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零售萎縮或拖累GDP 9月加息機會降 美股初段升百點

1 : GS(14)@2016-09-17 15:26:32

【明報專訊】美國8月零售銷售按月萎縮0.3%,為3月以來首次下跌,預示美國消費開支對經濟增長的動力可能放慢。部分分析認為,8月零售額下降意味第三季GDP增長可能放慢,進一步降低聯儲局下周加息機會。數據公布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本月加息的機率只有12%,12月加息機率維持五成。

首批7 Plus售罄 蘋果升2%

美股昨早段升逾100點,而昨日公布首批所有顏色的iPhone 7 Plus已全部售罄的蘋果,股價早段升逾2%至114美元水平;蘋果股價本周升幅達11%。。

美國消費開支轉弱令下半年的GDP預測面臨考驗。分析師原本預期美國下半年經濟增長3%,較上半年的增長高2個百分點。消費者需求是聯儲局衡量美國經濟是否足以承受加息的指標之一。昨公布的零售銷售額,加上將於今日公布的CPI數據,將會是聯儲局下周議息前的重要參考資料。若消費者開支放慢,政府可能需要增加開支推動經濟增長。

美工業產出跌0.4% 差於預期

此外,美國8月工業產出按月跌0.4%,跌幅大於預期,部分是受產能利用率下跌影響。美國工業產出過去18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處於下滑,仍難以擺脫全球需求疲軟、美元強勢等負面因素的影響。

英維持利率 續購買資產

英倫銀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全體9名成員昨一致議決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預示若經濟狀况如預期般轉弱,今年稍後還將減息一次。由於央行仍可能減息,英鎊兌美元昨微跌0.2%至1.32水平。

英倫銀行上月減息至四分之一厘,是7年來首次,並推出700億鎊(約7168億港元)債券購買計劃,作為一籃子刺激措施的一部分,以緩解英國6月公投決定「脫歐」可能造成的經濟影響。

MPC昨議決繼續推動資產購買計劃。上月反對買債的兩名委員Kristin Forbes和Ian McCafferty,昨改為支持繼續買債,稱若太快撤回量寬措施可能有經濟風險。根據會議紀錄,央行委員認為近期經濟數據顯示,公投後的英國經濟增長速度比預期快一點。

會議紀錄表示,8月刺激措施的效果令人鼓舞,企業債息差縮小,貸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降低,資產價格上揚。MPC預期,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比之前預期好,現時預計第三季GDP增長0.3%,較8月預測高0.2個百分點。不過MPC說,公投後的英國經濟前景輪廓沒有改變,預計受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投資將會放慢。不過消費者支出迄今仍展現動力。

11月公布新展望 經濟弱將減息

英倫銀行將於11月公布新一期經濟展望,若經濟預測跟8月預期般轉弱,預計仍會下調利率,但MPC的利率下限設在零以上。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62&issue=20160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45

PPI萎縮4年半終轉正 通縮風險減

1 : GS(14)@2016-10-15 11:45:30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均勝預期,其中PPI更錄得按年升0.1%,結束自2012年3月以來,長達4年半的負增長;CPI則升1.9%,亦比市場估計的1.6%為佳。

中金:大宗商品價升內房反彈推動

中金報告認為,推動PPI正增長的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回升,去年基數效應及中央去產能改善了供求,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的強勁反彈和持續不斷的基建投資也拉動了需求。

據統計局數據,煤炭開採、黑色及有色金屬這三大行業按年分別升4.1%、10.1%和1.2%,貢獻PPI合共0.8個百分點,是影響PPI轉升的重要關鍵。

CPI升1.9% 勝預期

至於CPI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蔬菜、水果等食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上調成品油價,推高了能源價格,此外,9月開學也影響到教育服務和衣著等非食品價格走高。

雖然去年下半年CPI基數低,但本月上旬內地50個城市大部分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和鮮果價格已明顯回落,故10月CPI較難有大幅上升,增幅甚至可能會收窄。

恒生:未來數月或可保升勢

恒生高級經濟師姚少華預期,隨着去產能持續推進,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未來數月PPI或可繼續保持上升趨勢,企業盈利將繼續改善。

德銀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則認為,數據顯示內地擺脫通縮風險,雖然CPI比預期高,但要談通脹問題還為時過早,因此在眾多經濟問題上,中央可以減少有關物價方面的顧慮,餘下時間能更關注調控地產等資產泡沫。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36&issue=20161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043

