:整個東長安街及王府井地區都屬於統一規劃,要開發兒童影院必須將其周邊一萬平米面積整片開發。周凱旋毫不猶豫,立刻答應下來。
但是回頭冷靜思考後她發現,僅開發一萬平米,不良的交通環境會影響項目前景。一番仔細研究後,周凱旋索性把王府井至東單“金街”、“銀街”之間的10萬多平米地段全部簽下。這樣既解決了交通難題,更在占地面積上大大超越全部對手,氣魄驚人。
項目以董氏集團東方海外公司名義來做,命名為“東方廣場”。被問及當初的投資決定時,周凱旋說:“財富機會只降臨在有膽識又很謹慎的人身上。大家都認為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我的角色要我盡量實現它。”
周凱旋還用周密的計劃說服東城區政府合作開發:“我反複說明一點,我不是炒地的香港地產商,而是真正想幹一點事情。他們也很高興,一旦幹成對東城區今後發展大有好處。”
該項目在香港引起轟動,董建華親自出面,邀請多家地產商合作,也找到香港地產界頭號人物李嘉誠。
花5年時間幹一件大事
1993年8月,正在洛杉磯參加國際會議的李嘉誠接到董建華的電話。董告訴他,表妹張培薇與朋友周凱旋看中北京王府井一塊地皮,正在尋找合作開發商。
9月12日,李嘉誠如約來到北京王府井飯店會見維港公司經理。令他沒想到的是,和他談10億美元級大項目的經理,竟是一位年僅32歲的小女子。
為了這次談判,周凱旋準備了厚厚的資料,打算用各種理由說服李嘉誠出資。她對李嘉誠說:“這個項目是我在王府井大街散步時想到的。當時,我正走到兒童影院門前,感覺這家影院處於這樣一個商業街,在地產利用率上講很不劃算。”
“我出了王府井向東走,走到東單時突然產生一個想法:如果建一個商業廣場,把王府井和東單這兩個最著名的商業街連通起來,豈不妙哉?”
李嘉誠坐直身體,仔細打量周凱旋:“12萬平米的動遷誰來負責?”周凱旋說:“我來負責搞定。”李嘉誠又說:“平整土地和一系列建設手續也並不容易。”周凱旋笑著說:“李先生放心,我交給您的會是手續齊備的‘熟地’,您需要做的只是開工建設。”
見周如此爽快,李嘉誠也單刀直入:“你要求的傭金呢?”周凱旋說:“總投資額的2.5%可以嗎?”李嘉誠知道這個項目的利潤可能是100%甚至更多,他旋即與周凱旋握手:“就這樣定了!”
二人談話不過5分鐘,就敲定了當時北京市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最終,東方廣場總投資額達20億美元,周凱旋獲得2.5%的顧問費,約4億港元。她提現一半,另一半則長線投資東方廣場。
當時,需要動遷的國家級、市級和區級單位160多個,居民1800余戶,任務非常艱巨。周凱旋只能在香港和北京之間做起了“飛人”,每周一清晨六點趕到香港機場,乘坐港龍航班飛往北京,周五晚上乘其它航班返回。
為能最快解決拆遷問題,周凱旋先對居民發布公告,按照搬遷時間將補償金分為三等,在居民全部搬走後,她再集中精力說服各級單位,居民搬走後他們再無拖延的借口。如此,規模浩大的拆遷工作僅六個月即告完成。
之後幾年,位於敏感地段的東方廣場在建設過程中屢遭挑戰,期間歷經陳希同、王寶森貪汙受賄案,高層突破北京建築高度限制,麥當勞王府井店搬遷,開發中撞見古跡等一系列風浪和國內國際輿論壓力,卻被周凱旋一一擺平。
她用5年時間、集中所有精力完成了這件得意之作,拿到傭金那天,周凱旋把香港最繁華的中環地區每家店鋪都逛了一遍,結果是“每件昂貴的商品我都買得起,但我沒買”。她的感受是“心里覺得很富有”。
項目結束,董建華打算提升周凱旋做公司董事,她卻主動放棄:“外表很光榮其實是你自己心里的包袱。對我來講,最重要的是從這個項目中得到應得的報酬。”深感疲憊的周凱旋意識到地產項目並非自己興趣所在,轉而尋找下一個全新領域。
