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經營細殼股 現金流要充足
1 :
GS(14)@2017-12-18 03:31:43【明報專訊】有一個讀者留言,說了一個問題:「其實股壇長毛在好多年前,已經針對過中南系,但是又不見中南系有事?」
我的回答是:「其實,經營細價殼股,不外乎那幾招核心技術,只要你corporate finance做得好,現金流充足,就無往而不利。這一次股壇長毛之所以成功,並非因為他叻,而是因為對手太弱,現金流出現了問題,才會被火燒連環船罷了。」
其實股壇長毛不過是誤中副車,皆因出事的某君,當年搞隻股,股壇長毛是股東,贏了幾千萬元,某君很大方地說:「他夠膽跟供股,咪畀佢贏錢囉。」所以兩人並沒有仇恨可言。
正如先前所言,一隻股票之所以出事,純粹是因為手腳不清,而手腳不清的原因,只是因為資金流不足。在以前,轉錢轉資金十分容易,但在現在,提存現金非常困難,所以出事往往就是出在被抓到了資金流的不清。
幕後老闆披甲上陣多出事
在一般的情况下,就是現金流不足,人頭被「斷正」,也並非大不了的,只是這一次比較特別,就是幕後老闆披甲上陣,危險就是出在這裏。很多人都會貪戀銜頭,上市公司主席,大股東的身分,也實在誘人;反之,如果沒有身分,交際應酬,都不方便。然而,出名出風頭卻是這一行的大忌,劉德華在一部電影同張家輝說:「你寧願悶悶地贏錢,還是好刺激咁輸錢?」
如果你問我:「這一次的潛在牽連究竟會有多大?」我會答:「已死的好難救,但未落鑊的,本來好安全。不過,做案件呢家嘢,最緊要有無二五仔肯爆料,而二五仔爆不爆料,就要視乎出事後安家費畀得足唔足。如果出事後,收返八位數字的安家費,二五仔寧願坐監,都不會爆出來啦。如果老細孤孤寒寒,連律師費都要二五仔付,咁就好難講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21&issue=20171215
細價股一周:殼股難分真與假
1 :
GS(14)@2018-01-08 01:07:24鎮科集團(859)大股東吳毅趕及聖誕前賣盤,內房三盛房地產斥資20億大額併購,每股作價2.42元,較停牌前溢價一成。鎮科年初公佈潛在賣盤,歷時一年,期間股價穩步上揚一倍。月中莊氏機構(367)出售其持有61%股東的勤達集團(1172),買方廣州基金國際是由中國國有企業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擁有,消息刺激股價見8年新高。今年殼股買賣宗數創出新高。主板及創業板合計50單交易,數字較2015年及2016年更高。買方實力雄厚,出手闊綽,主板殼價企穩六至七億元,惟細價股表現冰火兩重天,情況類似股王騰訊(700)佔去今年恒指大部份升幅,小部份藍籌表現麻麻。走勢兩極,投資難度自然大增,而市面冒牌殼股充斥,普通散戶難以分清真假,一些爛殼易主機會低,股價不會有起色;另一堆假殼、妖殼被證監調查,連累股民一齊坐監;還有一批業務不足的真·空殼,被聯交所將軍導致股價大瀉。一不小心,難免中箭。今年進入倒數階段,餘下最後3個交易日,希望在明年。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7/20256660
證監擬提高豁免全購門檻 需75%獨立股東贊成 打擊殼股買賣濫用
1 :
GS(14)@2018-01-21 23:45:27【明報專訊】證監會昨日公布諮詢文件,建議提高申請全購豁免門檻,將需要在股東會取得獨立股東贊成票比例由50%提升至75%,與私有化要約門檻看齊。證監表示,建議修例是為了避免個別人士濫用豁免,以保障投資者利益。有市場人士表示,此舉將令殼股買賣交易成本上升。諮詢期將於4月19日完結。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根據《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清洗交易寬免是指當投資者透過發行新股或收購股份,取得上市公司30%或以上股權時,需要強制向其他小股東,以同樣價格全面收購,當投資者無意全購,必須向證監申請清洗豁免。證監批出的豁免以往一般以50%獨立股東投票同意為條件,現建議將門檻提升至75%。
投資者持股逾三成 強制全購
根據諮詢文件資料,於2015年至2017年間,所有經股東投票的清洗豁免百分百獲得通過,並推斷其中一個原因是「關係友好的股東代持股份」。證監表示,獲批豁免確定性高可能會導致申請人濫用。近年有不少殼股利用低價配股易手的個案,由於全購價格低,最終股東亦傾向不售出持股,證監在諮詢文件中提到,即使拒絕批出寬免,申請人以「一項價格不吸引到股東接納的全面要約」,股東不接納要約的情况下,申請人同樣可輕易避過全購。