星GDP萎縮 坡元10月低

1 : GS(14)@2016-11-25 07:10:42

【明報專訊】新加坡第3季GDP確認萎縮,政府下調對今年經濟增長及出口預期。彭博分析認為,保護主義升溫增加環球貿易不確定性,威脅依賴出口的新加坡,預料該國今年經濟表現將會是2009年以來最差。坡元兌每美元昨曾跌至1.4365,見10個月低位。

新加坡上季GDP經季節調整,折合年率終值為萎縮2%。初值為萎縮4.1%,跌幅比預期小。新加坡經濟仍受出口下滑困擾,政府把今年非石油出口預測,下調至收縮5%至5.5%。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製造業活動較前季下滑9.1%,初值為萎縮17.4%。

貿工部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1%至2%下調為1%至1.5%,但預計第4季經濟表現將勝過第3季,可避免技術性衰退。不過市場分析,增長前景惡化可能促使新加坡金管局在明年4月的會議再放寬政策。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82&issue=20161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874

創興﹕資金池萎縮 削人幣貸款吸引力

1 : GS(14)@2016-12-01 07:51:36

【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公布10月份統計數字,本港人民幣存款再度萎縮0.4%至6625億元人民幣。創興銀行(1111)副董事總經兼中國事業主管宗建新表示,本港人民幣資金池萎縮,推高人民幣貸款成本,降低其吸引力;對於外管局嚴打資金外流,他承認對該行某些跨境業務有影響,但同時亦帶來機會,故沒有太大影響。

人幣匯款總額按月減近兩成

金管局昨日公布,10月份外幣存款總額按月增加0.4%,惟本港人民幣存款減少0.4%至10月底的6625億元人民幣,月內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為3094億元人民幣,按月減少19.20%。

宗建新認為,本港人民幣資金池收縮,將令貸款成本上升,令本港的人民幣貸款需求減少,近期本港整個行業的人民幣貸款活動的確有稍為減少,同時港元及美元貸款則上升;反而內地的貸款活動則因人民幣貶值而平穩上升。

宗建新又透露,目前內地貸款佔創銀總貸款約10%,跨境貿易融資貸款則佔約30%。

中央嚴打走資 料吸引到港融資

提到近日接連有消息指中央擬嚴控「對外直接投資(ODI)」及匯款超過500萬美元需向外管局上報及審批,宗建新認為政策對創銀並無太大影響,因為一方面資金「走出去」的理由合理,相信最終仍會獲批,只是需時可能較長;另一方面國家嚴控資金外流,或加大內地企業在港融資的興趣,為創銀帶來新的機會。

創銀國內第3家分行昨日於深圳南山區開幕,該行早前表示有意於上海及北京開立分行,及成立法人銀行,開拓零售業務,宗建新稱一切仍沒有時間表,因為先取得中銀監的批准,但當局態度正面,該行亦會繼續與當局保持溝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26&issue=20161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21

拆局:資金池萎縮 未敷需求

1 : GS(14)@2017-01-06 08:16:08

【明報專訊】本港人民幣拆息抽升,資金突然出現大缺口,銀行無法滿足投資者平淡倉及企業提取存款的需求,主要原因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規模縮減,而銀行的人民幣頭寸則大量投放在境內市場,以致供應無法在短時間內與需求匹配。

銀行頭寸大量投放境內市場

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表示,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快速萎縮,是造成拆息高見逾百厘的背景,只有約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池,本來已經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大量需求,加上銀行把大量的離岸資金,一早調動到境內市場,進行貸款業務或買入境內債券,這些都是流動性不高的資產,以致一時間無法讓大量資金回籠,唯有在銀行間市場拆借。

金管局最新截至2016年11月的數據顯示,離岸人民幣存款總量為6276億元,較2014年底的高峰過萬億元,累計減少37%。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陳少平估計,12月份的存款量有機會再跌數百億元,跌穿6000億元亦不為奇。他指出,離岸人民幣的出路不多,點心債市場規模及成交均大幅下降,故銀行的離岸人民幣頭寸,主要調動到內地,雖然近日因內地債市大幅調整,已有不少銀行沽售債券後,讓資金回流香港。但在內地借出的人民幣貸款,不容易回籠,以致大量的資金被套牢。因此,即使銀行間的拆息高見過百厘,大家亦是「焗住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09&issue=2017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40

製造業拖累 星GDP按季萎縮

1 : GS(14)@2017-04-14 10:25:57

【明報專訊】受製造業及建築業放緩影響,新加坡首季GDP按季折合成年率萎縮1.9%,逆轉了第4季增長12.3%的勢頭。與去年同期相比,GDP增長2.5%,增幅低於去年第4季的2.9%。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如市場預期維持貨幣政策不變,表示中性立場適宜於很長的一段時間。以匯率為其主要貨幣政策工具的新加坡,去年4月把貨幣政策立場調整為零升值。