說服李嘉誠涉足互聯網
因為東方廣場項目,周凱旋逐漸靠近長江實業集團。她的商業策劃能力讓李嘉誠刮目相看,在她的影響下,李嘉誠開始涉足互聯網。
1995年,周凱旋學會了使用電子郵件,但那時她並不認為互聯網是商業機會,而是看好IT業另一領域“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軟件。
1996年7月,周凱旋投資創辦Alexus。一年後,基於“進、出口商需要一個電子系統來簡化報關手續”的思路,她在Alexus旗下創辦深圳口岸電子報關公司易網通(EC Link)。
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1999年,周凱旋告訴李嘉誠自己準備進軍網絡。李嘉誠以房地產起家,一直秉持 “不熟不做”的商家古訓。在他看來,網絡作為信息產業頗為虛幻,不能輕易介入。
周凱旋決定換個形式動員李嘉誠。她找到雅虎神話的締造者楊致遠,請他幫忙說服李嘉誠。
不久,李嘉誠應邀去新加坡參加紀念酒會。到達新加坡當晚,楊致遠到李嘉誠房間拜會,兩人談得十分投機。第二天,楊致遠陪李嘉誠參觀新加坡網站,並出席紀念酒會,讓李嘉誠對網絡事業有了直觀認識。
酒會結束時,楊致遠對李嘉誠說:“先生此行並非我的主意,而是另有他人。”李嘉誠正感奇怪,周凱旋從楊致遠身後走出來。
結合當時網絡狂潮席卷全球、香港創業板建立的情勢,李嘉誠決定抓住大規模整合資源的機會,將易網通註入電子商務,合並和記黃埔及長江實業下的新城電臺,據此成立最初的TOM公司。
作為第二大股東的周凱旋則具體負責TOM的全部事項,當時的報道稱“事無巨細,所有決定權都在周凱旋”。
2000年3月1日,成立僅4個月、尚無紮實業績的TOM高調登陸香港創業板,獲數十萬人排隊認購,收回50余萬份表格,超額認購近625倍。其股價快速攀升至15.35港元,公司市值超過300億港元,成為資本運作的經典之作。
僅以30萬港元入股、擁有公司32.29%股份的周凱旋,身價飛升至最高127億港元,成為香港引人矚目的女富豪。
但初期狂熱的追捧後,TOM股價直線下滑,一度引發投資者的廣泛置疑,被認為純屬投機行為。TOM的當務之急是找一個能讓業績報表好看,讓投資者重建信心的CEO來執掌大局。對此,周凱旋迅速采取行動,果斷進行人員洗牌。
2000年7月,前高盛高科技部投資經理王兟入職TOM公司CEO,大規模進行非互聯網業務收購,收購對象包括上海美亞在線、鯊威體壇、http://163.net、《亞洲周刊》等三十多家大中華區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藉此,TOM一舉成為國內媒體巨頭,集團收入亦在兩年間增長17倍。
同時,TOM還堅持發展網絡業務,通過與十余家手機廠商進行業務捆綁及大規模推出新的短信產品,2003年上半年時,TOM成為國內短信業務的前三名。
2002年年中,周凱旋在臺灣偶遇一個負責IVR(無線音信互動服務)業務的朋友,對方稱馬上就能拿到一張在中國內地經營IVR的牌照。
周凱旋分析IVR能將網絡產品與電話結合,對於很多不會使用網絡的人來說很有市場,但對方無意出讓股權,於是周凱旋自立門戶,建立IVR公司雷霆無極。
隨著互聯網業態在海外股市複興,TOM在美國納斯達克二次上市進入籌備階段。雷霆無極與TOM業務存在競爭關系,周凱旋對此相當頭疼。
競爭問題最終通過收購解決。2003年12月底,TOM以1.5億美元收購周凱旋僅用50萬人民幣創辦、100%擁有的雷霆無極,周凱旋身家再漲。後來,TOM私有化後,周凱旋套現退出。