過去3年股東投票清洗豁免 全數通過
證監亦建議,將資產注入議案由現時與授出清洗豁免一併表決,改為獨立表決,並且分別需要75%獨立股東投贊成票通過。證監認為新規可給小股東多一個否決機會,提供額外保障。
翻查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裁決紀錄,近年不乏著名公司交易涉豁免,如中國東方(0581)及阿里健康(0241)(見表)獲放行,中渝置地(1224)主席張松橋及太古(0019)的申請則被否決。
有熟悉上市公司購併的企業融資界人士表示,一般買方若成功申請清洗豁免,將有助買方省下因全購尋求融資所需昂貴財務費用。若以融資時間為時兩個月而言,所需年息相當於12厘。不過,過往有案例試過因為股東會意外否決授出清洗豁免,致買方遇到臨時要按例提出全購的狼狽局面。
業界:增殼股收購成本 惟難打擊中資買方
業界人士表示,75%的獨立股東贊成票門檻,即提高至與採用《公司條例》的協議重組章節進行收購時所需的投票門檻一致。他認為建議未必獲業界支持,因門檻提高同時會增加收購失敗的風險,以及令買方收購成本上升,不過對財力雄厚、近年殼股主力買家的中資買方,影響有限。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證監的提議原則上能提高對小股東保障,他認為一般有意避開全購的投資者「有渠道」取得足夠贊成票,而提高門檻或令他們爭取贊成票的難度增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78&issue=20180120
細價股一周:殼股交易再湧現
1 :
GS(14)@2018-02-20 21:11:37港股急回,預示牛市暫時告一段落。牛三異象不少,港股上月曾打破歷史紀錄,錄得14連;新股希瑪眼科(3309)上市高開高走,一星期內炒高6倍;大藍籌港交所(388)單月漲兩成,市場氣氛高漲,調整自然不過。大股回氣,重上33000點近乎無望,值博率因素,熱錢順理成章流入細股,輪流炒作,君不見個別半新股獲資金追捧,破上市新高。近期涉及控股權變動的大手買賣及殼股交易再湧現。周焯華入股仁智國際(8082)並聯同執董唐才智提出現金要約;私募基金36億元入主太和控股(718);煜榮(1536)上市一年即賣殼,新主何笑明是華夏健康(1143)主要股東。最轟動莫過於品牌中國(863)控股權易手至高振順等人,殼王再次出動,觸發股價復牌後急升幾倍,令旁觀者瞠目結舌。是次出手,反映殼股仍有需求,殼價並未回軟,多了新股上市沒有令潛在買家卻步,而一眾買家自然對港股前景充滿信心。高生最經典的故事,是4年前入股英發國際(439)一役,刺激股價半年間炒高20倍,如同觀音開庫,造就不少炒家發財,往事令人回味,估不到歷史很快又再重演。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4/20305348
細價股一周:殼股買賣新方式
1 :
GS(14)@2018-03-19 04:40:06傳統的殼股買賣方式,一買一賣明碼實價,新主入局舊人離席。這些年來有不少案例是新主由零開始在市場密密吸納股份,有時甚至觸發全面收購,控股權轉讓。港深聯合(8181)於香港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獲恒生地產主席黃黎明看中,恒生地產主要於山東省從事房地產開發和住宅物業管理業務,去年11月起首次作出權益披露,按均價0.21元買入股份,持股達6%,隨後多次於市場提價掃貨,一個月後持股已達三成,並提出全購,要約價0.38元。要約最終獲42%已發行股本接納,黃黎明持股升至72%。前後三個月,完成入主所需手續。類似情況或將出現在中國金融租賃(2312)身上,譚瑩去年9月場外增持股份,持股量達17%,晉身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隨後多番增持,最近一次是上星期,市場內購入1,372萬股,持股量升至28%,接近30%觸發全購的臨界線。逐漸增持股份最終獲得控股權的方法,要成功並非容易,很多情況是獲得目標公司董事局默許,有默契地配合,惟近來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不易,配股或供股被密切注視,或多或少減少目標公司作出反抗的可能性。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4/20331450
Next Page