為新加坡經濟貢獻三分之二的服務業,按季折合成年率收縮2.2%,逆轉了上季的8.4%增長;製造業按季折合成年率更萎縮6.6%。分析認為,新加坡上季經濟萎縮,很大程度由於去年第4季基數甚高,加上首季本屬淡季,令首季GDP大跌。由於新加坡是規模較小的開放型經濟體,易受環球經濟波動影響,GDP波幅一向較大,多數經濟師仍預期新加坡今年GDP增長2%,與去年持平。新加坡銀行分析稱,回到緊縮政策言之過早,當局或待年底才會考慮。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67&issue=20170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465

貸評山下:全球跨境資金流萎縮

1 : GS(14)@2017-10-09 03:49:48

最近麥肯錫報告指,全球跨境資金流總額由2007年的12.4萬億美元,減少至去年的4.3萬億美元,從高位計算看,總規模下跌達65%。有市場分析認為,熱錢不再四處流竄炒作,即使未來貨幣供應增加,也未必加重金融風險,預示金融全球化將趨向穩定。全球熱錢明顯減少,筆者認為主因是集中於歐洲銀行的跨境借貸出現大幅萎縮,歐洲債務危機後,全球經濟逐步回穩,幫助資金從歐豬五國班師回朝,例如德國和法國。在此情況下,由於德、法與歐豬國家的金融及銀行牽連有限,若歐豬再出事,德、法或不會再伸出援手,隨着團結是力量的故事不再,「火燒連環船」爆發機率自然下降,但勢必拖累歐盟的整體金融穩定性。值得一提的是,資金流與全球化的相互影響關係甚深,而資金流(包括購買海外股票及債券、跨境貸款和海外直接投資等)屬較廉價的短期資本,由於借貸成本低,故能催化各項投資性項目;然而,現時熱錢減少,意味反全球化現象出現,理論上融資成本勢將上升,可是全球金融市場仍有QE(量寬)支撐,以致融資成本仍然不升反跌,由此可見反全球化的壞處尚未完全浮現。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身為主張反全球化的鮮明人物,除貿易受影響外,從宏觀層面來看,筆者預料金融方面的資金交易(如貸款、債券、FDI、私募股權)都會出現下跌趨勢,整體資金流會較08年金融海嘯以前減少,很大程度上金融交易會從以往全球化變為地方化,交易困難度會增加。另外,儘管歐洲的跨境借貸減少,但FDI(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卻在跨境資本佔比中不斷上升。筆者更發現一個戲劇化現象,以往發達國家正是FDI的重要推手,但隨着它們的投資減少減弱,近十年中國已經成功取代它們角色及影響力,變成「吸水」同時「放水」的發展中國家,據了解2016年中國的海外投資總額便高達3.4萬億美元。總括而言,金融海嘯爆發後,筆者深信全球各國央行及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已較十年前更具堅韌性,並更能善用資本和流動性來緩衝金融損失;亦有數據顯示,全球的財務及資本賬戶的失衡率正持續縮小。可以這樣說,資金流的去全球化應該無可避免發生,這個趨勢無論是對全球經濟增長,或是金融穩定性,都有上述的正反兩面的影響,而不能一概而論。黃元山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4/20162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04

點心債發行7年新低 分析:明年續萎縮

1 : GS(14)@2018-01-01 23:44:23

【明報專訊】人民幣今年大幅反彈,創9年以來最大升幅,但無助引發投資者對香港點心債市場的興趣。彭博統計,今年在香港通過發售點心債募資只有867億元人民幣,不及去年總額的一半,並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渣打銀行中國首席宏觀策略師劉潔預期,明年點心債市場還會繼續萎縮。她指香港點心債的市場規模太小,企業難以賣出大規模長期債券。

渣打:港規模太小 企業難賣長債

內地近年開放債市,容許外資參加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債券通北向交易等政策。彭博指境外發行人在內地發行的熊貓債和美元計價的債券,有助發行人接觸更廣泛的投資者,熊貓債侵蝕香港點心債市場,日本的銀行最近亦開始籌劃首次發行在岸債券。另外,年初至今,中國企業發行美元債券1998億美元,按年上升近1倍。

人幣續強存疑 難提升點心債需求

2015年的「811匯改」,中國突然貶值人民幣2%,結束點心債市場的擴張。雖然人民幣今年升值6%,以美元計算點心債可為外國投資者提供12%回報,不過亦未能吸引投資點心債。劉潔認為,市場對人民幣能否繼續強勢存有疑問,點心債需求未提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11&issue=20171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