投資科技圈新銳企業
TOM公司之後,李嘉誠信任周凱旋在科技投資方面的眼光和能力,把科技圈投資交由維港運作。此後,維港共計投資了全球超過80家科技企業,包括Facebook與Skype。
其時50歲的周凱旋在全球科技中心不斷嶄露頭角。她經常在助理和保鏢的簇擁下,去尋找那些被她稱為“顛覆性”的科技新銳。她曾支持過的項目包括:人造植物雞蛋、搭載GPS的自行車鎖、能分析成分的智能杯子等。
2007年12月,周凱旋成功勸說李嘉誠投資6000萬美元給當時幾乎沒有盈利的Facebook,到2012年Facebook上市,李嘉誠的投資翻了5倍。
以色列地圖導航初創公司Waze是維港投資的另一個成功項目,Waze最終被Google以11億美元收購。
憑借李嘉誠提供的穩定現金流,維港在業界獨具光環。大部分投資基金忙著募資的時候,周凱旋把時間都用在項目和投資對象上。據與她合作過的知情人士透露,周是一個出色的投資提議專家,她提供的投資常在100萬到2000萬美元之間。
有時在與投資對象喝過一杯咖啡後,周凱旋就能做出決定,並不需要李嘉誠簽字。美國Misfit公司稱,周凱旋在與之視頻通話24小時之後,就做出了投資決定。
因為背靠李嘉誠,投資對象們感覺,維港投資有著慈善家的天性,它不會給投資對象施加盡快盈利的壓力,也不會對投資那些前景光明但未經證實的新技術有絲毫猶豫。
一些初創公司表示,當周凱旋找上門後,他們就完全不再考慮其他投資人。
一位接受維港投資的創業者稱,他告訴周凱旋,自己想和某位互聯網公司高管見面,正在矽谷出差的周凱旋旋即派私人飛機將他和那位高管接到拉斯維加斯共進晚餐,“這些難得的機會是其他想要尋求突破的普通初創公司可望而不可及的”。
對於項目的判斷,周凱旋完全由自己把握——“我對自己的資產很珍惜”。決定投資後,她事無巨細提供幫助,因為“看到一個人成功我就很高興。”
李嘉誠“最不可替代的朋友”
與周凱旋接觸過的人在幾秒種內就能感受到她的魅力:看著你的眼睛聽你說話,時刻註意你的感受,即使在多人面前談話,她也會適時望你一眼,讓你感覺不被忽視。
在周凱旋嘴里,最常聽到的話是“我很好的朋友”,這些朋友既包括董建華、李嘉誠,也包括她經常乘坐航班的乘務人員、為她制作過首飾的師傅。然而,擁有如此多“很好的朋友”的她卻認為自己是個“邊緣人”,最樂於與自己相處。
從普通公司職員到香港頂級女富豪,周凱旋依靠自己的頭腦起步,依靠能力獲得賞識。立足這些資源,她鋪就一個廣闊平臺。外界議論其依靠“關系”,然而,這樣的關系並非誰都能營造,或者即便有了這樣的關系,也鮮有人能達到她的水平。
別人眼里,她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背靠大樹好乘涼。她自己眼里,和記黃埔是國際大公司,而TOM是“富人家的親戚”,窮家的小孩要有誌氣。談到與李嘉誠和董建華的關系時,她說:“我不是他們的附屬物,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不把關系當包袱”是周凱旋的哲學。做東方海外項目時,她和張培薇一起搬進山頂花園做鄰居。和李嘉誠的新聞曝光前,已有不少人在平日晚上發現“超人”的足跡。之後周凱旋又搬到距離李嘉誠大宅5分鐘車程的地方居住。兩人經常一起共進早餐。
在如何與李嘉誠相處上,周凱旋自己的話可做概括:“聰明如狐貍,單純如兔子”。比李嘉誠年輕30多歲的周凱旋,經常刻意把衣飾、發型和妝容弄得老成。
她會在眾人面前蹲身幫李嘉誠系鞋帶,也會電話提醒他註意要約見的人感冒了,小心傳染。她不介意李嘉誠對外幾乎從不說起她的功勞,甚至提議將李嘉誠捐款修建的教學樓從“莊月明樓”改叫“李莊月明樓”,表達對已故李夫人的尊重。
“在男女之情上,最靠得住的感覺是:你是不是我最不可替代的朋友?這是原則。這樣的關系讓你什麽都不怕,才能令對方長久眷戀。”這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做到。
這樣的周凱旋收獲了李嘉誠的絕對信任。她是李嘉誠基金會董事,能當此職的多為李家人。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李嘉誠出席眾多隆重活動時,均有周凱旋的身影。1990年夫人莊月明去世後,周凱旋是李嘉誠最親近、也是唯一經常攜手亮相的異性友人。
李嘉誠並不排斥在公眾面前展現兩人的親密關系。與周凱旋同遊羅馬和西安時,李嘉誠都親自為周凱旋拍照留念,引得不少遊客駐足觀看。期間,周凱旋無名指上的戒指還亮瞎了好事者的眼。
因為巨大的財富和“李嘉誠摯友”的頭銜,在香港,周凱旋像娛樂明星一樣備受關註:她的一舉一動都是香港媒體議論的話題。
關註源於她令人側目的身價:在香港女富豪排行榜上,周多年來始終占據第二的位置。在財富大多來自遺產繼承或離婚贍養,十有八九會冠以夫姓的女性商界名流中,從未公開婚姻狀況、以三字姓名示人的周凱旋顯得特別醒目。
周凱旋不喜歡這種關註,尤其是時尚與娛樂圈的關註,因為“他們現在越來越只關心我穿什麽牌子的衣服了”。一直以來,她只戴同一款貝殼狀耳飾,那是她喜歡了很久,用上班第一個月的薪水買下來的。
這種看淡名與利的灑脫,需要與自己內心平靜相處的能力。每個場合都用職業套裝淡化自己的女性身份,從不強調女性的差異或是特權,周凱旋以自己的言談舉止告誡眾人:性別不是成功的羈絆,也不應該是成功的關鍵。
繼6月2日、6月3日合計推出24幅地塊之後,6月10日,南京市國土資源局繼續“開倉放糧”,推出8幅地塊公開出讓。
此次推出的8幅地塊,分別位於棲霞區、江寧區、雨花臺區,總用地面積26.77公頃,實際出讓面積24.78公頃,其中住宅、商住用地4幅,面積17.32公頃。8幅地塊出讓起始總價60.89億元,將在7月12日進行網上拍賣。
據了解,此次土地出讓是南京市6月份以來第三次推出土地公開出讓,放大供應土地的用意非常明確。
6月2日,南京推出了11幅地塊,其中,住宅類用地3塊,但都位於距離市區較遠的六合區。而6月3日推出的13幅地塊範圍較廣,其中,住宅類用地12塊,而且大多位於城區,優質地塊不少。這兩次公告出讓的土地,將分別在今年7月5日、7月7日進行網上競拍。
在此次土地出讓公告中,南京市國土資源局還明確表示,土地出讓是根據年度土地出讓計劃進行,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土地市場調控,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土地市場平穩發展。
截至目前,南京全市已推出出讓用地總面積450.89公頃,其中商品住宅用地面積308.08公頃,超過了今年上半年的計劃——出讓用地面積共約370公頃,其中商品住宅用地270公頃。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南京10天內放出32幅土地,表面上看比較多,但實際上距離最近一次出讓公告的發布已過去3個多月,土地供應仍然處於偏緊狀態。要打破“地價推高房價,房價推高地價”的惡性循環,必須繼續加大加快土地供應,雖然上半年的供應面積超過了計劃,但數量上,到目前只成交和出讓了17幅地塊,比計劃中的“預計出讓68幅地塊”還少許多。
(中國證券網 劉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